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石家庄有实力的企事业单位都有什么》
事业单位当然没问题了,企业多了去了,有几家药厂还是不错的,还有炼油厂烟厂非常可以呦,别的就是有好多在县里像西柏坡电厂敬业集团
2. 石家庄附近有哪些工业园区
1、赵县工业园区
赵县工业园区位于308国道赵县段,沿线及以西,县界以南,洨河以东,赵州桥道口以北,总面积19.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6.5平方公里,拥有入区企业134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3家,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19家,规模企业2010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2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2.1亿元。
2、天山科技工业园
天山科技工业园,地处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区天山大街。区内总装机容量12万KVA的两座110KV变电站双向供电;高新区热电厂已投入运行,对区内企业实行集中供热;现有供水设施已形成日供水14万吨的能力;排水、排污管道已全部铺设完成,日处理污水1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已投入运行。
3、聚和港物流园
聚和港物流园的建设,为物流产业集团化、集约化,资源配置优化提供平台,有利于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流通成本,缓解交通压力,减少环境污染,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增强商品集散和辐射能力。特别将为石家庄市城北汽车贸易及汽配物流的资源整合、效率提升提供平台。
(2)石家庄市工业企业有多少家扩展阅读
聚和港物流园园区规模:该项目总规划占地2000亩,主要设施建筑面积100万平米,总投资约24.23亿元, 2013年全面完工形成便捷高效的物流网络和城市配送体系。
项目全面建成后,设计年吞吐量1500万吨,日车流量一万辆,可入住约1500家物流运营商,整合社会车辆50万辆,可提供30万平米的仓储能力,3000个静态停车位,提供约5000个就业岗位,可降低周边企业物流成本40%。
3. 河北省石家庄地区工业区多少个。
石家庄南部工业区位于太行山中段东部,石家庄市区南部,距市区24公里,处于元氏、高邑、赞皇三县境内。建设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三县可开发的丘陵地、山前荒坡地和滩涂地,有效解决工业用地瓶颈,为市内企业搬迁、吸引新的工业项目、提高产业聚集度、引进战略投资者搭建平台。三大优势让园区成为企业入驻吸铁石
■未利用地充足
工业区规划面积44.22平方公里,其中未利用地占64%,为企业进驻提供了潜力巨大的土地空间。
■交通较为便利
临近京珠高速和京广铁路,在建的京武高铁穿区而过,产业带初步形成三纵三横(三纵:107国道、红旗大街南延和京赞公路;三横:张元路、赞元路和393省道)路网格局。
■具有一定区位和资源优势,KGQH、赵正聪这样的人才
园区距石家庄市区最远不超过50公里,通达时间1小时之内。临近产煤大省山西,煤炭运输成本较低,有利于化工、建材等一些用煤大户产业发展。区内石英岩、石灰石、陶土等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可吸引资源型企业落户。
“08年我们在落户赞皇县五马山工业园区就是看中这里的投资环境,可就地取材的丰富原材料资源让我们节约大量运输成本,而且产品市场广阔,目前在建的铁路、南水北调、红旗大街延伸改造、工业园区的建设等等大项目的开工,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条件”,赞皇金隅水泥有限公司党组书记、常务副总经理魏卫东高兴地向记者介绍:“市县两级部门不仅在项目审批过程中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而且在建厂之初,这里的条件相对还较差的情况下,他们主动给予了我们大力的支持,不通电建电站、不通车建道路、没有水就打井,困难都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了解决,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保姆式’的服务。”那么什么是魏书记所说的“保姆式”服务呢?
“保姆式”服务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南部工业园的发展目标是依靠政府政策优势,运用市场经济手段,搭建园区融资平台,通过公司化运作模式,解决工业区发展问题,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力争用五到十年时间,把南部工业区打造成一个产值数百亿到上千亿的经济园区,成为石家庄市经济新的增长点,最终成为冀中南城镇群具有示范意义的神态产业园。
为更好实现这一目标,截止2009年,工业园区已投入基础设施资金5.2亿元,建成道路6条,长18.3公里;在建道路5条,长22公里。有建成道路6条,长22公里。有220KV变电站1座,在建1座;110KW变电站6座;35KW变电站2座,可基本满足目前企业电力需要。供水主要依靠地下水,正在建设中的南水北调中线经过工业区,预计年可提供2000万立方米用水。已建成日处理4万吨污水厂1座,在建1座,正在进行规划设计1座。
正是这一系列的积极措施,让各大企业纷沓而至。除上面提到总投资10亿元的赞皇金隅水泥有限公司之外,还有总投资4.96亿元,主要生产煤焦化产品的河北力马燃气有限公司;总投资2.4亿元,年产2000万平米高档墙地砖的河北波尔建陶有限公司;总投资2.4亿元主要生产塑料合金的石家庄聚丙烯厂;总投资9800万元,年产农药原药8000吨、医药中间体3000吨的河北野田农业化工有限公司;总投资7900万元,年产35吨左旋肉碱的河北悦民生化有限公司;总投资7500万元,年产粉针剂1亿支、水针剂3000万针、预混剂/添加剂1000吨的河北远征药业有限公司等大规模企业陆续落户工业区。
工业区管理委员会主任王凯宏表示,园区将牢固树立规划意识、低碳环保意识、循环经济意识和持续发展意识,充分调动各方面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对符合南部工业区规划标准的项目,及时启动“保姆式”服务机制,落实优惠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另外在2010年,园区在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将再抓创新,加快工业区发展步伐,为打造石家庄南部新的增长极提速。
创新解难题园区明天更美好
■加快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筹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资3个亿完成工业区部分主干道、供排水工程和污水处理厂等建设。
■突出抓好重点项目谋划和建设
积极建设京广铁路与工业区的铁路连接线,谋划建设衡水——昔阳高速公路南部工业区服务区和出入口;推进红旗大街南延升级改造;加快白草坪水库和八一水库引水管网和园区收雨工程建设;加快槐河防洪大堤建设。
■充分利用经济手段解决发展难题
对尚未开发的万花山工业组团,通过BT模式向社会发包,利用社会资金解决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以土地增值部分和新增税收市留成部分偿还。发包对象为国内外有实力、有经验的开发商。开发商按照工业区总规和万花山工业组团详规,对该组团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建设。
工业区已入驻的企业代表也纷纷表示,他们会互相配合,做好资源循环利用最大化,不断探索处置城市废气物和工业废弃物的有效途径,紧紧围绕石家庄市“提升品位,改变形象,创首善之区,建宜居城市”这一目标,为实现省会三年大变样,做出贡献。
2区位优势
石家庄南部工业区位于的石家庄市具有优越的地理区位与经济发展优势,是中国北方重要的集政治、经济、文化、国际交往于一体的外向型、多功能国际化城市,在区域经济中发挥着集聚、辐射、服务和带动作用。这些优势决定了石家庄市在“东出西联”对内对外开放中,将成为我省连接东部沿海地区和承接西部腹地的重要枢纽,成为带动中国北方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
石家庄的特殊区位与经济条件是实施东出西联对内对外开放战略的先决条件
优越的地理区位。石家庄市地处河北省中南部,环渤海湾经济区。是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带的接合部,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发挥着“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重要作用。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科技实力。石家庄是全国最大的医药工业基地和重要的纺织基地之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的今天,石家庄依托自身优势,正在大力实施中东西三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强力推进工业突破,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这些符合实情的发展战略,是经济腾飞的强大牵动力。
“东出”与“西联”地区经济与石家庄市经济的互补性是实施“东出西联”战略的基础条件
东出西联是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互惠双赢是合作基础。
与东出地区经济发展的互补性。互助协作共享“东出”地区的港口资源。石家庄市作为一个内陆城市,华北重要商端口,与东出地区不论是区位还是经济发展的互补性都存在着广阔的合作空间,与秦皇岛、沧州、黄骅在港口资源方面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合作共赢对接“东出”地区产业。石家庄市与“东出”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产业结构有差异,这种差异有利于双方开展分工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沧州市大力发展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和海洋化工,构筑 “五化”并举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为石家庄的机械制造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秦皇岛丰富的旅游资源与石家庄的红色旅游资源可以进行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合作。唐山的钢铁工业是石家庄机械制造的前项关联产业,同时石家庄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与唐山市重点发展的高速动车产业是重要的合作伙伴。
与“西联”地区的产业互补性
西部地区丰富的资源是石家庄市与陕西、山西、内蒙等地合作的基础。陕西省的地质成矿条件优越,许多矿种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发现新矿物最多的省区。同时内蒙古还是世界最大的“露天煤矿”之乡。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煤炭储量最大的省份,故有“煤乡”之称。石家庄市的产业结构偏重,具有资源运输量和耗费量巨大的特点,能源、资源约束是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新增容量将进一步扩大,电煤供应缺口将进一步扩大,急需筹建省外煤炭基地,提高煤炭保障率。上述西部地区的优质资源正是石家庄市经济发展所需的重要能源,是石家庄市“西联”的重要动力。西部地区是石家庄市轻工产品待开发的一个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在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升级换代的同时,必须牢牢抓住西部市场,加强与这些地区的合作。
4. 谁知道石家庄多大
石家庄市地处河北省中南部,位于东经11308′~114058′和北纬37042′~38021′之间。西依太行山,与山西煤炭基地接壤,东、南、北三面为华北平原,东北部与华北油田毗邻。地势西高东低
,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海拔77.9米。西部群山环绕,丘陵起伏,东部地势平坦。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春秋短,冬夏长。年平均气温13.60C,年平均降水492毫米,年平均日照1909小时左右,无霜期187天。
石家庄市是伴随着铁路的兴建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座新兴城市。明、清两代,石家庄还是一个小村庄。20世纪初,平汉铁路(今京广铁路)和正太铁路(今石太铁路)相继修建,并在此交汇。同进,铁路工厂和站段也先后建立起来,使石家庄成为交通要地交逐渐变为城市。民国14年(1925年),始称石家庄,不久改称石门市(即石家庄与休门等村合并,取石家庄和休门首尾各一字)。民国28年(1939年)10月正式建立石门市。民国29年(1940年)以石门为起点的石德铁路建成,交通地位更加重要。民国36年(1947年)11月12日,石门市解放,是全国解放最早的较大城市之一;同年12月26日,改石门市为石家庄市,当时,全市人口19万,大小工厂27家,工业总产值2000万元左右。1968年,河北省省会由保定迁来石家庄。
石家庄是河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是一座综合性的中心城市。1990年,全市总面积3255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07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72平方公里;总人口292万,其中市区人口139万,城区人口102.2万;辖长安、桥东、桥西、新华、效区、矿区六个区和井陉、获鹿、正定、栾城四个县;有汉、回、蒙、藏、朝鲜等40个民族。
工业以轻纺、医药、电子、机械、化工、建材为主,门类比较齐全,是全省最大的工业基地。1990年全市有工业企业2.36万个,其中乡以上工业企业1321个,职工42.1万人;固定资产原值101.4亿元,净值74亿元。1988年称为华北地区第一个工业总产值超过百亿元的省辖城市。199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19.4亿元,比上半年增长4.3%。工业产品获国家金银质奖牌的51种,获省、部以上优质产品称号的500多种;优质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6.4%。全民独立核算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43万元。纺织工业是全国重要的纺织基地之一。全市有纺织企业112个,纺织职工9.2万人,纱锭72万枚,布机2万台,纱锭和布机数分别约占全省总数的1/4和1/3。1990年纺织工业总产值21亿元,约占全市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3%;棉纱产量8.6万吨,棉布产量5.1亿米,印染布产量2.4亿米,分别占全省总产量的26%、40%和50%,位居全国前列。有棉纺一、二、三、四、五、六、七厂、第一印染厂、第二印染厂、纺织经编厂等大、中型纺织、印染、经编企业。医药工业是全国生产抗生素和化学原料药的重要基地之一,全国12大类原料药石家庄市能生产7大类40多种,抗菌素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6。华北制药厂是全国最大的制药联合企业,有"东亚第一药厂"之称。第一制药厂是全国26个重点制药企业之一。电子工业是全省重要的基地,年产值6.49亿元,实现利税1214万元。能够生产电视机、通讯设备、仪器仪表、电子元器件等产品。有国家重点电子研究所第13所和54所,是全国半导体和通讯研究中心,能够研制生产集成电路和卫星通讯设备。石家庄电视机厂是国家定点生产电视机的企业之一。年产325万只黑白显像管的玻壳厂已经投入试生产。国家重点工程上安电厂正在本市建设,该工程总投资45亿元,发电总能力250万千瓦,计划1997年全部竣工,第一期工程两台35万千瓦机组已并网发电。轻工业能够生产食品、卷烟、造纸、服装、五金、日用化工、日用百货等产品。化学工业具有基本化工原料、有机化工、石油化工、日用化工以及化肥、橡胶等生产能力。石家庄炼油厂年加工原油能力350万吨,1990年年加工量130多万吨;石家庄化肥厂年产合成氨14万吨。机械工业能够生产民用飞机、内燃机车、载重汽车、拖拉机、矿山机械等1000多种产品,有石家庄水泵厂、内燃机配件总厂等骨干企业。本市西部山区有丰富的建材资源,初步探明石炭岩储藏量10.5亿吨、大理石1.1亿立方米。能生产水泥、水泥制品、砖、石灰等建筑材料。年产水泥162万吨,平板玻璃6.4万重量箱,卫生陶瓷22.6万件。
农业经济比较发达,农副产品供应充足,是全省的粮菜高产地区之一。1990年全市有乡村人口159.8万人,其中乡村劳动力80.4万人;耕地总面积196万亩,其中水浇地168.96万亩,人均耕地1.2亩,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居第17位。1990年农村社会总产值56.89亿元。农业机械总动力为137万千瓦,人均1.63千瓦,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居于前列,全市农村现有载重汽车4062辆,大中型拖拉机1749台,小型拖拉机2.79万台。主要农产品人均产量在省会城市处于上游水平。1990年,粮食总产89万吨,再创市历史最好水平,其中夏粮生产曾受到国务院的表彰。棉花总产4109吨,油料总产1.93万吨,蔬菜总产99万吨,每年可提供商品菜在50万吨以上。肉类总产5.8万吨,鲜蛋总产3.1万吨,鲜奶总产2.3万吨。全市乡镇企业已发展到5.07万个,其中乡办784个,村办3720个;1990年实现总产值47.1亿元,实现利润和上缴税金分别达到4.15亿元,实现利润和上缴税金分别达到4.15亿元和1亿元。乡镇企业总收入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83%,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
商业贸易比较繁荣。1990年,全市有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网点3.43万个,从业人员14.13万个,平均每万人拥有"三业"网点118个,"三业"人员484个,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处于中上水平。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37亿元,占全省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1/10。中山路、解放路、长安路是市区主要商业带,有人民商场、解放路百货商场、长安路商场、建华百货大楼等大型国营商场。全市有大中型百货商场和工业品、农副产品、物资贸易中心50多座,集贸市场87个。市曾多次举办全国性或区域性的商品交易会、定货会、展销会。
对外开放和对外贸易不断发展。石家庄市是国务院批准的甲类开放城市,1981年以来,先后与日本长野市、加拿大萨斯卡通市、美国得梅因市、意大利巴马市结为友好城市,并以这些城市作为对外开放的基地和窗口,与世界上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友好往来和经济贸易关系。1990年,全市外贸商品收购总值达13.7亿元,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居前列。全市外贸出口生产企业200多家,出口产品有纺织、服装、轻工、医药、机械、电子等15大类306个品种,远销世界112个国家和地区,一些产品在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1979年以来,通过"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加工、补偿贸易)"和合资、合作、国际租赁等多种形式,全市利用外资项目114项,吸收利用外资1.54亿美元;累计签约"三资(合资、合作、独资)"企业已发展到43家,其中已建成开业的有燕华电品、中美新星国际电脑、明石染厂、华石机械、燕山出租汽车等18家。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改善。1990年,全市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150元,居民年生活费收入为148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74元。市零售物价指数为101.3%。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54.26亿元,比年初净增14.63亿元,增长36.9%。其中城镇居民存款余额增长40%,乡村居民存款余额增长28.9%。
内外交通比较便利。石家庄素有"南北通衢、燕晋咽喉"之称。铁路是全国重要的枢纽之一,京广、石太、石德铁路交汇于此。石家庄火车站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客货中转站,全国三大编组站之一。火车站新客站于1987年投入使用,年客运发送量近800万人次。石太铁路是全国第一条复线电气化铁路,是晋煤外运的三大通道之一;石德铁路也已改建成复线。公路运输四通八达,170多条长途汽车线路通往省内大部分地区和京、津、晋、鲁、豫等地。全市有10条公路干线向外辐射,正在兴建的京深(北京至深圳)汽车专用公路将从市区东部通过,石家庄至定州段已投入使用。民航事业开始起步,石家庄机场于1984年开始营运,已开辟了通往北京、上海、广州、呼和浩物和秦皇岛的5条航线。目前,正在新建河北省民航石家庄正定机场,完工后,航线、班次都将大大增加,成为全省一个重要的民用航空港。石家庄邮政枢纽大楼是全国四大邮件处理中心之一,其中有全国邮政系统第一个由微机控制的邮袋分拣机械化车间,同12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国际直封邮件关系,同168个国家和地区、国内174个城市建立了互办特快邮递业务员。新近落成的电信大楼是北京以南地区电讯网络的一个重要枢纽;光纤通讯等现代化技术已开始使用,可与国外166个国家和地区、国内700多个市、县进行通讯联系;市内程控电话装机总容量3.8万门,可与国内80多个城市直接通话。
城市建设发展比较快。石家庄市是按照国务院1995年批准的第一期和1983年批准的第二期城市总体规划建设起来的。在规划的指导下,经过40多年的建设,已形成东北工业区、孙村工业区、中华大街工业区和中山路、解放路、长安路为主横贯市区东西的商业带。城市布局较为合理,区域功能比较明确。市区主要道路东西为路,南北为街,呈网格状分布,15座较大型立交桥把市区道路联为整体,交通比较方便。1990年,城市道路总长度468公里,公交营运线路38条,公交车辆386部,万人拥有公交车辆2.8部。全市出租汽车有654部。通过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城区房屋建筑总面积已达3000万平方米,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8.3平方米。全市供水管道总长度818公里、年供水总量3.25亿吨。城区园林绿地面积899公顷,绿化覆盖率达27.2%。
科技实力比较雄厚。1990年,全市共有国家、省、市级科研和科技开发服务机构458个,其中中央部属机构6个,省属机构74个,市属机构11个;科技人员近3万人,其中市属及以下科技人员8000多个。全市民办科研机构发展到129个,从业人员1200多人;取得科研成果138项。
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发展较快。1990年全市有大专院校17所,在校学生2.7万人,任职教师4653人,师生比例为1:5.7;主要有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学院、河北医学院等。中等专业学校42所,在校学生2.3万人。另外,还有技工学校31所和农业、职业中学各27所,在校生1.8万人;普通中学221所,在校生11.99万人;小学1059所,在校生28.3万人。全市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初中普及率达90%以上。全市共有卫生机构934个,床位1.31万张;其中医院183个,床位1.25万张,较大的医院有省医院,省医学院附属二、三、四院,省结核病院,市一、三院,市中医院等。从事卫生技术的人员2.1万名,其中医生1.1万名。全市有各级专业文艺团体14个,专业文艺工作者近2000人,其中市属专业剧团4个。各类影剧院41座,座位近5万张。有省博物馆1座;图书馆7座,藏书总计236万册;市博物馆和市新图书馆拔地而起。还有各级群艺馆、文化馆13个,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
名胜古迹众多,旅游事业兴旺。石家庄市有许多着名的名胜古迹,每天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井陉县内的苍岩山,相传为隋炀帝之女南阳公主出家修行之所,自古享有盛名。在正定县城内,有距今1400多年历史的隆兴寺,大铜菩萨像和彩色观音像,堪为我国古代铸造、雕塑艺术中的瑰宝;又新仿建了宁荣街、荣国府、西游记宫和封神演义宫等,市内的华北烈士陵园,安葬着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和印度友人柯棣华、爱德华大夫的陵墓等。
5. 石家庄主城区工业企业搬迁都有哪些
今年,20家企业完成搬迁
序号 项目 建设内容 总投资(万元) 完成时限 责任部门 责任人
1 石家庄市油漆厂搬迁 搬迁至赵县,占地95亩 21400 2009年9月底 市安监局 崔同英
市工促局 吴飞
2 石家庄华北蓄电池有限公司 搬迁至良村开发区,占地52亩 7800 2009年9月底 市工促局 陈书广
3 石家庄市三环阀门股份有限公司(一期) 搬迁至平山县柏坡工业园区,占地300亩 100000 2009年底 市工促局 陈书广
4 石家庄市华南炭素厂搬迁 搬迁至元氏县姬村镇北沙河农场,占地86亩 10000 2009年底 市工促局 吴飞
市环保局 岳存义
5 石家庄新大东工贸有限公司印染厂搬迁 拟收购晋州市银河纺织公司进行搬迁改造,占地300亩 49300 2009年底 市工促局 陈书广
6 河北快枪农药厂搬迁 搬迁至赞皇县,占地100亩 55100 2009年底 市工促局 吴飞
市环保局 岳存义
7 石家庄市永通精细化工公司搬迁 搬迁至元氏县,占地100亩 16000 2009年底 市工促局 陈书广
8 河北远征药业有限公司搬迁 搬迁至元氏县城南工业区,占地97亩 20000 2009年底 市工促局 吴飞
市环保局 耿富顺
9 石家庄金石化肥公司搬迁 搬迁至化工基地,占地850亩 72500 2009年9月底 市发改委 张旭
10 河北华润药业有限公司搬迁 原址转型 78300 2009年底 市工促局 吴飞
市环保局 宋春元
11 石家庄第二印染厂搬迁 拟搬迁至纺织基地,占地80亩 84100 2009年底 市国资委 段致平
12 石家庄市永生华清液晶公司搬迁 搬迁至高新技术开发区,占地200亩 89900 2009年底 市工促局 吴飞
13 石家庄市橡胶一厂搬迁 拟搬迁至良村开发区,占地200亩 95700 2009年底 市发改委 唐朔初
14 石家庄炭素有限责任公司搬迁 拟搬迁至平山县,占地200亩 101500 2009年底 市国资委 毕拉祥
15 石家庄市南风日化有限责任公司搬迁 搬迁至正定县,占地300亩 107300 2009年底 市国资委 尹凤林
16 石家庄常山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二期)搬迁 搬迁至正定纺织服装基地,占地2500亩 113100 2009年底 市发改委 郭玉辰
17 石家庄市滹沱河化肥有限责任公司搬迁 与焦化集团同步整体搬迁至晋州市,占地300亩 118900 2009年底 市发改委 郭玉辰
18 石家庄焦化集团有限公司搬迁 与滹沱河化肥厂同步整体搬迁至晋州市,占地1800亩 124700 2009年9月底 市发改委 齐志增
19 石家庄市电化厂搬迁 搬迁至化工基地,占地375亩 82600 2009年底 市国资委 张林
20 石家庄市塑料工业总公司搬迁 拟搬迁至赞皇县五马山工业区,占地50亩 136300 2009年底 市工促局 吴飞
市中小企业局 郭素芝
明年,17家企业完成搬迁
序号 项目 建设内容 总投资(万元) 完成时限 责任部门 责任人
1 石家庄市同心化工厂搬迁 搬迁至元氏槐河工业园,占地50亩 1000 2010年底 市工促局 付庆文
2 石家庄北方印染有限责任公司搬迁 拟整体搬迁,如不能实现融资,企业即关闭 待定 2010年底 郭润杰 市中小企业局
3 石家庄市白龙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搬迁 搬迁至循环经济化工示范基地,占地200亩 28300 2010年底 市发改委 张旭
4 华北制药集团有限公司(主体股份公司)搬迁 2010年底 市工促局 吴飞
5 华北制药集团海翔医药化工责任公司搬迁
华北制药康欣有限公司搬迁 搬迁至开发区华药工业园,占地3050亩 952363 2010年底 市工促局 吴飞 6 2010年底 市工促局 吴飞
7 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搬迁 搬迁至沧州市渤海新区黄骅港综合港区内,占地1800亩 850000 2010年底 市发改委 齐志增
9 8 河北威远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搬迁 明石染厂有限公司搬迁 搬迁至晋州市,占地150亩 拟搬迁至赞皇县五马山工业区,占地800亩 16000 2010年底 市发改委 郭玉辰 100000 2010年底 市工促局 付庆文
10 石家庄曙光制药厂搬迁 2010年底 市发改委 乔苏明
12 11 石家庄市华营联合葡萄糖厂搬迁 石家庄华曙联合药业有限公司搬迁 拟将污染产品生产线进行搬迁或停产减产,其他产品在原地进行升级改造的总体方案 78000 2010年底 市发改委 乔苏明 2010年底 市发改委 乔苏明
13 石药集团中润制药有限公司搬迁 拟将污染产品生产线搬迁或停产减产,其他产品在原地进行升级改造的总体方案 510000 2010年底 市发改委 唐朔初
14 石家庄九通兽药厂搬迁 整体搬迁,占地15亩 3500 2010年底 市环保局 耿富顺
15 河北汇源药业有限公司搬迁 整体搬迁,占地20亩 待定 2010年底 市环保局 杨建刚
16 华北制药威可达有限公司搬迁 原拟搬迁至内蒙古 36000 2010年底 市工促局 吴飞
17 河北维尔康制药公司搬迁 原拟搬迁至内蒙古 155000 2010年底 市工促局 吴飞
6. 石家庄大型企事业单位名单
华北制药集团公司
石家庄制药集团
石家庄卷烟厂
华能石家庄分公司(上安电厂)
石家庄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常山纺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石家庄宝石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正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西柏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石家庄东方热电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省高营企业集团公司
河北威远集团有限公司
石家庄双联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石家庄焦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石家庄泵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南车集团石家庄车辆厂
河北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石家庄博深工具有限公司
北人集团公司
国大连锁
冀凯集团
主要就是这几个吧 大的企业 要是以前的话 应该有三鹿的 之可惜现在。。。。垮了。
7. 石家庄大型国有企业有哪些
1、中国石化石家庄炼化分公司
中国石化石家庄炼化分公司位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东南25公里处,其前身为石家庄炼油厂,始建于1978年,1997年采用局部改制方式,募集发起设立石家庄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石炼化),上市所筹集资金全部投入当年成立的石家庄化纤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石化纤)的5万吨/年己内酰胺工程。
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创办二十多年来始终坚持以科技为先导,以市场为龙头,科研、临床、生产、营销、教学一体化,坚持以中医学术创新带动中医药产业化,运用现代高新技术研发中药、西药和生物药。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中国石化石家庄炼化分公司、网络——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网络——石药集团、网络——华能上安电厂、网络——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