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辽宁朝阳有什么特产
1、凌源烧鸡
亦称熏鸡,成品讲究肉熟透,表皮呈紫红色,咸淡适度,表里如一,气味芬芳,口感极佳,烧鸡外型美观,鸡头回扭,口衔一翅,双足后折插入腹腔,达到色味香形具臻佳妙。
2、赵家豆腐脑
豆腐脑浇上滚热的卤子,点上香油,醋等佐料,香气扑鼻,超级好吃,是当地人最喜欢吃的一种小吃。
3、拨面
以优质荞面加水和好,放于面板上擀成厚约2厘米的面片,然后用特制的拔面刀拔制而成。煮熟后面条细长,柔韧适度。浇卤后,味美适口,经济实惠。
4、碗砣
碗砣采用荞麦汁在小碗中蒸煮而成,使用时加入特制的醋汁,是当地人民却终十分喜爱的风味小吃。此为秋冬美食,可独食,亦可下酒。
5、面茶
面茶是冬天最受欢迎的小吃之一。用小米加工成的细面熬成稀糊状粥,内加少量的碱面和精盐。食用时把面茶盛在碗里,上面淋上少许芝麻酱,再撒满一层油炸的黄米面颗粒形脆果,既暖身果腹又香脆可口。
Ⅱ 中国境内丰富的物产有哪些
中国境内的丰富物产资源:
矿产资源
中国幅员广大,地质条件多样,矿产资源丰富,矿产171种。已探明储量的有157种。其中钨、锑、稀土、钼、钒和钛等的探明储量居世界首位。煤、铁、铅锌、铜、银、汞、锡、镍、磷灰石、石棉等的储量均居世界前列。
土地资源
中国土地资源有四个基本特点: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少;类型复杂多样,耕地比重小;利用情况复杂,生产力地区差异明显;地区分布不均,保护和开发问题突出。
森林资源
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全国森林面积2.0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1.63%,森林蓄积151.37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0.69亿公顷,蓄积24.83亿立方米,居世界首位。
水资源
中国水资源总量占降水总量的44.2%,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29万立方米。淡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占世界第6位,人均占有量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排在第88位。
动物资源
中国是世界上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据统计,中国陆栖脊椎动物约有2070种,占世界陆栖脊椎动物的9.8%。其中鸟类1170多种、兽类400多种、两栖类184种,分别占世界同类动物的13.5%、11.3%和7.3%。
植物资源
中国幅员广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植被种类丰富,分布错综复杂。在东部季风区,有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中、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亚热带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寒温带针叶林,以及亚高山针叶林、温带森林草原等植被类型。在西北部和青藏高原地区,有干草原、半荒漠草原灌丛、干荒漠草原灌丛、高原寒漠、高山草原草甸灌丛等植被类型。
植物种类多,据统计,有种子植物300个科、2980个属、24600个种。其中被子植物2946属(占世界被子植物总属的23.6%)。比较古老的植物,约占世界总属的62%。有些植物,如水杉、银杏等,世界上其他地区现代已经绝灭,都是残存于中国的“活化石”。种子植物兼有寒、温、热三带的植物,种类比全欧洲多得多。此外,还有丰富多彩的栽培植物。从用途来说,有用材林木1000多种,药用植物4000多种,果品植物300多种,纤维植物500多种,淀粉植物300多种,油脂植物600多种,蔬菜植物也不下80余种,成为世界上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2)冶金工业特产有哪些扩展阅读:
中国国土辽阔,土地资源类型多样,耕地、林地、草地、荒漠、滩涂等在中国都有大面积分布。但是,中国山地多,平原少,耕地与林地所占的比例小。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耕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林地多集中在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草地多分布在内陆高原、山区。
Ⅲ 宁夏特产都有什么
宁夏“五宝”用颜色来说,是红、黄、蓝、白、黑,它们分别是枸杞、甘草、贺兰石、滩羊皮、太西煤、枸杞原位野生,俗称野茨,木本植物。它耐盐碱、沙荒、干旱,是贫瘠地区植树造林的好树种。从五月到八月,枸杞花开不断,花朵鲜艳,到了秋季在茂密的绿枝上,缀满了红彤彤、亮闪闪、玲珑剔透、貌似樱桃、状如宝石的果实,十分招人喜爱。枸杞浑身是宝,根、茎、叶、花、果都可以利用。它的根皮,又叫“地骨皮”有清虚热、凉血的功能,主治虚带发热、盗汗、咳血等症。它的嫩叶药名叫“天精草”,有除烦益志、补五劳七伤的功效,主治热毒、疮肿:叶与羊肉一起做羹,味美而益人,还可以制成枸杞茶。枸杞的果实“枸杞子”色泽鲜红,背誉为“红宝”,营 养成分十分丰富,并有很高的药物价值,不仅含铁、磷、钙等物质,而且还含有大量的糖、脂肪、蛋白质及氨基酸、多糖色素、维生素等,有湿肺清肝、滋肾、益气、生精、助阳、名目、强筋骨的功能。特别是对人体医疗保健作用含糖量河有益于人体智力开发的有机含量均高于其他中国省区。1993年经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临床验证,宁夏枸杞还是人体免役功能的增强剂,应用十分广泛。现在市面上多为经过脱水处理的干果。用法主要有三:入药、泡酒、做菜。它的系列产品有:干鲜枸杞、枸杞酒、枸杞菜、枸杞水晶糖、鲜枸杞罐头等。
黄宝——甘草
甘草别名甜食根,多年生草本豆科植物。其根茎可入药,是中药常用的解毒、调和药剂,故有“十方九草”之说。甘草多生长在沙漠边缘,黄土高原及黄土丘陵地带。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等功效。能起到抗溃、抗炎症、降血压、中枢抑制、甚至抗肿瘤的作用,被称为中药里的“国老”,赞为“药中之王”。甘草又是副食品工业的原料,可做酱油、口香糖、饼干、香烟的添加剂。在工业和印染业中,甘草也有广泛的用途,宁夏素来就是甘草之乡,所产甘草色红皮细,骨重粉足、条干顺直,名盖西北,国际市场上俗称“西正甘草”。自古就是向皇室进献的贡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蓝宝——贺兰石
贺兰石出产于海拔2600米左右的贺兰山笔架山一带。贺兰石有浅绿、深紫相掩饰的鲜明色彩,深紫石质大约占78%,艺人称为“紫底”,其他的是浅绿色石质,艺人称为“绿彩”和“紫底”配合起来,犹如晶莹嫩绿的翡翠,镶嵌在平坦柔韧的紫绒上,显得十分素雅清秀。不少贺兰石还呈现出紫中嵌绿,绿中付紫的“三彩”,这就更加美丽、典雅了,极少数还夹有褐色石线,更为难得。贺兰石可做砚台、屏风、插屏台灯、鼻烟壶、镇纸等。用它刻制的砚台具有存墨、护毫、不干不臭的特点。
白宝——滩羊皮
滩羊石以长年放牧在贺兰山东麓和黄河两岸广阔草滩上而得名的,它属于长尾脂、粗毛型裘皮用绵阳品种。在世界裘皮中独树一帜。毛色有纯白、纯黑、浅褐、杂毛几中,多为纯白色。在民间有“非三十日龄而不拨之规”三十天左右的羊羔,宰杀取皮,经过精细加工成“二毛皮”皮薄如纸,质地坚韧,柔软丰匀,非常轻便,以“轻裘”着称。色泽晶莹的毛穗,长约8厘米——10厘米,柔软弯曲,波浪起伏,有“九道弯”之称,若将皮板倒,洁白的毛穗顺次自然下垂,洁白如雪。
黑宝——发菜
是一种陆生藻类植物,学名发状念珠藻。是一种珍贵山珍,主要生长在宁夏中部和同宁夏比邻的内蒙古西部的荒漠、半荒漠草原上。新鲜的发菜呈绿色或橄榄褐色,风干后呈黝黑色,因其缕缕交织酷似东方女子的秀发故得名。发菜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于20%(是鸡蛋的6倍),有钙、磷、铁等多种矿物元素。有助消化、解油腻、清肠胃、降血压之功用。临床上常用为营养医疗食品,辅助治疗高血压和某些妇女病。手术后的病人食用发菜还能促进伤口愈合。发菜是一种高档食品,与海参、鱼肚、燕窝、鱿鱼、猴头、鱼翅、熊掌并称为“美味八珍”因其谐音“发财”富含吉祥,是喜庆宴席中必不可少的佳肴。
宁夏珍珠米
宁夏大米,产量丰盈,以品优质量佳而着称,清朝曾被列为朔方贡米。康熙访宁夏时钦点为宴席主食,称为“珍珠粳米”。珍珠米粒圆,色泽油润、味香、蛋白质脂肪含量高,营养丰富。用其蒸制的米饭洁白如脂,粒粒晶莹,黏而不腻,油润香口,特别是青铜峡叶盛“白皮大稻”加工的粳米,更是佳品。
太西煤
因原产于山西太原市而得名。宁夏石嘴山市汝箕沟盛产此煤。它有三低(低硫、低磷、低灰)六高(高发热量、高比电阻、高块煤率、高化学活性、高精煤回收率、高机械强度)的特点。是国内之冠的优质无烟煤,远销亚欧美等十多个国家。太西煤的经济价值很高,它既是冶金、工业和民用的好燃料,又是化学工业的好原料。
特色食物
烩羊杂碎:风味独特。其制作方法是:用羊的内脏、头蹄肉,经仔细冲洗后,入开水锅煮熟后捞出,切成丝。以原汤下入切好的杂碎丝,加葱、姜、蒜末、红辣油、味精、香菜,即成烩羊杂碎。那红色的便是辣椒油,绿色的是青葱香菜末,油色下面是乳白色的鲜汤,喝一口鲜汤吃一口杂碎,不膻不腻,味道香醇浓郁。
清蒸羊羔肉:宁夏羊羔肉细嫩鲜美,没有膻味。羊羔肉最好选用胸叉、上脊骨部位,剁成长方形条,用清凉水洗净,摆在碗内,放上生姜、大葱、大蒜;再放上几粒生花椒,上笼蒸30分钟左右;然后扣至汤盘内上桌,配以醋、蒜汁、盐等调料佐食。
香酥鸡:银川地方风味小吃,特点是香酥脆嫩。制法:先把煮熟的母鸡去骨不去皮,将鸡肉撕成长条形,拌以盐、香油、味精,另用3个蛋清,加淀粉、白面各半,搅匀;将泡沫糊的一半倒人抹有清油的平盘中,然后投入鸡肉条,用剩余的一半泡沫糊将鸡肉条包起。包好的鸡肉条放进7成热的油锅中炸至白黄色捞出,切2刀3条,再横切、码盘,蘸椒盐食用。
西北人饮酒者居多,当地盛产的低度白酒、果酒口感纯正.
盖碗茶:当地人叫做团子,西北人多饮盖碗茶,即便甘南藏区的茶馆里也供应的是盖碗茶,讲究使用三炮台的碗。最主要的当然是茶叶和冰糖两样,其他的配料有枸杞子、沙枣、红枣、核桃仁、葡萄干、桂圆、话梅等滋补佳品,称之为八宝茶。沏茶的水要沸腾的水,称之为“牡丹花水”。甘肃的临夏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所产的团子茶最为正宗,如果没有尝尝这道特色是个遗憾。商店八宝茶售价10袋装10元,茶馆和餐馆2元/ 碗,水免费,而真正的好茶两三道以后味道更好。
地方特产
宁夏最有名的地方特产,首推枸杞、甘草、贺兰石、滩羊二毛皮、发菜五种,因颜色分别是红、黄、蓝、白、黑,所以又称“五宝”。
发菜:谐音“发财”,产于同心、中宁、海原一带荒漠、半荒漠地区,体细长,色黑亮。新鲜发菜呈蓝绿色或褐色,喜庆筵宴必不可少。
甘草:又名甜草,在中药界有“十(个中药)方(中)九(个要用甘)草”之说。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痉、抗癌、补脾、益气等功能。
枸杞:宁夏枸杞以皮薄、肉厚、籽少驰名中外。其不仅含铁、磷、钙,且有大量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常服能润肺清肝、滋肾、祛风、明目、强筋骨。
贺兰石:产于贺兰山,质地细密、刚柔相宜、紫绿相间。用其雕刻的贺兰砚,具有发墨、存墨、不干不臭、护毫等特点,雅趣天成。
滩羊裘皮:宁夏特产毛皮,以产自银川平原黄河两岸水草丰美的滩地而得名。俗称“二毛皮”,毛长2寸,毛穗洁白,质地细润,轻柔暖和,古有“干金裘”之称,是国家传统名牌出口商品。
地椒子 沙棘 苦荞 银川-贺兰石 宁夏地毯 西夏贡米 香酥鸡 银川滩羊牌提花毛毯 鸽子鱼 吴忠-黄酒 吴忠-沙棘 滩羊二毛皮 甜瓜 香水梨 百合干 丁香肘子 贺兰石 烩羊杂碎 青铜峡柳编 清蒸羊羔肉 石咀山“迎春壶 胡麻 宁夏发菜 宁夏甘草 宁夏枸杞 糖醋黄河鲤鱼 燕麦
Ⅳ 营口有什么好的出名的特产
一、稻米:国家优质米生产基地
营口市种植水稻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经过多年的水利建设,将大石桥市(营口县)西部、老边区(郊区)、盖州市(盖县)西海农场、团山镇(乡)等大片盐碱荒滩改造成渠道纵横、排灌畅通、土地平坦、条田连片的水稻高产农田。由于加强了科学研究,在水稻生产上,推行一系列科研成果和先进经验;在水稻品种上,进行了4次较大规模的更新换代;在栽培耕作技术上,进行了4次重大变革;到1984年,从整地、育苗到田间管理,已形成了一套亩产千斤的栽培技术措施,单产由开发水田初期的135.5公斤,上升到636.5公斤,水稻总产36.6万吨,面积达57.6万亩。
50年代水稻优质品种主要有农林7号和农林1号水稻;后经杂交选育出水稻新品种——卫国。该新品种在产量、质量以及生物学特性等方面,都优于当时栽培的其它品种,特别适于在辽南地区种植,比其它品种平均增产15%,最多增产达40%。1955年被国家农业部批准在辽南地区推广。它是辽宁省第一个自己选育的水稻优良品种。
进入80年代以后,营口市推广的杂交水稻新品种主要有黎优57、辽粳5号、7826—10、1195、S16等。黎优57是在国内第一个大面积种植的水稻杂交品种,具有明显的根系优势、同化优势、穗粒优势和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米质好等特点。7826—10(营丰1号)是大石桥市示范农场、大石桥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持选育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单产比丰锦增产10%。
到90年代,大石桥市大力推广金牌稻种8433,超过从日本引进的王牌品种,风靡水稻产区和大米市场。从1993年开始成为大石桥市水田地区主栽品之一。1994年,辽宁省100万亩水田推广种植。
营口水稻不仅产量高,而且质量好,米质清白,香软适口,畅销国内外,被国家列为优质米生产基地。
二、海盐:广阔无垠的海盐田
营口盐田的开发始于1730年,具有269年的历史。全市晒盐总面积为2.06万公顷,年产量达80万吨。盐化工产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且大多中短线产品,产品种类和数量均满足不了国家的需要。营口海盐为发展盐化工生产提供了巨大的资源优势:以海盐年产量80万吨计算,产盐后所排泄的苦卤为80万立方米,这些苦卤中约含氯化钠3.35万吨,氯化镁13.5万吨,氯化钾1.6万吨,硫酸镁6.93万吨,溴化镁2855吨,为开展苦卤综合利用、生产盐化工产品提供了丰富的原料资源。为此,营口市充分利用产盐后的苦卤综合利用,以及发展加工盐的系列产品和盐的二次加工系列产品(食用盐、专用盐、佐料盐、畜牧盐、营养盐)等,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
三、水产:
1、产量、质量居全国首位的海蜇
营口海蜇驰名中外。海蜇为腔肠动物,是一种暖水性大型水母,雌雄异体,在水质半咸半淡,泥沙底质的河口附近飘游生活。营口海蜇产区分布在北起辽河入海口下游、大清河,南至归州沿海。主要产区为团山镇北海渔场,其产量占盖州市的60%,主要品种为绵蜇(碗蜇)和沙蜇。绵蜇味美肉嫩,色紫白,为海蜇中的上品,约占海蜇群体的70%。其次为油蜇和沙蜇。沙蜇肉厚色白,无杂质,以个大体重为特点。最大沙蜇如碾盘,重量达数百千克。自1973年海蜇向国外出口以来,捕捞量逐年增长,全市捕捞量最高年产达1万多吨,占辽东湾总产量的32.7%。营口海蜇的产量、质量位居全国之首。
2、最早的对虾养殖
营口沿海滩涂平坦,水质肥沃,饵料资源丰富,是东方对虾产卵、繁殖的优良场地。营口养殖对虾的历史较长,最初是靠涨潮纳入天然苗种进行鱼虾混养,是一种粗放的养殖方法。进入70年代中期,对虾养殖发展很快。1974年,营口市水产研究所和老边区海水养殖场协作,开展了对虾人工产卵孵化试验获得成功。1978年、1979年,又开展了人工饲养对虾和精养试验,回收率为94.4%,平均亩产369.3千克,达到辽宁省领先水平。每年育虾苗6亿多尾,除供本市养殖外,还供应给外市。1983年,为在宏观上增加对虾资源,国家农牧渔业部批准在营口建立隶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的渤海水产增殖科学实验基地营口增殖实验站。其任务是开展对虾资源增殖技术研究,对虾人工育苗和进行大海流放增殖试验。营口对虾养殖走上了科学化、规模化的轨道。对虾养殖面积达33511亩,年产量从1981年的4吨增加到现在的2268吨,养殖对虾成为近年来营口市产量最多、产值最高的水产品之一。
3、最大的毛虾市场
毛虾是辽东湾水产资源主要品种之一。常年捕捞量都在万吨左右,最高年产量达18700吨。毛虾捕捞期每年3月至5月、9月至11月。营口市成为辽宁省毛虾生产的集散地。每逢捕捞旺季,山东、河北等外地和市渔业公司以及沿海渔村的渔船前来捕捞作业。并在毛虾市场进行交易。由于营口虾皮加工质量好,价格合理,非常畅销,在东北三省及北京、青岛、上海、浙江等地区,很受消费者欢迎。
4、辽宁省唯一的虹鳟鱼养殖基地
虹鳟鱼是名贵的鱼类,原产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夏斯塔山麓溪流中,是辽宁省养殖品种中唯一的冷水鱼类。1966年4月,营口市、大石桥市(营口县)农业局从黑龙江省引进虹鳟鱼发眼卵3000粒,在大石桥市百寨镇(公社)圣水寺冷泉水中培育鱼苗成功。1972年10月,将499尾鱼苗放入大石桥市建一乡(公社)厢房水库的400平方米池塘中进行养殖驯化。1973年1月,从该池中捕出种鱼和大鱼481尾,鱼苗成活率为96.2%。营口市水产科学研究所经过两年,从发眼卵培育到种鱼育成,取得自育自繁虹鳟鱼试验成功,并通过技术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80年,荣获营口市科技成果一等奖。虹鳟鱼投放到市场后,成为宾馆、饭店抢手货,供不应求。
四、水果:
1、中外驰名的苹果之乡
营口市的苹果生产,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是辽宁省四大主产区之一,产量名列辽宁省第二。由于营口的土壤、气温、雨量等自然条件适宜苹果生长,且苹果以果质香甜、耐贮运而闻名中外,素有苹果之乡美称。营口苹果主要栽培区是盖州市中东丘陵区各乡镇、大石桥市部分乡镇和老边区柳树镇等。盖州市和大石桥市部分乡镇于1995年分别被列为全国和辽宁省的苹果生产基地。全市苹果以国光系、富士系、元帅系、金冠系为主,品种有98个,其中,国光、富士、红玉、倭锦、鸡冠、迎秋、青香蕉、甜黄魁、祝光、印度、伏锦、元帅、红星、金星等为主要栽培品种。到1998年,苹果树已发展到3100万株,产量达到37.4万吨。营口苹果除销往国内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北京、上海、广东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外,还出口到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数量每年在2万吨左右。
2、葡萄之乡
营口市中部平原适于栽植葡萄,葡萄栽植面积10813亩,株数仅次于苹果,共300多万株,占果树总株数的10.7%。盖州市陈屯乡葡萄栽植量居全市之最,红旗满族镇大棚葡萄2600亩。分别被誉为“葡萄之乡”和“东北葡萄第一镇”。
全市有葡萄品种27个,其中龙眼、巨丰、北醇、玫瑰香、康拜尔、黑奥林、红富士为主栽品种。龙眼是多年来在熊岳城形成具有特色的地方优良品种。大部分为鲜食品种,只有北醇为酿造品种,龙眼是兼用品种。
营口栽植与培育葡萄的历史悠久。早在1913年,熊岳农事试验场就进行葡萄优良品种的选育,到1945年,共推出晚香玉、白鸡心、龙眼、黑汉堡、玛卡特汉堡、牛奶、白大粒红鸡心、汤姆森西多力思等9个优良品种。
1967年,熊岳农业专科学校经过十多年的试验、比较和系统观察,选育出新品种——熊岳白葡萄。该品种具有较强的抗逆性、耐寒性,在熊岳地区5年生葡萄亩产可达1500公斤。白葡萄果实白色透明,平均粒重2.82克,含糖量20%,出汁率75%,每千粒果含维生素C20—20.7毫克,单宁含量较低,含酸量适中,榨取的果汁抗氧化强,澄清速度快,是酿造高档白葡萄酒的优良原料。1983年,营口盐碱地利用研究所经过多年试验,选育出具有稳定的抗寒、抗病、早熟、耐碱、丰产等优良新品种——紫丰。1985年通过省级鉴定,并被命名推广。
3、享誉省内外的盖州大李子
营口市的李子树有150万株,年产量2万吨,共有9个品种。其中主栽品种有:香蕉李、朱砂李、鸡心李和黄干核李4种。搭配品种有伏李、秋李、麦黄李、长把李和黄肉李。
1982年,盖州市在进行植物品种普查中,发现了李子的新品种——盖州大李子,当时全县只有5棵大李子树。该树结果期长,树龄一般在30年以上,果子个头大,平均单果重125克,最大的达160克以上。果味好,香甜适口,早熟,每年7月20日前后成熟,比香蕉李子早熟半月至20天。由于登市早,价格好,经济效益高。盖州市科委在安平、芦屯、九寨、高屯、红旗、九垄地、罗屯等乡镇进行推广,建立了成片大果园。其中仅盖州市安平乡李武沟村就有李子树2万株,年产400吨,被誉为“李子之乡”。辽宁省科委将其列为优良品种开发和“星火科技”项目。该品种已被黑龙江、吉林、北京、山东、河北、四川等15个省、市引种。红果之乡
营口市栽培山楂的历史比较久远,但多为自然杂交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类型繁多的群体。进入80年代,又陆续引进一些新品种进行栽培。现在主栽品种有大山楂、辽红、西丰红、磨盘、八楞和金星。搭配品种有大山里红、早熟大山里红、小山里红。辽红山楂是辽宁省果树研究所选育的。该品种在9月下旬成熟,具有果肉细腻、果味浓香、抗寒、耐贮运等特点。全市种植山楂树约18.33万株。大石桥市吕王乡被称誉为“红果之乡”。
4、各具特色的杏树
营口市杏树共有19个品种,其中以红脸杏、麦黄枵、荷花杏、龙王帽、大杏梅为主栽品种,全市共有杏树2.5万株,年产量0.08万吨。
早在19世纪30年代,熊岳农事试验场就开始了杏树的栽培试验。到1945年,先后推出了大杏梅、二杏梅、李子杏等优良品种。1983年至1984年,辽宁省果树研究所先后在陕西省眉县和辽宁省北票市大黑山发现陕梅杏树和辽梅杏树。经过在资源圃中进行嫁接系统培植,选育出具有观赏价值的新品系——辽梅杏和陕梅杏。辽梅杏属西伯利亚山杏的变种,耐—38℃低温,枝干呈红褐色。花型与江南梅花完全一样,每年4月开花,花期长达20多天,花色粉红、复瓣,每朵花开出30多个瓣。陕梅杏一朵花有100多个瓣。花的直径达4厘米到6厘米。这两种梅杏虽然坐果率低,但却深得人们格外的偏爱。为北方增加了新的亚乔木观赏树种,结束了北方只能赏盆梅的历史。
五、畜牧:
1、国宝——辽宁绒山羊
营口市农村养羊历史悠久,其中盖州市培育的绒山羊最为着名。绒山羊是产于盖州市东部山区的优良绒肉兼用型山羊品种,具有体型大、体质壮、适应性强、耐粗饲料、抗病力强、遗传性稳定、产绒产肉量高、绒质肉质好等特点,可与世界着名的普列顿羊相媲美,被国家农牧渔业部誉为国宝。1981年,辽宁省畜牧局将盖州绒山羊正式定名为辽宁绒山羊。1984年通过国家标准鉴定,正式确定为国家绒山羊优良品种。1986年国家确定盖州市为绒山羊生产基地。十几年来,先后向21个省(区)市、190个县(旗)输送优良羊种,改良外地山羊取得了显着效果。
2、稀有的野生动物
辽河下游的营口芦苇沼泽地带是发展经济兽类麝鼠等(均可制作裘皮)的良好环境,也是辽宁省麝鼠集中分布区之一。麝鼠由北部自然迁入辽宁,并扩展到沼泽地带,数量逐年增加,是一项很有发展前途的经济兽类的野生动物资源。
广阔的芦苇沼泽给雁鸭和鸥类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环境,有针尾鸭、绿头鸭、白眉鸭、银鸥、海鸥等,迁徙季节有近百支的雁群停留。该区也是稀世珍禽丹顶鹤的主要繁殖场所之一,着名的珍禽白鹳也栖于此地。
东部山区毛皮兽种有黄鼬、松鼠、狗獾等,花尾榛鸡、大杜鹃、凤头百灵、金翅等鸟类也广布山区。
六、柞蚕:
历史最早、面积最大的柞蚕业
柞蚕是营口市的重要特产之一。营口的柞蚕生产具有300多年的历史。早在清朝顺治年间,就开始放养柞蚕,而后传播到庄河、岫岩、海城等地,是辽宁省和东北地区人工大量放养柞蚕历史最早、时间最长的地区。
营口的柞蚕主要分布在大石桥市、盖州市的东部山区。全市共有各种柞林资源250万亩,占东部山区30个乡镇土地总面积的51.5%,是全市农业生产中占用资源面积最大的一种。
营口的柞蚕按品种来源可分为四大系列,即青蚕系统、黄蚕系统、靛蓝系统、银白系统;按放养量来说,以青蚕系统的青6号、黄蚕系统的青黄1号为主放品种。其中青6号占放养量的60%,青黄1号占30%。柞蚕产量逐年提高,1998年达到6212吨。
柞蚕属于多层次加工增值性产品,其商品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是山区农民致富和创汇农业的骨干项目。
七、林业:
1、中国北方着名的树木标本园
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树木标本园座落于盖州市熊岳镇温泉路东侧。始建于1915年,土地面积1.5公顷,各类树种48科、120属、382个树种。
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园林事业的发展和科研工作的需要,标本园面积不断扩大,树木品种不断增加。到1998年,该树木标本园(包括标本林在内)土地面积为6.5公顷,比建园初期扩大近4倍。树种增加到61科152属、594个树种。其中从日本、美国、苏联、朝鲜以及欧洲各国或地区引进的着名树种40多个,内含造林树种25种,野生果树5种,观赏树种10种。在引进的观赏树种中,针叶树种有萌芽松、北美乔松、西黄松、短叶松、脂松、欧洲云杉等。阔叶树种有火炬树、美国鹅掌楸、日本厚朴、银槭、红桷栎、沼生柞、欧洲白桦等。在国产树种中有中外驰名的古老孑遗树种,素有“活化石”之称的银杏树和水杉,有国内稀有罕见的珍贵树种天女木兰、马挂木、玉兰花、刺楸、三桠钓樟、刺五加等,有经济价值很高的中国特产树种杜仲和漆树。
熊岳树木标本园树种之丰富,在中国北方省份中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引种的外来针叶树更为突出。
2、全国唯一的李杏种质资源圃
中国果树种质熊岳李杏圃位于辽宁省盖州市熊岳镇望儿山下,占地9.46公顷,建于1983年,是由国家农业部委托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建设的,是全国唯一的一个李杏种质资源圃。
种质资源收集始于1981年,现有李资源437份,居世界第一,杏资源450份,仅次于俄罗斯,居世界第二。这个资源圃是全国李杏资源的保护和研究中心,也是李杏生产的推广基地和全国农业院校师生实习的场所,并为全国各地提供李杏良种。
3、繁多的野生植物
营口在植物区(区系)划上属于华北植物区,是华北植物区向东北延伸部分,包括辽东半岛西北部的盖州东南部、辽东山区西麓低山、丘陵的盖州西北部及大石桥市东部、辽东湾北岸滨海平原的营口市老边区和大石桥市西部。由于河流较多,地上水资源丰富,土壤条件又比较好,加之占有绝对优势的华北植物区系种类,又有长白山植物区系和内蒙古植物区系的植物渗入,使营口地区成为辽宁省野生植物种类比较丰富的地方,计有纤维、野果、油脂、干鲜野菜、蜜源、调味等15大类,轮叶沙参、山梨、百里香、苍耳、栗碗、东北天南星、黄柏、桔梗、珍珠梅、苣荬菜、花椒、松脂等150余种,其中芦苇是重要的野生纤维植物资源,成为辽宁特产。营口地区有芦苇面积32980亩,芦苇产量7272吨,主要用于苇浆造纸,芦根药用。
4、东北闻名的药材集散地
营口中药有着悠久的历史,药材业比较繁荣。早在1861年营口开端口后,成为当时全东北唯一的水陆交通商端口,素有东北地区药材集散地之称。
1984年6月至1986年4月,营口市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中药资源普查,两年共采集鉴定2903份标本,实测样方861个。全市中药资源有517种,总蕴藏量约2086万公斤。在这次中药资源普查中,发现了全地区从未记载和使用的新品种13种,如五加科的东北土当归、夹竹桃科的罗布麻、虎耳草科的落新妇等,还有东北草本药用植物志没有记载的本市独有的伞形科珊瑚菜。同时还发现了过去弃之为草的蔷薇科匐枝萎陵菜,据研究证明,具有抗菌消炎疗效。本地区引种世界十大名菜之一的百合科植物——芦笋,不仅是一种品味兼优的名贵蔬菜,而且还有很高的药用效能,对心脏病、高血压、膀胱炎、癌症等都有一定疗效。
营口常年生产的中草药约120多种,有许多地道的北方特产或重要药材,如细辛、刺五加、远志等是南方所没有的。还有一些药用植物,如北沙参、天女木兰、八面枫等,又是吉林、黑龙江两省所没有的。因此,营口的药物资源不仅具有鲜明的区域特点,在辽宁省内药材生产上也有重要地位。
八、矿产:
1、辽宁省最大的金矿
金矿是营口市的重要矿藏资源,主要分布在盖州市和大石桥市。盖州市猫岭金矿位于太平庄乡境内,矿区面积约5平方公里,所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从1985年起,国家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已探明黄金金属储量74.2吨,其中大于5克/吨的矿体总计24个,金属量9168公斤;大于3克/吨的矿体总计34个,金属量共17410公斤,属低硫化物易采、易选特大型矿床。该矿已被营口市列入“十五”期间重点开发项目,是中国允许对外招商的十大金矿之一。
2、辽宁省白云岩储量第一位
白云岩集中分布在大石桥市百寨镇境内,储量丰富,矿石质量优良,埋藏较浅,适于大规模露天开采。陈家堡子、峪子沟两个大型白云岩矿床,探明储量47790万吨,保有储量47000万吨,占全省总储量的87%,储量居辽宁省第一位。白云岩主要用于冶金炼熔剂,该矿已被列为国家规划矿区加以保护。
3、辽宁省唯一探明储量的砷矿床
辽宁省唯一探明的砷矿床——虎皮峪砷矿,位于大石桥市黄土岭镇虎皮峪村,该矿共有25个矿体,其中以7号矿体为主,长50米,厚1.58米,延深180米。矿石量为26.5万吨,含砷量20837吨。平均品位As7—87%,矿石矿物主要为毒砂,其次为磁黄铁矿和黄铁矿。规模较大,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4、全国最大的菱镁矿
营口市菱镁矿属于晶质菱镁矿,探明储量29.4亿吨,占辽宁省的84%,是世界四大镁矿之一。
主要矿藏资源分布在大石桥市的官屯镇青山怀、百寨镇高庄屯、圣水寺一带。菱镁矿床、矿点共发现12处,其中大型菱镁矿床3处,小型菱镁矿5处。开采菱镁矿的矿山企业有辽宁镁矿公司青山怀镁矿、营口市电熔镁砖厂和乡镇集体矿山企业32个,营口青花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镁砂及系列产品畅销全国,远销美、日、法、韩、俄等40多个国家,已成为全国镁制品生产基地、出口基地。被国家农业部、经贸部授予全国出口大户。营口耐火材料厂试制出的电熔镁砂,是冶金工业和特种工业理想的耐火材料。可加工出电熔镁砂砖、电熔镁质出钢口砖、电熔再结和电铬砖等产品。其中,电熔镁质出钢口砖被称为三高砖(高纯原料、高压成型、高温烧结),驰名全国。
5、东北最大的花岗岩生产基地
花岗岩俗称花岗石,结构均匀,质地坚实,颜色美观,为优质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营口市花岗岩出露面积约900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盖州市南部的16个乡镇内,大石桥市境内出露面积约20平方公里。全地区总储量为250亿立方米,正在开采利用的储量为22亿立方米,是东北地区最大的花岗岩生产基地。
营口花岗岩有: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似斑状中—中粗粒花岗岩、中粗粒花岗闪长岩、粗粒花岗片麻岩、混合花岗岩等。其中盖州市花岗岩石材国内外闻名,现有大小采石场68个,年产量100—159万立方米。产品有:各种楼房基石、路崖石、囤底石、矿井石、碑石、纪念碑(塔)基石、耐酸槽石和各种抛光饰面板材等,大量销往国内各地,并批量出口。特别是黑色花岗石更受国内外用户的青睐。
花岗岩的分布约占营口市总面积的16%,具有出露面积广、地质储量大、分布集中、风化层浅、质量好、易开采、交通方便等特点,成为全市的优势建材矿产资源。
6、辽宁省唯一的钴矿产地
营口市的铜、钴矿产地共有5处,主要分布在大石桥市境内,盖州市1处。已探明储量的有2处,其中1处为铜、钴伴生产矿。钴D级矿石量538.6万吨,钴金属量2023吨。钴平均品位0.038%,矿石工业类型为铜钴硫化矿石。营口钴矿是目前辽宁省唯一的钴矿产地。
7、硼矿保有储量占绝对优势
营口硼矿主要产地分布在大石桥市黄土岭乡后仙峪村和吕王乡冯家堡子。硼矿保有储量居辽宁省第二位,是营口市的优势矿产之一。
后仙峪硼矿床共见4条矿化带,其中2号矿化带规模最大,矿化最好,是辽宁省开采条件较好的富硼矿。保有储量398.1万吨,平均含三氧化二硼(B203)14.83%。该矿化带长150米,宽164米,最窄处12米,平均宽60米,向地下延深100—700米。以富含遂安石为主要特征,矿石的矿组成主要有硼镁石、遂安石、硼镁铁矿3种。
该矿于1960年由辽宁省地矿局第五地质大队发现,经历6年地质勘查。到1989年,有国营矿山1个和集体矿山5个正在开采。其中五○一矿属国家化工部统配的大型矿山企业,1973年10月开始建设,总投资1975万元。设计生产能力10万吨/年,以露采为主,扩大建后逐渐转为地下开采,主要开采对象为5号矿体。集体矿山有建一乡硼矿、黄土岭乡硼矿等,年产矿石总量13万吨。硼矿石销往全国13个省、市。
Ⅳ 黄石特产是什么
黄石市位于长江中游南岸,是我国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新兴的工贸城市和长江经济带对外开放的重要口岸.黄石素有“青铜古都"、"钢铁摇篮"、“水泥之乡"、“服装新城"的美誉。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先民们就在这里“大兴炉冶”,开采鼓铸,为中国古代灿烂的青铜文化写下了辉煌的篇章,留下了斐声中外的铜绿山古矿冶遗址;19世纪80年代,清代两湖总督张之洞在黄石兴办大冶铁矿和炼铁厂,后成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揭开了近代中国冶金工业的第一章,成为我国近代钢铁工业的摇篮;黄石又有“水泥之乡”的美誉,诞生于1907年的湖北水泥公司,曾有过“远东第一”的称号,如今仍是全国最大的水泥集团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石服装工业异军突起,名牌精品荟萃,有获得全国唯一金牌的康赛T恤衫,有获得欧洲质量奖的美尔雅西服。尤其是美尔雅服饰集团,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年创汇1.2亿美元的大型上市企业集团。
黄石1950年建市,为当时湖北省两大省辖市之一。建市50年来,特别是近20年来,黄石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继建成了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大中型企业,形成了以原材料工业为主体,以大中型企业为骨干,冶金、建材、电力、机械、纺织、化工、轻工、电子等行业综合发展的工业体系,涌现了美尔雅西服、堡垒牌水泥、康赛T恤衫、中国劲酒等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名特优产品。据统计,共有17项产品获国家金银牌,142项产品获省部优称号,13个商标被评为湖北省着名商标,“美尔雅’被评为全国驰名商标,形成了多层次,多系列、多品种的名优特产品群,有力地带动了我市优势产业和企业的发展.给我市经济赋予强劲的生机和活力。
Ⅵ 吕梁特产有哪些啊
吕梁特产有交城骏枣,孝义火烧,柳林大红枣,孝义柿子,冀村长山药,山西汾州核桃,交城梨枣,临县开阳大枣,汾阳酿酒高粱,孝义梧桐山药等。
交城骏枣。骏枣形态独特,呈瓶形或上细下粗的圆柱形。色泽深红,皮薄肉厚,核小果大,脆甜味香。孝义火烧。火烧是我省孝义具有特殊风味的一种饼类小吃,孝义火烧有咸火烧,糖火烧,菜火烧之分。
孝义柿子。柿树产量高,寿命长,木质优良,俗有鸟木之称。果实含糖量高,有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冀村长山药。长山药是仁岩村传统的土特产,特点是面长,甜而有丝,营养滋补功能极佳。
山西汾州核桃。历史悠久,其核仁味道甘美,富脂肪和蛋白质,不论生食或制成糕点糖果,均清香可口。
吕梁的其他简介。
吕梁市隶属于山西省,是山西省最年轻的地级市。吕梁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属于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在9℃左右,四季分明。这里有北武当山,卦山,庞泉沟,酒都杏花村等着名景点。
吕梁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远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解放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该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工业得到了很大发展。煤炭、电力、冶金、化工等能源重化工业也有长足的发展。
Ⅶ 河北省的特色
河北位于北京、天津两市的外围,自古即是京畿要地。作为清代皇室的“郊游”场所,河北省东北部的承德是我国最早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这里有清代最大的皇家古典园林承德避暑山庄,中国最大的皇家寺庙群——“外八庙”,清代皇家游猎的场所——木兰围场。河北是中国的文物大省,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8处,名列全国首位,着名的还有邯郸赵王城遗址、涉县娲皇宫、响堂山石窟、保定直隶总督署、古莲花池、清西陵, 唐山清东陵、沧州铁狮子、定州塔、赵州石桥、正定隆兴寺等。在悠悠历史古迹的背后,河北省也不乏拥有风景秀丽的自然景观:北戴河、秦皇岛南戴河和唐山沿海的天然海滨风光,辽阔壮美的坝上草原,野趣天成的涞水野三坡,险峻又不失秀美的嶂石岩……山、水、草原各种景致相映相成,为“燕赵大地”增添了不少色彩。河北是我国重要粮棉产区。现有耕地1亿亩以上,大部分的地区农作物可两年三熟,但各地耕作制差异很大。全省的粮食播种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百分之八十以上,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高粱、谷子、薯类等。经济作物以棉花最重要,本省是我国重要产棉基地。石家庄以南各县出产集中,素称“冀南棉海”。此外,油料、麻类、甜菜、烟叶也重要,与棉花合为本省五大经济作物。畜牧业是本省仅次于耕作业的重要农业部门。河北还是我国重要渔区之一,以沿海渔业为主,秦皇岛是主要中心。本省盛产栗、杏、柿、梨等果品。主要煤矿有开滦、井陉、峰峰等多处,产品部分输出国外。传统手工业品有曲阳石雕、马鞍、易水砚等。
河北省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指标分别于1994年和1996年提前实现了翻两番。全省已基本形成以煤炭、纺织、冶金、建材、化工、机械、电子、石油、轻工、医药等十大产业为主体,布局基本合理的资源加加工结合型工业经济结构。工业生产中的一些行业和产品在全国居重要地位。其中,唐山钢铁占全省一半以上,占全国九分之一!纺织工业中的纱、布产量居全国第4位和第5位,印染、服装产量居全国第6位;建材工业中的卫生陶瓷、平板玻璃产量居全国第1位和第2位;能源工业中的洗精煤、原煤、原油产量和发电量分别居全国第1、6、7、4位;冶金工业中的钢和生铁产量居全国第5位和第3位;化学、医药工业在全国占优势地位;河北有两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定·中国电谷。
【各地特产】 晋州鸭梨 深州蜜桃 兴隆红果 沧州蜜枣 河北血杞 藁城宫面 阜平大枣
京东板栗 赵县雪花梨 巨鹿串枝红杏 宣化白葡萄 赞皇金丝大枣
红星苹果 磨盘柿 承德杏仁 望都羊角辣 沧州金丝小枣
巨鹿银花 沧州冬菜 祁州漏芦 涿州御米 巨鹿“01”血杞
张北马 定州猪 虎皮黄兔 武安山羊 大尾寒羊 衡水金鱼 深泽西河肉糕
冀南牛 坝上长尾鸡 抽沙刺绣 曲阳石雕 秦皇岛贝雕画
易水古砚 唐山陶瓷 磁州窑 承德木雕 侯店毛笔
保定健身球 冀州玉雕 错桥果核雕 武强年画 黄骅毛蚶
邯郸丛台酒 坝上莜麦 阳原供佛杏 龙眼葡萄 宣化鹦哥绿豆
八棱海棠 发菜 蕨菜 桑洋驴 西八里大蒜 安平豆口洒
口蘑 蔚州贡米 小石庄大甜椒 鸡泽椒干 金丝挂毯
枣强营皮 口皮 内画鼻烟壶 固安柳编 保定槐茂酱菜
汾州黄酒 徐水刘伶醉 衡水老白干 晋州咸驴肉 高碑店豆腐丝
漕河驴肉火烧 保定春不老 辛集皮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