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 智慧园区服务平台哪些方面是比较好
在智慧产业园区方面,基于互联网+的绿色智慧、生态共聚的产业园是发展方向,构建互联网+的O2O智慧园区平台是关键举措,平台+生态圈的园区发展模式是必然趋势;同时,也需要有5大模式的创新作为探索中国智慧产业园区发展的新思路。
一、三元空间融合实现园区开发模式创新,通过数字园区与实体园区的融合、产业园区与城市的融合,以及产业与互联网的融合等;
二、产业生态聚合实现园区发展模式创新,生态化聚合打造产业链与服务链,包含园区入驻企业的物流、信息流、现金流,以及园区的企业服务,发展支撑等;
三、开放平台,以伙伴经济实现运营模式创新,促进建设服务,运营服务、增值服务等互为补充,共同发展;
四、产融互促实现商业模式创新,通过创新资本模式,带动产业、园区、金融三者融合,实现产业和地产收益构成的“双轮驱动”机制;
五、智慧应用实现管理模式创新,通过BIM、3dgis、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在产业园的应用,实现低碳绿色、智慧管理。
‘叁’ 工业园区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有哪些哪家比较好用
工业园区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可以考虑下O+智慧平台,它是由卓越集团全资子公司打造的,致力于为写字楼/园区开发商及物业公司提供一站式智慧平台解决方案(软件、硬件、改造升级、采购、顾问等),通过搭建智慧平台,为中小型写字楼物业、工业园区及地产公司完成转型升级,提高物业服务能力和运营能力,提升企业租户和用户满意度,实现物业方的降本增收。
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
1.物业方:通过互联网+业务,物业方在管理中可以通过智能门禁、超级前台、停车缴费、线上物业等功能服务更好的服务办公楼中的企业方,有效的节省物业方人员、管理、运营等成本,还可以通过接入周边商户服务,提升物业方的附加产值,从而达到降本增收,租金溢价等效果;
2.企业方:企业方员工可以通过O+智慧平台,实现扫码出入楼宇,在线缴纳停车费,查看商圈活动,一站预订酒店,机票等优惠服务。
‘肆’ 智慧工业园区是什么都有哪些内容
通过园区信息化建设及运营维护等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帮助园区构建核心竞争优势,为园区产业发展不断注入活力,为企业创新提供系统性的技术支持和理念引导,活跃园区企业的创新氛围。北京华锐视专业从事智慧园区制作,欢迎大家来电咨询。
‘伍’ 产业园区规划有哪些内容
1、产业园区发展战略:
科学构划园区全局性的发展蓝图:包括产业聚集、功能定位、开发模式、运作机制等研究。
2、产业园区发展定位:
明确发展方向,有效提出园区整体形象:包括产业定位、功能定位、目标客户筛选、管控机制等研究。
3、产业园区产业定位:
加快推进园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包括园区比较优势、区域产业链分工协作、细分领域、产业招商等研究。
4、产业园区产业布局:
深度优化园区产业空间布局:包括空间承载力、特色集聚、功能分区等研究。
5、产业园区二次创业:
整合多重优势,挖掘园区发展新潜力:包括支柱产业优化升级、园区新经济增长点培养、产业链优化路径等研究。
6、产业园区经营管理:
提高运营管理水平,焕发园区发展新活力:包括管理体制、产业招商、品牌经营、孵化支持、产业投资等研究。
‘陆’ 现代园区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通过建设园区信息化服务平台,整合土地、客户、资金、人才、知识等核心资源信息,促进园区“两化融合”,提升园区的社会组织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和效率,提升产业竞争力,转变发展模式,逐步实现园区“生产智能化,管理智慧化”。北京东西部能源技术研究院通过实际的园区规划设计,加之多年的工作总结,总结出园区信息化平台的价值包括以下6点:
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建设园区数据知识库,整合园区相关内外各种数据资源,实现园区与入园企业及社区居民的信息资源共享。
降低运行成本:通过信息网络技术替代,缩小用人规模,缩短无效环节,提高流程响应速度,降低人力、物流、管理等要素成本。
规范政务管理:通过标准化、模块化的流程和表单设计,运用信息网络技术,降低人为操作瑕疵,规范政务流程和管理行为。
提升服务质量:通过信息平台,体现以人为本,规范行为和管理、提高效率,减少消除服务投诉,切实从根本提升服务质量。
保障安全运营:通过全范围全天候的安全检测、监控、报警等,提高预防应急反应处理能力,确保生产、环境、交通等运营安全。
打造服务品牌:通过效率的提高、服务的提升、要素成本的降低、和谐幸福环境的营造等,提高综合竞争力,打造强有力的服务品牌。
‘柒’ 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都有哪些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完善道路、供电、通讯、供水、排水、供气、供热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捌’ 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前瞻产业研究院《工业园区建设与运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仅供参考,如果有用,请采纳!
(赠人玫瑰 手留余香。如若,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请采纳,您的采纳是我最大的动力,谢谢!)
第1章:工业园区建设与运营项目总论
1.1 前瞻可行性研究步骤
1.2 工业园区建设与运营项目可行性研究基本内容
1.2.1 项目名称
1.2.2 项目建设背景
1.2.3 项目承办单位
1.2.4 项目建设用地
1.2.5 项目建设期限
1.2.6 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1.2.7 项目开发建设模式
1.2.8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3 前瞻工业园区建设与运营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
1.3.1 前瞻项目政策可行性研究结论
1.3.2 前瞻产品方案可行性研究结论
1.3.3 前瞻建设场址可行性研究结论
1.3.4 前瞻工艺技术可行性研究结论
1.3.5 前瞻设备方案可行性研究结论
1.3.6 前瞻工程方案可行性研究结论
1.3.7 前瞻经济效益可行性研究结论
1.3.8 前瞻社会效益可行性研究结论
1.3.9 前瞻环境影响可行性研究结论
第2章:工业园区建设与运营行业市场分析与前瞻预测
2.1 工业园区建设与运营项目涉及产品或服务范围
2.2 工业园区建设与运营行业前瞻市场分析
2.2.1 政策、经济、技术和社会环境分析
2.2.2 市场规模分析
2.2.3 盈利情况分析
2.2.4 市场竞争分析
2.2.5 进入壁垒分析
2.3 工业园区建设与运营行业市场前瞻预测
第3章:工业园区建设与运营项目建设场址分析
3.1 工业园区建设与运营项目建设场址所在位置现状
3.1.1 项目建设地地理位置
3.1.2 项目建设地土地权类别
3.1.3 项目建设地土地利用现状
3.2 工业园区建设与运营项目场址建设条件
3.2.1 项目建设场址地形、地貌、地震情况
3.2.2 项目建设场址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3.2.3 项目建设场址经济条件
3.2.4 项目建设场址交通条件
3.2.5 项目建设场址公用设施条件
3.2.6 项目建设场址防洪、防潮、排涝设施条件
3.2.7 项目建设场址法律支持条件
3.2.8 项目建设场址气候条件
3.2.9 项目建设场址自然资源条件
3.2.10 项目建设场址人口条件
3.3 工业园区建设与运营项目建设地条件对比
3.3.1 项目建设条件对比
3.3.2 项目建设投资对比
3.3.3 项目运营费用对比
3.3.4 项目推荐场址方案
3.3.5 项目场址位置图
第4章:工业园区建设与运营项目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4.1 工业园区建设与运营项目技术方案
4.1.1 项目生产方法
4.1.2 项目工艺流程
4.1.3 项目技术来源
4.1.4 推荐方案工艺流程图
4.2 工业园区建设与运营项目设备方案
4.2.1 项目主要设备选型
4.2.2 项目主要设备来源
4.2.3 推荐方案的主要设备
4.3 工业园区建设与运营项目工程方案
4.3.1 项目工程建设内容
4.3.2 项目特殊基础工程方案
4.3.3 项目工程建设规模
4.3.4 项目建筑安装工程量估算
4.3.5 项目主要建设工程一览表
第5章:工业园区建设与运营项目节能方案分析
5.1 节能政策与规范分析
5.1.1 节能政策分析
5.1.2 节能规范分析
5.2 工业园区建设与运营项目能耗状况分析
5.2.1 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
5.2.2 项目能源消耗状况分析
5.3 工业园区建设与运营项目节能目标和措施分析
5.3.1 项目节能目标
5.3.2 节约热能措施
5.3.3 节电措施
5.3.4 节水措施
5.4 工业园区建设与运营项目节能效果分析
5.4.1 装备节能效果
5.4.2 建筑节能效果
第6章:工业园区建设与运营项目环境保护分析
6.1 工业园区建设与运营项目建设场址环境条件
6.2 工业园区建设与运营项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6.2.1 项目主要污染源分析
6.2.2 项目主要污染物分析
6.3 工业园区建设与运营项目环境保护措施
6.3.1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6.3.2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6.3.3 水污染防治措施
6.3.4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
6.3.5 绿化措施
6.4 环境保护投资预算
6.5 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6.6 地质灾害及特殊环境影响
6.6.1 项目建设地址地质灾害情况
6.6.2 项目引发发地质灾害风险
6.6.3 地质灾害防御的措施
6.6.4 特殊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
第7章:工业园区建设与运营项目劳动安全与消防
7.1 编制依据和执行标准
7.1.1 项目编制依据
7.1.2 项目执行标准
7.2 危险因素和危害程度
7.2.1 安全隐患主要存在部位与危害程度
7.2.2 有害物质种类与危害程度
7.3 前瞻安全措施方案
7.3.1 工艺和设备安全选择措施
7.3.2 对危险作业的保护措施
7.3.3 对危险场所的防护措施
7.4 前瞻消防措施方案
7.4.1 火灾隐患分析
7.4.2 前瞻消防设施方案
第8章:工业园区建设与运营项目组织架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8.1 工业园区建设与运营项目组织架构
8.1.1 项目法人组建方案
8.1.2 项目管理机构组织架构
8.2 工业园区建设与运营项目人力资源配置
8.2.1 项目员工数量
8.2.2 员工来源及招聘方案
8.2.3 员工培训方案
8.2.4 工资与福利
第9章:工业园区建设与运营项目实施进度分析
9.1 工业园区建设与运营项目实施进度规划
9.1.1 项目管理机构设立
9.1.2 项目资金筹集安排
9.1.3 项目技术获取转让
9.1.4 项目勘察设计
9.1.5 项目设备订货
9.1.6 项目施工前期准备
9.1.7 项目完整竣工验收
9.2 工业园区建设与运营项目实施进度表
第10章:工业园区建设与运营项目投资预算与融资方案
10.1 工业园区建设与运营项目投资预算
10.1.1 项目总投资
10.1.2 固定资产投资
10.1.3 流动资金
10.2 工业园区建设与运营项目融资方案
10.2.1 项目资本金筹措
10.2.2 项目债务资金筹措
10.2.3 项目融资方案分析
第11章:工业园区建设与运营项目财务评价分析
11.1 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
11.1.1 财务评价依据
11.1.2 财务评价范围和方法
11.2 前瞻工业园区建设与运营项目销售收入估算
11.2.1 产品生产规模
11.2.2 项目实施进度
11.2.3 年新增销售收入和增值税及附加估算
11.3 前瞻工业园区建设与运营项目经营成本和总成本费用估算
11.3.1 费用估算基础数据
11.3.2 年总成本费用估算
11.3.3 年经营成本估算
11.4 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11.4.1 利润总额及分配
11.4.2 现金流量分析
11.4.3 投资效益分析
11.5 财务清偿能力分析
11.6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11.7 不确定性分析
11.7.1 盈亏平衡分析
11.7.2 敏感性分析
11.8 财务评价主要数据及指标
第12章:前瞻工业园区建设与运营项目社会效益与风险评价分析
12.1 社会效益前瞻
12.2 工业园区建设与运营项目风险前瞻
12.2.1 项目风险定性分析
12.2.2 项目风险防范措施
第13章:附图、附表、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