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第一辆汽车是哪个厂生产的
我从《张学良全传》上了解到是中国自己民生汽车资料如下:
我国的第一辆汽车于1929年5月在沈阳问世,由张学良将军掌管的辽宁迫击炮厂制造。张学良让民生工厂厂长李宜春从美国购进“瑞雪”号整车一辆,作为样车。李宜春将整车拆卸,然后除发动机后轴、电气装置和轮胎等用原车零件外,对其它零件重新设计制造,到1931年5月历时两年,终于试制成功我国第一辆汽车,命名为民生牌75型汽车,开辟了中国自制汽车的先河.
自1953年7月第一汽车制造厂动工兴建,1956年7月投产,1957年7月13日我国生产出第一辆载货的解放牌汽车,又于1958年5月,我国第一汽车制造厂自行研制设计生产了第一辆与当时政治风云起伏颠簸、荣辱与共的红旗牌轿车,被誉为“东方神韵”。几十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汽车生产采用了各种高科技及人性化的安全及便利设施,汲国外汽车科研之精华。不仅秉乘了传统的坚固造型,更具时尚汽车的柔媚风貌,线条流畅,驾乘舒适的“座驾”新宠不断诞生。
汽车的先河,终究是值得钦佩的。
但从历史教材上了解到是解放牌汽车
❷ 中国汽车的发展史
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历史可分为探索、发展、成熟三个阶段。
探索:
1958年内地第一辆自制轿车诞生。
新中国刚一成立就决定发展自己的汽车工业。1950年,毛主席访问苏联期间,中苏双方商定,由苏联援助中国建设第一个载重汽车厂。1953年,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破土动工,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建设自己的汽车厂。1956年7月13日,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被毛主席命名为“解放”牌首批12辆汽车试制成功。这12辆解放牌汽车的下线,结束了中国不能批量制造汽车的历史。
1958年5月5日,中国第一辆自己制造的轿车——“东风”在一汽诞生,从而开启我国民族轿车工业的新篇章。6月,北京第一汽车厂附件厂试制成功井冈山牌轿车。8月,一汽又设计试制成功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9月上海汽车配件厂试制成功第一辆凤凰牌轿车。新中国自力更生制造出的轿车填补了中国工业的空白。
发展:
1985年内地第一家合资厂出现。
1985年,内地第一个轿车合资企业上海大众成立,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化轿车工业的开端。当时规定,中德双方投资比例分别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50%,德国大众汽车集团40%、大众汽车投资有限公司10%。
随后,广州标致汽车公司成立。此外,我国还引进了夏利、奥迪等车型。上世纪90年代中前期,中外合作以及技术引进进一步深入,两个新建的合资企业一汽大众和神龙富康起点都比较高,富康引进的是上世纪90年代的车型,一汽引进了先进的20气阀发动机制造技术,并向德国出口这种发动机部件。全国主要引进车型的国产化率达到80%以上,质量也显着提高,而车价大幅度下降,轿车开始迅速进入百姓家。1998年,我国轿车产量达到43万辆,大约占汽车总产量的40%,汽车产业结构已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成熟:
2009年中国汽车销量跃居世界第一。从1998年之后,乘用车销量开始超过商用车销量。汽车工业也从载重汽车到轿车发生重大变化。此外,以中外合作和技术引进为基础的我国轿车工业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广州本田、上海通用和大众分别引进了最新的高档车型雅阁、别克和奥迪A6,这几个车型的投产标志着中国轿车产品和生产技术赶上世界的发展步伐。
1998年前后,自主品牌奇瑞、吉利等也开始成立,自主品牌开始探索自主造车之路,并迅速发展壮大。
中国汽车工业在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后,进入了一个市场规模、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全面融入世界汽车工业体,并向汽车产销大国迈进。2009年,我国汽车全年产销量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❸ 中国第一辆汽车是哪年生产的
汽车本该与中国人有缘。早在清康熙年间(1678-1679)中国就发明了汽车,但未见中国典藉,却被国外奉若神明,联想到西太后命司机跪着开车也就不免扼腕长叹了。跨入新世纪,"汽车机遇"再度光临中国,人们不禁要问,我们还会失之交臂吗?
1901年,中国第一辆进口汽车登陆上海。从此,中国有了汽车的概念。2001年,上海诞生了一份“行报”,从此,这座城市把“行”的革命当作了对新世纪的宣言。这两件事虽风马牛不相及,但都与车轮有关。
1901年,对了解汽车史的人来说是个值得关注的一年。这一年,一位叫李恩时(Leinz)的匈牙利人携两辆汽车来沪,开中国汽车风气之先。现存有照片为证。但也有人说,西太后乘坐过的一辆Duryen汽车是我国进口的第一辆汽车。现还有实物陈列在颐和园内。
究竟谁是中国进口的第一辆汽车?据我国汽车史家魏励勇先生考证,“李恩时进口汽车之具体日期已不可考。”但由工部局例会之日——1902年1月30日来看,时光绪27年12月。如果考虑到申请执照前从事贸易会讨论中间尚需经过一定时间,则进口日期可能在一个多月前,即1901年冬天。比西太后乘坐的那一辆还要早一年。
照此认证,上海是中国第一辆进口汽车的城市可盖棺定论。当时有新闻这样报道:“汽车进入本端口首张执照颁布”。不过,工部局发出的首张汽车牌照是临时的,暂例马车类征税,每月捐银2元。有意思的是,工部局决定在当年(1902年)下半除增设汽车执照专门项目之外,还起草制定了汽车主遵守的规则。也就是说,我国第一部汽车交通法规也由此伴随产生。但遗憾的是,此事却从没有人提起过。
严格地说,旧中国没有汽车业,几次尝试建立汽车业都以失败而告终。历史上最先提出这一想法的是孙中山先生。1920年,他把这一想法写进了《建国方略》中,还邀请亨利·福特来华发展汽车工业。但都因战乱,国难和民不聊生,“甫出娘胎,当即夭亡。”
1931年5月,在张学良先生的支持下,辽宁迫击炮厂历时两年,终于试制成功“民生牌”75型1.8t载重汽车。中国人自己试制的第一辆汽车,诞生于东北国土即将沦陷之际。但无论是张学良“化兵为工”造车,还是阎锡山“造产救国,开发实业”,都没有把“造车”坚持下去,即使动用当时旧政府的力量也无济于事。
从1936年至1946年,旧中国曾试制过不少汽车,如沈阳的“民生牌”、太原的“山西牌”、长沙的“衡岳牌”,上海的“中国牌”、云南的“资源牌”、天津的“飞鹰牌”等,但都仅仅是昙花一现。
相比之下,上海威海路上的汽车生意伴着洋字则“香火不断”。在今天看来,昔日在这条街上最出名的“四大金刚”也只不过是旧配件商而已。难怪有人说,在没有工业基础的旧中国想造汽车等于“无米之炊”。不过,在老上海的眼里,那些外国“铜匠”(指汽修工)倒是很吃香,要比一般的手艺人还受尊重。
1953年7月15日,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这是新中国自己的第一个汽车制造厂。1956年7月14日8时,吉林长春,从第一汽车制造厂总装线上,依次驶下第一批12辆“解放牌”载重汽车。至此,中国汽车工业才算是诞生了。
1958年9月28日,上海也终于宣告了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结束了。1965年,凤凰牌轿车通过第一机械部的技术鉴定,同意批量生产,即后来更名的上海牌轿车。这就形成了在我国轿车史上北有“红旗”,南有“凤凰”(上海)的格局。长期以来,红旗牌轿车是中国的“总统车”,在老百姓的眼里,它是政治地位的象征。国外汽车收藏家也把此车列为收藏精品。相比之下,上海牌轿车比较亲切,也是当年使用最多的国产轿车。
1975年7月1日,湖北十堰的第二汽车制造厂“东风”系列的第一个基本车型2.5吨越野车正式投产。
1984年1月15日,首家中外合资汽车企业——中美合资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开业,生产当时的美国汽车公司切诺基XJ系列四轮驱动越野车。大规模地引入外资,中国汽车工业自此全面开放,合资企业从此开始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4年3月12日,国务院批准中国第一部、到目前为止也是中国唯一一部产业政策——《汽车工业产业政策》。
1996年8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计委《关于取消地方限制经济型轿车使用意见》的通知。
从90年代中期开始,中法合资广州标致轿车项目陷入困境,最后双方不得不结束长达十年之久的合作。作为最早的中外合资汽车项目之一,广州标致的“失利”昭示了中外合资合作失败的可能。
在上个世纪的最后几年时间里,德国大众、日本本田、美国通用等跨国公司,通过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大兴销售服务体系的建立与规范。随着一批中外合资轿车品牌专卖店的建立,中国汽车销售体系存在的问题日渐突出:国有大型汽车销售企业陷入困境、有形汽车市场的境遇每况愈下、民营企业规模不够、生产企业销售力量独木难支……跨国公司销售体系的调整显然是大举进军中国汽车市场的前奏:国外汽车公司的争夺战已然全面打响。
1996年,中国摩托车产量超过1000万辆,使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摩托车第一生产大国。至少到目前为止,中国只是摩托车产量上的大国,并不是强国。摩托车行业普遍存在的技术含量低、开发能力差、相互抄袭,市场环境混乱、假冒伪劣猖獗、无序竞争,出口竞争能力差等诸多弊病,阻碍着整个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与进步。
2000年,中国汽车产量预计首次超过200万辆。
私家车,曾是个陌生的概念。记得十多年前,一辆挂有自备车牌照的轿车停在上海展览馆门前好多人围着看不懂,议论了一番。为了避人耳目,怕露富,私家车牌照挂上了“Z”字头,甚至有人怕遭“麻烦”,干脆私车挂上公家的牌照。有趣的是,从前开公家车是个很风光,体面的事,现在倒过来了,开私家车的显得自信起来了。当造车人也买得起车时,人们才意识到中国汽车元年真的到来了。
❹ 我国是什么时候开始有汽车
1901年,第一辆进口汽车登陆上海,当时官拜直隶总督的袁世凯为了讨好慈禧,用1万两白银购进一辆第二代奔驰牌小轿车作为慈禧六十大寿的贡礼送给了慈禧太后。这辆车经专家鉴定为中国第一辆汽车。
有关中国第一辆汽车,还有另一种说法。1901年,对了解汽车史的人来说是个值得关注的一年。当时距离装有内燃机的现代汽车于1886年降生德国已经15年了。这一年,一位叫李恩时(Leinz)的匈牙利人携两辆美国制造的“奥兹莫比尔(Oldsmobile)”牌汽车自香港运到了上海,开中国汽车风气之先。现知,这是两辆黑色木质车身的汽车。一辆是折叠式软篷车顶。一辆是凉篷式车顶。外表与当地的马车十分相似。车上有两排座位,前两排为司机席,后排为乘客席。木质车轮辐条,实心轮胎,另装有煤油灯和手捏喇叭。1902年1月30日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开会决定向李恩时的汽车颁发临时牌照,准许上街行驶。每月缴税金两银元。
如果说中国什么时候开始自己造汽车,则是在1942年,中国第一辆汽车诞生了,诞生的摇篮即上海新中动力机厂的前身———新中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这辆车的诞生与一个人密不可分,他就是被当时重庆《大公报》撰文誉为“中国福特”的支秉渊。
40多年前,美国安培(Ampex)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台实用性摄像机。
在1976年, JVC公司推出了第一台家用型的摄像机
至于中国第一台,无人考证,这个太普遍了。
古代人最基本的交通工具有:马车(以畜力挽车运货的车,马、骡、牛为主)、舆轿、船。其中最主要的还是马(骡、牛)这些畜力。
❺ 中国第一辆汽车的诞生(时间,地点,发明家)
最佳答案
检举
新中国的第一辆汽车是1956年7月13日诞生的。其过程之艰难无法想象:它是在日本侵华时留下的细菌工厂的残垣中站立起来的。在此之前,我们“除了会造桌子椅子,一辆汽车也造不出来”。《焦点访谈》通过对当年第一汽车制造厂见证第一辆汽车诞生、开着第一辆汽车上路的职工的采访,再现了那段艰苦而难忘的创业历程。
“解放牌”汽车出世
1954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0次会议上,毛泽东说:我们会造什么?除了桌子椅子,连一辆汽车都造不出来。
旧中国工业基础实在是太薄弱了。1953年,国家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确定以156项重大工业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化进程。1956年党的八大召开前夕,一辆墨绿色的汽车从总装配线上开了下来,她被命名为“解放牌”。
1956年7月13日,汽车厂建厂三周年的前两天,第一辆汽车诞生了。从这一天起,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结束了,我们自己的汽车源源不断地一天比一天更多地从这里开出去。
汽车下线后的第一件事是到吉林省委报捷。在当年报捷车队12名司机的合影上,照片中有一位女司机叫王立忠。说起1956年7月15日,第一次开上国产汽车的那一天,笑意仍然写在她的脸上。
王立忠:我们早早就到厂子里来了。到的时候,就看见厂内相当热闹了———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到处都是彩旗,人简直是里三层外三层的,都没办法走了,都想上跟前去摸一摸,看一看,大家激动得简直是不得了了。
毛泽东圈定“解放”
生产新中国第一辆汽车的第一汽车制造厂被人们称为共和国工业的长子,这位日后新中国工业的巨人是从日本侵华时留下的细菌工厂的残垣中站立起来的。
几十年过去了,中央新影厂的纪录片中的声音依旧清晰:新厂址旁边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细菌工厂的废墟,地下监狱的墙壁上染过我们同胞的鲜血,炼人炉的烟囱是杀人的残酷罪证。
在这样的地方建成新中国民族工业的第一排厂房,其意义不仅在于工业生产本身,在这里,矗立起的是民族自强与尊严的丰碑。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正式奠基,奠基石上面是毛主席亲笔题写的“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从此,新中国有了自己的汽车工业。那么,产品的品牌叫什么合适呢?大家又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毛主席。
一汽厂史编纂者王第兰女士:毛主席说,是不是先请他们———就指着(一机)部里的领导———先拿个意见。一机部里边的领导讨论了很长时间,有的提出了叫“前进”,有的提出叫“胜利”,还有的提出来叫“解放”,这几个名字写成了报告,专门送给毛主席,当时毛主席看了这个报告以后,沉思了一会儿就说,还是叫“解放”吧,然后拿起笔来,在“解放”两个字上画了个圈,从此我们厂生产的国产卡车就有了自己的名字叫“解放牌”。
女“三哥”开起汽车
有了自己的工厂,有了自己的品牌,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建设者建设新中国汽车工业的热情空前高涨。当时年仅19岁的女司机王立忠有个绰号,叫“三哥”。
王立忠笑道:我那时候特别有劲,一只手拎一桶水都不费劲,就和男的一样,和小伙子一样,冬天也跟他们一起,像男的似的,戴个大帽子,穿个大棉袄,就这样干活,所以他们就给我起这个外号。
恶劣的自然环境,没能消磨建设者们的意志,他们用乐观主义的态度对待这一切。黄赵銮当时从广东到长春参加一汽建设,他给我们讲述了他们当所谓的团长、旅长、排长的故事:
黄赵銮:我们说晚上睡觉当“团长”,就是冻得蜷起身来(的意思),上班走路当“旅长”,得自己旅行式的去走;吃饭当“排长”,建设工地人太多了,食堂供不应求,因此大家都排着队去吃饭……
民族工业的骄子
在一汽建设者顶烈日战严寒艰苦创业的时候,全国人民给一汽建设以大力的支援。
经过三年的紧张建设,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第一辆印有“中国”字样的汽车就要驶下生产线了,那么谁来开这个样车,向党和人民报捷呢?厂里决定,先由群众推荐,再由组织确定,这样,包括王立忠、于丰年在内的12人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国产汽车的驾驶员。
王立忠:我当时没想到选我,我想那么多人,不可能选我当。选上以后,就特别高兴。
后来驾驶过第一批解放牌汽车的驾驶员,在一汽成立了一个解放汽车班,不久之后,王立忠在这个光荣的集体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此后,王立忠和一汽其他的创业者们一道,为中国汽车工业的腾飞不断地做着自己的努力。
参考资料: http://yxk.cn.yahoo.com/articles/20090828/mb6.html
❻ 中国最早有汽车是什么时期
1901年,一个叫李恩时的匈牙利人将两辆美国生产的奥兹莫比尔汽车从香港运到上海,从此中国开始出现汽车。
同年腊月廿一日(1902年1月20日),经公共租界工部局例会上讨论,决定先发临时牌照,次年发正式牌照。
我国现在保存最早的汽车——是袁世凯送给慈禧的奔驰第二代汽车。这辆车现存放在颐和园的慈禧太后的座驾,被人冠以“中国第一车”的美名。这是袁世凯1902年从香港购买赠给慈禧的厚礼。
(6)中国最早的汽车是哪里来的扩展阅读:
1907年以后,中国少数沿海城市陆续出现汽车客运和汽车货运。1913年,全国经济委员会成立,督导公路建设,拨款地方修路,鼓励民办汽车运输,将公路列为政要之一。
1917年,当时中国第一条汽车运输线路张(家口)库(伦,今蒙古乌兰巴托)公路通车。到1927年全国公路总长已达29170千米,民用汽车保有量由1912年的294辆增长到18677辆。1934年成立公路委员会,统一路政,开展省际联运。
到抗日战争爆发之前的这一时期,可以说是中国汽车运输业日趋繁荣的年代,每年平均进口汽车5500辆,全国公路总长延伸到117296千米,民用汽车保有量68917辆,出现了一批官办的和民营的出租汽车公司和公共汽车公司。
❼ 中国第一辆汽车是什么时候诞生的
1931年5月31日,国产第一辆汽车——民生牌75型载货汽车终于问世。
为了庆祝第一辆国产汽车的问世,辽宁迫击炮厂举行了隆重的庆祝大会。该车载重量1.82吨,长头、棕色,采用六缸水冷汽油发动机,65马力,前后轮距4.7米,前后四轮为单胎,最高车速为每小时40公里。
自行设计的缓冲式后轴也有自己的特点,水箱分为四部,即使一部损坏,汽车仍然照常行驶。除发动机、后轴、电气装置、轮胎等用原车零件外,工厂对其他零件均进行了重新设计制造。
(7)中国最早的汽车是哪里来的扩展阅读: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1辆汽车:
第一辆汽车是1956年7月13日诞生的。其过程之艰难无法想象:它是在日本侵华时留下的细菌工厂的残垣中站立起来的。在此之前,我们“除了会造桌子椅子,一辆汽车也造不出来”。
1956年7月13日,汽车厂建厂三周年的前两天,第一辆汽车诞生了。从这一天起,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结束了,我们自己的汽车源源不断地一天比一天更多地从这里开出去。
❽ 汽车在中国最早出现在何时何地
1931年5月31日,国产第一辆汽车——民生牌75型载货汽车终于问世。为了庆祝第一辆国产汽车的问世,辽宁迫击炮厂举行了隆重的庆祝大会。该车载重量1.82吨,长头、棕色,采用六缸水冷汽油发动机,65马力,前后轮距4.7米,前后四轮为单胎,最高车速为每小时40公里。
自行设计的缓冲式后轴也有自己的特点,水箱分为四部,即使一部损坏,汽车仍然照常行驶。除发动机、后轴、电气装置、轮胎等用原车零件外,工厂对其他零件均进行了重新设计制造。中国第一辆凤凰牌轿车于1958年9月28日诞生在上海汽车装配厂(上海汽车厂前身。
1992年1月已合并进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当时,经过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生产关系的变革,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上海广大汽车工人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后,迫切要求改变汽车工业的落后生产面貌,决心结束上海不能制造轿车的历史。当时上海汽车装配厂职工一是由于有着上述迫切愿望;二是已经取得了于1956年试制成功58型越野车和1957年试制成功上海58Ⅰ型三轮汽车的经验。该厂领导接受了广大职工试制轿车的迫切要求,决定试制轿车。但是试制轿车,由于技术要求高,技术装备不足,场地简陋,又缺乏经验,把握不是很大。因此采取了悄悄的“埋头造车”。经过厂领导、工程技术人员、有经验的老工人共同研究选型,决定以华沙和顺风两种轿车为样车,各取其长,按实样进行仿制。车身采用无大梁结构,发动机采用南京汽车厂的仿制苏联胜利牌M—20型四缸发动机,功率为50马力,底坐仿华沙轿车,车身外型仿顺风轿车。在试制过程中,主要靠手工技术和在普通机床上搞革新进行零件切削加工,部分部件用越野车部件加以改用。整个车身制造全由手工敲制,仅一只车顶要敲四万多记,整个车壳要敲十万多记。就这样,工人们凭着精湛的手艺,经过四个月的努力,第一辆银绿色的轿车,于1958年9月28日延生。经过试车,测得最高时速可达105公里。
❾ 中国最早的车是什么车
中国最早的车是民生牌汽车,属于载货汽车。
民生工厂从1929年5月开始国产汽车的研制工作。在设备和技术条件十分简陋的条件下,经过两年多的时间,至1931年6月,终于试制成功了中国第一辆民生牌75型2.5吨国产载货汽车。
第一辆民生牌汽车诞生于东北即将沦陷之际,曾经历过国土沦丧的悲愤时期。“九·一八”事变后,正在制造的民生牌汽车全部落入敌寇之手。
向美国订购并已运到牛庄(今营口市)的46台汽油机,只得转运天津。后日军将民生工厂改为同和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此后,我国各地又试制过几种汽车。其中山西汽车修理厂试制的山西牌汽车,对社会公众影响颇大。
❿ 中国第一辆汽车生产是哪一年
1931年5月31日
1931年5月31日中国第一辆自主生产汽车“民生75型”载货汽车在辽宁迫击炮厂下线。
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民生牌75型载货汽车在当时并没有落后 日本的丰田2吨卡车。有人做了统计:在全车666种零件中,有464种是自制的,202种是进口的,国产化率高达70%,在国内机械工业水平极低的条件下,能够达到这一水平,相当不易。
中国第一辆汽车的历史意义:
“民生”牌汽车在展会上亮相,对当时的政治和经济,均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因此,在展会期间和会后,道路协会曾先后通过两个决议案,对“民生”牌汽车予以嘉奖和推广,并致电张学良将军:“以民生之自制汽车,为展会增光,迫击 炮厂虽被日军强占,
中途停顿,望本革命精神牺牲一切,对日反抗,恢复工厂,加工制造,以应时需。
中国第一辆国产“民生”牌75型2.5吨载货汽车,填补了中国汽车制造工业的空白,掀起一股民族汽车制造工业热浪 ,激发了全国民众抗日救国信念,极大地激发了国人的爱国主义激情。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民生牌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