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业生产 > 梧州蒙山发展工业园在哪里

梧州蒙山发展工业园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2-06-29 13:29:14

⑴ 梧州市五园八区是指哪些

五大工业园区:梧州工业园区、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梧州陶瓷产业园区、赤水临港工业园区和塘源化工产业园区。
八大工业集中区区:梧州东部产业转移园区—万秀工业区、梧州东部产业转移园区--蝶山工业区、梧州东部产业转移园区--长洲工业区、苍梧工业集中区、苍梧石桥工业集中区、岑溪市工业集中区、藤县工业集中区、蒙山县工业集中区。

⑵ 广西蒙山县是属于哪个市的蒙山县离广西南宁有多少公里蒙山县的经济状况如何

蒙山县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辖县,位于自治区东部大瑶山之东,东经110°19'-110°45',北纬23°52'-24°23',东邻昭平,西连金秀,南毗平南、藤县,北接荔浦。县城蒙山镇陆路距首府南宁市460公里,北上距桂林市146公里,南距梧州市186公里,西距柳州市186公里,东距贺州市180公里,国道321线贯穿县境南北6个乡镇。全县面积1279平方公里,辖6镇3乡,总人口22万人,其中有瑶、壮、侗、回族等12个少数民族3万余人。
是中国近代农民革命所建政权──太平天国开国之地,通过中国老年学学会专家组评审,正式授予"中国长寿之乡"称号。

经济状况
蒙山县地理位置的特定优越,改革开放为蒙山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多重的机遇,使蒙山的经济建设得到了提速发展,投资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并具有明显的居后发展优势。

农业
蒙山县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粮食生产占居首位,经农业济作物次之。民国期间,在封建土地所有制下,生产条件差,农业技术落后,各种农作物产量低下。
解放后,实行土地改革,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后,进行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扩大灌溉面积,农业迅速发展。特别是水稻和玉米种植推行一造改两造以后,产量成倍提高。1957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9613。5万公斤,比1949年增长58。3%;农业总产值4950万元,比1949年增长63%。1958年"大跃进"期间,极大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比上年减产2173。5万公斤,产值下降977万元,畜禽饲养量和渔产量锐减。1966年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导致农、林、牧、副、渔5业生产失调。1972年粮食总产19831万公斤;农业总产值9669万元,其中农作物种植业占79。34%、林业占2。25%、牧业占9。77%、副业占7。61%、渔业占1。0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推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生产结构,加大投入,在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林、牧、副、渔各业,农业才得到比较协调的发展。1952-1990年县财政支农拨款总额达2908万元,其中1990年为1393万元。1990年粮食总产量25970。4万公斤,比1972年增长31%,获国务院表彰;农业总产值23155万元,其中农作物种植业占67。02%、林业占2。19%、牧业占19。83%、副业占9。09%、渔业占1。87%。
2001年,粮食总产量83540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2847万元。2000-2001年榨季,原料蔗总产量5。654万吨。蔗糖生产成为蒙山支柱产业之一。2002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17。02万亩,总产量68973吨,亩产405斤。
全县农业总产值完成11。34亿元,增长11。2%,其中畜牧水产产值比重达到51%,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桑蚕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县桑园面积达到了6万亩,全年养蚕12万张,养蚕收入1。09亿元,蚕农人均收入1200元;木薯产业继续推进,全县木薯种植9万亩,带动农户近3万户;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8万亩,粮食总产量6。5万吨;造林3。1万亩。
2012年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完成投资7600万元,整村推进土地整理完成投资4480万元。成立了蒙山特产国际运营中心,在南宁、桂林、梧州等地设立区域营销机构,营销品种达30个;全县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到76家,一批合作社分别被评为自治区级和市级示范社。粮食良种覆盖率达96%,粮食总产达到6。3万吨。完成桑园品种改良3560亩,高产高效优质示范基地亩平均综合收益达5000元;全县养蚕户养蚕收入1。2亿元,户均增收1。6万元。全县种植蔬菜8万亩(含复种面积),品牌蔬菜基地达到5000亩。全市品牌蔬菜建设基地现场会在该县召开。

工业
解放前,蒙山县的工业以传统手工业为主,有纺织、县城车缝、粮油加工、酿酒、制糖、铁器、木器、竹器、造纸、蓝靛加工、修理、印刷、织席、豆腐等,产品主要在县内市场销售,部分犁头、菜刀、蓝邦销往荔浦、昭平、藤县、平南等邻县。民国38年(1949年),全县的小手工业有458户,从业人员763人,总产值41。5万元。
解放后逐步兴办集体工业和地方国营工业。1952年,县工商科成立,着手对个体户进行生产方向、技术力量、生产规模、劳动力等项调查。1954年设立手工业科,以行业组成社。1956年手工业联社筹委会成立,至当年2月9日,全县实现了手工业合作化。1957年,组成缝纫厂、日用品厂、纺织厂、单车机械修理厂、食品厂、陶瓷厂、铁木农具修造厂、日用品加工厂、印刷厂、酒厂等31个单位。当年,全县工业总产值65。7万元。1958年,在"大跃进"形势下,设立工业交通工作部,蒙山县工业"一哄而起",全县办起了各种厂矿518个。1959年,工交部改为工业局,县手工业联社同时成立,工业仍在冒进。至1962年地方国营工业只剩下电力厂、农机厂、印刷厂、大米厂、酒厂,集体企业只剩下被服厂,其它县办厂矿相继下马。1963年,县工业局改为经济委员会。1968年,县成立工业领导小组。1969年,将原县手工业联社撤销,1971年设手工业经理部革命委员会,1974年改称手工业局。1975年,工业领导小组改称县革委工交部。1976年,手工业局改称二轻局。1981年,县革委工交部改称经济委员会。1970年至1977年,国营工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企业个数明显增加。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蒙山县工业经过几年调整整顿后,从1985年以来得到较快发展。至1989年。全县国营工业企业有:糖厂、制药厂、造纸厂、农机修造厂、县酒厂、大米厂、副食品厂等21个;二轻工业企业有染织厂、被服厂、五金厂、民族炮竹厂、木器厂等5个。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2633万元,为1949年的63。45倍。国民收入中的工业净产值为15%(当年价),比广西的33。78%和梧州地区的22。26%分别低18。78和7。26个百分点。全部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2300元(按1980年不变价计),同梧州地区的12196元基本平,比广西的16341元低4000多元。
2006年巩固和加强了工业主导地位,丝绸、水泥、水电、淀粉、制药、制糖、纺织等几项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全县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8。42亿元,增长57。7%;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2246万元,增长128。1%;实现增值税2486万元,增长51。5%。全县税收1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到了12家。列入市工业项目大会战的项目19个,建设进展顺利,已有17个项目完成建设任务,进一步增强了工业企业的发展后劲。
2012年该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新突破,达到55亿元,同比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新突破,达到50。1亿元,同比增长12。5%。县财政收入实现新突破,达到 4。04亿元,同比增长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2亿元,同比增长16。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万元,同比增长12。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283元,同比增长17。4%。全县工业总产值达75。2亿元,增长13。2%,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3。9%。52项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8。8亿元,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新征建设用地1630亩,为工业企业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华虹公司和西普南雁水泥公司等10家重点工业企业完成利润7300万元,完成税收6370万元,同比增长20%。西普水泥厂成功整体转让,玉兰制药厂顺利进行资产重组,为企业扩大再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丝绸产业园区基础建设累计投入4170多万元,园区规划规模扩大至4000亩;园区为企业共争取项目资金2800多万元,以及为期5年、每年2亿元的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贴息贷款;广西丝绸产业工程院落户蒙山;进驻丝绸园区的织绸、家纺、绢纺和丝绸贸易、仓储等企业共12家,园内现有高档剑杆织机184台(套),有梭织机320台(套),年产丝绸1000万米,年产值达到3亿元,初步形成了茧、丝、绸及家纺产品加工产业链。园区招商引资取得新发展,先后有7家新企业落户丝绸园区。全县已签约的有欧蒙年产15万立方米纤维板和微生态药剂等19个项目,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个,欧蒙年产15万立方米纤维板和微生态药剂项目进入实施阶段。全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35。1亿元,完成市下达任务的 107。5%。

林业
蒙山为山区县。解放前,林业资源丰富,县内各地青山绿水的低矮近山,林木茂密,一人合抱不过的大松树,到处可见。边远的山岭,亦有较多成片的天然野生林木,以阔叶林占多,时有虎豹出没。在县城,开办有"三合昌栈"、"同和栈"、"同发栈"、"洪兴栈"、"新兴栈"等6间专营木材的店铺,新圩、文圩、黄村、陈塘等乡村集镇,也开办有一定规模的木铺。民国期间,全县生产的杉木商品材每年2500多立方米,松木商品材1000多立方米,并有近200条木船常年向外航运商品柴。
解放初期,县内仍林茂水丰,县城至蒙江河段,常有100多艘民船行驶。1958年,大放木材卫星和大炼钢铁,无节制地大量砍伐林木,森林资源遭到第一次大破坏。为恢复县内林业资源,县人民政府于60年代、70年代不断组织群众发展林业生产,先后办起了社队林场24个,联办基地41片。同时,进行1次飞播造林,使县内林业资源有所恢复。1982年后,农业体制变革,山林管护权属落实到户,县内林木再次遭到不同程度的乱砍滥伐,特别是村庄附近低矮山岭及公路两旁山头的林木,几乎被砍光。为保护和发展林业资源,县委、县人民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封山育林、制止乱砍滥伐,组织群众及干部职工开展较大规模的人工造林,使林业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1988年10月至1989年3月全县第三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全县林业用地154。5万亩,有林面积76。28万亩,占林业用地的49。37%。林木总蓄积量为241。04万立方米。与1960年第一次森林资源普查时相比,有林面积增多9。97万亩,林木总蓄积量增加155。5万立方米。解放后的1952年至1989年,全县累计造林面积180。96万亩(其中飞机播种造林61。61万亩);为国家提供商品材41。05万立方米,年均1。08万立方米;生产松脂5631万公斤,年均148。2万公斤。1989年全县林业产值694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1。27%。2012年林下经济实现产值1125万元。惠丰公司屯巴山水果基地、玉峰茶厂茶叶获得有机认证。

畜牧渔业
蒙山县群众历来有饲养畜禽、水产养殖的习惯。畜禽以猪、牛、鸡、鸭、鹅为主,尤以猪花较有名气,畅销区内外50多个县、市。渔业以池塘养鱼为主,常有捕捞。1989年,全县畜牧业总产值1516万元,占农业总产值24。60;渔业总产值47万元,占农业总产值0。77%。畜牧、渔业总产值分别比1978年增长1。32倍和6。83倍,全县肉类总产量869。79万公斤,人均占有肉47。8公斤。
2012年特色养殖初具规模,黑土猪、肉兔、竹鼠、白鸽、鹊山鸡等畜禽肉产量1。8万吨;鱼、龟、鳖等水产养殖1086公顷,水产品产量达到1。02万吨。全县农业总产值达16。1亿元,水产畜牧产值比重达到36%。

⑶ 广西梧州工业园区的区位优势

广西梧州工业园区所位于的梧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是广西东大门。东邻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云浮市郁南县,东南与广东省云浮市的罗定市接壤,南接玉林市容县,西连贵港市平南县,北通贺州市昭平县、桂林市荔浦县,东北与贺州市八步区接壤,西北与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毗邻。地处北纬22°37′~24°18′,东经110°18′~111°40′之间。全境东西距115公里,南北长196公里,总面积1258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97.17平方公里。
梧州市区位优势明显,是中国西部大开发12省(市、自治区)中最靠近粤港澳的城市,是广西乃至西南地区接受粤港澳台地区产业、技术、资金转移的最前沿地区。浔江、桂江汇于市区为西江。三江交汇处黄绿分明,人称鸳鸯江。梧州集广西水流量85%以上,有广西“水上门户”之称,与粤港澳一水相连。水路距广州341公里、香港436公里、澳门384公里。梧州口岸为国家一类口岸,有百年对外贸易历史,设施齐全,基础较好,与世界五大洲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 梧州交通运输便利,2000吨级船舶可从梧州直达粤港澳;梧州至南宁、桂林、广州高速公路通车营运,缩短了与粤港澳以及大西南的距离,进入“广州2小时经济圈”;梧州机场开通南宁、深圳、广州、珠海、重庆等多条航线,立体交通格局形成。
未来梧州将以西江航运干线、“一环七射三连线”的高速公路网、“丰字型”铁路枢纽、梧州机场航空港及西气东输二线为骨架,构建水路、公路、铁路、空港和管道运输五位一体的大能力综合交通新格局。
“一环七射三连线”高速公路网:“一环”就是由马梧高速公路(包茂高速公路)西复线、柳梧高速公路环城北线、柳梧高速公路环城东线、环城高速公路南线组成。“七射”一射——北向包茂高速公路经贺州至湖南永州、长沙;二射——柳梧高速公路经柳州至贵阳达重庆;三射——梧州至龙邦高速公路到达百色、田林,延伸至贵州兴义,接规划中的云贵高速,连接西南经济圈;四射——岑梧高速公路-岑水高速公路至广东茂名、湛江,连接珠三角,接受东部经济辐射;五射——广梧高速公路(苍郁高速公路)至肇庆广州;六射——广梧高速公路(梧封高速),连接入珠三角外环高速,融入广佛肇经济圈;七射——梧州至信都高速公路,向北增加一条通道,经梧州至贺州连接湖南和广东北部等地区;“三连”一连——岑兴高速公路-岑罗高速公路;二连——荔浦-铁山港高速公路;三连——巴马至贺州高速公路。
“丰字型”铁路枢纽:指南北走向的洛湛铁路;东西走向的三条铁路,分别是南广铁路、柳肇铁路和岑罗铁路,共同构成梧州铁路的“丰字骨架”体系。确保南广铁路、柳肇铁路、岑罗铁路全部建成通车,争取柳州至韶关铁路蒙山段开工,推进洛湛铁路增建二线、电气化改造等项目前期工作。到2015年,铁路运营里程达到398公里。
建成市环城高速公路、贵梧高速公路、岑溪至水汶高速公路、荔浦至玉林高速公路蒙山段,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目标。争取“十二五”期初开工建设柳梧高速公路;加快推进梧信、梧封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力争实现开工。到2015年,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1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82公里。
提升通江达海能力,开展西江干线3000吨级航道、桂江航道整治,建成长洲水利枢纽三、四线船闸。重点建设赤水圩作业区二期、李家庄码头三期、中储粮码头、紫金村码头、塘源综合码头、藤县三坡码头、东胜作业区码头、大漓口码头等一批港口码头。加快建造标准化、大型化、专业化、多功能的综合运输船舶。到2015年,港口吞吐能力达到5000万吨以上,实现快捷转运、水陆、水水、水铁联运。
拓展梧州机场新航线,增加航班。加快推进梧州机场迁建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
积极配合开展西气东输二线梧州段和天然气主干管网、支线管网及其附属设施工程建设,力争“十二五”建成投入使用。

⑷ 广西梧州蒙山玩一两天,有什么值得玩的景点吗

梧州蒙山,自然保护区,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园区。去广西梧州大茅山,假如要想两天一夜的话,可以挑选第一天来到,随后本地的单上来等走一走去玩,并且蒙山他的自然资源是十分丰富的,里边有很多的人植树造林,也有一些还林。蒙山县,她们是以种养业为主导的,我这里她们的粮食作物绝大多数都是沿海地区特有的稻子,苞米等,也有种一些经济作物经济作物,例如一些桑树,桑树叶。也有姜片。她们这儿的粮食作物栽种总面积是十分巨大的,全部县绝大多数都是以农业为主导。

假如去的话我觉得是一到二天就十分适合的,由于本地的酒店住宿旅游业发展并不比较发达。假如去的话,我们可以强烈推荐您去永安古荣看一看,也有龙潭飞瀑,永安洲西炮塔,这儿都是很好的游玩景点。假如去的话,我建议你或是在。秋季的情况下最好。终究夏季的情况下广西那边的天气会十分酷热的,假如夏季去,在所难免危害人们的出游感受。秋天的秋相对而言较为清凉,去那里度假旅游的话是最适宜的。

⑸ 梧州的蒙山县很偏吗

蒙山位于广西偏中东北,比起梧州较靠近桂柳更多,它旁边就是荔浦了,山区多一点,交通不太方便,因为在这里不像桂林或者梧州贺州和百色这种地方,火车线或者是公汽线都没有比较大条的经过,所以经济不太发达,不发达就有偏的嫌疑了.......
假如要说与梧州的距离,那可是非常远,而且那里的人都不说白话,基本的土白话都不说........

⑹ 梧州在哪里

梧州市,位于广西东部,市区紧接两广边界,为广西东大门。现辖万秀区、蝶山区、长洲区、苍梧县、藤县和蒙山县,代管岑溪市,面积12588平方公里,人口305.43万,其中市区面积1097平方公里,人口45.2万。

梧州市是一座有着21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汉高后五年(公元前183年)南越王朝设苍梧王城。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置苍梧郡(因梧州多刺桐树,又称苍梧花,故以花名定郡名)。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名梧州。明成化六年(1470年),明宪宗在梧州创设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总督府,辖广西、广东,梧州成为两广政治、军事中心。民国10年(1921年)始称梧州市。1927年梧州市政府成立,梧州为广西最早的省辖市。汉武帝初年,曾于梧州及今广东封开县一带设广信县(属交州苍梧郡)。后来,广信以西称广西,广信以东称广东,两广因此而得名。

梧州市区位优势比较明显。梧州市是我国西部大开发12省(市)区中最靠近粤港澳的城市,是广西乃至西南地区接受粤港澳台地区产业、技术、资金转移的最前沿地区。东邻广东,南接玉林,西连贵港,北通贺州、桂林。浔江、桂江汇于市区为西江。三江交汇处黄绿分明,人称鸳鸯江。梧州集广西水流85%以上,有“广西水上门户”之称,与粤港澳一水相连。水路距广州341公里、香港436公里、澳门384公里,为广西距港澳最近的港口口岸城市。梧州口岸为国家一类口岸。梧州口岸有百年对外贸易历史,设施齐全,基础较好,与世界五大洲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

梧州市基础设施条件日臻完善。交通方面,水运至穗、港、澳全年可通航1000吨船舶,西江二期整治之后将提高到3000吨级。已建成集装箱码头3座,港口年吞能力达700万吨,有5万多吨位的船舶专营港澳航线。溯江而上可通贵港、南宁、柳州、桂林等市。陆路有一级公路通粤、港、澳,距广州280公里,3小时即可到达。二级公路通南宁、柳州、桂林、玉林、贺州等地市。通往所辖各县(市)的均为国道。梧州飞机场可起降波音737客机。筹建中的桂林至梧州、南宁至广州(经梧州)等多条高速公路、洛阳至湛江铁路(梧州段)、贵阳至珠海铁路(梧州段)及梧州港等,正在为梧州编织一个全新的四通八达的大交通网络。能源方面,电力主要依靠广西大电网及自身火电、水电供给,有6.9万千瓦的京南水电枢纽和1.2万千瓦的爽岛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62.1万千瓦,总投资近60亿元的长洲水利枢工程将于近期动工。邮电通信事业已跨入全国先进行列。梧州市区已建成河西防洪堤、河东防洪堤,梧州城区结束了年年被淹的历史。

梧州市自然资源丰富。梧州市地理位置独特。北回归线从市区通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青山环抱,绿水萦绕,物产丰富,气候宜人,长年无冬,春秋相连。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2.7%。耕地总面积9.5万公顷,是广西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森林面积87万多公顷,林木总蓄积量2528万立方米,是国内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和松脂生产基地之一。矿产资源有钛、金、铜等30余种。其中命名为“中国岑溪红”的花岗岩储量21亿立方米。全市河流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49.7万千瓦,可开发资源108.9万千瓦。梧州山水钟灵毓秀,山在城中,城将水抱。有风光、胜迹和文物点250多处,有被苏东坡称为“鸳鸯秀水世无双”的鸳鸯江,有爽岛大型天然瀑布群、全国最早建设的孙中山纪念堂、东南亚最大的蛇园、世界最大珍稀保护动物黑叶猴人工繁殖基地、太平天国封王建制遗址、李济深故居等一批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2002年2月,梧州市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梧州市是广西最早的工业基地。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梧州市的火电、火柴、肥皂、电池、机械、纺织、治炼、医药、化工等行业就享有盛誉。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梧州市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全市拥有纺织、化工、食品、机械、电子、塑料、制革、制药、服装、造船、轻工、印刷、石材等10多个工业门类。林化林产工业、轻化工业、食品工业、房地产业、对外贸易已发展成为梧州的优势产业。广西红日、中恒集团已先后上市。梧州已拥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品牌,名优产品占全广西的14%左右。

梧州市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英王陈玉成,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的李济深,着名学者梁羽生等均系梧州人。梧州市全市人口中,汉族占98%以上。少数民族有壮、瑶、回、苗、侗等21个,人口51100多人。梧州为粤方言区,城市人口中,半数以上与粤港澳有亲缘关系,语言相通、习俗近同,交往广泛。有定居国外的华侨、外籍华人以及港澳同胞35万多人,国内的归侨、侨眷、侨属有37万多人。岑溪市是广西有名的侨乡之一。

梧州市有许多引以为自豪的全国之“最”、世界之“最”。
(1)梧州是中国最大的松脂生产基地,年产松脂超过7万吨。梧州松香不仅在全国市场享有崇高声誉,而且在欧美、东南亚也有广阔市场。(2)梧州是世界最大的人造宝石加工基地,全世界40%的人造宝石在这里加工,然后销往世界各地。(3)梧州是全国桥梁类型最齐全的城市之一,市区建有8座造型各异的大桥。(4)梧州有储量达21亿立方米,被人称之可与“印度红”相媲美的“岑溪红”花岗岩。(5)梧州有全国建造最早的中山纪堂。

(6)梧州是东南亚最大的宠物(犬只)饲养基地,几乎世界各地的各类名犬都可以在梧州找到。(7)梧州有亚洲最大的黑叶猴人工繁殖基地,人工繁殖的黑叶猴已经超过100头,其中两头赠送澳门市政厅。(8)梧州有质地最好、连片面积最大的全国足球训练基地,有22个利用天然草被辟成的国家级训练场。每年冬天,当北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之时,梧州已是春光明媚、绿草如茵、鸟语花香的世界,全国各地许多青少年足球队都到梧州进行冬、春训练。目前这里正成为中国女足二次创业的基地。

梧州市一直致力改善投资环境。近年来,梧州市努力为外来投资者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全市上下达成了“人人都是招商者,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共识,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外来投资优惠办法》、《招商引资奖励办法》、《招商代理管理暂行办法》、《梧州市外向型工业园区优惠政策》,想方设法吸引外商来梧投资。成立了市处来投资服务中心、市外商投资进出口服务中心、市外商投诉中心。对外来投资企业实行“一个窗口收费,一条龙服务”办事制度,诚心诚意为外商服务。日本西铁城、香港卓业、骏业、神农药业和北京华联综合超市等企业纷纷落户我市。

为了抓住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入世贸组织以及粤港澳台产业转移的有利机遇,加快梧州发展,按照自治区党委富民兴桂新跨越的战略部署以及关于桂东经济区域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乡镇工业和外向型经济的定位,梧州市先后建立了现代农业实验区和外向型工业园区,并以这两个园区作为梧州市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

梧州市现代农业实验区包括43个乡镇,覆盖174万人,拥有92.4万亩耕地。实验区在引进新物种及核心基地建设、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农产品深加工等方面取得了突破,并得到了国家和自治区的扶持,目前已吸引一大批外商前来投资。

外向型工业园区已于2002年初正式动工兴建。其发展目标是完全按照市场规律动作,培育产业链式的工业集团,塑造国际型的绿色工业形象。工业园区远景规划总面积为60平方公里,“十五”期间建成6平方公里。在工业园区投资办企业,既可享受沿海经济开放城市的优惠政策,又可享受西部开发优惠政策,还可享受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定期减免企业所得税的的政策。

近年来,梧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十五”时期,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梧州,这个广西的东大门,正迎来加快发展,乘势前进的大好机遇。尤其是总投资达到200亿的河东防洪堤、长洲水利枢纽、洛湛铁路桂东段、桂林至梧州高速公路、“骑楼城”等“五大工程”对梧州今后的发展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可以说,“十五”时期是梧州实现新跨越的重要时期。我们在深入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从梧州实际出发,确定了“十五”时期我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主要目标是: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增长速度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到200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0亿元,年均增长1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300元;全市财政收入达到17亿元,年均增长10%;“十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50亿元,年均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

为实现上述目标,梧州市将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围绕“建设东大门,实现新跨越”的奋斗目标,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以结构调整、加大投入、扩大开放、深化改革为重点,以河东防洪堤、长洲水利枢纽、洛湛铁路、桂林至梧州高速公路以及“骑楼城”建设为契机,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奋力拼博,努力实现经济和社会的的跨越式发展。

2007年,我市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市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奋斗目标,深入实施开放带动和项目带动两大战略,经济社会出现了多年来少有的快速发展势头。

⑺ 广西蒙山县文婷丝绸有限公司怎么样

广西蒙山县文婷丝绸有限公司是2015-05-19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蒙山县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蒙山县工业集中区(古家坪片区)。

广西蒙山县文婷丝绸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50423340448792N,企业法人陈希茜,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广西蒙山县文婷丝绸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丝绸制品、丝巾、服装设计、加工、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8608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1000-5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5家。

通过爱企查查看广西蒙山县文婷丝绸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⑻ 想知道: 梧州市蒙山县顺丰速运在哪

蒙山镇滨江路一期工程安置区三区六方块六号地,只提供自寄自取服务。

⑼ 梧州蒙山的介绍

梧州蒙山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东邻昭平,西连金秀,南毗平南,北接荔浦。古为百越地,明清称永安州,民国初年改为蒙山县,位于广西东部,桂梧公路中段。山川秀丽,形势险要。属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高低悬殊,气候多变。

⑽ 蒙山属于广西哪个地方

蒙山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东邻昭平,西连金秀,南毗平南,北接荔浦。山川秀丽,形势险要。《方舆纪要》说,永安州(今蒙山县)“屏蔽昭梧,控扼蛮夷,间浔漓江之中,为形胜要地”。县城地理坐标是:东经110o31′,北纬24o12′,靠近北归线。县治蒙山镇,距广西首府南宁市460公里(公路距离,下同),居桂林、梧州两市间。北与全国旅游重点桂林市仅距146公里,距阳朔82公里,距荔浦39公里,南与广西“水上门户”梧州市距186公里,西南170公里处是太平天国革命发祥地--金田村。国道321公路线贯穿县境南北,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对发展生产、搞活经济比较有利。 县境东西宽43公里,南北长70公里,总面积1279.34平方公里,全县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地占总面积的71.6%。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主果木等生长。
蒙山县属来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高低悬殊,气候多变。垂直变化显着,具有“高一丈,不一样”、“阴阳坡、差得多”、“十里不同天”这些明显的立体气候特点。县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夏季长,酷热;冬季短,严寒期短,无霜期长。全县年平均气温在表面上分布是:南高北低,平原高于山区。年降雨量的分布是南、北部少,中部多。 由于气候变化的差异,蒙山县有明显的春、夏、秋、冬四季之分。
三、全县概览
蒙山县古为百越地,明清称永安州,民国初年改为蒙山县,位于广西东部,桂梧公路中段。南接梧州通向富庶的粤港澳,北连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有国道321线贯穿县境南北,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全县面积1279平方公里,辖6镇3乡,20万人。有汉、瑶、壮、苗、侗、布依等12个民族;其中汉族占80%。
蒙山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资源丰富,物产繁多。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甘蔗、桑、黄豆、花生、生姜、茶叶、板栗、玉桂、八角等,果类有沙田柚、柑、橙、梨、桃、柿、李等20多种。矿产品有金、银、铜、铁、铝、锌、重晶石、红石等。主要林产品有松、杉、毛竹、南竹等。
近年来,蒙山县委、县政府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按照“农业强县、工业立县、三产富县”的战略构想和“三三三”工业思路,积极实施开放带动和项目带动战略,勇于创新,敢于争先,发扬小县也能办大事的精神,以骄人的发展速度、富有特色的板块经济,推动蒙山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齐头并进,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各项工作一年一个台阶,年年都有新变化。200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4.7亿元,增长20.8%,农业总产值10.31亿元,增长10.4%,工业总产值13.16亿元,增长42%,财政收入8728万元,增长22%,农民人均纯收入2195元,增长9.5%。先后被国务院授予“初级农村电气化县”、“全国民族团结和进步模范县”称号;被自治区授予“摘掉贫困县帽子”、“双文明建设先进县”、“支持、发展乡镇企业先进县”、“扶贫先进县”、“信访工作先进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县”、“双拥模范县”、“市容南珠杯竞赛活动第三届和第四届进步城市”、“连续8年计生一类县”等称号;被梧州市授予“创建文明县城(市、区)达标竞赛先进奖”,2004年荣获自治区第四轮“文明县城”、全区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奖等称号。
蒙山县交通便利,国道321线贯穿县境南北,距南宁460公里,桂林146公里,梧州185公里,柳州180公里,各行政村都可通车,已形成国道、省道、县、乡一般公路相互连接的顺畅的交通运输网络。正在修建的蒙山至苍梧二级公路和已建成的蒙山至荔浦二级公路,为蒙山融入香港-广州-梧州-桂林这条黄金旅游通道和加入桂林旅游圈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蒙山县水力资源丰富,目前在建的小水电站达10多座。拥有充足的电力可满足企业生产的需要。
蒙山通讯设施完善,固定电话已拉通全县9个乡镇的各行政村,移动电话讯号也已覆盖全县。
蒙山县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先后建设了西炮台公园、东江路、太平天国文化公园、长寿风雨桥、湄江四桥、城南新区、梁羽生公园等一批重点项目。
蒙山县的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有了新的发展。新建成了青少年活动中心,黄村、文圩等四个乡镇拥有了宣传文化站。县城已完成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9个乡镇已拉通了闭路电视。全县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教育教学设得极大改善。旅游以太平天国文化公园和西炮台公园为轴线,正在加快梁羽生公园建设,特色旅游文化加入桂林大旅游圈。县医院、县中医院设有急救中心,拥有脑电图机、超声波机、微波针灸机、心脏急救机、高压氧仓等一批现代化先进医疗设备。
蒙山县的工业已形成了以缫丝、淀粉、水泥、制药、针织、轻化、冶炼、造纸、制糖加工等为主体的工业结构。主要产品中,西普南雁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水泥质高价优,畅销于区内外市场,是桂梧高速公路等全区重点工程的水泥供应商。玉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功劳去火片、痔疮片被列入国家级推广新药,获广西工业产品"百花奖",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三金纺织有限公司生产的毛巾系列产品为外贸出口免检产品;华虹丝绸有限公司生产的白厂丝经自治区商检局验收,质量都在3A级或2A级,在国内享有盛名,部分还销往国外。
蒙山县是典型的农业经济县。全县有耕地14.13万亩。林业用地170多万亩。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农副产品生产以桑蚕、木薯、生猪、水果、肉兔、肉牛、八角、蔬菜等基地为龙头,发展迅速,富有特色和规模.
蒙山县地理位置的特定优越,改革开放为蒙山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多重的机遇,使蒙山的经济建设得到了提速发展,投资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并具有明显的居后发展优势。

阅读全文

与梧州蒙山发展工业园在哪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奔驰gl470拖拽模式怎么解除 浏览:489
绵阳哪里有铝型材工业平台 浏览:538
汽车减配在哪里看 浏览:981
奔驰的esq在哪里 浏览:779
工业园区准入节能规划公司有哪些 浏览:520
烟台昌隆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在哪里 浏览:131
奥迪q5后面怎么吹暖风 浏览:776
工业互联网跨界农业怎么样 浏览:805
奥迪哪个系列有天窗 浏览:44
宝马车从沈阳运苏州要多久 浏览:710
汽车喷漆砂眼是什么原因 浏览:626
汽车加气站归什么部门监督 浏览:202
成熟工业园如何实现工业40 浏览:98
宝马车门里面拉手怎么盖上 浏览:773
如何制作简易汽车限速器 浏览:807
汽车空调泵管道如何清洗 浏览:744
汽车大灯黑膜哪里有卖的 浏览:571
12年福建奔驰制冷剂加多少 浏览:574
奥迪a5首付30万月供需要多少 浏览:637
电动汽车如何扩装续航锂电池 浏览: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