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荆州有哪些历史
中文名称: 荆州市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中
下辖地区: 松滋/洪湖/石首/江陵/公安/监利
政府驻地: 沙市区/荆州区
电话区号: 0716
邮政区码: 434000
地理位置: 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
面积: 14104平方千米
人口: 645.73万(2010年)
方言: 西南官话
机车牌代码: 鄂D
着名历史人物: 伍子胥、陈友谅、岑参、张居正等
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旅游荆州古城地势地貌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气候特征荆州名人城市建设荆州三宝荆州习俗荆州与奥运民风民俗友好城市展开编辑本段荆州概况
荆州(18张)荆州市位于东经111°150—114°050,北纬29°260—31°370。地处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全市,全长483公里。荆州东连武汉、西接宜昌、南望湖南常德,北毗荆门、襄阳(原名襄樊)。总面积1.41万平方公里,其中平原湖区占78.7%,丘陵低山区占21.1%。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12月1日,荆州市辖2个市辖区、1个经济开发区、3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 · 荆州区 荆州区位于湖北省中南部。东经111°54′—112°19′,北纬30°6′—30°39′。面积1046平方千米。2004年末总人口572052人。辖3个街道、7个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湖北荆州城南经济开发区)。共有36个居委会、119个村委会。区人民政府驻荆州市荆州中路80号。邮编:434020。行政区划代码:421003。 荆州市沙市区街景
· 沙市区沙市区位于湖北省中南部。面积469平方千米。2004年末总人口550633人。辖6个街道、4个镇、1个乡。共有87个居委会、91个村委会。区人民政府驻荆州市文化宫路。邮编:434000。行政区划代码:421002。 · 江陵县 江陵县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荆江河段北岸。全县版图呈马鞍形,东西距53.5千米,南北距36.2千米。面积1032平方千米。2004年末总人口373027人。辖7个镇、2个乡。共有13个居委会、203个村委会。省管江北监狱、三湖、六合垸农场在辖区之内。县人民政府驻郝穴镇。邮编:434101。行政区划代码:421024。 · 松滋市 松滋市位于湖北省南部,长江南岸。南邻湖南省石门县和澧县。面积2235平方千米。2004年末总人口869327人。辖14个镇、2个乡、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湖北松滋经济开发区)。共有31个居委会、243个村委会。市人民政府驻新江口镇。邮编:434200。行政区划代码:421087。 · 公安县 公安县位于湖北中南部,长江南岸。东经111°48′—112°25′,北纬29°37′—30°19′。南邻湖南省安乡县和澧县。南北长75千米,东西长51千米。面积2257.5平方千米。2004年末总人口1026895人。辖14个镇、2个乡、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湖北公安经济开发区)。共有60个居委会、326个村委会。县人民政府驻斗湖堤镇。邮编:434300。行政区划代码:421022。 · 石首市 石首市位于湖北省南部。东经112°13′—112°48′,北纬29°30′—29°57′。南邻湖南南县、安乡、华容、北抵江陵、东靠监利、西接公安。面积1427平方千米。2004年末总人口614106人。辖2个街道、11个镇、1个乡、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湖北石首经济开发区)。共有29个居委会、274个村委会。市人民政府驻绣林街道办事处。邮编:434400。行政区划代码:421081。 · 监利县 监利县位于湖北省南部,长江北岸,隔江与湖南省岳阳、华容县相邻。面积3118平方千米。2004年末总人口1378957人。辖18个镇、3个乡、3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湖北监利经济开发区、监利朱河经济开发区、监利新沟福娃食品深加工产业园(开发区))。共有65个居委会、767个村委会。县人民政府驻容城镇。邮编:433300。行政区划代码:421023。 · 洪湖市 洪湖市位于湖北省南部,长江与东荆河之间,西南隔长江与湖南省临湘县相邻。东经113°07′—114°05′,北纬29°39′—30°02′。面积2519平方千米。2004年末总人口897186人。辖2个街道、14个镇、1个乡、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湖北洪湖经济开发区、洪湖府场经济开发区)。共有40个居委会、448个村委会。市人民政府驻新堤街道办事处。邮编:433200。行政区划代码:421083。 · 荆州经济开发区 荆州经济开发区、荆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简称荆州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区域人口10万余人,辖区面积约60平方公里。荆州开发区是湖北省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有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区内主导产业初具规模,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初步形成了机电、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纺织印染、农副产品深加工等特色产业群。荆州开发区是荆州市开放开发的主平台、工业兴市的主战场,经济发展的火车头,2011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荆州城(2张)
编辑本段人口概况
本段荆州名人
唐良智 男,汉族,1960年6月出生,湖北荆州洪湖人,198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8月参加工作,华中科技大学西方经济学专业毕业,博士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现任中共武汉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副省级)。 楚庄王熊侣 楚庄王熊侣,楚穆王之子。公元前613年—公元前591年居于王位。楚庄王熊侣在前人的基础上,领导楚国当上了春秋五霸之一的霸主。楚庄王的名言是:“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庄王执政第八个年头,带兵到洛阳,“观兵于周郊”、“问鼎小大轻重”。他执政的第十六个年头,创造“县”这一地方政制,是后来秦的郡县制之胚模。庄王在内政上起用贤臣孙叔敖等,并着力发展经济,提倡勤俭,改革兵制,使国力兵力日盛。楚两次伐宋,晋国不敢出兵,宋遂臣服于楚。鲁、郑、陈相继俯首。庄王终于完成霸业。公元前591年,楚庄王因病逝世,归葬纪南城郊八岭山。 楚威王熊商 楚威王(前339年至前329年在位),芈姓,原名熊商,楚宣王之子。楚威王七年(前333年)打败越王无疆,尽取吴地,在长江边在石头山(今清凉山)上建立金陵邑(南京城)。宋代有所谓威王埋金的故事,楚威王觉得南京“有王气”,吩咐在龙湾(今狮子山以北的江边)埋金。楚威王七年(前333年)大军伐齐,与齐将申缚战于泗水,进围徐州,大败申缚。威王十年而卒,子楚怀王继位。 屈原 屈原(前339~前277)世界文化名人,战国时楚国诗人。
名平,字原,又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郢都屈姓贵族家庭。父亲伯庸曾任楚国大夫,为楚武王子瑕之后裔。屈原博闻强记,熟悉政治情况,善于外交辞令,楚怀王时任左徒很得信任,但为佞臣所不容。上官大夫向怀王进谗,诬屈原贪怀王之功以为己有,怀王由此而疏远了屈原,乃至免其左徒之职。秦大破楚于丹阳、蓝田之后,屈原受命使齐以修好。回郢都后,一再进谏,始则劝怀王杀了张仪,继而劝怀王不入秦。怀王俱不从,遂被秦国掳去囚死。顷襄王即位后,屈原曾任三闾大夫,掌公族子弟的教育。不久又受谗见斥,放逐于江南。他深恶楚国政治之腐败,痛感国家之沦亡,悲愤难禁,于公元前277年在湖南抱石投汨罗江而死。屈原学识渊博,志洁行廉,抗“溷浊”之世,违“工巧”之俗。他政治上不得志,遂将其理想、遭遇、忧愤、抱负形诸笔端,铸成宏伟诗篇。其代表作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他的诗篇在博采民歌精华、广泛吸收民间文学艺术营养的基础上,创造出"骚体"这一崭新诗歌形式,以其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融入神话传说,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影响巨大。鲁迅赞道:“被谗放逐,乃作离骚,逸响伟辞,卓绝一世。”相传屈原死后,才有了端午节,以示纪念。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纪念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屈原为其一。
伍子胥 伍子胥(前559~前484)。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谋略家。名员(音云,yun第二声),字子胥。春秋末期楚国大夫伍奢之次子,先祖原姓乾,名荒,因有功于周,被赐封为伍哲功,其子孙遂以伍为姓。春秋时楚国人。属今监利县人,县城大车站外有其雕像。伍子胥的父亲叫伍奢,伍员的哥哥叫伍尚。伍子胥本为楚国人。性刚强,青少年时,即好文习武,勇而多谋。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因遭楚太子少傅费无忌陷害,父、兄为楚平王所杀,被迫出逃楚国,发誓必倾覆楚国,以报杀亲之仇。入吴后,知公子光有大志,乃助其刺杀吴王僚,夺取王位,得进用为“行人”(掌朝觐聘问之官),与谋国政。辅佐吴王阖闾修法制以任贤能,奖农商以实仓廪,治城郭以设守备。又举荐深通兵学的孙武为将,选练兵士,整军经武,使吴成为东南地区一强国。后遭太宰伯嚭诬陷,被逼自杀。春秋末期吴国兴亡,伍子胥举足轻重。其治国用兵,以务实为旨,远见卓识,谋略不凡。《汉书·艺文志》着录兵书《伍子胥》十篇、图一卷,虽已亡失,当证伍子胥生前有其军事着作。 申包胥 申氏,名包胥,又称王孙包胥,生卒年待考。荆州监利人。春秋时楚国大夫。原与伍子胥友善。楚平王七年(前522),伍子胥因父亲冤案逃离楚国,途遇申包胥道“我必覆楚”。申包胥答曰:“子能覆之,我必能兴之。”楚昭王十年(前506),吴王用伍子胥计破楚入郢。申包胥随昭王撤出辗转随国。后自请赴秦,求秦哀公出兵救楚。初未获允,乃七日不食,日夜哭于秦廷。哀公为之感动,终于答应发兵车五百乘前往救援。在秦、楚军队的反击下,楚人驱走吴国军队,收复了郢都。申包胥归郢后,昭王对他欲予奖赏,他声称请救兵是为了楚国人民,拒受赏赐。随即隐居山中,以度余年。 岑参 岑参(约715~770)唐代诗人。荆州人。岑羲之侄。少年孤贫,刻苦读书。天宝三年(744)进士,始任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天宝八年(749)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中掌书记。天宝十三年(754),随封常清赴北庭,任节度判官,往来于北庭、轮台间。八年边塞生活期间,其诗歌创作呈现高峰。肃宗时返京,历任右补阙、起居舍人、虢州长史。大历初年(766~768),任嘉州刺史,故称岑嘉州。后欲返故里,因蜀中战乱,终未成行,卒于成都。岑参早年写山水诗,意境新奇,后几度出塞,久佐戎幕,诗境大为开阔,着力描绘军旅生活及边塞风光,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皆为唐代边塞诗代表作。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等名句脍炙人口。陆游称誉其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传世作品有后人所辑《岑嘉州诗集》8卷。 戎昱戎昱(744~800)唐代诗人。荆州人。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宝应元年(762),从滑州、洛阳西行,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桂州刺史李昌?幕僚,颇受信用。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他是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友》较有名。存诗125首,明人辑有《戎昱诗集》。 陈友谅 陈友谅(1320~1363)元末农民起义领袖,沔阳黄蓬山(今洪湖)人,祖籍排湖谢家湾,后迁居沔城南门玄妙观。本姓谢,其祖父入赘陈氏,因从其姓。出身渔家,饱尝生活艰辛。自幼崇尚武艺,至元六年(1340)五月 陈友谅
,到玉沙县城(今仙桃市西南沔城镇)考试武科,虽"神力"过人,但名落孙山,只被任为录事。至正十年(1350)八月在洪湖率渔民千余人起义,到至正十三年已有二万余人。后投靠徐寿辉,被封为中书省平章政事兼都元帅。至正十八年至十九年,利用元军主力在北方与红巾军作战之机,加紧扩充地盘,使其领导的南方红巾军已拥有湘、鄂、赣以及皖、浙、闽部分地区。至正二十年陈友谅派人在江中沉杀了徐寿辉,于江州(九江)称帝,国号汉,年号大义。
张居正张居正于嘉靖四年(1525)出生在荆州城东门外的草市,明朝宰相,字叔大,号太岳,少名白圭。参加郡试时,大司徒李士翔替他更名为居正。张居正自幼好学,5岁启蒙,7岁即通六经大义,12岁考中秀才,16岁中为举人,被称为“江陵神童”,驰名湖广。他幼年读书的地方,位于荆州城东门外的古柏堂。张居正23岁经会试、殿试取中进士。三年后由庶吉士(见习官)升授翰林院编修。他43岁进入内阁,当上了大学士。48岁成为内阁首辅(宰相)。前后主政10年。其时国家危机四伏,为维持明王朝的统治,他厉行改革,于万历元年(1573)提出“考成法”,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之外,朝下而夕行”。万历六年提出丈量天下土地,使大地主豪强隐瞒的土地被清查出来,改变“小民税存而产去,大户有田而无粮”的现象。万历九年又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将田赋、徭役及各项杂税合并,按亩折纳,征收银两,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他任用名将戚继光等练兵,加强防御鞑靼贵族的攻击掠夺,使明王朝北部边关数十年无烽火之惊;任用潘季驯主持浚治黄、淮,成效卓着。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改变了嘉、隆以来政治混乱,财政匮乏的窘境,国势出现中兴景象,受到上至皇帝、下至僚佐的敬重,李贽赞他为“宰相之杰”。万历十年病卒于北京,谥“文忠”。
袁宗道 袁宗道(1560~1600)明代文学家,“公安派”的发起者和领袖之一,与弟宏道、中道并称"三袁"。字伯修,号玉蟠,又号石浦。荆州公安人。万历十四年(1586)礼部会试第一,次年任翰林院编修,授庶吉士。万历二十五年八月,以翰林院修撰充东宫讲官,“鸡鸣而入,寒暑不辍”。万历二十八年秋,在北京“竟以惫极而卒”。终年41岁。光宗继位,赠礼部右侍郎。在文学上既反对模拟复古,又注重学习前人“古文贵达”的精神,先后发表《论文》上下两篇,在中国文学史上起过重要的作用,至今仍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这两篇论文批驳前后“七子”违反文学发展规律,倡导剽窃蹈袭、复古倒退的谬论,主张作家应“从学生理,从理生文”。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公安派”主帅,袁宗道二弟。字中郎,号石公,又号六休。荆州公安人。生性直爽,喜游山水。万历十六年(1588)乡试中举。翌年考进士落第,回乡与因公归里的胞兄宗道朝夕切磋学问。万历二十年中进士。万历二十三年出任吴县县令,不到两年,“一县大治”,“吴民大悦”。但他厌恶官场陋习,曾七次上书辞职。宰相申时行赞叹“二百年来,无此令矣!”获准离任后,遍游东南名胜,写下《虎丘记》、《晚游六桥待月记》等名篇。万历二十六年(1598),再次入京,先后任京兆校官、礼部仪制司主事。又作《满井游记》、《徐文长传》等名篇。胞兄袁宗道辞世,他悲痛不已,告假归里建"柳浪馆",栽花种柳、吟诗着文、参禅悟道、闲游山水达6年之久。传世的有诗歌1700多首,游记、书札、序跋、碑记、传状、日记、杂文等近600篇。成就最大的是山水游记,清新秀俊,自成一家。后人将其全部诗文编为《袁中郎全集》行世,近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袁宏道集笺校》本。 关帝庙会每年正月和农历 5月l3,关帝庙都要举行大型庙会,届时,湖北荆州人在这里玩龙灯,划采莲船,骑马射箭,吹喇叭套轿子,把关帝庙内外闹腾得红红火火。荆州人敬仰关公,已成了千年不变的习俗。当年关羽出兵伐吴获胜归来,荆州军民就在大北门外敲锣打鼓放鞭炮,夹道欢迎祝捷,而今,此街仍名为“得胜街”。逢年过节,荆州人玩龙灯,耍龙的小伙子们都要先到关帝庙内拜拜!关公,再沿古城街巷舞龙。荆州城生产的旅游纪念品,也有以关公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如绣有关羽像的丝织手绢,印有关公的精致背包,还有关公画片、小塑像等等。荆州城内的宾馆、商店和许多民宅,多喜欢在大堂供奉关公像,有的还一日一拜。荆州的大人小孩,差不多每人都能讲上几段关羽镇守荆州的故事。关公的忠义精神,已深深根植于荆楚大地。随着台湾海峡两岸的交流日渐频繁,随着中国和海外的交往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台港澳和外国朋友来荆州朝拜关公,进香还愿。荆州人、湖北人、山西人、河南人、福建人、新加坡人、美国人、日本人、欧洲人,世界各地的人,经常在荆州关帝庙聚在一起,用不同的语言赞颂关公的忠义精神。荆州关帝庙管委会负责人自豪地说,“为了传承关公的忠义仁勇文化道德精神,全世界不同肤色的人都聚集在我们这里。这小小的关帝庙,有时候就象一个小小的联合国。”
编辑本段荆州与奥运
路线:金凤广场—〉东门—〉荆南路—〉屈原路—〉荆中路—〉郢都路—〉南环路—〉九龙渊公园,终点:沙隆达广场。 时间:2008年6月2号8点至12点30分。 图片: 火炬手郑李辉从荆州市委书记手中接过火炬
奥运圣火传递 2008年6月2日圣火在荆州进行传递。火炬在荆州市境内的传递距离为41.3公里。具体线路为:金凤广场(起跑仪式)→荆州古城(东门)→荆南路→屈原路→荆中路→郢都路南环路(大学城)→九龙渊公园→江津路→塔桥路→北京路→三岔路→荆江大堤→大湾沿江大道→沙隆达广场。 参加荆州市火炬传递的火炬手为208人,护跑手为45人,其中在荆州产生的火炬手120名左右,由荆州奥运火炬传递工作组委会直接选拔的火炬手为58名。
编辑本段民风民俗
㈡ 荆州有怎样的历史与发展
荆州是湖北省省辖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长江中游江汉平原。现辖荆州区、沙市区、江陵县、公安县、监利县,代管松滋市、石首市、洪湖市。荆州以原境内蜿蜒高耸的荆山而得名。
荆州历史悠久,是楚国故都、楚文化中心,文化遗存丰富,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荆州是楚文化的中心,楚国在此定都411年间,名列“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其精湛的丝织、冶炼、锻铸、髹漆工艺技术及老庄哲学和庄骚文学等大放异彩,鲜艳夺目的楚文化几乎囊括了周代文化的大半精华。荆州是闻名遐迩的古战场和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发生于此的着名战事即达一百余次。荆州人文荟萃,楚庄王、孙叔敖、申包胥、伍子胥、屈原、宋玉、庾信、岑文本、岑曦、岑参、张居正以及“公安三袁”等都是从荆州走向社会舞台而千古流芳的历史名人。荆州文物分布十分密集,全市现有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百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2处。荆州旅游业兴旺,轻工业发达。
荆州有保存较完好的古城墙,城内东西直径3.75千米,南北直径1.2千米,面积4.5平方千米,城墙周长10.5千米,高8.83米,共六座城门,每座城门上均建有城楼。
荆州古城分为三层,外边是水城,中间是砖城,里面是土城。城池构筑十分坚牢,为防止城墙因水浸腐蚀而下陷,城墙基脚全部用条石垒砌,用砖砌的城墙均用石灰糯米浆灌缝;城墙底下的两个排水洞也全用条石砌成,洞内可容两人并排行进;城外有护城河紧紧环抱。荆州城实属易守难攻,故有“铁打荆州”之说法。
㈢ 湖北荆州都有什么工厂
沙市以机械厂为主,有些药厂,还有做冰箱,空调的电子厂。岑河那边都是以轻工业为主的纺织厂。
㈣ 湖北荆州主要工业产品是什么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2-15
㈤ 建城史2700年的湖北省荆州市,有着怎样的历史
《尚书 夏书 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江、汉朝宗于海,九江孔殷,沱、潜既道,云土、梦作乂。厥土惟涂泥,厥田惟下中,厥赋上下。厥贡羽、毛、齿、革惟金三品,杶、干、栝、柏,砺、砥、砮、丹惟菌、楛,三邦厎贡厥名。
“荆州”这个名字来源于《尚书》中的夏书禹贡篇,这本成书于公元前五世纪,也就是春秋早期的儒家经典最早出现了荆州两个字,而且确定了荆州的范围。
一、荆州的由来
荆州来源于荆山,因为荆山以南称为荆州,荆山是位于湖北省境内一座历史悠久的山,位于神农架的东边,襄阳的西边,武当山的南边,宜昌市的北边,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据说和氏璧就是一个叫卞和的人在荆山发现了一块未经雕刻的玉石,他两次把这块玉石献给楚王,但没人识货,楚王还砍了卞和的双脚,直到楚文王时期,这块玉石才被开发出来,并打造成和氏璧。
今天的荆州古城墙
五、今天的湖北省荆州市
今天的湖北省荆州市自从楚文王在公元前689年迁都到郢都建城以来,存在了2700多年,荆州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灿烂的荆楚文化和深厚的三国文化流传至今,另外荆州现在还完整保留着清朝顺治年间修建的古城墙,还有护城河,在中国七大古城墙中排名第二。
荆州地区的枝江关庙山、江陵毛家山、松滋桂花树、公安王家岗等遗址属于大溪遗址,这一文化形成于公元前4400年~公元前3300年左右,距今有5千多年的历史了。荆州附近埋藏着大量的楚国国君及贵族的墓葬,更是出土了数不清的历史文物。
今天的湖北省荆州市作为地级市,下辖荆州、沙市两城区,江陵、公安、监利三县和松滋、石首、洪湖三市,和荆州经济开发区、荆州高新区和纪南文旅行区3个功能区,总人口约647万,荆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长江中游重要的港口城市,中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轻纺基地。
㈥ 荆州经济曾排全国第四,如今为何沦为三线城市
相信很多驴友们都去过湖北旅游,对于湖北,我们比较熟悉的可能是武汉和宜昌。其实湖北还有一个城市,它曾经在全国排名上紧跟在北上广这些一线大城市之后,也可以说是整个湖北省的支柱,可是如今它的名字却变得很不起眼,甚至沦为三线城市,这个城市就是荆州。
对于荆州这个辉煌不再的城市,也有很多网友感叹太可惜了。它的历史和文化太悠久,也有很多人因此希望它能像从前一样闪耀。那你呢?你对这个城市有什么看法呢?
㈦ 荆州有哪些大型企业
下面是我所知道的:
湖北楚源集团,白云边,凯乐集团,沙农达,四机厂,荆州恒隆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湖北新生源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吉象人造林制品有限公司,湖北活力美洁时洗涤用品有限公司。
㈧ 荆州市一共有哪几个工业园,分别分布在哪里,每个工业园重点是什么行业
荆州区的九阳业园、学学堂洲工业园、城南纺织工业园、拍马工业园和川店紫荆工业小区、太湖工业小园的“四园两区,沙市区的开发区,关沮工业园,江陵的江陵工业园,下面县市的就不知道了荆州市一共有哪几个工业园,分别分布在哪里,每个工业园重点是什么行业?
㈨ 荆州当地的代表性产业是什么
荆州当地的代表性产业还是化工厂,荆州的旅游业一直不是很发达。
㈩ 荆州历史上工商业发展如何
发展的很不错!1,汉初,统治者“开关梁,弛山泽之禁”,以致楚地商业在经受秦人的摧残后获得复苏并日益显示出蓬勃生机。据《史记·货殖列传》、《汉书·地理志》和《盐铁论·通有篇》等文献记载,先秦时期楚国繁华的都会,在汉代仍旧是“富冠海内”,“为天下名都”。楚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矿产和丝绸,仍然是国际市场上的俏货,2魏晋南北朝时期,江汉平原优越的地理条件使之成为重要的商业绾毂。《南史·蔡廓传》称江陵是“雍、岷、交、梁之会”,同书《张敬儿传》也称该地“良皮美罽、商赂所聚”,甚至出现“郡少农桑,农不如工,工不如商之务”3,隋唐时期,江汉地区的商业也非常发达。襄、荆、鄂三州位于交通要道,起着联系外端口、转运物资的重要作用,因而带来了商业贸易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