⑴ 在哪里才能找到工业燃气锅炉安全管理内容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G0001-2012
第八章 使用管理
8.1 基本要求
8.1.1 使用登记
锅炉的使用单位,在锅炉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应当按照规定到质监部门办理使用登记手续.
8.1.2 锅炉安全技术挡案
锅炉的使用单位应当逐台建立安全技术挡案, 安全技术挡案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锅炉出厂技术文件及监检证明;
(2)锅炉安装、改造、修理技术资料及监检证明;
(3)水处理设备的安装调试技术资料;
(4)锅炉定期检验报告;
(5)锅炉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6)锅炉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及测量调控装置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7)锅炉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8.1.3 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
锅炉安全管理人员、锅炉运行操作人员和锅炉水处理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持证上岗,按章作业。
B级及以下全自动锅炉可以不设跟班锅炉运行操作人员,但是应当建立定期巡回检查制度。
8.1.4 锅炉使用管理制度
锅炉使用管理应当有下列制度、规程:
(1)岗位责任制,包括锅炉安全管理人员、班组长、运行操作人员、维修人员、水处理作业人员等职责范围内的任务和要求;
(2)巡回检查制度,明确定时检查的内容、路线和记录的项目;
(3)交接班制度,明确交接班要求、检查内容和交接班手续;
(4)锅炉及辅助设备的操作规程,包括设备投运前的检查及准备工作、启动和正常运行的操作方法、正常停运和紧急停运的操作方法;
(5)设备维护保养制度,规定锅炉停(备)用防腐蚀内容和要求以及锅炉本体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自动仪表及燃烧和辅助设备的维护保养周期、内容和要求;
(6)水(介)质管理制度,明确水(介)质定时检测的项目和合格标准;
(7)安全管理制度,明确防火、防爆和防止非作业人员随意进入锅炉房的要求、保证通道畅通的措施以及事故紧急预案和事故处理办法等;
(8)节能管理制度,符合锅炉节能管理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
8.1.5 锅炉使用管理记录
(1)锅炉及燃烧和辅助设备运行记录;
(2)水处理设备运行及汽水品质化验记录;
(3)交接班记录;
(4)锅炉及燃烧和辅助设备维护保养记录;
(5)锅炉运行故障及事故记录;
(6)锅炉停炉保养记录。
8.1.6 安全运行要求
(1)锅炉运行操作人员在锅炉运行前应当做好各种检查,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启动和运行,不应当任意提高运行参数,压火后应当保证锅水温度压力不回升和锅炉不缺水;
(2)当锅炉运行中发生受压组件泄漏、炉膛严重结焦、液态排渣锅炉无法排渣、锅炉尾部烟道严重积灰、炉墙烧红、受热面金属严重超温、汽水质量严重恶化等情况时应当停止运行。
8.1.7 蒸汽锅炉(电站锅炉除外)需要立即停炉的情况:
(1)锅炉水位低于水位表最低可见边缘时;
(2)不断加大给水及采取其它措施,但是水位仍然继续下降时;
(3)锅炉满水,水位超过最高可见水位,经过放水仍然不能见到水位时;
(4)给水泵失效或者给水系统故障,不能向锅炉给水时;
(5)水位表、安全阀或者装设在汽空间的压力表全部失效时;
(6)锅炉元(部)件受损坏,危及锅炉运行操作人员安全时;
(7)燃烧设备损坏、炉墙倒塌或者锅炉构架被烧红等严重威胁锅炉安全运行时;
(8)其它危及锅炉安全运行的异常情况时。
8.1.8 锅炉检修的安全要求
锅炉检修时,进入锅炉内作业的人员工作时,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进入锅筒(锅壳)内部工作之前,必须用能指示出隔离位置的强度足够的金属堵板(电站锅炉可用阀门)将连接其它运行锅炉的蒸汽、热水、给水、排污等管道可靠地隔开;用油或者气体作燃料的锅炉,应当可靠地隔断油、气的来源;
(2)进入锅筒(锅壳)内部工作之前,必须将锅筒(锅壳)上的人孔和集箱上的手孔打开,使空气对流一段时间,工作时锅炉外面有人监护;
(3)进入烟道及燃烧室工作前,必须进行通风,并且与总烟道或者运行锅炉的烟道可靠隔断;
(4)在锅筒(锅壳)和潮湿的炉膛、烟道内工作而使用电灯照明时,照明电压不超过24V;在比较干槽的烟道内,有妥善的安全措施,可以采用不高于36V的照明电压;禁止使用明火照明。
8.1.9 锅炉水(介)质处理
8.1.9.1 基本要求
使用单位应当按照《锅炉水(介)质处理坚定管理规则》(TSG G5001)的规定,做好水出来处理工作,保证水汽质量。无可靠地水处理措施,锅炉不应当投入运行。
水处理系统运行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保证水处理设备及加药装置的正常运行,能够连续向锅炉提供合格的补给水;
(2)采用必要的检测手段监视水汽质量,能够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3)严格控制疏水、生产返回水的水质,不合格时不能回收进入锅炉。
8.1.9.2 锅炉的水汽质量标准
工业锅炉的水质应当符合GB/T1576《工业锅炉水质》的规定,电站锅炉的水汽质量应当符合GB/T12145《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或者DL/T912《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水汽质量标准》的规定。
8.1.10 锅炉排污
锅炉使用单位应当根据锅炉锅水水质确定排污方式及排污量,并且按照水质变化进行调整。蒸汽锅炉定期排污时宜在低负荷时进行,同时严格监视水位。
8.1.11 锅炉化学清洗
锅炉使用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安排化学清洗。从事锅炉化学清洗的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锅炉清洗,并且接受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实施的锅炉清洗过程监督检验。
8.1.12 停(备)用锅炉及水处理设备停炉保养
锅炉使用单位应当做好停(备)用锅炉及水处理设备的防腐蚀等停炉保养工作.
8.1.13 锅炉事故预防及应急救援
锅炉使用单位应当制定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包括政治方案、责任制度、报警系统及紧急状态下抢险救援的实施方案。
…………………………
⑵ 燃气锅炉操作流程
首先,使用燃气锅炉之前,我们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第一项就是检查压力是否征程,阀门是否存在泄漏问题,开关是否到位等等。在燃气报警系统、软化水系统、锅炉、除污器阀门开关等都能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才能开机使用。
02
其次,开机了,接通电源开关,检查各个部位是否正常,如有故障需要及时处理。当燃烧器进入系统,开始自动清扫、点火的时候,机器就开始工作了。在压力升到一定程度时,我们需要进行一次排污处理。法罗力工业锅炉,意大利设计研发,全球知名品牌,涵盖热水行业全产业链。
03
再次,在燃气锅炉运行过程中我们还要做一些巡查工作,比如监视锅炉是否正常运行,火焰状态如何,各部件运转是否正常。还要观察锅炉升温状况,大小火转换控制的是否正常等,当然压力的稳定和天然气流量的范围正常也是一项重要的巡查工作.
04
最后,当出现事故需要停止运转,我们要及时按下紧急断开键,出现故障的情况有很多,包括锅炉本体的、给水泵的、电力燃料方面的等,当这些危害锅炉或人身安全的情况出现时一定要及时的采取措施。
⑶ 燃气锅炉的主要组成都是什么
锅炉整体的结构包括锅炉本体和辅助设备两大部分。锅炉本体 锅炉本体由汽水系统(锅)和燃烧系统(炉)组成,汽水系统由省煤器、汽包、下降管、联箱、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等组成,其主要任务就是有效的吸收燃料燃烧释放出的热量,将进入锅炉的给水加热以使之形成具有一定温度和压力的过热蒸汽。锅炉的燃烧系统由炉膛、烟道、燃烧器、空气预热器等组成,其主要任务就是使燃料在炉内能够良好燃烧,放出热量。此外锅炉本体还包括炉墙和构架,炉墙用于构成封闭的炉膛和烟道,构架用于支撑和悬吊汽包、受热面、炉墙等。辅助设备较多,主要包括通风设备、燃料运输设备、制粉设备、给水设备、除尘除灰设备、烟气脱硫脱硝设备、水处理设备、测量及控制设备等。
⑷ 锅炉运行管理要点
(一)锅炉启动时的安全要点
锅炉启动指锅炉由非使用状态进入使用状态,一般包括冷态启动及热态启动两种。冷态启动指新装、改装、修理、停炉等锅炉的生火启动;热态启动指压火备用锅炉的启动。这里介绍的是冷态启动。
由于锅炉是一个复杂的装置,包含着一系列部件、辅机,锅炉的正常运行包含着燃烧、传热、工质流动等过程,因而启动一台锅炉要进行多项操作,要用较长的时间、各个环节协同动作,逐步达到正常工作状态。
锅炉启动过程中,其部件、附件等由冷态(常温或室温)变为受热状态,由不承压转变为承压,其物理形态、受力情况等产生很大变化,最易产生各种事故。据统计,锅炉事故约有半数是在启动过程中发生的。因而对锅炉启动必须进行认真地准备。
1.全面检查
对新装、迁新和检修后的锅炉,启动之前一定要进行全面检查,符合启动要求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为防止遗漏,启动前的检查应按照锅炉运行规程的规定,逐项进行。主要内容有:
检查汽水系统受热、受压元件的内外部,看其是否处于可投入运行的良好状态;
检查燃烧系统的各个环节是否处于完好状态;
检查汽水系统和燃烧系统的各类门孔(包括人孔、手孔、看火门、防爆门及各类阀门)、接板是否正常,并使之处于启动所要求的位置;
检查安全附件是否齐全、完好并使之处于启动所要求的位置;
检查锅炉构架、楼梯、平台等钢结构部分是否完好;
检查各种辅机特别是转动机械是否完好,转动机械应分别进行试运转;
检查各种测量仪表是否完好等。
2.上水
为防止产生过大热应力,上水水温最高不应超过90~100℃;上水速度要缓慢,全部上水时间在夏季不小于1h,在冬季不小2h。冷炉上水至最低安全水位时应停止上水,以防受热膨胀后水位过高。
3.烘炉
新装、大修或长期停用的锅炉,其炉膛和烟道的墙壁非常潮湿,一旦骤然接触高温烟气,就会产生裂纹、变形甚至发生倒塌事故。为了防止这种情况,锅炉在上水后启动前要进行烘炉。
烘炉就是在炉膛中用文火缓慢加热锅炉,使炉墙中的水分逐渐蒸发掉。烘炉应根据事先制定的烘炉升温曲线进行,整个烘炉时间根据锅炉大小、型号不同,一般为3~14d。烘炉后期可以同时进行煮炉。
4.煮炉
新装、大修或长期停用的锅炉,在正式启动前必须进行煮炉。煮炉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在烘炉后期和烘炉一道进行。
煮炉的目的是清除锅炉蒸发受热面中的铁锈、油污和其它污物,减少受热面腐蚀,提高锅水和蒸汽的品质。
5.点火与升压
一般锅炉上水后即可点火升压:进行烘炉煮炉的锅炉,待煮炉完毕,排水清洗后,再重新上水,然后点火升压。
点火后,随着燃烧过程的进行,烟气与受热面之间的传热过程也开始进行,加入锅炉的水不断被加热,至饱和温度后即开始产生蒸汽。
锅炉产生蒸汽后,即开始升压。同时,炉水的饱和温度也不断升高。由于锅水温度的升高,汽包和蒸发受热面的金属壁温也随之升高,需要注意热膨胀和热应力问题。由于汽包的壁厚较厚,在升温中的主要问题是热应力,同时也应考虑其整体热膨胀。对于受热面管子,由于长度很长而壁厚较薄,在升温中的主要问题是整体热膨胀,同时也应注意其热应力。当管子沿轴向的膨胀受到限制时,热应力会增大到很大的数值。在升温升压过程中,汽包存在着沿壁厚的温差及上下壁面间的温差(卧置锅筒),即内壁温度高于外壁,上部壁面温度高于下部情况。
为了防止产生过大的热应力,锅炉的升压过程一定要缓慢进行。
点火升压过程中,锅炉的蒸汽参数、水位及各部件的工作状况在不断变化。为了防止异常情况及事故出现,要严密监视各种仪表指示的变化,通过调整控制压力、温度、水位等工艺参数在允许范围之内,同时也考核各种仪表、阀门等控制设施的可靠性、准确性。另外,也要注意观察各受熟面,使各部位冷热交换温度变化均匀,防止局部过热,烧坏设备。
6.暖管与并汽
所谓暖管,即用蒸汽缓慢加热管道、阀门、法兰等元件,使其温度缓慢上升,避免向冷态或较低温度的管道突然供入蒸汽,以防止热应力过大而损坏管道、阀门等元件。同时将管道中的冷凝水驱出,防止在供汽时发生水击。
冷态蒸汽管道的暖管时间一般不少2h;热态蒸汽管道的暖管一般为O.5~1h。暖管时,应检查蒸汽管道的膨胀是否良好,支吊架是否正常。如有不正常现象,应停止暖管,查明原因消除故障。
并汽也叫并炉、并列,即投入运行锅炉向共用的蒸汽总管供汽。并汽前应减弱燃烧,打开蒸汽管道上所有疏水阀,充分疏水以防止冲击;冲洗水位表,并使水位维持在正常水位线以下;使启动锅炉蒸汽压力稍低于蒸汽总管内汽压(低压锅炉低0.02~0.05MPa;中压锅炉低0.1~0.2MPa);之后缓慢打开主汽阀及隔绝阀,使所启动锅炉与蒸汽总管联通。
单台运行的锅炉,在暖管之后即可向用汽设备供汽,其操作注意事项与并汽相似。
⑸ 锅炉运行前的检查内容有哪些
点火前的检查准备包括以下四点
1.检查全部阀门、管道及仪表是否齐全完好,起闭是否灵活,各检查孔封闭良好,如有失灵或损坏应及时更换或维修。
2、检查锅炉用煤、引火材料和各种工具是否齐全。
3、打开主汽阀和分汽缸排污阀,开始向炉内进水,速度要缓慢,检查无渗漏后可继续进水至正常水位线上20-30㎜为宜。
4.检查炉门、清灰门、出渣门开关是否启动灵活、严密可靠。
⑹ 燃气锅炉主要由哪些部件组成
燃气燃烧器构造由以下5个系统组成:送风系统送风系统的功能在于向燃烧室里送入一定风速和风量的空气,其主要部件有:壳体、风机马达、风机叶轮、风枪火管、风门控制器、风门档板、凸轮调节机构、扩散盘。点火系统点火系统的功能在于点燃空气与燃料的混合物,其主要部件有:点火变压器、点火电极、电火高压电缆。较为安全的一种点火系统称为电子脉冲点火器,被卓益节能等燃气锅炉厂家所广泛使用。其方便省时,只需用手指按动就可以,并且安全性高,不会出现因意外熄火出现的安全事故,一旦出现熄火的状态,控制系统能及时关闭电磁阀,关断燃气通路。监测系统监测系统的功能在于保证燃烧器安全、稳定的运行,其主要部件有火焰监测器、压力监测器、温度监测器(如下图)等。燃料系统燃料系统的功能在于保证燃烧器燃烧所需的燃料。燃油燃烧器的燃料系统主要有:油管及接头、油泵、电磁阀、喷嘴、重油预热器。燃气燃烧器主要有过滤器、调压器、电磁阀组、点火电磁阀组然、燃料蝶阀。电控系统电控系统是以上各系统的指挥中心和联络中心,主要控制元件为程控器,针对不同的燃烧器配有不同的程控器,常见的程控器有:LFL系列、LAL系列、LOA系列、LGB系列,其主要区别为各个程序步骤的时间不同。超大全中文液晶显示屏,内置白炽夜光灯,无论黑夜白天,屏幕内容清晰可见。图像动画显示水位状态、加热状态、泵阀状态、报警状态,锅炉运行一目了然。CPU智能中央处理器,所有程序集中在一个数字芯片上,扩展性强,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功能强大。具备时间设定、温度设定、泵阀设定、连续设定、定时设定、压力设定等多种控制功能,任意设置工作状态。具备水位极低报警(防干烧功能)、水温超高报警、压力超高报警等多种报警功能和连锁保护能力(停机),杜绝安全隐患。详细自诊、记录、检查维修方便。
⑺ 锅炉的工作流程有哪些
锅炉是特种设备,主要由锅和炉两大部分组成,其工作流程分别是:
1、锅的流程主要就是汽水系统的流程,不管蒸汽锅炉还是热水锅炉,都是:
水泵向锅炉供水→ 炉水经过省煤器进行初级加热 → 到水冷壁之类的换热面吸收热量→ 加热后的汽水集中到锅炉顶部的的汽包→ 向外供出热水或蒸汽。若是供出过热度较高的蒸汽,则再到→ 过热器加热之后→ 供给热用户。
锅炉水质要求较高,一般是经过化学处理,达到要求才能供给锅炉使用。
2、炉是指锅炉的燃烧系统,包括燃料供给和除灰系统,其流程是:
燃料系统向炉膛供给燃料,(煤、天然气、木材、燃料油之类等等)→ 到炉膛内燃烧,产生热量,加热炉水,→ 灰渣等废料由除渣系统和除尘系统排出。排出的物质应符合环保要求。
⑻ 锅炉运行人员主要任务和工作内容是什么
锅炉运行人员主要任务对锅里维护、排污、清洗。
主要内容为:
一、维护
1、压力表、水位表(见右图)、安全阀、排污装置、给水阀、蒸汽阀等,检查其性能是否符合要求,其他的阀门开关状态是否良好。
2、自动控制装置系统,包括火焰检测器、水位、水温检测、报警装置及各种联锁装置、显示控制系统等性能状态是否符合要求。
3、给水系统,包括储水水箱的水位、给水温度、水处理设备等状况是否符号要求。
4、燃料燃烧系统,包括燃料的储备量、输送线路、燃烧设备、点火设备、燃料切断装置、油泵等状况是否符合要求。
二、排污
排污前锅炉水位处于正常高水位,锅炉压力在0.1-0.2MPA时进行,本着“勤排、少排、均匀排”的原则(每天至少一次),短促间断进行,即排污阀开后即关,关后再开、如此重复数次,待水位处于正常低水位即可。切记不得将锅炉排空。
锅炉的压力表、安全阀等安全附件应定期校验以保证其可靠性(压力表每半年至少一次,安全阀每一年至少一次)。
卧式燃油(气)锅炉连续运行12个月后要打开烟箱门清理炉膛或烟管内的积灰,检查烟箱水泥是否脱落,并对脱落处进行修补。
三、清洗
每年至少对底座等外露件的浮锈清理掉并油漆一次。
锅炉经过长时间运行,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水垢、锈蚀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由于垢的产生,使得传热性变差,以致锅炉效力降低。
故很难达到额定的蒸发量;并且由于传热性变差,使得金属过热,在锅炉压力作用下,炉管发生鼓包,甚至爆炸;传热性变差,使得燃料消耗增加,运行费用上升,锅炉寿命缩短。因此,锅炉结垢后,应采取必要的方法除垢。
(8)燃气工业锅炉运行包括哪些内容扩展阅读
常见事故及原因
1、燃烧不完全
由燃料组分过重而导致燃料燃烧不完全,使GAH挟热面上积聚可燃物。
锅炉以外购渣油、裂化残油和抽余C4燃料为多,它们的组分较重,黏度较高,自燃点低,燃烧时易析碳,蒸汽雾化燃料时破碎能力也很差,大分子油滴含量高,油枪喷嘴易堵塞,因此经常影响燃油的雾化质量和燃烧效果。
运行时如果燃烧调整不当,风量不足或配风不合理以及工艺工况波动时,就会来不及使炭黑燃烧完全而产生黑烟。炉瞠内没有完全燃烧的油粒被烟气带到锅炉尾部GAH换热面上开始沉积。
2、频繁吹扫点火
频繁吹扫点火为锅炉沉积可燃物着火提供了充足的复燃条件。
锅炉点火过程中烟气流速低,燃烧系统空间的含氧量又较正常运行时高得多,像B炉当时曾连续几次点火吹扫,因此便使尚具余热的未燃尽可燃物因具备了充足的过剩氧量而复燃。
⑼ 燃气锅炉的工作原理
1、水系统,自来水从冷水管进入,冷水管上设有冷水电磁阀、单向阀、闸阀和旁通闸阀。冷水电磁阀的作用是自动控制进冷水,当冷水电磁阀打开时,冷水经过管道进入燃气锅炉;当冷水电磁阀关闭时,管道被截止,冷水停止流动。单向阀的作用是防止热水倒流和冷水混合。旁通闸阀是当冷水电磁阀失灵时,作为临时进冷水的备用通道。
2、燃气通道系统,燃气通道设有压力表、球阀、过滤器、减压阀、流量计、燃烧机阀组等。燃气作为燃烧机的燃料,燃料在燃气锅炉的炉胆内燃烧,高温烟气沿炉胆向后先经回燃室进入第一烟道管束,再经压迫式前烟箱转折180°进入第二烟道管束,最后经过对流换热后进入尾部烟道,通过烟囱把烟气排到大气中。常压热水锅炉在本体上安装有与大气相通的排汽管,不承受任何压力,这是它和高压锅炉的最大区别。当热水烧到设定的温度时,冷水电磁阀打开,利用冷水的压力把锅炉内烧好的热水通过上循环管压到保温水箱内。燃气锅炉内的热水流到保温水箱的同时,冷水从冷水管重新加注。保温水箱接有热水管道提供热水,该管上装有热水电磁阀,作用是可以提供用户按时间选择性供热水。电磁阀旁边的旁通闸阀可以跳过热水电磁阀直接接通管道作为长期供水。保温水箱上装有液位探头,当水箱的水装满以后锅炉自动停止烧水。水箱内装有温度探头,当水温下降到设定温度的时候,通过下循环管的循环水泵把热水抽到锅炉内重新烧热。
3、电气控制系统,该燃气锅炉采用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是整个燃气热水锅炉系统的控制中枢,用户通过自动控制系统来调节热水锅炉系统的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