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业生产 > 日本工业具有哪些特点

日本工业具有哪些特点

发布时间:2022-07-18 04:41:36

1. 日本工业特征

特点
1.大力发展海上航运,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从而使本国经济得到调整发展。日本是世界上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2.日本的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和纺织工业。这些工业的产品大量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日本的最大贸易对象是美国,其次是亚洲和西欧。
日本与中国的贸易,日本从中国输入的商品有服装、石油、煤炭、棉花、水产品和蔬菜等。向中国输出的商品有钢材、电子产品和其他工业品。
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东京大阪、名古屋、北九州等大城市及其附近地区是主要的工业区
2. 影响日本工业分布的原因。
以海港为依托,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依靠国际市场,是形成日本工业临海分布的主要原因。

2. 日本工业化的特点有哪些

日本工业化有自己的特点。第一,日本的工业化是在政府的推动和对外军事侵略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欧美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政府也会起到很大作用,但是政府推动工业化在日本表现得更加明显。日本的工业化从开始到基本完成,起主导作用的都是明治政府。明治政府通过发行“金禄公债”,设立“创业基金”和“劝业基金”,增加财政信贷以及“处理”国营企业等一系列措施,支持、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尤其是那些与政府关系非常密切的官商,从而形成了日本工业化中的私人资本和国家权力之间的特殊关系。在日本,财阀对政府是有依赖性的。明治政府在工业化中提供了大量的公共产品,兴建了有利于军事工业的社会基础设施。通过公共产品的提供,进一步确立了政府在工业化中的地位。 第二,因为日本工业化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情势,所以其工业化道路和欧美国家有很多不同。英法等国家的工业化,一般都是从消费资料生产部门,尤其是纺织业的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开始,在这些行业的机械化达到一定的水平之后,在扩展到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日本的工业化过程则要相对复杂。消费资料生产部门和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现代化是相互交错进行的。对于私人资本而言,工业化是从以纺织业为代表的轻工业开始的,然后扩展到造船、机械机器等重工业部门。对于国家资本来讲,因为已有幕藩体制下的军工企业基础,所以一开始就从军事重工业开始着手工业化。 第三,日本的工业化是通过移植西方近代产业和外国的技术装备实现的。当日本进行工业化的时候,西方的欧美国家工业化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这样一个情势,使得日本可以引进当时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工业化的经营管理思想、组织形式和各种制度安排。引进大量的技术设备为工业化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但是由于国内的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特别是重工业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军事工业,所以使得日本的机器制造业较为落后。基础的薄弱和产业结构的畸形使得日本对外国技术装备的依赖加深,从而导致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日本都把重工业作为工业化的目标选择。 第四,日本的工业化是非西方的工业化,其中蕴含了日本的民族精神。着名的经济史学家戴维路S路兰德斯认为,文化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很大。他说:“任何类型的经济发展都是复杂的,而且包括种种相互影响的因素。其中还常有机会成分。但在对这些偶然事件,或随机事件,或由地理引起的问题作一最终分析时,‘文化’则被广泛使用。[1]” 弗朗西斯路福山也认为:“现代制度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却不足以构成现代繁荣和社会安康的充分条件,它们还必须与某些传统和道德习俗相结合。[2]”日本将其精神和工业化结合在一起。日本没有基督教的传统,“无意对创世作猜测或崇拜一个滋生万物之神,注重自然现象,甚至敬畏出类拔萃的山川鸟兽。这种种专着于刻下环境之事物,有意受自然力量之感召,不沉湎于抽象观念的习惯,不可能与日本人经常在技术工作中表现精研独到的能力及个人行动易于协调没有关系。[3]” 日本的武士道文化和等级制思想使得日本人有了崇武尚美的独特性格。这种性格和加上岛国的约束使得日本人经常有侵略意识。在日本重工业化的过程中,日本人正是通过战争掠夺到工业化所需要的资本。日本人善于学习,而且非常彻底,表现在它的制度变迁上。历史上,当中国经济独步于世界的时候,那么它学习中国的官僚组织架构。但是由于没有异族侵略的威胁,所以日本没有像中国一样形成中央集权制,日本的战国时代时间很久。在西方崛起以后,日本人很快便选择“脱亚入欧”,开始学习西方各国的制度。根据本国的历史和国情,日本人从英国、法国、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借鉴自己所需要的东西。通过借鉴学习,从而融合到自己的经济发展大计当中,并且成就了自己的工业化模式。

3. 日本的工业特点

1、大力发展海上航运,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从而使本国经济得到调整发展。
2、日本的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和纺织工业,这些工业的产品大量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日本的最大的贸易对象是美国,其次是亚洲和西欧。
3、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东京大阪,名古屋,北九州等大城市及其附近地区是主要的工业区,以海港为依托,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依靠国际市场,是形成日本工业临海分布的主要原因。

4. 日本的工业生产特点是什么

丰田式模式
近些年,日本大多数大型工业企业,逐步向丰田式工业模式过渡。
丰田式模式就是,核心技术和部件的开发生产自己掌握,配件生产委托子公司或专门生产厂家。
自己负责组装以及系统整体整合。
子公司或厂家负责配送。
为减少配送成本,专门厂家或子公司都迁到组装厂周围,呈卫星分布。

5. 日本工业区主要有哪些特点

日本工业,是指日本的工业产业。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在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构成了太平洋沿岸带状工业地带。日本的五大工业区有京滨工业区(东京,横滨),名古屋工业区(名古屋为中心),阪神工业区(大阪,神户),濑户内海工业区(濑户内海沿岸)和北九州工业区。日本的工业分布被称为“临海型”工业布局。主要的工业城市有东京、大阪、神户等

6. 日本工业分布特点

日本工业分布的最突出特点是临海性。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地区,尤其是所谓“三湾一海”地区,即东京湾、伊势湾和大阪湾以及濑户内海沿岸地区。东起东京湾东侧的鹿岛,向西经千叶、东京、横滨—骏河湾沿岸—名古屋—大阪、神户—濑户内海沿岸,最后直达北九州,长达1,000公里,包括京滨、中京、阪神、濑户内、北九州等五大工业地带及其毗连地带,呈东西向的条带状地区,通常称之为“太平洋带状工业地带”。该地带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4%,但却拥有日本全国人口和工厂数的
60%,工人总数的67%以上,工业产值的75%,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设备能力的95%,以及重化学工业产值的90%以上。特别是战后新建的大量消费原料的资源型工业,全部分布在这一带,成为临海型工业区的典型代表。太平洋带状工业地带不仅是日本、也是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区之一。日本工业高度集中在这一带状地区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日本发展工业的原料、燃料大部分依靠输入,产品又大部分依靠输出,面向国外市场是战后日本工业布局的基本出发点。在太平洋沿岸一侧的许多专业码头上,往往通过自动流水传递线,将进口的原料和燃料直接运入生产车间,就地加工;同时,所产的产品也径直通过出口专业码头由海船运销世界各地。因此,就这个意义上讲,巨型船舶和港口就成了日本工业原料、燃料的来源地和产品的销售地。这样,既节约用地,又缩短生产周期,可获得巨大经济效益。战后资源来源地域构成的变化,即由战前和战时主要面向日本海一侧(如中国、朝鲜等),改变为战后主要面向太平洋一侧(如东南亚、大洋洲、欧洲、北美洲、非洲、拉美等),则更是工业愈加集中于太平洋沿岸的直接原因。第二,充分发挥岛国位置条件的优越性。日本海岸线绵长,沿海又多优良港湾,尤其是太平洋沿岸,水深港阔,风平浪静,潮差不大,适宜修筑巨港和深水码头,便于大型或超级货轮停泊。目前,太平洋沿岸的各港湾地区不仅为原料进口和产品出口提供了便利条件,而且船舶结构的日益大型化又造成海上运输费用的低廉。第三,日本沿海地带虽已十分密集,用地紧张,但是近些年来这里由于填海造陆,已使地价较为便宜,利于投资设厂。第四,沿海各大工业地带是日本工业、城市和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因而也是国内工业品最大的消费地,使生产地接近消费地的经济原则得以实现。第五,日本在实施重点发展重、化学工业方针的进程中,在沿海地区大量投资修筑公共设施和增设交通线路,从而为布局新厂提供了各种方便条件。日本工业分布的高度集中,从整体看是很不平衡的,过于集中的布局是不合理的;但就一个企业内部来说,则布局紧凑,用地少,也便于和其它企业联系,在技术上是合理的,经济效益较高。
但是,日本工业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原有工业地带已拥挤不堪,处于饱和状态,目前已提出重新布局工业的问题。工业布局开始向其它地方分散,其总趋势是:(1)向原有工业地带的四周及其外围的内陆部分延伸,特别是那些技术密集型工业更是如此;(2)向消费地扩展;(3)趋向劳动力资源充足的地区;(4)在工业落后的地区建立地方性的工业据点。此外,日本还大力在海外投资建厂,就地加工原料,然后将半成品运回日本。

7. 阐述日本工业分布的特点及其原因

日本主要工业区大都集中在太平洋沿岸,主要形成了京滨、阪神、中京、北九州4个主要的工业区。日本工业高度发达,工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和节能节材方向发展。主要部门有电子、家用电器、汽车、精密机械、造船、钢铁、化工和医药等,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机械工业一直处于重化学工业的中心地位。

制造业:

日本工业集中于几个工业区的方式发展,例如关东地方和东海地方,东京和福冈之间。一个狭长型的工业地带拥有亚洲最悠久的工业史。许多产业在日本高度发展,包含消费性电子、汽车、半导体、光纤、光电、多媒体、影印机、高级食品。

矿业:

因日本属于火山活动多发地域,所以埋藏的矿物资源种类丰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矿业比较发达。但到了战后,对矿业危害的环境对策,以及从业人员的安全对策造成生产成本大幅增加,导致了行业衰退。仍在出产的有:成本较低的可以露天挖掘的石英、石灰石,以及纯度高,有国际竞争力的金、银、石油、天然气等。

科技业;

20世纪80年代日本确立了“技术立国”战略,日本的科学研发能力位居世界前列,应用科学、机械、及医学等领域尤为突出,日本政府把电子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技术列为国家的3大支柱产业技术,并把3大支柱产业的关键技术细分为16项。每年的科研经费达1300亿美元,高居全球第二。

服务业:

日本的服务业,特别是银行业、金融业、航运业、保险业以及商业服务业占GDP的最大比重,且处于世界领导地位,首都东京是全国第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世界金融、航运和服务中心之一。日本有世界资产最庞大的银行邮储银行,三菱UFJ金融集团、瑞穗金融集团和三井住友金融集团在世界金融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东京证券交易所是仅次于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世界第二大证券交易所。

文化业:

日本的文化产业在音乐、电影业、动漫产业、出版业、广告业、体育用品产业、旅游业、教育培训业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外贸业:

外贸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日本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确立了贸易立国的发展方针。“入关”后,日本开始取得和其他缔约方同样的平等地位。按照关贸总协定中的最惠国待遇的基本原则,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进行自由贸易,为日本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创造了有利的国际市场条件。此后,日本对外贸易迅速增长,主要贸易对象为美国、亚洲国家和欧盟国家。

拓展资料:

日本的交通:

日本交通运输业发达,已形成以海运为主,海、陆、空密切结合的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国际航运中,货运以海运为主;客运以航空为主。国内客运以铁路和公路为主;货运以公路和海运为主。日本拥有庞大的海洋船队,与世界各地都有航线相通。着名的海港有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等。

首都的羽田机场和成田机场是日本的空中大动脉,在2008年世界机场服务质量的排名中,东京羽田机场位列第一,函馆、福冈、大阪、关西、北九州、那霸的机场都是日本的空中交通枢纽。日本航空、全日空、北海道国际航空、天马航空(SKY)是日本四大航空公司,是日本空中交通的重要标志。

日本的陆路交通大部分依赖地铁、轻轨、铁路等轨道交通,日本铁路的客运服务始于1872年,包括JR和私铁在内的铁道的总运行距离为27929公里,新干线是日本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系统,以“子弹列车”闻名。2015年,运送旅客人数达到240亿人次。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日本

8. 日本工业分布特点是什么

大家都知道日本的工业还是非常发达的,而且日本的工业区都集中在太平洋沿岸位置,日本工业分布特点都有什么呢?



日本的工业住要是在京滨、阪神、中京、北九州这四个主要的工业区,日本的工业也是高度发达的,主要是电子方面、汽车方面、精密仪器方面,有非常突出、先进的技术,而且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尤其是机械工业方面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日本工业高速发达,做事情非常严谨,有很大的关系。

日本工业的分布地区,一般是在京滨、阪神、中京、北九州这四个主要的工业区。大家都知道,日本人是非常严谨的,是仅次于德国严谨的民族。所以日本所生产出来的各种工业、电子、半导体、光纤等都备受消费者的喜爱。日本从明治维新后就大力发展工业,这么多年来在世界上的技术水平也都非常领先。

9. 一句话概括日本的工业生产特征

日本工业最主要的特点是精工业,技术上模仿他国但模仿并改良后甚至能超越他国,令外节能环保也是他们的特点,他们在国内的工厂实际上不多,工厂大多设立在中国,所以对其资源环境消耗都不大.

阅读全文

与日本工业具有哪些特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奔驰的轮胎为什么易爆 浏览:996
工业门安装怎么选 浏览:297
奔驰招聘为什么要确认邮箱 浏览:973
金沙汽车站附近小区有哪些 浏览:315
奔驰油是多少升 浏览:735
汽车防尘网怎么解决 浏览:890
宝马3改音响多少钱 浏览:11
宝马10万左右买什么车 浏览:897
汽车天窗模糊怎么处理 浏览:816
汽车如何进行定速巡航 浏览:947
奔驰车保养机油多少升 浏览:303
宝马看多少油 浏览:116
奔驰发动机电脑进油怎么修 浏览:946
18款奥迪a8多少钱 浏览:849
奔驰水在哪里加 浏览:718
买什么工业机械能赚钱 浏览:952
宝马x1油滤网在哪里 浏览:482
荣威汽车屏幕太亮如何调节亮度 浏览:592
佛山的工业区分布的位置如何 浏览:376
奔驰大g音响怎么调节 浏览: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