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四大工业基地中哪个电子行业最发达
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区(也就是常说的“长三角”),中心城市有上海、南京、杭州。
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津京唐工业区。中心城市是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
以重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区,中心城市有沈阳、大连、鞍山等。
(津京唐工业区、辽中南工业区和山东的烟台等又合称为环渤海工业带)
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区,中心城市包括深圳、广州。珠海、东莞。(泛珠三角还包括香港、澳门)
沪宁杭工业基地.全国最强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京津唐工业基地. 中国北方综合性工业基地
辽中南重工业基地. 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以轻工业为主的加工基地
珠江三角洲由于改革开放初期的优厚政策,大量电子电器加工组装企业发展起来,由于交通上的便利,特别是据港澳台较近,来料加工来样加工企业发展特别迅速,但是该地区的工业综合实力不是很强。
沪宁杭即是长江三角洲地区,该地历史上就是人口稠密,生产生活高度发展的地区,苏南与浙北依托上海,这个中国的经济首都,有着广阔的市场与经济腹地,交通也十分便利,较珠三角更接近北方地区,市场潜力很大。由于综合实力较强,该地区的发展将使四地区中最快的。
京津唐工业基地在很大程度上依托的是北京的众多高校,这是在技术上的独特优势,而且矿产丰富,有利于经济发展。但是环境问题,特别是沙尘暴和缺水问题一直制约着发展。而人民收入普遍较低,则更是大的阻碍。
辽中南重工业基地,重工业较全面,但结构老化,管理落后,大企业一般历史长,负担重,不适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该地区资源丰富,但天气因素是巨大的制约因素。
所谓重工业就是生产生产资料的的工业,轻工业就是生产生活资料的工业,综合型工业就是两者协调发展。轻工业相对重工业更加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
京津唐
地理区位优越。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带的北部,扼我国北方地区海上门户,与日本、朝鲜和韩国等联系便捷,拥有“亚欧大陆桥”东端的天津港、大连港,是我国华北、东北的经济核心区,腹地范围广大,几乎包括半个中国。
自然资源丰富。拥有探明储量占全国40%的铁矿石和石油资源,以及大面积的沿海滩涂,自然条件优越。
农业生产稳固发达,基础工业实力强大,工业体系门类齐全,特别是石油工业、煤化工业、冶金工业、海洋化工、机械电子工业等都很发达,是我国北方最大工业密集区。
文化科技发达,人力资源素质较高,研究开发潜力巨大。全国1/4的高等院校、1/4的研究与开发机构及情报文件机构、17%的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都集中在本区,尤其是京津地区是全国知识最密集的区域,能够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各类高级人才。
本区经济发展所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水资源和能源紧缺,此外,国有大中型企业活力不足,产业结构转换艰难也是区域经济开发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今后要加强农业建设,发展节水型生态农业;发挥交通发达、科技人才集中和钢铁石油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发展汽车、电子和高新技术产业,提高钢铁、石油化工、重型机械等优势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开发创新能力,加快产业结构向知识密集型产业方向发展;同时要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发展信息、金融、商贸、旅游等第三产业。
珠三角
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具有平原广阔、气候温和、河流纵横等优越的自然条件,是我国人口、城镇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缘地带。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珠江三角洲在原有的较好经济基础上, 1981~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递增达18%,高于广东14%和全国12%的增长速度,成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人民生活最富裕的地区。
本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同香港、澳门毗邻,靠近东南亚,地理位置相当优越。这样的区位条件使本区得以发挥劳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港澳贸易渠道转口大量出口商品,参加广泛的国际分工。
外商投资的热点地区。珠江三角洲是着名的侨乡,与港澳同胞、海外华侨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和密切的血缘关系。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资,促进了本区的发展。1979~1995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实际利用的外资额占全国的16%,其中港澳资金占77%。外资进入的同时还引进了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经济管理方法,并对传统工业进行技术改造,创办了一批现代外资、合资企业,成为本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
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基地。现在,这里已经已形成了以轻工业为主、重化工业较发达、工业门类较多、产品竞争能力较强的工业体系。家用电器、消费类电子、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医药、玩具、手表、自行车、多种日用小商品等轻工业均居全国前列。尤其是电子工业的产值占全国20%,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新兴电子工业基地。
但是,珠江三角洲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盲目征地的现象,使耕地大量减少,造成了水土资源的紧张;同时也出现不重视农业的倾向,使基础农业受到明显削弱;此外,生态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因此,珠江三角洲在今后的发展中,可利用香港和澳门主权的回归这一特殊的有利条件,在工业、金融、运输、贸易、旅游等方面进一步与港澳进行分工协作,互相补充。在改造、提高现有的家电、电子、轻纺、医药等支柱工业,发展新的支柱产业的同时,要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加大农业投入,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长三角 (沪宁杭)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指以上海为经济中心,以沪宁杭为主体的一系列大中城市
地理位置优越,经济腹地广大。本区地处沿海中段和长江口,既可通过海运与东北、华北、华南乃至海外往来,又可通过内河航运与占全国1/5陆地面积、1/3人口的长江流域内各省市相沟通,还可通过铁路与中、西部地带的各省市相联系,经济影响几乎遍及全国。
工农业生产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是我国经济实力最强的经济核心区,其面积仅占全国的1%,人口占全国的 6%,但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5%,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方面,本区自然条件丰腴,农业基础好,是全国闻名的高产稳产农业区,总体农业生产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0%~50%;另一方面,本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有纺织、化纤、电气、电子、机械、化学、黑色冶炼及压延加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金属制品、食品、服装加工等多种行业,很多行业在全国总产量中占很大比重,此外微电子与电子信息、精细化工、新材料、生物工程、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具有一定基础。
乡镇工业发展迅速。本区乡、镇、村及村以下工业产值约占全国同一类型总数的40%,大部分县以及县级市的乡镇工业产值已超过整个工业的 1/2,大多数县市的农村工农业产值中,工业已占90%以上,可见乡镇工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乡村工业化的发展同时促进了乡村城镇化的发展,各种人口规模的城镇等级齐全,使其成为我国城镇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但是目前本区的发展也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土地资源紧缺;区域环境质量下降;能源和原材料不足等。因此,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加强农业发展,巩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大力进行对太湖的治理,保护环境;促进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金融、保险、外贸、商业等第三产业;借浦东新区的开发开放为契机,进一步明确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的经济核心地位和龙头地位,调整上海的产业结构,带动长江三角洲的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
Ⅱ 美国硅谷工业区的特点,和生产条件是什么
科技发达,人才众多,
属于技术密集型工业区,
市场广阔。劳动力文化高
Ⅲ 归纳美国硅谷和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工业的共同特征。
您好
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较大比例;
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快得多,并且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较短;
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占的比例较高;
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Ⅳ 美国de两个新兴工业区
新兴工业区:北卡罗来纳州研究三角园区和美国硅谷
研究三角园区以“三角”命名,是由于其位于美国南方北卡罗来纳州的罗利、杜兰和查佩尔希尔三个主要城市之间的交接地带,并被北卡罗来纳大学、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和杜克大学三所名校环绕,形状类似一个不规则的三角形。然而,从园区到上述任何一个城市、任何一所大学以及当地机场,驱车行程都不超过半小时。环境方面,研究园的东北面和西南面各有一个湖泊,自然风光优美。
美国硅谷,是高科技事业云集的美国加州圣塔克拉拉谷的别称。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旧金山湾区南部;一般包含圣塔克拉拉县和东旧金山湾区的费利蒙市。最早是研究和生产以硅为基础的半导体芯片的地方,因此得名。尽管美国和世界其他高新技术区都在不断发展壮大,但硅谷仍然是高科技技术创新和发展的开创者,该地区的风险投资占全美风险投资总额的三分之一
Ⅳ 美国“硅谷”与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新工业区相比,区位因素和生产特点有何异同
两个不同的新兴工业区,一个是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另一个是美国“硅谷”高技术工业区,主要区分他们崛起的优势区位因素。下面我来逐一分析并进行两者的比较。
一、概述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新的技术革命(第三次技术革命)诞生了,它是以电子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的发明和应用为基础的技术革命,特别是以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其普遍应用为主要标志。这次新的技术革命方兴未艾,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对传统工业造成了冲击,使传统工业区开始走向衰落,而在发达国家的一些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逐渐出现了以灵活多变的中小型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如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慕尼黑地区,以及美国“硅谷”等地区,相对于传统工业区而言,我们把这些工业地域称为新兴工业区,也叫新产业区。
对于新兴工业区,我们可从以下三方面通俗理解。第一,时间新,距今也就四五十年时间,大多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形成。第二,地区新,避开传统工业区,另辟新地,一般形成于乡村地区,表现在既不接近原料地,也不接近市场,但要有高科技水平与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第三,企业规模不比传统工业庞大,多以中小型为主。
先来分析意大利的新兴工业区。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1.意大利新、老工业分布位置特点
2.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发展的机遇及其条件
3.意大利新兴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相比,突出特点?
4.工业小区的含义及模式。
对于以上问题,
1.分布位置及形成原因
意大利的老工业基地主要分布在西北部,以米兰、都灵、热那亚最为发达,是意大利的“工业三角地带”,全国的经济中心,主要工业以传统工业为主,有汽车、造船、纺织、冶金、化学等部门。意大利的新兴工业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北部。这里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一直以农业经济为主,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他们充分利用这里的区位优势及国内外有利条件,迅速发展成为新兴工业区。为了同西北部的传统工业区和至今工业化尚未得到普及的南部加以区别,人们把意大利的新兴工业区称为“第三意大利”。
2.发展机遇及条件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传统上是农业、旅游业和轻工业生产区,工业组织松散、设备落后、手工作坊。70年代以后,西北地区传统工业受到冲击,出现衰退,而这里由于具有廉价的劳动力、众多的中小企业和较好的社会、文化教育环境,形成了许多专业性较强的、内部经济联系密切的、由中小企业组成的工业小区,使得经济蓬勃发展。
以后,又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等条件和机遇(如课本图5.37),使得这里迅速发展成了一新兴工业区。
以上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发展的主要条件其中,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是先决条件,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和国内经济的高度开放是经济保障,而原料和能源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使新兴工业选择了低能耗、污染小的轻工业。新兴工业区的工业,正是以轻工业和传统轻工业为主,主要有纺织业、服装业、制鞋业、陶瓷业、木工机械、食品业和自动化设备等工业,它们都分散在众多的工业小区内。
3.新兴工业区的特点
从以上的分析中则可了解到,它与传统工业区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别。为了便于更方便地了解,我列出下表对其进行比较(如下表)。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对比
新兴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
生产规模
中小型企业为主
大型企业为主
主要工业部门
轻工业
重工业
生产过程
分散
集中
资金集中程度
低
高
工业分布
分散
集中
从以上表格中,可明显地看出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发展的优势条件。
4.工业小区的含义及模式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是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为独特的发展模式。
在意大利,工业小区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它指的是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生产企业和生产企业之间、生产企业和非生产企业之间)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根据现代经营需要,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相互信赖,比较稳固的协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它有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这种工业小区,在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内星罗棋布,如课本图5.38所标注的工业小区,这只是这里众多工业小区中的一小部分。其中,普拉托的毛纺业小区靠近历史文化名城佛罗伦萨,是意大利众多新兴工业小区之一,也是全国最大的纺织工业中心,这里的纺织业,历史悠久,技艺高超,在国际市场中处于优胜地位,曾与曼彻斯特(英国)、里昂(法国)并称为欧洲三大纺织工业中心。
普拉托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
普拉托的生产与发展情况(如课本图5.39),从图中可以看出,普拉托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以毛纺业为生产的中心内容,形成了一个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意大利的工业小区虽然很分散,实力与传统的大型工业区无法相比,但每个工业小区能够独立经营、密切协作,集中力量生产一种或两种产品,实行了规模经济生产,并使这种产品的生产量和销售量在意大利以至欧洲联盟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
意大利的工业小区虽然分散,实力与传统的大型工业区无法相比,但整个工业小区生产1~2个主要特色产品,且各企业间分工明确,独立经营,密切协作,实际上是一个巨型联合企业,进行规模经济生产。该模式有助于加强专业化生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使产品具有成本低廉、工艺考究、质地优良、款式新颖的特点,增强了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同时,他们将新型的企业管理机制、管理方法和新技术注入较古老的生产部门,使传统工业部门焕发出勃勃生机。
下面,我来分析新兴工业区的另一类型,高新技术工业区,新兴工业区--美国“硅谷”,我具体分析之。
美国“硅谷”
1.新技术革命诞生的时间、标志,主要工业部门
2.高技术工业与传统工业相比特点,与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相比异同?
3.美国“硅谷”崛起的区位优势.
1.新技术革命的诞生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革新,对工业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20世纪50年代以来,特别是70年代以来,第三次技术革命诞生了。这场科技革命首先是在工业最发达的美国开始的。到目前,这场革命还在继续发展。
这场技术革命是以原子能的开发、利用为先导的,以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航天技术、生物工程和新能源、新材料的广泛研究与开发应用为主要标志,特别是以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其普遍应用为主要标志。在这次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形成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如电子工业、半导体工业、核工业、航天工业、高分子合成工业、遗传工程、激光工业等。特别是微电脑和计算机、控制与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迅速增强了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加快了技术与设备的更新周期,从而大大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推动着主要工业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
现在世界上已经形成了一大批高新技术工业区,如美国的“硅谷”、日本的九州岛、英国的苏格兰、德国的慕尼黑等。
2.高技术工业的特点
高技术工业,顾名思义就是代表目前科技水平最高、最先进的工业,是建立在新的科学理论、工业技术基础之上的。它和意大利新兴工业区有着很大的差别。意大利的新兴工业是在原传统工业基础之上,增加新的技术、设备,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相互密切合作而形成的新兴工业区。而高技术工业是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独立开发出的新兴工业。它和传统工业相比,还有着许多特点。下面我们通过列表形式来了解高技术工业与传统工业的特点,从而加深对高技术工业的理解。见下表:
高技术工业
传统工业
科技人员比例
高
低
产品增加值
高
低
生产增长速度
快
慢
产品更新换代周期
短
长
投入中的研究开发费用
多
少
从以上,可以清楚了解到,高技术工业的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之类人才占较大比例,他们才能研制、开发新产品。高技术工业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快得多,并且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较短。例如,我国电视机业的发展状况:以前是黑白电视,之后出现了小彩电,随即有了大彩电,现在又开发出了液晶显示彩电、精显背投彩电、数码彩电等应接不暇。此外,高技术工业研究开发费用一般较高,其产品面向市场。高技术是知识、人才、资金密集的新兴群体,这三者的投入都明显高于一般传统技术,这是高技术及其产业具有知识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的特点所决定的。高技术研究需要大量高、精、尖设备的投入。而其产品能否在有利时机适销对路占据市场,取得“捷足先登”或“后来居上”的效应,则是其关键所在。
3.“硅谷”崛起因素
美国“硅谷”,是世界上最早的、规模最大的高技术工业区,是世界高技术工业发展的先驱和典范。对分析得知:刺激“硅谷”迅速崛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硅谷”位于旧金山市东南部,背靠太平洋海岸山脉,面对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湾(如课本图5.40)环境洁净优美。圣弗朗西斯科,即旧金山,是美国西部第二大城市,也是美国华侨和华裔人口最多的城市,它位于圣弗朗西斯科湾和太平洋之间的一个小半岛上,是加利福尼亚中央谷地的天然出海口,过“硅谷”向东又有垭口可穿越高耸的内华达山通往东部地区。
(2)气候宜人
“硅谷”位于太平洋东岸的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东南50千米处,其地理纬度为北纬37°左右,属地中海气候。地理位置三面环山,北面临海。由于面临圣弗朗西斯科湾,气候受海洋因素的影响较大,表现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冬暖夏凉、温暖湿润的特点明显。
(3)有高等院校
这里有斯坦福大学和8000多家高技术公司,它们互相合作,为研究、开发半导体、集成电路等电子工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斯坦福大学在“硅谷”崛起的早期起了关键性作用,并提供了“硅谷”第一个科研工业区的地盘。而高技术工业的发展正需要这样的科研工业区,于是有关人才迅速向斯坦福大学集聚,高技术工业也逐渐向斯坦福大学之外扩展,“硅谷”开始形成。现在,斯坦福大学在基础研究方面,对“硅谷”的贡献仍然是重要的。
(4)便捷的交通
这里交通方便,有公路、铁路从边缘通过,邻近旧金山的航空港,并有高速公路贯穿全境,便于电子产品的运输。
(5)军事订货
这里生产的为军事工业配套的光学仪器和对电子工业占重要地位。美国国防部一直维持着对“硅谷”半导体元件稳定的订货量,其订货额一度占“硅谷”总产值的40%。着名的洛克希德导弹与航天公司就设在森尼维尔镇。
总之,“硅谷”得益于以上条件的优势,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着名的高新技术工业中心。
4.“硅谷”的发展与扩散
“硅谷”是以微电子工业为主导,集中了数千家电子工业企业,是美国以至世界电子工业的中心。微电子工业是电子工业的技术基础,因而,成为高技术中的最高技术。“硅谷”的每一项重要发明,都会影响到全世界电子工业的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电子工业更新换代的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几乎都出自“硅谷”。
随着科技的发展,“硅谷”的规模在不断扩大,至70年代末,由于“硅谷”的土地被占用殆尽,许多企业把新工厂建到内地的得克萨斯等州,以及东南亚、墨西哥等地,如上图“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布状况”,美国微电子装配工业在东南亚及港、澳、台等地的分布状况,其目的就是充分利用这些地区劳动力、土地、住房等都很便宜的优势条件。
Ⅵ 美国"硅谷"与意大利东部和中部新工业区相比,区位因素和生产特点有何异同
美国"硅谷"与意大利东部和中部新工业区相比,区位因素和生产特点异同如下:
美国"硅谷":
硅谷(Silicon Valley)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经圣克拉拉至圣何塞近50公里的一条狭长地带,是美国重要的电子工业基地,也是世界最为知名的电子工业集中地。 其实,硅谷最初的形成原因很简单,它只是政府为了留住斯坦福内一地区的留学生,提高当地经济的一个政策没想到最后那个地区经济飞速发展,成了科技聚集区。
美国硅谷高技术工业特点:
●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较大比例;
●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快得多,并且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较短;
●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占的比例较高;
●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中部新工业区: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位于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一直以农业经济为主。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利用当地及国内外有利条件,这里迅速发展成为新兴工业区。其中的工业小区虽然很分散,规模很小,但是每个小区生产一种或两种产品,并使之在意大利甚至欧盟都占绝对重要地位。
主要特点:
●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雇员一般在250人以下的。
●以轻工业为主,生产成本低廉、工艺考究、质地优良、款式新颖的轻工业产品。
● 集中了大量同类和相关企业。
●生产高度专业化,企业仅从事单一的专业化生产。
●资本集中程度低,当地主要行业往往包括数百个中小企业。
●工业大多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实行家庭包工等形式,生产过程大多是分散的, 成为“分散型工业化”地区。
Ⅶ 美国主要工业区的发展条件、工业部门和工业中心
美国中部最大的工业中心:芝加哥
1.芝加哥工业部门齐全,重工业占优势,轻工业也很发达。是全国最大的钢铁和肉类加工工业基地,农业机械、运输机械、化学、石油化工、电机、飞机发动机、印刷等也在全国居领先地位,还有木材加工、造纸、电子、纺织、服装、面粉等工业部门。工业主要分布在芝加哥河南北及运河两侧,其中近城中心的卢普工业区工厂密度很大,为重要轻工业区;市南的卡柳梅特工业区多大型企业,是以钢铁为主的重化工业区,在卫星城加里有美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商业、金融业繁盛。市内有巨大的谷物和牲畜市场。贸易公司有千余家,批发零售额在国内名列前茅,并是世界主要的邮购中心。旅游业也很发达。 2.芝加哥是美国最大的铁路枢纽,美国中北部30多条铁路线的集结点,城市铁路线总长(1.24万多公里)和年货运量(5.12亿吨)均居世界各大城市之首。公路交通发达,12条公路干线经此,是州内公路系统的中心。此外,又是五大湖地区重要湖港,船只可经伊利运河一哈得孙河或圣劳伦斯河出海,市内有3个重要机场,其中城西北的奥黑尔国际机场是美国面积最大、客运最繁忙的机场,年旅客流量达3000-4000万人次。
另外美国最大的高新科技产业区是硅谷,在旧金山,着名的斯坦福大学所在
还有发展条件是神马
Ⅷ 美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
一、美国工业分布的三大工业区为:东北部工业区,南部工业区和西部工业区。
二、美国十大新兴工业城市:
1.密歇根州,底特律-迪尔伯恩-利沃尼亚(Detroit-Dearborn-Livonia)
制造业就业在地方经济的占比:12.2%
2014年制造业就业增速:9.8%
2009-2014年增速:31.3%
2.密歇根州,沃伦-特洛伊-法明顿希尔斯(Warren-Troy-Farmington
Hills)
制造业就业在地方经济的占比:13.4%
2014年制造业就业增速:5.1%
2009-2014年增速:38.8%
3.密歇根州,大急流城-怀俄明(Grand
Rapids-Wyoming)
制造业就业在地方经济的占比:20
%
2014年制造业就业增速:3.7%
2009-2014年增速:27.9%
4.
田纳西州,纳什维尔-戴维森-莫非斯堡(Nashville-Davidson-Murfreesboro)
制造业就业在地方经济的占比:8.9%
2014年制造业就业增速:3.4%
2009-2014年增速:23.9%
5.
纽约州,奥尔巴尼-斯克内克塔迪-特洛伊(Albany-Schenectady-Troy)
制造业就业在地方经济的占比:5.4%
2014年制造业就业增速:2.8%
2009-2014年增速:19.9%
6.
俄克拉荷马,俄克拉荷马市(Oklahoma
City)
制造业就业在地方经济的占比:6.1%
2014年制造业就业增速:2.4%
2009-2014年增速:23.1%
7.
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杰斐逊县(Louisville/Jefferson
County)
制造业就业在地方经济的占比:11.7%
2014年制造业就业增速:3.2%
2009-2014年增速:23.1%
8.
密苏里州,堪萨斯城(Kansas
City)
制造业就业在地方经济的占比:7.3%
2014年制造业就业增速:5.1%
2009-2014年增速:8.6%
9.
得克萨斯州,休斯敦-伍德兰兹-舒格兰(Houston-The
Woodlands-Sugar
Land)
制造业就业在地方经济的占比:8.7%
2014年制造业就业增速:2.4%
2009-2014年增速:19.8%
10.
俄勒冈州,波特兰-温哥华-希尔斯伯勒(Portland-Vancouver-Hillsboro)
制造业就业在地方经济的占比:10.9%
2014年制造业就业增速:2.8%
2009-2014年增速:12.7%
三、美利坚合众国(英语:UnitedStatesofAmerica、UnitedStates,简称:America,缩写:USA、US),简称美国,是由50个州和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组成的联邦共和立宪制国家。美国本土位于北美洲中部,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面是加拿大,南部和墨西哥及墨西哥湾接壤。除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之外的48个州都位于美国本土,阿拉斯加州位于北美大陆西北方,东部为加拿大,西面和俄罗斯隔着白令海峡,夏威夷州则是太平洋中部的群岛。此外,美国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还拥有多处领土和岛屿地区。
Ⅸ 美国的三大工业区是什么
美国的三大工业区是东北部工业区,西部工业区,南部工业区。
东北部地区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全国的钢铁、机械、汽车、化工等传统工业大部分集中分布在这里。主要工业区有东北部工业区、西部工业区、南部工业区。
南部地区过去以农业为主。由于这里地价便宜,劳动力充足,环境污染较东北部小,美国工业逐渐由东北部向南部发展,形成美国新兴的石油、飞机、宇航、电子等工业基地。
太平洋沿岸的狭窄平原和谷地,是西部工业的集中地带,宇航、电子、信息技术等新兴工业发展较快。美国是世界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位于旧金山(圣弗朗西斯科)东南端的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着名产品为硅片。
(9)硅谷东部和中部新工业区哪个发达扩展阅读:
北美洲工业区内的美国工业区
中部大西洋沿岸工业带
为从美国波士顿到巴尔的摩的狭长地带,早期工业有纺织等,今已发展成为具有纺织、食品、化学、机械制造、造船、钢铁、电子等部门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纽约是带内最大的港口和工业城市。
五大湖工业区
分布在五大湖以南的圣保罗-辛辛那提-布法罗三角区内,是北美主要的制造业基地,钢铁工业、汽车、农机等居重要地位。匹兹堡有钢都之称,底特律是世界知名的汽车城,克利夫兰是美国重型机器制造业中心,芝加哥为本区最大的工业城市、铁路枢纽。
太平洋沿岸工业区
北起西雅图、南到圣迭戈,是美国另一新兴工业带,以电子、宇航、石油工业为主,西雅图和洛杉矶是美国飞机制造中心,附近的硅谷是世界上最大的微电子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