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目前中国乙烯装备和规模已经达到世界水平吗
乙烯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塑料的基本化工原料,75%的石油化工产品由乙烯生产。据专家测算,一个百万吨级乙烯项目投产,可带动下游1000多亿元产业投资。同时,乙烯超长的产业链渗透到纺织、服装、汽车、电子、建材、塑料和化工等绝大多数行业。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冯世良认为,乙烯在我国石化行业居龙头和核心地位,其产量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中国将为世界生产乙烯 从上世纪50年代末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建成年产2万吨的乙烯生产装置,到北京燕山石化1976年引进30万吨乙烯装备,中国人开始了发展乙烯工业之路。不过,乙烯工业的快速发展是近15年的事。现在,我国已建成了燕山、上海、扬子、齐鲁、茂名、大庆、辽阳、吉林、盘锦、抚顺、兰州等以乙烯为龙头的大型石油化工基地,根本改变了乙烯长期完全依靠进口的历史。到2006年底,我国乙烯产量941万吨,居世界第二位,已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乙烯生产国。 近年来,中国快速的经济增长对乙烯产生了很大的需求。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总院副院长白颐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1997年全国乙烯产量为358.5万吨,2005年我国已拥有乙烯装置19套,生产能力为707万吨/年,乙烯当量消费为1740万吨,国内市场满足率为43%。2006年底,我国乙烯产量已经达到941万吨。过去15年,中国乙烯类产品消费处于快速增长期,当量消费量年均增长16.1%。白颐认为,“十一五”期间我国乙烯的需求仍将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到2010年我国乙烯产能将达到1700万~1800万吨,产量为1450万吨/年,乙烯自给率将达到58%。 现在,中国是“世界工厂”,中国制造的产品在供应全世界,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在为全世界生产乙烯。休斯敦SRI咨询公司曾发布报告称,中国乙烯工业总体水平迅速步入了世界先进国家行列。中国最近建设的现代化乙烯石化联合装置,对即使具有原料成本优势的沙特阿拉伯生产商也极具竞争性。 装备和规模达世界水平 “引进--消化吸收--集成创新--自主创新”是中国乙烯工业长期坚持的原则,而现代乙烯生产装置的特点是规模越大成本越低。在引进最先进乙烯装备的同时,中国乙烯工业巨头--中石化集团,对过去引进的中小型乙烯装置进行了技术改造和改扩建。不仅装置平均规模翻了一番,而且实现了在吸收引进技术基础上的自主研发,形成了一批自主的核心技术、专有技术和配套技术。因为有了自主技术,乙烯装备的国产化率明显提高,促进了重大装备国产化。 乙烯工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对装备的可靠性要求很高。按照“工艺技术国内外并重、装备以国产化为主”的思路,乙烯装备国产化率达到80%以上,不少装备质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通过自主创新和合作开发,中石化已具备了采用自主技术建设百万吨级乙烯装置的能力。 近年来,我国乙烯工业技术装备水平显着提高,成功开发出大型乙烯裂解炉、聚丙烯、丙烯腈、重质原料催化热裂解、SBS弹性体等成套技术,部分专用设备实现了国产化。百万吨级乙烯裂解气体压缩机技术等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三剂”基本立足国内,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大型乙烯工程建设由成套引进,转为仅引进工艺包和部分关键设备;由国外总承包转为国内自行设计、采购和组织建设,很多技术还出口到国外。目前,我国催化剂技术已出口到美国,中国石化与美国公司合作开发的裂解炉技术推广了30多台。专家指出,目前中国乙烯工业的技术和规模达到了世界水平。 乙烯大型装备的国产化,推动了石化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和产品结构调整,带动了包括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沈阳鼓风机厂、杭州汽轮机厂、杭氧股份公司、兰石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等一批大型骨干企业的发展。同时,乙烯大型装备的国产化进程,为中国石化工业的工程建设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供应商,增强了中国石化装备工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本稿由中国化工网www.chemnet.com.cn整理 将形成乙烯产业集群 纵观我国乙烯工业发展历程,首先发展的是规模,同时消化吸收引进技术自主创新,实现自主技术和重大装备的国产化。如今,我国乙烯工业又面临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乙烯生产能力虽然跃居世界第二,但我国又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化产品消费市场,2010年我国乙烯自给率也才达到58%。 据冯世良介绍,按照我国《乙烯工业中长期发展专项规划》中的要求,加快乙烯工业的发展将成为“十一五”时期的突出重点。据了解,我国乙烯工业发展的突出重点将是增加乙烯总量,形成一批世界级乙烯生产基地。 白颐则预言,今后中国的乙烯及下游石化装置的建设和改造将选择先进技术,加快乙烯重大装备的国产化、产业化进程。同时,努力实现乙烯工业的关键技术和装备的重点突破,推广重质原料油制烯烃技术,还要实现用煤制取乙烯,能耗和物耗将达到世界先
进水平。 目前,我国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湾的“两洲一湾”地区,集中了上海、南京、茂名三个百万吨级乙烯生产基地,以及燕山、齐鲁两个80万吨级乙烯基地。加上正在建设的福建、镇海、天津三个百万吨级炼油乙烯化工一体化基地,不久中国“两洲一湾”地区乙烯产能将超过东京湾,成为位居世界前列的乙烯产业集群
⑵ 乙烯是什么
环境保护风险。乙烯工业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问题,但在当今的环保技术下,乙烯的生产会对大气、水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随着新建项目的陆续投产以及中国政府在未来出台更为严格的环保标准,将对乙烯企业的环保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企业存在因增加环保治理费用而使经营成本上升的风险。此外还有石油进口风险。乙烯装置的大量建设,也加大了对化工用油的需求。与中国面临着石油短缺制约一样,国内发展石化工业也面临着资源制约矛盾,来国内原油产量一直在2亿吨左右,远低于石油需求的增长速度。随着今后乙烯工业的发展,化工用油短缺的矛盾也将日益突出。
⑶ 工业上的乙烯主要来源于
石油长链烃裂解。
⑷ 谁能帮简介一下乙烯工业
在19世纪末,出现了从焦炉煤气中分离乙烯和由乙醇脱水制乙烯的方法,并在工业上得到了小规模的应用。在20世纪初,随着石油化工的崛起,副产品乙烯的数量已经无法满足生产的需要。在1920年,联合碳化物公司在西弗吉尼亚州建立了第一个利用石油烃类裂解制乙烯的石油化工厂。 随着乙烯的生产转向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后,过去一些以乙炔或其他化学品为原料的有机化工产品,如氯乙烯、乙醛、醋酸、环氧乙烷、乙二醇等都相继转向为以乙烯为原料。 随着石油化工的发展,以乙烯为原料制取的化合物越来越多。 目前,世界上已将乙烯产品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生产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世界各国的乙烯产量增长很快。1993年世界乙烯总生产能力达到71.5 Mt,1995年约81.0 Mt。近年来,世界乙烯的生产能力主要集中在工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情况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中国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发展乙烯的生产和利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先后在燕山、大庆、齐鲁、南京、上海等地引进了年产量为30×104 t的乙烯生产装置。近年来,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大型乙烯生产装置已陆续投入生产,有的已经达到48万吨/年。在进行技术改造后,每套装置的生产能力将达到70万吨/年左右。1999年乙烯生产能力为4.35×106 t。 2.乙烯用作植物生长调节剂 研究表明,乙烯与生长素、赤霉素一样,都是植物激素,不少植物的器官都能分泌出微量的乙烯。人为地使用乙烯,可以起到与植物体自行分泌的乙烯相同的效果。由于乙烯是气体,难于用在大田生产中,而一种人工合成化学调节剂──乙烯利也能被植物吸收,并在植物体内释放出乙烯,起到与使用乙烯相同的效果。 乙烯利对多种作物都有促进成熟、早熟增产等效果。例如,可促进香蕉、梨、番茄、西瓜等早熟。乙烯利还可刺激橡胶树、漆树等吐胶、泌液,增加产量。乙烯利的化学名称为2 氯乙基膦(lìn)酸。
满意请采纳
⑸ 求详细的 乙烯化工的危害
工业布局分散目前我国已建成的乙烯工业装置分布在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目前拟建和已建的乙烯装置东到沿海诸省市,西到新疆,北到黑龙江,南到广东,中部有重庆、湖北、陕西等,几乎覆盖全国。单辽宁一个省,已建和拟建装置也分散在辽阳、盘锦、抚顺、大连几处。乙烯工业装置布局过度分散不利于公用工程体系的合理有效利用、不利于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不利于三废治理与资源化利用。在缺水地区及长江、黄河中上游的水源地布建大型化工联合装置,将会造成当地生态恶化及生存危害。
乙烯生产技术简介
(1)煤制烯烃。全球首个煤制烯烃工业化装置工程-神华集团煤制油有限公司的煤制烯烃项目于2005年 10月28日举行了奠基仪式。该项目的厂址位于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哈林格尔镇新规划的工业基地内,总体工程包括180万吨/年煤制甲醇装置、60万吨/年甲醇制乙烯加丙烯装置、31万吨/年聚丙烯装置、30万吨/年聚乙烯装置等。整个项目消耗原料煤345 万吨/年、燃料煤128万吨/年。其关键技术将采用美国环球油品公司煤制烯烃技术,项目总投资124亿元。规划到2020年,将发展到3000万吨/年煤制油、300万吨/年煤制甲醇及衍生产品的规模。
(2)甲醇制乙烯。由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陕西新兴煤化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洛阳石化工程公司合作进行的甲醇制烯烃(MTO)的试验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并于2005年建成1万吨/年甲醇制烯烃的工业化试验装置,为建设100万吨/年大型化MTO工业化装置打下可靠的技术基础。MTO技术开发成功后,将有效缓解我国乙烯、丙烯等化工产品对石油轻烃原料资源依赖程度,开辟出一条崭新的烯烃生产途径。
(3)甲烷制乙烯技术。LG化学公司目前正在进行利用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生产乙烯的技术。这是目前世界上利用甲烷生产乙烯的首例技术尝试。以甲烷为原料生产乙烯的新技术,可以降低乙烯的生产成本,其关键是开发出新催化剂。按计划,LG化学公司将于2008年开发成功新催化剂,2010年实现商业化生产。
(4)重质渣油制乙烯。沈阳化工集团投资36亿元建设国内首套50万吨/年催化热裂解 (CPP)制乙烯生产装置。该装置采用北京化工研究院开发的以重质渣油为原料富产烯烃的国际领先技术,是该技术研发后国内第1套生产装置,被国家认定为乙烯新的原料来源承萝项目。该项目于2005年11月29日开工建设,计划于2008年竣工投产。
(5)干气回收乙烯。由四川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燕化股份公司共同开发的国内首套催化裂化干气净化回收乙烯工业化装置在北京燕化股份公司开车成功,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全部达到设计要求。该技术属国内首创,国外无类似工业装置报道。
(6)甜高梁制乙烯。新疆农科院研制成功甜高粱制备生物质乙烯的新技术。生物质乙烯是利用甜高梁生产乙醇,然后通过脱水制造乙烯,从而达到节省原油的目的。据测算,6.7X109m3甜高梁可产95%乙醇280万吨,可转化成乙烯200万吨,如果200万吨乙烯用原油来生产,需原油600万吨。因此该项目被誉为"再造一个地上绿色塔里木的油田"。2005年8月,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对新疆发展生物质乙烯产业前期工作进行了调研,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在完成该项目的经济技术评估后,认为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与新疆合作开发以甜高梁生产生物质乙烯是必要的。目前,新疆与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达成了共同推进生物质乙烯产业化的合作意向。
参考资料
http://www.lrn.cn/miningmarket/miningtechnology/200704/t20070419_51996.htm
资源网
乙烯生产简介
工业大量生产乙烯的主要制程有:
1.轻油裂解(Naphtha cracking)---如中油台塑的三轻四轻五轻六轻等从石油中的轻油馏分与蒸汽混合后经高温触媒裂解为乙烯丙烯和丁二烯等石化工业原料
2.乙烷裂解(Ethane cracking)---将天然气液化后,以分馏法分离甲烷和乙烷,然后将乙烷与蒸汽混合后经高温触媒裂解为乙烯,此制程的乙烯选择率比轻油裂解制程高,过去的中石化头份厂就是以天然气为原料制造乙烯
参考资料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7032805730
奇摩知识
⑹ 炼油和乙烯发展前景预测是什么
2009年世界炼油能力达到43.61亿吨/年,比上一年增加了8099万吨/年,同比增长1.9%,增幅超过2006—2008年增量的总和,创4年来增长新纪录。新增炼油能力主要来自亚洲、北美和中东地区,分别新增产能5448.5万吨/年、 1260.0万吨/年和1045.7万吨/年,分别占全球新增炼油能力的67.3%、15.6%和12.9%;其他地区仅新增344.8万吨/年,占4.3%。截至2009年,全球共有炼油厂661座,与1999年相比减少94座,其中亚太地区由203座减至161座,北美地区由182座减至154座,其他地区合计由370座减至346座。
未来几年世界乙烯工业发展趋势:
(1)产能过剩的局面仍在持续。
受全球经济低迷、乙烯新增产能投产以及市场需求疲软的影响,2008年以来乙烯装置开工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2009年,世界乙烯产能达到1.33亿吨,需求量为1.12亿吨,装置开工率为84.2%,产能过剩约1500万吨,占需求量的13.4%。乙烯需求的60%左右用于非耐用品(如塑料瓶、塑料袋等)领域,其余用于耐用品(如建材)领域。通常情况下,当经济低迷时,由于消费者缺乏信心,耐用品的消费会下降,但非耐用品的消费不会下降。但在此轮经济衰退中,非耐用品需求也有所下降。其中一个原因是经济下行的严重性和持久性,使得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下降;另一个原因是包装耗材减少,塑料瓶和塑料袋质地更薄,瓶盖环扣更少,而此转变可能是永久性的。预计约600万吨的乙烯产能,将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关停,部分产能将永久关停。
(2)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中东和亚太地区。
未来5年世界乙烯产能还将稳定增长,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中东和亚太地区。到2015年,中东产能将占全球乙烯产能的23%,其中大部分是为了支持乙烯衍生物(尤其是乙二醇和聚乙烯)的出口。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产能的增加,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内不断增加的聚乙烯和其他乙烯衍生物的需求。
(3)东北亚成为世界乙烯需求量最大的地区。
2008年,全球乙烯需求首次出现负增长,2009年全球乙烯需求再次增长。此轮增长主要由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拉动。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产阶级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中国对乙烯衍生物市场终端产品的需求在快速增长;印度的市场需求也在同步增长,但基数相对较小。2010年,东北亚地区将成为世界乙烯需求量最大的地区,占全球乙烯市场需求比例由2000年的21%增长到25%;中东乙烯需求也有大规模增长,占全球比例由2000年的7%上升到16%;北美所占比例由2000年的33%降至24%。预计2014年中国乙烯需求将占世界总需求的26%,中东将占世界总需求的19%。发展中国家的乙烯需求增长,将缓解全球乙烯供应过剩的局面。预计2014年乙烯产能过剩量占全球总需求量将下降至8%。
(4)乙烷在中东地区乙烯原料构成中的比例下降。
近年来,中东新建乙烷裂解装置的陆续投产以及经济衰退期间原油产量的削减,导致该地区乙烷供应不足,液化石油气(LPG)和石脑油在乙烯原料中的比例不断提高,加上炼化一体化项目的增多,中东石化下游产业将得到发展,产品也更加多样化。从资源分布看,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科威特等国家的资源储量和产量以石油为主,而伊朗、卡塔尔的天然气储量更丰富,其在石化原料方面更有优势。未来几年,尽管乙烷在中东乙烯原料构成中的比例将下降,石化产品的成本优势有所降低,但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其轻质原料仍保持较高比例,乙烯装置在原料成本和乙烯收率方面仍保持非常强的竞争力。
⑺ 我国乙烯原料来源
工业上所用的乙烯,主要是从石油炼制工厂和石油化工厂所生产的气体里分离出来的。
通常情况下,乙烯为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密度为1.256g/L,比空气的密度略小。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酮、苯,溶于醚,溶于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
常温下,乙烯极易被氧化剂氧化,而且易燃烧,并放出热量,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产生黑烟。
(7)乙烯工业分布在哪些地区扩展阅读
植物体的各部分(根、茎、叶、花、果、种子等)都能产生乙烯,它生物合成的前体物是蛋氨酸。氧是乙烯生成的必需条件,高温、超适量生长素促进乙烯生成。
乙烯是促进果实成熟的激素,许多果实如香蕉、苹果、番茄、芒果等,当果实长到一定大小开始成熟时,果实的色、香、味发生变化,达到食用品质最佳状态,这与果实内乙烯生成急剧上升有关。
将未成熟果实在密封条件下通入乙烯,可催熟果实;采用低温、降低氧浓度、提高二氧化碳浓度的方法来抑制乙烯生成或在容器中充氮,抽去乙烯,能推迟果实成熟,延长贮藏时间。
乙烯还有促进菠萝开花,增加瓜类雌花的形成率,促进器官脱落,促进次生物(如橡胶等)排泌,抑制大多数植物茎的伸长生长,促进横向生长等多种生理作用。
⑻ 乙烯的发展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产阶级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中国对乙烯衍生物市场终端产品的需求在快速增长;印度的市场需求也在同步增长,但基数相对较小。2010年,东北亚地区将成为世界乙烯需求量最大的地区,占全球乙烯市场需求比例由2000年的21%增长到35%;预计2014年中国乙烯需求将占世界总需求的36%。
前瞻产业研究院《2013-2017年中国乙烯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虽然我国乙烯行业发展迅猛,在世界乙烯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依然有些不可规避的风险存在。
首先,市场竞争风险。中东乙烯企业主要以乙烷为原料生产乙烯,该地区的乙烷成本很低,即使加上运费,也比美国、西欧和世界其他地区包括中国的成本低得多,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力。廉价的中东乙烯下游产品聚乙烯、乙二醇等大量涌入亚太和中国市场,必将对我国市场相关产品构成严重的威胁。
其次,环境保护风险。乙烯工业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问题,但在当今的环保技术下,乙烯的生产会对大气、水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随着新建项目的陆续投产以及中国政府在未来出台更为严格的环保标准,将对乙烯企业的环保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企业存在因增加环保治理费用而使经营成本上升的风险。
此外还有石油进口风险。乙烯装置的大量建设,也加大了对化工用油的需求。与中国面临着石油短缺制约一样,国内发展石化工业也面临着资源制约矛盾,来国内原油产量一直在2亿吨左右,远低于石油需求的增长速度。随着今后乙烯工业的发展,化工用油短缺的矛盾也将日益突出。
⑼ 乙烯是什么
乙烯乙烯是由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的化合物。两个碳原子之间以双键连接。乙烯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塑料(聚乙烯及聚氯乙烯)、合成乙醇(酒精)的基本化工原料,也用于制造氯乙烯、苯乙烯、环氧乙烷、醋酸、乙醛、乙醇和炸药等,尚可用作水果和蔬菜的催熟剂,是一种已证实的植物激素。
分子结构:C原子以sp2杂化轨道成键、分子为平面形的非极性分子。乙烯燃烧化学方程式:C2H4+3O2→点燃→2CO2+2H2O分子立体模型乙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化学产品之一,乙烯工业是石油化工产业的核心,乙烯产品占石化产品的70%以上,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世界上已将乙烯产品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生产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这烃有4个氢原子的约束,碳原子之间以双键连接。所有6个原子组成的乙烯是共面。H-C-C角是121.3°;H-C-H角是117.4°,接近120°,为理想sp2混成轨域。这种分子也比较僵硬:旋转C-C键是一个高吸热过程,需要打破π键,而保留σ键之间的碳原子。双键是一个高电子密度的地区,因而大部分反应发生在这个位置。
它的构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