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奥迪官方微博为什么被人留言骂啊怎么了
这才是真实的呢。透明。
② 奥迪为什么开始被讨厌
其实仔细想想,我们讨厌的不是某款车的产品本身,而是开车人的行为。
我们常常因为某些隐秘的原因而讨厌一款车。我的哥们钟皮很讨厌骐达,他说“看它的车灯就像是皇军的肩章”。他也很讨厌卡罗拉,认为卡罗拉不结实,论坛上充斥着很多一只鸡把一辆车撞出一个洞的图片,而那辆车多半就是丰田。2005年前后,钟皮刚买大众GOL,神车信仰附体,对车的评价自带三分杀气。
开车上路,最怕前车突然飞出个瓶子。
开车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行为。
③ 为何国人都说奥迪不如宝马奔驰
德国,这个拥有全世界最悠久的汽车文化底蕴和制造工艺及技术的国家,从1886年卡尔-本茨发明第一辆汽车至今已经有130年多的汽车工业历史了。而德国的元首座驾也是长时间被奔驰占据的,后来也被宝马占了部分年份,而在近十年却被奥迪占据了德国元首座驾的位置。其实不单单是现任总理的座驾是奥迪A8,其他德国政要的座驾同样有不少奥迪A8,既然奥迪在德国消费者的眼中风格的地位跟奔驰宝马是一样的,那为什么在中国很多人会认为奥迪在品牌影响力上稍逊奔驰宝马呢?同等级的里面,A6总被认为不如宝马5系或者奔驰E,其实明明是平级的,老司机也都说奥迪比不上奔驰和宝马,原因出乎意料,有点扎心,赶快往下看看吧。
结果好了,降价了,这一部分人中的一部分人又觉得太便宜掉价了,喷地更猛烈。我这么说可明白是什么意思?奥迪在国内的成功源于国产化,廉价化,而奥迪败也败在这一点上。因为不够高级啊,不够高不可攀啊。国人买东西,只要有那个经济实力,就愿意买最贵的,而不是最适合自己的。再从奥迪本身工厂实力科技实力上来看,奥迪车本身的技术含量也是远远不如奔驰宝马的,关键的发动机变速箱还有豪车应有的可靠性,奥迪是远远不能跟奔驰宝马比。毕竟是大众的一个高端品牌,大众本身并不具备优质变速箱生产能力。最后,大众老板都认为奥迪比奔驰宝马低半个档次,他们也是这么营销的,市场骑车界每个人都任务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④ 曾经的状元奥迪为什么会被榜眼宝马干下去
奥迪作为一个豪华品牌,跟奔驰,宝马一样,肯定有它过人的地方,奥迪的操控和舒适性以及安全性是有口皆碑的.
奥迪的口号是"突破科技,启迪未来",它的确是这么做的,奥迪有业内首创的铝制车身,无级变速器,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以及空气悬架.我认为正是奥迪对科技的重视,造就了它豪华品牌的地位!!!
2018年3月28日,宝马和戴姆勒把各自下属的共享汽车品牌DriveNow和Car2Go等共享出行业务进行整合。协议内容包括将两家公司的出行服务部门进行合并,涉及领域包括共享汽车、叫车、停车、电动车充电和多式联运等。10月11日,根据中德协议,宝马将于2020年与华晨中国在华制造首款纯电动汽车。12月14日,宝马在成都开始运营网约车业务,成为第一家在华拿到网约车牌照的外资车企。
⑤ 为什么现在网上对奥迪车的评价都不是很好它到底好不好呢
网上说哪个品牌车不好的都有!有人说奥迪车不好,分以下几种情况:竞争对手的水军(一个很庞大的数量),一个是买不起奥迪然后心里不平衡的,其次就是买到奥迪问题车的朋友(当然也有买到事故二手车的可能),因为汽车生产分批次,很可能几个批次有问题,这属于正常,像本田1.5T发动机机油增多问题就不属于个例了,是设计问题!
国人自古以来,讲究门面,所以这也给很多人一种虚荣心,就像一台别克顶配君越,一台简配奥迪A3,停在一起,不懂车的只认车标的人,都觉得开奥迪A3的一定比开君越的更有钱,说回来,没有哪个汽车品牌一点污垢都没有,所以这也给很多人一种侥幸心理,我买到的车,不一定就是坏的,再者,先前开过奥迪的,也有一部分成为了忠实的奥迪粉,所以,路上开的奥迪,自然就越来越多,谁不想花同样的钱,买到更好的品牌。
⑥ 为什么现在那么多人吹奥迪
汽车工程师聊点技术。我们平时也经常吹捧奥迪,因为奥迪有技术,随便闲扯一点,免得一说起奥迪科技只说得出车灯。
在汽车底盘技术这块悬架一直是被讨论比较多的领域,毕竟它对整车的驾乘性能贡献较大。就拿悬架来说,目前大多数家用车都是被动悬架,刚度(弹簧的力学属性)与阻尼(减振器的力学属性)在出厂后是固定的,不可以变化的,所以车辆的性能在出厂后基本就定型,厂家定成啥,用户们开着就是啥。
有没有比我们现在开的汽车更高级的底盘悬架呢?有,比被动悬架高级的是半主动悬架,比半主动高级的是主动悬架。半主动悬架与主动悬架的技术概念不再整述,快点切进主题。
目前说起主动悬架一般就是CDC+空气弹簧,这种搭配很多高档车都有,也都是成熟技术。有没有比这个更先进的主动悬架技术呢?有,他来了他来了,两大流派,分别是奥迪的A8旗舰款车型上配置的48V机电耦合主动悬架系统,以及奔驰GLE车型上配置的E-ABC系统。这两个大流氓开发出来的主动悬架完全不同于现在所有的底盘悬架结构,非常之超前,非常之先进,非常之迷人。
⑦ 奥迪为什么总被说是二线豪车
提到德系豪车,你可能很容易想到奔驰、宝马、奥迪并驾齐驱的三驾马车。而很多朋友认为奥迪在国外只能算得上一?潘科放疲?皇窃诠?诓疟槐臧裎?叩岛莱怠D敲词率凳窃跹?哪兀堪碌纤悴凰闶呛阑?放疲?/p>
与更具知名度的奔驰、宝马相比,奥迪在技术含量和豪华程度上并不逊色,只不过知名度没有它俩高,其市场优势在于更富吸引力的价格,使这款车大受青睐。纵观奥迪在中国十几年的生产历史,任凭市场风云变幻,奥迪始终在国内高级轿车市场上占据着60%以上的市场份额,演绎了一段不可复制的传奇。在国外甚至全球虽然销量不是第一,但也是属于中上游的!
有的人认为奥迪没什么历史,品牌影响力自然也比不上奔驰宝马。其实不然,奥迪拥有百年历史及尊贵血统,奥迪诞生源于霍希,霍希在世纪处在德国完全是比肩劳斯莱斯和迈巴赫豪华品牌,而奥迪诞生则是因为霍希的创始人奥古斯特霍希和霍希品牌董事会有矛盾,他自己就根据自己名字拉丁文创造Audi 奥迪。所以奥迪的品牌历史并不比奔驰、宝马逊色,只是大多人并不了解罢了。
对于奥迪算不算是豪华品牌的讨论,笔者认为算。因为在奥迪公司历经百年的进程中,其一直追求着产品的高品质、高档次。当今火热的奥迪A8、A6、A4、TT等车型,无不凭借其超凡领先的技术、顶级豪华的配置与精致的工艺,不断提升着高档豪华汽车的标准。
奥迪产品的不断创新和对技术领先的执着追求,实现了奥迪公司制造高品质产品的苛刻要求,使奥迪产品成为高品质的代名词。奥迪品牌每一款产品从皮革到木材,从内饰到工艺、从整车设计到车内空间,以及从触觉到气味,对每一个细节的要求都体现了奥迪品牌独有的风格和品味,都是为保证和提高顾客的生活品质而精心设计和制造的。奥迪不是高高在上的,致力于打造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车型。
所以,笔者得出的结论是,奥迪在中国乃至全球,都与宝马奔驰并驾齐驱的。只不过不同人的消费习惯、不同地区消费地区对品牌的认知是有差异的,所以在有些地区不如其他两个品牌的认知度高。
⑧ 上汽奥迪:为什么我出长轴距车型就被骂
大众集团之所以在中国市场可以如此成功,因为它是最早在国内开创南北大众两家合资企业的品牌,可以说占尽了天时地利。以至于后来丰田和本田纷纷效仿,也都尝尽了甜头,当然有一家相对例外,那就是马自达了。这也充分说明一个品牌想要玩儿双合资战略,首先你得有足够的产品分配给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俗话说多生孩子好打架,孩子都吃不饱,哪儿有力气去帮你干架。
大众品牌在国内的成功,首先要归功于自己手里的产品足够多,并且多年以来,产品的布局相对合理,所以两家合资企业才能齐心合力打天下,各自相安无事闷声挣大钱。不过随着近几年汽车市场增量放缓,产销大环境下滑,虽然大众的两家合资工厂依然占据着市场上的较大份额,但它们也感受到了肩上的压力山大。
何况,这两家企业早已不是当年初出茅庐的孩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早已羽翼丰满的它们,内心都在打着各自的小算盘。
想当年,南北大众的产品布局堪称经典,南有桑塔纳北有捷达完全是各自圈地,后来上汽引入了帕萨特、POLO,一汽则拿下宝来、高尔夫,两家企业分工明确,定位差异化,齐心打天下。
但是上汽心里一直耿耿于怀的,自然是奥迪这个大众旗下唯一的、在国人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豪华品牌,与自己无关。为了安抚上汽,大众决定把旗下的经济型品牌,在国内也有不少群众基础的斯柯达引入上汽,同时上汽大众还推出了首款本土化车型,那就是神车“德原朗”。再后来大众又在上汽投产了与全球市场同步推出的SUV途观,这让当时正处于国内SUV市场爆发期的上汽大众赚的盆满钵满,完全忘记了奥迪是谁,我们需要吗?
而这一切,一汽-大众只能眼巴巴看着,眼瞅着自己手里的大众CC、高尔夫嘉旅、GTI这些衍生车型,基本撑不起销量,也只能默默忍受,拿捷达、速腾、迈腾扛起重任。直到大众的模块化战略MQB平台引入,形式发生了转变。
此时的大众急需扩大SUV车型占领市场份额,而一汽-大众早已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于是南北大众纷纷开始布局SUV阵营。谁知探岳上市一年直接将途观L拉下马,随后探歌、探影只要上汽大众有的我一汽-大众统统也上。并且随着近些年购车者的消费升级,豪华品牌的销量一路攀升。再加上上汽斯柯达引入多年,不但没有成为上汽的赚钱机器,反而成了拖油瓶。
而最终的导火索,则是一汽又将捷达独立成品牌主打低端市场,上汽大众便意识到,自己必须要拥有真正的豪华品牌,到了该谈判的时候了。
上汽大众其实早就想往上发展了,2016年大众宣布辉腾停产,上汽大众随后就推出了辉昂,这款车从名字到定位再到价格,都可以看出上汽大众对于豪华车的向往。不过即便辉昂采用的是和奥迪相同的MLB平台,但是因为挂的是大众标,依然逃不出被称为大号帕萨特的命运,上汽也深知大众品牌的天花板不会超过40万,这更加坚定了上汽大众要引入奥迪的决心。
接下来的事情我们就十分熟悉了,上汽和奥迪签约的时候,一汽从上到下的抵触,甚至奥迪经销商发出抗议、拉横幅、威胁奥迪退网的行为。这便有了后来的2017年5月19日的“519协议”,上汽奥迪产品在2022年1月之前不会进入市场销售。
对于上汽来说,协议奥迪虽然签了,但是并不影响我前期筹备,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上汽奥迪从2018年成立上汽大众奥迪事业部,到2019年底奥迪A7L的招标公告,再到近期曝光的A7L路试的谍照,这速度哪儿是2022年上市的节奏,感觉上汽大众已经是迫不及待了。
的确,对于上汽大众来说,除了新冠肺炎疫情对车市大环境带来的影响,帕萨特、途观L的中保研碰撞事件,已经几乎把上汽大众这些年积攒的口碑消耗殆尽了,销量的下滑可以通过产品弥补,品牌形象的影响却是长远的。提升上汽大众的品牌形象,是目前更需要解决的问题。
不过从目前舆论对上汽奥迪首款车型A7L的评价方向来看,可能并不像上汽想象的那样美好。我们都知道奥迪可以说是最早在国内投资建厂的元老级豪华品牌,而一汽奥迪深耕市场这么多年,可以说是最熟悉国内消费者喜好的车企了,无论是在加长轴距车型的引入,还是车型布局和分布,可以说覆盖面已经非常全面。
光SUV车型Q2L、Q3、Q5L就已经全都国产,e-tron也会在今年底实现国产,而Q7基本不会选择国产。并且一汽奥迪也在加紧布局自己的细分车型市场,比如刚刚上市的国产Q3轿跑版。因此基本没有可以让上汽去投产的车型。
对于上汽奥迪来说,奥迪本身并不像奔驰有那么多的产品可以分给第二个合资厂,奥迪看似种类繁多的车型,更多的是其细分市场的衍生车型,所以选择A7并加长,也是无奈之举。明知道A5的销量一定会更大,但A7的定位势必更能提升品牌形象。因此将A7加长,作为一款全新中大型轿车,没准可以打开一个新的市场,还填补了上汽大众40万以上价位的产品空白,也不会和A6L的客户群体有太多重叠。
所以通过这次路试谍照的曝光,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台本土化改造的,独一无二的奥迪A7L。虽然路试车还披着重度伪装,但是不难看出,A7L轿跑车标志性的溜背没有了,由于加长了后排空间,A7L后挡风玻璃和后备箱有了一定角度,所以大概率掀背式开启的尾门也会变成和三厢车一样的方式。这样的操作基本可以参考标致508国产时变成508L的改变。不过从谍照图来看无框式车门基本得到保留。
另外由于车尾长度变长,整台车的视觉中心前移,使A7L看起来倒是像极了一台趴在地上的大壁虎,奥迪quattro的标志形态就这么意外的形成了。所以这样一台车长超过5米的,姿态稍显特别的,长轴距轿跑车将会是上汽奥迪交出的首张答卷。
至于成绩嘛,毕竟人家说2022年才上市。不过舆论对于上汽奥迪加长一款车身比例协调的豪华轿跑车的行为并不认可,将一个豪华品牌的全球车型这么硬生生改造成本土化车型,对于奥迪的品牌形象来说也是一次冒险的尝试。毕竟这和奔驰国产AMG A35L的行为还是有区别的。因为A35L针对的是极少数的性能控,降低了人们购买AMG车型的门槛,而A7L承担的责任可不是降低门槛,而是想把个性化的细分车型变成走量车型。
也许这也是奥迪的想法,因为奥迪深知成立第二家合资公司的风险和前景。既想合作第二家车企扩大市场份额,又要形成差异化竞争避免自相残杀。所以我们看到上汽奥迪又爆出其第二款车型极有可能是一款本土化的,级别堪比Q7的SUV车型。看来这么多年上汽真是被奥迪给憋坏了,甭管40万以上的豪华市场水深不深,既然进来了,怎么也得扑腾几下,呛几口水也值了。
如果真是这样,作为一名大众资深粉丝,我觉得上汽和奥迪在任性的同时,也在消耗奥迪自身的品牌光环。毕竟,买豪华品牌的消费者,与其让他们接受特供车的身份,他们更愿意接受限量版这个名字。上汽奥迪作为豪华品牌在国内建立第二合资厂的首次尝试,可以说不成功便成仁,毕竟这么多双眼睛都在看着他们呢。未来的上汽奥迪敢问路在何方,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⑨ 强如保时捷都在用双离合,为啥一到奥迪身上就骂声一片
可能是因为奥迪在这方面的影响力并不是很好,造成了不好的口碑
⑩ 为什么奥迪被称为伪豪车
因为很多人羡慕嫉妒恨,车本身就是工具,只有轿车,跑车,货车,越野车。什么时候听说过穷人车,苦力车,富人车了?
奥迪好所以大家买奥迪,买不起奥迪的人开身边人买了奥迪心里难受就挤兑别人说买了伪豪车。
如果开Q7是伪豪车,那开宝马3系的算什么?
这个词不会存在太久,等我们国家更加富强了,人人都开好车。以后就会有伪游艇,伪飞机的名词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