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辆汽车的成本大约在多少
汽车最主要的成本是整车生产成本,这部分占据汽车成本的50%-60%,占汽车价格的50%。这里主要是新技术及材料生产的成本。整车的生产成本包括了零部件的购买成本、汽车公司的管理成本和固定资产摊薄成本。老车型导致汽车成本持续降低,零部件大多国产化,成本已经降低。另一方面生产了多年,而且有一定的规模,加在每一辆车上的技术转让和设备折旧成本已经很少。
第二部分是销售成本,这也是经销商的主要利润来源,销售成本包括经销商的利润、市场推广成本以及部分流通成本。汽车厂家为了培育和鼓励经销商,厂家对经销商的返利比较大。一般来说销售价格的利润是销售价格—汽车成本—经销商返点=厂家利润8%-15%左右。但根据车型,技术转让金及进口配件的比重利润也是不一样的。
⑵ 国产汽车配件能否销售出国
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
国产零部件主要用于自主品牌汽车,商务部数据显示,外资控制了汽车零部件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国产零部件销售收入仅占全行业的20%-25%。
拥有外资背景的汽车零部件厂商占整个行含锋丛业的75%以上,在这些外资供应商中,独资企业占55%,中外合资企业占45%,本土零部件主要应用于自主品牌汽车,市场占有率低。
在汽车电子和发动机零部件等高科技含量领域,外资市场份额高达90%。其中,汽车的电喷系统、发动机管理系统、ABS和安全气囊、自动变速器等核心零部件的产量中,外资企业所占比例分别是100%、100%和91%、69%。
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脱离整车企业并形成专业化零谈樱部件集团,正成为一种全球化趋势。国际着名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几乎都在中国建立了合资或独资企业,引进技术合资企业已超过1000家。
《美国汽车新闻》(AutomotiveNews)每年都会公布年底全球汽车零配件供应商百强排行榜,2017年排行榜日前已公布,博世、采埃孚、麦格纳分别位居前三甲,中国共有4家企业上榜,其中最好排名是第14位的延锋汽车内饰。
延锋汽车内饰去年配套收入达129.91亿美元,同比增长15.56%。列在第71位的中信戴卡,比去年提升了6个名次,它也是最早进入榜单的基帆中国企业之一。
这两家公司分别专长于电子/内饰和铝合金轮毂,都属于汽车行业增长潜力较大的板块。
中国自2009年就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却给人们留下“大而不强”的印象,其根源在于我国汽车零部件的积弱。
今年年初的时候,传祺GS8已经连续两个月销量破万并超越汉兰达、锐界。但是由于爱信变速箱供应不足,传祺GS8将在5-9月减产至7000辆/月。除了变速箱之外,其他大多数零部件也都是外资企业更为领先,零部件供应链成为妨碍中国汽车尤其是自主品牌向上的桎梏。
虽然汽车零部件产业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整个行业仍存在着数量多、规模小、产业化水平低等问题。行业整体发展依然落后于整车,核心技术缺失等问题依然存在,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面临严峻考验。
⑶ 奔驰很贵,国产真省,电车换不起电池中保研新报告解读
数据显示,50款车型单位能量电池包价格的均值为1644.36元/千瓦时,其中30-50万元区间车型的价格最高,达到了1842.90元/千瓦时。
结束语:中保研的零整比数据已经连续发布了17期,还是比较权威的。零整比不是消费者购车的唯一参考指标,它更多地是反应了养车、用车时的成本,那么,你买车时,会把零整比当作主要的参考指标吗?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二师兄玩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⑷ 合资品牌汽车还有多少用的是进口零部件
主流的合资品牌国产化车型,大概只有16%左右的零部件是进口的。
汽车零部件产业,比汽车整车产业还要大,因为汽车在销售出去之后,在生命周期里面还需要更换启动电池,保险杠,轮胎,玻璃,汽车电子等等。
作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基础的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整体实力仍然偏弱,与国外成熟企业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由于国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技术研发投入整体偏低,且地方政府对于行业重视程度相对不足,从而造成行业内企业整体技术水平落后,自主开发能力相对不足,对技术输入有较强依赖性。
(4)汽车配件中国产占比多少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看零件表面有无锈蚀。合格的零配件表面,既有一定的精度又有铮亮的光洁度,越是重要的零配件,精度越高,包装防锈防腐越严格。选购时应注意检查,若发现零件有锈蚀斑点、霉变斑点或橡胶件龟裂、失去弹性,或轴颈表面有明显车刀纹路,应予调换。
看防护表层是否完好。大多数零件在出厂时都涂有防护层。如活塞销、轴瓦用石蜡保护,活塞环、缸套表面涂防锈油并用包装纸包裹,气门、活塞等浸防锈油后用塑料袋封装。选购时若发现密封套破损、包装纸丢失、防锈油或石蜡流失,应予退换。
⑸ 以国产宝马5系、奔驰E级等车型为例,究竟谁的零部件进口比例高
之前,我们做过一篇关于留学生回国可以免税购车的文章,通过免税额度,我们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免税的多少和这辆车的零部件进口是成正比的,这点在合资豪华品牌车型上尤为突出,其实之前网上也有这样的言论,国产豪车算不上豪车,比如华晨宝马、北京奔驰、一汽奥迪等,这其中讲到的关键点就是零部件的进口数量,下面我们将通过免税额度来看看国产豪华品牌车型的零部件进口比例到底高不高?
免税额度越高,进口零部件就越多
留学生回国购车免税是指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购置税,这和购车价格有关;第二部分则是享受减免进口零配件海关关税的优惠价格,所以一辆车的零部件进口越多,免税的额度就越高,从免税名单来看,以BBA为首的豪华品牌的免税额度是最高的,而且随着级别变高,免税额度也相应变高,比如2020款奥迪Q3的官方指导价为27.18-35.58万元,免税价为21.74-28.46万元,顶配车型免税额度为7.12万元,而比Q3高一级的Q5L,官方指导价为38.78-49.80万元,免税价为30.24-38.71万元,同样是顶配车型,奥迪Q5L的免税额度高达11万元左右,从免税额度可以看出奥迪Q5L的零部件进口比例是远高于Q3的。
哪个品牌车型进口零部件最多?
相信这是不少网友好奇的地方,以BBA的中大型轿车为例,分别是北京奔驰E级、华晨宝马5系和一汽奥迪A6L,先来说结论,奥迪A6L的零部件进口比例最高,其次是宝马5系,奔驰E级垫底,相信这个结果在好多人的意料之外。
为了对比的公平性,我们找出了三款车型的入门版本,其中北京奔驰E级入门版车型的官方指导价为42.98万元,免税价格为38.11万元,免税额度为4.87万;华晨宝马5系略高一些,入门车型官方指导价为42.69万元,免税价为37.66万元,免税额度为5.03万元;再来看一汽奥迪A6L,入门官方售价为40.98万元,免税价为32.78万元,免税额度为8.2万元,从免税额度来看,一汽奥迪A6L享受最多,这说明奥迪A6L的零部件进口比例高,且价格也高,当然奥迪其它级别车型也是如此。
虽然一汽奥迪在BBA中进口零部件的比例最高,但是纵观整个国产豪华品牌,最高的却不是一汽奥迪,而是沃尔沃亚太,比如XC60,官方指导价为39.09-46.99万,免税后的价格为27.75-33.36万,免税额度最高可达13.63万元,再比如S90,它的免税额度最高能达到16万,所以回国留学生买沃尔沃最划得来的。
阿川评车
今天写这个话题并不是证明零部件进口多的车型就好,反之则差,随着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的汽车零部件也摇身一变成为国产,从质量来看,国产并不一定比进口差,不然中国也不可能成为世界工厂。从国产豪华品牌销量来看,零部件进口最少的奔驰反而卖的更好,这说明奔驰的品牌溢价能力最为出色,而零部件进口最多的沃尔沃销量却不尽如人意,所以零部件进口比例的高于低和车辆的好与否并没有直接关系。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