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牟属于郑州吗
中牟属于郑州市。
中牟县位于北纬34°26′-34°56′、东经113°46′-114°12′之间,地处中原腹地、黄河之滨。河南省中部偏东,隶属郑州市。东邻古都开封市,西接省会郑州市,南与新郑市、尉氏县接壤,北濒黄河与原阳相望。境域南北最大长度55公里,东西最大宽度39公里,总面积1406平方公里。
中牟古称圃田,西汉初始置县。汉高帝十二年 ( 公元前 195 年 ) 称中牟候国,武帝元上鼎五年 ( 公元前 112 年 ) 复为县;隋开皇元年 (581 年 ) 改称内牟,十八年改内牟为圃田;唐武德三年( 620 年)置牟州,武德四年废牟州仍为县。
其后行政区隶属虽多有变化,县名至今未变,治所多在今县城一带。建国后,中牟曾属陈留专区、郑州专区、开封专区, 1983 年 7 月划归郑州市市辖县。
现在的郑州市汉高祖时期属于故市县,至汉武帝刘彻元鼎五年(前112年),管邑划归中牟县。东汉以后,“管邑”之名逐渐为“管城”所代,依属中牟县。
北周灭北齐后,将北豫州改为荥州,州治成皋。这一时期,管城(今郑州市管城区)一直隶属于中牟县。
隋改郑州为管州,州治自成皋移至管城,管城也从中牟分出单独为县。
五代时期,郑州辖管城、新郑、荥阳等7县,后梁时将阳武划归开封府,后晋时将中牟划归开封府。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对全国地方建置进行改革,实行省、府(直隶 州)、县三级制。将荥阳、荥泽、河阴、汜水四县同中牟、新郑、密县同隶属于开封府。
B. 中牟县国土资源局
中牟县位于北纬34°26′~34°56′、东经113°46′~114°12′之间,东邻古都开封市,西接省会郑州市,南与新郑市、尉氏县接壤,北濒黄河与原阳相望。中牟古称圃田,西汉初始置县。汉高帝十二年(公元前195年)称中牟候国,武帝元上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复为县;隋开皇元年(581年)改称内牟,隋开皇十八年改内牟为圃田;唐武德三年(620年)置牟州,武德四年废牟州仍为县。其后行政区隶属虽多有变化,县名至今未变,治所多在今县城一带。建国后,中牟曾属陈留专区、郑州专区、开封专区,1983年7月划归郑州市市辖县。境域南北最大长度(坐标顶点距离)55公里,东西最大宽度39公里,全县总面积1416.6平方公里,总人口70万人,辖13镇、3乡、2个街道办事处,419个行政村。中牟县是省对外开放县和特别扩权县,地理经济区位优越,随着郑汴产业带的发展,中牟成撬动郑汴双城的支点,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一个“黄金机遇期”。
陈贵生 局长、党组副书记
熊晔亮 党组书记
孙铁保 党组成员、副局长
刘永胜 党组成员、副局长
周刚 党组成员
张秋艳 党组成员、副局长
谢鸽敏 党组成员、副局长
刘国胜 党组成员、副局长
田瑞杰 党组成员、副局长
金梧 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陈贵生简介:中牟县黄店镇人,男,汉族,1958年7月出生,大专学历,1977年7月参加工作,198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中牟县国土资源局局长、党组副书记。1977年7月至1983年11月在黄店公社任通信员;1983年11月至1987年9月任黄店乡副乡长;1987年9月至1988年4月任黄店乡代乡长;1988年4月至1989年3任黄店乡副书记、乡长;1989年3月至1995年3月八岗乡乡长、党委书记;1995年3月至1998年3月任县交通局局长、党委书记;1998年3月至2002年2月任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2002年2月任县国土资源局局长、党组副书记。
【机构设置】局机关内设办公室、人事科、财务科、规划科、用地科、土地利用科、地政地籍科、耕保科、矿管科、政策法规科、信访办、纪检监察室、土地开发复垦整理中心、信息中心、行政服务科15个职能科室,设测绘队、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大队、土地收购储备中心3个事业单位,辖韩寺镇、官渡镇、狼城岗镇、雁鸣湖镇、大孟镇、万滩镇、刘集镇、白沙镇、郑庵镇、九龙镇、张庄镇、八岗镇、刁家乡、黄店镇、三官庙乡、姚家乡、青年路办事处和东风路办事处18个国土资源所及土地评估公司和鑫源土地开发公司2个公司。
【土地资源】截至2010年底,中牟县土地总面积1405.5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69.67平方公里、园地24.79平方公里、林地179.24平方公里、草地16.62平方公里、城乡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77.05平方公里、交通运输用地57.35平方公里、水利设施用地168.22平方公里、其他土地12.65平方公里。
【耕地保护】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河南省关于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有关规定,把好预审关口,从严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凡能够不占耕地的项目,一律不得占用耕地;对确需占用耕地的项目,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从严控制用地面积。二是扎实做好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均设立了基本农田保护标志牌,并在标志牌上明确保护面积,保护责任人和管理要求等内容。三是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加大对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投入,对确定的复垦地块,严格按照验收标准,依据规划设计,狠抓复垦质量关,确保土地复垦得好、验收得掉。2010年,中牟县自行补充耕地1112.2836公顷,易地补充耕地677.9483公顷;2010年底经验收合格补充耕地项目总面积2120.7027公顷,新增耕地2078.3378公顷,实现了境内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全县耕地面积稳定在76785.79公顷,基本农田面积稳定在60664公顷,保护率大于87.3%。
【土地规划管理】中牟县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于2009年10月22日经省政府批准,批准文号(豫政文[2009]218号);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于2010年4月底经郑州市政府批准。主要规划指标:全县耕地保有量指标为71670.06公顷,基本农田保护指标61367公顷(包经济开发区和港区),城乡建设用地指标为20968.91公顷。2010年度接收国家、省、市重点建设项目预审申请8宗,出具预审初步审查意见8宗,其中上报市局3宗,上报省厅5宗,保证了用地预审率达100%。
【建设用地管理】2010年,组织报批用地材料20个批次,面积1408.592公顷(其中乡镇批次13个,城市批次3个,补办手续2个,集体农转用1个,单独选址3个),批回15个批次,面积1245.3494公顷,已完成征收面积666.9588公顷(已按规定标准足额进行补偿),正在实施征收面积60.4542公顷;积极探索新的用地方式,重点保障重点项目用地,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的,分别采取划拨、协议出让或以“招拍挂”方式供地,如宇通重工、经济适用房用地、绿博园等,保证了重点项目按期开工、顺利施工、如期完工。全面实行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按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关于公布实施河南省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标准的通知》(豫政[2009]87号)执行,及时足额将补偿安置费用支付给被征地农民,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保障重点项目建设】转变思想、拓展空间、积极主动服务和严格规范管理相结合,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解“两难”命题,走“双保双赢”之路。2010年,先后保障国家、省、市、县重点项目用地:河南省委党校新区建设用地,总面积58.7340公顷;郑徐铁路客运专线(中牟段)建设项目,总面积60.4032公顷;毛庄污水处理工程建设项目,总面积7.0865公顷;郑汴物流通道(京港澳高速—中牟开封交界)新建工程项目监控通信中心和养护工区建设项目,总面积2.0494公顷;锦州至郑州成品油输油管道工程(河南段)建设项目,总面积0.3676公顷;郑州商鼎220千伏输变电建设项目,总面积1.1395公顷;航空港区110千伏康贵输变电建设项目,总面积0.5465公顷;中牟县妇幼保健院2.9171公顷;中牟县第三小学3.2579公顷;中牟县经济适用房3.0939公顷已于2009年第一批城市建设用地报批了农用地转用及土地征收;中牟人民医院14.2197公顷已于2009年第二批乡镇建设用地报批了农用地转用及土地征收;白沙镇供水厂3.1602公顷以单选址报批了农用地转用及土地征收;华丰钢铁92.8205公顷已于2010年第四、五、二十批次乡镇建设用地报批了农用地转用及土地征收;绿博园17.27公顷已于2010年第十九批乡镇建设用地报批了农用地转用及土地征收,上述项目的落地有力促进本县经济发展,为本县由农业强县迈向工业强县打下坚实基础。
【土地利用管理】一是开展批而未供低效闲置土地和重点项目用地清查工作,逐宗查清批而未供、低效闲置土地的成因,界定违法、违规用地类型后向县政府写出专题报告,明确处置方式、整治期限和责任单位及责任人。二是加强对保障性住房用地的供应,确保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和自主性中小型商品房建设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70%。三是认真落实保障性住房支持政策,凡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建设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一律以划拨方式供地,将地块位置、面积用途、规划指标等信息予以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四是注重供后监管,加强对保障性住房用地开发利用的动态监测。
2010年,全县应处置批而未用责任目标土地195.09公顷,其中,应完成征地面积195.09公顷,已完成征地面积59.53公顷;应完成供地面积59.53公顷,已完成供地面积42.15公顷,完成率为70.80%;已实施土地征收面积474.7577公顷,已完成供地面积149.1092公顷,供地率为31.41%;上报市局保障性住房计划供应面积3.33公顷。
【土地整理】完成了中牟县2009年度黄河滩区9个批次土地整理项目的竣工验收工作,该批项目总规模1274.54公顷,总投资额为5151.24万元,项目实施后新增耕地1252.22公顷;完成了中牟县刘集朱溏池土地开发项目的工程施工任务并通过上级部门验收,该项目总投资76.39万元,总规模为8.76公顷,项目实施后新增耕地8.54公顷;完成了中牟县刁家乡等两乡(镇)土地整理项目的工程施工任务,该项目总投资1002.25万元,总规模为225.63公顷,项目实施后新增耕地78.87公顷;完成了中牟县2009年度刁家乡土地整理项目的工程施工任务,并通过上级部门验收,该项目总投资473.87万元,总规模为107.79公顷,项目实施后新增耕地20.51公顷;完成了郑州市投资中牟县韩寺镇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土地整理项目(一期)的招投标工作,并已开工建设,该项目总规模979.08公顷,总投资4043.58万元,新增耕地93.27公顷。
【地籍管理】全年办理国有土地登记发证158宗,面积5852.24亩;办理集体使用权证共228宗,面积69.42亩(其中农村宅基地130宗,面积34.76亩;集体建设用地98宗,面积34.66亩;办理抵押登记182宗,面积7697.94亩。
【测绘工作】加大《测绘法》宣传力度,制作宣传展板6块,悬挂横幅8条,散发宣传材料1000余份,宣传效果明显。全年测绘各类土地面积2532公顷,参与报批各类建设用地测绘任务共计74个批次,面积1952公顷,编制勘测定界报告449宗。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农村部分:全面完成中牟县农村外业调查和数据库建设工作,2010年11月17日省厅预检小组对中牟县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进行了预检;城镇部分:全面完成县城25平方公里和建制镇19.4平方公里的土地调查工作。省厅、市局预检小组分别对中牟县农村、城区地籍更新调查成果和建制镇地籍更新调查成果进行预检,其成果符合技术规程要求。12月8日本局向市局调查办递交了关于城镇数据库复检的请示。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细化调查】根据村庄地籍调查要求,制定《中牟县集体土地颁证工作经费预算》(牟国土资文[2010]514号),全部完成村庄地籍调查的有91个,其余涉及中牟县其他行政村部分村庄,共登记发证138958宗。
【执法监察】认真开展土地动态巡查,及时发现和制止土地违法行为。2010年本级发现国土资源违规违法案件121起,全部立案、结案,立案结案率均为100%。上级交办国土资源违法违规案件10起,全部结案,结案率100%。第十次卫片执法检查工作中,涉及中牟县卫片图斑174个,分为236个地块,总面积4050.65亩,其中合法用地地块数34个,面积2316.44亩,耕地面积为1980.73亩;违法用地地块数为98个,面积为1000.9亩,耕地面积为762.77亩(违法类型中未报即用占用耕地147.66亩,边报边用占用耕地141.16亩,未供即用占用耕地536.59亩),实地伪变地块数104个,违法占用耕地面积762.77亩。经过调查取证,共排除138块,确认98个违法地块,立案率为100%,并及时下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其中拆除面积为62149.8平方米,没收建筑物面积62336平方米,罚款总额2262537元,并对两人(科级以下)给予了党政处分,结案率为100%。
【信访工作】严格落实矛盾排查、领导干部接访、首办负责、领导干部下访、领导包案和责任倒查等制度,抓好“三个结合”,即思想疏导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处理问题与法制宣传相结合,领导带头与分工负责相结合。全年受理上级转办交办案件29宗,其中国家级转办案件2宗,省级转办4宗,市级批转6宗,县信访局交办17宗,全部结案,结案率100%。接待群众来信来访60起200多人次。另外,自行受理案件21宗,基本做到了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集中整治违法违规用地专项行动】2010年8月25日中牟县召开“集中整治违法违规用地专项行动”会议,以乡(镇)为单位统一行动对全县违法违规用地进行了拉网式全面清查。2010年,全县共排查出新增违法违规用地183宗,涉及违法用地面积2656.97亩,其中耕地面积1281.21亩。通过此次“专项行动”,彻底查清了违法违规用地底数,建立了违法违规台账,专项整治工作成效明显。对排查出的违法违规用地行为,都进行了立案查处,立案率和结案率均达到了100%。
【信息化建设】按照《2010年中牟县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的统一部署,主要完成了三项信息化建设项目:一是通过网通公司接入光纤,引入了政府内网,实现了政府财政税收、土地市场动态监测和建设用地审批备案系统由外网向内网转网工作,确保了省、市、县国土资源主干网的安全畅通;二是投资2万元升级改造了中牟县国土资源局门户网站;三是启动中牟县“国土资源管理综合监管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主要任务是以中牟国土资源各类调查数据成果为基础,汇集其他各类土地、矿产、基础地质和地质环境等信息,形成国土资源核心数据库,利用电子信息、地理信息系统、测绘和系统集成开发技术,开发构建不同功能的国土资源管理应用模块,形成一套具有“编、汇、审、批、供、用、补、查”等功能的国土资源管理图数化综合监管平台。
【政务公开工作】2010年,中牟县国土资源局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局党组充分认识到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重要性,编制了《中牟县国土资源局信息公开目录》和《中牟县国土资源局信息公开指南》,下发了《关于加强国土资源政务信息网上公开工作的通知》,成立了以主管领导任组长、各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将任务分解落实到科室和个人。2010年,全县在网上主动公开覆盖国土资源管理领域45大项,共612条国土资源相关信息。
【两整治一改革】坚持“教育、制度、科技”三管齐下,采取“一网、一篇、一刻钟”的措施,抓好具有国土资源系统特色的反腐倡廉工作。“一网”就是依靠信息科技手段,开通区域网,实现网上宣传、网上审批和信息公开;“一篇”就是要求全县国土资源系统干部职工每月坚持撰写一篇有关“两整治一改革”或反腐倡廉工作心得体会,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道德基础;“一刻钟”就是要求全县国土资源系统干部职工做到警钟长鸣,在结束一天的工作之后,挤出一刻钟的时间像放电影一样来仔细回忆一下一天的工作,认真查摆一下存在不存在廉政风险点疏漏的情况,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坚持组织每月2次集中学习和2次分散学习,每月一篇心得体会,并且实行月底统一检查学习笔记,还组织了以“廉洁从政、执政为民”为主题的演讲活动。
【国土资源所建设】2010年4月,中牟县撤销城关镇设立青年路和东风路两个街道办事处,县国土资源局撤销了城关国土资源所,随后增设了青年路国土资源所和东风路国土资源所,现全县按乡镇和街道办事处共设置了18个国土资源所。县局为各所统一配备了车辆,各所办公桌、档案柜、测量工具等办公设备齐全。根据对全县18个国土资源所的检查评比,有16个所达到了标准化乡所的要求,达标率为88%。
(段军领)
C. 中牟县的经济概况
2011年全年完成生产总值398.1亿元,比2010年增长2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6.9亿元,比2010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68.2亿元,比2010年增长29.1%;第三产业增加值83.0亿元,比2010年增长12.6%。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7.1:56.5:26.4变化为11.8:67.4:20.8,其中,第一产业所占比例比2010年下降了5.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例比2010年提高了1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例比2010年下降了5.6个百分点。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2010年上升5.4%。2011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997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053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6%。 2002年,中牟县生产总值首次突破50亿元。到2007年,中牟县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4亿元元。2005年,中牟县生产总值达到90亿元,“十五”时期年均增长14%;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3万元,比“九五”末高7400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63亿元,比“九五”末净增1.62亿元,年均增长19.4%。
陆地蔬菜20.34万亩,保鲜库134座,生产各类新鲜蔬菜70多万吨,丰富了郑州市民的菜篮子。肉类总产量8.35万吨,蛋类总产量3.14万吨,奶类总产量13.46万吨;猪出栏67.52万头,牛出栏7.87万头,羊出栏70.42万只,禽出栏881.74万只,养殖水面达4.5万亩,大闸蟹、黄河鲤鱼、南美对虾等名牌产品享誉全国。
中牟种植业以培育特色产业为重点,24万亩蔬菜、12万亩西瓜、10万亩水稻、30万亩花生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日益巩固,农作物复种指数达到258%。4个高效农业示范园带动1万座日光温室生产的反季节蔬菜丰富了北方大中城市居民冬春季餐桌。4万亩日光温室早熟西瓜和9万亩露地西瓜基本保障了省会郑州及周边大中城市的市场供应。全县的28万亩大蒜,曾获马来西亚博览会金奖,被评为“河南省名牌农产品”,其产品及加工产品保持着农业出口创汇的龙头地位,2005年,中牟大蒜被评为国家“三绿”工程蔬菜类十大畅销品牌之一。中牟县所产稻米有“中州香米”美称。
中牟县建成9个高标准规模化奶牛养殖小区,成为郑州最大的奶源基地。全县大牲畜常年存栏11万头、山绵羊35万只、生猪39万头、家禽376万只。林业生产在实施防沙治沙、绿色通道和平原绿化等生态骨干工程的同时,大力发展苗木繁育、名优林果业等效益多元型林业。在发展水产养殖业过程中,积极引进推广南美白对虾、大闸蟹等名优新品种,培育出了享誉省内外的知名品牌——“雁鸣湖大闸蟹”,“牟红牌”黄河鲤鱼被评为省级名牌农产品。冷库库容已突破20万吨。
中牟40万亩无公害作物种植面积、28种无公害农产品通过认证,成为河南省首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县。中牟大白蒜、“五洲绿源”牌西瓜、“牟红”牌黄河鲤鱼获省级名牌农产品称号。建成5个农业科技服务区域中心站,农技服务更加直接有效。建成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20个,奶牛存栏2.2万头。养殖内水面达到4万亩。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连续16年夺得河南省“红旗渠精神杯”,成为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森林生态建设成效明显,成为全省平原绿化高级达标先进县。新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68个,创建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6家,农业产业化水平持续提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45.5亿元,年均增长7.9%。
大闸蟹、黑红薯、中牟大枣、大白蒜、西瓜、精米、辣椒等远近闻名。其中,尤以白沙镇和县南姚家乡西春岗村草莓,最是盛名,广销全国。 主动与汽车产业配套衔接,河南省6家汽车制造企业中,已有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郑州轻型汽车制造厂、郑州红宇专用汽车有限公司3家落户中牟。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的主导产品有尼桑皮卡及其改装车、运动型多功能车等60多个品种。其中尼桑D22皮卡车在高档皮卡车市场占有率已达54%;运动型多功能车(SUV)——帕拉丁2003年初下线后迅速引领国内市场。2004年,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收购了中信集团公司持有的郑州日产股权,成为郑州日产的控股股东,日本日产汽车公司对在华业务进行了战略整合,东风股份进入中原腹地,将实现快速扩张。郑州红宇专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是年产3000多辆、180余种车型、销售收入近3亿元的专用汽车生产科研基地,保温车、冷藏车销量分别居全国第一和第三位,市场占有率均达25%以上。
2005年,新引进项目86个,其中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15个。合同利用域外境内资金51.9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1.11亿元。合同利用境外资金307万美元,同比增长116.2%。实际利用境外资金570万美元,同比增长1483.3%。实现外贸出口总额2658万美元,同比增长191.5%。实际利用域外境内资金、实际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增幅三项指标均居全市第一。中牟县工业增加值实现37亿元,同比增长35%。中牟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9.5亿元,同比增长35.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1.7%;实现销售产值70.4亿元,同比增长23.7%。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达到22049个,实现增加值49.5亿元,同比增长22.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5%。中牟县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03家,比上年增加16家。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达到10家,比2004年增加5家。
郑州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园顺利开工建设,并与浙江产业基地等40个大型项目签定投资协议。热电联产、天瑞水泥、新华重机、新亚实业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形成了骨干企业群体。建成加工专业村24个,初加工群体已具规模。工业名牌实现零的突破,创建省级名牌产品、优质产品各2个。2006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50亿元,年均增长27.2%,占GDP的比重较2002年提高9.7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0亿元,是2002年的近五倍,年均增长31.3%。
中牟县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30家,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达到19家,分别比2002年增加66家和16家。生产总值达到90亿元,同比增长19.1%,增速为1998年以来最高。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23.3亿元、43.2亿元、2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3%、30.8%、10%。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63亿元,同比增长32.2%,按可比口径增长48.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3.1亿元,同比增长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2.1亿元,同比增长19.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000元,同比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91元,同比增长16.9%。2006年末,中牟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37.82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31.5亿元, 中牟县连续4年成功举办“雁鸣湖大闸蟹美食节”,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中牟人民在邀请北京大学对雁鸣湖生态风景区核心区进行规划的基础上,又邀请华南理工大学对景区进行了总体规划,景区控制面积达到34平方公里,优化构建了“一廊、一核、十区”有机结合的功能布局。与此配套的基础设施服务项目6家,协议投资达5.2亿元。
东湖庄园地处中牟与开封交界处,占地2400亩,总投资1亿多元,仿古庭院、欧式别墅、农家大院、人民公社食堂、垂钓园、温泉洗浴等集人文、生态景观为一体,是区域性生态休闲旅游、娱乐度假中心。雁鸣湖生态风景区、东湖庄园、森林公园、三花村、官渡古战场、潘安故里等景区串点成线,初步奠定了独具特色的旅游产业基础。 2005年,全年共接待游客12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5亿元,同比增长27.7%。国际航空货运中心、现代物流等一批大型物流项目正在加紧规划建设。信息、中介、公益、社区等新兴服务业发展迅速,金融、运输、邮政、通讯等产业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现代物流等大型物流企业入驻中牟,“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顺利实施,农村流通网络不断完善。200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4亿元,比2002年增加10.5亿元,年均增长15%。金融服务平稳运行。2006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45.9亿元,是2002年的近三倍,年均增长28.8%;贷款余额达21.7亿元,年均增长6.7%。
D. 中牟有几个乡镇
截至2019年6月,中牟县有11个乡镇,其中有1个乡和10个镇。
1个乡是:刁家乡;
10个镇分别是:韩寺镇、官渡镇、狼城岗镇、雁鸣湖镇、大孟镇、万滩镇、刘集镇、郑庵镇、黄店镇、姚家镇。
中牟县“一肩挑两市”,西邻省会郑州,东接古都开封,东西距开封、郑州各30公里,处于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区”叠加发展区域。中牟县集“铁、公、机”交通优势于一体。
(4)中牟姚家镇工业用地多少钱一亩扩展阅读:
中牟县的历史沿革:
秋鲁宣公元年(公元前608年),会诸侯于棐林(县境南部)以伐郑。
魏惠王十六年(公元前382年),秦公孙壮伐郑围焦城(县境南部)。
战国,秦国七攻魏国,五入囿中(中牟别称)。
秦朝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刘邦败秦将杨熊于曲遇聚(县城东部)。
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袁绍大战于官渡。
唐中和四年(884年),黄巢起义军与唐将李克用激战于王满渡(县境北部)。
宋绍兴十年(1140年),岳飞于中牟大败金兵。
明崇祯年间,李自成三围开封,皆军次中牟。
清咸丰年间,太平军辗转县境。同治年间,山东、安徽起义军屡次过境。
中华民国,直奉对峙,蒋冯阎中原大战皆屡争中牟。
1948年7月,在榆林赵村成立了中牟县人民民主政府,组建了县大队,配合解放军对敌开展政治和军事斗争。与此同时,白沙、蒋冲一带群众自发组织,支援解放军九纵二十六旅修掩体、抬担架、搞后勤,为蒋冲阻击战的胜利提供了保障。
1948年11月,中牟县出动民兵2100人,奔赴淮海战役战场执行支前运输任务,有24人被评为支前特等功臣。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中,中牟儿女踊跃参军参战,1300余人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130多人在朝鲜战场光荣捐躯,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和高度的国际主义精神。
2005年,中牟县撤销谢庄镇、芦医庙乡,新设置九龙镇,九龙镇政府驻芦医庙村;撤销仓寨乡,并入官渡镇;撤销冯堂乡,并入三官庙乡。
E. 郑州市有多少个区县
截至2019年,郑州市辖6区5市1县,分别是中原区、二七区、管城回族区、金水区、上街区、惠济区、巩义市、荥阳市、新密市、新郑市、登封市、中牟县。具体介绍以下几个区县:
1、二七区
二七区是河南省省会郑州市的中心城区,因纪念1923年2月7日京汉铁路大罢工而得名,位于郑州市中心西南,东接管城区,西与中原区、荥阳市毗邻,南连新密市、新郑市,北邻金水区。
2、管城回族区
管城区是河南省省会郑州市的中心城区,因是春秋时期管国都城所在地而得名,也是郑州商都历史文化城区所在地。管城区辖区总面积204平方公里。
3、上街区
上街区位于郑州市区西部,北临滔滔黄河,南依巍巍嵩山,东距郑州市中心城区38公里,西距十三朝古都洛阳80公里,位于郑洛工业走廊的黄金分割点。
4、惠济区
惠济区是河南省省会郑州市的中心城区,惠济区位于黄河南岸,拥有距离郑州中心城区最近的自然山体—邙山,北依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全区600万株树木、6.4万亩森林面积,是河南省“平原绿化高级达标先进区”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单位。
5、中牟县
中牟县是河南省省会郑州市的下辖县,郑州市东部新城组成部分,古称圃田、牟州,地处中原腹地、黄河之滨,西邻省会郑州市中心城区,东接八朝古都开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