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清朝时期科技成果与西方的不同
江西景德镇制瓷技术登峰造极。王清任的《医林改错》竖起中国古代解剖学的不朽里程碑。靳辅、陈潢在治黄理论和实践上多有建树。此外,农学、数学等诸多领域均有突出成就。充分显示出中国人民的智慧。
首先,你要搞清楚,清代科技水平在世界上处于什么地位。如果拿清代科技水平与西方国家相比,那清代确实落后,而且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我们说的是清代科技在当时世界的水平,不是说中国与西方科技的单独对比情况。当时世界上实现工业化的就那么不多的一些西方国家,甚至象俄国、日本、意大利那样的国家,其工业化也不过是刚刚起步,还未完全实现。世界上大多数地区,象亚非拉等地,许多地区还是刚刚从原始森林中走出,其科技水平能有多高。而中国呢?尽管与当时已经实现工业化的英、美、法、德等国有很大差距,但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并不落后,甚至还高出不少。综合评价,清代中国的科技水平虽说不上发达,但至少处于世界中等水平,其落后只是相对于西方国家,在当时世界并不落后。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其次,清朝统治中国有268年,难道清代科技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吗?答案是否定的。清入关前,其科技水平确实不发达,远不如关内。清入关后,继承了中国雄厚的家底,科技水平大幅提高。当时中国的科技水平如何?在15世纪,中国的科技发展速度已经落后于西方,但是凭借着前代的遗留,中国科技仍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由于明朝科技发展的缓慢,而同时期西方的飞速发展,到16世纪时,中国科技水平已然落后于西方,只是由于当时西方也没有开始工业革命,许多科技成果尚未得到有效利用,所以明代中后期的中国科技水平只是相对落后于西方,在世界上仍处于先进行列,算是二流科技发达国家。清初中国也是如此,仍然处于二流发达状态,当时清朝对于引进西方科技颇为热心,加之中国科学家对西方科技的消化吸收,清初科技缩短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清初科技与西方先进水平的差距有多大?如果说西方先进国家处于一流水平,明末中国处于二流水平,那么清初与西方先进水平的差距就是半代。这种状况持续到何时?大约17世纪的中后期都是如此,甚至延续到18世纪初期。当西方国家干预清朝内政(康熙末期雍正初期),清朝对西方传教士的活动进行严格约束时,清初科技的快速发展时期才告节束。此时中国重新陷入了明朝中期那种科技发展缓慢的状态,但当时西方也没有迅速发展——工业革命的大规模进行始于18世纪中后期,而在18世纪初期,西方科技的发展也并不快。于是乎,在18世纪中前期,中西方科技的发展基本上以同样的速度进行,只是由于西方处于略胜一筹的位置,中国才以二流科技发达国家着称于世。到了18世纪中后期,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西方科技的发展速度再次加快,而中国仍然处于缓慢发展的状态,中西方科技水平再次拉大,到18世纪晚期,中国已经基本上淡出科技发达国家的行列。但是,18世纪只是英国进行了工业革命,而法、美等国直到18世纪晚期才开始进行工业革命,其他国家要到19世纪才开始进行。西方国家工业革命进程的不一,拖了18世纪西方国家科技的后腿,中西方科技水平仍然不是很大。换句话说,中国在18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仍然处于科技发达国家的行列,尽管不如西方发达国家如英、法那样的水平,但也处于二流发达地位。考虑到清初入关时也是处于二流状态,可以说清朝中前期中西方科持保持了同样的发展速度,清初甚至缩短了与西方先进水平的差距。清代科技真正落后于西方是在进入19世纪后,西方更多的国家开始了工业革命,而中国科技仍是缓慢发展停滞不前,由此引起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惨败。从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中期,是中西方科技相差最大的时期,此时中国科技处于世界中等水平,与西方先进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但与同样类型的传统国家以及刚走出原始森林的地区,中国科技仍有一定优势。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再次积极引进西方科技成果,中西方科技差距再次缩短,但由于当时西方科技成果持续不断,中西方差距缩短缓慢进行,没有象清初那样显着。到清朝灭亡时,中国科技大体处于世界中等以上水平。综合而言,清代科技自入关以来一直落后于西方先进水平,但在清朝统治的大部分时间里,清朝仍然处于二流科技发达国家的行列,即使在中西方差距最大的19世纪中前期,中国科技也处于世界中等水平;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逐渐摆脱了长期困扰它的科技停滞状态,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为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第三,你要搞清楚科技成就和科技水平这两个概念的不同。什么叫科技成就?比如说,你原本只会生产马车,后来会生产汽车,那么从生产马车到生产汽车,这一进步就是成就,而处于汽车状态或马车状态,就是水平。简单地说,成就是个动态概念,而水平是个静态概念。若说清代科技水平,既然清代是在明朝的基础上发展的,那么清代科技水平肯定比明朝高。若说清代科技成就,应该说不比明朝小,甚至比明朝还高出一筹。但要说清朝科技在世界上的地位,那清朝不如明朝——西方国家的科技成就,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的巨大发展,将中国数千年积累的科技水平比下去了。
第四,清朝科技在中国科技史上的地位。清朝科技的发展与历史上的汉、唐、宋相比,清代科技明显不如,但与明代科技相比则不相上下,甚至还略胜一筹。清朝科技成就与科技水平都比明朝高,其不如明朝的,是清朝科技在世界上的地位——这里有清朝自身的问题,也有西方迅速发展的原因。总体而言,明清是中国科技衰落的时期,这种衰落并不意味着中国科技不发展了,甚至倒退了,而是说中国科技发展的速度慢了,比历史上其他时期慢了,比同期世界其他地区的发展慢了。
总评:清初科技水平并不落后,与西方先进国家相比差距也不大。但中期以后,清代科技发展变慢了,而西方科技发展变快了,此长彼消,使中国科技在18世纪晚期跌出了发达国家的行列,并引发了19世纪中期鸦片战争的惨败。此后中国科技再次快速发展,在世界上的科技地位逐步提高,但到清末也没有重入科技发达的行列。但综合而言,清代科技成就不算太小,与明朝不相上下甚至还略胜一筹,但与汉、唐、宋的成就则有很大差距。
❷ 清朝的工业化比欧洲和美国晚多少,怎么统计的,现如今距离标准的工业化又落后,希望回答可以尽量理性
清朝 晚100年(英国1770年开始工业革命,清朝1870年开始洋务运动) 如今落后30年
❸ 清朝时期欧州有那些领先我们的成就
数不胜数,在明代时期欧洲便有很多领域领先了
只说说基本的吧,政治经济文化军事
政治:英国君主立宪制不断完善,法国共和确立,美国三权分立政体(统称为资产阶级代议制)。实现了“民主”。而中国想必都知道,君主专制顶峰,皇帝一人说了算。
经济:欧洲在1644~1912这段期间实现了资本原始积累、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单说1840年之前,大半个世界已经被欧洲瓜分完毕,在工业革命后更是实现了大规模生产,在生产力上遥遥领先。中国则是小农经济自然生产,生产力落后且脆弱不堪。再加上人地矛盾突出,人均土地占有量更是可怜。
文化:先不说欧洲启蒙运动萌发的理性思潮以及数不清的人文巨匠。就在小说文学上,近代文学体系不断形成。而中国在这段时期仍是市民文化、僵化的儒家理念
军事:战术上,欧洲研发了方阵战术、线列战术、散兵战术。在三十年战争后火器便已经普遍使用,1547年马汉发明燧发枪,随着工艺不断改进完善,从滑膛枪变为线膛枪。从圆形铅弹变为米尼弹、纸包弹、金属定装弹。前膛枪变为后膛枪、栓动步枪。机枪的问世等等。而中国在明代火器发展便已经落后于欧洲,清代虽然火器大量使用,但仍然停留在前膛火绳枪、滑膛炮等水平。而且大规模使用冷兵器,战术思想仍然是对阵
❹ 问: 清朝的工业化比欧洲和美国晚多少
洋务运动以前晚100年 洋务运动以后晚50年
❺ 问: 问: 清朝的工业化比欧洲和美国晚多少,怎么统计的
高中历史老师回答您
清朝,民国都谈不上工业化!!就是现如今距离当今标准的工业化都还有距离!一般认为清朝末年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而那时英国已经完成工业化三十余年,美国由于南北经济差异尚未完成工业化。但是,洋务运动失败时美国已经完成了南北统一,也随之完成了工业化。
中国的工业化比欧美国家晚了近两百年。
❻ 清朝末年与当时欧洲发展上有什么差距
差距就在文明的层次。
西方是工业文明,而中国还处在农耕文明。
西方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社会的商品经济,而中国还处于农耕时代的自然经济。
这就是差距。
清朝是野蛮民族入主中原,故思想未开化,却因最终得天下,暴露出游牧民族的自大无知和狭隘,以天朝上国自居。这与汉族政权是不同的,汉唐宋明,虽也以万国来朝为荣,但在对外交流上讲究,开放,包容,和平等交流,因此,中华文明在前二千年里一直领先。
而满清,出于对汉族的防范,只能推行文字狱,海禁,闭关锁国政策,禁固思想,切断人民与外界的接触。
由于满清入关之前,是个奴隶制社会,其政治上层建筑是奴隶制政权,而中原的经济,已是夹杂着资本主义萌芽封建商品经济,为此,中华进化了二千年才达到这种程度,
结果,奴隶制政权嫁接到中原的经济基础之下,产生了大清这个盲目自大的怪胎,后果就是,人民再度被禁固到土地上,中国重新回到了二千年前的原始的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
从这一角度讲,中国文明倒退应该在千年以上。如果不是西方资本主义以武力打开国门,凭大清的统治和愚弄手段,中国现在应该还处在封建社会。
但如果是汉人政权的话,就不同了,即使明末的资本主义萌芽不足以使中国自然进化到资本主义社会,那么,以明朝与外界频繁的交流,也会使中国主动融入到西方的工业文明中去,而不致于要人家让武力打开国门。事实上,日本就比我们灵活,所以入侵日本的美国将军佩里,是当成英雄供奉在京都的,现在每年还有对他的纪念活动。
还有一种可能,明末时期的火炮和火枪,是正在即将成熟的前夜,由于政治的腐败,热兵器没有能够战胜满清的骑射,但是,再给明朝一点时间,热兵器一旦成熟,那么坚船利炮就能归中国所有,这样的话,边疆的野蛮民族自然就是印第安人的下场。
断不至于象清朝那样,看到人家的枪炮,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还拿着老祖宗的弓箭去拼。
所以,老师问的时候,应该说,清朝末年与欧洲的差距,正确说法,应该在一千年左右
❼ 清朝的鼎盛时期, GDP是多少是世界第一吗
清朝的鼎盛时期最高的年份达到8000万两白银,高居世界第一。
清朝曾占据世界GDP总量的1/3。最早提出这一观点的似乎是英国学者麦迪森,他的一项推测称,1820年中国GDP占全球总量的33%(当时强盛的英国为5.2%)。
千百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货源是陶瓷,茶叶,丝绸。你看看这些东西,用现在的话说全是高附加值的产品,土烧一烧就流光溢彩,树叶摘下来炒一炒味道神秘,最神奇的丝绸,外国人简直无法想象是如何制造出来的。
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康雍乾之治、康乾之治,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同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
该时期经历了康熙、雍正、干隆三代皇帝,持续时间长达一百三十四年,是清朝统治的最高峰,在此期间,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原有的体系框架下达到极致,改革最多,国力最强,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阔。
康乾时期国库财政储备充足,最高的年份达到8000万两,常年保持在6000到7000余万两。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恢复到世界的三分之一,大规模蠲免钱粮,康熙、干隆两朝曾五次全免全国农业钱粮近3亿两白银。 当时中国的工业产量,占世界的百分之三十二; 即使是工业革命之后中国和印度的制造技艺虽落后,但似乎并不比欧洲任何国家落后多少。
❽ 为什么西方的工业化更早而中国更晚
西方工业化来自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来自意大利半岛,就在地中海中间。
一:
地中海:南边黑人出苦力,东边阿拉伯波斯出金钱,北边白人去探索。(地中海旁边:欧洲,亚洲,非洲三国鼎立,各洲周边吸引力太大、无法统一)(长期的混乱,导致长期的探索:矛盾,进化,平衡)(西方人自称的黑暗的中世纪:一千年)
中国:北边雪地,西边沙漠和喜马拉雅山脉,南边森林,东边大海。(周边阻力太大,无法突围)(矛盾少,竞争(进化)少,平衡少:舒服,安逸,沉睡)
二:
西方百姓普遍使用玻璃,玻璃衍生放大镜,放大镜衍生显微镜。(玻璃使用久了,必然发现放大镜原理,必然发明望远镜,必然发现生物与土壤组织与天文学的细微结构,必然使宗教文科转向理科的物理与化学)(玻璃让人的眼睛直观的观察到各种物质的细微结构,必然使人的思维迅速的理性与客观)
东方百姓普遍使用陶瓷。中国玻璃只局限于少数贵族装饰品使用。(因为没有玻璃的放大镜功能的普及,只能认识普通表面的现象。使人们沉溺文科,无法迅速的转向理科)
三:
西方:地中海周围石材多(海水的冲刷),(因为长期活动在海边,所以使用海边的物质次数多)制造玻璃的材料多。埃及的金字塔,间接影响数学的发展。
中国:长期居住在内陆地区,接触的海边的物质次数少。使用内陆的物质多。
四:
西方的图书馆:
第一:西方各地的宗教图书馆,公开查阅,有利于科学家去查阅前者的学问资料,节约基础知识研究的时间,可以快速延伸学问的发展。
第二:各地分散的图书,不会因为放在一个地方,而被灾难性的一次性毁灭。
中国的图书馆:
各地的私家图书馆,科学家无法去查阅。
官府的图书馆,很少开放,容易被删除修改丢弃。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三个人合作,胜过单独一个人。
所以:中国必须与外国人 打成一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更广泛,更包容,密切合作。
❾ 为什么清朝中后期欧洲人口不像清朝人口一样膨胀
我认为有两点原因,首先是欧洲世界有大量殖民地,人口输出和移民比清朝大得多,不仅是选择空间大,观念也不一样,对故土的留恋情节较低。
另外生育观念也不一样,虽然西方传统也强调要生养众多与多子多福异曲同工,但是西方进入工业化比清朝早得多,生育压力比东方要大得多,比如虽然同样是为了糊口,在农业社会人口流动速度较低,而在工业社会要奔波之苦就要多得多,在教育方面也不一样,农业社会99%是文盲,八九岁就下地干活承担一定的劳动是普遍现象,农闲的时间也多允许哺育子女的空间大,早生多生可以很快获得直接助力,而工业社会压力就大得多,你不要意以为在西方工薪阶层现在过得好,以前也好,工业社会创造的财富比农业社会,工人就比农民富裕,其实不然,资本家剥削能力并不比地主差,道德也不见得就高尚,否则为什么共产主义运动影响那么深,还不是当时工人阶级活不下去了,
❿ 清朝的工业化比欧洲晚多少
一百多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