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谁能说一下近代工业体系形成的详细过程
中国的近代工业起步于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首先以求强为口号引进西方机器生产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金陵制造总局等,为了解决资金、燃料、运输等困难,又于随后以求富为口号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如汉阳铁厂、开平煤矿、天津轮船招商局等。虽然引用了西方的机器,但是在内部关系上绝大部分依然是封建的隶属关系而不是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
但是洋务运动却诱导了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伴随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发展、壮大,中国的近代工业不断发展。但是在整个近代社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接收了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尤其是在一五计划期间,我们优先发展重工业,改变了中国工业重工业畸轻的状况,工业体系初步建立。
B. 中国近代工业是如何起步的
中国近代工业化起步于洋务运动时期。
洋务企业: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起步
(1)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办
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比较重要的有曾国藩创设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成立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开办的福州船政局和崇厚经营的天津机器制造局。
(2)近代民用工业的创办
洋务运动后期,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洋务派打出“求富”的旗号,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规模较大的有李鸿章在上海开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在天津设立的开平煤矿、张之洞在湖北设立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等。
C.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什么时候在什么地区兴起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产生兴起的。主要地域是天津、上海、武汉(以军工、钢铁为主)、广东等当时比较发达的城市和地区。
详细参考资料: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316/16/8401517_271878484.shtml
D. 为什么说近代中国工业化起步于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起步。 洋务派以 “自强” “求富” 为口号, 创办一系列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成立海军、创办新式学校等。它引进了西方先 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 发展
E. 近代工业革命的发祥地,是哪一个国家
说到近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自然是日不落帝国英国了。英国作为最先完成资本主义革命的国家,自然也是最有机会进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国家了。第1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的60年代,这是世界技术发展史上第一次巨大的革命,它还是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旧有的手工劳动的时代。
而工业革命出现的原因也正是为了满足手工业需求,因此在工厂手工业最为发达的纺棉纺织业开展了最早的工业革命。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织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20年之后,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这更是为当时的人民提供了便利的动力。并且瓦特改良蒸汽机得到了迅速的推广,这也是使人类社会也是就此进入了蒸汽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改革,更是一次剧烈的社会变革,它推动了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思想领域等各个领域诸多方面的变革,这也极大的提高当时的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地位。
F. 我国工业的起源以及发展历史。。
18世纪英国出现工业革命,使原来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逐步转变为机器工业,工业才最终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物质生产部门。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开始现代工业的发展阶段。
20世纪40年代后期开始,以生产过程自动化为主要特征,采用电子控制的自动化机器和生产线进行生产,改变了机器体系。
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进入80年代后,以微电子技术为中心,包括生物工程、光导纤维、新能源、新材料和机器人等新兴技术和新兴工业蓬勃兴起。这些新技术革命,正在改变着工业生产的基本面貌。
工业的地位:
工业是唯一生产现代化劳动手段的部门,它决定着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速度、规模和水平,在当代世界各国国民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工业还为自身和国民经济其他各个部门提供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为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提供工业消费品。
工业还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源泉,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除此以外,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业的发展还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是逐步消除工农差别、城乡差别、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差别,推动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前提条件。
G.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最先出现在哪个地区
1、兴起的时间:19世纪70年代前后, 2、兴起的地点:首先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H. 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开始于什么时候
开始于19世纪洋务运动。中国的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的股票,不仅是当时中国人实业救国努力的见证,也是近代中国工业化开始起步的标志。
I. 新中国工业发展历史
一、近代工业的起步
洋务运动引进机器生产,传播了自然科学知识,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创办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这是不同于传统手工业生产的新兴工业形式。他的出现表明中国经济领域近代化开始起步。
二、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
随着封建经济解体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由于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中国民族工业(民族资本主义)开始兴起。代表企业:陈启沅在南海创办的机器缫丝厂。
三、19世纪末,中国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
主要是《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成为戊戌变法运动的根本原因)。
四、“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黄金时代”,短暂繁荣。
其原因为: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鼓舞了民族资产阶级;“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五、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尤其日本),民族工业再度受挫。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等因素,民族工业停滞不前。
J.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1、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时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外资企业的刺激和洋务派创办工业的影响下,中国出现了第一批由私人投资的近代工业。着名企业有: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等。
2、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时期
从甲午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加强对华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
3、近代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时期
1912年~1922年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一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4、近代民族工业的显着发展时期
1927年~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同前期,近代民族工业又出现了一个短暂发展时期,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一浪高过一浪,广大群众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
5、近代民族工业陷入困境时期
20世纪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末,近代民族工业陷入困境,日益萎缩。抗日战争时期,日本空前野蛮的洗劫和破坏使沦陷区民族工业受到毁灭性打击;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极大地破坏了经济发展;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使民族工业遭到致命的打击。
(10)近代工业在哪里起步扩展阅读:
清朝晚期中国民族工业步履维艰、发展缓慢的社会原因:
1、资本主义列强依仗在中国攫取的特权和利用他们的雄厚强大的资金、技术优势,压制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2、腐败政府征收高额厘金、各级政府敲诈勒索等因素,又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使民族工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3、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充分和资产阶级领导的社会变革的挫折,使中国的民族工业难以获得真正的独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