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业生产 > 规上工业增加值是哪个部门统计

规上工业增加值是哪个部门统计

发布时间:2022-08-05 05:47:10

❶ 什么叫农业产业增加值。在县城中,那个部门负责统计或管理

增加值其实是一个经济统计中的一个专门术语,是指采用“增值法”计算的产业增加值,与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或地区生产总值)类似。农业产业增加值其实差不多就是农业的GDP了。

国内的GDP无论是哪一个产业的GDP都是由统计局负责统计和发布的。

❷ 统计数据中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说明什么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衡量大型工业企业在经济中的重要性。这个比例有助于我们判断大型工业企业运行是否正常,是否有潜力,这样决策时对是否还是以大企业作为重点提供依据。

❸ 规上工业增加值可以对外发布吗

可以。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会由国家统计局发布相关信息的,属于“三新”统计分类。
国家统计局会定期发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行业增加值增速以及主要经济指标数据,这是为了加强和完善统计体系,丰富经济决策依据,推助我国经济健康发展。这些数据作为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需要发挥引领全局、覆盖全面、贯穿始终的作用。

❹ 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是什么意思应该怎么算,要有哪些数据才能算出来

工业增加值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各部门增加值之和即是国内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增加值就是规模以上企业所产生的增加值。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即生产法和收入法(又称要素分配法)。需要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等

❺ 规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 统计局 怎么计算

1.生产法 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出-工业中间投入 工业总产出=工业总产值 + 工业本年应交增值税 2.收入法 工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3.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法和收入法增加值数据的调整 从理论上讲,按生产法和收入法计算的工业增加值结果应基本一致。但是,由于部分工业统计基础和水平达不到增加值核算要求,往往使得采用两种方法计算的工业增加值呈现出不同程度偏差。一般情况下,生产法工业增加值偏大,收入法工业增加值偏小,因此有必要将采用两种方法计算的增加值进行加权平均,使工业增加值更加接近实际。鉴于经济普查方案中规模以上工业统计指标较为详细,便于增加值核算和调整,因此,国家统计局规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采用生产法和收入法计算结果的加权平均数。调整方法如下: 调整后的工业增加值=生产法工业增加值×0.75 + 收入法工业增加值×0.25

❻ 有谁 知道 工业增加值是怎么计划出来的,有无单位,单位是什么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的统计范围是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
具体的计算方法如下:
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能源消耗总量(吨标准煤)/工业增加值(万元)。
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本年应交增值税-工业中间投入

❼ 工业增加值怎么计算。【要简单一点,要不看不懂】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即生产法和收入法(又称要素分配法)。

1、生产法

生产法是指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应缴增值税。

2、收入法

收入法是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7)规上工业增加值是哪个部门统计扩展阅读

实际应用:

实际工作中,由于受到统计调查频率、时效性和企业财务核算的制约,年度和月度工业增加值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年度工业增加值采用“收入法”计算,所含四个部分的资料通过“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年报表中基础数据计算得到。

月度统计对时效性要求较高,难以取得详细的财务核算资料,无法直接计算,因此月度工业增加值增速采用推算的计算方法,即根据工业增加值与工业总产值的比率得到工业增加值率,用月度工业总产值,乘以上年度工业增加值率,得到月度工业增加值。

❽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有两种计算方法:

一是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

公式: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

二是收入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

公式: 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值+营业盈余

(8)规上工业增加值是哪个部门统计扩展阅读: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增加值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一项基础指标。

各部门增加值之和即是国内生产总值,它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期时期内所生产的和提供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同时也反映了生产单位或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因此,建立增加值统计,将为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提供可靠依据,是建立资金流量的基础。

从工业增加值的概念出发,计算工业增加值应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1 本期生产的原则

工业增加值的核算必须是工业企业报告期内的工业生产成果。只有进入了工业企业报告期内的工业生产过程,通过工业生产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和劳务才能进行工业增加的核算,非报告期内生产的工业产品,即使在报告期内出售,也不能作为本期的工业生产成果;反之,只要是报告期内生产的产品,不论是否出售,均应计入报告期生产成果。

2 最终成果的原则

工业企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从产品形态上看,体现于本期生产出的、已出售、可供出售和自产自用的产品和劳务上,不包括用于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劳务;从价值形态上看,产品生产的过程也是价值转移的过程,生产过程中所耗用的产品(中间投入)价值随同生产过程转移到新产品的价值之中。

为了避免产品价值的重复计算,必须在工业总产值的基础上扣除中间投入的转移价值。因此,要保持工业总产值与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价格、指标口径范围的一致性,避免工业增加值计算结果出现偏差。

3 市场价格的原则

当前,我国计算工业增加值所使用的计算价格是生产者的价格,即按生产者价格估算出的产出额减去按购买者价格估算的中间消耗额。

生产者价格对工业品来说,就是出厂价格,其中包括产品销售或使用时所支付的产品税或应得到的补贴,但不包括发票单列的增值税和单独开发票的运输费用和商业费用。

购买者价格是购买者在购买单位货物或服务所支付的价值,其中包括指定时间和地点提取货物所发生的运输和商业费用,不包括可扣除的增值税。

生产者价格和购买者价格都是市场上买卖双方认定的成交价格即市场价格。为了保持工业增加值计算口径的一致性,工业总产值和工业中间投入一律按市场价格计算。工业总产值按生产者价格计算,工业中间投入按购买者价格计算。

工业企业建立增加值统计,可以反映工业企业的投入、产出和经济效益情况,为改善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依据,并促进工业企业会计和统计核算的协调。

❾ 什么叫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全部国有企业(在工商局的登记注册类型为“110”的企业)和当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含)的非国有工业企业。

阅读全文

与规上工业增加值是哪个部门统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奔驰gl470拖拽模式怎么解除 浏览:490
绵阳哪里有铝型材工业平台 浏览:538
汽车减配在哪里看 浏览:981
奔驰的esq在哪里 浏览:779
工业园区准入节能规划公司有哪些 浏览:520
烟台昌隆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在哪里 浏览:131
奥迪q5后面怎么吹暖风 浏览:777
工业互联网跨界农业怎么样 浏览:805
奥迪哪个系列有天窗 浏览:44
宝马车从沈阳运苏州要多久 浏览:711
汽车喷漆砂眼是什么原因 浏览:626
汽车加气站归什么部门监督 浏览:202
成熟工业园如何实现工业40 浏览:98
宝马车门里面拉手怎么盖上 浏览:774
如何制作简易汽车限速器 浏览:807
汽车空调泵管道如何清洗 浏览:744
汽车大灯黑膜哪里有卖的 浏览:574
12年福建奔驰制冷剂加多少 浏览:574
奥迪a5首付30万月供需要多少 浏览:637
电动汽车如何扩装续航锂电池 浏览: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