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福州经济支柱有哪些
福州有六大支柱产业:水产业、电子信息业、机械工业、轻纺工业、房地产与建筑建材业、旅游业
1、水产业,要按照规模化、标准化要求大力发展加工业,在抓好大众化的鱼、虾、蟹、贝、鱿、藻等大宗水产品精深加工的基础上,重点发展高营养、低脂肪、无公害、环保型的“蓝色食品”,扩大鲍鱼、南美白对虾等名优新品种养殖规模,大力推广大型抗风浪深水养殖。
2、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软件产品、计算机及网络系列产品、数字通信、信息应用系统产品、显示管及配件和家用电器等产品。发展壮大中华映管、冠捷电子、福日、实达电脑、新大陆、三协精机、永德信等骨干企业集团,进一步巩固和拓展福州、福清、马尾三个省级电子产业基地,重点建设福日液晶显示系列产品、集成电路芯片,中华映管五期彩管,冠捷显示器、LCD扩建、新大陆电子类信息产品生产基地、永德信CD-R光盘等项目。
3、机械工业,重点发展汽车制造及配件生产,并通过汽车工业带动传统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以东南汽车为龙头,加快青口汽车城的规划和建设,重点发展轻型车、汽车玻璃、汽车发动机及其配件等,壮大东南汽车及其配套厂、福耀玻璃等骨干企业集团,形成汽车产业链。东南汽车主机厂要进一步扩大规模,开发新车型,增强市场竞争力,力争两年内形成15万辆生产能力;配套厂要进一步拓展配套空间,提高产品在福州以外的国际、国内市场的份额。重点推进东南汽车二期、华擎发动机、戴�克轻型客车、东南汽车配套厂、福耀浮法玻璃等项目的建设。
4、轻纺工业,重点发展食品业、皮革制品业和纺织业。食品工业:发挥市场优势、资源优势和基础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和加工深度,形成食品产业群,大力开发水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提升粮油加工技术,开发针对不同群体需要的添加各种营养、无机盐类、维生素类的特种营养食品,重点建设青岛啤酒技改、康宏公司大豆油生产线、闽清森尼食品技改、统一方便面等项目。皮革制品业:以运动鞋为重点,发展壮大清禄、三丰、顺大等重点企业(集团)。纺织业:重点发展化纤、化纤织造、印染、棉纺、针织服装等行业,重点发展差别化纤维、复合超细纤维、功能化纤维、新型纤维等仿真织造、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发展壮大和顺化纤、经纬集团、嘉达纺织、福华纺织等企业(集团),重点建设和顺氨纶、高档面料扩产、永丰针纺技改等项目,加快长乐纺织城的建设。
5、旅游业,要大力拓展旅游市场,繁荣假日经济。在巩固发展台、港澳、东南亚和日本、韩国市场的同时,努力开拓欧美、北美市场,构建结构合理的境外客源体系。在发展探亲寻祖、商务洽谈和宗教旅游的基础上,凭借福州的资源、区位和文化优势积极开发自然观光、休闲渡假、文化修学以及大力发展购物旅游、商务旅游和会议旅游等新的旅游产品。以历史文化名城和“海、江、山”三大特色为依托,充分发展福州市旅游资源优势,建设福州城区都市风光和突出东部沿海风光、西部田园山野、南部水上娱乐、北部山地游览线,形成名胜古迹、森林公园、海岛避暑、城区会展、深山壑谷峦峰急流、名人故居纪念馆(堂)、温泉健身、市区公园、宗教朝圣、城市名建筑等旅游精品线;提升专题旅游品质,提高旅游风景区、渡假区的接待水平。名胜古迹要着重开发平潭海坛风景区、鼓山风景区,以及新兴的永泰青云山、闽侯十八重溪、琅岐岛海滨旅游渡假区的生态旅游;加大开发、利用、拓展福州森林公园、福清灵石山森林公园、闽侯旗山生态旅游景区、闽侯大穆溪、晋安区寿山漂流等项目的力度;公园开发,要重点开发西湖、左海、温泉、屏山、金牛山、南公园、闽江公园等,拓宽城区旅游休闲空间。
6、高新技术产业,以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和先进环保技术的开发及其产业化为重点,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产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强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体。一是重点建设一批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电子信息技术要大力发展高性能计算机及外部设备。组织实施软件产业、信息网络、信息安全、光电子和电子元器件等专项工程,建设异构数据共享平台软件、宽带接入技术及设备、开放式智能控制系统、网络加密认证系统等产业化项目。生物工程技术要围绕医药、农业、轻工食品等,重点组织实施生物医药、现代中药、微生物发酵、农业快繁技术、优质高产两系杂交稻良种等产业化项目。新材料技术要建设非线性晶体、新型陶瓷材料、建筑新材料及光纤、光缆加工制造等产业化项目。先进环保技术要重点发展废弃物处理技术、污水处理技术、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等,建设LFW系列智能型垃圾焚烧设备、烟气循环硫化床脱硫装置、紫外光水消毒技术及设备、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器、光催化空气净化器等产业化项目。
Ⅱ 汽车零部件厂
长春汽车研究所
(一汽集团技术中心)
长春汽车规划设计研究院
吉林大学汽车工
程学院
长春长铃集团有限公司
天合富奥商用车转向器(长春)公司
长春一
东离合器股份有限公司
富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散热器分公司
长春一汽四环汽
车股份有限公司车轮分公司
长春海拉车灯有限公司
一汽光洋转向装置有限公司
长春市汽车行业协会
富奥汽车零部件公司紧固件分公司
伟世通
Visteon
Corporation
德尔福汽车系统公司
W
AI-
畅博电子
美国美铝亚洲有
限公司
罗孚集团
Mg Rover Group
德国大陆特威斯
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佛
吉亚中国代表处
法雷奥中国采购中心
印度
LUCUS-TVS
Magna
Donnelly
美国德纳公司
日本住友电装
美国江森自控有限公司
ESSEC
采购研究中心
宁波天普汽车部件
有限公司
上海海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交大中京锻压有限公司
AMTEK
PRECISION
ENGINEERING
常州市东宇汽车电器电机有限公司
玉环县振奋汽车配件
厂
南京汽车锻造有限公司
江苏亚太铝业有限公司
李
瑞安市超盾机动车部件公司
超圣实业(上海)有限公司
温州市中鹏车镜有限公司
温州市东风橡胶有限公司
嘉
善新亚汽摩制动有限公司
宁波乔士橡塑有限公司
上海紫燕模具有限公司
牧野机床
(中国)有限公司
青岛环力密封有限公司
奥利国际有限公司
上海精元重工机械有
限公司
中国南车资阳机车厂锻压分厂
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广州公司
宏劲汽配
上海万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齿轮总厂
天津顺威电器有
限公司
盛复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万丰车业有限公司
上海耀华
大中新材料有限公司
吴江市新亚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苏州明志铸造有限公司
中国第
一汽车集团进出口公司
莱州鲁达轿车配件有限公司
山东东营信义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宁波永泰特种橡胶制品厂
哈尔滨市东安利民橡胶有限公司
扬州嵘泰工业发展有限公司
宁波兴亚橡塑集团有限公司
柳州五菱汽车有限公司
江苏飞船股份有限公司
湖州德
宏汽车电器系统有限公司
宁波双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宁波东睦新材料股份公司
瑞
安市大明车辆电器有限公司
常州中瑞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杭州星光机械有限公司
龙
口海盟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惠亚电子有限公司
安徽省微威胶件有限公司
慈溪轻飞特
操纵索有限公司
温州丰迪接插件有限公司
慈溪市雷自达电器有限公司
惠州惠达电
子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丹阳市永久灯具厂
江西长力汽车弹簧股份有限公司
宁波天
龙电子公司
海宁市宏泰经贸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盛盈合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瑞安市双
秀汽车配件厂
瑞安科申汽车电器厂
开德阜物流
(
上海
)
有限公司
浙江俊尔新材料有
限公司
中国一汽辽源汽车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宁波凯尔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扬州市邗
江宏大汽配五金厂
瑞安市日正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浙江新潮实业有限公司
武汉市东
江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台州宏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青岛麦迪绅铸锻工业有限公
司
上海十丈青科贸有限公司
上海希欧彼零件有限公司
高密永和精密铸造
上海汉高表面技术
上海申钰精密工业
苏州石川制铁
浙江华通控股
春和橡塑化
工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
招远汉品制动有限公司
宁波圣龙集团
宁波洁星压铸模具
塑胶
浙江余姚景远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深圳市华益盛模具
福州钜全汽车配件有限公
司
宁波华东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青岛家电工艺装备研究所
扬州群发换热器有限公
司
福建三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台州市黄岩亿旺模具厂
沧州惠邦机电产
品制造有限公司
敦化市易佳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苏州新宇模具塑胶有限公司
浙
江中宝塑业有限公司
昆山大庚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余姚市高中压标准件厂
贵航股份汞
红散热器公司
南通海林汽车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温岭市达昌电器厂
宁海建新橡塑有
限公司
温州双剑工业集团东方汽车配件厂
湖南易通汽车配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余
姚市粤海工贸有限公司
常州市旭日车辆配件厂
上海时轮离合器有限公司
温州润达
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浙江立邦电器有限公司
上海标能工贸有限公司
南京华康灯具厂
国泰精密机件
(
无锡
)
有限公司
玉环县旺达机械零部件厂
金坛市博盟车辆配件厂
杨州市双桥塑料五金电器厂
天津顺威电器有限公司
安吉恒泰绝缘材料有限公司
东风
朝阳柴油机公司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江西省江铃汽车集团公司
东风朝阳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
天津丰田汽车发动机有限公
司
机械工业局汽车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
东风汽车公司发动机厂
天津鼎盛工程机械
有限公司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汽车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上海柴油机
股份有限公司
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载重车公司
经
纬机械
(
集团
)
有限公司
大连创新零部件制造公司
杭州汽车发动机厂
昌河飞机工业
公司
天津汽车夏利股份内燃机制造分公司
江铃拖拉机有限公司
北京吉普汽车有限
公司发动机厂
大连人民机器厂
一汽轿车公司第二发动机厂
上汽集团奇瑞汽车有限
公司
大连众恒自动化技术公司
北京现代汽车发动机组
东风汽车股份柴油发动机分
公司
重庆庆铃汽车公司
山东华源莱动内燃机有限公司
一汽
-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发
动机厂
南昌华源凯马柴油机有限公司
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机械部第九设计研究
院
东风公司设备制造厂
德国佛罗里西有限公司中国联络处
华晨金杯汽车股份有限
公司
南京菲亚特有限公司
伊顿威格士液压有限公司
安徽吉
顺交通工业有限公司
铁道部大连机车车辆工厂
东风汽车公司设备制造厂
保定金隆
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中国天津本田摩托有限公司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大连柴油机厂
株洲车辆厂设备基建处
东风实业公司发动机分公司
中国一汽集团公司吉林轻型车厂工
具处
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昆山专用汽车制造厂
长春一激情四环股份车轮公司
五羊
-
本
田摩托
(广州)
有限公司
内蒙古北方重型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汽无锡柴油机厂研发部
工艺研究室
济南轻骑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动机厂
济南轻骑发动机有限公司
联合
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无锡厂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发动机厂
陕西汉江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汽车厂
北京迅捷驰鸣汽车技术开发中心
韩国工程
塑料
(株)
一汽轿车厂
哈飞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机械工业第九设计院
吉林轻型车厂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一汽车身一分厂
二汽车身厂
沈阳汽车制造厂
东风汽车公司
轻型客车厂
北京轻型汽车有限公司
江西昌河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
湖南省武
相客车有限公司
神龙汽车公司科技创新分部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神龙汽车公司技术
部采购部
神龙汽车公司技术中心
云雀汽车有限公司
沈阳汽车制造厂
湖南长丰汽车
制造厂
东风汽车公司设备制造厂
浙江省洗钢达汽配有限公司
一汽四环
汽车制品有限公司工具厂
中国一汽车集团公司大连柴油机厂
大长江摩托车有限公司大
长江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汽车齿轮厂
上海宏泽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丰裕电机工程
有限公司
上海汉高油脂化学品有限公司
加喝树脂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许瑞兴(福州)
交通器材有限公司
德国默克公司上海代表处珠光颜料部
毅捷化工国际贸易
(上海)
有限
公司
美商伊士曼化学有限公司
上海爱姆意涂装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蓝光汽车修理厂
上海明信涂装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华伟立体印刷有限公司
昆山岱德机械工程有限公
司
上海国泉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青岛生建机械厂研究所
上海
ABB
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
恩森金属表面技术有限公司
亚太天一机电研究所
上海交大国飞绿色能源有限公司
广
州市科博化工有限公司
江苏多梭数控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空间院
551
部研究
员
一汽车轮公司
京泊汽车模具有限责任公司
长春一汽变速箱厂
唐山瑞德车辆配件
厂
上海精益电器厂设备科
上海交运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金力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冠良汽车配件工业有限公司
台湾德固萨股份有限公司
EISENMANN
福建省将
乐三
华轴瓦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省仙游电机总厂
扬州正明汽车用品厂江苏省扬州市第
一汽车齿轮厂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汽红塔云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海南
汽车有限公司
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广州江门大长江摩托车公司
济南红旗考格尔
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济南中国重型汽车公司
扬州亚星客车集团
江铃五十铃汽车有限
公司
沈阳金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中国重型汽车中心
长安公司
跃进汽车集团公司
江铃公司
一汽红塔云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长春塔奥金环公司
上汽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长安福特公司
庆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客车股份公司
北京
吉普汽车有限公司
一汽青岛汽车厂
天津汽车公司夏利汽车厂
四川旅行车制造厂
沈阳金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涂装车间
沈阳金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规划处
沈阳金杯客车
制造有限公司海狮涂装车间
成都王牌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沈阳金杯客车公司
北汽福
田
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
东风汽车股份公司汽车分公
司
东风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常州拖拉机厂
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
一汽大众
海
南太阳风摩托车销售有限公司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中国一拖装备公司工装研究所博
世汽车部件
(苏州)
有限公司
大长江摩托车有限公司
安徽全柴动力股份公司
东风实业公司发动机分公司
长沙中汽梅花客车有限公司
上海和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上海市磁悬浮列车工程制梁分指挥部
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销售公司
上海通用汽
车有限公司工程部产品工程科
上海市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
大连机车车辆厂机械动力处
图尔克(天津)传感器有限公司
上海吉翔汽车车顶饰件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延锋汽车饰
件有限公司
上海飞鹰车轮有限公司
上海圣韦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中国轻骑集团济南
精机有限公司
长春客车厂
上海绿意摩托车有限公司
成都成飞汽车模具中心
浙
江鄞县章水下严华日汽配厂
宁波国雅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宁波裕隆汽车制泵有限公司
宁波意龙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中国龙光集团东方汽配厂
上海松芝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宁
波国雅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上海汽车有色铸造总厂
河南天海电器
(集团)
鹤壁汽车电
器厂
大连机车车辆工艺厂
上海霍费贝特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上海联众金属制品有限公
司
上海格尔汽车附件有限公司
上海市磁悬浮快速列车工程制梁分指挥部
上海汽车齿
轮二厂
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德尔福上海汽车转向底盘系统有限公司
东风汽车
股份有限公司柴油发动机厂
东风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河北旭鑫摩托车配件有限公司
中国轻骑集团平阴标准件厂
台州市福宇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武汉神龙轿车零部件有
限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刃量具厂
中外合资江苏
AGS
气缸套有限公司
保定市长城汽车
零部件制造厂
江苏仪征凸轮轴厂
安徽省汽车齿轮总厂
沈阳美精汽车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Ⅲ 福州发展汽车工业的优势
不发展。福州有六大支柱产业:水产业、电子信息业、机械工业、轻纺工业、房地产与建筑建材业、旅游业。
Ⅳ 福州哪里有汽车城或汽车一条街
坐车到,福州白湖亭车站下去一点。仓山华夏汽车城,那边一代很多汽车4S站。从国产的比亚迪,东南汽车,到进口的大众,保时捷都有。反正那一代很金卖车的。附近还有卖货车的。留意下。
1、仓山白湖亭下去一点的盖山投资区,具体就是名星汽车城和华夏汽车城。
2、鼓山前横路有几家,如现代,丰田等。
3、长乐北路与福新路口交界处周边。
经济概况:
2020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20.02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0.70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3840.77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5618.55亿元,增长4.4%。
Ⅳ 日本生产两厢马自达3工厂的全名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目录
公司简介
发展历史
名称由来
马自达在中国
企业文化
[编辑本段]公司简介
马自达(MATSUDA)汽车株式会社建立于1920年,原名为Press Kyogo。从1929年开始,马自达很快由生产工具转变为生产商用卡车。早在六十年代,马自达就推出了自己的第一辆轿车车型;其后不久,马自达开始转子发动机的投资和开发。马自达公司的总部设在日本西部名城广岛,至今,马自达公司一直是日本领先汽车制造厂之一。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马自达生产的车辆已经出口到美国、欧洲和其他许多主要市场。现在,在马自达的全球销售中,海外销售已经超过一半以上。
马自达在日本有两个主要的生产基地,海外有19个生产厂。位于广岛的生产厂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地汽车厂之一,年生产能力超过500,000辆。位于日本防府的生产厂的年生产能力接近400,000辆。主要的海外生产基地包括美国和泰国,这两个生产基地都是与福特汽车公司的合资企业,众所周知,福特是马自达的主要业务合作伙伴以及最大的股东。
马自达以其辉煌的技术创新历史而自豪,尤其以转子发动机为代表。尽管许多一流的公司都曾尝试将转子发动机实用化,但只有马自达在此领域上不懈努力,艰苦奋战,并成功地制造出了跑车转子发动机。如今,马自达是世界上唯一生产汽油机、柴油机和转子发动机的厂家。最新投入使用的转子发动机安装在新的Mazda RX-8上,名副其实的一辆真正带有马自达基因的汽车。
马自达DNA可以概括为两个词: Zoom-Zoom。这不仅仅是一个营销的宣传口号,Zoom-Zoom—童年时代对玩具车的热爱—被作为指南针,指引着马自达全球业务的各个方面。在全球范围内的所有公司活动,包括车辆设计规划、制造以及内部和外部交流都以它为指导。Zoom-Zoom 是马自达“全球品牌定位”(WWBP)中的一个明确的组成部分。WWBP将“时尚”、“创意”和“活力”的品牌个性与“卓越的设计”、“超群的功能性”和“响应良好的操纵性和动力性”的产品特点相结合,从而创造出马自达品牌的DNA。
马自达的存在目的不仅是让车辆给驾乘者带来驾驶乐趣和生活的享受,而且要让大家买得起,并且值得买。Zoom-Zoom的目标就是锁定这种感觉, 并将对驾乘乐趣的热烈追求尽情表达出来。这种热情将继续驱动马自达驶遍全世界。
马自达的历史要追溯到1920年。它的创始人松田在广岛从生产葡萄酒瓶木塞起家。该公司原名东洋软木工业公司,1927年改称东洋工业公司。1984年公司以创始人松田的姓氏命名,翻译时则采用“松田”的音译“马自达”。
1931年马自达公司以生产三轮载重汽车为起点,开始涉足汽车制造业。1940年开始生产小轿车。1967年和汪克尔公司签订协议,取得转子发动机生产权利,从而开始了马自达公司的迅猛发展期。从1967年到1979年,公司累计生产马自达轿车1000万辆,1987年起在美国的工厂开始生产马自达汽车,生产能力为24万辆,到2002年,马自达已累计生产汽车超过3500万辆。如此的发展速度,得益于马自达的研发能力,从汪克尔公司引进转子发动机后,马自达公司就进行了技术改进和研究,研制成功了电子控制6进气口的转子发动机。这种发动机采用微机控制发动机负载状态,自动调整怠速装置和废气再循环装置,使发动机工作平稳,从而降低油耗,减少废气的排出。马自达现在投放市场的转子发动机汽车RX5、RX7和RX8轿跑车,深受用户的欢迎。
由于马自达汽车公司长期的极度追求产量、产品技术和市场扩张,在持续的巨额投资后,又恰逢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出现经济泡沫,1995年,该公司首度出现经营性巨额亏损并曾经一度名列日本第二的亏损企业,年度亏损最高达1552亿日元,而此种亏损一直持续了6年。
此时,占有马自达公司33.4%股份的合作伙伴福特公司伸出了援助之手,马自达的外国CEO马克.菲尔德于2000年11月领导制定了马自达'新世纪计划 ',旨在建立能够适应不同市场需求的汽车公司,通过强大的产品阵容来确保未来的持续发展。该计划有4个核心:市场、产品、财政和人才培养。新的计划实施后,产量下降了15%.。2002年马自达实现净利润6500万美元,是1982年以来盈利最多的一年。目前,马自达在日本本土拥有1.85万名职工,以及广岛和防府两个制造基地,在横滨有一家研发中心;在海外,马自达在美国、泰国、南美和中东等地建设了19座工厂,其中,在美国设有一个研发中心。
[编辑本段]发展历史
马自达公司创建于1920年,创立之初称为东洋软木工业株式会社,1929年改称“东洋工业株式会社”,涉及领域扩大到机床制造。在1931年开始生产轻便的小型三轮货车。并且在第二年,即1932年开始向中国出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断,1945年重新恢复生产。物美价廉的轻便三轮货车在日本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马自达作为该行业的霸主在五十年代亦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从1958年开始,马自达开始涉足小型四轮货车生产领域。1959年,马自达的月平均产量为5千辆以上,1962年扩大到2万辆,1960年以后的三年间,马自达的生产量在日本居第一。在此期间,生产的车辆逐渐由三轮车向四轮车进行转变(1961年四轮车的产量超过了三轮车)。
1960年马自达推出了轻型轿车“R360——COUPE”,从此开始了作为综合汽车厂家的历程。紧跟着又推出“CAROL”系列的小型货车。1963年的累计生产量突破100万辆。1963年设计生产的 Familia旅行车和1964年的Familia轿车使马自达完成了以轻型汽车向小轿车生产的转变。Familia系列为出口的增长起了很大的作用,在 Familia系列开始生产的初期,马自达就开始了设计新轿车的计划。并于1966年至1967年,开始利用最新的设备和电子计算机来合理地进行生产管理,并建成了模拟高速环状公路及全球道路状况模拟汽车试验场。
与此同时,马自达还在1960年,与德国NSU公司、Bongker公司技术合作,开始对转子发动机的研究,并于1967年生产出世界首创、装备转子发动机的运动跑车“COSMO”。
1960年后期,日本的环境公害问题不断加重,马自达在同行中率先生产出装置有回收窜漏气体汽车(1966年),1970年美国通过限制排放的‘玛斯奇 ’法案。提出在1975年之前大幅度降低废气排放值的要求。马自达积极进行开发研究,并于1973年率先开发出符合75年排放规定值的轿车。
马自达从1970年开始向美国出口汽车,1979年对美国出口达100万辆。1970年代开始散件出口的国家有印度尼西亚、葡萄牙和多巴哥、伊朗、菲律宾、泰国、巴基斯坦、肯尼亚等国家。
马自达在1969年与福特就合资生产自动变速箱达成一致,并于是1971年开始向福特提供成品小型皮卡货车。并于1979年双方开始了资本合作,通过与福特公司的良好合作,大大增加了马自达汽车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从八十年代后期至90年代,马自达公司凭借雄厚的技术开发实力,相继开发出速感式四轮转向系统(4WS),米勒循环发动机,新型三元催化转化器等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汽车系统。
[编辑本段]名称由来
马自达的名称“MAZDA”来自于和西亚人类文明发源地同时诞生的神的名字——阿佛拉马自达(Afura Mazda)。阿佛拉马自达是古代文明精神象征之神。具有聪明、理性和协调之意。作为对东西方文明和汽车文明之源的敬仰,以及从追求世界和平,尊重汽车产业先驱的观点出发,起了与阿佛拉马自达具有缘分的名称。而且,“Mazda”的发音与马自达公司的创始人松田重次郎的姓同音。
自马自达与福特合作之后,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发布了新的注册商标。崭新的设计图案意味着马自达要展翅高飞,不断技术突破,以无穷的创意和真诚的服务,勇闯车坛顶峰,迈向新世纪。
新注册商标代表了马自达的奉献精神,预示着马自达将会不断地成长壮大。她由马自达的第一个字母“M”变化而成,字母“M”中间的“V”展开以后象启动的风扇,代表马自达的创造力、责任感、理性、灵活性,执着精神和生命力。展现马自达已经做好了翱翔的准备。字母“V”同时也代表了以后发展的新起点。整个商标表示马自达公司永攀高峰的精神和给人的稳定感。而富于动感的外圈则表示马自达公司已经展开双翅,做好了迈入二十一世纪的准备。
[编辑本段]马自达在中国
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马自达在加强与中国的汽车贸易往来的同时,积极参与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1992年,马自达与中国海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合资建厂。1993年,马自达与福州汽车厂达成协议,向其提供皮卡的生产技术。
马自达的929系列、626系列、323系列及MPV早已为中国顾客所熟知,马自达的车辆性能更是众口皆碑。随着中国人民生活的日益富裕,马自达将为中国顾客提供更多凝聚当今最新设计制造技术和全体马自达人员智慧的最新马自达汽车。
马自达“三合一”渠道模式
2005年,一汽轿车马自达6 2.0豪华天窗版上市仪式上,一汽集团和日本马自达共同宣布:双方合资成立销售公司一事已获中国政府批准,“一汽马自达销售有限公司”将于2005年3月1日在长春正式成立。这意味着日本马自达的中国战略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不过,有分析人士认为,这种“三合一”模式将来会在市场面临较大困难。
中国攻略
此次双方成立的合资销售公司将作为中国国内惟一从事销售马自达品牌汽车的销售公司,负责销售现已在中国投放的马自达6以及以后在中国生产的所有马自达品牌汽车。日本马自达负责中国事务的执行董事尾崎清明确表示:包括即将在长安福特南京工厂生产的马自达轿车、一汽集团参股的海南马自达,生产的马自达323和普利马等车型也都会被纳入该合资销售公司。
2001年5月马自达全面进入中国市场,凭借马自达323、普利马和马自达6三款车型,2004年马自达在中国的销量已接近10万辆。但如何在中国市场不断扩大产能、导入更多产品以及扩大销售网络,始终困扰着马自达,因为这些问题无一不涉及到中方合作伙伴的利益平衡。
2005年1月7日,长安汽车集团和福特、马自达共同宣布,三方在南京的合资工厂获准生产轿车,至此关于马自达3车型落户长安福特的传言正式被三方证实。
虽然马自达称:“南京的新生产基地是实现马自达在中国市场目标的重要一环”,但要实现中期目标仅有这些显然不够。在这个注册1亿元人民币的合资销售公司中,一汽集团的合资主体是生产红旗和马自达6的上市公司一汽轿车股份公司,目前的股比是一汽轿车占70%,一汽集团占5%,日本马自达占25%。
这实质上与一汽丰田的管理方式如出一辙,即在不同地方生产,但销售上打同一品牌,统一渠道管理。通过与一汽集团的合资,马自达即可以利用一汽集团的丰富网络资源及国内市场营销经验,又可以通过单一的渠道销售维护和完善自己的品牌。
四方博弈
安德武在宣布合资销售公司获批时感叹:“我们经历了近600个日夜的策划和筹备,”其间艰难可以想见。毕竟这新的合资公司涉及一汽、马自达、海南马自达、福特等至少4家以上的企业利益,而据相关人士透露,其间受到了来自海南马自达的阻力最大。
两年前,马自达与一汽轿车开始讨论成立合资销售公司时,海南汽车以及一汽海南已经与马自达采取技术合作的形式生产销售福美来和普利马,海南马自达与一汽轿车都建立了独立的马自达销售网络。2004年,一汽集团把海南马自达和一汽海南整合为一汽海马集团,一汽集团占49%的股份,民营资本海南马自达占49%,海南省政府占2%。当时一汽集团和马自达希望合资公司能够把一汽海马的销售渠道整合到一起的想法,受到来自民营资本海南马自达的强烈反对。因为,作为同样持股达49%海南马自达,其自有品牌销售网络4S店多达上百家,而一汽轿车的马自达4S店也不过70多个,双方都希望出手整合马自达品牌,成立统一品牌的合资销售网络。
就在一汽集团与日本马自达宣布成立合资销售公司之后,记者致电海南马自达,一位负责人表示对于这个敏感话题不愿多讲,但他也隐讳地表示:“很多事情还不是最终结论。”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04年11月初,有关一汽轿车总经理张磊即将调任海南的消息就已传出,张磊一直全面负责一汽轿车和马自达合资事宜,之前曾有消息称张将前往海南托管海南省政府持有的一汽海马2%的股份,以期达到控股一汽海马的目的,推动销售网络的合并。有一汽轿车高层对记者透露,目前张磊正在养病,不久将前往海南国资委下属的某公司任职。即将出任合资销售公司总经理的山田宪昭表示,新合资销售公司成立后,将把一汽海马的部分或全部销售渠道纳入进来,他对此很有信心。
变数犹存
不过,有业内人士认为,把海马“搞定”只是成功了一半,长安福特的马自达产品要纳入合资销售公司的计划也要经受考验。这位人士表示,虽然在汽车行业里存在产销分离的模式,比如丰田在美国、日本都采用这种模式,有独立的销售公司来独立运作和销售,但这种模式将来会面临比较多的变数,比如对长安福特南京厂来说,其对自己生产产品的销售会缺少足够的干预能力,变成一个简单的生产组装厂,这恐怕是长安福特难以接受的,这不仅仅牵涉利润分成,也会对整个企业的运作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例如:东风本田在上市初期虽然借助了一些广州本田的销售渠道,但后来东风本田还是建立了自己的销售渠道。“毕竟销售渠道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在新合资销售公司的股权中,没有海南马自达和长安福特的股份,马自达也只占了25%的股份,与丰田在一汽丰田销售公司中占到49%的股份相比,马自达的股份显然很低。不过,尾崎清表示,新产品进入这个销售网络后,一汽海马、福特都会考虑参股合资销售公司的问题。另外,安德武也表示,目前一汽与马自达也正在就成立生产制造方面的公司进行探讨。这也许为以后股权变更埋下了伏笔。
[编辑本段]企业文化
公司宗旨: 用最好的汽车产品和服务,创建新的价值,给客户带来兴奋和欣喜。
使命感: 以我们的热情、自豪和速度,积极地与客户沟通,给客户交付富有远见的汽车产品,并提供超出客户期望值的服务。
价值观: 我们珍视诚实、以客户为中心、独创性、高效和敏捷的行动,我们尊重极富主动性的人和团队精神。我们积极地支持环保事业、安全并服务社会。我们以这些价值为指导,向所有与马自达相关的人们提供很大的喜悦。
Ⅵ 东南汽车是国产车吗有多久历史了。都有哪些
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于1995年11月23日诞生在福建省福州市,她秉承以两岸优势互补合作形式发展中华民族自己的汽车工业思想,凭借海峡两岸一衣带水、同文同宗的人文地理优势和骨肉情结,由台湾最大的汽车企业--裕隆企业集团所属的中华汽车公司与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公司福州汽车厂合资组建而成,注册资本6030万美元,总投资9982万美元,闽台双方各占50%股份,是迄今为止经国家正式批准成立的最大的海峡两岸合资汽车企业,主要生产“东南得利卡”和“东南富利卡”两大系列7--11座位的轻型客车产品,目前已建成投产的一期工程占地704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产能为年双班6万台。
东南汽车公司从1996年7月第一台汽车投产至2001年,实现年年盈利并有较大增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着,已累计推出“东南得利卡”、“东南富利卡”两大系列46款轻型客车及其专用车,产销汽车3万台,实现销售收入83亿元,实现税利10亿元,在全国设有435个销售网点、7家车辆中转站及247个特约维修站,其辐射区域已包含国内所有经济发达地区及主要都会城市。
东南汽车公司在创立的同时,带动吸引了30家台湾中华汽车公司的优秀配套零部件企业(配套厂)也跨海来到其周边安家落户,同步建设形成一个占地2900多亩、总投资达2.7亿美元的东南汽车城,呈现出“众星拱月、航母编队”的发展态势。东南汽车城拥有完整的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是一个自前段工序配套件至后段工序整车组装都具自主发展能力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准的专业汽车生产基地。东南汽车城的同步建成提高了东南汽车产品的国产化率(在85%以上)和生产效率,降低了产品成本,提高了产品品质,有力地增强了东南汽车的竞争实力和发展潜力。
1995年,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公司与台湾最大的汽车企业裕隆集团所属中华汽车公司,携手组建最大的海峡两岸合资汽车企业---东南汽车,闽台双方精诚合作,为福建省汽车工业的发展腾飞拉开了序幕。东南汽车开创性地提出“一次规划、分期实施、滚动发展”的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具有东南特色的汽车工业发展之路。1995年9月,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公司凌玉章董事长与台湾裕隆集团严凯泰副董事长代表闽台双方共同签定合资经营合同、公司章程、预约用地协议书并草签技术合同。强强联合的国际化汽车集团:公元1995年11月,一个汽车界的新生儿在福建省福州市诞生,从此致力于发展民族汽车工业的有志之士们开始沸腾起来,福建省的汽车工业渐渐走入了一个新的纪元,这个正在祖国汽车工业的版图上茁壮成长的骄子正是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东南汽车,是由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和台湾最大的汽车企业——裕隆企业集团所属的中华汽车公司合资组建而成,也是迄今为止经国家正式批准成立的最大的海峡两岸合资汽车企业。经过 8年多的努力,已累计推出20多万车辆“东南得利卡”、“东南富利卡”、“东南菱帅”、“东南菱绅”等四大系列66款车型,2003年10月二期扩建工程竣工投产以后,产能提升至为双班年产12万台。三、四期工程即将拉开帷幕,未来产能将提升至双班年产30万台。
2003年东南汽车实现产销两旺,全年实现销售8.5万台,实现销售收入82.5亿元。两岸优势互补合资成立的东南汽车公司 ,承袭了三菱汽车和中华汽车的研发科技优势,顺应国际车厂强强联合的发展趋势,加强与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的合作,促进技术与规模上的攀升,建立先进的东南汽车研发中心,提升车身底盘工程整合、衍生车型开发与动力系统的匹配能力, 从联合开发方式走向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大型车厂。气度非凡的现代化汽车基地以前瞻性的规划与破天荒的手笔,全盘导入具国际先进水准的台湾中华汽车体系 35家专业配套厂,紧密环绕于主机厂周围,组成占地近200万平方米的东南汽车城,发挥自前段工序配套件乃至后段工序整车组装,皆具自主发展能力的专业汽车生产基地,独树一格的高效率、低成本与一贯作业生产流程创举,更被业界誉为“东南模式”!同时,东南汽车更严格甄选了国内100多家(含东南汽车城35家)具有优良品质管理的配套厂合作,不断提升产能与素质,为打造世界品质名车奠定最坚实的基础。未来几年内,随着三期及四期工程的竣工启用,这座具备汽车研发中心、年产30万辆汽车规模、数十家专业配套厂组成的现代化汽车城,势将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Ⅶ 福州有哪些工厂待遇比较好,知道的朋友可以告诉我吗,还有地址。万分感谢!!!
福建戴姆勒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福建戴姆勒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简称福建戴姆勒) 于2007年6月正式成立,由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戴姆勒轻型汽车香港有限公司以双方各占50%的股份共同合资组建而成。该项目是福建汽车工业在闽台合作基础上成功实现的国际合作,系福建省委省政府大力扶持的重点支柱产业项目。 (福建戴姆勒工厂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青口汽车工业园区),项目总投资2.08亿欧元,其中注册资本1.60亿欧元,建设总投资额1.88亿欧元,总规划生产及物流用地66万平方米,一期规划年产4万辆。为制造出世界级标准的梅塞德斯-奔驰商务车,公司将引进全球最先进的汽车生产技术,进口先进的关键生产设备,建设焊装、涂装及总装生产线和配套设施。2007年10月,公司正式奠基建厂,2010年5月产品量产上市。
Ⅷ 福州福享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怎么样
挺好的,工厂挺大,主要做汽车钣金结构件的。待遇中等。福利方面还OK,是台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