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林肯冒险家首试:是好车,也是我们最喜欢的一台林肯
林肯新一代的SUV基本上我们也全都试完了,可以这么说:这台车是到目前为止我们最喜欢的一台林肯,因为它的机械匹配水准很高,而且这台车其余各个方面也没有很明显硬伤。我们当然也觉得它有能力在豪华品牌紧凑型SUV中获得一席之地,因为对比奥迪Q3的话,它配置更多、空间更大、开起来也更有激情;而对比宝马X1的话,它的隔音更好、机械匹配更加高级。
那么,国产林肯的首款产品成了?的确,产品是很不错的产品,也希望林肯在后续的营销推广方面,能为这台车铺出一条康庄大道吧。
【林肯冒险家首试印象】
突出优点:动力表现出色、机械匹配好、车厢静谧性好、底盘质感好、配置丰富。
主要短板:操作逻辑学习成本高、品牌与主流德系对手相比号召力还不算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贰’ 林肯mkx三种驾驶模式区别
摘要 一般都是舒适,激烈一点就运动,舒适的悬挂变软开起来舒服
‘叁’ 我想了解林肯挂档在哪里一般林肯车挂档位置在哪里
1、进入驾驶室可以看到车辆档位控制开关。
注意事项:
1、车架号和发动机号是不一样的,是独立的识别码,之间没有任何的关系。
2、发动机号是打在发动机的缸体上的,车架号是打在车辆的大梁上的。具体的位置各厂家有所不同,可以查阅车辆说明书。
3、除了在发动机舱里有铭牌,在车辆驾驶室或者副驾驶门缝周边也有小铭牌,上面也清晰的写着汽车的品牌、型号、生产日期等,看准生产日期后再和发动机舱的铭牌对照一下,看看是否正确无误。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林肯汽车
‘肆’ 林肯mkz怎么样
低调大气舒适豪华稳重,完美居家半商务:
优点:车行驶在路上挺拉风的,回头率很高。
缺点:车是自动手刹,所以这个钮一般用不到,位置也比较隐蔽,停车入位时,最好选择倒入,车头入位时有磕到底盘的危险。
外观:臀部靓照,圆球形的是天线,犀利的前大灯,美国车特有的反光条,前部底盘较低,容易磕碰车标是在一个矩形中含有一颗闪闪放光的星辰,表示林肯总统是美国联邦统一和废除奴隶制度的启明星,也喻示林肯牌轿车光辉灿烂。
内饰:后排的中央扶手,有调节音量的按键,车厢后排的阅读灯,这种个性化的设计还是挺多的。
空间:前方座椅中部的储物箱,空间较大还挺深的,中控台的储物箱,空间一般,分两层,可以直通后备箱,能放一些狭长的物品。
配置:车内部顶灯及天窗的控制键,后视镜后面的电线没有包好,美国车的做工啊,中央控制区,除了档位好多键还没搞懂。
动力:车辆有多种驾驶模式可以选择,选择运动模式时可用拨片换挡,起步还是挺快的。
操控:方向盘中规中矩,喇叭有点硬,方向盘左边是定速巡航的按键,但方向盘比起思域来说还是沉了不少。
空间:可以放置一些物品,但不大好拿,放塑料袋之类的还可以。
‘伍’ 林肯mkc运动模式速度提不上
摘要 您好,您的咨询的问题我已经看到,请稍等片刻,马上为您解答。
‘陆’ 林肯mkz运动模式怎么切换
设置里 /选择模式/OK确认,完成 。
_挚_KZ有驾驶模式切换 。 19款尊享简配CCD,自然驾驶模式就没有了。
__cd就能悬挂软硬可调,驾驶模式里面就带舒适、标准、运动三个模式,现在CCD减配,那这个调整自然就没有。
_醋鹣砝峡钣姓飧雠渲茫衷谛驴蠲挥小?
‘柒’ 林肯冒险家车上的DRIVEMODE是什么按钮,怎么操作的
林肯冒险家车上的DRIVEMODE按钮指的是汽车驾驶模式选择的意思,因为通过这个按钮可以进行驾驶模式的切换,会有三种驾驶模式分别是ECO经济模式,NORMAL标准模式,SPORT运动模式等。
‘捌’ 林肯MKZ这车,有没有可变悬挂调节功能
‘玖’ 林肯冒险家怎么取消运动模式
这问题,把运动模式调回到正常模式即可
‘拾’ 差异化竞争 试驾林肯冒险家
撰文/摄影David视界
作为25万元到35万元价格区间中杀出的一匹黑马,林肯的第一款国产车型冒险家与同级别竞争对手在做着差异化竞争。在这个价格区间中,如果以空间尺寸作为首选条件,大多只能选择类似大众途观L这样的非豪华品牌,可这类车型在豪华性上无法和冒险者相提并论;如果以品牌或豪华性作为首选条件,诸如奥迪Q3这样的选项让消费者又不得不对空间、动力等方面作出妥协。冒险家找到了市场的空白,24.68万元到34.58万元的指导价格让消费者有了更加丰富的选择。
冒险家的出现,可谓是打破了这个价格区间里的平衡。无论是那些追求品牌的消费者,还是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多少都会对它产生关注,因为冒险家在为消费者提供豪华属性的同时,又兼顾了实用性,对于竞争对手来说,冒险家不容小觑。不过有一点很关键,就是林肯品牌在中国长久以来的发展并不算顺利,并没有积累到太好的口碑,所以对于冒险家来说,车确实不错,但林肯如何推广运营则是个关键,特别是在最近几年车市持续下滑,今年又遭受疫情影响的大环境下,冒险家想要取得成功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