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工业项目包括哪些
工业项目包括:服装业、机械制造业、钢铁工业、食品制造业、制造工业等。
1、服装业
服装业是指将麻、棉、布、化学等各种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经过生产、加工制得服装产品的行业。服装业主要由原料采购、服装设计、生产、销售的一系列联系极其紧密的环节构成。服装业又可分为户外用品、休闲装、正装三个子行业。
2、机械制造业
机械制造业指从事各种动力机械、起重运输机械、农业机械、冶金矿山机械、化工机械、纺织机械、机床、工具、仪器、仪表及其他机械设备等生产的行业。机械制造业为整个国民经济提供技术装备,其发展水平是国家工业化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
3、钢铁工业
钢铁工业是指生产生铁、钢、钢材、工业纯铁和铁合金的工业,是世界所有工业化国家的基础工业之一。经济学家通常把钢产量或人均钢产量作为衡量各国经济实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4、食品制造业
食品制造业指粮食及饲料加工业,植物油加工业,制糖业,屠宰及肉类蛋类加工业,水产品加工业,食用盐加工业和其他食品加工业。食品工业是人类的生命产业,是一个最古老而又永恒不衰的常青产业。
5、制造工业
制造工业,是指对工业原材料进行再加工制造的工业。包括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机械设备制造工业、电子工业、化肥、金属结构、水泥制品、其他建筑材料制造等工业,以及为农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等工业。
❷ 平凉的化工怎么样
平凉市六个集中突破强势推进
一、煤电化集中突破:四大园区建设方兴未艾。今年以来,平凉市煤电化产业以建设四大园区为突破口,集中全力做大做强煤炭石油开采、火力发电、煤化工、石油化工四大产业群,取得可喜进展。到9月底,煤电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4.2亿元,占年计划的68%,同比增长8.5%。全市进一步研究探索全市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科学途径。在多次深入调研后,提出了2020年前四大产业园区的发展思路、目标定位、布局重点及对策建议。着力建设华亭煤电和煤化工初级产品循环经济产业园、崇信煤电和煤化工中间产品循环经济产业园、崆峒区煤电和煤化工精细产品循环经济产业园、泾川陇东能源化工低碳经济示范园四大园区,做大做强煤炭石油开采、火力发电、煤化工、石油化工四大产业集群,促进煤电油化工捆绑式开发、一体化发展,形成独具平凉特色的煤电油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化体系,通过生态设计、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融为一体的发展模式,实现煤电油化工产业的跨越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
二、基础设施集中突破:四项建设进展良好。平凉市交通、水利、城镇公共服务设施、电力重大基础设施四项建设顺利实施,进展良好。平定高速预计年底可建成通车,目前完成投资21.3亿元;西长凤高速已完成投资2.4亿元;西平铁路目前完成投资3.1亿元;天平铁路完成投资1.7亿元;9条通乡油路已建成5条,在建4条。截至9月底水利项目建设已完成各类投资2.07亿元,解决了17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新修梯田8.5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60.52平方公里。15项城镇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已开工14项,完成投资1.37亿元。
三、农业农村集中突破:牛果增效农民增收。 平凉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全面实施“贯穿一条主线、强化两个保障、实施三个突破、突出四个带动、培育五类典型”的工作计划,抢抓机遇,强力推进,保持了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良好态势。到9月底,平凉市农业增加值达到32亿元,同比增长8%;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099元,同比增长15%。平凉市突出牛、果两大产业,扩量提质增效,全力实施“两个全覆盖”工作计划,成效明显。全市肉牛存栏量和出栏量分别达到58.52万头和23.18万头。新植果树经济林26.31万亩,其中苹果24.86万亩。在金融危机不断深化、国际果品市场萎缩的情况下,前半年,全市苹果直接出口2122吨,创汇157万美元,其中向欧盟出口苹果75吨,在全省率先实现了苹果直接出口欧盟国际高端市场零的突破。农业生产保持基本稳定,全市夏粮总产达到34.25万吨。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全市建设20个市列新农村试点,完成124个“三清五改”村庄综合整治。扶贫开发步伐加快,狠抓整村推进、连片开发、产业扶贫、科技扶贫等重点工作。大力开展社会帮扶,全市34名市级领导和159个单位共为75个贫困村协调落实帮扶资金305万元,落实帮建项目230多个。
四、城市建设集中突破:三大任务齐头并进。平凉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继续采取有力措施,突出抓重点、攻难点、破难题,确保三大重点工作任务全面完成。截至9月底,平凉市城乡建设已完成投资21.69亿元,占年度计划23亿元的94.3%。 城市规划编制进展顺利。今年计划的184项各类规划编制完成120个,完成投资1860万元。中心城市建设持续加快。中心城市以柳湖新区中心商务区和市民休闲广场建设为重点,项目建设稳定推进,截至9月底完成投资6203.8万元。县城建设力度加大,各县坚持以配套完善城市道路、给排水、污水处理、集中供热为突破口,着力提升城市服务功能。保障性住房建设成效明显,围绕市委市政府承诺的“十件实事”,全力以赴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到9月底,已开工建设廉租住房4630套、19.23万平方米。同时,抓好农村危旧房改造,已实施改造2.33万户。城镇综合治理水平明显提升。全面部署开展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集中开展市容市貌、环境卫生、交通秩序、户外广告、流动摊点等专项整治活动,市容环境卫生得到改善,城镇形象有力提升,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五、旅游产业集中突破:五项工作全面突破。平凉市旅游产业集中突破工作,狠抓宣传促销、项目建设、景区创建、商品开发、行业管理五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到9月底,平凉市共接待各类游客291.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84亿元,同比增长99.5%和105.2%。全年在建旅游项目43个,其中新建项目26个,续建项目17个,现已完成投资3.03亿元,占计划任务的105.9%。抓景区创建,全力扩大产业集群。庄浪云崖寺,泾川大云寺——王母宫、田家沟,灵台荆山森林公园创建国家4A级景区,莲花湖公园、成纪文化城、南山生态公园创建国家3A级景区,全部经过了省旅游局的初评和终评,目前创建整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抓商品开发,努力提升旅游附加值。各县区相继开发形成了一批文化内涵丰富、艺术品位较高的旅游商品和工艺品。据统计,全市7县区共开发旅游商品、工艺品、纪念品12类20多个品种。抓行业管理,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开展旅游星级饭店评定,引导旅游酒店提高服务档次和管理水平,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开展旅游市场综合治理,对旅行社、旅游宾馆、旅游接待单位严格监管,严格对新申报旅游社的初查,把好准入关;抓紧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历练内功,实现了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的迅猛提升。
六、民生民计集中突破:“三保”保出人心稳。平凉市民计民生工作紧紧围绕“保增长、保就业、保稳定”,加强重点项目调度,加快组织实施进程,列入省市考核的各项工作成效明显。在“保增长”方面,全市组织实施民计民生基础建设项目225个,完成投资4.57亿元。社会福利项目7个,市儿童福利院、市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建设进入后期。 在“保就业”上,制定政策扶持创业,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了创业促就业实施办法,争取到位再就业资金6355万元,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3亿元,筹集担保基金2280万元。前9个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22万人。在“保稳定”上,不断完善城乡医保制度,全面启动市级统筹工作。到9月底,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2.87万人,农民工参保3552人,参加企业职工大额医疗保险2.64万人。全市新农村参合农民179.39万人,平均参合率97.85%。城乡社保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全市107个乡镇、1545个建制村的4937名村干部全部参保。截至9月底,全市五项社会保险共参保58.84万人,征缴基金2.19亿元。
❸ 平凉工业园有几个,甘肃平凉煤化工业园区怎么样
1个工业园区 离市区公交一元,4公里左右
❹ 甘肃省平凉工业园区的经济发展
2013年,工业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9.6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2亿元,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12.58亿元,增长10.2%;第三产业增加值5.65亿元,增长10.6%。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7.2∶64∶28.8。园区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41282元,按人民币对美元年中价6.1932计算,人均GDP为6666美元。
❺ 平凉华能电厂简介
一、企业简介 1、地理位置华能平凉电厂系大型坑口火力发电厂,地处陕、甘、宁交界的平凉市二十里铺。平凉市位于甘肃省东部,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横跨陇山(关山),东邻陕西咸阳,西连甘肃定西、白银,南接陕西宝鸡和甘肃天水,北与宁夏固原、甘肃庆阳毗邻,是古"丝绸之路"必经重镇,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2、交通条件铁路:宝(鸡)中(卫)铁路开通后穿境而过公路:平凉交通以公路为主,国道312线通过区内199公里,另有省道438公里;二、企业发展1、企业历史1996年9月华能平凉电厂由中国西北电力集团公司、甘肃省电力建设投资开发公司、甘肃省电力公司按55%、35%、10%的出资比例发起设立。1998年6月一期工程1、2机组批准开工。2000年9月6日、2001年6月30日相继投产发电。2001年5月3、4机组开工。2003年6月5日、2003年11月30日建成投产。建设规模120万千瓦,批准总投资51.8亿,安装四台国产引进型300MW燃煤发电机组。2005年元月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与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股权转让,由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行使相应的股东权利。2、企业规划华能平凉电厂建设规模120万千瓦。一期工程建设4台30万千瓦国产引进型燃煤机组。平凉电厂二期工程是在一期4台30万千瓦的基础上再建设两台60万千瓦燃煤空冷脱硫机组。二期工程厂址靠近华亭煤田,燃料供应充分,交通便利,两台60万千瓦机组建设用地充分利用一期工程的预留场地,同时可以利用一期工程的公用设施和公用系统,占地面积少,大大节约了工程投资。在环保方面,该工程采用先进的空冷和脱硫技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工程建设2台60万千瓦燃煤空冷发电机组。工程总投资41.8亿元。三、企业现状华能平凉电厂厂区占地面积64公顷,系大型坑口火力发电厂。一期工程建设4台30万千瓦国产引进型燃煤机组,是甘肃惟一的跨世纪国家重点电源建设项目,总投资51.8亿元。1998年开工建设,2003年全部建成投产,到今年9月底,已累计发电260亿千瓦时,为甘肃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二期工程总投资将达到41.8亿元,是一个占地少、投资省、利用城市中水、同步建设脱硫的经济环保项目。电厂二期工程建成后,将成为甘肃乃至西北电网的主力电源之一,不仅能够满足甘肃省负荷发展的需要,为甘青两省补充枯水季节时的电力不足,同时也将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满足地区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1、发电能力a、装机容量2005年华能平凉电厂的装机容量为120.0万千瓦。b、供电耗煤2005年华能平凉电厂的供电耗煤为330.12克/千瓦时。2、发电设备一期4台30万千瓦国产引进型燃煤机组。二期两台60万千瓦燃煤空冷脱硫机组。3、发电量 2005年华能平凉电厂的发电量为80.73亿千瓦时。2006年华能平凉电厂的发电量为79.34亿千瓦时。2007年华能平凉电厂的发电量为81.1亿千瓦时。
❻ 工业项目有哪些
工业项目
可行性研究:对新建工业项目的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综合分析和论证,以期达到最佳经济效果的一种方法。20世纪30年代,美国对开发田纳西流域进行可行性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得到广泛发展,并成为西方各国企业家对新建项目投资前必不可少的研究手段。其工作性质与作用类似中国的编制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但其在投资效果估算预测等方面更为细致深入。该研究一般分为3个阶段:①投资机会鉴定阶段。包括:进行粗略的市场调查和预测,寻求在某一地区或某一部门范围内的投资机会,估算投资费用;②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在经济上对市场作进一步考察分析,在技术上进行实验室实验或中间试验,以判断新建项目是否具有生命力;③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阶段。主要对项目进行深入的技术经济论证。包括:拟定实施纲要,对项目的所有关键性问题作出明确结论;了解项目的设想、建设理由及是否适合本国国民经济的基本结构和工业发展规划;通过分析某种产品的需求和市场研究确定销售规划,作出详细的生产规划,并考虑所选择的各种生产水平、投资支出和销售收入,以确定工厂的生产能力;列出材料投入,包括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的投入及运输和供应情况;确定建厂地区和地区内不同的厂址,并研究其可能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工程设计,包括项目布置和范围、工艺流程及设备、土建工程估算等;制定工厂组织和管理费用;提出工人和职员配备计划;拟定项目建设进度,包括从决定投资到开始生产的各阶段;进行财务和经济估价,包括总投资支出、项目资金等措施和偿还办法、生产成本、商务盈利率、国民经济估价等。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阶段,一般需提出若干个条件不同的方案,以供决策者选择。
企业的有化工,经批准可以生产军工
政府有自己军工企业
❼ 平凉电子企业有哪些
甘肃长风集团虹光微波器件有限责任公司
国营虹光电子管厂
平凉无线电厂
❽ 平凉的主要经济来源是什么
旅游产业———打造西部人文生态旅游基地
平凉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旅游文化底蕴深厚,为古丝绸之路北线东端之重镇。境内发现齐家、仰韶等各个时期的古文化遗址465处,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4个,馆藏文物3万多件。出土于泾川县的佛舍利金银棺、灵台县的西周青铜器和南宋货币银合子等文物被誉为“中华文物之最”。全市有各类旅游景点100多处,国家2A级以上景区12处。天下道教第一山———崆峒山,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地质公园,被评为“中国顾客最满意的十大风景名胜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和全国首批30个“中国旅游文化示范基地”之一。天下王母第一宫———泾川回山王母宫,是西王母文化发祥地、国家重点民俗文化景区。人类开元第一城———静宁成纪文化城,气势宏大,古朴典雅;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馆,被列为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的重要景点。神州祭灵第一台———古灵台,蕴涵着西周文化的神秘魅力。秦皇祭天第一坛———华亭莲花台,以“人修的龙门洞,天生的莲花台”而久负盛名。第一个全国梯田化模范县———庄浪县,百万亩梯田成为黄土高原上一道独特的生态风景线。
崇信县境内的4A级景区龙泉寺、千年菩提树、“华夏古槐王”自成风景,引人入胜。崆峒十万沟、静宁仙人峡等森林峡谷险峻幽深,旖旎多姿。泾川温泉、庄浪天池朝那湫、陇上名泉贯珠泉等水域景观独具魅力。
经过20多年的持续开发,先后开展了国家园林城市、卫生城市、文化名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创建和景区景点功能配套建设,旅游基础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全市星级宾馆(饭店)达到18家,旅行社15家。与周边14个城市建立了旅游经济区域联盟,共同构建了丝路遗珍之旅、寻根朝觐之旅、红色教育之旅、休闲度假之旅、西北风情之旅五条精品线路,成为甘肃旅游的重点区域和陕甘宁三省(区)旅游联动发展的重要节点。开发出了五大类上百种旅游商品,发掘恢复的“中国纸织画”备受海内外游客喜爱。
平凉是一个富饶美丽的地方,优惠的旅游发展政策,是您投资兴业的热土。我们在旅游产业开发上,对全市各旅游景点门票均常年优惠,对外地旅行社组团来平旅游进行奖励,对旅游招商项目在土地开发、税费征收等方面实行全面优惠。热忱欢迎国内外客商及社会各界前来旅游观光、开发建设,共同开创美好未来!
煤电产业———打造甘肃最大能源煤化工基地
平凉属鄂尔多斯聚煤盆地中煤层最厚地段,是鄂尔多斯盆地能源综合利用重点市。市内华亭煤田为甘肃第一大煤田、全国13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探明储量35.75亿吨,占全省探明储量的54%,不仅是优质的动力用煤,也是目前全国最好的气化用煤。全市现有规模以上煤炭生产企业18户,矿井31对,年设计生产能力2200万吨以上;发电公司3个,总装机容量154万千瓦。2008年,全市原煤产量2014万吨,发电量93亿千瓦时,分别占全省总量的二分之一强和近六分之一,以煤电产业为支撑的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初步形成。
果菜产业———打造中国优质果品基地
平凉是全国苹果优势产区和最佳适生区,现有果树经济林158万亩,以红富士为主的优质果品达85.27万亩、年产量65万吨,形成了3个果业集中区和12条优势果产业带,五个县(区)被国家列入“名优特经济林示范县”,两个县获得“中国苹果之乡”、“中国红富士之乡”称号,获得全国第一个苹果类证明商标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绿色食品、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中国良好农业规范(GAP)示范基地认证,特供2008年北京奥运会。蔬菜种植面积62.9万亩。建有规模果品加工企业20多家,加工能力35万吨,“平凉金果”远销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和东南亚、俄罗斯及港澳地区。
草畜产业———打造甘肃绿色畜牧基地
平凉是中国西北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和皮毛集散地,年肉牛饲养量97.4万头,出栏33.5万头,居甘肃农区之首。建有景兴10万头肉牛精细加工厂、西开牧业5万头屠宰线、百兴集团福利制革厂、凯沣出口牛肉罐头加工厂、旭康牛肉食品生产厂等一批龙头加工企业,牛皮加工能力100万张,草产品加工能力10万吨。成功注册全国第一件活牛证明商标——“平凉红牛”,牛肉、皮革、熟肉制品、骨制品等销售全国市场,活牛及牛肉出口国外地区。
❾ 甘肃省平凉市华亭煤业FMTP项目工地在哪
你好,项目地址:甘肃省平凉市华亭县石堡子工业园区(紧邻煤制甲醇公司),到了你会看见工地
❿ 平凉市是重工业城市么
不是,是以旅游业和农业为主。重工业基本就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