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想了解中國的九華山,誰知道
九華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曾先後去過普陀山、峨眉山和五台山,唯有九華山這幾年來一直未能成行。在百歲宮、還是在祗園寺,無論是在大廟還是在小庵,都看到僧人在做功課,還有不少的居士也在裡面。在上禪堂內看到牆壁上有兩個條幅,「青山幾度變黃山,世事紛飛總不幹;眼內有塵三界窄,心頭無事一床寬。」「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這對於現代社會中的人,應該是很有啟發很有教育意義的。在這里小住一段時間,對於凈化心靈、調整心態肯定是大有裨益的。九華山上廟多,有九十九座寺廟的說法,其實包括近年新建的寺廟可能已經遠遠不止這個數了。這些寺廟有的高大恢弘,氣勢非凡,雕梁畫棟,精美絕倫;有的則很普通,甚至只是普通的一兩間民房。九華山以地藏菩薩道場享譽海內外。唐代新羅國也就是現在的韓國王子金喬覺來到九華山,苦心修行75載,99歲圓寂,因其生前逝後各種瑞相酷似佛經中記載的地藏菩薩,僧眾尊他為地藏菩薩應世,九華山遂辟為地藏菩薩道場。自金喬覺之後,在這里先後出現了十多尊肉身菩薩,成為九華山佛教的一大特色,同時也為這座佛教名山披上了神秘的面紗。得道成佛,應該是出家人的最高理想。遊客在山上一般可以看到四五尊肉身菩薩,其中有一具是女性,而金喬覺的肉身藏在月身寶殿塔下眾人是無法看到的。肉字為佛門所忌,所以才有了「月身寶殿」。月身寶殿,先有塔後有殿,殿內有塔,塔內有菩薩,與青海的塔爾寺一樣,引來無數善男信女。雖然這里看不到藏民五體投地的叩拜,倒也見到了漢族跪拜的虔誠,不少人雙膝跪著繞塔三圈。百歲宮,與布達拉宮一樣,這個宮是廟的意思,在非藏地寺廟用宮命名的僅此一家。百歲宮可不一般,與帝皇有著深厚的關系。一般寺廟外牆都是黃色的,但是百歲宮卻是白色的,慧慶說這並是一些導游所雲百與白近音的緣故,而是因為百歲宮是徽派建築,徽派建築的特徵是青瓦白牆,如果牆壁刷成黃色就失去了建築的整體美感。 說到九華山的寺廟,不能不提到上禪堂。這里自古就有三個最,一是建築最精美,木雕,磚雕、石雕無一不是精工雕琢,電視劇《西遊記》在此取過景。二是香火最貧,來九華山的人都沖著地藏禪寺去了,顧不到這里,我兩次觀察下來都是如此;三是風景最美,這里是觀景的最佳位置,雖然我兩次都未能去成後山,但在這里已經欣賞到了九華山天台的美麗景色。上禪堂的廟門是斜開的,這與祗園寺一樣,都是為了避邪,這可是其他地方沒有的景緻哦!這里還有九華山三寶之一的金錢樹,兩棵高大的樹緊緊相連,不細看會誤以為是一棵,上面真的掛滿了一串串的古「銅錢」。這里滴水觀音泉水據說能治各種身體疼痛,還能使人明目,因而總會擠了不少人。去九華山,遊客不應該錯過這一個地方!九華山寺廟還有一個特點。一般寺廟里守護神是韋佗,但是地藏禪寺的守護神卻是三隻眼的黃靈官,據說韋佗因為保護菩薩而犯了錯誤被菩薩趕走了。黃靈官額頭上的一隻眼睛代表著智慧,說要考大學的人在此磕個頭肯定會交上好運。百歲宮的五百羅漢堂很有趣,裡面大多數的羅漢都是樟木原色,上好漆的只有少數幾尊。據說順著一個方向數到與自己年齡相同的那尊,自己的面相與之很相像。九華山因李白的詩而得名,山上還有李白種的樹、太白井和李白題名的金沙泉,這些都是我們上山前所沒有想到的!
『貳』 西九華山有什麼特產
西九華山特產:
柳編
始於傳統工藝,經過開發研製,品種達到上千個。產品遠銷美國、法國等86個國家和地區。柳條基地5。6萬畝,2003年固始縣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評為「中國柳編之鄉」
皮絲
清代貢品,宮廷御膳佳餚,製作歷史至少有150餘年。
咸豐年間,固始皮絲即名揚京城,天津、濟南等地。 食用時先用油炸松,後用清水浸泡,上籠蒸熟,可做成「松花皮絲」、「肉鬆皮絲」、「皮絲圓子」等上等名菜,風味鮮美獨特,是美容養顏的最佳食品。
毛豆
固始毛豆個大、味美、無污染、一年多熟。基地涉及沙河、柳樹、南大橋、石佛、黎集等鄉鎮,面積穩定在5萬畝以上,產量2。 1萬噸以上,產品遠銷上海、北京、杭州、武漢等大中城市。
『叄』 西九華山旅遊風景區的區域劃分
西九華已開放迎賓的景區有禪文化景區、茶文化景區、竹文化景區、民俗體驗區、山水游覽區,以及旅遊服務區。
禪文化景區包括,妙高禪寺、鹿鳴庵、高增塔林、登山天梯、尋根樓等景點,其中妙高寺始建於隋,傳承千餘年,是豫東南地區最有影響的佛教聖地;
茶文化景區以萬畝茶園為背景,以中國十大名茶之一信陽毛尖為載體,以妙高寺佛茶場、茶藝長廊、茶竹文化苑為體驗場所,向遊客展現悠久的豫南茶文化。
西九華山的竹海是豫南地區的一大奇觀,隨處可見的一片片竹林,掩映著西九華山的農舍、水田,勾畫出一幅幅人間絕美的田園畫卷。
留夢河谷山水畫廊是一個峽谷景區,全長約三公里,柳木河貫穿峽谷始終。景區內有六處較大的瀑布,其中最著名的是白龍潭瀑布,飛流直下,蔚為壯觀。峽谷中植物品種豐富,春天時多種野生蘭花在谷中悄悄開放,空谷幽蘭、清香雅緻;山岩上一樹樹映山紅迎風怒放,如朵朵紅雲漂浮在谷中。盛夏時節谷中濃蔭蔽日,清涼舒爽,氣溫比谷外平均低2-3度,是難得的避暑勝地。秋天谷中紅楓、黃櫨等暖色與茶樹、冷杉、竹林等冷綠色相互映襯,在靜靜的深潭中倒映出一幅幅層次分明的七彩畫面。冬天谷中銀裝素裹,會形成獨特的冰瀑景觀。留夢河谷山水畫廊是西九華山自然山水的精華,是不可錯過的旅遊勝地。
茶竹文化民俗體驗旅遊區佔地100多畝,以豫南民俗文化為主調,全景展現豫南地區民俗文化,遊客在這里可以觀賞到民俗演藝大舞台的精彩演出,也可以親自動手體驗農耕、粗糧加工、茶葉加工、磨豆腐、榨油、釀酒、織布、造紙、制陶、竹柳編制、打鐵、制香、做醬菜等民間手工業生產過程。
旅遊接待區由會議中心(四星級酒店)、農家院、竹韻山莊別墅、及停車場、餐飲等各種旅遊服務設施,全方位提供吃、住、行、樂、購旅遊服務;免費旅遊車搭載著遊客,穿梭於80平方公里的景區范圍之內。
白鷺湖溫泉度假區是西九華山景區正在開發的旅遊項目,陽光沙灘、竹排、快艇、遊船、摩托艇、索道速降、熱氣球、碰碰車、高爾夫練習場、溫泉度假別墅一應俱全,實為休閑度假的好去處。
長江河漂流,悠閑時泛一葉輕舟,吹河上之輕風,在無驚無險中領略自然的溫柔與優雅,陶冶心靈;勇敢者,操槳弄舟,中流擊水,作怒濤搏擊,雖有驚而無險,可充分領略大自然的雄渾壯闊,鍛煉體魄;探險者,穿山破浪,漂於險境,忽現於浪尖,忽沒於水中,只為征服自然。
『肆』 九華山資料
九華山,原名九子山。因山巒奇秀,高出雲表,峰巒異狀,其數為九,故名九子山。唐代大詩人李白有「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峰,天河掛綠水,綉出九芙蓉」詩,從此更名九華山。它位於安徽青陽縣西南,面積100餘平方公里,有99峰,以天台、蓮花、天柱、十王等9峰最為雄偉。主峰十王峰海拔1342米。山中多溪流、瀑布、怪石、古洞、蒼松、翠竹。山光水色,變幻多姿;古剎叢林,遍布其間;晨鍾暮鼓,聲震遐邇。唐劉禹錫贊其「奇峰一見驚魂魄」,宋王安石譽為「楚越千萬山,雄奇此山兼」,素有「東南第一山」之稱。古人把九華山美麗誘人的景色總結為,五溪山色、桃岩瀑布、舒潭印月、東岩晏坐、平岡積雪、化城晚鍾、蓮峰雲海、九子泉聲、天柱仙蹤、天台曉日等十大名景。九華山景色絢麗多姿,奇險幽雅,遠非十景可以概括,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移目換景,涉步成趣。特別是閔園竹海,面積達千畝以上,山風起處,松聲竹韻,溪唱泉吟,別有一番情趣。竹海之中的山道旁,挺立著一棵遐邇聞名的鳳凰松。它植於南北朝時代,距今已有1400餘年的歷史。其主幹扁平,鱗甲披身,兩股枝幹一高一低,遠望極像一隻綠色的鳳凰在昂首展翅飛向天台,人稱「天下第一松」。
九華山的秀麗風景,引得教徒們紛紛來這里選擇道場。佛教於晉代傳入九華山。《池州府志》記載,晉隆安五年(401年),有天竺僧杯渡禪師到山傳經佈道,創立茅庵。唐朝中期,又有僧檀號者居之。唐開元七年(719年),新羅國(今朝鮮南部)國王近族金喬覺渡海來華,上了九華山。他虔誠苦修,影響漸大,時稱「洞僧」,唐貞元十年(794年)農歷閏七月三十日夜趺跏圓寂,壽九十九。據說三年後開函時,「顏色如生,兜羅手軟,骨節有聲如撼金鎖」。時人認為他與佛教傳說中的地藏菩薩瑞相相仿,是地藏菩薩的化身,即地藏王「降世」。於是,稱他「金地藏」。據佛經介紹,地藏菩薩是釋迦既滅以後、彌勒未生之前,眾生賴以救苦大悲菩薩,其誓願是:「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九華山自辟為地藏菩薩的道場後,便大規模興建寺廟,歷經宋、元、明、清,日益興盛。鼎盛時期,僧尼眾多,香火旺盛,出現了「九華一千寺,撒在雲霧中」的盛況,享有「佛國仙城」的美譽。現尚存古寺78座,佛像6300餘尊,藏有明萬曆皇帝頒賜的藏經及其他玉印、法器等佛教文物2000多件。百歲宮內,還供有無瑕禪師的肉身坐像。
九華山的寺廟建築,頗有匠心,別具特色。從整體布局上,將九華山視為一頂天立地的仙人,以天台為首,東為背,西為面,化城為腹,五溪為足;在局部布局上,又依託山勢,一破我國寺廟建築庄嚴雄偉、軸線對稱的傳統手法,從散亂中求和諧,因地制宜地進行大膽而精心的安排,使之具有外形為白牆灰瓦似山居民舍,而內部結構卻復雜多變的特點。大小寺廟從山腳下的五溪開始,到九華街形成中心,再過閔園,修上天台最高處。這些寺廟,或依山就勢,或居高臨下,或高低錯落,或迴旋曲折,形式各異,有疏有密。它們大多採用當地山村民居的建築形式,於朴實中見庄嚴。牆基用條石砌成;牆體多用塊石和泥板築造,白石灰抹光。屋頂除少數大殿採用歇山大屋頂外,都是硬山兩落水,覆蓋當地燒制的赭黑色陶瓦。寺屋一般為兩或三進四合院,設內天井,主要佛殿放在後進。殿內一般木格小窗,窗扇、門個別個槅或個供桌、神龕等製作精細,雕圖造型生動細膩。現存具有代表性的廟宇有甘露寺、祗園寺、化城寺、站不住腳 栴檀林、肉身寶殿、百歲宮、上禪堂、閔園尼庵、天台寺等。
祗園寺,位於九華山化城寺東、東崖西麓,始建於明嘉靖年間,清代幾經重修和增建,規模為全山寺院之冠。寺前鋪石雕蓮花、金錢圖案甬道。寺內有彌勒佛、哼哈二將、四大金剛、十八羅漢等大型佛像。大雄寶殿高約13丈,覆以金黃琉璃瓦,飛檐畫棟,金碧輝煌。殿內的三尊敷金大佛,均有2丈余高,為九華寺廟佛像之冠。兩側牆邊羅列著神采各異的十八羅漢塑像。大佛背後有巨型彩繪壁雕——海島,寬2丈余,高5丈左右。大殿背後是兩丈多高的海島圖。海島中塑有觀音斗鰲魚等許多佛教故事立體畫。抬頭仰望,如萬頃波濤蓋天而下,驚心動魄,扣人心弦。祗園寺前殿入口門上為三層重檐寶塔式建築,半檐懸山頂,黃綠色琉璃簡瓦。入口為一拱門,門上有「祗園禪寺」匾額。四周粉牆在大片紅牆襯托下顯得十分突出。
化城寺,是九華山的總叢林、開山寺,坐落在九華山中心——九華街上。它背倚白雲山,南向芙蓉嶺,東有東崖,西為神光嶺,四山環繞如城。相傳東晉隆安五年(401年),僧杯渡曾在此築室為庵。《九華山志》記載,唐代至德二年(757年),青陽人諸葛節等建寺,請金喬覺居之。唐代建中二年(781年)辟為地藏道場,皇帝敕賜匾額,名「化城」。明代宣德、萬曆皇帝,清代康熙、乾隆皇帝,均曾書匾額並賜金修葺。現存的廟宇,共有四進殿廳,除後進藏經樓是明代宣德年間的建築外,其餘均為清代光緒年間重建。整個寺院隨地勢有層次地逐級升高,庄嚴古樸。寺廟門頭懸有「化城寺」匾額,門楣、斗拱和樑柱的鏤雕十分精緻。特別是正殿天花藻井刻有九龍盤珠,是木雕藝術的珍品。寺前有溪有田有街,圓形的廣場中間有一個月牙形的放生池,名月牙池。寺的後進藏經樓,現為佛教文物展覽館,這里陳列有明代萬曆皇帝聖旨一道,御賜藏經一部共6777卷和貝葉經、金地藏的九龍方印以及其他佛教文物1300餘件。
百歲宮,又名摘星庵。這是在東崖摩空嶺的懸崖峭壁上建造起來的通天拔地的走馬通樓式宏大建築群。據宮前石碑記載,明萬曆年間,僧人海玉(號無瑕禪師,原河北宛平縣人),由五台山到此山,在摩空嶺摘星亭結茅而居,長年以野果為生,活了一百多歲。逝後三年,眾僧敬其年高德厚,遂建宮紀念。明代崇禎三年(1630年),皇帝敕封「應身菩薩」,並賜以金粉塗身。現宮內除供有佛像外,還供有無瑕禪師的敷金真身和他生前以舌血拌和金粉抄寫的經書。百歲宮的建築極具匠心,它是隨著山岩的高低起伏組織空間,在凹凸散立的懸崖上,蓋起了共九十九間半的殿宇。由於屋頂採取同一高度,而基線卻隨山勢高下附於岩石之上,遠望輪廓整齊,牆身挺拔有力,猶如一座威嚴的城堡。其牆壁或長或短,或寬或窄;屋內空間或大或小,或長或方,均依山岩形狀的變化而定,安排巧妙,建造精美。它的內部結構更為巧妙,寺廟入口的大雄寶殿為一層,穿過數層依山勢漸下,達底層才現五層高樓。大雄寶毆的整座佛像設在一塊渾圓的巨石之上,全殿以此為起點展開軸線布局,巨石以原來本色露於佛殿之中,與殿外環境協調一致。這是人工建築與天然岩石結合為一整體的極好範例。
肉身寶殿,位於九華山神光嶺,是一座建在地藏墓地上的寶塔形建築,又名地藏塔,始建於唐建中二年,今存者為清同治年間重建。寶殿重檐歇山,頂覆鐵瓦,壁立紅牆,四周迴廊石柱環衛,雕梁畫棟輝映,譽稱「布金勝地」。殿內有7級木質寶塔,高約17米,呈八角形,每級有佛龕8座,內供地藏塑像,塔底層供地藏王大佛像,兩側有十王立像拱侍。塔基、神台、殿內地面均鋪以漢白玉。寶殿入口為一凹廊,設長窗,上有「東南第一山」匾額,額上有「肉身寶殿」木雕豎額。殿前有百級石階(8l步)直通山門,又有天橋橫跨於百級石階之上,氣勢磅礴,極為壯觀。
肉身寶毆內和它的文物展覽室中,珍藏有許多珍貴文物,有的還為皇室贈品,非常難得。唐至德年間鑄造的螭龍金印、「利生」玉印,明萬曆年間鑄制的龍印,都是封建帝王給肉身寶殿的贈品。此外,這里還有明代皇宮中佛像前用過的銅供器,萬曆年間雕刻的石金龍,明代製作的能敲出八種聲音的「八音石」;清康熙年間鑄造的金地藏渡海坐騎地聽(又名獨角獸,長三尺,寬二尺,高二點五尺,重五百斤),等等。至於銅、瓷佛像、各種朝珠、念珠,以及佛教經典,這里也收藏得不少,堪稱一座佛教文物寶庫。
九華山,既是佛教聖地,又是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兩全其美,珠聯璧合,成為中外遊人和善男信女嚮往的理想勝地。特別是每年農歷七月三十日(地藏王生日)傳統的廟會,全國各地的僧尼和香客到這里舉行佛事、敬香等活動,並聚集在肉身塔周圍為地藏王守夜;附近城鄉居民也紛紛上山交流商品物資,進行民間文化娛樂活動。遊客、香客成千上萬,經聲佛號晝夜不歇,香煙繚繞,鼓樂陣陣,持續多日,呈現一派盛典景象。
『伍』 九華鄉的經濟狀況
九華鄉作物以水稻、油菜、大豆為主。20世紀90年代以後,九華鄉柑桔產業發展迅速,至2003年,柑桔種植面積2萬余畝,產量3.6萬余噸,柑桔收入以佔全鄉經濟總收入的53%。發展筍用竹林5000餘畝。2003年九華鄉養豬2萬余頭,禽類150餘萬羽,養魚1000餘畝。其中,下坦村已成為家禽飼養專業村,全村有4個大型孵化場,形成禽苗、飼養、銷售一條龍,產品除本地銷售外還遠銷江西、福建等地,年產值200餘萬元。鄉、村、聯辦和個私企業60多家,職工1000餘人。有建材、電力、化工、飼料、竹加工、玻璃雕刻、礦泉水等。其中以竹加工工業最具特色,九華山區和廟源山區,利用毛竹資源優勢,發展竹掃帚,蓬蓋,衣架等小商品加工業,產品遠銷安徽、淳安、建德等地,年產值200餘萬元
景點介紹
九華山
九華山又名齊天山,是浙西著名的佛教聖地。位於柯城區九華鄉境內,屬千里崗山脈的一個支脈。因與安徽九華山形狀與規模相近,故有「小九華」之稱,也為衢州歷史較久的避暑勝地。地屬今開發的齊天山風景名勝區,金衢盆地西北部,全區面積60多平方公里。衢州九華山有「蓮花」之姿色,九峰是青峒峰、涼爽峰、梧桐峰、百丹峰、蛟池峰、楊花峰、梓綬峰、天台峰、大猴峰等,諸峰景色秀麗,是衢州歷史上的避暑勝地。英國傳教士們曾在此建有「內地會避暑山莊」、「真神會避暑山莊」,有「第二莫干山」之美稱。山中有九華瀑布、玉玲瓏、蛟池瀑布等。清《西安縣志》載:「山危峰峭壁,密筱景松,上有瀑布傾瀉,噴薄似銀河天下來」。是一處自然風光攬勝和避暑度假的旅遊勝地。
寺塢村
寺塢村位於柯城區九華鄉東北部,距離衢城20公里,全村89戶298人,是一個山清水秀、地傑人靈、文化底蘊濃厚的小山村。村內山峰高 聳險峻,竹木蒼翠有致,自然景色及其優美。村中有繞籬修竹、吳家老宅、百年牡丹、沙壩瀑布、木魚山等自然人文景觀。吳家大院是上世紀40年代上海灘名人吳志剛的故居,整座古建築群落前廳後樓、布局典雅、別具一格。屋內裝飾雕梁畫棟,精美絕倫。寺塢村農家樂盤山居塢,近觀山奇水秀,遠離都市塵囂,是您吃農家飯、住農家屋、聊農家事、干農家活親近大自然,享受田園生活的理想場所。衢州市區電信大樓公交車站503路公交車―――――九華鄉塢口村。時間30分鍾。
外陳村
外陳村位於柯城區九華鄉東北部,處在廟源溪的上游,距離衢城18公里,村莊依山而建,一條小溪貫穿整個山村。晴時聽潺潺流水,雨時看飛瀑流沙。 村口有梧桐祖殿又名衢州春神殿,是供奉梧桐春神的一種特有寺廟與社壇結合的公共活動場所。整座建築分前殿、主殿、東配殿和西配殿主樑上繪有木神駕與的兩條飛龍。二進二明堂,大門門券頂有石匾額「梧桐祖殿」四字。進入大門即前殿,木雕,以十字花紋為主,間有人物,大殿造得庄嚴肅穆,有700餘平方米。前殿還有一座近百平方米的大戲台,主殿為後衍架結構,現存面積達五百平方米,大殿屬清代建築。禽獸、樹石、風景。前殿面闊三間,進深九檁硬山頂,二側屋頂稍矮,前殿通往正殿為兩廡包廂(二樓)組成二廂房,貼附於次間屋頂之側,主殿內斗拱雀替,托腳等多雕花,細碎繁縟,塗金描彩,明顯為清代期格調。該殿梁架上終年無蜘蛛絲網,實為一奇。衢州市區電信大樓公交車站503路公交車―――――九華鄉外陳村。時間25分鍾。
『陸』 桂林地區所有的鑄造廠地址!!
桂林市中南鑄造材料廠 / 翊武路教子坳12號 / 07732612542
桂林市中南特種鑄造材料廠 / 九華山路9號 /
桂林市疊彩區鑄件廠 / 中山北路小山邊 / 2820605
桂林市疊彩區城北鑄造廠 / 大河鄉下樑江村 / 9067628
桂林市堯山鑄造廠 / 大河鄉白竹干村委會旁 / 5821491
廣西桂林礦山機械廠鑄造分廠 / 九華山桂林礦山機械廠內 / 6812216轉2086
桂林市疊彩區桂北有色金屬鑄造廠第二業務經營部 / 大慶路巷南側15號 / 2822437
昆明市福保鑄管廠桂林經營部 / 大慶路交西環路50號 / 2836954
桂林市疊彩區桂北有色金屬鑄造廠經營部 / 九華山路5號 / 2835594
靈川縣靈福鑄造廠桂林經營部 / 西環路1棟1號 / 13807734661
桂林市疊彩區鑄造廠 / 大河鄉下樑江 / 5830336
桂林桂內鑄造廠 / 九華路14號 / 2602102轉2041
桂林市西城鑄造廠 / 東安路北巷31號 /
桂林橡膠機械廠有色鑄造分廠 / 橡膠機械廠(桂林市將軍路24號) / 07733883388
桂林橡膠機械廠有色鑄造分廠 / 橡膠機械廠(桂林市將軍路24號) / 07733883388
桂林市紅旗機械鑄造廠 / 葯山以東 /
桂林市七星區河東鑄件廠 / 東郊地區農機校內 /
桂林市郊區穿山塔山鑄造廠 / 穿山村 / 07735813977
桂林市華星鑄造材料廠 / 朝陽路19號 / 5812179
桂林市朝陽岩前鑄造廠 / 岩前村公所旁 /
桂林市躍進鑄造廠 / 穿山鄉和平村 / 5814337
桂林市金鑫鑄造廠 / 臨桂鎮(臨桂縣水泵廠內) / (0773)5595088
桂林市臨桂鑄造廠 / 廟嶺鄉樂和村公所 /
臨桂縣南邊山第二鑄造廠 / 南邊山 / (0773)5242049
臨桂縣桂閩鑄造廠 / 機場路(林業機械廠內) / 13707733198
臨桂縣通達機械鑄造廠 / 桂林市林業機械廠內 /
桂林市臨桂興發鑄造廠 / 南邊山 / (0773)5242012
桂林市臨桂縣康誠鑄造廠 /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臨桂縣臨桂鎮老街 / (0773)5592491
臨桂機械鑄造廠 / 臨桂鎮採石場旁 / (0773)5591768
臨桂縣中庸鄉教育組鑄造廠 / 五通鎮 /
桂林市臨桂有色金屬壓鑄件廠 / 臨桂鎮 / 5592273-112
桂林市臨桂南邊山鑄造廠 / 南邊山鄉 / (0773)5242011
靈川縣桂隆鑄造廠 / 酒廠內 / 6829300
靈川縣天元機械配件鑄造廠 / 九屋鎮街上 / 0773-6331368
靈川縣靈西鑄造廠 / 靈川鎮田南村 / 6819204
靈川縣星輝鑄造廠 / 定江鎮 /
靈川縣長江鑄造廠 / 青獅潭鄉青獅潭村 / 13977323498
靈川縣三街福寧鑄造廠 / 三街鎮溶江農場 / 07736464314
靈川縣靈田中心小學鑄造廠 / 靈田中心小學 /
靈川縣青獅潭潭城鑄件廠 / 青獅潭鄉供銷社倉庫 /
靈川縣大圩初中鑄造廠 / 大圩鎮大圩初中 /
靈川縣職業高中鑄造廠 / 職業高中 / 6464456
靈川縣福星鑄造廠 / 定江鎮經委 / 6590216
靈川縣天元機械配件鑄造廠 / 九屋鎮街上 / 0773-6331368
靈川縣青獅潭鑄造廠 / 青獅潭鄉 / 07736321085
廣西靈川縣象山耐磨件鑄造廠 / 公平鄉岩山村公所 /
靈川縣九屋鄉鑄造廠 / 九屋鄉蓮塘村 /
靈川縣靈川鎮民治鑄造廠 / 靈川鎮 /
靈川縣英德鋼件鑄造廠 / 大圩鎮鐵山預制場 /
靈川縣九屋鄉初級中學鑄造廠 / 九屋鄉九屋街 /
靈川縣城關第三小學鑄造廠 / 城關三小院內 / 6810266
靈川縣桂豐鑄造廠 / 桂北卷閘門廠內 / 9022819
靈川縣甘棠鑄造廠 / 靈川鎮漁業隊 /
靈川縣青龍鑄造廠 / 青獅潭鄉供銷社 /
靈川縣九屋鄉耐磨鑄造廠 / 九屋鄉大塘村 /
靈川縣城中建生寶機械鑄造廠 / 靈川鎮禾家鋪朝陽村 /
靈川縣青獅潭鄉鑄造廠 / 青獅潭鄉 /
靈川縣金佛鑄造廠 / 農科所內 /
靈川縣禾家鋪鑄造廠 / 靈川鎮禾家鋪村公所旁 /
靈川縣青獅潭桂岩鑄造廠 / 青獅潭鄉文家村 /
靈川縣棗木鑄造廠 / 潭下鎮棗木村 /
靈川縣青獅潭�鑫鑄造廠 / 青獅潭鄉青獅潭街 /
靈川縣靈福鑄造廠 / 靈川鎮江北村 /
靈川縣潭下中學鑄造廠 / 潭下中學 / 5234
廣西全州縣鑄造廠 / 桂黃路116號 / 4815162
全州成宏農機配件鑄造廠 / 桂黃北路4號 / 4817165
興安縣溶江錦龍鑄造廠 / 溶江農校內 / 07736052638
廣西興安縣雄軒鑄造廠 / 溶江鎮千家村 / 07736053118
興安縣萬年青鑄造廠 / 興安鎮城台路 / 07736220258
興安縣司門中學鑄造廠 / 溶江鎮司門中學內 /
興安機械鑄管廠 / 興安鎮西環路 / 6221291
興安縣溶江農校鑄造廠 / 溶江農校內 / 6052638
興安縣湘漓黃泥坡鑄造廠收購站 / 湘漓鄉黃泥坡 / 9030196
桂林興安鑄造廠 / 供銷社罐頭廠 / 6229378
興安縣溶江鎮千家村公所冶煉鑄件廠 / 溶江千家村公所 /
興安縣溶江千家鑄造廠 / 溶江鎮千家村公所 / 352279
興安縣萬年青鑄造廠 / 興安鎮城台路 / 07736220258
興安縣溶江鎮龍源鑄造廠 / 溶江鎮龍源村公所司門街背後村 /
興安縣溶江蓮塘鑄造廠 / 溶江鎮蓮塘 /
灌陽縣江城特鋼鑄造廠 / 灌陽鎮灌江路 /
龍勝各族自治縣新興鑄造廠 / 龍勝鎮興龍西路 / 7512406
廣西平樂縣機械鑄造有限責任公司 / 沙子鎮金山腳涼亭 / 7683188
平樂縣光明鑄造廠物資購銷經營部 / 平樂鎮月城村 / 7883995
平樂縣同安鎮鑫富機械鑄造廠 / 同安鎮石材開發區 / 13517634093
平樂縣機械鑄造廠 / 沙子鎮金山腳 / 7683477
廣西平樂縣光明鑄造廠 / 附城鄉月城村 / 7883995
荔浦縣大塘鑄造修理廠 / 大塘鄉 /
『柒』 九華山多高
海拔高度是1342米。
九華山,位於河南東南隅的省直管縣固始縣東南境,屬大別山脈中段,為國家4A級景區,觀賞面積80平方公里,是中原地區最大的集「茶、竹、禪、山水情」為一體的生態旅遊勝地。
特點:
在固始西九華山風景區,隨處可見漫山遍野的竹林,鬱郁蔥蔥、婷婷而舞。九華山的竹子品種多、面積大,有毛竹、桂竹、圓竹、楠竹等20多個品種。
上萬畝竹園,從山腳、山腰到山頂,到處都是竹子,高低參差,隨意點染。站在竹林中,呼吸著新鮮的空氣,聆聽著小鳥的歌唱,山風吹起,竹海翻著翠浪,令人心曠神怡,美不勝收。
『捌』 著名風景區有哪些
九寨溝—黃龍!!!
北京:
八達嶺長城
在距北京75公里的延慶縣境內,是明代萬里長城的典型,保存比較完整。
故宮
明清兩代的皇宮,也是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
天安門
原是皇城的正門,有五座城門、上有九楹金碧輝煌的重樓,下臨金水河
和五座漢白玉橋,面對廣闊的廣場。
頤和園
原為帝王的行宮花園,有宮殿、園林建築3000餘處。
天壇
中國現存最大的祭祀建築群。
圓明園
以前是比頤和園更大的一個庭院,已成廢墟,現正逐漸修復。
明十三陵
位於北京市昌平縣,有明朝13個皇帝及其後妃的陵墓。
天津:
天津舊城
天津舊城位於海河上獅子林橋的西面,主要為明清建築。
水上公園
天津水上公園是一所綜合公園,建於1951年。
河北:
山海關
明長城東端的一座關隘,在今河北省秦皇島市東北,依燕山,傍渤海,
形勢險要,有「天下第一關」之稱。
承德避暑山莊
位於承德市的這座離宮,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的場所,也是中國現存最
大的帝王宮苑。
北戴河
位於河北省秦皇島市區西南1500米處,是一處天然海濱浴場,也是我國
著名的海濱避暑勝地。
外八廟
承德的外八廟,是清代修建的一個規模龐大的寺廟群,是一個凝聚了漢、
蒙、藏等多民族建築風格和藝術的古建築寶庫。
山西:
五台山
在山西省五台縣境內,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恆山懸空寺
北嶽恆山在山西省境內綿亘數白里,蒼松翠柏間散布著樓台殿宇,懸崖
峭壁上多鐫有古人題詠。恆山上的懸空寺,在中國眾多的寺廟中,稱得
上是奇妙的建築。
雲崗石窟
在山西大同市西,53個石窟內有51000餘尊佛像,其中最大的佛像高17米。
晉祠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位於太原市西南郊25公里處的懸瓮山麓。
壺口瀑布
壺口瀑布是黃河流域的一大奇觀,是我國第二大瀑布。它位於山西省吉
縣城西南25公里的黃河壺口處。
內蒙:
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即元太祖鐵木真,他曾經是一位叱吒風雲、顯赫一世的蒙古
族英雄,他的業績對於我國各民族的融合河現今版圖的格局具有重要
意義。
山東:
泰山
位於山東省泰安縣,是中國五嶽之一。
曲阜三孔(孔廟、孔府、孔林)
山東省曲阜市春秋時期為魯國都城,也是孔子的故鄉。由於歷代王朝的
統治者尊崇孔子,其後代把孔廟、孔府和幕園建成了輝煌巨大的古建築
群。
蓬萊閣
坐落在山東半島的蓬萊閣,自古就有「仙境」之稱。
嶗山
這座道教名山位於山東半島青島市郊,山海相連,有壯麗的自然景色。
這里的礦泉水也聞名中外。
安徽:
黃山
在安徽省南部,是世界知名的旅遊勝地,以其怪石、奇松、雲海和溫泉
著稱。
九華山
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位於安徽省青陽縣。
屯溪
屯溪山城,位於安徽最南端,是黃山市所在地,也是皖南旅遊經濟區中
心城市。
江蘇:
夫子廟及秦淮河風光
早在六朝時代,秦淮河及夫子廟一帶已是繁華的地區,十里秦淮兩岸是
貴族世家聚居之地,也是文人墨客薈萃的地方。
中山陵
位於南京,是辛亥民主革命的領導人孫中山先生的陵墓。
蘇州園林
蘇州是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因山水秀麗,古典園林嫵媚多姿,享
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之美稱。
虎丘
在蘇州城西北3千米處,風景優美,古跡眾多,有「吳中第一名勝」之譽。
寒山寺
位於蘇州,因為唐朝詩人張繼的一首詩而著名。
太湖
位於江蘇省和浙江省之間,風景秀麗,古跡眾多。
上海:
豫園
座落在上海市老城隍廟內,以點春堂聞名。點春堂是1853年小刀會起義
的指揮所。
東方明珠電視塔
這座高塔的拔而起不僅有效地改善了上海地區的收視及收聽質量,也成
為上海人在九十年代引以為豪的一大景觀。
外灘
外灘曾是西方列強在上海的政治、金融、商務和文化中心......
南京路
南京路是上海著名的商業中心,國內外遊客絡繹不絕地來此觀光購物。
玉佛寺
玉佛寺建於1918年,主要有三個殿室:彌勒殿、大雄寶殿和方丈室。
外白渡橋
在黃浦江上大橋林立的今天,這座古老的鐵橋包含了濃濃的舊上海風韻。
浙江:
杭州西湖
環湖山巒迭翠,繁花茂樹間分布著亭榭樓閣和寶塔、石窟。湖光山色風
景如畫。
靈隱寺
靈隱寺是江南著名古剎之一。它處於西湖西部地飛來峰旁,離西湖不遠。
六和塔
這座七層寶塔位於杭州錢塘江邊。
大運河
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曾是南北漕運要道。
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
這一段風景區的特點是兩岸山色青翠秀麗,江水清澈碧綠,而在山水之
間還分布著許多名勝古跡。
莫干山-天目山-雁盪山
均以獨特的美著稱。
普陀山
浙江省舟山群島中的一座小島,有「海天佛國」之稱。
蘭亭
王羲之,《蘭亭集序》,「鵝池」,曲水流觴......
江西:
廬山
廬山風景區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南36公里處的鄱陽湖畔。全景以廬山為中
心,除山上景區外,還包括山下的觀音橋、秀峰、白鹿洞書院、石鍾山、
龍宮洞和東林寺等景點。
騰王閣
騰王閣自古就被稱為我國江南三大名樓之首。
景德鎮
景德鎮瓷器造型優美,品種繁多,裝飾豐富,風格獨特。瓷質「白如玉、
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景德鎮陶瓷藝術是中國文化寶庫中的重要
財富。
福建:
廈門
廈門是中國東南沿海一座美麗的海濱城市,風景優美,氣候宜人,四季
飄香,素有「海上花園」、「海上明珠」之稱。
武夷山
武夷山是一處絕妙的山水名勝。武夷山有所謂「三三」、「六六」之勝。
惠安
迷人的惠安女。
湖北:
黃鶴樓
唐代詩人崔顥登上黃鶴樓賞景寫下了一首千古流傳的名作:「昔人已
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
川歷歷漢陽樹,芳草戚戚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武當山
武當山又名太和山,位於湖北省西北部的丹江口市境內,是全國重點
風景名勝區之一,也是我國著名的道教名山。
葛洲壩
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是我國已建和正在建的水利工程中最大的一座,
也是舉世矚目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
武漢東湖
東湖盛產多種淡水魚,其中以武昌魚最為名貴。
高嵐風景區
高嵐風景區的名字還不大為人們所熟悉,但是,從山水景觀的角度
上,它完全有資格列入全國水平的風景區之內。
湖南:
岳陽樓
屹立在洞庭湖畔的岳陽樓,是我國古建築中的瑰寶,自古有「洞庭天
下水,岳陽天下樓」之譽。
衡山
衡山又稱南嶽,是我國五嶽之一,位於湖南省衡山縣。
武陵源
武陵源風景區位於湖南省西北部,由張家界市的張家界森林公園、慈
利縣的索溪峪自然保護區和桑植縣的天子山自然保護區組合而成。
張家界
在武陵源景區的西南部,共有五大景區:黃石寨、金鞭溪、腰子寨、
沙刀溝、琵琶溪。
廣東:
深圳錦綉中華
錦綉中華微縮景區是綠的世界、花的世界、美的世界,更是中國的歷
史之窗、文化之窗、旅遊之窗。
中國民俗文化村
中國民俗文化村是國內第一個薈萃各民族的民間藝術、民俗風情和民
居建築於一體的大型文化游覽區。
世界之窗
世界之窗,毗鄰「錦綉中華」和「中國民俗文化村」,是香港中旅集
團在深圳華僑城創建的又一大型文化旅遊景區。將世界奇觀、歷史遺
跡、古今名勝、自然風光、民居、雕塑、繪畫以及民俗風情、民間歌
舞表演匯集一園,再現了一個美妙的世界。
肇慶星湖
肇慶星湖風景區包括七星岩、鼎湖山兩大景區。
海南:
天涯海角
在海南島的最南端,有一處令人神往的游覽勝地,名字叫做「天涯海
角」......
廣西:
桂林灕江風景區
桂林灕江風景區是世界上規模最大、風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游覽區,千
百年來它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桂林灕江風景區以桂林市為中心,
北起興安靈渠,南至陽朔,由灕江一水相連。
河南:
黃河游覽區
位於鄭州市郊的黃河游覽區是70年代才在黃河之濱的荒山上開始建設
的游覽區,到80年代中期,它已有了相當的規模,不僅成為鄭州市最
重要的游覽區,而且在全國也相當知名。
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是我國四大石窟之一,位於洛陽城南12公里。這里有一條伊
水,河兩岸是香山和龍門山。自北魏至晚唐的四百餘年間,古代匠師
在這兩座山上鑿窟建寺,使這里成了舉世聞名的石雕藝術的寶庫。
嵩山
嵩山是我國五嶽之一,位於河南省登封縣境,地處中原,故稱中嶽。
少林寺
少林寺的出名,在很大程度上源於少林拳。特別是前些年拍了幾部以
少林和尚、少林武功為題材的武打影片後,少林寺就更出名了。專程
來少林寺參觀游覽的人絡繹不絕。
四川:
長江三峽風景區
長江三峽以其險峻的地形、綺麗的風光、磅礴的氣勢和眾多的名勝古
跡稱著於世,為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是我國的旅遊熱點。
大寧河小三峽
大寧河小三峽即為著名的巫山小三峽。有人贊頌它「不是三峽,勝似
三峽」,「神矣絕矣,嘆為觀止矣」。
峨眉山
峨眉山屹立在四川盆地西南部,位於峨眉山市西南7公里,東距樂山市
37公里,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樂山大佛
俗稱「游峨眉必朝大佛,朝大佛多游峨眉」,所以樂山大佛是峨眉風
景區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黃龍寺-九寨溝風景區
黃龍寺-九寨溝是一處令人神往的世界級自然風景游覽區,它們位於四
川省松潘、南坪縣境內。黃龍寺、九寨溝毗鄰而居,在自然景觀方面
有很多相似之處。
杜甫草堂
杜甫是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詩人之一,被人們稱為「詩聖」。杜甫草
堂是杜甫的故居,坐落在成都市西郊的浣花溪畔。
武侯祠
武侯祠坐落在成都市郊,佔地56畝,是國內紀念蜀漢丞相諸葛亮的主
要勝跡,也是成都市一個主要的旅遊參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