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县域经济是内涵、特点、发展模式介绍
一、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目前尚未有统一的概念,2012年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关于县域经济的研究开始增多,任萃颖(2016)研究认为:县域经济是在县行政区划范围内的具有地理性综合性特征的经济单元,是要素资源在县域范围空间集聚和扩散,以及经济要素在县域范围内相互配置的一种区域经济形态。
王潇音(2017)研究认为:县域经济是以县为依托,以乡镇农村为经济腹地的具有综合性特征的区域经济地理单元。
严珺文(2018)研究认为:县域经济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涵:一是县域经济具有空间上的概念特征,是在县级行政区域的范围内所形成的地理经济单元;二是县域经济发展是要以市场为引导,已优化县域经济结构为手段,以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以及完善县域经济功能体系为目的经济活动主体。
综合来看,县域经济是一种按照县级行政区来进行划分的区域经济,在区位上以县城为核心、以乡镇为纽带、将农村作为腹地的区域经济,形成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以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为发展主题和方向的经济发展模式,通过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实现县域内各个产业的协调和全面发展,从而形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县域经济特征
(1)县域经济发展具有综合性特点
县域经济的构成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特征,既包括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产业经济部门,也包含与之配套的关联性辅助性的产业部门,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各个产业部门经济的带动,也影响着生产,流通,分配,销售等环节经济活动。从这个角度看,县域经济发展具有综合性特征。
(2)县域经济具有地域边界性特征
根据县域经济的概念,县域经济是进行特定经济活动的特定地理空间,而且,这个特定的地理空间就是限定了经济上的边界,其实质就是在县级行政区域单元内所发生的经济活动的集合体,因此,县域经济发展具有地域边界性特征。
(3)县域经济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特征
不同地域范围的县域经济发展其发展目标,资源优势,发展战略以及政策等各不相同,因而其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着相对独立性的特征。
(4)县域经济发展具有农村性特征
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农业产业,而农业产业发展大部分是在农村地域范围内进行的,无论是从事农业种植,还是林业畜牧业等发展,农业经济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对于县域工业和服务业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而大部分县域地区的主导产业是农业经济,因此,从某种程度讲,县域经济发展具有农村性的特征。
三、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一)主导产业驱动型模式
(1)农业主导型
顾名思义,农业主导型的县域经济发展其经济支柱是农业产业部门,农业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占比最大,超过了工业和服务业等其他产业部门经济。而且农业主导型的县域经济发展其主要发展在于推进农业产业的升级,提高农业对地方经济的贡献和带动作用,进而发挥农业的关联效应,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发展,据此不断推进县域经济做大做强。
(2)工业主导型
一个县域地区的工业产业部门经济在县域经济中比重超过农业和服务业的比重,且占主导的情况下,那么该县域经济可以称作为工业主导型的县域经济。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工业经济在县域经济的比重逐步增加,工业主导型的县域经济模式已经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为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助力。
(3)第三产业驱动型
如果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第三产业部门的总产值占比最大,那么,就可以将这种模式称作第三产业驱动型的县域经济模式。第三产业就是我国经济发展现阶段来看,最有活力的产业,且创产创收相对于其他产业来说较快。所以该产业模式的发展对带动农民增收来讲非常有利。
(二)地方特色驱动型模式
(1)特色资源带动型
特色资源带动型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指的是一些县域地区由于本身所具有的特色资源禀赋,无论是农业特色资源,工业特色资源还是第三产业的特色资源,通过对这些资源的培育和挖掘,使之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型和主导型产业部门,进而通过构建县域特色农业体系,工业体系和服务体系,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实力和质量。
(2)外向经济主导型
所谓外向经济主导型的模式就是指该县域的经济构成中,外向型经济产业或部门是县域经济的主导部门,对县域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作用。通过外向型的企业部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模式。这类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对外依赖度较高。
(三)混合发展型模式
所谓混合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指的就是在县域经济的构成中,三次产业在县域经济GDP的比重差不多,没有哪个产业部门具有绝对的优势,不存在单一的产业主导形态,一二三次产业在县域经济混合发展,共同带动县域经济进步。
推荐阅读
:《赛迪白皮书:2021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47页).pdf》
《抖音&人大:短视频、直播助力新型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报告(46页).pdf》
《赛迪报告:2020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34页).pdf》
本文标签
县域经济
什么是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特点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上一篇:网络地图《2021年度中国城市交通报告》发布,数据解读
下一篇:2022年中国智能语音发展情况分析,top10企业排名一览
B. 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县城,做哪些行业好赚钱呢
首先,根据你的描述,如果仅仅是引进几个大的工业厂子,还不能把你们的县域定义为以工业为主。所以你要清楚的是,你们那个地方到底什么产业最有优势,最具传统的行业是什么?到底是农业县正在向工业县发展,还是工业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这些数据和资料要从地方政府网站来了解,同时注意身边的行业变化,注意收集信息。其次就是,你的定位是什么?到底是想做“点”生意,还是想做大生意?这个必须有清晰的认识!就你现在的想法,我估计你是想做一个有前景的行业,甚至是别人没发现的商机。所以,这个就不能那么轻易的给你建议,因为这必须结合你当地的经济现状,还要结合你的资金能力。从你的介绍来看,你们当地政府应该有发展工业的意图,同时应该已经具备配套的优惠政策,这个你要具体了解一下。对于正在谋取向工业转型的地方来说,当然还是选择工业为主,如一些加工业。当然,工业的长期推进发展,必然会要求服务行业跟上,但就目前的中西部县城来讲,餐饮业和服装销售业等这些低端服务已经是过剩了,而交通运输业则相对欠发达。县域的工业发展,其主要劳动力一般来自本县,且一般集中在开发区,所以其产生的服务业需求增加在短时间内并不会那么强烈!但是,外来投资者对商务休闲会所的需求是不言而喻的。同时,由于劳动力向县城转移,必然会伴随教育需求增加,因为会有很多孩子随父母进城,这样房屋租赁,托儿所等需求就会增加。
但是,总的来说,县域经济由于需求太小,规模效应不大,所以这些分析在现实中大多是行不通的,或者是撑不久的。而若想要需求外延,建议在资金满足的情况下从事:1.工业,制造业:2,交通货运业,3,批发零售物流业。
C. 陕西省第一批重点建设的县域工业园区名单
宝鸡市7个:眉县科技工业园区、陈仓区科技产业园、姜谭工业园、扶风工业基地、凤翔县长青工业园、凤州现代科技产业园、金台区工业基地。安康市4个:汉阴县新型建材工业园区、石泉县池河工业园区、旬阳县生态工业园区、中国紫阳硒谷生态工业园。
D. 什么是县以上工业企业
(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销售收入在 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它是衡量一定区域内工业化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E. 论文急急急!!!凉山州和甘孜州哪些县是以工业为主的县,各举两三个县即可
凉山州 西昌、会理、会东等安宁河经济圈县
甘孜州不清楚
F. 河南10地上榜2020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分别是哪10地
河南10地上榜2020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分别是哪10地?
一、河南省百强工业强县集中在四个市中分别有省会郑州市的巩义市、新密市、新郑市、荥阳市、登封市,许昌市的长葛市、禹州市,洛阳市的新安县,焦作市的孟州市、沁阳市。这十大县被列为二零二零年中国百强工业强县中。
G. 甘肃省哪个县城是工业县城
甘肃省金塔县主要以工业园区为主,主要有三个工业园区:金鑫工业园区、金塔万晟光电产业园、北河湾工业园区。
H. 南通市管辖区县哪几个是重工业县
您好
南通管辖的海安,如皋,如东,启东,海门这些都是工业县的,要是重工业的话当属启东海门了吧。
I. 如何发展县域工业工业与环境怎么协调
首先,发展关键在于建立合适发展的体制,重点在于改革官制,改变官员的政绩观,改变传统以GDP为单一考核标准的方法,引入绿色GDP的考核。其次,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政策。比如:湖南省的长沙县就采取分区的方法,分成北部的绿色农业区和南部的工业区。两个地区官员采取不同的考核标准。工业区进行资源整和,减少重复建设,集中发展集约化工业,政府支持企业的环保投入。
工业并不是绝对的污染,关键在于把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协调起来,经济在一定期间内会受影响,长期收益的是人民和政府。湖南长沙县就是个很好的典型,把治理污染,工业生产和农业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