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业盐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工业盐的主要成分是亚硝酸纳。亚硝酸盐就是含有亚硝酸根离子(NO2(-))的盐。可以用来增色、调味、杀菌。有毒,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除亚硝酸银等)。 亚硝酸盐是一种常见的物质,是广泛用于食品加工业中的发色剂和防腐剂。它有三方面的功能:一、使肉制品呈现一种漂亮的鲜红色;二、使肉类具有独特的风味;三、能够抑制有害的肉毒杆菌的繁殖和分泌毒素。 一般来说,只要含量在安全的范围内,不会对人产生危害。一次性食入0.2--0.5克亚硝酸盐会引起轻度中毒,食入3克会引起重度中毒。中毒后造成人体组织缺氧,严重时甚至引起死亡。 亚硝基化合物在天然食物中含量很少,却常常潜藏在一些经过特殊加工——腌制、腊制、发酵的食物中。如家庭制作的腌菜、腌肉、咸鱼、腊肉、熏肉、奶酪、酸菜,以及酱油、醋、啤酒等都有可能产生亚硝基化合物。长期摄入亚硝酸盐,也会引发亚硝基化合物中毒。 减少亚硝酸盐和亚硝基化合物的危害,专家建议,一方面要减少摄入量,包括多吃新鲜的蔬菜和肉类;少吃或不吃腌腊制品、酸菜;不吃腌制时间在24小时之内的咸菜;胡椒和辣椒等调味品与盐分开包装;不喝长时间煮熬的蒸锅剩水。另一方面要阻断亚硝酸盐向亚硝基化合物转化。
2. 工业盐是什么
1、盐如果从化学角度来说是指一类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4+)与酸根离子或非金属离子结合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硝酸钙、硫酸亚铁、乙酸铵、硫酸钙、氯化铜、醋酸钠等化合物。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提到的盐也是食用盐的简称。
2、工业盐在工业上的用途很广,是化学工业的最基本原料之一,其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被称为“化学工业之母”。基本化学工业主要产品中的盐酸、烧碱、纯碱、氯化钠、氯气等主要是用工业盐为原料生产的。
3、食用盐是指从海水、地下岩(矿)盐沉积物、天然卤(咸)水等获得的以氯化钠为主要成分的经过加工的食用盐,食用盐是烹饪中最常用的调味料之一,也是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不可缺的物质,由于食用盐在我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作用,我国对食用盐的质量有严格的规定。
4、工业盐若含有亚硝酸盐,是最为严重的一种情况,会引发中毒。亚硝酸盐进入体内后能使体内携氧的低铁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一遇到氧,就牢固地结合起来,不易分离。这样,人体的全身组织就会缺氧。当人体摄入0.3~0.5克亚硝酸盐,即可引起急性中毒,3克即可置人于死地。人体一旦中毒,十几分钟就会发病,会出现头晕、头胀、耳鸣、全身无力、手脚麻、恶心呕吐、腹泻、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发生抽搐、昏迷。
概述:
1、盐无色透明的立方晶体,熔点为801 ℃,沸点为1413 ℃,相对密度为2.165。
2、有咸味,含杂质时易潮解;溶于水或甘油,难溶于乙醇,不溶于盐酸,水溶液中性。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略有增大。当温度低于0.15 ℃时可获得二水合物NaCl·2H2O。氯化钠大量存在于海水和天然盐湖中,可用来制取氯气、氢气、盐酸、氢氧化钠、氯酸盐、次氯酸盐、漂白粉及金属钠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3、可用于食品调味和腌鱼肉蔬菜,以及供盐析肥皂和鞣制皮革等;经高度精制的氯化钠可用来制生理食盐水,用于临床治疗和生理实验,如失钠、失水、失血等情况。可通过浓缩结晶海水或天然的盐湖或盐井水来制取氯化钠。
4、食用盐是在精制盐、粉碎洗涤盐、日晒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剂而制成的加碘盐。盐中的碘只有转变成碘离子后才能在人体发挥生物活性。碘化物性质极不稳定,容易分解、挥发而失效。
3. 化工厂危害:工业硝酸钠、工业亚硝酸钠、农业用碳酸氢铵、对硝基甲苯、邻硝基甲苯、对甲苯胺、甲苯胺
硝酸钠
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大量口服中毒时,患者剧烈腹痛、呕吐、血便、休克、全身抽搐、昏迷,甚至死亡。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具刺激性。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生理盐水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并用沾湿的棉签清理鼻子内壁。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 防毒服
防尘全面具
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
小量泄漏: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亚硝酸钠
用途
丝绸、亚麻的漂白剂,金属热处理剂;钢材缓蚀剂;氰化物中毒的解毒剂,实验室分 亚硝酸钠的用途与危害
析试剂,在肉类制品加工中用作发色剂、防微生物剂,防腐剂。在漂白、电镀和金属处理等方面有应用,被称为工业盐。
药理
能使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对氰化物的解毒过程与亚甲蓝相问,但作用较亚甲蓝强。适用于氰化物中毒的解救。
危害
由于其具有咸味且价钱便宜,常在非法食品制作时用作食盐的不合理替代品,因为亚硝酸钠有毒,含有工业盐的食品对人体危害很大。
危险性类别
健康危害: 毒作用为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及周围血管;形成高铁血红蛋白。急性中毒表现为全身无力、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胸部紧迫感以及呼吸困难;检查见皮肤粘膜明显紫绀。严重者血压下降、昏迷、死亡。接触工人手、足部皮肤可发生损害。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
应急处置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亚硝酸钠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必要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勿使泄漏物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或金属粉末接触。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有害燃烧产物: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剂:雾状水、砂土。
废液处理
亚硝酸钠处理剂是白色或灰白色粉末状结晶,无毒、无臭不挥发、不易燃、易溶于水,呈中性。 处理剂与亚硝酸钠在强碱性介质中发生反应,使有害的亚硝酸根分解为氮气而释出,因而不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用处理剂处理亚硝酸钠能使废液中的亚硝酸根离子浓度降低到10ppm以下,完全可以达到排放的标准要求。使用本处理剂处理速度快,设施简单,操作方便。 使用方法:将本处理剂与氢氧化钠按重量比为1:0.45-0.50分别称取后,先将称取的氢氧化钠配成40%的水溶液,然后将称取的处理剂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使其完溶解,最后再将待处理的含亚硝酸钠的废液徐徐加入到配好的处理剂中,边加边搅拌,加完后再继续反应十分钟即可排放。 使用剂量:按废液中折纯亚硝酸钠每吨需要1.50-1.80吨处理剂。 使用范围:本处理剂可处理各种含亚硝根离子的废液。 包装和贮存:本处理剂用带内衬的纺织袋包装,包装重量为25kg和50kg两种。 本处理剂在贮存过程中保持干燥,并存放在阴凉通风环境中。 运输:本处理剂应在干燥和阴凉通风条件下运输。
碳酸氢铵
毒性:
碳酸氢铵的分解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氨均为人体代谢物,适量摄入对人体健康无害。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1985)将碳酸氢铵列为一般公认安全物质。 综所述,碳酸氢铵可以作为某些食品的添加剂,安全性比较大的,而且这个物质分解的时候全部是气体,无残渣。也没有潜在的污染性。 从碳酸氢铵的化学式不难看出,碳酸氢铵其中有N(氮)元素。所以可以把碳酸氢铵当作一种化肥(氮肥)使用。它的俗名有“碳酸氢氨”、“碳铵”、“碳氨”等。纯净的碳酸氢铵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7.72%.
对硝基甲苯
毒性
有毒。能经皮肤迅速吸收。吸入其蒸气可中毒。对人体的危害类似于硝基苯。能引起贫血,但比硝基苯弱。在三种异构体中,对硝基甲苯毒性最小。工作场所空气中硝基甲苯的最高容许浓度为5ppm。生产设备应密闭,防止跑、冒、滴、漏。室内应通风良好。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用具,避免与之直接接触。班前班后严禁饮酒。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可燃。健康危险:对眼睛、呼吸道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吸收进去体内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白血症,出现紫绀。严重中毒可致死亡。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或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脸,用大量流动水或清水冲洗,就医;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吸入:迅速拖至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通畅,呼吸困难者给输氧,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露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积(全面罩)穿防毒服,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露;收集回收或运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70%。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严格执行极毒物品“无双”管理制度。
邻硝基甲苯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对眼睛、呼吸道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吸收进入体内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出现紫绀。严重中毒者可致死。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危险特性: 易燃,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对甲苯胺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是强烈的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并能刺激膀胱尿道,能致血尿。
急性中毒 多由皮肤污染而吸收引起。自觉脸部灼热、剧烈头痛、头晕、呼吸困难,呈现紫绀症。以后出现血尿、尿闭、精神障碍、肌肉抽搐。 慢性中毒 可引起膀胱刺激症状。
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有毒作用。
燃爆危险:可燃,其粉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食 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采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消除所有点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塑料布覆盖泄漏物,减少飞散。勿使水进入包装容器内。用洁净的铲子收集泄漏物,置于干净、干燥、盖子较松的容器中,将容器移离泄漏区。
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 废弃处置方法:用控制焚烧法处置。焚烧炉排出的氮氧化物通过洗涤器除去。
甲苯胺
4. 工业盐都有哪些危害
"工业盐"通常习惯特指亚硝酸盐。人体长期摄入亚硝酸盐也有增加癌变风险,工业盐严禁食用。 工业盐在工业上的用途很广,是化学工业的最基本原料之一,被称为“化学工业之母”。基本化学工业主要产品中的盐酸、 烧碱、 纯碱、 氯化铵、氯气等主要是用工业盐为原料生产的。
早在2010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就发布了一篇《正确认识食用盐与工业用盐》的文章,里面不仅明确指出,严禁将工业用盐代替食用盐使用,还提到工业用盐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人体摄入0.2-0.5克的亚硝酸盐会引起中毒;摄入3克亚硝酸盐,可致人死亡。
"工业盐"有机合成工业中需要大量氯化钠。此外,还用于肥皂制造、陶瓷、玻璃生产、日用化工、石油钻探、 钻井工作液、 完井液、石油化工脱水液、建筑行业早强剂、生产涂料的凝固剂、 橡胶行业乳胶凝结剂、 造纸工业添加剂及 废纸张脱墨、化学工业的无机化工原料及硫酸根脱除剂, 褐藻酸钠的凝固剂、防治 小麦、苹果、白菜等腐烂及食品防腐剂、制取 金属钠及其他钠化合物、钢铁热处理介质等。在水处理、公路除雪、制冷冷藏等方面,盐也有广泛的用途。
5. 工业盐有杀菌消毒的功效吗
能,工业盐中含有亚硝酸钠,有毒。其水溶液呈碱性,属强氧化剂又有还原性,在空气中会逐渐氧化,表面则变为硝酸钠,加热至320℃以上分解,也能被氧化剂所氧化;遇弱酸分解放出棕色二氧化氮气体;与有机物、还原剂接触能引起爆炸或燃烧,并放出有毒的刺激性的氧化氮气体;遇强氧化剂也能被氧化,特别是铵盐,如与硝酸铵、过硫酸铵等在常温下,即能互相作用产生高热,引起可燃物燃烧。有氧化性,与有机物接触能燃烧和爆炸,并放出有毒和刺激性的过氧化氮和氧化氮的气体。
6. 工业盐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
亚硝酸钠
分子式:NaNO2
分子量:69.00
性质和用途:白色或微黄色斜方晶体,易溶于水和液氨中,微溶于甲醇、乙醇、乙醚,吸湿性强,用于织物染色的媒染剂;丝绸、亚麻的漂白剂,金属热处理剂;钢材缓蚀剂;氰化物中毒的解毒剂,实验室分析试剂,在肉类制品加工中用作发色剂、防微生物剂,防腐剂。
主要讲一下氧化还原性
(NO2)-中的N为+3价,所以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在酸性介质中:HNO2/NO=0.99V,有较强的氧化能力。
(NO2)-+2I-+4H+==2NO+I2+2H2O
因在酸中有NO+存在,易得电子成NO,故很容易将I-氧化。这是亚硝酸和稀硝酸的区别反应。硝酸盐的酸性溶液,不能将I-氧化,是由于上述动力学原因所至。遇强氧化剂时,也有还原性。
5(NO2)-+2(MnO4)-+6H+====5(NO3)-+(Mn)2++3H2O
在无氧化剂和还原剂时,易歧化。
亚硝酸钠SodiumNitrite也作为食品的增色剂,用于肉类食品。但是由于其致癌性,不允许超标
亚硝酸钠
药理:能使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对氰化物的解毒过程与亚甲蓝相问,但作用较亚甲蓝强。适用于氰化物中毒的解救。
亚硝酸钠是重要的偶氮化试剂,它与芳胺发生的偶氮化反应是染料工业里最常用的反应之一
它还可
7. 关于工业盐的知识
工业盐
化学名称:氯化钠
分子式:NaCl
性质:
白色立方晶体或细小的结晶粉末,熔点801℃,沸点1413℃,味咸,中性,有杂质时易潮解,溶于水和甘油,难溶于乙醇。
用途:
用于染色、肥皂、陶瓷、玻璃、氯碱、纯碱等工业,另外,可作钢铁的热介质。
其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钾、亚硝酸钠、碳酸钠及铅、砷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工业盐里有大量的杂质及一些对人体有害的微量元素,这种盐只能用作生产化工产品,而不能食用,人如果长期食用,将对健康有害。
工业上一切用盐类的反应都用工业盐,主要是化工领域的,常用的是做软水剂用。
我们平时商店里买来的食盐,都是经过严格加工制造的,可是在一些地方,常发现食用“粗盐”,甚至食用工业用盐中毒事件的发生。那么,什么是“粗盐”?什么是工业用盐?它们与食用盐有什么不同呢?
“粗盐”是指未精炼的海盐,湖盐或井盐,主要由不法商贩私自销售的,有些人认为散装的大粒结晶的“粗盐”,盐分高,价格便宜,喜欢买来直接食用或用来腌菜等,因此,常常发生中毒,尤其在农村地区多见,有的称为“痹病”。
“粗盐”中主要有毒成份为氯化钡,食用后进入人体,主要分布在肌肉中,它是一种肌肉毒,可使中毒人出现面部、四肢针刺样发麻感,肌肉震颤、痉挛、抽搐 ;严重者肌肉逐渐瘫痪,瞳孔扩大而不能调节,舌肌麻痹发音困难;呼吸肌麻痹而出现呼吸困难者,随时可因心脏停搏和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工业盐并不是盐,可在有些百姓的眼里认为工为用盐也是盐,只不过比食用盐粗糙一些,有时误将其放入炒菜、腌菜中,食入后发生中毒,工业盐是一种化学物质——亚硝酸钠,它除在化学工业应用外,在建筑业上用作钢筋的防锈剂。因亚硝酸钠有咸味,无臭,外形极似食盐、糖等,有些人还把它误加入饮料、糕点中。
误食“粗盐”中毒后:
1、应立即催吐将钡剂排出,洗胃前,口服硫酸钠20-30g,并多饮水,使毒草物变为一水溶性的硫酸钡,再用2-5%的硫酸钠液或温水洗胃,直至澄清为止。
2、洗胃后将琉酸钠10-30g溶于200-300ml水中内服或灌入胃内,1小时后可重复应用。
3、严重者可用1%硫酸钠10ml缓慢静注,每隔30分1 次,直至症状消失。也可用1-2%硫酸钠注射液500-1000ml缓慢滴注,可连用2-3天。中毒较轻,可用硫酸钠内服。如无硫酸钠,可先用10-20%硫代硫酸钠10-20ml静注,再设法用硫酸钠静注。
4、注意补钾,防治心律失常,营养心肌。
5、呼吸麻痹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必要时作气管插管或切开,给予呼吸中枢兴奋剂。
服工业盐中毒要比蔬菜等引起的亚硝酸盐中毒严重,其表现和治疗与其相同,请参考“食含亚硝酸盐中毒及处理”。
工业盐用作于工业生产用途,一般作为化工企业原料\\水处理原料以及染色工业的促染用途.不可食用.其国家标准为GB5462--1992,分为优级\\一级\\二级\\三级.四个等级.不可食用.
食用盐按其生产和加工方法可分为:精制盐\\粉碎洗涤盐\\日晒盐.所以日晒盐为食用盐.按其等级分为优级\\一级\\二级.三个等级.其国家标准为GB5461--2000.
原盐就是所谓的粗盐,以前人们食用的盐就为粗盐,但随着卫生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原盐现作为两碱工业的原料,一般不再作为食用了.
要区别工业盐还是食用盐,消费者可以首先观察盐的颗粒大小和色泽。一般而言,工业盐的颗粒比较大,含杂质比较多,因此会显得粗黑,而加了碘的食用盐则多数颗粒小,色泽比较白。其次,袋装私盐的包装比较粗糙,往往既无生产地,也没有生产标准,更没有哪家公司监制、销售的字样。而正规食盐则注明“盐务局监制”。
8. 工业用盐中含有什么
的确是亚硝酸钠
“工业盐”这种提法不科学。在工业化时代之前,人们所说的盐,特指生活中调味用的食盐,而不是现在化学科学中的“盐”。然而现实生活中,相当数量的人文化水平不太高,分不清生活中的“食盐”和化学中的“盐”实质上的差别,以至发生多起误食有毒盐类,发生群体中毒的事件。
生活中所说的盐,是指由海水、盐池、盐井和盐矿中加工提取得到的,它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 NaCl ),分别称为海盐、池盐、井盐和岩盐。人类的过去和未来,都是依靠这几种盐来摄入我们必需的无机盐类。
随着化学工业和化学科学的发展,“盐”这一个字的含义早已极大扩展。中学化学课本就讲了,“盐”是指由“金属离子”(包括铵离子)和酸根离子所组成的化合物。它们种类繁多、性质各异、外观不同,用途大相径庭。
由于食盐的重要性和高利润,历代政府对食盐都采取专营政策,所以有了“官盐”和“私盐”的区别。近年来,由于营养卫生的要求,在使用原盐加工为精制盐的过程中,添加了少量碘化钾( KI )等营养物质,因而就有了“合格”与“不合格”食盐的区别。这几种盐的提法都是政策管理上的差异,而“盐”的成分并无实质上的差别。“私盐”和没有添加碘化钾的“不合格盐”,虽然违法确不会害命,并没有“真盐”和“假盐”的分别,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氯化钠。
化学工业中大量使用原盐和加工盐为原料,生产如氯气、漂白粉、烧碱和纯碱等化工产品,是利用盐中主要成分氯元素和钠元素。食用的“盐”和工业上使用的“盐”,都是一样的化学成分,只是用途不同。因为原盐是自然界的产品,精制盐也是原盐的简单加工而得,除了主要成分氯化钠外,还含有多种杂质成分,所以不能称其为氯化钠,而约定俗成只用一个字“盐”,专门称呼以氯化钠为主要成分的、诸如原盐、海盐、井盐、岩盐、碘盐、非碘盐、精盐、大盐、粉碎盐、洗盐等。如果是其他化学成分的盐类,一定要说出其特定的商品名称或化学名称,如纯碱、小苏打、红矾、硫酸铵、硝酸钾、氯化钾、磷酸氢二铵等,绝不能笼统叫“工业盐”。
近年来,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了“工业盐”这个名称,我分析是从食盐专营的概念衍生而来。从5月9日的节目中看到,自贡市这样的老盐业基地,也把自己生产的精制盐叫“工业盐”。这种说法产生了两种负面作用,一是如电视中所说,“工业盐”就是硫酸盐、硝酸盐。另一种危害更大,它导致了经常发生的误食有毒盐类,造成群体食物中毒。其原因在于我们很多地方的炊事员,大多是农民工出身,认为“工业盐”和“食用盐”只是质量上的差别,当厨房没有盐了,自做主张的取点他们认为是盐的东西(经常是亚硝酸钠),从而酿成大祸。所以,工业盐这种提法,一定要予以摒弃,否则贻害无穷。
9. 工业盐中含有什么有毒物质
一些专家告诉媒体,工业盐含有重金属或亚硝酸盐,具有很大的危害。果真如此吗?
“工业盐”是一个有点儿模糊的名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它的涵义。“工业盐”其实也是氯化钠(这个与“食盐”是一样的),它有专门的产品标准(gb/t5462-2003)。该标准与“食用盐”的产品标准(gb5461-2003)及卫生标准(gb2721-2003)有所不同。不过,有时候,把亚硝酸盐也称为工业盐或工业用盐。
咱先说一下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具有较强毒性,既能引起急性中毒,又有一定致癌作用(少量长期),最令人担心。然而,除个别肉制品加工企业或餐馆外(一般作为发色剂,但有时候会误用为食盐),即使上述黑加工点或违规企业也不会用亚硝酸盐来代替食盐。因为亚硝酸盐很容易引起食物中毒,容易出事。还有更关键的,亚硝酸盐价格比食盐还贵,用它代替食盐根本不划算(黑加工不是傻加工啊!)。
再看工业盐(氯化钠),它其实就是用于工业生产(如生产盐酸、烧碱、纯碱、氯化铵、氯气、融雪剂、肥皂、陶瓷等)的氯化钠。而不是用于食品生产(如酱油、榨菜、饼干、方便面、挂面、零食等)的氯化钠。工业盐和食用盐的主要成分是相同的,都是氯化钠。而且,它们都是从海水、盐池、盐井和盐矿中加工提取得到的。在古代没有上述工业的时候,氯化钠只有一种用途,就是食用盐(食盐)。到了近代,随着上述工业的出现和发展,才有了工业盐一说。
那么,工业盐和食用盐的区别在哪里?先来看几个既普遍又错误的看法。
有专家说,工业盐有重金属铅、砷、汞等。这种说法表面看有点儿道理。食用盐卫生标准(gb2721-2003)对重金属限量有所要求(见下图),而工业盐则对重金属含量没有要求。不过,如果你据此认为工业盐有重金属或者重金属含量比食用盐多,那就错了。因为实际上,在食用盐的加工过程中,也没有去除重金属的工序,两者的起点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工业盐的重金属未必比食用盐多,或没理由比食用盐多。有案例为证,佛山某企业用工业盐(代替食用盐,以降低成本)生产的酱油经多次检测重金属指标都是合格的。
还有专家说,工业盐含有亚硝酸盐。那种把亚硝酸盐当做工业盐的个别情况已如前述。工业盐(氯化钠)中亚硝酸盐含量也不比食用盐多。实际上,食用盐卫生标准(gb
2721-2003第
1
号修改单)也没有对亚硝酸盐做出限量要求。据此可以认为,食用盐中亚硝酸盐不足为虑。又因为食用盐在加工过程中,也没有特别去除亚硝酸盐的工序,所以说工业盐中的亚硝酸盐也不会比食用盐多,或没理由比食用盐多。
那么,工业盐与食用盐的区别到底在哪里?主要是纯度不同,食用盐纯度更高,工业盐杂质更多(杂质以水分为主,还有钙),这一点不但在各自的标准里有所体现,而且从外观上也能看出差异来。但这差异或这些杂质未必是有害的,很可能是无害的,至少你说工业盐重金属伤肝伤肾或亚硝酸盐致癌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还有一点区别是,食用盐要强制加碘,而工业盐无需加碘。后者更便宜,冒充前者的话能节省成本或多赚一些钱。
说到底,工业盐和食用盐的最大区别或许只是利益之争。不过,必须指出,把工业盐用于食品加工,不论其害处如何,都是违法行为,需要依法打击。保障食品安全,重视渠道合法是最重要的。
10. 工业用盐的主要成分
化学工业中大量使用原盐和加工盐为原料,生产如氯气、漂白粉、烧碱和纯碱等化工产品,是利用盐中主要成分氯元素和钠元素。食用的“盐”和工业上使用的“盐”,都是一样的化学成分,只是用途不同。因为原盐是自然界的产品,精制盐也是原盐的简单加工而得,除了主要成分氯化钠外,还含有多种杂质成分,所以不能称其为氯化钠,而约定俗成只用一个字“盐”,专门称呼以氯化钠为主要成分的、诸如原盐、海盐、井盐、岩盐、碘盐、非碘盐、精盐、大盐、粉碎盐、洗盐等。如果是其他化学成分的盐类,一定要说出其特定的商品名称或化学名称,如纯碱、小苏打、红矾、硫酸铵、硝酸钾、氯化钾、磷酸氢二铵等,绝不能笼统叫“工业盐”。
在工业上的用途很广,是化学工业的最基本原料之一,被称为“化学工业之母”。基本化学工业主要产品中的盐酸、烧碱、纯碱、氯化铵、氯气等主要是用工业盐为原料生产的。有机合成工业中需要大量氯化钠。此外,还用于肥皂制造、陶瓷、玻璃生产、日用化工、石油钻探、钻井工作液、完井液、石油化工脱水液、建筑行业早强剂、生产涂料的凝固剂、橡胶行业乳胶凝结剂、造纸工业添加剂及废纸张脱墨、化学工业的无机化工原料及硫酸根脱除剂,褐藻酸钠的凝固剂、防治小麦、苹果、白菜等腐烂及食品防腐剂、制取金属钠及其他钠化合物、钢铁热处理介质等。在水处理、公路除雪、制冷冷藏等方面,盐也有广泛的用途。
“工业盐”这种提法不科学。在工业化时代之前,人们所说的盐,特指生活中调味用的食盐,而不是现在化学科学中的“盐”。然而现实生活中,相当数量的人文化水平不太高,分不清生活中的“食盐”和化学中的“盐”实质上的差别,以至发生多起误食有毒盐类,发生群体中毒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