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没有朋友知道,中铁八局在湘西吉首有什么项目吗
在吉首去凤凰的路上看到挂着中铁X局XX项目,没注意是哪局。但我知道有吉首-凤凰高速、凤凰-大兴高速、吉首-怀化高速项目正在施工中。
㈡ 湖南有哪些工业产品越多越好!
新中国成立以后,湖南经济发展很快,现在已形成以机械、纺织、轻工、化工、建材、食品等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体系,主要产品有棉纱、卷烟、工业泵、风机、原煤、钢材、水泥等,传统工业产品有长沙湘绣、浏阳夏布、爆竹、菊花石雕、铜官陶器等。
湖南 常德市 为湘西北的工业基地,形成了以食品、纺织、机电、化工、建材为支柱的工业体系。其中纱、布、酒、水泥、卷烟产量居全省前列。常德发达的农业、丰富的矿藏资源,为工业提供了大量原料,形成了目前以加工业为主的工业格局。在国家划定的39个工业大类中,除石油、天然气开采等少数产业外,其它30多个大类均有分布,形成了轻工业占主导、轻重工业基本均衡发展的产业结构。市委、市政府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结合常德产业实际,经过科学论证,明确了常德市近几年重点发展的十一个优势产业,即:烟草产业、铝材产业、电力产业、林纸产业、食品产业、机电产业、纺织产业、建材产业、医药产业、珍珠产业、盐化工产业。
湖南 怀化 矿产资源有煤、铁、铀、金、石灰石、硫、硅石2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有针织品、原煤、水泥、铝锭等。全区商贸发达,是湖南西部最大的物资集散中心。交通便利,湘黔铁路、焦柳铁路、320国道、209国道交会于此。
㈢ 工业项目包括哪些
工业项目包括:服装业、机械制造业、钢铁工业、食品制造业、制造工业等。
1、服装业
服装业是指将麻、棉、布、化学等各种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经过生产、加工制得服装产品的行业。服装业主要由原料采购、服装设计、生产、销售的一系列联系极其紧密的环节构成。服装业又可分为户外用品、休闲装、正装三个子行业。
2、机械制造业
机械制造业指从事各种动力机械、起重运输机械、农业机械、冶金矿山机械、化工机械、纺织机械、机床、工具、仪器、仪表及其他机械设备等生产的行业。机械制造业为整个国民经济提供技术装备,其发展水平是国家工业化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
3、钢铁工业
钢铁工业是指生产生铁、钢、钢材、工业纯铁和铁合金的工业,是世界所有工业化国家的基础工业之一。经济学家通常把钢产量或人均钢产量作为衡量各国经济实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4、食品制造业
食品制造业指粮食及饲料加工业,植物油加工业,制糖业,屠宰及肉类蛋类加工业,水产品加工业,食用盐加工业和其他食品加工业。食品工业是人类的生命产业,是一个最古老而又永恒不衰的常青产业。
5、制造工业
制造工业,是指对工业原材料进行再加工制造的工业。包括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机械设备制造工业、电子工业、化肥、金属结构、水泥制品、其他建筑材料制造等工业,以及为农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等工业。
㈣ 湖南主要的支柱产业是哪些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烟草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7个行业的增加值占湖南省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在5% 以上,为湖南省工业的支柱行业。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工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逐步由传统重化工业向高端制造、初级产品工业向高附加值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演变。
70年来,湖南省钢铁、有色、石油化工、机械、建材、食品等传统工业行业由小到大,汽车、电子通信、轨道交通等新兴工业行业从无到有,逐步建立起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湖南省工业企业已涵盖39个工业大类行业、193个中类行业、584个小类行业。
(4)湘西工业项目有哪些扩展阅读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湖南历届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征程上凝心聚力,在坚韧前行的改革进程中攻坚克难、薪火相传。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湖南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为湖南的主要支柱产业,经过70年的努力,全省产业结构由典型的农业经济逐步发展为以农业为基础,第二、三产业共同带动经济发展格局。全省三次产业结构由1952年的67.3:12.3:20.4调整优化为2018年的8.5:39.7:51.8。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动能加快孕育发展,产业高端化持续推进,高加工度工业和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占比提升,成为工业增长的重要引擎。
㈤ 湘西州的非遗项目有哪些
凤凰彩扎、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苗族鼓舞、苗族医药5个国家级“非遗”文化保护项目
㈥ 湘西州应该怎样去发展工业才有希望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作为我省后发地区的湘西州,如何探索工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什么样的发展路子,怎么样去发展,走出一条贡献突出、后劲强足、发展持续的道路。值得我们去探讨。 一、理清发展思路。从湘西州工业发展历程看,不论是生产总值提升,还是结构调整的变化,湘西工业发展思路与发展方向还没真正明确。发展什么样的工业?怎么发展工业?什么工业为主导?什么工业为支柱等问题至今没有形成共识。同时现有工业向何处去?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如何将现有工业做大做强?也都没有一个定论。为此,湘西州必须有正确认识,全州发展什么样的工业,各县发展什么样的工业,都必须跳出长官意识,摆脱官员任期局限,制定中长期发展目标,给工业发展进行准确定位。就目前湘西工业而言,应该将矿产品开采加工业作为支柱工业产业,将生物工业作为主导工业产业,将涉旅游工业作为新兴工业产业,将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作为重点工业产业,将生产性服务性工业作为先行工业产业。对目前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从增强工业内涵入手,加强工业内部管理,构建有效的管理体制与机制,用好、用活、用足各种资源,改变现有工业的发展思维,应从既期利益转向长远利益,从单纯追求利润转向综合追求效益。同时给予现有工业企业正确的导向与管理调控,要制定工业企业发展的扶持性政策,也要制定工业企业发展的限制性政策,确保工业企业发展有序、合理、长远。 二、体现民族特色。湘西州具有丰富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锰、锌、钙、镁、磷、铜、铁、钒、钾等种类繁多的矿产资源;生态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和丰富的山地资源,这就是湘西州工业发展的优势。发展湘西工业就必须从这些资源入手,发挥资源的绝对优势、比较优势,让湘西资源的差异性、特色性、互补性充分发挥出来。要进一步深化矿产资源的开采与加工,引导矿产资源开采业加工业走精、深、优的发展道路,加强技术投入,引进新工艺,开发新产品,建立新链接,改变粗放经营的模式,摆脱市场对产品的束缚,强化品牌意识,提高矿产资源产品的附加值,这样既确保了矿产资源的高效永续利用,也确保了不可再生性矿产资源的使用安全。对生态文化旅游资源,除要发展以旅游业为中心环节的第三产业,更要抓住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对工业发展蕴含的商机,通过旅游产品工业、工业与旅游业联姻、工业产品标识文化符号等形式,提高工业对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利用,不能再让这大好的资源闲置。也要通过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生物制药业来让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多样性体现到工业发展的多样性上来。在大力扶持经老爹公司为龙头的涉农工业之外,还要大力发展依靠湘西本土资源的烟、酒、水、果、菜、醋、茶等工业,更要从摸清资源,搞好发展规划,切实加大支持力度,着力大展依靠天然植物资源的中药加工业,培育新的工业增长点。同时,必须让民族特色、民族符号、民族情感融入到工业发展中来,通过诸如士家织锦、土家酸干菜等项目工业化运作,产品民族符号标识,广告宣传民族特点渲染等不同途径,实现工业与民族的共荣。 三、优化工业布局。湘西州工业结构调整以及各县市工业发展的现状,必须在工业发展思路清晰、方向定位的前提下,对现有工业结构还要适度调整,对工业布局进行重新审视。就结构来说,所有制结构当前并不在于还要怎么转变,要做的是如何将国有集体工业做大做强,如何将非公有工业引导上正规,增强不同所有制工业的内部发展实力。要改变当前这种重工业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现状,通过发展生物制约、农产品工业、旅游工业等来提高轻工业的比重,使轻重结构合理。全州及各县市要在总体布局的前提下,认真挖掘县内资源,利用比较优势发展工业,工业发展好的县要走重质量、拓市场、创品牌的发展道路,工业发展差的县要分析问题所在,改变不合理的发展方式,调整竞争力弱的行业与产品。产品结构的优化不在于数量的增加,而在于质量的提升,树立经营品牌意识,创造有民族特色的工业产品和工业品牌。至于工业布局,湘西州应该制定统一规划,可以构建诸如花垣泸溪矿产资源开采加工中心、龙山永顺特色农副产品制造加工中心、吉首凤凰古丈旅游产品制造中心等,并加以政策的扶持与管制,从而让各县市工业发展各得其所,相得益彰。对现有各县市工业布局要加大调整力度,对重复建设、市场发展空间不足的要予以管制或以取缔,对有发展潜力且效益较好的工业企业要进行地区整合,该合并的要合并,该重组的要重组,在本区域内逐步实现工业布局合理,形成多个工业增长点,带动湘西州工业的全面发展。 四、增强发展内力。针对湘西州工业发展内力不足,聚集效应低的特点,必须从推进工业技术创新、推进工业集群发展来增强工业的发展内动力。要引导企业转变对技术创新的认识,重视企业自身技术创新的运作机制,从引进科技人员,设置科技创新部门,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等基础环节入手,搞好企业自主创新。要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宏观管理与调控,通过对技术创新突出的企业实行税费减免等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给企业以推力,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通过税费比重调高或强化管理来控制不重视技术创新企业的发展,给企业产生自主创新的压力,从而转向技术创新。当然也要通过引导企业狠抓技术改造,实施科技专项等措施来培育创新型企业,提升企业的优势。要通过培育骨干企业培育工业发展中心,通过打造发展平台引导产业集聚,实现产业内的规模化生产,减少产业链运行的成本,拉近产业内企业的距离,实现工业企业的集群化,提高工业企业的集聚效应。当前,湘西州必须着力培育矿产、食品、制药、旅游工业的核心企业,为产业行业的集群化提供前提条件,也要打造专业工业园区,诸如生物制药工业园、农副产品加工制造工业园、矿产品开采加工工业园等,引导企业的群居化,引导园区专业化发展。作为政府,要从政策制定、基础投入、管理运营运等方面增强园区的承载能力。 五、优化服务供给。为企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高质量的社会化服务是各级政府的应尽之责。首先,在大力发展工业企业的同时,更要注重生产性服务业与公共性服务体系的建设,让社会公共服务与工业共生、共融。要协调好银企关系,为中小工业企业解决流动资金难的现实困难,也可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行”等不同的方式,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突破中小企业融资瓶颈,从而为中小工业企业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要结合国家、省的交通规划,加大对交通的投入,缩短湘西州工业与市场的距离,也要大力建设现代物流基础,发展快捷综合运输体系,降低企业运作成本。同时也要通过完善电信业务、推广电子商务、构建信息平台等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也要发展与规范法律、咨询、评估、会展等行业,构建专业化社会化的服务体系。州县(市)两级政府还要确保民族政策、贫困地区政策落到实处,这不仅是湘西州的一种政策优势,更是一种民族特色的体现。要努力争取国家财税政策的支持,充分利用好民族自治的税收减免政策,减轻企业负担;要积极争取国家对贫困地区项目、资金、人才的支持,增强工业企业发展的资本力与智力水平。 六、强化环保意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工业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本质要求。考虑湘西州三十年工业发展环境欠帐巨大的现实,我们必须树立“绿色工业”理念,增强工业发展中的生态文明意识,在政策制定、实施、监督中得到体现,也要通过引导与监管来加强企业家践行绿色生产理念。要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再生利用,实现工业生产的低能耗、低排放、高效果。现实中必须加大循环经济模式在矿产资源开采加工中的应用与推广,加大对矿藏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大力推行共生矿与伴生矿的加工与提炼,大力实施废弃矿渣等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提高矿产资源的精深广加工,提高矿产资源的开发深度。要通过推进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强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程度。对矿产资源开采加工、农副产品制造加工要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劳动力、资本、土地以及其他综合生产要至少的利用效率,特别是对煤电消耗过大企业要加大监察力度,该关停的关停,该整改的整改,不能因为眼前利益而浪费能源与资源。同时更要给予低能耗、资源利用程度高的企业实施政策优惠,甚至政策性奖励。在加大资源、能源利用的引导与监管力度的同时,还要加大对工业企业污染的防治。要从市场准入把关,认真坚决落实环评标准;要加大企业环保执法力度,环保部门认真履行自已的职责,改变受当地政府左右的状况,在执法过程中严把项目审批关,抓好三废治理,巩固治污成果。以此形成产前、产中、产后环环相扣,生产、产品、市场彼此交织的企业环境监评体系,实现工业生产与自然的和谐共进。
㈦ 工业项目有哪些
工业项目
可行性研究:对新建工业项目的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综合分析和论证,以期达到最佳经济效果的一种方法。20世纪30年代,美国对开发田纳西流域进行可行性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得到广泛发展,并成为西方各国企业家对新建项目投资前必不可少的研究手段。其工作性质与作用类似中国的编制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但其在投资效果估算预测等方面更为细致深入。该研究一般分为3个阶段:①投资机会鉴定阶段。包括:进行粗略的市场调查和预测,寻求在某一地区或某一部门范围内的投资机会,估算投资费用;②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在经济上对市场作进一步考察分析,在技术上进行实验室实验或中间试验,以判断新建项目是否具有生命力;③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阶段。主要对项目进行深入的技术经济论证。包括:拟定实施纲要,对项目的所有关键性问题作出明确结论;了解项目的设想、建设理由及是否适合本国国民经济的基本结构和工业发展规划;通过分析某种产品的需求和市场研究确定销售规划,作出详细的生产规划,并考虑所选择的各种生产水平、投资支出和销售收入,以确定工厂的生产能力;列出材料投入,包括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的投入及运输和供应情况;确定建厂地区和地区内不同的厂址,并研究其可能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工程设计,包括项目布置和范围、工艺流程及设备、土建工程估算等;制定工厂组织和管理费用;提出工人和职员配备计划;拟定项目建设进度,包括从决定投资到开始生产的各阶段;进行财务和经济估价,包括总投资支出、项目资金等措施和偿还办法、生产成本、商务盈利率、国民经济估价等。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阶段,一般需提出若干个条件不同的方案,以供决策者选择。
企业的有化工,经批准可以生产军工
政府有自己军工企业
㈧ 项目分为工业项目还有什么项目
按土地使用性质行业的不同可以分为:工业项目、农业项目、旅游项目、文化项目、商住项目等项目类别。土地性质不一样,土地的成本也有很大的差异,比如工业土地一般5-20万元/亩;而商住地产项目则50-2000万元/亩。
但工业项目里面也可以建成商住项目类似的建筑,比如工业项目里面配套的科研楼(可以设计成酒店、培训中心)、办公楼(写字楼)。
博览中心项目如果按照商住项目进行土地申请,则土地价格肯定高于工业项目、文化项目用地价格,且是数十倍的差距。
从投资成本与开发运营风险来考虑,开发商一般会选择用文化概念来包装博览中心项目,以较低的价格拿到土地,项目开发出来后,用项目规划设计中的科研楼、办公楼、交易中心等物业资产以商住项目的价格销售或租赁出去。因土地成本低,收益肯定要高于纯商住地产项目开发了。
但能否以文化项目、工业项目的概念拿到土地,除了企业自身的公共关系外,也跟企业的经营实力有一定的关系。如比你有产业基础,有一个酒厂,就有建酒博览中心的产业优势。同时,旅游项目、文化项目等项目,一般在用地规划中已明确要求建相关的旅游或文化配套设施,不能像商住项目那样,所有用地指标可以全部用于经营性物业的建设。
至于绿地率,各地的执行标准不一样,土地根据用地性质,对绿地率的要求也不一致。一般来说,旅游项目、文化项目、工业项目的绿地率要高于商住项目用地。绿地率现在的政策是就高不就低,只有要求高于15%,甚至高于30%,很少见有绿地率不得高于15%的规划要求。
㈨ 工业项目行业分类
一、造纸工业 01造纸
二、日用机械 02自行车
03缝制机械 04钟表
三、日用硅酸盐 05日用陶瓷器 06日用玻璃制品 07玻璃炉窑专用耐火材料
08搪瓷制品
四、电光源工业 09电光源
五、日用化学制品 10洗涤用品
11电池
12化妆品香料香精
13牙膏
14油墨
15蜡制品
16火柴
17三胶(骨胶、皮胶、明皎)
六、制盐工业 18制盐
七、食品工业 19制糖(甘蔗、甜菜品种选育、栽培及工业制糖)
20焙烤
21罐头
22乳品
23食品添加剂 24发酵制品 25酿酒
26饮料
八、皮革毛皮及其制品工业
27皮革
28羽绒制品
九、家具工业 29家具
十、文教体育用品 30文教用品 31体育用品
32乐器
十一、工艺美术品工业 33工艺美术品
十二、塑料制品工业 34塑料制品
十三、金属制品工业 35金属制品(五金)
十四、家用电器工业 36家用电器
十五、照明器具工业 37照明器具
十六、衡器工业 38衡器
十七、日用杂品工业 39日用杂品(木制品及藤棕草制品) 十八、轻工装备工业 40轻工机械(含模具)
十九、玩具工业 41玩具
二十、其他工业 42眼镜
43室内装饰
44少数民族用品
㈩ 湘西有哪些工业
成规模的工业主要有:电解锰,电解锌,硫酸,酿酒,生物制药,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