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黄冈市十强镇有哪些
其中:小池、蕲州、田镇三镇城区建成区都有十多平方公里,比团风县城还要大得多!
㈡ 子陵镇的工业强镇
子陵镇拥有工业企业130多家,2006年的工业生产总值达到12.8亿元。这个“盘子”,别说是在东宝区,在荆门市无疑也堪称工业强镇。
子陵镇把优势发挥到极致,围绕优势明晰每一个时期的发展思路。思路对路,发展工业经济的出路就有了。子陵的优势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资源,有丰富的石灰石和石膏储量;二是区位,邻近荆门城区,207国道、襄荆高速、长荆铁路、襄石铁路纵贯全境。
子陵镇工业经济规模化发展,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从石灰石和石膏开采起步。让沉睡的资源变成现钞,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也是艰辛的。子陵镇“吃资源饭”有一个进化的过程:从卖资源到发展加工项目,形成了建材工业板块,如今,石灰、石膏、板材、水泥等系列加工项目占其工业项目的大头。
资源总是有限的。子陵镇委、镇政府决定发挥另一个优势:区位优势。进入新世纪之后,工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个新趋势:由城市向周边扩散,向郊区延伸,这是一个机遇,是一个全国性的大势,被称为城市工业辐射期。子陵镇委、镇政府抓住这一机遇,千方百计改善基础设施,配套水、电、路、通讯等基础工程,改善投资硬、软环境。沿207国道两旁预留了上千亩土地;延伸了引进漳河自来水的主管道4100米,能有效地缓解一个时期的生活和生产用水;已有2座11万伏变电站的基础上,正在建设1座22万伏变电站、4座3.5万伏变电站,而且,现已申报并得到批准再建1座11万伏变电站、1座3.5万伏变电站。五年来先后引进了宝源木业、葛洲坝水泥项目、荆铸水暖、山缘香菇(加工项目)、凯龙纳米碳酸钙、道地药材、众和纺织、久源精钙(荆门热电厂所属)、祥和汽配、高旭化工、聚合锂电池等项目,工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2007年底,荆门市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子陵镇与时俱进,及时调整了工业经济发展思路:在服务好城市工业向周边辐射项目的同时,重点是抓住沿海工业经济向内地转移的机遇,引进大项目,做大规模,提升档次。子陵镇引进了香港的电子元件生产项目和上海高旭化工项目,两个项目均已动工兴建,投资5.5亿元的葛洲坝水泥等项目的建设也已初具雏形。
时移事异,始终与时代合拍;未雨绸缪,打有准备之仗。子陵镇工业经济的发展,给乡镇未来的发展启迪良多。
㈢ 请问湖北地区有多少个,哪些经济开发区 详细资料,奖30分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始建于1991年,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管理范围192.7平方公里,其中102平方公里为新开发区域。开发区建成区已达40平方公里。2000年4月,国务院批准同意在开发区内设立湖北武汉出口加工区,规划面积2.7平方公里,首期已开发0.7平方公里。
武汉盘龙城经济开发区
原名为武汉市黄陂滠口经济发展区,成立于1992年12月,原辖区为滠口镇,国土范围157.5平方公里,1993年,黄陂县成立滠口经济发展区管理委员会,属县人民政府派出机构。2000年4月,黄陂县改区后,划出42平方公里交发展区管委会封闭托管。2003年5月,经市开发区管理办公室同意,更名为武汉盘龙城经济开发区,履行职能不变。同年9月,区人民政府将岱黄高速公路以西另外7个村划入开发区托管,区域行政区划范围为88平方公里2005年,国家发改委和省政府重新审核批准为省级开发区,核定规划建设面积20平方公里。
武汉阳逻经济开发区
武汉阳逻经济开发区是湖北省级开发区,位于武汉东部重镇――阳逻,西距武汉中心城区20公里,是武汉的“东大门”
武汉青山经济开发区
湖北省武汉市市辖区冶金大道
武汉蔡甸经济开发区
属省级开发区,规划控制面积197平方公里,其中169平方公里为武汉新区规划范围,占武汉新区规划面积368平方公里的45.92%。开发区位于武汉市西南部,紧临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距武汉市中心 10公里 ,距汉口火车站、武汉港各 20公里 ,距天河国际机场20多公里,距连接京广线和京九线通往武汉新区的专用铁路和货站仅 3公里 ,距离年吞吐能力1000万吨的长江滚装码头 7公里 。
武汉汉南经济开发区
省级经济发展区,紧邻京珠、沪蓉高速交汇口和长江,建设于1997年,是汉南区政府按照产业“集中连片、合理布局、资源共享、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以武汉至洪湖高速公路为走廊,依托武汉汽车及机电产业聚集区建设的工业园区
武汉江夏经济开发区
(原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庙山小区)是武汉市人民政府1992年批准成立的区级开发小区,2004年国家对开发区清理,保留为省级开发区,规划面积核减到12.93平方公里,并更名为武汉江夏经济开发区。开发区位于武汉市东南部汤逊湖畔,北靠享有“华中硅谷”之称的东湖开发区,南接武汉卫星城江夏纸坊街,周邻23所大专院校、56个科研所。原总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一期开发建设的11.2平方公里小区于2001年被拓为武汉科技新城的重要一冀,是武汉“中国光谷”的主要发展区。
武汉洪山经济开发区
2006年,武汉洪山经济开发区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并经由国家法改委公告,正式升格为升级开发区,成为武汉市7个中心城区中率先通过国家开发区清理整顿的省级开发区,这为洪山开发区的后续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空间。 答案补充 湖北樊城经济开发区
湖北樊城经济开发区位于襄樊市樊城区太平店镇,该镇系“中国乡镇之星”、“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开发区2003年元月被省政府开发办、体改委批准为省管开发区,控制面积17平方公里,规划面积5.4平方公里,距襄樊市中心35公里,临近孝襄、襄渝高速、方圆有襄樊、武当山两个飞机场,襄渝铁路、316国道,汉江均穿过开发区,并设有陈家湖火车站一个,汉江30吨级码头两座,交通便利。
湖北荆门沙洋经济开发区
沙洋经济开发区位于沙洋城区西北部,规划面积433公顷。2002年12月经荆门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04年5月正式挂牌运作。2006年4月经国家发改委批准升格为省级经济开发区。
荆门钟祥经济开发区
钟祥经济开发区地处钟祥市城区西南,成立于1994年7月,1996年11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5年12月经国家发改委审核为省级开发区,规划面积4.1平方公里。 开发区基础设施配套,功能完善。自开发区建设启动以来,已投入9200万元,配套完善了园区供排水、供电、道路、通讯、天然气等基础设施。 答案补充 十堰东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十堰市东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十堰城区东部,成立于1992年,属省管开发区,行政区划面积18平方公里,规划用地面积7平方公里,与正在修建的"汉十"高速公路出口紧连。襄渝铁路、207国道及市区北环路横贯东西,黑龙江路南北联接。
十堰西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湖北省十堰市西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一九九二年,是全国百家"国家级乡镇工业东西部合作示范区"之一,是省管"台商投资区",西城开发区规划面积4.8平方公里,现有面积1.8平方公里,国土总面积15706亩, 答案补充 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
湖北省和长江沿岸的重点开发区,位于沿江对外开放城市-黄石市四个城区的中心部位,坐落在风光秀丽的省级风景名胜区--磁湖风景区内。区域面积30平方公里,自南向北分为出口加工园区、磁湖高新技术产业区和花湖商贸综合区三个功能区。
鄂州经济开发区
鄂州经济开发区位于湖北省东部,西邻省会武汉。地处市中部,北望长江,东靠长港,南接武黄高速公路,西临武汉轻轨,市级公路环区而行,区道路四通八达,各类企业数千家,辖原樊口辖区,杜山镇杜山村,蒲团乡。
湖北黄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黄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 2000 年 7 月 6 日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省级高新区,面积为 5 平方公里,位于黄州科技经济开发区内,东起明珠大道,南至沿江大道,北起 106 国道,西至沿湖路。
㈣ 湖北省广水市余店镇
余店镇 余店镇位于广水市西北部、先觉庙水库东岸,西与随州市曾都区相望,由原兴隆乡和余店镇于2005年4月份合并组建而成,属市级重点中心镇。全镇辖39个行政村,390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6486户,总人口6.9万,现有耕地面积44860亩,国土面积248平方公里。2005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97亿元,完成财政收入51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98元。
余店镇主要土特产品有三白蔬菜(白皮黄瓜、白皮茄子、大白菜)、早熟西瓜、黑木耳、白皮香瓜、黄金瓜、柑桔、土鸡等,其中三白蔬菜于2004年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授予“绿色食品”证书,并注册余店牌商标;余店矿藏资源丰富,白云石、滑石、石灰石的蕴藏量较大,磁铁、金属镁、铜等矿产含量品位较高。
余店镇实施“农业稳镇、工业强镇、城建亮镇”的战略决策。“三白蔬菜”、黄皮香瓜种植,土鸡和蛋鸭养殖,黑木耳和白灵菇栽培,柑桔等果树栽种等呈现特色化、专业化、区域化发展态势。大力招商引资,兴办企业13家,其中投资过千万元企业共三家,楚王烟花系列产品通过ISO国际质量体系认证,逐步形成了食品、编织、针织、烟花等四大支柱产业。
余店镇文化生活活跃,龙灯、高跷、腰鼓、戏曲等传统民间节目应有尽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拥有初级中学三所,现有在校初中学生4500人。农村合作医疗改革稳步推进,参合农民达到5.6万人,参合率达到80%。
㈤ 刘家场镇的发展状况
刘家场镇坚持“三大战略”扭在一起抓,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先后被命名为“中国乡镇投资环境300佳”、“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湖北省重点口子镇”、“湖北省重点中心镇”。
刘家场镇形成了煤炭开采、石油化工、水泥建材、边界贸易、纸品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培育了华松矿业集团、龙海化工公司、新民煤炭公司、澳利建材公司、明珠纸制品公司/葛洲坝水泥有限公司松滋分公司等“六大工业旗舰”,建立了交易额达3亿元的鄂湘边贸大市场。
同时,“两种三养”(种柑桔、种黄姜,养猪、养羊、养蜂)为主体的山区特色农业十大基地建设也颇具规模。
刘家场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8.25亿元,财政收入8500万元,镇区人均收入12000元,综合实力名列荆州十强。该镇将抓好城镇建设争创“楚天杯”、工业发展壮大“龙海省级工业经济园区”、基地开发兴建“三堰淌现代农业示范园”等10项工程,为把刘家场建设成为武夷山脉上的工业强镇、农业大镇、商贸富镇、明星城镇,旅游名镇,“五大城镇”目标而努力奋斗。
㈥ 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有几个镇,都叫什么名字!其中有没有一个叫甘家厂的地方啊!
·毛家港镇
·三优之乡——班竹挡
·狮子口镇
·鄂南门户——章庄铺
·荆楚门户——南平
·章田寺乡
·鱼米之乡——甘家厂
·三袁故里——孟家溪
·江南神秀——黄山头
·千年古镇——藕池
·楚天之星——麻毫口
·全国重点建设乡镇——斗湖堤
·工业重镇——闸口
·北湖之光——夹竹园
·楚天明星重镇——杨家厂
·江南重镇——端口河
㈦ 脉旺镇的乡镇经济
脉旺镇是汉川市的工业大镇、强镇,拥有民营工业企业14家,固定资产净值4000多万元,其中投资过500万元企业有3家,已初步形成纺织、化工、钢管、童车、纸业五大产品系列。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横当铁业长廊和桃闸塑业密集区迅速扩展,拥有个体私营企业425家。同时,脉旺镇也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经济活跃,商贾云集,全镇有32家商业企业,形成了批发、零售、收购、加工四大服务网络,建成了副食、纺织、文化用品、生资、建材等销售窗口。积极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
“细水长流绕秋波,兴新引动女娇娥,十里长街金光闪,柏枝树上歇桃鹤。”一首千古绝唱,曾是古时脉旺镇兴旺繁荣的写照。上世纪九十年代,汉川市脉旺镇以工业发达闻名全省,曾被评为楚天名星乡镇、孝感市经济十强乡镇;几度繁荣的脉旺镇,也曾陷入了历史发展的低谷。如今的脉旺
,又新一轮跃起。盘活企业,变存量为增量,脉旺镇党委书记黄汉桥说,脉旺是老工业强镇,只有工业重新复苏,才能重振脉旺雄风,脉旺的其它问题也就迎刃而解。脉旺镇党委、政府一班人,深入调研镇内企业后,发现镇内15家企业,原湖北富华家具厂没有改制,改制没有效应的有湖北伞厂、脉旺油厂、民族工艺织毯厂、汉川中药材公司脉旺分公司、湖北钢管厂等。该镇党委、政府成立专班,对症下药,重振雄风。汉川中药材公司曾在脉旺设立分公司,2005年底分公司变卖后,没有产生效益。2007年,脉旺镇政府通过做工作,请回归老板张宏兵再次买断该公司。张宏兵投资近千万元,兴办了宏福金属制品厂,如今,产销两旺、生意红火。 湖北富华家具厂,适应不了市场经济竞争,一度陷入停产。1998年,脉旺镇将其租赁给浙江老板。租赁后,老板不愿投入更多资金,企业效益不明显。镇领导看到问题症结,做好员工工作,让老板将厂买断,注册成立湖北小太阳儿童用品有限公司。其间,该镇四届政府承前启后,协助企业三次进行技术改造,企业实现升级上档。去年,小太阳公司出口创汇560万美元。又在汉川市开发区征地100亩,新建厂房。脉旺镇四届班子齐心协力救活家具厂,在当地成为美谈。兴旺纺织厂,是2003年脉旺镇引进武汉老板创办的。由于生产规模小、周转资金不足、市场冲击等原因,企业于2005年停产,厂房设备闲置。名天服饰科技公司是该镇1998年引进的,该公司发展中受场地限制,准备外迁。镇政府掌握两家公司情况后,多方协调,促成两家达成转让协议。兴旺纺织厂以106万元转让给名天服饰公司。名天服饰扩大了发展空间,安置了闲散工人,为地方增添了新的税源。脉旺镇有10家企业,通过改制、转型、整合,已发挥效益;还有3家正在寻找项目投资。全年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可望实现2.8亿元。
㈧ 湖北省哪个镇经济好,最好给个排名!
2013年百强乡镇前20
1
大冶市罗家桥街道
2
宜都市陆城街道
3
大冶市陈贵镇
4
谷城县石花镇
5
大冶市灵乡镇
6
大冶市还地桥镇
7
黄陂区武湖街道
8
黄陂区前川街道
9
谷城县城关镇
10
夷陵区樟村坪镇
11
新洲区阳逻街道
12
夷陵区龙泉镇
13
咸安区温泉办事处
14
大冶市金湖街道
15
老河口市酂阳街道
16
宜都市枝城镇
17
襄州区张湾办事处
18
钟祥市胡集镇
19
江夏区纸坊街道
20
蔡甸区大集街道
㈨ 随州哪个乡镇最发达
三里岗!
香菇之乡!
乡镇名称:三里岗
概况:
三里岗镇地处鄂南,随州京山交界处,着名的国家级旅游胜地大洪山脚下。。周围群山环抱,自然环境一流。自改革开放以来,三里岗镇人民积极利用自身的优势,大力发展香菇种植业。现已经发展成为中南首屈一指的香菇集散地! 全镇人民生活也领先于其他乡镇。人均收入排在随州市前列
地理位置
三里岗镇位于炎帝神龙故里、编钟古乐之乡曾都区西南部,地处国家级风景区大洪山旅游区境内,距离随州市城区65公里。其北部与本区均川镇、环潭镇、洪山镇毗连,东与柳林带镇交界,西面与大洪山风景管理区交界,南面与京山县三阳镇接壤
经纬度
处于北纬31°22′至31°56′,东经112°57′至113°13′,南北长约32公里,东西长约15公里,地势随大洪山山脉,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处在鄂东北低山丘陵带上。
辖区
辖1个居委会、18个村委会:三里岗、马家畈、尚家店、粟树嘴、八一桥、刘店、吉祥店、伏岭、三星、常安店、新集、何家店、尚家桥、黄家河、古庙、车佛、贾家湾、杨家棚、许家河
乡镇面积
全镇总版土面积319.3平方公里,是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美丽山镇。
人口
全镇共有人口4.6万人,其中城镇居民1.1万人。
地形地貌
地处大洪山怀抱,地形以低山、丘陵、岗地为主,全镇海拔约在500米—800米之间。我镇山脉都为大洪山余脉,由南向北山势逐渐降低,山的相对高度200—500米之间,山谷成V字形,坡较陡。山体以石灰岩为主,土壤深厚,森林资源丰富,植被繁茂。我镇河流可分为两大流域,绝大部分处于涢水(均水)流域,河流由西南向东北流动,另有刘店河由西向东流入郑家河,进入安陆市境内,为漳河流域。
工农业和香菇产业的发展
香菇2005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8.63亿元,比上年增长15.7%;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397万元,比上年增长45.7%;外贸出口达321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2%;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4100元,比上年增长7%。我镇工业方面特色鲜明,现已形成以建材业、采矿业、建筑业、加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资源型产业稳中有升,加工工业发展迅速,第三产业异军突起,工业经济结构正日趋合理。其中香菇加工业在全国乃至世界都享有名气。
三里岗香菇产业独具特色。我镇气候适宜,栎木资源丰富,是人工栽培香菇的理想场所,是全国食用菌生产先进单位。从2001年至2005年的五年时间里,全镇香菇出口创汇共达1.8亿美元,被省政府列为全省的五个特色产业镇之一。目前,香菇生产加工企业达到40家,其中,中外合资、外商独资企业5家,全镇从事香菇产业的人员1万余人。香菇年产量4000吨,年市场交易量6000吨,年交易额4亿多元,年出口香菇40000吨,创汇3000万美元,并拥有“三岗”、“山林”、“大洪山”等着名品牌。
全镇先后投资3000万元兴建了占地40亩的香菇交易大市场和占地30亩的香菇加工一条街,香菇加工分级达到20多种。在销售上一手抓老主户巩固,一手抓新客户发展。不仅吸引了河南、陕西、四川、甘肃、安徽和湖北省其他县市的菇农来三里岗出售香菇,而且还招来了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广州、深圳、福建、浙江等地客商来三里岗进行香菇贸易。产品除占据了香港市场70%的份额以外,还远销马来西亚、日本、韩国、法国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全镇常年从事香菇贸易的加工户近200家,其中4000人常年在外面进行技术输出和香菇购销,三里岗人的足迹遍布全国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农业方面,我镇主产水稻、小麦、油菜,是随州的农业大镇,养殖业大镇。全镇共有耕地面积505 2.87公顷,人均耕地0.11公顷,其中基本农田面积4193.58公顷,一般农田859.29公顷。地少人多是我镇特点,政府一面加大对农田的保护力度,一面鼓励农民进行多种经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抓好通村公路建设,大力推广优良品种,探索食用菌发展新路子,改造菇耳林、板栗带、茶园等,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农民忙时种田,闲时种菇或外出务工,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农业耕作大部分实现机械化,摩托车、手机等高档消费品普及率大幅度提高。
社会事业发展迅速
因地处山区,以前交通非常落后,2000年以后,我镇交通事来发展尤为迅速,随岳高速公路,两条水泥省道(小应线和周新线)穿境而过,通村公路建设四通八达,客运班车直达随州、襄樊、武汉,家家户户都拥有摩托车成为我镇一大特色。全镇共有中小学校7所,在校学生5000余人,在职教工300余人,学龄儿童人人有书读,辍学率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全镇共有医护人员120余人,床位100余张,卫生防疫事业日益发展。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已建成现代化大型福利院2座。基础设施逐渐完善,邮电通信、程控电话、移动电话、用户传真直拨海内外。金融机构与全国联网,汇路畅通,取存自便。娱乐设施不断更新,吃的舒服,玩的尽兴。电力网络覆盖全镇,供电容量达6000千伏安。自来水昼夜供应,供水能力达2000吨每日。小集镇建设也颇具特色,已形成元宝街、平桥街、洪山街、新街等几条主要街道。
繁荣的香菇交易市场
位于曾都区三里岗镇吉祥寺村的大型交易大市场,吸引着周边县市菇农前来进行香菇、木耳等食用菌贸易,每天其交易量达数百吨。
在相隔1里的三里岗镇政府对面,有一条“香菇街”。此处是三里岗最早的香菇交易场所,修建于1992年,占地面积近1万平方米。
随着交易量的增多,这条香菇街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香菇产业需要。2005年4月,三里岗便有了第二个香菇市场,位于集镇西端,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
这个市场很快又小了。三里岗镇全年有4000余人活跃在香菇市场,全国12个省市的香菇在此交易。因该市场紧邻公路,面积小,菇农人来人往,安全隐患大,极大限制了香菇产业的发展。
2007年,三里岗镇吉祥寺村被确定为全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不久,一个占地面积40亩,办公场所、仓库、加工房等配套设施完善的大型香菇市场蓝图清晰明了。
“香菇市场开在我的香菇加工厂门口了。”产品出口到马来西亚的市金荣菇品公司负责人易光斌刚从市场上采购回来。他说,之前把加工厂设在自家,规模受到限制。现在,他在新的香菇市场租了6间门面,“采购、加工、存储于一体,可以好好把公司做大了。”易光斌兴冲冲的。
丰富的旅游资源
国家级风景名胜大洪山位于三里岗西南3公里,距正中心十几分钟的路程。
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景区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十分丰富,是观光旅游、休闲避暑、健身疗养、科学考察理想场地;是世界着名古乐之乡和炎帝神农诞辰地。先后被命名为“国家森林公园”、“全国第四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大洪山风光美。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景区内动植物与非生物形成的生态美,落叶树和常绿林融为一体,形成四季常青的异色风光。素有“鄂中绿宝石”、“武汉后花园”的美誉,有“不倒翁”之称的千年古银杏,是大洪山镇山之宝,是“华中第一树”。
大洪山气候优。这时气候温和,冬暖夏凉,空气中富含氧离子,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点,是一处天然氧吧,是旅游避暑的绝好胜地。是人类最适宜的居住环境,是全国着名的长寿之乡。
大洪山是一座历史的丰碑。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的三个始祖都与大洪山地区直接相关。区域分布多处历史文化名城、世界遗产和世界着名的考古发现。大洪山是中国佛教的重点丛林。洪山寺历来为佛教文化的祖师道场,历代帝王多赐名,其佛法远播日本、东南亚,在佛教界享有盛誉。大洪山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西汉末年绿林起义、明朝明玉珍起义、清末赵邦壁起义都在大洪山立寨。大洪山是一片红色的土地,近百个革命遗址,反映了李先念、陶铸、陈少敏等革命家的生涯。
大洪山居荆豫要冲,汉襄咽喉,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她集自然、人文、历史、艺术于一体,与世界第八大奇迹——擂鼓墩编钟和华夏文明始祖——炎帝神农故里构成一条黄金旅游线。大洪山经二十年来的开发建设,基础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现已成为华中地区知名的休闲度假胜地、火山地质公园和湖北省旅游主题公园。先后接待海内外游客共800万人次,是湖北旅游热线上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㈩ 湖北县域经济排名2021
湖北省一共有79个县域,从GDP总量和人均GDP来看,79个县域可以分为六个梯队。其中宜昌东、荆门西和荆州西北组成的区域算是湖北经济最强县域。那具体的排名情况,已经在下方整理好了,赶快来了解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