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业生产 > 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包括哪些

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包括哪些

发布时间:2022-08-01 11:38:59

㈠ 建国以后国家的工业体系

1、现代的工业体系中,所有的工业总共可以分为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完整的工业体系更注重的是大而全,而非高精尖。

2、按照工业体系完整度来算,中国以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举的全部工业门类都能在中国找到。如果一家制造业厂商在中国打半小时电话就能完成的配套工作,到其他国家可能要半个月才能搞定。

接下来是美国,具体数据以前看过,现在找不到了,不过也应该占有94%左右,然后是俄罗斯,欧盟,日本勉强算的上一个(主要是民用制造业体系)。

3、完整的工业体系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外竞争力和国防军事力量。

在对外贸易竞争中,更完善的工业体系能够减少工业配套生产成本,有利于生产质优价廉的产品,加强国内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由于全球化的影响,很多原材料、半成品、产品等从国外进口比国内生产更有优势,所以保持一个完全100%的工业显的没有必要,反而会加重产品的成本。这就是除中国外其它国家工业体系并不绝对完整的原因。

一个100%的工业体系,其最大价值体现在战争中,能够自主生产一切战争产品而不会被外国卡脖子。在小国和大国的战争中,大国完全可以以少数尖端的产品就消灭小国,但是在大国之间的战争,尖端技术的差距还没大到一方完全无力反抗,所以在这种时候,能否大批量快速的生产中端武器,比慢慢生产少数昂贵的高端武器更有现实意义,例子可参见德国和苏联的坦克大战。

从二战结束以来,世界就是白人占统治地位,垄断全球最大数量的资源和利润,中国在这个国际体系中,就是一个异类。共产党有一句话“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退让求和平,则和平亡”。中国不但先后和美苏两个发生过军事冲突乃至战争,甚至遇到苏美两国制定共同瓜分中国的情况,所以亡国的危险时刻勒在中国的脖子上,一个绝对完整,不求外人的工业体系,就成了中国最现实的选择。

当然,到现在,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对中国的价值还是很大的,对中国的产业升级有重要意义。就算是各种被人诟病的高精尖产品,中国的技术能力很多也是排在全世界前几名。落后与先进,要看跟谁比,更别说中国技术追赶,并购的速度那么快。

㈡ 现代产业体系的基本内涵

因为,现代化是一个过程,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现代产业体系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实际涵义。在发达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就是现代服务业占GDP70%左右份额的产业体系,其现代性主要体现在现代服务业发展比较充分方面。在发展中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就是农业基础比较稳固,装备制造业比较发达,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科技进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份额提升比较快,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的产业体系,其现代性主要体现在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作用越来越大。
也有人解释得更加细致,认为现代产业体系就是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得到巩固,现代农业在第一产业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装备制造业规模不断壮大,并逐步成为第二产业的主体;高新技术产业的先导作用显着,对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传统优势产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明显提升,实力和竞争力显着增强;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现代服务业逐步成为新的增长点;三次产业比例合理,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㈢ 产业体系有哪些

产业领域分类法是按生产活动的性质及其产品属性对产业进行分类。

按生产活动性质,把产业部门分为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和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两大领域。

前者指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并创造物质产品的部门,包括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商业等;后者指不从事物质资料生产而只提供非物质性服务的部门,包括科学、文化、教育、卫生、金融、保险、咨询等部门。

拓展资料:

根据所需投入生产要素的不同比重和对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依赖程度可以将全部生产部门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三类。

生产要素分析法能比较客观地反映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反映了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趋势,这有利于一国根据产业结构变化的这种趋势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政策。所以生产要素分类法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局限性:它的划分界限比较模糊,也比较容易受主观因素影响。另外,资源的密集程度是相对的,也是动态变化的。

㈣ 现代社会行业、产业一般划分为五个或六个 层次,请问都包括哪些层次

第三产业是凭借一定的物质技术设备,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的各种行业的总称。传统上把第三产业划分为四个层次。
关于第三产业外延的探讨
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一般是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将整个第三产业划分为四个层次。或者说,第三产业的外延包括以下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为流通服务的产业,如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物流仓储、商业饮食等。
第二层次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产业,如金融保险、信息咨询、地质普查、维修租赁、理发照相、房地产和物业服务等。
第三层次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与居民素质服务的产业,如教育科研、旅游娱乐、广播电视、体育保健、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等。
第四层次是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产业,如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军队警察、社会团体等。
笔者以为,上述分类不太合理,有必要根据新形势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整。
首先,第四层次所涉及的是国家公务员或一些志愿者,因此这些行业不适宜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否则的话,容易造成权利寻租、价格高质量差的后果。
其次,分类方法应有所改进。在农业、工业的内部结构中,都是根据各行业的运营对象和产品性质来分类,而不是根据购买产品的顾客来分类的。比如农业可分为种植、养殖、捕猎、副业等,它们的运营对象和产品分别是植物、动物和手工艺品等。工业可分为纺织、制药、钢铁、石油、建筑等等,它们的运营对象和产品分别是纺织品、药物、钢铁、石油、建筑物等等。
因此说,服务业根据服务对象的分类方法意义不大,而是应该与农业、工业同样,根据运营对象和产品性质来分类。在当今世界,服务业的运营对象和产品大概可以分成以下四种: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据此,第三产业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新的层次。
第一层次:人流服务业。包括交通、旅游、商业饮食、理发照相、医疗卫生、体育保健、房地产和物业服务等。
第二层次:物流服务业。包括运输、邮政、物流仓储、批发零售等。
第三层次:资金流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银行、证券、租赁、社会福利等。
第四层次:信息流服务业。包括教育、科研、电讯、广告、广播影视、信息咨询、地质普查等。
需要说明的是,以往我们把交通业与运输业放在一起,既包括客运,又包括货运。笔者以为有必要把它们分开,交通业只管人,运输业只管商品货物。正如邮政主要经营物流产品,电讯主要经营信息产品,在实践中已经被分成两个部门。
作者:梁育民

㈤ 什么叫做“完整的工业体系”

现代的工业体系中,所有的工业总共可以分为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完整的工业体系更注重的是大而全,而非高精尖。

按照工业体系完整度来算,中国以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举的全部工业门类都能在中国找到。

工业体系指一定地域范围内,工业实力及技术的经济活动的有机联系、以及由此形成的空间流的整体,即工业系统。小至一个工业联合企业,大至一个国家甚至国家集团的工业,都可视为某种工业体系。

工业体系的构成除工业生产单位外,还包括:具有决策和行政功能的管理单位和附属的发展研究单位;从事原材料采掘、加工或产品修配的厂矿;为生产厂矿服务的物资调运、产品销售服务等辅助单位。

虽然从理论上讲,整个世界可以说存在着一个工业体系,或如有人主张的可分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工业体系,然而由于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复杂性,很难确切划分其范畴。研究者更加重视的是国家或地域性国家集团及其下辖的地区工业体系。

国家工业:它与国家的经济管理体制和产业结构的特点密切相联。社会主义国家由中央政府各工业部管理的工业是工业体系的主体,通过计划经济形成一定的部门工业结构,并形成纵向为主横向配合的内部联系。

资本主义国家则以众多的公司为基础,通过行业协会或企业集团的调节,形成市场经济机动性较强的工业结构和横向联系更发达的工业体系。国家工业体系的规模和结构与国家地域范围、人口、资源、经济基础以及国际环境有密切关系。

㈥ 41个工业大类是什么

现代的工业体系中,所有的工业总共可以分为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完整的工业体系更注重的是大而全,而非高精尖。


按照工业体系完整度来算,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而中国拥有联合提到所有工业门类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举的全部工业门类都能在中国找到。

(6)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包括哪些扩展阅读:

按照工业体系完整度来算,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而中国拥有联合提到所有工业门类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举的全部工业门类都能在中国找到。如果一家制造业厂商在中国打半小时电话就能完成的配套工作,到其他国家可能要半个月才能搞定。

在对外贸易竞争中,更完善的工业体系能够减少工业配套生产成本,有利于生产质优价廉的产品,加强国内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由于全球化的影响,很多原材料、半成品、产品等从国外进口比国内生产更有优势,所以保持一个完全100%的工业显的没有必要,反而会加重产品的成本。这就是除中国外其它国家工业体系并不绝对完整的原因。

㈦ 我国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分为哪四大产业

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我国产业结构分为三种层次。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如流通部门,服务部门。

(7)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包括哪些扩展阅读:

三次产业之间的结构变化趋势:

1、第一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在大多数国家呈不断下降的趋势。

直至70年代,在一些发达国家,如英国和美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和劳动力所占比重下降的趋势开始减弱。

2、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占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的比重,在60年代以前,大多数国家都是上升的。

但进入60年代以后,美、英等发达国家工业部门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开始下降,其中传统工业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

3、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占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的比重各国都呈上升趋势。6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发展更为迅速,所占比重都超过了60%。

从三次产业比重的变化趋势中可以看出,世界各国在工业化阶段,工业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

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化之后逐步向“后工业化”阶段过渡,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

㈧ 五大现代制造产业包括什么

飞机制造产业、高铁装备制造产业、现代船舶制造业、 核电装备制造产业、特变高压输电装备制造产业

㈨ 我国的三大产业结构是

一、我国的三大产业结构

1、分别指农业、工业和服务业。

2、第一产业指农业。一般来说,第一产业指以利用自然力为主,生产不必经过深度加工就可消费的产品或工业原料的部门。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

3、第二产业指工业。第二产业以对第一产业和本产业提供的产品(原料)进行加工的产业部门。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4、第三产业指服务业。中国第三产业包括流通和服务两大部门,具体分为四个层次:

(1)流通部门: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2)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金融业、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管理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信息咨询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

(3)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

(4)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警察、军队等,但在国内不计入第三产业产值和国民生产总值。

二、三大产业的意义

1、农业

(1)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2)是国民经济其他 部门赖以独立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3)人民生活的改善,社会各部门生产的增长,最终取决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平,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2、工业

(1)主导地位。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国力和现代化水平。

(2)为国民经济的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装备,能源动力,大量的原材料和资金积累,成为了整个社会生产的"工作母机";

(3)是人民生活消费品的基本提供者。

(4)农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民经济的现代化,都离不开工业,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3、第三产业

(1)有力地促进物质生产的发展;

(2)更好地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

(3)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4)有助于城市多功能作用的充分发展;

(5)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基本途径之一;

(9)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包括哪些扩展阅读:

1、产业结构是指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在一国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产业结构的变化一方面为某些行业带来良好的市场机会,一方面也会对其他行业带来生存的威胁。通常在经济成长的过程中,服务业的重要性会与日俱增,服务业的比重会日益扩大,服务业从业者有较大的市场机会。

2、产业结构,亦称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社会生产的产业结构或部门结构是在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3、研究产业结构,主要是研究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大部类之间的关系;从部门来看,主要是研究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等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产业部门的内部关系。

㈩ 属于工业方面的行业有哪些

属于工业方面的行业有重工业和轻工业,其中:

1、重工业按其生产性质和产品用途,可以分为下列三类:

(1)采掘(伐)工业,是指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包括石油开采、煤炭开采、金属矿开采、非金属矿开采和木材采伐等工业;

(2)原材料工业,指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基本材料、动力和燃料的工业。包括金属冶炼及加工、炼焦及焦炭、化学、化工原料、水泥、人造板以及电力、石油和煤炭加工等工业;

(3)加工工业,是指对工业原材料进行再加工制造的工业。包括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机械设备制造工业、金属结构、水泥制品等工业,以及为农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等工业。

2、轻工业按其所使用的原料不同,可分为两大类:

(1)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是指直接或间接以农产品为基本原料的轻工业。主要包括食品制造、饮料制造、烟草加工、纺织、缝纫、皮革和毛皮制作、造纸以及印刷等工业;

(2)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是指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主要包括文教体育用品、化学药品制造、合成纤维制造、日用化学制品、日用玻璃制品、日用金属制品、手工工具制造、医疗器械制造、文化和办公用机械制造等工业。

(10)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包括哪些扩展阅读:

相关报道:我国工业的急速增长

2018年9月5日报道,国家统计局4日发布的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显示: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我国工业从此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以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快速发展。40年来,我国建立了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跃升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2017年工业增加值接近28万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1978年增长53倍,年均增长10.8%。

工业实力:从基础薄弱到世界第一制造大国

改革开放前,我国工业基础比较薄弱,1978年工业增加值仅有1622亿元。改革开放后,工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工业实力空前增强,产品竞争力显着提升,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制造大国。

1990年,我国制造业占全球的比重为2.7%,居世界第九位;2000年上升到6%,位居世界第四;2007年达到13.2%,居世界第二;2010年占比进一步提高到19.8%,跃居世界第一。自此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1992年,我国工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大关,2007年突破10万亿元大关。2017年,我国工业增加值接近28万亿元。

工业经济实力的迅速壮大,为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为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作出了巨大贡献。

工业产品:由短缺到丰富充裕

改革开放前,我国工业产品生产能力十分有限。经过40年的发展,主要产品的生产能力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实现了由短缺到丰富充裕的巨大转变。

很多产品产量从小到大。原煤、发电量等能源产品产量2017年比1978年分别增长4.7倍和24.3倍;乙烯、粗钢、水泥等原材料产品产量分别增长46.9倍、25.2倍和34.8倍;汽车产量已达2900多万辆,连续9年蝉联世界第一。

很多产品生产从无到有到蓬勃发展。空调、冰箱、彩电、洗衣机、微型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一大批家电通信产品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1980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值不足一半,2000年以后上升到90%以上。技术密集型的机电产品逐渐超越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品成为出口主力。2017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额为8.95万亿元,占我国货物出口总额的58.4%,高于同期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20.1%的比重。

转型升级:加快向工业强国迈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实施了优先发展轻纺工业、重点加强基础产业、大力振兴支柱产业、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政策,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工业经济发展由数量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加快。据测算,2015年至2017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较上年分别增长10.0%、10.5%和11%,增速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3.9、4.5和4.4个百分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大力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同时,注重加强对传统产业优化升级。2013—2015年,全国共计淘汰落后炼铁产能4800万吨、炼钢产能5700万吨等。在此基础上,2016年、2017年两年又化解钢铁产能1.2亿吨、煤炭产能5亿吨,全面取缔1.4亿吨“地条钢”,淘汰停建缓建煤电产能6500万千瓦以上。

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大力提升传统动能。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通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制造强国战略,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步伐,工业向中高端水平持续迈进。

所有制结构:从单一到多种经济成分竞相发展

改革开放前,我国工业所有制结构比较单一,主要为国有工业和集体工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提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多种经济成分在市场经济中竞相发展。

改革开放4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体制机制发生了重大变革,与市场经济融合更加紧密,国有企业素质和竞争力不断增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2016年,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原价合计293839亿元,较1978年的3193亿元,增长91倍。

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探测、高速铁路、商用飞机、特高压输变电、移动通信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天眼”探空、“蛟龙”探海、神舟飞天、高铁奔驰、北斗组网、大飞机首飞等惊艳全球。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及相关政策的制定经历了一个从探索到逐步完善的过程。民营企业不断焕发生机活力,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私营工业企业已发展到285.9万家,占全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78.4%。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外商投资企业从无到有,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崛起的一支重要力量。1980年,在中国大陆落户的外资企业仅有3家,到2017年末,规模以上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已发展到5万家,吸纳就业人数达2088.6万人,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分别达12.9%和23.6%。

阅读全文

与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包括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宝马3系专车什么级别 浏览:627
工业互联网如何提升应急能力 浏览:527
汽车流量一般收费多少 浏览:704
汽车线束检测台是什么原理 浏览:48
长乐工业园区一亩地多少钱 浏览:890
汽车油泵堵塞如何检查 浏览:293
汽车在路上什么 浏览:45
海口宝马油耗多少 浏览:236
西北工业大学两个校区哪个好 浏览:313
宝马七系裸车价多少钱 浏览:438
沈阳工业大学与西工大哪个好 浏览:134
奔驰cla和君越哪个有面子 浏览:319
奥迪刹车硬怎么修 浏览:992
录音定位安装到汽车哪里 浏览:984
工业水平仪哪个牌子质量好 浏览:449
宝马是什么时候做的 浏览:79
老奔驰s左前门板怎么拆 浏览:623
奔驰选装智能遥控钥匙多少钱 浏览:314
生产汽车有哪些设备 浏览:13
奥迪a4提前多久订车 浏览: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