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哪些流芳一世的经典车型
第一款:奥迪100。德系豪华车的代表车型,填补了90年代初中国市场严重缺乏高档车的空白,凭借其良好的品牌效应与中庸的外形,一面世就被各地的政府部门抢购,在各大城中的“官车”占有率极高,并延续至今。
‘贰’ 所有奥迪的车辆型号
1.奥迪 e-tron、奥迪A3 Sportback 2020年型、奥迪A3 Limousine 2020年型、奥迪A3 Cabriolet、全新奥迪RS 3 Limousine、奥迪S3 Limousine;
2.全新奥迪A4L、全新奥迪A4 allroad quattro、全新奥迪RS 4 Avant、全新奥迪S4 Limousine、奥迪A4 Avant先锋派;
3.全新奥迪A5 Sportback、全新奥迪A5 Coupe、全新奥迪A5 Cabriolet、全新奥迪S5 Sportback、全新奥迪S5 Coupe、全新奥迪S5 Cabriolet、奥迪RS 5 Sportback、全新奥迪RS 5 Coupe;
4.奥迪A6L 2020年型、全新奥迪A6 Avant先锋派、全新奥迪A6 allroad 探索家、奥迪S6、奥迪RS 6 Avant、全新奥迪A6L TFSI e;
5.全新奥迪A7 Sportback、全新奥迪A8L 19年型Plus版;
6.奥迪Q2L 2020年型、奥迪Q2L e-tron、奥迪Q3 2020年型、全新奥迪Q5L、奥迪SQ5、全新奥迪Q7、奥迪Q7 55 e-tron、奥迪Q8;
7.全新奥迪TT Coupe、全新奥迪TT Roadster、全新奥迪TTS Coupe、全新奥迪TTS Roadster、全新奥迪TT RS Coupe、奥迪R8 V10 Coupe Performance、奥迪R8 V10 Spyder
(2)1987年奥迪车型有哪些扩展阅读:
奥迪(Audi)是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子公司奥迪汽车公司旗下的豪华汽车品牌,作为高技术水平、质量标准、创新能力、以及经典车型款式的代表,奥迪是汽车品牌之一。公司总部设在德国的英戈尔施塔特,并在中国等许多国家有分公司。
奥迪是着名的汽车开发商和制造商,其标志为四个圆环相扣。现为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的子公司,总部设在德国的英戈尔施塔特,主要车型有A1、A3、A4、A5、A6、A7、A8、Q1、Q2、Q3、Q5、Q7、Q8 、TT、R8以及S、RS性能系列等。
‘叁’ 奥迪系列车型有哪些
一、概念车(Concept) RSQ Concept:《我机器人》电影使用 Roadjet Concept:可能是下一代A3原型车 Shooting Brake Concept:可能是下一代TT原型车 Q7 Hybrid Concept:是Q7混合动力原型车 Allroad Quattro Concept:是A6 Allroad Quattro, A6 Avant原型车 Pikes Peake Quattro Concept:是Q7原型车 Nuvolari Concept:是A4原型车 Le Mans Quattro Concept:是R8原型车 Avantissimo Concept:一点Allroad Quattro的影子 Steppenwolf Concept:一点TT的影子二、轿车(Sedan) A4:2.0TFSI;3.0TDI;3.2FSI(已国产) S4:4.2FSI RS4:4.2 FSI A6:3.0 TDI;3.2FSI;4.2FSI A6L:2.0T FSI;2.4,3.0FSI;3.2FSI;4.2FSI(已国产) S6:5.2 FSI A8:3.0,3.2 FSI;4.2FSI;4.2 TDI,6.0 A8L:3.0,4.2FSI;4.2 TDI,6.0(已进口) S8:5.2 FSI三、多功能车/旅行车/越野车(MPV/Avant/SUV) A3:2.0T;2.0 TDI;3.2FSI A4 Avant:2.0T;3.0 TDI;3.2FSI S4 Avant:4.2FSI RS4 Avant:4.2 FSI A6 Avant:3.0 TDI;3.2FSI ;4.2FSI S6 Avant:5.2 FSI A6 Allroad Quattro:3.2 TDI;3.2 FSI;4.2 TDI;4.2 FSI Q7:3.0 TDI;4.2 FSI(已进口) 四、轿跑车/敞蓬车(Coupe/Roadster/Cabriolet) TT Coupe:1.8T;3.2FSI TT Roadster: 1.8T;3.2FSI(已进口) A4 Cabriolet: 2.0TFSI;3.0 TDI;3.2FSI S4 Cabriolet:4.2FSI RS4 Cabriolet: 4.2 FSI R8:4.2FSI;5.2V10FSI(即将装备)2、按车型首字母分一、(A)是奥迪轿车的型号 奥迪轿车和MPV的型号是用公司英文(Audi)的第一个字母(A)打头,数字越大表示价格越高: (A2)系列是小型旅行车;(A3)(A3 3-Door)系列是小型旅行车; (A4)系列是运动轿车; (A4 Avant)系列是中型旅行车; (A4 Cabriolet)系列是敞蓬车; (A6)(A6L)系列是公务轿车; (A6 Avant)系列是大型旅行车; (A6 Allroad Quattro)系列是全地形旅行车; (A8)(A8L)系列是大型公务轿车。二、(S)打头的运动车:(S3)(S4)(S4 Avant)(S4 Cabriolet)(S6)(S6 Avant)(S8)运动车; (RS)打头的高性能运动车:(RS4)(RS4 Avant)(RS4 Cabriolet)(RS6)(RS6 Avant)(RS6 Plus)高性能运动车; (Q)打头的越野车:(Q7)越野车; (TT)打头的跑车:(TT Coupe)(TT Roadster)跑车;(R)打头的GT跑车:(R8(Le Mans概念车的量产跑车))(R8)(R10)GT跑车。附录:代表引擎的数字和字母: 2.0 TDI;2.0T;4.2FSI;3.0 TDI;3.2 FSI;3.6 TDI;4.2 TDI;4.2 FSI;5.2 FSI;W12 TDI是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 FSI是缸内直喷汽油发动机 T是涡轮增压 W12代表12汽缸以W型排列
‘肆’ 奥迪型号有哪些
1、 奥迪A3
官方指导价 : 18.86-26.85万
级别 : 紧凑型轿车
奥迪A3是一款紧凑型轿车,同时也是奥迪的入门车型。奥迪A3有两厢和三厢两种车型选择,最低只需要16万多就能入门。低廉的价格,高端的品牌,奥迪A3确实能斩获不少年轻消费者。而且奥迪A3的造型紧凑而有力量,不过内饰的设计就比较平淡,空间表现一般般,作为代步车会更加合适。
‘伍’ 奥迪都有哪些车型
1、奥迪A1系列
这个系列的车价位在20W左右,最高的车速能够到达204千米每小时。这个系列车的车型是奥迪品牌最迷你的车型,但是这个车内部的装饰十分精致,能效也十分的好。一体式进气格栅和强化的保险杠也是这个系列车的亮点所在。
2、奥迪A3系列
A3系列车的价位在18W左右,每小时最高车速可达228公里。这个系列的车配备了主动式车道保持辅助系统,可以在车辆偏离车道时发出警告并对车辆施加干预,保证车辆行驶路线正确,减小了危险系数。
3、奥迪A4L系列
这个系列车的起步价在30W左右。这个车的外观设计很有设计感,线条较为硬朗,让车身看起来很有动感和气势,最高车速可达每小时250千米。
4、奥迪A8L系列
起步价在90W左右。从价格就能看出这款车很强势,当然它也是奥迪家族的象征。有着独特的线条和运动感。这个价位的车除了性能好,设计也是很美观。
5、奥迪A5系列
奥迪A5系列车价位相对较高,在60W左右。A5Sportback开创了独特的五门轿跑车。这款车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很灵敏的规避了危险状况,减少事故发生几率。
6、奥迪A6L系列
这款车价位在40W左右,这款车最高车速也是250千米每小时,具有预防式整体安全系统,能够提高制动力还可以对司机进行紧急情况提示,能够降低事故发生风险。
‘陆’ 奥迪车所有系列
奥迪主要有A1系列、A2系列、A3系列、A4系列、A5系列、A6系列、A8系列、Q7(SUV)、R系、敞篷车及运动车系列。
A系列是奥迪最主要的车型,A3、A4、A6、A8是目前最畅销的奥迪车型,分别是A、B、C、D级轿车,竞争对手分别是宝马1、3、5、7系和奔驰B、C、E、S级。A5则是基于A4的Coupe版,A7则是基于A6的四门Coupe。
S系列是基于A系列的较高性能车型,与S-line不一样,底盘作小的运动化改动,全系标配Quattro四驱系统,一般在A系上市后几个月发布。竞争车型为宝马的135i,335i,550i等普通版顶级排量车型。
RS系列是基于A系列的顶级性能车型,底盘作较大的运动化改动,全系标配Quattro四驱系统,一般在A系上市后2年发布。竞争车型为宝马M3、M5等。
奥迪的品牌历史:
奥迪是德国历史最悠久的汽车制造商之一。从1932年起,奥迪开始就采用四环徽标,它象征着奥迪、小奇迹(DKW)、霍希(Horch)和漫游者(Wanderer)合并成的汽车联盟公司。
奥迪公司的创始人奥古斯特·霍希(august horch),是德国汽车工业的先驱者之一,也是奥迪公司的创始人。霍希毕业于萨克森州米特韦达(Mittweida)镇的一个技术学院。
由于“霍希”的名字已被原来的公司使用,且已被注册为商标,因此霍希将他的名字翻译成拉丁文“Audi”(“Audi”和“Horch”的词义同为“听”),于是新公司有了Audi(奥迪)这个名字。也就诞生了奥迪这个品牌。
‘柒’ 奥迪的发展史
奥迪是着名的汽车开发商和制造商,其标志为四个圆环相扣。现为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的子公司,总部设在德国的英戈尔施塔特,主要车型有A1、A3、A4、A5、A6、A7、A8、Q1、Q2、Q3、Q5、Q7、Q8、TT、R8以及S、RS性能系列等。
奥迪集团包括母公司及其子公司奥迪匈牙利公司、quattro有限公司以及兰博基尼汽车公司和Cosworth技术公司,奥迪巴西及奥迪塞那利塔。此外,奥迪还在中国、马来西亚和南非等地设有生产厂。
奥迪是德国历史最悠久的汽车制造商之一。从1932年起,奥迪开始采用四环徽标,它象征着奥迪与小奇迹、霍希和漫游者合并成的汽车联盟公司。在20世纪30年代,汽车联盟公司涵盖了德国汽车工业能够提供的所有乘用车领域,从摩托车到豪华轿车。
奥迪在2008 年入选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编制的《中国购买者满意度第一品牌》,排名第七。
奥迪轿车的标志为四个圆环,代表着合并前的四家公司。这些公司曾经是自行车、摩托车及小客车的生产厂家。由于该公司原是由4家公司合并而成,因此每一环都是其中一个公司的象征。
德国奥迪公司制造汽车与摩托车的历史可追溯到19世纪。最初设在萨克森州的四家汽车公司——茨维考市的奥迪和霍希汽车公司、开姆尼--西格玛市的漫游者汽车公司以及zschopau市的dkw汽车公司,对当时德国汽车工业的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这四家汽车公司于1933年合并为汽车联盟股份公司(以下简称汽车联盟)。从汽车产量来说,汽车联盟是当时德国第二大汽车制造公司,商品标志为四个连接的圆环,代表参与合并的四家汽车公司。世界上也就首次出现了四环标志。
二战以后,汽车联盟位于萨克森的汽车制造厂被前苏联占领军没收并拆除。此后,该公司的很多高层人员前往巴伐利亚,并于1949年在英戈尔斯塔特建立了汽车联盟股份有限公司,它继承了老汽车联盟的传统,仍以四个连环作为标志。
汽车联盟股份有限公司和nsu股份有限公司于1969年合并,组成奥迪—nsu汽车联盟股份公司;1985年,该公司改名为奥迪股份公司,总部迁至英戈尔斯塔特,四环标志沿用至今。
由此可见,奥迪的历史被二战分成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二战前的汽车联盟,第二部分为二战后的奥迪发展。
‘捌’ 1987年的奥迪车是多少
Audi 100、Audi 200等
‘玖’ 奥迪的全部车型有哪些
车型厂商指导价经销商报价日期2.0 TFSI 标准型29.88万 25.40万-29.88万 8月2日 发动机:L4 排量:2.0 马力:180 变速箱:8挡CVT手自一体 | 经销商报价 | 图片 | 参数配置 | 对比 2.0 TFSI 舒适型32.99万 28.10万-32.99万 8月2日 发动机:L4 排量:2.0 马力:180 变速箱:8挡CVT手自一体 | 经销商报价 | 图片 | 参数配置 | 对比 2.0 TFSI 技术型36.18万 32.98万-36.18万 8月2日 发动机:L4 排量:2.0 马力:180 变速箱:8挡CVT手自一体 | 经销商报价 | 图片 | 参数配置 | 对比 2.0 TFSI 豪华型38.86万 34.76万-38.86万 8月2日 发动机:L4 排量:2.0 马力:180 变速箱:8挡CVT手自一体 | 经销商报价 | 图片 | 参数配置 | 对比 3.2 FSI quattro 旗舰型53.88万 46.88万-53.88万 8月2日 发动机:V6 排量:3.2 马力:265 变速箱:6挡手自一体 | 经销商报价 | 图片 | 参数配置 | 对比 奥迪A6L车型厂商指导价经销商报价日期2.0 TFSI 基本型34.82万 29.60万-34.82万 8月2日 发动机:L4 排量:2.0 马力:170 变速箱:6挡手动 | 经销商报价 | 图片 | 参数配置 | 对比 2.0 TFSI 手动标准型37.25万 31.67万-37.25万 8月2日 发动机:L4 排量:2.0 马力:170 变速箱:6挡手动 | 经销商报价 | 图片 | 参数配置 | 对比 2.0 TFSI 自动标准型39.80万 33.83万-39.80万 8月2日 发动机:L4 排量:2.0 马力:170 变速箱:7挡CVT手自一体 | 经销商报价 | 图片 | 参数配置 | 对比 2.4 技术型42.45万 36.09万-42.45万 8月2日 发动机:V6 排量:2.4 马力:177 变速箱:7挡CVT手自一体 | 经销商报价 | 图片 | 参数配置 | 对比 2.4 舒适型46.88万 39.85万-46.88万 8月2日 发动机:V6 排量:2.4 马力:177 变速箱:7挡CVT手自一体 | 经销商报价 | 图片 | 参数配置 | 对比 2.4 豪华型52.98万 45.04万-52.98万 8月2日 发动机:V6 排量:2.4 马力:177 变速箱:7挡CVT手自一体 | 经销商报价 | 图片 | 参数配置 | 对比 2.8 FSI 舒适娱乐型52.62万 44.73万-58.20万 8月2日 发动机:V6 排量:2.8 马力:220 变速箱:7挡CVT手自一体 | 经销商报价 | 图片 | 参数配置 | 对比 2.8 FSI 豪华型61.82万 52.55万-61.82万 8月2日 发动机:V6 排量:2.8 马力:220 变速箱:7挡CVT手自一体 | 经销商报价 | 图片 | 参数配置 | 对比 2.8 FSI quattro 豪华型65.02万 55.27万-65.02万 8月2日 发动机:V6 排量:2.8 马力:220 变速箱:6挡手自一体 | 经销商报价 | 图片 | 参数配置 | 对比 3.0 TFSI quattro 豪华型69.60万 59.16万-69.60万 8月2日 发动机:V6 排量:3.0 马力:290 变速箱:6挡手自一体 | 经销商报价 | 图片 | 参数配置 | 对比 进口奥迪 报价 | 图片 | 视频 进入官方网站 奥迪A5车型厂商指导价经销商报价日期2.0T coupe52.50万 44.70万-52.50万 8月2日 发动机:L4 排量:2.0 马力:211 变速箱:7挡CVT手自一体 | 经销商报价 | 图片 | 参数配置 | 对比 3.2 coupe64.00万 57.00万-64.00万 8月2日 发动机:V6 排量:3.2 马力:265 变速箱:7挡CVT手自一体 | 经销商报价 | 图片 | 参数配置 | 对比 3.2 coupe quattro67.00万 61.65万-67.00万 8月2日 发动机:V6 排量:3.2 马力:265 变速箱:6挡手自一体 | 经销商报价 | 图片 | 参数配置 | 对比 S5 coupe98.00万 94.00万-98.00万 8月2日 发动机:V8 排量:4.2 马力:354 变速箱:6挡手自一体 | 经销商报价 | 图片 | 参数配置 | 对比 奥迪A8L车型厂商指导价经销商报价日期2.8 FSI 标准型85.80万 76.70万-85.80万 8月2日
‘拾’ 一汽奥迪的一汽奥迪历史回顾
八十年代中期,改革开放下的中国对轿车的需求急剧增加,国内轿车产量不足、产品单一的问题逐渐加剧。作为中国最早的汽车生产基地,一汽也终于得到上级指示,重新规划轿车生产。时任一汽厂长的耿昭杰明白,中国的汽车工业不能闭门造车,要掌握中高级轿车的自主知识产权,必须引进吸收国外先进的高档车技术,通过组装生产,将其消化吸收,进而复兴民族品牌。
本着这样的思路,耿昭杰开始与一些国外汽车厂商接触考察,最终选定了引进克莱斯勒的发动机。1987年引进克莱斯勒488发动机项目在人民大会堂签字。
有了克莱斯勒的发动机,一汽本应该引进克莱斯勒车型的生产技术,一面生产克莱斯勒车型,同时着手进行技术转化,设计新款红旗车型。实际上一汽确实这么做了,1987年5月,一款基于道奇600车型改进的红旗轿车已经画在图纸上。
几乎就在同时,远在德国的大众集团也接到消息,得知一汽正在全球范围寻求合作,生产高档轿车。眼光敏锐的大众公司董事长哈恩博士意识到这是奥迪进入中国发展的绝佳机会。1987年9月,两名奥迪公司的高层代表来到长春,尝试与一汽进行合作。二人回国向哈恩汇报后,令哈恩印象深刻。同年10月,哈恩博士在法兰克福车展后直接动身飞往长春。
哈恩博士对当时长春的印象是荒凉,但这里良好的汽车工业根基也让他感到兴奋,双方很快进入洽谈的实质性阶段。在了解了一汽购买的克莱斯勒488型发动机之后,哈恩确认该发动机源于奥迪技术,完全可以适应奥迪100轿车。
在打消了顾虑之后,耿昭杰拨通了电话,电话另一头是正在美国与克莱斯勒谈判的时任一汽总经济师的吕福源。此时吕福源正在与克莱斯勒进行举步维艰的谈判,对方认为中方购买了克莱斯勒发动机后,必定需要再购买一条道奇600车型生产线,进而坐地起价,开出了1760万美元的技术转让费。接到电话后吕福源终止了谈判,只剩下还没搞明白状况的美国人。
一个月后,一台装有克莱斯勒2.2升发动机的奥迪100车型出现在德国狼堡。这让当时担任一汽总工程师的林敢为大吃一惊。经过测试该车平均车速为每小时150-160公里,最高车速达每小时205公里,各种性能都十分良好。德国人的效率和诚意获得了中方人员的肯定。
此时,一汽代表团成员已经倾向于与奥迪合作生产奥迪100。按照林敢为的记录,中方技术专家的理由是:
第一,在产品上,奥迪100优于道奇600。其中,奥迪100的车身设计要比道奇600领先一代;奥迪100的外部尺寸及内部空间均较道奇600大,乘坐舒适;奥迪100在国际是频频获奖,知名度高于道奇600。
第二,大众公司提供了较好的条件,有合作的诚意。
第三,奥迪100和200可以作为系列化产品生产,奥迪100是中高档轿车,可以作为政府官员的公务用车;奥迪200是高档轿车可以作为中央领导用车。
此时克莱斯勒仍然坚持要收取高昂的道奇生产线转让费。中国人拂袖而去,经高层最后决策,一汽项目将与德国大众合作。此时的美国人才终于明白为自己的傲慢付出代价,只得感叹:我们来晚了。
双方确定合作后,紧锣密鼓得商定了详细的合作计划。双方约定,前期一汽以许可证方式生产3万台奥迪100车型作为“先导工程”。如果1991年双方继续签订15万辆高尔夫轿车长期项目,奥迪方面可免收1900万马克的奥迪100车型技术转让费。一汽以1000万马克购买美国威斯特摩兰大众工厂的设备用于奥迪100车型的生产。
在耿昭杰看来,这是一笔好买卖。这相当于一汽只花了1000万马克引进了3万台奥迪100车型,同时落成一个15万辆产能的生产线。而最让耿昭杰心动的莫过于为复兴红旗轿车培养了人才,引进了技术。
对大众汽车来说,他们也需要完成奥迪品牌的伟大复兴。从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在皮耶希的推动下,奥迪在技术水平上飞速发展,一系列新产品在各种车展、赛事中崭露头角。短短几年间,饱经风霜的奥迪品牌终于再一次与奔驰、宝马在同一个舞台竞技。
而引进到中国生产的奥迪100车型凝聚了奥迪全部科技成果。它采用流线型设计,是世界上第一款风阻系数达到0.3的量产轿车,且车结构全部采用轻量化材料制成,被评为1983年“世界车”,并获得一系列世界性大奖。1984年,奥迪100荣获“全球年度最佳轿车”称号。奥迪当下最需要的就是将拳头产品打向国际市场,扩大奥迪100的产销量。在中国,奥迪找到了契机。
随着一汽与大众正式签约,在哈恩博士的规划下,大众汽车与中国市场越来越紧密。哈恩博士长远的战略眼光瞄准了未来的中国市场。他深知改革开放的中国将会经历翻天覆地的巨变,这里将会是下一个巴西、南非,成为大众汽车植根的地方。
傲慢的美国人和谦逊的德国人形成鲜明对比,最终美国人错失了进入中国市场的绝佳机会,而德国人获得了一汽的信任,不仅将产品打入中国市场,更为将来大众集团在中国的长远发展布好了局。中德双方这次良好的开局也为将来更加深入的合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989年末,奥迪100焊装线开始调试。一汽的技术人员在艰苦的条件下完成了生产线的装配调试。1989年4月21日,奥迪100轿车总装线建成投产,德国大众汽车集团董事长哈恩博士专程前来剪彩。哈恩博士由衷地感叹:“我们同一汽的合作,使大众汽车公司拥有一个最具实力的伙伴。你们的速度不是一辆卡车,而是一辆奥迪200”。
1989年8月1日,第一辆奥迪100轿车下线,当年组装1922辆奥迪100轿车,比上年增长116%。
就是在这条生产线上,后来曾经走下超过10万辆的奥迪100轿车。
根据一汽与大众汽车集团1988年签署的技术转让协议,一汽以许可证和CKD组装方式生产奥迪100,期限为6年。
6年后的1995年,这款1984年的“全球年度最佳轿车”终于完成了其在中国的“特殊使命”,一汽立即将主导轿车产品由奥迪100换成了新一代的红旗轿车,为了与老款的大型红旗轿车有所区别,起名叫小红旗。它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外来高档车技术转让的结果。
从1988年开始建设,到1997年,一汽共生产奥迪100和基于奥迪100的小红旗轿车123294辆,国产化率分别达到82%和93%;10年间销售收入达到311亿元,实现利税66亿元,相当于总投资的10倍;同时还为奥迪100 CKD进口零部件上缴关税70亿元人民币,也为中高级轿车的进口替代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国家节约了大量在当时极为宝贵的外汇资源。
在引进奥迪100项目合同到期后,一个新问题摆在中德双方面前:是否继续合作?如何合作?是保持一定的技术合作,抑或是与中方合资?如果合资,那么与谁合资,怎么合资?
从1993年开始,双方就在合资生产奥迪的问题进行谈判。中方的意愿毋庸赘述,但德方对此有分歧。
此时在考虑奥迪100后继车型的引入方面形成了两派意见。一方面认为当跨过已经进入生命中期的奥迪100 C3车型,直接同步引进全新一代的A6C5车型。但反对者认为,A6C5凝聚全球顶尖的汽车技术和制造工艺,一汽此时并不具备充足的生产条件。
已升任为大众汽车集团董事长的皮耶希和时任奥迪公司总裁戴莫尔在一次与耿昭杰的早餐对话中打破了僵持不下的局面。最后,双方最高层终于达成了协议,奥迪加入一汽-大众和生产全新一代奥迪A6C5的项目便不可逆转地开始了。
1995年11月13日,在当时的德国总理科尔访华期间,一汽和大众汽车公司及奥迪公司三方在北京共同草签了有关奥迪轿车纳入一汽-大众生产的合同。一个月后的12月18日,三方共同修改了合资合同,将股比结构改为:一汽60%,大众30%,奥迪10%。同时,一汽-大众与奥迪公司签署了《技术转让协议》,奥迪系列产品将作为合同产品正式纳入一汽-大众生产。
奥迪从此成了第一个在中国合资生产的国际高档汽车品牌。与1988年开始由一汽以许可证和技术转让方式生产奥迪100不同,合资生产意味着奥迪将作为股东一方全面介入国产奥迪的生产管理、零部件采购、产品升级换代、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等所有环节,并承担相应的风险。
从1995年12月奥迪正式加入一汽-大众,到1999年底新一代奥迪A6C5下线,中间有4年时间,对奥迪和一汽-大众来说,除了对奥迪A6进行“加长”、国情适应性研发及生产和销售上的准备之外,在一汽-大众的生产线上本来没有计划中的奥迪产品。于是,合资双方决定在一汽-大众先生产与奥迪100C3同一平台的奥迪200。
1996年1月,一汽-大众合资双方签署了“联合开发”奥迪A6C5的协议。根据协议,针对中国市场的加长版车型开发与奥迪A6原型车的开发紧密配合,主要在德国的奥迪总部同步进行,历时3年,参加人员300多人,其中包括中方人员6人;开发费由一汽-大众支付,奥迪和一汽作为联合开发的双方按一定比例收取这笔费用。
然而在A6 C5的本土化工作上,中德双方又产生分歧。矛盾的焦点集中在A6C5到底要不要加长上。基于对中国高档车市场和用户需求特殊性的深刻理解和尊重,当时,一汽明确提出,国产奥迪A6必须要“加长”,轴距要加长,整车也要加长,因为这个级别轿车的中国用户特别重视后排空间。但奥迪方面认为,奥迪A6是大众集团唯一的行政级高档车,后排空间也足够用,非要“加长”干什么?
最终一汽方面说服了德国人。加长开发工作基本按照一个新项目的流程进行,历时三年。几乎所有的工作都要做,为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加长对车辆性能和外观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
1999年9月6日,奥迪A6 C5在长春的一汽-大众正式下线。它比全球版的轴距加长了90毫米,而整车长度也增加了约100毫米,达到4886毫米。至2005年4月退市,这款车在5年多时间内共销售了20多万辆,获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当初为加长而多投入的资金得到了丰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