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紡織行業進不了工業園區怎麼辦

紡織行業進不了工業園區怎麼辦

發布時間:2022-09-27 21:31:35

A.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經濟改革

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基本框架初步建立 到2004年6月,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國資委全部組建;目前市(地)級國有資產監管機構的組建工作已基本完成,國有資產監管的組織體系基本建立。國務院國資委以《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為依據,共制定發布了企業改制、產權轉讓、資產評估、業績考核、財務監督等16個規章和40餘件規范性文件。各地國有資產監管機構也相繼出台了1000多件地方法規和規章制度,國有資產監管的法規體系基本形成。國務院國資委在中央企業實施了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初步規范了薪酬管理。各地國資委也先後對所出資企業實施了業績考核,並積極探索各種行之有效的考核激勵方式和方法,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責任體系基本形成。 金財工程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 2006年,財政部從財政改革的大局出發,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全力推進金財工程建設,提高財政管理水平。2006年組織召開了全國財政系統金財工程建設座談會,對全國金財工程建設起到重大推進作用。一年來,在應用支撐平台建設、預算編制和執行貫通、標准制度建設、核心業務系統推廣應用和網路安全建設等方面取得重大進展,信息技術在財政改革與管理創新中的作用進一步顯現。
應用支撐平台建設取得新進展
為統一標准,建立各環節一體化管理的大系統,財政部在總結國內外信息化建設經驗基礎上,著手建設應用支撐平台。至2006年4月底,基本完成了平台設計建設內容。在此基礎上,逐步開展了現行業務系統向應用支撐平台的移植改造工作,並在中央和地方財政部門進行了試點。從效果和評估情況看,應用支撐平台基本達到了統一標准、信息共享、協同工作、銜接通暢的目標,為實現本級財政、上下級財政、財政與部門之間系統貫通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預算編制和預算執行貫通工作實現新突破
預算編制與預算執行貫通是理順財政核心業務關系的重要環節。2006年8月全國財政系統金財工程建設座談會後,財政部黨組根據財政改革和金財工程建設推進的要求,提出了實現預算編制和預算執行貫通的目標。為此,財政部組織業務部門和技術部門對預算編制、指標管理、用款計劃、資金撥付、賬務處理等各環節業務重新進行了梳理,研究提出了預算與執行貫通業務方案和技術方案,並就實現預算編制與執行貫通應重點考慮的系統切換問題以及預算單位、代理銀行、清算銀行等外部系統建設問題進行了研究和規劃。2006年,財政業務流程、控制規則、司局職責分工和工作規劃擬定等工作已經完成,實施方案正在落實。
金財工程技術標准和管理制度建設邁出新步伐
為規範金財工程建設管理,使全國金財工程建設步入健康發展軌道,財政部金財辦在已制定的金財工程網路、安全、經費使用管理等辦法基礎上,2006年進一步加大了金財工程技術標准和管理制度建設力度。在技術標准建設方面,制定完成了《財政業務基礎數據規范》及基於平台的《應用系統開發標准》和《數據交換標准》,為應用支撐平台在財政部門推廣實施,確保各地現有應用系統與平台實現順利銜接奠定了基礎;在管理辦法制定方面,研究擬定了《金財工程建設項目管理辦法》和《金財工程網路安全管理辦法》,進一步建立健全了金財工程管理辦法體系,為規範金財工程建設項目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
財政核心業務系統推廣實施取得新成效
按照政府收支分類改革的要求,在積極做好應用支撐平台建設的同時,進一步加強了現有核心系統的完善和推廣實施工作,全面支撐各項財政管理和改革的推進。一方面,按照政府收支分類改革要求,改造現行中央、地方核心業務系統,開發預算編制和執行數據科目對照轉換系統,開展中央部門項目預算編制細化到經濟分類試點,啟動行政事業資產管理系統和行政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另一方面,積極穩妥推進現行成熟業務系統推廣應用工作。截止2006年底,部門預算編制已在全部中央部門、34個省級財政部門及304個地市級財政部門成功應用,國庫集中支付系統推廣到所有中央預算部門及所屬5300多個基層預算單位、18個省級財政部門和87個地市級財政部門,非稅收入收繳管理系統應用到42個中央部門及226個執收單位、6個省級財政部門,工資統一發放系統連續6年完成了115個部委機關近3萬名公務員的工資統一發放工作,並推廣應用到17個省級、91個地市級財政部門。
網路及安全建設再上新台階
為了提高網路運行、管理的質量和效率,進一步鞏固和加強信息化基礎設施,財政部按照建立一個安全穩定、功能完善的網路基礎平台的建設思路,根據金財工程網路及安全建設規劃,結合實際應用需求,2006年重點推進了網路整合和安全建設工作。積極穩妥推進部機關網路整合工作,研究制定了《財政部網路整合及安全建設規劃方案》,加大了網路安全建設與管理力度,建立了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機制,保障了部機關計算機網路及信息系統健康穩定運行。 政府采購工作開創新局面 2006年是「十一五」的開局之年,也是政府采購制度改革由初創階段向全面發展階段轉變的關鍵之年。政府采購制度改革工作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十一五」規劃和中央紀委再次提出的深化和健全政府采購制度要求為契機,在進一步擴大政府采購范圍和規模,發揮政府政策功能,推進規范化管理和監督檢查等方面繼續深化創新,不斷推進政府采購制度改革工作。
2006年,政府采購制度體系進一步完善,政府采購規模持續增長,預計突破3500億元;重點做好政府采購領域治理商業賄賂工作,取得階段性進展;兼顧社會效益,發揮政府采購制度的政策功能,在政府采購支持節能、節水、環境標志產品、自主創新產品等方面發揮了導向作用;政府采購機構不斷健全,運行機制日趨協調,初步建立了財政部門、集中采購機構、采購人職責清晰、運轉協調的工作機制;公開招標方式的主導地位基本確立,公開招標采購規模已達到政府采購總規模的70%以上;采購透明度不斷提高,在財政部指定媒體上發布的信息數量從2002年的5000多條增加到2006年的近8萬條;基本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投訴處理機制,2006年財政部收到16起投訴和舉報,受理14起,都及時作了處理;建立了政府采購代理機構資格認證制度,組織專門力量開展資格認定工作,已審批和確認了600多家甲級資格政府采購代理機構。
WTO《政府采購協議》研究工作全面展開。2006年4月,我國政府在第17屆中美商貿聯委會上承諾,將於2007年12月底前提交政府采購市場開放清單,啟動加入WTO《政府采購協議》(GPA)談判。國務院要求財政部盡快制訂工作方案,做好相關工作,為啟動談判做好准備。財政部全面展開了GPA研究工作。同時,加強了國際溝通與合作。5月16日,作為中歐政府采購對話機制的重要內容,中歐首次政府采購對話在京舉行。2月28日,我國就加入WTO《政府采購協議》與美國舉行了首次技術性磋商。4月26-27日,財政部與亞洲開發銀行、世界銀行聯合舉辦了電子化政府采購國際研討會。此外,財政部還參加了多次中澳等自由貿易區雙邊磋商、WTO政府采購委員會會議、APEC政府采購專家組會議,以及聯合國電子化政府采購能力建設研討會等活動。 大力支持企業改革和發展 2006年,財政部按照中央的決策部署,以解決體制問題、機制問題和制度問題為重點,大力支持企業改革和發展,各項工作成效顯著。
積極實施政策性關閉破產政策,推動國有經濟結構調整
2006年,財政嚴格執行關閉破產工作規劃,加大了對政策性破產項目的審核和監督力度,加強對財政資金的監管。自1999年至2006年底,中央財政累計撥付1009戶企業破產補助資金近1184億元,妥善安置破產企業職工322萬人。2006年,中央財政撥付93戶企業破產補助資金201億元,妥善安置職工41萬人。實施國有企業關閉破產工作,為優化國有經濟產業結構,提升國有企業整體競爭能力,發揮了重要作用。破產資金的及時撥付到位,保障了破產企業職工的生產生活,維護了社會穩定,促進了和諧社會建設。
組織實施中央企業分離辦社會工作,解決企業發展的體制性障礙
企業辦社會職能問題給企業增加了大量運營成本及社會性支出,分散了企業的精力,影響了企業市場主體地位的形成。自2004年以來,中央財政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的決定,按照積極推進、穩步實施、先搞試點、逐步推開的方針,分兩批將中石油、中石化等77戶中央企業所屬的中小學和公檢法等職能單位,移交地方政府管理。對移交地方政府管理的中小學和公檢法機構,中央財政通過劃轉基數的方式對地方予以補助。截至2006年12月底,共移交普通中小學、公檢法機構2382個;移交在職人員156073人,離退休教師72913人;移交資產總額88.46億元;中央財政核定經費補助基數91.06億元。經過三年的努力,妥善地解決了中央企業辦社會這一歷史遺留的老大難問題,在體制和機制上為國有企業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全面推進東北地區廠辦大集體改革試點
妥善解決東北廠辦大集體問題,是中央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一項重要措施,也是從體制上解決制約國有企業發展問題的一項重要政策。2006年,財政部全面啟動了東北地區廠辦大集體改革試點工作,審核批復了吉林省長春、白山、四平三個城市的改革試點方案,審核批准了黑龍江慶華工具廠廠辦大集體改革試點。向國務院上報了關於中石化集團廠辦大集體改革試點的意見,並已經國務院同意。研究制定並下發了《財政部關於東北地區廠辦大集體改革試點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管理問題的通知》。東北地區廠辦大集體改革試點的全面啟動,標志著長期以來制約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這一體制性障礙已經開始進入實質性解決階段,對實現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進一步減輕國有企業負擔,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大力支持外經貿事業發展和實施「走出去」戰略
一是支持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建設。安排「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建設資金,支持國內生產能力較大、競爭力較強的企業對外投資,建立境外加工基地、營銷網路和研發機構,促進原產地多元化。
二是支持內貿流通體制改革。加大了對「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的支持力度,提高了資金支持標准,加大了貼息力度。通過安排專項資金,支持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建設。
三是支持「東桑西移」工程。將2006年度國家繭絲綢發展風險基金發展性項目專項用於支持「東桑西移」工程桑蠶基地建設。對50個有基礎、有條件、繭絲綢產業化經營初具規模的龍頭企業建設萬畝蠶桑基地及配套設施予以了資助,以及對50個為蠶桑基地配套提供優質蠶種場改造予以了資助。
四是支持紡織企業「走出去」,促進紡織行業轉變外貿增長方式。向國務院上報了《財政部關於促進我國紡織行業轉變外貿增長方式、支持紡織企業「走出去」相關政策的請示》並得到國務院的批准。制定了支持紡織行業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支持海外紡織工業園區建設、支持海外投資設廠實現原產地多元化的具體政策措施。
五是支持企業開展對外經濟技術合作。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了《財政部、商務部關於對外經濟術合作專項資金支持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進一步明確專項資金重點支持的領域和范圍。
六是支持企業開展對外承包工程業務。增加了對外承包工程保函風險專項資金,同時加大了對外承包工程項目貸款財政貼息額度。
支持中小企業發展
中小企業在保障就業、穩定經濟、促進科技進步、填補大企業的空缺及提供協作配套、改善經濟布局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中央財政十分重視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2006年,中央預算安排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共10億元,比2005年增加2億元。同時,安排下達資金15.4億元,加大了對中小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支持力度。
積極研究提出試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的政策意見
黨中央、國務院對建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十分重視。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決定將「建立健全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作為完善收入分配製度、規范收入分配秩序的重要舉措之一。2006年,財政部提出了《國務院關於試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意見(代擬稿)》(以下簡稱《意見》),並草擬了《財政部國資委關於試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請示》。這兩個文件的起草,對推進建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有著重大意義,不僅明確了試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指導思想和原則,界定了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收入和支出范圍,確定了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職責分工及編制政策,而且還提出了建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的試行方案,為國務院做出建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這一重大決策奠定了基礎。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建立後,將有利於規范國家和企業間的收入分配關系,增強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對進一步推動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實現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協調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修訂並頒布了新的《企業財務通則》
2006年12月14日,新的《企業財務通則》以財政部41號令的形式正式頒發,於2007年1月1日起施行。新的《企業財務通則》是對現行企業財務制度的重大創新,它改革了財政對企業財務的管理方式,明確了政府投資等財政性資金的財務處理政策,改革了企業職工福利費的財務制度,規范了職工激勵制度,強化了企業財務風險管理。頒布實施新的《企業財務通則》,是建立新型企業財務制度體系的重要基礎,對企業加強財務管理,依法處理各種利益關系,實現企業與社會的和諧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和重大的現實意義。
此外,還認真做好相關政策的研究制訂和落實工作,積極推動電力、民航等體制改革的深化。

B. 現在新疆的皮革業,紡織業怎麼樣

繼新疆過去很有名的建華皮革廠、伊犁皮革廠、卡子灣皮革廠等企業於今年先後紛紛破產後,近日新疆最大的阿山皮革集團公司也傳出了申請破產重組的消息。據自治區皮革協會秘書長介紹,阿山集團目前擁有國內先進的毛革、牛革、羊革及製品三條生產線,其中包括引進法國、義大利、西班牙等國傢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生產線及關鍵設備,具有年加工110萬張牛羊皮革,10萬件皮革、毛革服裝,10萬雙皮靴鞋,10萬副皮革手套和10萬只真皮箱包的綜合生產能力,可現在這些設備大都閑置,許多技術人員和高級工程師也都紛紛跳槽加盟到了內地來疆辦廠的民營企業中。
新疆皮革業,曾經是全國輕工行業的佼佼者。據自治區皮革協會秘書長介紹,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新疆皮革生產廠家大小有181家。1988年鼎盛時新疆皮革行業產值達3.6億元,皮衣產量40多萬件,利稅1057萬元,產品多次被評為優等品,曾出口到世界16個國家和地區,創匯100多萬美元。
曾幾何時,其衰弱程度令人吃驚,據自治區統計局2000年統計數字顯示:按全部獨立核算工業企業主要經濟指標,皮革製品及製造業企業數量為3個,虧損企業2個,工業總產值38.9萬元,出口交貨值0元,利潤總額為-304.9萬元,虧損企業虧損總額305.3萬元。
這一巨大變化的落差,是由於新疆皮革原料枯竭了嗎?非也!作為全國五大牧區之一的新疆,沒有原料,哪裡來的昔日輝煌?至今新疆每年還可供牛皮110萬張,羊皮1500萬張以上,並且從沿邊國家也可進口原皮,但是這些原料經初加工後被源源不斷地運到浙江海寧、河北辛集、河南鄭州、廣東、福建、四川等地。
那麼,是新疆沒有市場嗎?非也!到烏市各大商貿城去瞧瞧,皮衣、皮鞋、箱包攤位能佔到三分之一強,邊疆賓館成為旅遊購物、出口皮鞋、皮衣的集散地,僅巴克圖一個口岸,今年前5個月就出口皮鞋48噸,59232雙,價值25萬美元。據烏市皮衣市場一經營者介紹,做得好的批發商1年可批零銷售2萬件皮製品,但令新疆人遺憾的是,賣出去的大多不是本地的產品,在新疆銷售和出口的皮鞋和皮衣90%以上是內地生產的。難道地產皮衣市場上一點都沒有嗎?答案也是否定的。曾紅極一時的阿山牌皮衣,在新疆市場上也有銷售,但都在大幅度降價;地產的皮衣、皮馬甲,其款式、做工與內地一些廠家生產的產品無法比擬,僅以新疆"瑤池"的女式皮馬甲為例,款式還是1996年以前曾經流行的,而一些內地廠家加工出來的皮馬甲已時裝化,小豎領、仿水鑽的拉鏈、唐裝式的偏襟無一透著時尚。
和新疆皮革企業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一些內地來的民營企業,近年來在新疆經營得卻很紅火,僅去年他們就從霍爾果斯和阿拉山口岸進口了600萬張牛皮、800萬張羊皮,進行濕加工生產後將半成品源源不斷地運往內地進行精加工後再運往新疆市場或出口到中亞五國。
有位業內人士說,歐亞大陸橋的開通使新疆成為進入中亞、俄羅斯乃至歐洲的橋頭堡,隨著西部大開發政策的實施,已經有內地人及台商關注這一市場。據新疆皮革協會秘書長介紹,國家動植物檢疫局2000年13號文件規定,所有進口皮張必須在口岸100公里以內加工後方可運出。自該文件實施以來,現已有內地企業在口岸沿線投資新建、改建二三十家皮革加工企業。今年初,浙江卡森實業股份公司與霍爾果斯口岸管委會達成意向,擬以其控股子公司白銀卡森皮革有限公司為投資主體,在該口岸征地後建立霍爾果斯皮革有限公司,經營范圍包括皮革、皮毛加工製造,一期工程總投資2000萬元人民幣。
從這些差距可以看出,新疆的皮革業敗在了產品的創新上,敗在了沒有自己的優勢品牌上,敗在了產品質量上。據了解,加入WTO後,從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所進口的皮革張幅大、質量好,到岸價格1平方尺8元左右,而新疆的卻賣到9元至10元;人家的皮革張幅最大的80多平方尺,好下料,而機關報疆的皮革最大的才30多平方尺。另外,新疆的製革從原皮投進到加工成革要一個月,而內地生產廠家只要8天。產品不適應市場需求,款式不新穎,質量不好內地,價格又高,所有這些都制約了新疆皮革業的發展。除此以外,國有皮革企業的管理存在著嚴重的政企不分現象,體制上的弊端及國有企業社會化,退休人員多、負擔重,管理滯後,上述這些怎麼能與內地民營企業靈活的市場機制相抗衡呢?當內地的皮革產品以價謙物美的新款式打入新疆市場後,新疆的皮革業也只有面臨補淘汰的命運。所幸的是,近年來新疆皮革工業協會也提出新疆皮革要"二次創業",實施名牌戰略,繼續貫徹"製革集中、製品分散"的發展方針,重點發展中、高檔綿羊服裝革,毛革一體及服裝,逐步啟動牛革生產;建立和完善兩個專業市場,即以烏市大西門為中心和皮革製品專業市場和以卡子灣為中心的皮革生產原料、配件及化工材料專業市場。逐步在有條件的地區,加工環保力度,建立"皮革工業園區",集中進行皮革的濕加工生產,集中進行皮革污水處理。相信經過一番企業資產重組後,新疆的皮革業將會重新走向輝煌。

中國紡織品有驚人的增長潛力,卻因為歐美的「特保」措施被限死在8%~12.5%的「框框」內,企業對配額的爭奪必將極其慘烈。中國從來沒有離大規模貿易戰如此之近,作為棉花生產大區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疆的紡織企業如何面對「特保」帶來的沖擊與挑戰?這種影響是否會最終波及到棉農?
棉價「漲」聲響起

「特保」風波似乎一點也沒有影響到棉農馬曉琴對今年棉價的樂觀。

去年,馬曉琴種了50畝棉花,沒賣出好價。今年她只種了30畝。在田間地頭,她給記者算了一筆細賬:「今年每畝地承包費平均在200元左右;每畝種子要花費25元;尿素等化肥平均一畝地150元;一年澆水5次,每畝需75元;摘花費平均一畝要150元,再加上翻地、播種、打葯等費用,一畝地的主要成本大約是650元。」

「今年棉價已經到了5元錢,種得少,聽說還要漲呢。」馬曉琴說,「按5元錢算,一畝平均220公斤籽棉,毛利是1100元,去掉成本,一畝能賺個三四百元。」

「去年棉價跌了,就不敢種了,要不然今年就多種一些。」樂觀之餘,馬曉琴有一點無奈。

佃壩鄉鄉長庄鑒分析說:「今年石油價格漲了,必然引起化纖漲價,化纖漲,棉花也會跟著漲。」

庄鄉長說,今年農資漲得太快,摘花費從以前每公斤0.6元漲到0.71元,勞動力緊缺時要漲到1元至1.5元。想用機器摘花,可一台機器就要花80萬元到100萬元,還要棉花長勢均勻,吐絮均勻,必要時還要進行化學催熟,以保證作業一次結束。目前來說還不現實。

與佃壩鄉簽訂棉花訂單的昌吉市銀洋棉麻公司總經理認為,雖然「特保」風波會對棉價有影響,但今年的棉價依然看漲:「雖然實行了配額,但總量還是遞增的,中國紡織品出口地也不光是歐美,因此,生產總量肯定是增加的,配額只是限制了增長幅度的變化。」

銀洋棉麻公司給棉農的保底價是4.5元~5元,對此,該總經理解釋說:「今年6月1日以來,期貨引領現貨市場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我們一直都在關注期貨市場。現在市場上的棉價已經達到了5元。雖然農產品的不確定因素很多,如國家宏觀調控政策、自然災害等,但大家對今年棉價的期望值很高。不管怎麼說,國際市場棉價在暴漲,中國作為最大的棉花消費國,自己的棉花不夠用,還需進口棉花,需求增長是肯定的。」

萬達期貨烏魯木齊營業部市場總監王原素也擺出了棉價上漲的理由:「現在比3月到5月份的時候好,最起碼貿易環境穩定了,需求進入了數量增長的良性循環,前一段時間,貿易環境不明朗,很多企業簽不上單,不敢買棉花,工廠不能停工,產品賣不出去只好積壓,那時棉價也低。從供需狀況來看,今年棉花種植面積減少,需求增加,肯定會拉動棉價上漲。」

據了解,新疆上年度棉花平均收購價格為每擔538元,2005年~2006年度新疆棉花平均收購價格預計在每擔550元至600元,每噸預計比去年同期上漲1500元左右。

據該處有關負責人介紹,盡管紡織品貿易爭端當前無明確結果,但是紡織品出口將仍趨於增長,棉花供求矛盾十分突出。新年度新疆棉花平均收購價格是根據目前國內外棉花市場供求情況預計的。由於全國棉紡行業投資增速顯著,石油漲價影響紡織用化纖價格上揚,相對用棉比例增加等原因,棉花消費量將達到867萬噸左右,同時還要保持130萬噸的庫存,全國棉花缺口200萬噸,需要從國外進口。

守著棉花堆紡織企業舉步維艱

新疆是世界和中國最大的手摘細絨棉和中國惟一的長絨棉生產基地,新疆棉花生產量佔全國的1/3,佔全國商品棉交易量的60%和出口貿易量的100%,新疆每年度80%的棉花生產量均需通過國內外市場銷售;新疆棉花種植面積、總產量、單產量、國內銷售量、出口量連續11年居全國首位。

具有如此明顯的資源優勢,然而,新疆的紡織企業卻守著棉花堆舉步維艱。2004年,全國紡織行業贏利443億元,新疆卻虧損了4.8億元。

在談到「特保」風波對新疆棉紡企業的影響時,自治區外經貿廳貿管處何曉雲處長直言不諱地說:「沒有什麼影響。新疆紡織品出口不多,許多棉紡企業幾近癱瘓。在新疆紡織品出口貿易中,邊境貿易方式出口的紡織品佔全部紡織品出口的九成左右,不受配額限制;新疆自產紡織品多以棉布、棉紗等初級產品為主,製成品主要在內地采購出口。」

原紡織部副部長、中國紡織協會杜鈺洲會長總結說,新疆紡織企業的困局主要來自兩大問題:第一,棉花問題。近年來新疆棉花產量猛增,紡織企業卻發展緩慢,奇怪的是,很多新疆紡織企業購買棉花比內地企業還貴。由於新疆棉花大部分出疆銷售,內地采購量大,自然價位低。更重要的因素是,內地企業對棉花可選擇的餘地多,國產或者進口的都可以;新疆棉花進口幾乎沒有配額,首先採購渠道單一,新疆棉企普遍虧損,在市場上缺乏競爭力,如果不是政府指令性調棉,價位高,棉麻公司還不想賣,為什麼?怕錢收不回來。

第二個方面是體制問題。由於目前中國紡織企業是高度競爭行業,過去的老國企根本無力應對。現在,國內改制的紡織企業佔到90%,國營的不到10%,而新疆國營紡織企業還佔到70%~80%。如果體制理順了,企業用工問題就能解決。新疆紡織企業用工效率低,養閑人,內地每萬錠用工在60~70人以下,最低可達30多人;新疆平均要200人左右,差距太大。

內憂比外患更可怕

「新疆紡織業內憂比外患更可怕。」這是新疆紡織企業的共識。

雖然新疆是棉花大區,但新疆紡織企業現在總的工業增加值才15億元,只佔全國的0.3%,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10年前,新疆紡織企業在全國可以排到前10位。

從某種意義上說,沖擊可能也是一件好事,受到沖擊,成為新疆紡織企業自省的由頭。

新疆紡織行業辦公室規劃處范志宏處長說,「新疆紡織企業雖然大都生產上游產品,但是還要拿到內地去營銷,如果內地客戶面臨停產,肯定可選擇的銷售面就窄了。最根本的辦法還是加快產業升級。」

「新疆紡織企業劣勢明顯,」范志宏處長說,「首先,紡織品種單一,高附加值的產品少,都是『大路貨』;其次,新疆紡織企業的單一原料結構也是一個制約因素。在內地發達地區,棉花的替代產品———新型纖維在棉價的上下波動中發揮了巨大作用,而新疆紡織企業的產品研發少,成為很大的缺陷;內地紡織企業產業鏈已形成一條龍,內部高度集中,緊密相連,新疆卻是單純的紡織廠跟人家競爭,單一的紗製品賣給下游企業。」

「跟內地產業鏈對接,是新疆紡織企業的惟一出路。」范志宏處長肯定地說。

然而,無論企業改制還是產業升級,總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紡織企業屬於高能耗、高投入、低附加值、勞動密集型的產業,只一個「高投入」就難壞了許多企業。

誰都知道產品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紡織企業要想保證質量穩定,最大的前提就是裝備穩定和配棉等級穩定,沒有大的棉花儲備,現吃棉花,吃了這頓沒下頓,肯定難以做到。但要想收購棉花,1萬噸棉花就要1億元資金,這樣動輒就要幾個億,沒有資金實力根本吃不消。

曾經是南北疆最好的紡織企業「昌棉」和「庫棉」就因為在改制中的收購、運作問題導致資金鏈斷裂,恰逢國家宏觀政策調整,銀根緊縮,企業停滯不前。

新疆天山紡織面對國家政策調整,不想犯與「昌棉」類似的錯誤,改制出新招,一方面增資擴股,另一方面積極與下遊客戶洽談,爭取與內地產業鏈對接。目前,該企業總體情況不錯,總生產能力達到了20萬錠,棉花庫存可以「吃」到新花上市,正開足馬力生產。

不久前,經原烏魯木齊「七紡」改制而成的新疆金紡股份有限公司謝絕了記者的采訪,但新疆紡織行業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說,「新疆金紡」總規模全疆最大,現在也是包袱最大的企業,裝備水平較低。而且,作為首府烏魯木齊的紡織企業,走低端路線肯定是行不通的。紡織企業工作三班倒,環境較艱苦,沒有高薪請不到高技術人才,要高薪就必須有高端產品,產業升級是外在壓力,也是內在需求。

面對「特保」沖擊波,新疆溢達紡織股份公司卻有著少有的自信。作為一家大型跨國企業,由於企業產品檔次高,並已與下游企業形成緊密的產業鏈條,生產進入良性循環,「特保」沖擊對其影響不大,企業也未採取特別的措施。(劉冰李潤文江紅)

C. 蘇州工業園區有哪些好廠

韓國三星集團是進入江蘇省的韓資企業中時間較早、設立企業數量較多、規模較大的企業之一。蘇州工業園區是三星電子在海外最重要的生產基地。到目前為止,三星集團在蘇州工業園區投資設立了三星半導體等八家法人企業。 同韓國三星相比,全球知名鋼鐵生產商韓國浦項雖首次進入蘇州工業園區投資,蘇州星浦已是浦項在蘇州投資的第二個項目。早在一九九六年,浦項與張家港沙鋼就有合作,雙方合資成立了年產四十萬噸的張家港浦項不銹鋼有限公司。 在蘇州的千餘家韓資企業中,投資領域雖偏向於製造業,近年來也開始向附加值較高的金融業、服務業市場傾斜。隨著三星、LG等韓國知名企業在蘇州投資。這為韓資銀行在蘇州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D. 淮安淮融生態紡織產業園5號車間在什麼地方淮安淮融紡織5號車間在那

摘要 你好,在江蘇省淮安市清江浦區302縣道227號,進入產業園區後,往左走大概1500米即可到達5號車間。

E. 進進不進工業園區屬於那個單位管

工業園區管委會是歸屬工業園區的所在地的人民政府管轄。
也是政府行政機關一部分。
一般的工業園區管委會都是政府的派出機構,代表政府管理工業園區的企業,是直屬事業單位,工業園僅僅是指工業園區,指的是范圍、概念。工業園一般都有駐園的工業園區管委會,一般來說工業園區管委會的級別都比本級政府部門的級別要高半級,比如縣里的部門是正科級,工業園區管委會則是副處級單位,方便協調各單位服務當地經濟建設。

F. 怎麼進入紡織行業

先看基本紡織方面的書,把基本知識弄明白,
如果你沒有接觸過紡織,最好有師傅帶,否則不好入門,光看書很難理解,有人提點的話,會容易些。
另外,紡織行業有很多經驗的東西,書上是不會講的。

G. 各位大蝦。我想去浙江省桐鄉市屠甸鎮輕紡織工業園區。能告訴我怎麼去么謝謝

先到杭州汽車客運中心或者嘉興汽車西站,再乘開往桐鄉車輛(杭州20分鍾左後一班,嘉興10分鍾左右一班)再乘由桐鄉到屠甸公交車到屠甸車站,屠甸鎮輕紡織工業園區就在車站往北200米左右,很近的

H. 屏山致景紡織產業園二期什麼時候開工

在當地市、縣政府門戶網站,政府信息公開欄目查詢拆遷信息,可以搜索XX市人民政府搜索當地門戶網站。房屋拆遷公告作用是讓被拆遷人了解房屋拆遷的原因,任何單位和個人必須服從於城市規劃和城區改建的目的,從而使被拆遷人在規定的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由於房屋拆遷所涉及的被拆遷人人數眾多,因此需要在拆遷范圍內廣為張貼,盡可能使每個被拆遷人知悉拆遷的有關事項,從而使被拆遷人在拆遷之前做好拆遷的准備工作。

I. 必佳樂(蘇州工業園區)紡織機械有限公司怎麼樣啊

這個問題,你算是找對人了。待遇2千多,但沒有加班,5天8小時。福利也不錯,有旅遊的。想靠加班獲得高工資的話,就不適合了。說的夠詳細了吧,記得給分啊。

J. 關於孟加拉國紡織政策

作為亞洲紡織產業的後起之秀,近幾年來孟加拉國紡織產品在國際紡織品市場上有較強的競爭力。由於該國紡織也歷史悠久,加上政府合理有序的紡織產業發展戰略,孟加拉國正日益成為亞洲地區紡織大國。紡織業是孟目前主要的製造業,屬孟支柱產業之一。孟有關部門統計的紡織服裝加工企業達4000多家,連同上下游從業人員達480多萬。紡織業的興衰直接影響孟國就業狀況、穩定、減貧乃至孟國民經濟發展,因此可以說是孟經濟的生命線。 受人民幣升值、配額限制、各類關稅及貿易壁壘等影響,我國紡織企業紛紛走出國門,到非洲、東南美及亞洲一些國家投資設廠,以求達到"規避障礙,曲線出口"的目的。為幫助我國企業更好地了解孟加拉市場,筆者覺得有必要對我企業投資孟加拉國紡織業利弊作進一步分析,希望此文多少能為我紡織企業"走出去"提供一些參考。

一、主要有利因素

(一)中國政府對紡織企業"走出去"的支持及孟加拉國政府的吸引投資的積極態度

1、中國政府對紡織企業"走出去"的支持
中國政府多年來一直高度重視企業"走出去",尤其是積極引導和推動紡織企業對外投資,為此,國家先後制訂了一系列政策。現簡要介紹如下:

①、1999年,國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勵企業開展境外加工貿易政策。主要涉及5 個方面:投資便利化措施、推動銀行為紡織企業"走出去"優先提供貸款支持、實物投資享受一般貿易項下的出口退稅、外匯支持以及國家對企業在國內銀行取得(非優惠的)人民幣中長期貸款和周轉外匯貸款給予全額貼息,貼息按實際貸款期限計算,最長不超過3年。

②2005年,財政部、商務部聯合下發了《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財企[2005] 255號)。支持方向有三個:一是對對外經濟技術合作企業前期費用進行直接補助。對紡織企業境外投資來說,前期費用是指企業在項目所在國注冊境外企業之前發生的相關費用 ,包括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費、技術和商務咨詢費,補助費用比例原則上不超過申請企業實際支付費用的50%;二是對企業銀行中長期貸款給予不超過5年的貼息支持。三是對企業的境外運營費用給予補助。

③2006年,國家決定將紡織品出口征稅收入用於支持紡織企業轉變外貿易增長方式和紡織企業"走出去",實現原產地多元化。7月26日,財政部、發改委、商務部聯合下發了《關於促進我國紡織行業轉變外貿增長方式支持紡織企業"走出去"相關政策的通知》。支持海外紡織工業園區建設,主要包括制定園區建設貸款貼息專項政策,對園區建設企業為入園紡織企業提供的平整土地、專用廠房以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等給予專項補貼,對園區建設企業為入園紡織企業提供服務給予定額補貼,引導紡織企業集群式進入。支持有實力的紡織企業"走出去",到海外投資設廠,實現原產地多元化。重點鼓勵有配套基礎的紡織服裝企業集群式進入境外紡織工業園區投資辦廠。對企業技術研發、咨詢服務、可行性研究和項目評估、知識產權保護以及與"走出去"相關的前期費用等方面給予資助,以降低入園紡織企業投資成本。對於企業在境外設立營銷網路可以給予適當資助。同時,對為紡織企業"走出去"提供組織協調、推廣服務的中介組織和龍頭企業予以適當支持。

2、孟加拉國政府對吸引投資的積極態度
在使館工作期間,我們經常接受國內諸多企業咨詢。交談中我們發現,凡首次造訪孟加拉者,心中對孟加拉國的印象大多是一個政局動盪,治安不力,爆炸頻繁且受自然災害困擾的不發達國家,選擇在這樣的國家投資他們心存疑慮。需要指出的是,孟政治局勢歷來確實動盪,執政黨與在野黨斗爭激烈,但此點對外國投資者並無太大影響。孟國內資源匱乏,農業發展水平有限,工業生產相對落後,孟政府認為吸引外國投資,能藉以提高國內相關行業生產水平,解決國內龐大富餘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從而達到發展國家經濟,改善人民生活狀況的目的。在這種背景下,孟無論哪個黨派上台執政,都無一例外重視吸引投資。他們努力改善投資環境,注重對投資者生命和財產安全的保護。事實上,在孟投資的外國公民,很少聽說其生命和財產安全曾受到威脅。

以下,我將簡要介紹孟加拉國政府出台旨在保護投資者利益的法律法規及相關政策措施。
①法律依據:為保護投資者利益,孟先後出台以下法律:
Ⅰ、1980年外國民營企業投資法 (The Foreign Private Investment (Promotional & Protection) Act-1980)
Ⅱ、1980年孟加拉出口加工區法 (The Bangladesh Export Processing Zones Authority Act 1980)
Ⅲ、1989年投資法 (The Investment Board act-1989)
Ⅳ、1994年公司法 (The Companies Act 1994)
Ⅴ、1996年孟加拉民營出口加工區規定 (The Bangladesh Private Export Processing Zones Act, 1996)
Ⅵ、2005年產業政策 (The Instrial Policy-2005)

②政策措施
孟奉行投資自由化政策,鼓勵私人投資和外商投資。根據世界銀行評估報告,孟加拉國是南亞地區投資政策最自由的國家的之一。

投資鼓勵政策:
Ⅰ、在投資准入方面,赴孟投資只須到孟加拉投資局辦理登記注冊即可,無須事先批准;對於在孟出口加工區內進行的投資,則受"孟加拉出口加工區管理局"管轄;
Ⅱ、對外國投資者實施稅收減免;出口加工區內企業從商業生產之日起運營超過10年,所得收入免稅(區外免收入稅5年),如果不願使用免稅期的優惠政策,則可享受快速折舊法;對已經享受免稅期的企業,其擴展投資還可享受第二年80%折舊、第三年20%折舊的優惠;對一般企業,其初期建設或現有工業項目的改造、更新或擴建所需進口的資本機械和10%以內的零配件只須交納7.5%的進口稅及一定的賠償保證金(可退還);資本機械進口全部免繳增值稅;外國貸款利息免稅;特許權使用費、技術轉讓費和技術服務費等免稅;聘用的外國技術人員免徵三年所得稅;外國人持有的股份向孟加拉銀行外匯管理局完稅後,可向本地股份持有者或投資者轉讓,其資本收入免稅。
Ⅲ、對外國投資主體實施國民待遇。
Ⅳ、投資領域非常開放。
Ⅴ、對資本形態和股權比例無限制,外國投資者可以享有100%股權。
Ⅵ、保證外國投資不被無償國有化和徵收。
Ⅶ、保證投資本金、利潤和紅利可匯回本國。

3、雙邊投資保護

①防止雙重征稅雙邊協定(Bilateral Agreements For Avoidance of Double Taxation):孟加拉國已與以下國家簽訂防止雙重征稅雙邊協定:中國、巴基斯坦、加拿大、波蘭、比利時、羅馬尼亞、丹麥、新加坡、法國、韓國、德國、斯里蘭卡、印度、瑞典、義大利等

②關於鼓勵和保護相互投資的協定
孟加拉國已與以下國家簽訂類似協定:中國、比利時、波蘭、韓國、法國、羅馬尼亞、德國、瑞士、愛爾蘭、泰國、義大利、荷蘭、日本、土耳其、馬來西亞、英國、巴基斯坦、美國、菲律賓、烏茲別克等。

③其它條約、組織:孟加拉國還參加了多國投資保護組織(Multilateral Investment Guarantee Agency, MIGA),美國海外私人投資組織(Overseas Private Investment Corporation, OPIC),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WIPO),國際投資爭議解決中心(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Settlement of Investment Disputes, ICSID)

(二)孟加拉國所具備的比較優勢

1、人力資源方面
我國勞動力市場面臨困境:
我國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經濟增長帶動了對勞動力需求的剛性增長。近年來,我國很多地區出現勞動力短缺現象。單就廣東省而言,該省目前至少還有250萬個工作崗位沒有人來填充。其他如江蘇、浙江和山東等省也同樣面臨著缺乏合格工人的嚴峻形式。事實上,中國正面臨著有限的勞動力供給。另一方面,我國勞動力成本優勢不斷減弱,特別是沿海地區,勞動力成本不斷擴大,快速接近每小時1美元的門檻。
孟加拉國勞動力市場優勢:
孟加拉國僅14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卻孕育了1.4億的龐大人口。據世界人口計劃署統計,該國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由於長期受英殖民統治的影響,該國英語較普及。因此,孟擁有充足且具備一定英語溝通能力的勞動力資源剩餘。人多地少的孟加拉國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其勞動力價格也相對低廉,工資極具競爭力(孟規定紡織企業最低工資標准為1662塔卡,約合人民幣180元),這正是孟市場吸引大量外來投資的關鍵因素之一。

2、配額、關稅及其他貿易壁壘方面
孟加拉成衣出口目的國主要為歐盟、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而這些國家所給予孟加拉的優惠待遇如下:
①根據歐盟"普惠制"和"EBA"制度(除武器外所有商品),孟在歐盟市場享有免配額、免關稅優惠待遇,即使在"後配額時代",這些優惠待遇仍將保留,這是孟國紡織業優於其它競爭者的主要優勢。
②孟紡織品在2004年及以前獲得了加拿大、挪威、日本、紐西蘭、澳大利亞的免關稅、免配額市場准入優惠待遇。
③在美國市場上,孟有30個類別的成衣產品受到配額限制,比中國的受限產品種類要少得多。近年來,孟政府一直在積極游說美國給予孟服裝零關稅准入(與其他33個南撒哈拉和加勒比海最欠發達國家一樣)。據孟官員稱美國對此已有所松動。

下面我們單就關稅及所得稅一項分析選擇在孟加拉投資成衣企業的重大利好:
①孟加拉國的所得稅稅率為37.5%。但對於外國投資者而言,此稅可免最少5年。若選擇在孟加拉國出口加工區投資制衣企業,可免收入稅10年,區外投資因地區不同分別為5年(達卡和吉大港)、7年(孟其他各區以及吉大港山區)。
②若在孟設立的成衣企業使用孟加拉國產布匹比例達70%以上,則可100%取得孟加拉國原產地證,而對於擁有孟加拉國原產地證的紡織品,歐盟進口商可以享受13.5%的退稅。
③據統計,中國紡織品出口日本、加拿大及澳大利亞等市場,約需支付18%-23%左右的進出口關稅,而孟加拉紡織品出口以上國家享受零關稅待遇。
單從以上三點可以看出,中國成衣企業若想在價格上與孟加拉國類似企業或在孟投資的外國紡織企業競爭,其劣勢是顯而易見的。從另一方面而言,在孟投資成衣製造業,不僅沒有配額的束縛,還享有令人心動的利潤空間。
從貿易壁壘方面來看,為防止中國紡織品大量湧入造成對本國紡織企業的巨大沖擊,歐美近年來對中國紡織品進口所採取的限制措施不勝枚舉。雖然在2007年底和2008年底中歐、中美紡織品協議相繼到期,但歐美未來在貿易救濟方面會出什麼牌,目前不得而知。業內普遍認為,歐美不會輕易放棄貿易保護手段來限制中國的紡織品,中國紡織行業在國際貿易環境下不會是一路坦途。反觀孟加拉國紡織企業,由於有"不發達國家"的保護傘,至今沒有任何一家企業以"傾銷"等名目遭投訴,這些企業每天津津樂道地享受著各發達國家給予的各項優惠待遇,只想著如何進一步擴大生產,根本無須考慮貿易壁壘的問題。

3、兩國出口市場的重疊
孟加拉的機織成衣約44%出口歐盟,約49%出口美國,其他部分主要出口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世界其他國家大約只佔其出口總量的1.6%;其出口的針織成衣中,約59%輸往歐盟,約34%輸往美國,其他部分主要出口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世界其他國家大約也只佔其出口總量的1.8%。
我國紡織品的主要出口市場是歐盟、美國及日本,占我國紡織品出口總額的40%以上。顯而易見,孟加拉國紡織品的出口市場與中國類似。我們可以試想,如果中國紡織企業避開國內的盲目競爭、勞工不足的困擾、配額的缺口以及名目繁多的貿易壁壘,轉而投向孟加拉國建立自己的加工基地,不就可以獲得較大的利潤空間,且輕松進入美歐等國市場了嗎?

4、孟國內市場對紡織原材料及紡織機械的巨大需求
①孟紡織設備及紗線、布匹的大額缺口給我企業帶來機遇
孟國內布匹、紗線等原料供給不足。孟加拉國布匹產品的產量幾乎每年均有兩位數的增長幅度。由於市場需求旺盛,僅能滿足50%左右的需求,現每年還有20多億平方米的缺口,預估在無新增產能的狀況下,此缺口在2008年度將超過30億平方米。紗線方面也同樣面臨供應不足的情況,孟目前的產量約為30多萬噸/年,占需求量的40%作用,每年有40多萬噸缺口。為縮小供需缺口,孟加拉國在未來將自己投資或吸引外資建立一系列的紡紗織布廠,這無疑給我國的紡紗企業帶來巨大的投資機會。
②中國紡織機械在孟市場前景廣闊
中國紡織機械工業近年來發展非常迅速,不僅是細紗機,而且其他設備比如清梳聯、精梳機、並條機、粗紗機、絡筒機以及某些化纖設備等,在產品質量、可靠性方面等都完全可以滿足孟加拉客戶的需求。目前,孟很多紡織廠使用的都是德國、日本等國家的設備。雖說性能優越,但價格昂貴。由於中國紡機在價格上擁有絕對的競爭優勢,預計在孟紡機市場上的份額越來越大。
③中國染整行業在孟市場前景看好
孟闊幅面料和針織品的生產能力、印染後整理能力嚴重不足。在棉花、棉紗和織布能力畸形發展矛盾沒有得到緩解的情況下,大量急需加工的坯布與印染後整理能力嚴重不足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令人尷尬的是,在孟服裝加工企業為獲得原產地證,不得不使用超過70%的本地原料,由於孟加工或進口的大量坯布得不到應有的加工和處理,服裝加工企業往往無法滿足服裝生產的面料需求而導致交貨延期。據孟成衣製造及出口商協會統計,孟目前尚有超過20億平米的染整缺口需要填補,這給我國染整企業留下較大的行動空間。

二、主要不利因素

(一)孟紡織原料依賴進口
孟地少人多,農民根本不願意將有限的土地種植棉花,造成紡紗原料嚴重依賴進口,這是孟加拉紡織工業發展遇到的最大難題。據統計,孟加拉紡織工業用棉的95%、織布用紗的80%和印染用坯布的70%多都需通過進口來滿足。因此,孟紡織原料供應對進口市場嚴重依賴,如果國際市場棉供應緊張,必然導致孟本地布料供應吃緊,在孟服裝投資企業必將面臨不得不大量進口布料但卻很難獲得原產地證的尷尬局面。

(二)孟基礎設施嚴重落後
孟加拉國水、電、氣供應、交通運輸、港口等基礎設施薄弱。亞洲開發銀行將吉大港稱為"供應鏈上的死結"。一個集裝箱在港時間平均為15天。遇到港口擁堵或工人罷工, 30天以上都可能無法出貨或提貨。為信守合同按期交貨,出口商有時不得不選擇空運,這往往給出口企業造成較大損失。另外,孟國內交通也很成問題。從達卡內陸集裝箱碼頭發送一個20英尺的集裝箱至吉大港,最少需要花費250美元,耗時30個小時以上,若想加快運輸就得行賄。若通過公路運輸,由於路面狹窄及駕駛員不守交通秩序,交通往往擁擠不堪,達卡到吉大港240公里的路程,集裝箱車最少也得花上9個小時方能到達。若想通過鐵路運輸,由於孟鐵路運力有限,往往耗時更長。
電力供應短缺,生產活動經常由於斷電而停產,這點最使染整企業頭痛。因為染整設備一旦停機,就會造成染色不均的現象。為解決電力供應問題,幾乎所有在孟紡織企業都自主採用天然氣發電。天然氣發電價格低廉,據稱每度電耗費才相當於人民幣2毛2分,且從目前來看解決了供電問題,但這遠非長久之計,因為孟天然氣供應趨緊,如果沒有探明並開采新的氣田,孟天然氣供應到2015年幾將耗盡。

(三)孟工人罷工頻繁
孟近年來罷工頻繁,出口加工區內尤盛。造成罷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時是因為工人要求加薪,有時是員工受虐或被不合理開除。最可怕的是有時什麼原因都沒有,比如一個工人沒有上班,就憑一人造謠說這個工人被企業"整死",大家就可能不問青紅皂白,義憤填膺地扔下手頭工作而開始罷工。為擴大影響,有些人開始到其他企業串連,進而造成大面積局面失控。有些暴亂份子乘機打砸企業設施,從而給企業造成巨大損失。2006年年初,孟先後有不少地區的紡織工人以遊行等方式公開抗議薪資過低,不久這次抗議演變成轟動全球的孟加拉紡織勞工暴動。在這次暴動中,孟不少紡織工廠被洗劫與焚毀,孟加拉紡織產業發展被拖入了"勞工暴動的泥潭"――生產成本成倍上漲,歐美訂單大量流失。根據聯合國的估測,孟每年由於罷工而造成的損失竟然佔到GDP的4%。

(四)孟政府官員辦事拖沓
孟政府官員腐敗成風,雖然本屆臨時政府主政後實行了一輪強力反腐風暴,致大量涉案官員倒台,但並未從根本上扭轉腐敗習氣。在孟加拉開辦一個企業需要跟不同層級的政府官員接觸,比如購買土地、開通電話、辦理營業執照及外籍員工工作許可等,要辦完這些手續,就算給人家意思意思,沒有半年以上的時間多半是辦不成的。如果不給他們行賄,耗費的時間更長,即使拖上一年兩年也不奇怪。不久以前,日本駐孟大使公開提出,希望孟加拉對國外投資者開設"一站式服務",大幅度提高招商引資服務質量,以改變日本商人對孟投資踟躇不前的尷尬局面。這基本代表了所有外國投資者的共同呼聲。

(五)中孟兩國金融服務有待健全
在海外設廠投資金額較大,企業自身實力有限,需要向銀行貸款,雖有中國政府貼息支持,但國內銀行對企業長期投資的貸款條件仍較為苛刻,並未真正體現對"走出去"企業優惠融資安排。如要求企業既有融資擔保又有驗資證明,不認可境外投資新增資產貸款,長期貸款的還款期限太短等,造成一些企業不能得到有效的融資支持。其次,貸款償還期限太短。紡織行業的經營毛利率及凈資產收益率相對較低,行業盈利能力有限,如果按照目前進出口銀行最長時間的貸款期限--八年計算,需要企業凈資產收益率達到12.5%(不含利息),這對於紡織行業來說是較難達到的。
孟加拉國金融服務業無法滿足我投資企業的經營需要,別說在孟貸款手續繁瑣,單就高達12%-20%的貸款利息而言,我國企業就難以承受。

三、注意事項
面對歐美國家頻繁啟動特保措施和設立貿易壁壘,一些紡織服裝企業正在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在世界很多國家投資建廠以實現"曲線出口"。但是,由於貿易保護的多變性、投資環境的復雜性等多方面因素,我國紡織服裝業掀起的"投資熱"背後暗藏諸多隱憂。這好比一個人初到陌生的環境,難免會出現水土不服的症狀,中國企業海外投資,面臨的考驗同樣嚴峻。我處針對中國在孟投資企業調研後,覺得以下這些方面需要引起未來進入孟加拉市場的投資者重點注意,以免重蹈覆轍。

(一)慎用"先貿易,後設廠再逐步推進"策略
很多企業在選擇投資海外時往往小心翼翼。原則上來講,一定程度的謹慎是必要的。一個企業要開辟海外疆域,動輒涉及上百上千萬元甚至幾億元的投資,豈是兒戲?為避免出現投資決策失誤,生產型企業往往考慮採取先貿易後設廠的方式來逐步推進。誠然,貿易不僅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地熟悉當地投資環境,而且還可以為企業在當地生產打下一定的市場基礎,讓企業有一個較高的起點。不過,有一點我覺得需要提醒企業注意,即投資時效性問題。目前,我國紡織企業面對白熱化的競爭,正積極思考海外市場的拓展,先期進入海外市場的,必然要擠占後來者的生存空間。如果投資企業選擇後階段進入,恐怕只能吃到人家的一點殘羹冷炙,甚至有可能導致投資失敗。事實上,歐美設置貿易壁壘的對象目前雖主要針對中國,但像孟加拉這樣的紡織大國將來也同樣可能遭遇來自發達國家的"阻擊"。我國紡織企業在海外尋求"避風港"的意圖一旦被發達國家識破,孟加拉必然也會遭到反傾銷等壓制手段。現在是選擇投資孟加拉紡織業的較好時間,業內人士指出孟投資黃金期可能還有十年左右,但好日子究竟有多長,誰人能知?一旦錯過機會,恐後悔莫及。

(二)盡量避免與本地企業合資
據我處所了解的情況,到目前為止,中國公司在孟加拉成立的合資企業中,仍處於良好合作狀態的寥寥無幾,大多在未贏利前合作良好,開始贏利後多因經營理念差異、利益分配等原因而使雙方合作出現較大裂痕,最後以中方主動要求撤資而告終,中方合作者因此蒙受巨大損失。因此,我處建議赴孟投資企業盡量採用獨資形式。如非合資不可,我處建議企業對股權安排及非股權控制問題給予足夠重視。一般情況下,孟加拉的合作夥伴持股比率不應超過50%。中方應掌握合資企業中關鍵管理技能、核心技術或營銷網路等非股權安排控制手段,否則難免遭遇投資失敗的命運。

(三)注重員工管理問題

1、中方員工管理
海外投資辦廠需要高素質的管理人員,這些人不僅要懂語言,了解當地的法律及文化,還要懂技術和管理。目前,很多"走出去"的企業派駐海外的員工素質還達不到海外工作要求,這往往制約著企業在海外立足並進一步發展。因此,我企業在"走出去"之前,必須培養相應人才,把人才儲備作為"走出去"的要件之一。

2、當地員工管理
很多投資企業對孟加拉人員素質和管理水平不放心,認為只有中國員工才能勝任孟加拉普通勞工的管理。其實這些企業已經走入了一個誤區。孟加拉法律規定紡織企業不能採用計件制而只能採用計時制,這對習慣了採用計件等粗放式管理模式的中國管理人員是一個挑戰。由於孟加拉具有自己獨特的語言文化背景,加之普通勞工英語表達能力較差,中方管理人員較難與之溝通,也就難以及時把握他們的思想動態,而正常、及時溝通的缺失往往是造成工人罷工的重要誘因之一。因此,對於普通勞工的管理,建議聘請有經驗的孟籍管理人員擔任基層管理者,中方管理人員只負責指揮這些孟籍基層管理人員,因為這些人相對受教育程度較高,容易與中方高管及孟加拉普通勞工溝通。如果公司給他們適度培訓,他們會較易於接受公司的理念並在公司管理中起到很好的承上啟下的作用。

閱讀全文

與紡織行業進不了工業園區怎麼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寶馬鑰匙關車窗怎麼設置 瀏覽:910
北路汽車城哪個好 瀏覽:972
汽車拉線哪裡有賣 瀏覽:628
汽車上常見的afs模式有哪些 瀏覽:650
汽車所有權證在哪裡拿 瀏覽:528
崑山哪裡有汽車配鑰匙的 瀏覽:596
汽車輪胎什麼時候充氣 瀏覽:934
奧迪rs新車有哪些 瀏覽:910
上海寶馬金融車貸要多久審核時間 瀏覽:897
開封市工業廠房拆遷補償多少 瀏覽:392
給寶馬刷carplay用什麼程序 瀏覽:52
汽車ip面板在哪裡 瀏覽:679
比亞迪汽車動力怎麼樣 瀏覽:868
海南汽車年審在哪裡辦理 瀏覽:401
工業大吸力的水泵叫什麼 瀏覽:409
雪地賓士里cat叉車在哪裡 瀏覽:473
奧迪警燈是什麼意思 瀏覽:667
賓士大g前葉子板上燈怎麼拆 瀏覽:837
汽車自燃味道有哪些 瀏覽:57
北汽都有什麼品牌汽車 瀏覽: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