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625所)待遇如何
如下:
625所是中航工业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是老牌的研究所了,是中央直属企业,福利待遇很不错的,就是本科生在所里学历算低的,一般技术人员,发展空间不大,做点基础工作,科研高端项目比较难进,不过收入不低的,你第一年的年薪是低的,算上奖金和补助,4万元差不多了。
不过第二年之后收入就会翻上去了,年薪7万以上肯定有的。不过一周6天班是没有调休的,也没有加班费,但有奖金的。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简称航空工业制造院)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直属业务单位,下设2家科研院所和1家上市公司。航空工业制造院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地处首都核心区与北京市副中心连接线,交通便利,自然环境优美,人文气氛浓厚。
航空工业制造院主要承担航空材料、制造工艺、专用装备等基础、应用和工程转化研究工作,为我国新型飞机、发动机、导弹等航空装备研制和航空工厂的技术改造提供了大量先进制造技术和工艺装备。
同时,也为国防工业其他领域,如航天、电子、兵器、船舶等提供了先进制造技术。先后与美国、俄罗斯、德国、法国、瑞士、意大利、日本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研究机构、企业建立了长期的技术交流和经济合作关系。
航空工业制造院按照航空工业集团提出的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的“两步走”战略目标和“八个坚持”、“五个深入”的行动纲领,以引领航空制造技术、支撑武器装备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价值创造能力为使命。
按照“五个牢牢把握,五个不动摇”的发展思路,向着“跻身世界航空材料、制造技术与专用装备研发强者之林”的愿景目标迈进。
❷ 602所是个什么地方啊
602所指的是中航工业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中航工业直升机设计研究所诞生于1969年12月,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员单位,隶属中航直升机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唯一从事直升机型号研制和直升机技术预先研究的大型综合性科研单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称誉为“中国直升机摇篮”、“中国直升机研究发展中心”。
直升机所分景德镇直升机基地和天津直升机研发中心两个部分。景德镇基地坐落在举世闻名的千年“瓷都”景德镇,占地面积近1900亩;天津直升机研发中心坐落在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天津滨海新区,办公面积6万平方米。
(2)中航工业研究所在哪里扩展阅读:
中航工业直升机设计研究所以型号需求为牵引、以技术发展为目标,统筹规划直升机型号发展和核心技术的预先研究,引领中国直升机技术不断向世界先进水平迈进。
直升机所立足自主创新,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先后研制了直-8、直-9、直-10、直-11、直-19、AC系列、无人机等12机40多个直升机型号,形成了“军民融 合、一机多型、系列发展”的格局,荣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发明奖等30余项牢固确立了在我国直升机技术领域的核心主导地位。
❸ 中航工业在西安有哪些单位
中航工业在西安的单位有庆安集团有限公司,西安远方航空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618),西安航空装备工程有限公司,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西安飞机强度研究所(623所),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远东公司等。
1、庆安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庆安公司)创建于1955年10月,是我国“一五”时期的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之一;集航空机载武器装备、飞行器操纵控制系统(装置)两大专业优势为一体,是中国大型的机载设备研制、生产企业。
2、西安航空装备有限公司于1999年03月16日在西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孟国强,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投资及管理;资产租赁、劳务输出;设备、非标设备及配件的设计等。
3、中航工业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航工业西航”)建于1958年,是中国大型航空发动机制造基地和国家1000家大型企业集团之一,公司有工程技术人员2500多名,拥有各种国内外先进的冷、热加工设备和计量测试设备4000余台(套)。
4、中航工业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西飞)是科研、生产一体化的特大型航空工业企业,是我国大中型军民用飞机的研制生产基地,国家一级企业。公司占地面积300多万平方米,现有职工20000多名。
5、西安远东进出口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西安航空动力控制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的一个国有全资子公司。现设有深圳分公司、宁波分公司和广州办事处。
❹ 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在哪
单位全称: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单位地址:成都市日月大道1610号 邮编:610091
单位性质:科研事业单位
员工规模:2000人
联系方式:028-85509470
❺ 中航工业第637所(中国航空工业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待遇怎么样研究生,值不值得去
相当不错的!博士生待遇超过10万(好的可以达到15-20万),硕士生也可以达到7、8万以上。但平心而论,这个所比六院其他研究所的研究实力等等要差一些。
中航工业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637所)坐落在山东省济南市,是我国电磁窗专业化研究所,也是山东省境内唯一的航空工业科研机构。承担着机载、弹载、舰载、车辆、地面雷达站等电磁窗产品设计、试验、测试、批生产及维修任务,持有国家主管部门颁发的军工产品生产许可证及民用飞机雷达天线罩维修许可证。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始建于1970年9月,厂名为“国营济南卫东机械厂”,为地方军工动员厂,主要从事直升机的研制;
1979年11月,更名为“济南航空非金属构件厂”,实行中央和地方双重领导,以三机部为主管理,开始从事雷达天线罩等航空复合材料功能结构件的研制;
1982年5月,三机部改为航空工业部,厂名随之改为“航空工业部济南航空非金属构件厂”;
1992年6月,经国家人事部批准由工厂改为研究所,名称为“航空航天工业部复合材料特种结构研究所”,从此走上了专业化飞速发展的道路;
1999年6月,国务院决定撤销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组建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该所隶属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所名改为“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
2008年11月,中国航空工业完成了改革整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该所隶属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所名改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
❻ 中航工业综合技术研究所(301所)的性质
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是航空工业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也是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电子信息基础部标准化研究中心,航空生产力促进中心,航空综合环境重点实验室,航空标准件检测中心、国家二级安全生产培训等机构设在本所,同时是ISO组织航空航天技术委员会的中国归口单位。
承担ISO/TC20/SC1秘书处的工作。现有职工460余人,其中高级研究人员112名。配备各类先进的试验、检测、鉴定设备和仪器、仪表1000余台(件),馆藏国内外标准资料30多万项。
(6)中航工业研究所在哪里扩展阅读
主要成就:40年,301所建设成为了国内适航性的权威研究机构。经济规模2010年预计实现收入8亿元,利润9000万元,十年间收入翻了三番,从航空行业内规模实力较小的研究所发展成为航空行业中等规模的研究所,已经成为国内技术基础领域规模最大的研究所。
科研成果截至2009年累计取得了560多项,其中国家级14项,部级228项,集团级141项。2008年进入了“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行列。
❼ 中航工业北京长城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634所,怎么样啊
我想你肯定是想问待遇,634研究所在中航集团属于比较好的单位。待遇在当地属于大家比较期望去的公司。
北京航天航宇测控技术研究所是2001-06-18在北京市大兴区注册成立的集体所有制,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大兴区芳源里13号楼1层106室。
北京航天航宇测控技术研究所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10115802879184Q,企业法人杨志泉,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北京航天航宇测控技术研究所的经营范围是:公路测试仪器技术开发、转让、咨询;工业自动化电控设备设计;销售计算机及外围设备、电子元器件。
在北京市,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5019974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5000万以上 和 1000-5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1672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❽ 中航工业北京研究所有几个
六所
中航工业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
中航工业第304研究所
中航工业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中航工业综合技术研究所
中航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中航工业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8)中航工业研究所在哪里扩展阅读
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主要承担技术基础研究工作,是航空工业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电子信息基础部标准化研究中心,航空生产力促进中心,航空综合环境重点实验室。
航空标准件检测中心、国家二级安全生产培训等机构设在本所,同时是ISO组织航空航天技术委员会的中国归口单位,承担ISO/TC20/SC1秘书处的工作。
现有职工460余人,其中高级研究人员112名。配备各类先进的试验、检测、鉴定设备和仪器、仪表1000余台(件),馆藏国内外标准资料30多万项。
❾ 中航615所在哪
中航615所(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地处上海市漕河泾高新技术开发区。
2007年9月25日,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中国一航,已于2009年11月6号和中国航空第二集团公司合并重组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简称为中航工业)在钓鱼台国宾馆芳菲苑隆重举行中航航空电子有限公司(简称为中航电子)成立挂牌仪式。
中航电子的组建成立,标志着我国航空航电发展模式由设备、子系统的研发向大系统研发和集成的转变,将填补我国航空电子领域缺乏大系统集成能力的空白,有利于集中国内航空电子先进技术和优质资源,开展国产民用大型飞机航电系统及设备的研发,提高国际知名度和开拓国际市场。
中航工业电子的成立实现了我国航空电子产业发展平台的构建,搭建起国内各航空电子院所协同发展的战略平台。这将极大地增强我国航空电子领域系统研发、系统集成能力,为不同客户提供完备的航电系统全面解决方案和系统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