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们在车里,需要“会动”的屏幕吗
1986年,别克Riviera搭载了汽车历史上首块触控屏幕,就此开启了车载中控屏的发展历程。
甚至,仅仅是在直板形态基础上延申出来的曲面屏设计,也因容易误触、边缘显示变形、色差等问题,被历史证明为“昙花一现”的设计。
而当下的车机屏幕,或许也正经历着相同的事情。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童济仁汽车评论,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㈡ 三巨头强强联合,虚张声势还是大有可为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
近两年无数新势力汽车品牌的诞生让消费者眼花缭乱,正在我们感慨有多少品牌能活下去的时候,有一个“新物种”横空出世了。
它是由上汽集团、浦东新区、阿里巴巴集团共同出资创立的全新高端汽车品牌——智己汽车,名字取自《周易》,意为以智慧周全万物,“智己汽车”则寓意缔造人车共生的智慧出行新时代。
看似低调却实力雄厚,三巨头强强联合
从logo到名字,这个新品牌的突然出现弄得我是云里雾里,咱先来好好捋一捋。其实早在大概三四年前,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就已批准启动了智己汽车整体技术架构规划,而且与整车项目同时起步的还有一系列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布局,智己汽车从那时起开始慢慢筹备。
但前途依然未知,毕竟长安、东风、北汽、广汽等都有类似的做法,而且新势力品牌与互联网大厂联手的行为也比比皆是,车企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这场传统与科技的融合中,谁的综合实力最强,谁才能笑到最后。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㈢ “重新定义15-20万选车标准”,零跑是吹牛还是真实力
“在进入新能源大众化时代的今天,零跑将重新定义15-20万选车标准。”这是零跑创始人、董事长朱江明在近日举办的2023零跑新品发布会上说的话。
很显然,零跑想要成为一个拥有整车自主研发能力以及掌握核心技术的整车厂家,而同样有此追求的还有比亚迪,后者在新能源领域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写在最后
从2020年的8000辆,到2021年的4.3万辆,再到2022年的11万辆,这几年,零跑汽车的成长速度是有目共睹的,这也说明它的品牌发展方向以及产品策略,是受到市场和消费者一定认可的。而在2023年,零跑将全年销量KPI定在了20万辆,并将品牌定位转变为“用户的代工厂”,简单说,就是零跑不以品牌定价,而是以成本定价。对此操作,我们也期待在接下里的市场中见证具体的成效。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知行动力,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