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英国的主要工业城市有哪些
欧洲的英国主要工业城市有:
1、伯明翰(Birmingham)是仅次于伦敦的英国第二大国际化城市,人口与面积均仅次于伦敦,地处英格兰中心、在伦敦至利物浦的铁路干线上,交通四通发达。大伯明翰地区是拥有欧洲最年轻人口的地区,已经连续三年被全球美世生活指数排名为英国最佳生活质量城市,拥有世界级公司、研发中心、世界知名大学和创新企业家,是一个拥有超过1900个国际公司的充满活力的繁荣商业地区。
为全英主要制造业中心之一。工业部门繁多,以重工业为主。世界最大的金属加工地区,有黑色冶金、有色冶金(铜、锌、黄铜、铝、镍),机床、仪表、车厢、自行车、飞机、化学、军工等工业也很重要。汽车工业规模很大,有“英国底特律”之称。伯明翰是全世界最大最集中的工业区。 英国25%以上的出口产品是在伯明翰区域制造的,目前经济正向第三产业转移,金融业和旅游也发展相当迅速。伯明翰是现代冶金和机器制造工业的创始地,同时也是全国主要铁路、公路干线和运河网的交汇点。
2、爱丁堡是英国着名的文化古城、苏格兰首府,位于苏格兰中部低地的福斯湾的南岸。面积260平方公里。1329年建市,1437—1707年为苏格兰王国首都。造纸和印刷出版业历史悠久,造船、化工、核能、电子、电缆、玻璃和食品等工业也重要。随着北海油田的开发,又建立一系列相关工业与服务业。重要的运输枢纽,航空港。
3、格拉斯哥(Glasgow),人口60万,是苏格兰最大城市,英国第三大城市。位于中苏格兰西部的克莱德河(R. Clyde)河口。行政上,格拉斯哥属于格拉斯哥市(City of Glasgow)的管辖范围,是苏格兰32个一级行政区(称为统一管理区)底下的一个,长年以来一直是英国工党的执政领域。大格拉斯哥地区拥有人口230万,占苏格兰总人口的41%。格拉斯哥的制造业曾是该城市的中心产业,克莱德河畔的造船业更是重中之重。近年来格拉斯哥逐渐发展成为欧洲十大金融中心之一,众多苏格兰企业总部设于此。
英国主要工业有:采矿、冶金、化工、机械、电子、电子仪器、汽车、航空、食品、饮料、烟草、轻纺、造纸、印刷、出版、建筑等。生物制药、航空和国防是英工业研发的重点,也是英最具创新力和竞争力的行业。同许多发达国家一样,随着服务业的不断发展,英制造业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萎缩,80年代和90年代初两次经济衰退加剧了这一态势。英制造业中纺织业最不景气,但电子和光学设备、人造纤维和化工产品,特别是制药行业仍保持雄厚实力。
B. 各国的军工业介绍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
美国最大的国防工业承包商之一,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以下简称洛·马)由原洛克希德公司和马丁·玛丽埃塔公司于1995年合并而成,目前核心业务是航空、电子、信息技术、航天系统和导弹,主要产品包括美国海军所有潜射弹道导弹、战区高空区域防空系统、通信卫星系统、F-16、F-22和F-35(JSF)等战斗机,U-2间谍侦察机、SR-71“黑鸟”战略侦察机,C一5系列“银河”大型军用运输机及岸基反潜机P-3系列、C-130系列军用运输机、军用电子系统、飞行训练辅助设备、火控系统和空中交通管制设备等,占据美国防部每年采购预算1/3的订货,控制了40%的世界防务市场,几乎包揽了美国所有军用卫星的生产和发射业务,成为世界级军火“巨头”。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秘密“臭鼬工厂”始建于1943年,隐藏在伯班克的一片平原上,其车间一度在沃尔特·迪斯尼公司的帮助下伪装成居民区。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以下简称洛·马)由原洛克希德公司和马丁·玛丽埃塔公司于1995年合并而成,目前核心业务是航空、电子、信息技术、航天系统和导弹,主要产品包括美国海军所有潜射弹道导弹、战区高空区域防空系统、通信卫星系统、F-16、F-22和F=-35(JSF)等战斗机,U-2间谍侦察机、SR-71“黑鸟”战略侦察机,C一5系列“银河”大型军用运输机及岸基反潜机P-3系列、C-130系列军用运输机、军用电子系统、飞行训练辅助设备、火控系统和空中交通管制设备等,占据美国防部每年采购预算1/3的订货,控制了40%的世界防务市场,几乎包揽了美国所有军用卫星的生产和发射业务,成为世界级军火“巨头”。
图:世界上第一种第四代战斗机F-22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制造
创新制胜
2l世纪初,现代国防工业面临着众多挑战,洛·马借鉴了日本半导体行业在动荡时期的创新发展战略,着手核心业务上的竞争力,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一举成为美国国防部、能源部、国家宇航局三大关键政府部门的顶级供应商,不仅在人造卫星制造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更在航空航天飞机发射方面成为行业的领导者。对以航空、宇宙和国防工业为主的洛·马来讲,通过每年高达9亿美元的研发投入,其中包括15%用于基础性如纳米技术、机器人等技术的研究,以确保其在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把握未来20-30年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正因如此,公司在降低产品成本、减少制造和产品维护时间等方面制定了非常积极的目标。例如为了达到这些目标,F一35项目小组使用达索系统公司的CATIA和DELMIA解决方案把设计和制造环节集成在一起,从而使其拥有了开发出业界最完善、顶级技术的过程优化工具和航空专业模块,大大促进其保持技术领先优势的能力
洛·马2005年度报表尚未公开,但从 2004年355亿美元的销售总额分析,航空系统的产值是1 18亿美元,占整个公司总销售额的33%;电子系统97亿美元,占27%;太空系统64亿美元,占18%;信息技术服务、综合集成系统则各为38亿美元,分别占11%而其中约180亿美元来自和政府签署的合同。
如今,洛·马的业务定位已调整到以 IT产品,而不是航空产品支撑公司的发展,正如副总裁鲍勃·特里斯所说:“我们非常自豪被称为‘平台仓库’,但我们也希望人们意识到,我们公司有50%以上的产品和平台没有任何关系,主要集中在系统集成和IT产品上。”事实上,13万雇员中有2万人是IT方面的专业人员,密切关注着国防和情报部门、国土安全部门以及联邦政府机构的需求。
很少有人知道,洛·马每年所编写的软件代码数量甚至超过了微软公司。为此,微软公司和洛·马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在一些美国政府国防项目上进行合作,如美国海军下一代核动力航空母舰软件和国防部信息安全系统等,帮助美国空军对其位于北美的某大型空间指挥和控制中心进行技术升级,以及共同开拓利润丰厚的联邦政府机构技术服务市场。引领变革与其说洛·马以技术更新引领着军事变革的潮流,不如说其技术贮备和研发能力给予其更多赢战机会,特别是“网络中心战”的战略转移,使洛·马在本世纪初这场由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领导的军事变革中稳操胜券。“网络中心战”的终极全景将各类武器平台通过全球信息网络构成一个整体,在指挥中心,人们能够看到一幅无缝连接的全球范围内的敌我态势图,这就要求军工企业必须具备生产同时满足多种需求的武器平台能力。为此,洛·马成功地在战场实验室里研制的传感器、数据链、系统等会在第一时间里被加装到原有的武器平台上,凭着这种技术渗透促成其新的武器平台研发出现了螺旋式发展的趋势。
与此同时,洛·马将每年研发预算的 50%拨给涵盖全公司的科研发展部门,使其得以与桑地亚国家实验室保持平等的研发伙伴关系,从而介入最尖端的机器人技术和纳米技术的研究中,而这些在今天还没有充分为人们所认识的技术很有可能是公司未来的立身之本,并使其在技术领先的状态中影响着武器平台的变革。
近期,洛·马高层传出声音:“我们不可能在某天晚上醒来后突发奇想地说要进军某个领域。我们需要用良好的表现来赢得客户的信任,必须事先具备必要的能力,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不久, CEO鲍勃·史蒂文斯签署了一项内部投资计划,对所谓的“突破性技术”进行广泛的投资,因为这些技术随时可能成为企业的新增长点,就像上个世纪60、70 年代的微处理器技术一样带来革命性的突破。公司对外报道非常谨慎,但通过详细分析研究,可以看到除纳米技术和机器人外还包括特超声学、生物测定学、持续侦察技术(特别是近太空,即20-120千米内太空的利用)、信息融合、无人和自动系统等。
臭鼬工厂
谈论洛·马,不得不提及其具有传奇色彩的“臭鼬工厂”(SkunkWorks),素以研制隐形飞机和侦察机而闻名,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F-117隐形战斗机,以及美军绝密航空研制计划,如U-2、SR-71等。
臭鼬工厂创建于1943年,即航空分公司的预研小组,承载着关键技术的基础研究,初建时洛克希德公司正为美国空军生产第一批实战型喷气式战斗机XP-80,后来,该团队在高空侦察机和隐形战斗机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就。10年前,其工作重点还集中在洛·马的航空部门,并将研发重点放在传统业务上,即为美国防部生产先进战斗机原型和高度保密的航空器平台。如今,洛·马十分清楚,臭鼬工厂从事的创新不是简单的重复性劳动,而是一种高投入、高风险的创新,打破条条框框、摒弃默守陈规的行为准则使那里成为富有创造力的精锐人才充分发挥能力实现梦想的天堂,惊人的科研成果不断送往得克萨斯的沃斯堡和乔治亚的玛丽埃塔两个制造中心,一次次带给世人耳目一新的震撼。例如,正在研究的如何将隐身涂料与飞机耐高温材料有机融合的成果,将用于不久问世的F-35生产型飞机上。
目前,在臭鼬工厂位于加利福尼亚帕尔姆达尔的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正在进行新型全球远程打击平台的研制,以支持美国空军现役中程和远程打击能力的不足,最终将替代B-lB、B-2A和B- 52。其它在研项目还包括替代C-130的新一代隐形战术运输机,用于远程运输和侦察的新一代飞艇,无人航空器和无人战斗航空器等。其中,新一代飞艇将 “开创飞行史上的新纪元”,能够携载1814千克的多任务有效荷载在约2万米的高空近似于静止轨道上运行,它的巡航时间远比目前使用的无人机要长:计划研制的原型飞艇在太空的巡航时间为几个月,而基于原型飞艇的作战型飞艇巡航时间则可能长达1年。当然,这种飞艇与卫星最大的不同在于能返回基地完成维修,并可进行任务装备更换。
当然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臭鼬工厂与洛·马位于佛罗里达州奥兰多的导弹和火控部门首次合作获得了AGM-158(JASSM)项目合同,从而使公司成功进入了国际巡航导弹市场。2001年,这一战略合作不但赢得了美国防部的F一35项目,更给公司带来了历史上最丰厚的回报。
为此,研发人员充分利用研制F-22 等战机的经验,使F-35除了借鉴其包括倾斜的双垂尾、涂覆的座舱盖和遮盖起来的喷气管等技术,在减小雷达与红外线特征方面更技高一筹,别看它体型不大,重量只有10吨左右,却能携带5吨弹药和6吨燃料,续航能力超过1000千米;既能像F-16战斗机进行空中格斗,又能像F-18战斗机成为航母上的主力;而它可以垂直起降的性能使其装备部队后,将取代目前美国空军使用的F-16和A-10战斗机以及现役的F/A-18和AV-8B鹞式战斗机。正因如此,F-35不仅性能优越,可靠性好,同时降低成本,相对于F-22战机上亿美元的高价,其单机价格仅为2800~3000万美元赢得了世界范围的巨额定单。
随着洛·马从以平台为中心业务向系统合成、IT领域和传统业务相结合的新型国防企业转变,臭鼬工厂的影响力日益增加,作为核心竞争力,使公司具备了从平台到系统、从传统到“网络中心战”为主的任何国防项目投标的能力。
网络中心战
进入新世纪,随着“网络中心战”明显渗入到军事中的每个领域,特别是美军在自身转型中将核心方向定位在全球信息栅格(GIG),洛·马便大力加强“网络中心战”产品的开发和市场推广,并针对未来美国防部采办的所有物品将必须能够组成网络并与GIG兼容,选择在国防部作战开发指挥中心和研究中心附近的南弗吉尼亚成立了“全球视景综合中心(GVIC)”,为国防部“网络中心战”提供测试网络的“基地”。
该中心拥有4645平方米,建筑与基础设施均考虑到既便于与外界包括政府、工业部门和研究院校的联合,又保护竞争者或政府部门之间的秘密合作,因此它不是一个孤立体,而是能够与洛-马和美军的安全计算机网络连接,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保证“网络中心战”各项测试任务顺利进行。目前,GVIC作为“网络中心战”这艘“旗舰”的节点,与公司的20 多个站点实现了连接,将客户和合作伙伴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从而使承担的业务逐步扩大到进行网络中心战分析、联合能力认证以及综合评估工作。
由于洛·马是全球范围内唯一采取如此有针对性的大胆投入,公司对GVIC的应用运行寄予厚望,要求他们能够根据用户和合作伙伴的需求调整工作方向。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满足美军对“网络中心战”的武器装备需求,洛·马正在进行具有长航时、大负载和大空间的无人机开发。现在使用最广泛的无人机例如美国空军的“捕食者”、陆军的“猎人”、海军的“先锋”以及英国的“不死鸟”等,都必须预先编定任务程序或由控制中心遥控指挥。而由洛·马领导的武装战斗旋翼无人机(UCAR)集团在2005年9 月完成了可用于UCAR传感器的机载和地面演示试验,旨在演示能够与有人/无人地面/空中系统自主协作的旋翼无人机系统的可行性,一旦这个项目进入实用阶段,其军事用途以及使用价值将远远超过目前使用的各类无人机,成为“网络中心战”更为优秀的战场“节点”。
创新中心
尝尽创新甜头的洛·马在臭鼬工厂基础上于2005年4月,选择萨福克成立了“创新中心”,专为美国执行军事任务和国土安全建立作战概念和“网络中心战”提供解决方案。正如中心首席执行官罗伯特 ·J·斯蒂芬森所说:“有了创新中心,我们可以在关键时刻帮助客户面对复杂而不可预测的全球环境,我们可以通过发展综合系统和网络中心战解决方案,帮助形成美国的反应机制。”
创新中心初期的主要工作包括快速原型制造,联合试验,深入分析先进的指挥、控制、通信和信息战,联军规划、后勤、监视和侦察,导弹防御以及国土安全等,通过一系列的模型和仿真技术重点研发 “网络中心战”的解决方案,向指挥官、政策制定者、作战人员、分析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一个合作环境,用于评估和试验新的作战概念。同时,还负责洛·马的 C4ISR技术开发,就C4ISR和信息化作战、联合部署、后勤保障、本土防御和安全等方面进行超前研究。
该中心紧临美国联合部队司令部、美国训练及教学司令部、美国宇航局、美国空军司令部和美国海军的军事设施,通过洛·马内部的全球视频宽带网络与其它中心的27个节点相连,以便使所有子公司都能分享这一个创新中心带来的技术进步。
创新中心已进行的“全球远程打击”的模拟向人们展示了其目前所能提供的用于全球远程打击的武器平台的设计原型,包括“全球远程打击”所涉及的指挥与控制、战场空间感知、聚集后勤、战场保护,而这一切又通过“网络中心战”加以融合。中心负责人说:我们将战场感知和情报融合成全球态势感知图,从而使美国军队进入了信息化作战的时代,所显现的全球到达、实施重点目标的攻击、动态目标跟踪和全战场巡逻的巡航导弹等态势,明显有助于美国国防部决定其究竟需要怎么样的打击能力,以取代美国空军古老的轰炸机群。
创新中心目前拥有联合防区外空对地导弹(JASSM)和B-2A模拟环境,2006年还将再建造F/A-22和F-35的模拟环境。科研人员们在这里所进行的实验并不是为了找出能力的差距,而是让客户能够真实地体验新的武器平台的综合性能,从而帮助其作出适当的决定。
正是这种不断获取最新的技术和公司内部的技术水平移植,使洛-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对各种技术进行整合,将它们应用到产品中去。除了最具代表性的F-35项目外,濒海战斗舰(LCS)的定单,同样展示了洛·马利用其技术优势的制胜法宝。在此之前,洛·马从来没有进行过整船的建造,但它在系统整合方面的技术优势使它能在获得合同后的很短的时间里,就根据美国海军的要求提出了设计方案,并最终在2005年正式与美国海军签署了生产LCS濒海战斗舰的合同。
LCS濒海战斗舰和F-35项目向人们显示了军火商和美国军方在商业运作方式上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国军方需要在预算和获取作战能力间找到一种平衡,它希望能花有限的资金获取能够在不同作战环境里完成多种任务的武器平台。洛·马正是充分发挥了自身技术优势,提高研发速度,降低成本,创造了适应未来发展的竞争力。
此外,洛·马还为美海军提出了隐身高速攻击侦察艇(CHARC)概念。该艇将携带一系列武器,执行小型舰船防御、濒海反潜作战、扫雷、将特种作战部队投送到热点地区等任务。C H A R C采用小水面线双体船(SWATH)设计,其前驾驶舱人员为2人,采用了现代直升机设计技术,其前部安装一挺20毫米速射机枪,船体前部两侧有4个内置武器舱,每个侧舱内可安装1枚AGM-114“海尔法”导弹或“联合通用导弹”。该艇还可以洛·马新研制的“网火”系统,该系统具备超视距打击能力。
与此同时,洛·马正在将长11米和12米两种CHARC推销给海军和美特种作战司令部,该艇将主要与LCS配合使用,首艘美海军濒海战斗舰“自由”号目前正在建造之中,预计于2006年底交付美海军使用。
纵观全球市场,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目前正处在一个不败的地位,除了可出产更多F-16飞机,手中已掌握的美国和英国近2600架F-35飞机的订货承诺,使这种低成本、多用途战斗机有着光明的未来,并有着丰厚的利润回报,整体上甚至会赶超F-16家族。与此同时,依靠其在海军武器平台、太空情报侦察技术、C4ISR和导弹防御方面的技术优势,公司被认为是全球为数不多的几家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系统整合厂商。当我们看到近几年洛·马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多项成功时,有谁能否认其世界级军火巨头的地位与能力呢? 文/沈巍岗 杜浩田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以下简称洛· 马)由原洛克希德公司和马丁·玛丽埃塔公司于1995年合并而成,目前核心业务是航空、电子、信息技术、航天系统和导弹,主要产品包括美国海军所有潜射弹道导弹、战区高空区域防空系统、通信卫星系统、F-16、F-22和F-35(JSF)等战斗机,U-2间谍侦察机、SR-71“黑鸟”战略侦察机,C一 5系列“银河”大型军用运输机及岸基反潜机P-3系列、C-130系列军用运输机、军用电子系统、飞行训练辅助设备、火控系统和空中交通管制设备等,占据美国防部每年采购预算1/3的订货,控制了40%的世界防务市场,几乎包揽了美国所有军用卫星的生产和发射业务,成为世界级军火“巨头”。
美国仙童半导体公司(Fairchild Semiconctor, The Power Franchise)作为硅谷的创立者和世界上第一个晶体管与集成电路的发明者,是在 1957年是由着名的仙童仪器科学家Robert Noyce 和 Gordon Moore 创建的,着名的半导体公司Inte,AMD和National Semiconctor等就是从仙童半导体公司分离出来的。
美国仙童半导体公司(Fairchild Semiconctor, The Power Franchise)是全球首屈一指针对多元终端市场提供高性能功率产品的供应商。该公司锐意开发尖端的产品,以配合今日以至未来的电子器件对功率的最小化、转换、分配和管理的需要。仙童的组件广为计算机、通信、消费、工业、自动汽车及航天等应用系统所采用。
美国仙童半导体全球共有10,000 名员工,从事设计、制造和推广功率半导体、模拟及混合信号、接口、逻辑及光电子产品的工作。这些产品都是美国仙童半导体在美国缅因州南波特兰市、犹他州WestJordan、宾西法尼亚州 Mountaintop、韩国富州市及新加坡的芯片厂所制造。公司同时在菲律宾宿雾、马来西亚槟城及中国苏州设有组装及测试工厂。仙童半导体总部在南波特兰市,制造半导体的历史,是全球最悠久的。
美国仙童半导体公司于2001年4月在苏州注册成立快捷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简称“快捷半导体”,首次投资总额为1亿美金,2004年7月增资至10亿美金,员工人数目前已达千余人,未来3年将达到3500人。快捷半导体公司坐落于中国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区内苏桐路1号,是集团1997年重组后首家兴建的工厂,2003年6月开始正式大规模投产。主要从事分立功率器件的封装和测试,产品类别达数千种,被广泛运用于微电子应用领域,包括汽车、通信、电脑、外围设备、工业及消费品应用。并于2004年9月建成国际一流的自动化仓库,将成为美国仙童半导体公司在亚太地区重要的仓储配送中心。
美国仙童半导体公司一直把人才视为企业技术创新和发展的重要财富,在全球设立了六个技术创新中心(美国、德国、上海、深圳、台北、韩国)。重视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公司有定期和不定期的员工海外培训的机会,为员工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使员工与工厂一起成长。
C. 全世界哪个国家有国防工业体系
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法国。均有完整海陆空天核体系。
D. 世界上有哪些国家拥有完整的军事工业体系
目前世界上拥有完整军事工业体系的有中国、美国、欧盟(不算国家)、俄罗斯(三分之二个)。
那么什么是完整的军事工业体系呢?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加法来简单的进行讲解:
武器装备形成战力=材料+设计+装备军队
军事工业体系=原材料开采加工能力+研发部门武器研发+生产部门规模生产+运输部门运力充足+足够装备军队
从上面看,答案显而易见了嘛,
这只是简单的加法,而军事工业体系不仅仅是加法,某一方面的不成熟就会拖累整个体系,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国家没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原因之一。
那么为什么很多国家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呢?归根结底大约分为以下几个原因。
1.国土幅员不够辽阔,资源匮乏并且用地紧张。
2.国家没有足够的资金发展军事工业。
3.地缘政治环境较差,大国压制。
4.文化观念也会有影响
世界上真正拥有完整军事工业体系的国家就2个美国和俄罗斯(中国还不够资格)
E. 英国军事力量
英国建军时间约在17世纪中期。女王为英军名义上的最高统帅。最高军事决策机构是“国防与海外政策委员会”,首相任主席, 成员有国防大臣、外交大臣、内政大臣、财政大臣等;必要时国防参谋长和三军参谋长列席会议。国防部为国防执行机构,既是政府行政部门,又是军事最高司令部。英国是北约集团的创始国和主要成员国,也是五个核大国之一,拥有独立的核力量。
英国国家战略的核心是:积极参与世界事务,维护英国的国际地位;依靠和借助北约集体防务力量来保卫欧洲和英国本土的安全,并扩大英国在欧洲的影响;积极加强与英联邦国家的联系,保护其广泛的海外利益。
英国部队在全球各地例如:北爱尔兰、塞浦路斯、德国、直布罗陀、文莱、及福克兰群岛等均有基地。
英国军事工业发达,武器装备的现代水平居世界先进行列。军事工业规模可观、种类齐全、技术力量雄厚,具有独立研制包括战略核武器在内的各种大型武器装备的能力,某些技术和装备居世界一流水平。英是世界武器出口大国,主要出口类别包括军用飞机、战术导弹、作战舰艇和军事电子设备。
英国皇家海军是由水面舰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潜艇部队组成,拥有四大舰队。拥有水面舰艇121艘。2014年7月4日,英国海军历史上吨位最大的现役航母“伊丽莎白女王”号正式下水。
英国陆军经常被部署至海外,参与地面战斗部队、多国联军,或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的相关行动。
英国皇家空军为英国军队的空中武装部门,创始于1918年4月1日,自此之后于英国军事史扮演重要角色,而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及伊拉克战争等冲突扮演要角。英国空军有450架以上飞行器,及200000位常备兵员。
英国有世界上第三的军费开支。2010-2011财政年度的国防预算约为369亿英镑(约合590亿美元),政府估计,国防部今后10年将面临380亿英镑(608亿美元)预算赤字。
陆军:英国陆军的数量40个营,人员总数仍保持在11.7万。军队部署快、行动灵活、战斗力和应变能力强。
空军:英国以龙卷风式空优战机为主力,约有300架,对地攻击机有美州虎50架,猎鹰式垂直起降战机60架,鹰式攻击战机150架,英国海军则有40架猎鹰式垂直起降战机,总计在600架以上,与德、西联合开发“欧洲联合战机”EFA英国将引进250架左右。
海军:以航空母舰为核心,驱逐舰护航,有核潜艇或者潜艇,称为全球存在海军(大洋海军)(以上数据为2004年状况)。
F. 英国的国防是什么
英国国防部(Ministry of Defence,MoD)是英国负责履行政府防务政策的政府部门,也是英国武装力量的总部。英国国防部为国防执行机构,既是政府行政部门,又是军事最高司令部。英国是北约集团的创始国和主要成员国,拥有独立的核力量。
冷战结束以后,被察觉到的与其它国家的直接的常规军事对抗的威胁被恐怖主义代替。理乍得·丹纳特爵士预计英国部队为可预见的未来,在他说的“持久冲突的时代”陷入与“掠夺性的非国家角色”的战斗中。他告诉享有很高声望的智库漆咸楼对抗基地组织和其它好战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组织的斗争“大概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战斗”。理乍得·丹纳特爵士批评一种残留的“冷战心理”以及基于保持对抗直接的常规战略威胁的能力的军事开支;他说目前编入2003年至2018年的国防部装备计划只有10%将被投入“陆地环境”——此时英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进行陆基战争。国防委员会—第三次报告“国防装备2009”为一篇来自金融时报网站的文章做定位,表示国防装备主任凯文·欧多诺格爵士上将通过内部便笺指示国防装备和后勤局的职员重新区分批准程序的优先次序,以集中支持接下来三年的行动、与计划相关的障碍、体现契约性或国际性国防职责的事务,和被签署了生产合同的计划。报告也为对国防科学技术研究预算的潜在削减的顾虑、在国防预算程序中的膨胀里的不适当预算的意义、对装备计划提供资金不足,和对短期议题(现时行动)的恰当处理的普遍关心以及失败的长期后果做定位,以在未来的战斗中为未来英国国防能力输送进行投入。国防国务大臣国会议员鲍勃·恩兹沃斯阁下加强了对现时行动议题重新区分优先次序,并且不排除对国防开支的“重大变动”。在同一文章中第一海军大臣兼海军职员队伍主任马克·斯坦霍普爵士上将,皇家海军,承认国防预算中没有足够的钱,而且正在为艰难决定和削减的潜在性做准备。依照由伦敦晚间标准报披露的数字,2009年国防预算“至少超支10%”(数字不是无误的),而该报述说这导致戈登·布朗说国防开支必须被削减。
G. 英国的主要产业
乳畜业。
十八世纪时英国本地产小麦开始不敌北美廉价小麦,放弃大量种植小麦,大量从美洲进口粮产,逐渐转以乳畜业为主,较为集中,高度机械化,效益十分高:1%的劳动人口能够满足大约60%的食品需要。
英农牧渔业主要包括畜牧、粮食、园艺、渔业,可满足国内食品需求总量的近2/3。而农业在英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不到1%,从业人数约45万,不到总就业人数的2%,低于欧盟国家5%的平均水平,低于其它主要工业国家。
农用土地占国土面积的77%,其中多数为草场和牧场,仅1/4用于耕种。农业人口人均拥有70公顷土地,是欧盟平均水平的4倍。英是欧盟国家中最大捕鱼国之一,捕鱼量占欧盟的20%,满足国内2/3的需求量。
(7)英国国防工业有哪些扩展阅读
英国每年4月1日开始新的财政年度。政府财政预算支出包括公共支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开支)、支付债务利息和财务调整。财政预算收入含直接税、间接税和国民保险税收入三项。
伦敦是世界着名金融中心,拥有现代化金融服务体系,从事跨国银行借贷、国际债券发行、基金投资等业务。
同时也是世界最大外汇交易市场、最大黄金现货交易市场、最大衍生品交易市场、全球第三大保险市场、重要船贷市场和非贵重金属交易中心,并拥有数量最多的外国银行分支机构或办事处。伦敦金融城从业者近40万人,共有550多家跨国银行、170多家国际证券公司在伦敦设立了分支机构或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