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汽车发动机类型有哪些
1、自然吸气式发动机:空气靠活塞的抽吸作用进入气缸内。
2、增压式发动机:为增大功率,在发动机上装有增压器,使进入气缸的气体预先经过压气机压缩后再进入气缸。
3、直列立式发动机:所有气缸中心线在同一垂直平面内。
4、W型实际上是两套V型机组合在一起。结构极其复杂,但更为紧凑、高效。
5、V型发动机:气缸中心线分别在两个平面内,且两平面相交呈V型。
6、对置式发动机:V型夹角为180°时又称为对置式。
另外,按气缸数目不同可以分为单缸发动机和多缸发动机。现代汽车多采用三缸,四缸、六缸、八缸发动机。
按冷却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水冷发动机和风冷发动机。水冷发动机冷却均匀,工作可靠,冷却效果好,被广泛应用于现代车用发动机。
B. 发动机都包括哪些
发动机由七大块组成,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功能。分别为:
一、机体组
1、组成:气缸盖、气缸体和曲轴箱
2、作用:作为发动机各机构、各系统的装配基体,是支撑和固定曲柄连杆机构及其他装置的骨架,与拖拉机底盘的相关部件组成拖拉机的车架。
机体是构成发动机的骨架,是发动机各机构和各系统的安装基础,其内、外安装着发动机的所有主要零件和附件,承受各种载荷。因此,机体必须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机体组主要由气缸体、汽缸套、气缸盖和气缸垫等零件组成。
二、曲柄连杆机构
1、组成:主要包括活塞、连杆、曲轴、飞轮等。
2、作用:动机共有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行程,在做功行程中,曲柄连杆机构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成曲轴的旋转运动,对外输出动力,而在其他三个行程中,由于惯性作用又把曲轴的旋转运动转变成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
总的来说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借以产生并传递动力的机构。通过它把燃料燃烧后发出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
三、配气机构与进排气系统
1、组成:主要包括进气门、排气门、挺柱、推杆、摇臂、凸轮轴以及凸轮轴正时齿轮(由曲轴正时齿轮驱动)。
2、作用:使可燃混和气及时充入气缸并及时从气缸排出废气。
C. 汽车发动机的有那些类型
汽车发动机的分类方法很多,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把发动机分成不同的类型,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汽车发动机是怎样分类的。
一、按照进气系统分类
汽车发动机按照进气系统是否采用增压方式可以分为自然吸气(非增压)式发动机和强制进气(增压式)发动机。汽油机常采用自然吸气式;柴油机为了提高功率有采用增压式的。
二、按照气缸排列方式分类
汽车发动机按照气缸排列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单列式和双列式。单列式发动机的各个气缸排成一列,一般是垂直布置的,但为了降低高度,有时也把气缸布置成倾斜的甚至水平的;双列式发动机把气缸排成两列,两列之间的夹角<180°(一般为90°)称为V型发动机,若两列之间的夹角=180°称为对置式发动机。
三、按照气缸数目分类
汽车发动机按照气缸数目不同可以分为单缸发动机和多缸发动机。仅有一个气缸的发动机称为单缸发动机;有两个以上气缸的发动机称为多缸发动机。如双缸、三缸、四缸、五缸、六缸、八缸、十二缸等都是多缸发动机。现代车用发动机多采用四缸发动机、六缸发动机、八缸发动机。
四、按照冷却方式分类
汽车机按照冷却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水冷发动机和风冷发动机。水冷发动机是利用在气缸体和气缸盖冷却水套中进行循环的冷却液作为冷却介质进行冷却的;而风冷发动机是利用流动于气缸体与气缸盖外表面散热片之间的空气作为冷却介质进行冷却的。水冷发动机冷却均匀,工作可靠,冷却效果好,被广泛地应用于现代车用发动机。
五、按照行程分类
汽车机按照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所需的行程数可分为四行程发动机和二行程发动机。把曲轴转两圈(720°),活塞在气缸内上下往复运动四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发动机称为四行程发动机;而把曲轴转一圈(360°),活塞在气缸内上下往复运动两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发动机称为二行程发动机。汽车发动机广泛使用四行程发动机。
六、按照所用燃料分类
汽车发动机按照所使用燃料的不同可以分为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使用汽油为燃料的发动机称为汽油发动机;使用柴油机为燃料的发动机称为柴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与柴油发动机比较各有特点;汽油发动机转速高,质量小,噪音小,起动容易,制造成本低;柴油发动机压缩比大,热效率高,经济性能和排放性能都比汽油发动机好。
D. 发动机分别包括什么
发动机(Engine)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1816年英国(苏格兰)的R.斯特林所发明了第一个外燃机,后被瓦特改良为蒸汽机。
发动机既适用于动力发生装置,也可指包括动力装置的整个机器(如:汽油发动机、航空发动机)。其种类包括如内燃机(汽油发动机等)、外燃机(斯特林发动机、蒸汽机等)、燃气轮机(赛车)、电动机等。
中文名
发动机
外文名
Engine
发展历史
蒸汽机、外燃机和内燃机
工作原理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基本结构
动力转化装置
基本参数
排量、缸数
分类
内燃机、外燃机、电动机
发展历史
回顾发动机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它经历了蒸汽机、外燃机和内燃机三个发展阶段。
外燃机
外燃机,就是说它的燃料在发动机的外部燃烧,1816年由苏格兰的R.斯特林所发明,故又称斯特林发动机。发动机将这种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成动能,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就是一种典型的外燃机,当大量的煤燃烧产生热能把水加热成大量的水蒸汽时,高压便产生了,然后这种高压又推动机械做功,从而完成了热能向动能的转变。
内燃机
发动机结构示意图(图1)
明白了什么是外燃机,也就知道了什么是内燃机。这一类型的发动机与外燃机的最大不同在于它的燃料在其内部燃烧。内燃机的种类十分繁多,常见的汽油机、柴油机是典型的内燃机。不常见的火箭发动机和飞机上装配的喷气式发动机也属于内燃机。不过,由于动力输出方式不同,前两者和后两者又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一般地,在地面上使用的多是前者,在空中使用的多是后者。当然有些汽车制造者出于创造世界汽车车速新纪录的目的,也在汽车上装用过喷气式发动机,但这总是很特殊的例子,并不存在批量生产的适用性。
燃气轮机
此外还有燃气轮机,这种发动机的工作特点是燃烧产生高压燃气,利用燃气的高压推动燃气轮机的叶片旋转,从而输出动力。燃气轮机使用范围很广,但由于很难精细地调节输出的功率,所以汽车和摩托车很少使用燃气轮机,只有部分赛车装用过燃气轮机。
E. 汽车发动机的分类有哪些
一、按照进气系统分类
汽车发动机按照进气系统是否采用增压方式可以分为自然吸气(非增压)式发动机和强制进气(增压式)发动机。汽油机常采用自然吸气式;柴油机为了提高功率有采用增压式的。
二、按照气缸排列方式分类
汽车发动机按照气缸排列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单列式和双列式。单列式发动机的各个气缸排成一列,一般是垂直布置的,但为了降低高度,有时也把气缸布置成倾斜的甚至水平的;双列式发动机把气缸排成两列,两列之间的夹角<180°(一般为90°)称为V型发动机,若两列之间的夹角=180°称为对置式发动机。
三、按照气缸数目分类
汽车发动机按照气缸数目不同可以分为单缸发动机和多缸发动机。仅有一个气缸的发动机称为单缸发动机;有两个以上气缸的发动机称为多缸发动机。如双缸、三缸、四缸、五缸、六缸、八缸、十二缸等都是多缸发动机。现代车用发动机多采用四缸发动机、六缸发动机、八缸发动机。
四、按照冷却方式分类
汽车机按照冷却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水冷发动机和风冷发动机。水冷发动机是利用在气缸体和气缸盖冷却水套中进行循环的冷却液作为冷却介质进行冷却的;而风冷发动机是利用流动于气缸体与气缸盖外表面散热片之间的空气作为冷却介质进行冷却的。水冷发动机冷却均匀,工作可靠,冷却效果好,被广泛地应用于现代车用发动机。
五、按照行程分类
汽车机按照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所需的行程数可分为四行程发动机和二行程发动机。把曲轴转两圈(720°),活塞在气缸内上下往复运动四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发动机称为四行程发动机;而把曲轴转一圈(360°),活塞在气缸内上下往复运动两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发动机称为二行程发动机。汽车发动机广泛使用四行程发动机。
六、按照所用燃料分类
汽车发动机按照所使用燃料的不同可以分为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使用汽油为燃料的发动机称为汽油发动机;使用柴油机为燃料的发动机称为柴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与柴油发动机比较各有特点;汽油发动机转速高,质量小,噪音小,起动容易,制造成本低;柴油发动机压缩比大,热效率高,经济性能和排放性能都比汽油发动机好。
F. 汽车的发动机有哪些类型
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被称为“汽车的心脏”。现在汽车上使用的发动机都是活塞式内燃机,它可以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机械能,并通过一系列的机械传动来推动汽车行驶。根据不同的结构或功能特性,有不同的分类方式。
1、按活塞运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往复活塞式发动机和旋转活塞式发动机两种。我们常见的汽车发动机都是往复活塞式的,所谓的旋转活塞式发动机就是指转子发动机,已经很少使用了,只有日本马自达这个技术疯子还在研究它。
2、根据所用燃料种类不同,可分为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和气体燃料发动机三类。所谓的气体燃料发动机就是指天然气发动机、压缩天然气发动机、液化石油气发动机这几种,一般都是用汽油发动机或柴油发动机改造过来的,很多时候都可以同时使用两种燃料。
3、按冷却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水冷式和风冷式两种。风冷式发动机比较少见,主要应用在一些大型柴油机及工程机械上,比如着名的越野卡车太脱拉的十缸、十二缸风冷发动机。早期也有一些汽油机是风冷的,一般都是排量较小、发动机后置的车型,比如着名的甲壳虫汽车。
4、按一个工作循环期间活塞往复运动的行程数,可分为四冲程发动机和二冲程发动机。小型二冲程发动机一般只应用在小排量的摩托车上,以及剪草机、油锯、游艇等小型机械上,大型的二冲程发动机一般应用在对动力需求较高而对油耗和排放要求较低的特种车辆上,比如坦克等。
5、按照气缸数量分类,可以分为单缸发动机和多缸发动机。单缸和双缸发动机主要应用在摩托车和农业机械上,而汽车上都使用多缸发动机,比如三缸、四缸、五缸、六缸、八缸、十缸、十二缸等。现在三缸发动机很流行,大多应用在小排量的乘用车上;五缸和十缸发动机比较少见,使用五缸发动机的主要有奥迪100、奥迪RS3和奥迪TT RS、沃尔沃T5等,十缸发动机一般都做成V型的,在早期的F1赛车上曾经使用过,还有就是T815十缸风冷发动机。
6、按照气缸排列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单列式(直列式)和双列式(V型、W型、水平对置)两种。一般气缸数在六缸以下的都做成直列式的,在乘用车上为了缩短发动机长度,也会把六缸发动机做成V型的;V型发动机有15°、60°、75°、90°之分,这个角度是指两列气缸之间的夹角,常用的是60°和90°的,15°夹角主要指大众的VR6发动机,把两台VR6发动机以一定角度焊接在一起,就变成了大众的W12发动机,75°夹角一般用于V10发动机;如果两列气缸夹角拉平为180°,就变成了水平对置发动机,现在的斯巴鲁和保时捷还在使用这种发动机。
7、按进气状态不同,可分为增压发动机和自然吸气发动机两类。增压发动机可以在不增加发动机排量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发动机动力,所以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又可以分为机械增压和废气涡轮增压两种,现在的柴油机普遍都实现增压化了,汽油机也正在普及。
现在的乘用车上,一般应用的都是水冷、四冲程、往复活塞式、小排量涡轮增压、直列三缸或四缸汽油发动机,豪华高级轿车上可能使用六缸以上的发动机;而在大中型客车、卡车以及各种工程机械上,一般使用水冷、四冲程、往复活塞式、涡轮增压、直列四缸或六缸柴油发动机,很少一部分有特殊要求的车型使用风冷或者二冲程发动机。
G. 汽车发动机的组成有哪些
发动机性能的好坏是决定汽车行驶性能的最大因素。发动机(往复活塞式)由发动机机体、曲轴连杆机构、配气机构、润滑系、冷却系、燃料供给系、点火系、(柴油机没有点火系)和启动装置组成。
1、机体:包括汽缸盖、汽缸体、汽缸垫、曲轴箱、油底壳等。机体是发动机各机构、各系统和部件的安装基础。
2、曲轴连杆机构:包括活塞、活塞环、活塞、连杆、曲轴、轴瓦、飞轮等。它是将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的机构,并把活塞的往复运动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输出动力。
3、配气机构:包括进气门、排气门、摇臂、推杆、挺杆、凸轮轴、曲轴齿轮及凸轮轴正时齿轮等。
4、润滑系:包括机油泵、集滤器、限压阀、机油粗滤清器、机油细滤清器、油道、机油压力表、油管和机油冷却系等。
5、冷却系:包括水泵、风扇、散热器、分水管、汽缸体及盖的水套、节温器、百叶窗、水温表、放水阀等。
6、供给系:包括汽油箱、汽油泵、汽油滤清器、化油器、空气滤清器、进气管、汽油表、排气管、排气消声器等。
7、点火系:包括蓄电池、发电机、断电器、分电器、点火线圈,点火开关、电流表、高压线、火花塞等。
8、启动装置:包括起动机及其附属装置。
H. 汽车发动机有什么类型
目前的发动机主要有L(直列)发动机,V型发动机,W型发动机,水平对置发动机。另外比较特殊的就是转子发动机,这是马自达的专利。
V型发动机:V型发动机的气缸是两两左右叉开的,形成一定的夹角,从侧面看上去就像“V”一样,所以叫V型发动机。V型发动机与直列发动机相比,缩短了机体长度和高度,增加了气缸体的刚度,减轻了发动机的重量,但加大了发动机的宽度,且形状较复杂,加工困难,一般用于6缸及6缸以上的发动机。现在的V型发动机主要有V6,V8,V10,V12这4种。
直列发动机:它的气缸排成一排,也就是一列,因此而得名。现在的直列发动机主要有L3,L4,L5,L6。 直列发动机的汽缸体成一字排开,缸体、缸盖和曲轴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低速扭矩特性好,燃料消耗少,尺寸紧凑,应用比较广泛,缺点则是功率较低。
W型发动机:W型发动机严格说来还是属于V型发动机的一种,只是将V型发动机两边的气缸再再分成两组,从侧面看就像“W”一样,因此得名。也可以说,W12发动机就是用两台V6发动机拼成的,其最大的好处就是结构紧凑,易于布置,有利于发动机舱的空间的优化,缺点就是结构过于复杂。W型发动机是大众的专利技术,只有大众即大众旗下的品牌才在使用W型发动机,目前主要有W12和W16。
水平对置发动机:其实也是属于V型发动机的一种,只是其气缸夹角为180度。水平对置发动机是一种最符合运动机械原理的汽车发动机组合形式,其制造成本和工艺难度相当高,目前世界上只有保时捷和斯巴鲁在使用。 水平对置发动机的最大优点是重心低。由于它的汽缸为“平放”,不仅降低了汽车的重心,还能让车头设计得又扁又低,这些因素都能增强汽车的行驶稳定性。 同时,水平对置的汽缸布局是一种对称稳定结构,这使得发动机的运转平顺性比V型发动机更好,运行时的功率损耗也是最小。
另外,由于活塞曲轴在左右运动时产生的振动互相抵消,进而实现了低噪音、低油耗。目前主要有水平对置4缸和6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