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业生产 > 工业化有哪些制约因素

工业化有哪些制约因素

发布时间:2022-07-08 01:28:12

① 试析影响中国国家工业化的不利因素(请简明扼要)

1·人口大国
2·经济水平有限
3·环境污染的压力
4·经济结构不合理
5·宏观调控的影响
6·就业问题
7,资金问题
8·资源浪费与相对贫乏
9·地域限制
10·全民教育水平问题

② 影视工业的制约因素

影视制作领域的“圈子化”导致的“信息不透明”“信息不对称”是制约中国影视工业化进程的核心因素。
1、法制环境:这点无需多说
2、人员素质:“圈子化”恐怕很难实现从业人员素质的整体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无从提升,影视工业水平就无从谈起。
3、制作方式:导演为中心的作坊式制片方式,永远实现不了真正的工业化产品。
一些常见的问题:
影视工业化=商业片生产?
当然不,商业片是工业化产品的一种,但不是全部。工业化只是提供了一个专业的环境,一种良好的手段,一种更为成熟的制作方式。
工业化才能不断推动影视技术设备服务的不断精进,提供更多样更成熟的制作方式,否则我们也许还在黑白无声的影视世界阶段。
影视工业化会削弱独立电影的创作?
当然不,独立电影在于精神内核,不在制作方式。相反,工业化越成熟,独立电影的精神内核就越有机会得以发掘表现。数字时代的来临就是最好的范例。

③ 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辽中南工业基地

有利条件:科技发达,海路运输便利,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便利的交通,市场广阔,工业基础好,劳动力资源丰富。南部面临渤海和黄海,这对发挥东北区口岸多、腹地广阔、经济基础好的优势,发展外向型工业,开拓东北亚国家及俄罗斯、东欧各国的市场,扩大出口创汇都十分有利。

不利条件:该地区资源丰富,但天气因素是巨大的制约因素。 存在的问题是能源与水资源的不足。

2、京津唐工业基地

有利条件: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带的北部,我国北方地区海上门户,中国。 交通便利,紧靠山西能源基地,并由输油管道连接东北、华北的油田。在很大程度上依托的是北京的众多高校,这是在技术上的独特优势,而且矿产丰富,有利于经济发展。

不利条件:环境问题特别是沙尘暴和缺水问题一直制约着发展。而区域发展不平衡,则更是大的阻碍。

3、珠江三角洲

有利条件:由于改革开放初期的优厚政策,大量电子电器加工组装企业发展起来,由于交通上的便利,特别是据港澳台及东南亚较近,多侨乡,来料加工来样加工企业发展特别迅速,

不利条件:该地区的工业综合实力不是很强。

4、长江三角洲地区

有利条件:该地历史上就是人口稠密,生产生活高度发展的地区,苏南与浙北依托上海,这个中国的经济首都,有着广阔的市场与经济腹地,交通也十分便利,较珠三角更接近北方地区,市场潜力很大。由于综合实力较强,该地区的发展将是四地区中最快的。

不利条件:能源、资源缺乏;人多地少,土地紧张;污染严重。

④ 促使世界各国工业化的技术因素和政治因素

当代世界政治发展是多元行为主体相互联系、相互矛盾、相互作用、对立统一的结果。影响其发展的因素错综复杂,有主要因素也有次要因素,有持久因素也有临时因素。
1. 国家利益
利益关系是当代世界政治中影响各个国际政治行为主体行为的最根本要素。而对各国来说,国家利益始终是国家对外行为的最基本动因和优先考虑的要素。因此,国家利益始终是当代世界政治中发挥作用最持久、影响力最大的因素。尽管影响国家间关系、国际关系的因素很多,但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往往是国家利益,其他各种因素都要让位于、服从于国家利益因素。例如,2003年3月20日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根本原因,就是牟取它在经济、政治、战略和安全等方面的利益。
2. 国家实力
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努力捍卫和谋求自身的利益,但是由于各国的实力大小不一样,捍卫和谋求自身利益的方法、手段也不一样,从而对世界政治产生不同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世界政治的两极格局和长达数十年的冷战。随着苏联的解体,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超级大国,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政治中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和多极化发展趋势。
3. 国家战略
各国战略特别是大国的国际战略的确立和实施,对世界政治产生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说,冷战是美国和苏联奉行争霸世界战略以及由此产生矛盾与冲突的结果。而21世纪初,美国单边主义和主导世界秩序的战略,激化了不少矛盾。伊拉克战争的爆发,有伊拉克方面的问题,但主要还是美国的国家战略决定的。
4. 国家关系
国家间关系,特别是大国间关系,一直制约着世界政治的发展。其关系缓和、协调发展,世界就出现和平稳定的局面。反之,其关系紧张、恶化,乃至由此产生冲突、冷战、热战,世界就会陷入战乱之中。
5. 国际组织
国际组织,包括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尤其是联合国,在协调各国关系、缓和国际矛盾、解决国际争端、调节国际冲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6. 国际事件
重大国际事件尤其是各类战争的爆发、结束及其为此而召开的国际会议、达成的协议或条约,往往成为世界政治发展的转折点。苏东剧变虽未引发战争,但由于事件本身意义非常重大,还是对世界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7. 世界经济
冷战结束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新科技革命的日新月异,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越来越大。

⑤ 工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影响工业分布的区位因素有哪些它们工业的影响有什么变化

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包括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技术因素、生态环境因素等。
不同的工业部门、工业发展的不同时期,这些区位因素是不一样的,同一因素也会发生变化。
主要因素:原料、动力(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政府。
原料地对工厂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如宝钢。
交通运输仍对工业布局很大吸引力,但在发达国家运输已相当完善,交通运输已不再成为主要因素,如日本沿海,我国沿江沿海。信息网络的通达性越来越突出。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加。

⑥ 工业化生产的大小由什么决定

由国家宏观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项目产品的市场需求,环境容量,生产技术及设备状况等条件决定。
国家为了保证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制定了一定时期内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来促进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稳步发展。投资项目的生产规模,尤其是有些基础性和公益性项目的生产建设规模,应该首先符合国家宏观的经济规划,满足地区,行业经济发展规划的需要。市场需求是确定项目生产规模的重要因素,应根据产品的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结果进行项目生产规模的初步选择。自然环境条件是制约项目规模的一般性基础条件,所以应根据拟建项目所必需又能够获得的自然环境条件确定建设规模。合理的经济规模是指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项目投入产出比处于较优状态,资源和资金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并可获得较优经济效益的规模。根据项目条件,确定一次或者分期达到合理经济规模。换言之,就是生产规模多大时成本最低,利润最高,而且投资也较少。在确定项目的生产规模时,要使选定的拟建规模尽可能接近最佳规模。这种通常需要对几个不同规模的方案进行测算和比较,选择其中经济效益最高的方案。生产技术及设备状况是对企业生产规模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资金,原材料,能源的供应及其他生产条件影响生产规模。

⑦ “一五计划”中,推动中国现代化工业化的因素有哪些

不能这样认为。。
苏联是在一五计划之后实行了工业化
中国当时的成就主要有以下几个:
1。沈阳一汽 造出了中国第一批的汽车解放牌的。而大型的机械诸如飞机和坦克还不能完全摆脱苏联的资助。。
2。西北有一部分铁路通车 全国的运输依然十分落后,,铁路线很短且火车不先进,飞机运输几乎没有。。轮船就更不用说了。。
3。武汉长江大桥。天堑变通途,这更不能说是实现了工业化。。
未能实现工业化的原因有很多:1.中国当时落后的社会生产力2.当时领导人的思想3.中国当时被封锁经济往来4.朝鲜战争的爆发又使中国丧失了一定的经济实力5.当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没有深入人心广大劳动人民还不具备应有的科学文化素养6.当时中国刚刚解放,国内的主要目的在于巩固政权。

⑧ 目前我国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有哪些

1、新增就业机会减少

第三次工业革命将导致新一轮世界产业转移,区域产业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制造业回流发达国家,致使国际投资转向。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之一就是生产产品的个性化与生产过程的本土化,原有的规模化、大批量生产模式被颠覆,新的产业中心转移将伴随新的就业岗位的转移,这意味着部分新增就业岗位将被固化并分散在具有消费市场与数字化制造能力的地区,原有的以大规模现代化工厂吸纳就业人员的方式将被打破,我国通过产业聚集与规模经济创造就业岗位的模式将随之发生转变。

2、生产要素优势消失

我国近年来工业化得以长足发展的要素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口红利优势,即劳动力成本低廉优势。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劳动力资源丰富,并且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为工业化提供了充裕的劳动要素。二是经过经济高速增长期,中国积累了巨额财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2年GDP名义值较1978年增长了140多倍,产业发展正在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演化,资本要素当前正逐步取代劳动力要素成为支持产业的核心要素。三是中国从农业大国发展为工业化国家,资源环境要素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但是由于在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资源与环境没有得到良好的保护,目前这一要素逐渐由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要素转化为制约要素。我国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要素投入主要沿袭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的规律。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要素不是传统西方经济学归纳的劳动力、资本与土地,而是知识与技术要素。我国当前具有优势的要素市场,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将变得黯然失色,而知识与技术要素体系在我国远未成熟。反观西方国家,欧洲与日本等发达国家正处于人口老龄化阶段,劳动力要素优势减弱,资本要素市场也受到来自新型工业化国家的挑战,大部分国家已经完成工业化进程,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但是,如果第三次工业革命爆发,传统生产要素优势作用减弱,这些国家将凭借其多年积累的教育基础与知识技术优势,在较短时间完成以数字化制造产业为支撑的“再工业化”过程,从而重拾制造业强国地位。

3、大范围产能过剩问题凸显

我国当前工业化发展主要沿袭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路径,产业体系以重化工业为主,钢铁、水泥、有色、船舶制造、机械制造等产业在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扩张期积累了庞大的产能。经济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进入收缩期,国际市场需求下降,我国部分行业已经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如果第三次产业革命兴起并在全球范围内扩展,欧、美凭借其科技优势以及高端制造优势实现“再工业化战略”,制造业中心将不可避免地重新转移到发达国家。而我国经过前期在旺盛的国际与国内需求支撑下,形成的巨大工业生产能力将逐渐显得落后并被国际市场淘汰,届时大范围产能过剩的局面难以避免,如果我国不能及时转变发展方式、完成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工业化进程受到明显制约。

阅读全文

与工业化有哪些制约因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绵阳哪里有铝型材工业平台 浏览:528
汽车减配在哪里看 浏览:974
奔驰的esq在哪里 浏览:772
工业园区准入节能规划公司有哪些 浏览:514
烟台昌隆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在哪里 浏览:128
奥迪q5后面怎么吹暖风 浏览:773
工业互联网跨界农业怎么样 浏览:798
奥迪哪个系列有天窗 浏览:41
宝马车从沈阳运苏州要多久 浏览:707
汽车喷漆砂眼是什么原因 浏览:623
汽车加气站归什么部门监督 浏览:196
成熟工业园如何实现工业40 浏览:93
宝马车门里面拉手怎么盖上 浏览:767
如何制作简易汽车限速器 浏览:804
汽车空调泵管道如何清洗 浏览:742
汽车大灯黑膜哪里有卖的 浏览:568
12年福建奔驰制冷剂加多少 浏览:570
奥迪a5首付30万月供需要多少 浏览:634
电动汽车如何扩装续航锂电池 浏览:742
奥迪s4怎么刷马力机 浏览: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