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天祝縣打柴溝鎮海拔多少
中國甘肅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打柴溝鎮
海拔:2630米
❷ 天祝縣縣城有高原反應嗎
有高原反應的,有提前吃紅景天,到高原吃攜氧片。
❸ 甘肅省武威市天祝縣有那幾個鎮
天祝縣有:華藏寺鎮,打柴溝鎮,安遠鎮,哈溪鎮,炭山嶺鎮,松山鎮,賽什寺鎮,
❹ 天祝縣賽什斯鎮三寶山海拔是多少米
摘要 天祝縣處於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和內蒙古高原的交匯地帶,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海拔在2040-4874米之間!
❺ 天祝在中國的哪
甘肅省武威市下屬的一個自治縣
天祝白氂牛
特色天祝白氂牛養殖是近十幾年來崛起的一項新興產業。近幾年,天祝縣立足特色資源,以市場為導向,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白氂牛生產,加強白氂牛的保種選育和種群擴繁,建立白氂牛擴繁基地,積極扶持白氂牛系列產品的生產加工企業,做大做強龍頭企業,引導農戶發展白氂牛專業化生產,初步建立了「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著力推進白氂牛產業化進程。根據會議安排,現將天祝縣在發展白氂牛產業化方面的主要作法和經驗加以介紹,供會議交流。
一、 基本情況
天祝藏族自治縣位於甘肅省中部,河西走廊東端,是一個以牧為主的少數民族自治縣,是甘肅省九大牧業縣之一,海拔2040-4874米,平均氣溫-1-1.30C,年蒸發量1590.2-1703.2mm,無霜期90-120天,年降水量265.5-632mm,總土地面積1072.39萬畝,天然草原面積587.1萬畝,大小畜存欄64萬頭,其中氂牛存欄8.9萬頭。
天祝白氂牛是天祝縣境內獨有的我國稀有而珍貴的氂牛地方類群,已被列入《甘肅省家畜品種志》和《全國家畜品種志》,是農業部確定的全國七十八個重點保護品種之一,也是甘肅省的特產畜種。它是在原有少量白氂牛的基礎上,經產區各族人民群眾與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在各級政府及主管部門的關心與支持下,不斷選育而發展起來的。2002年全縣白氂牛存欄已達3.95萬頭,占氂牛總數的44%。
白氂牛是分布於天祝縣境內海拔3000米以上高寒草原上的氂牛地方類群,是天祝各族人民賴以生存的基本生活和生產資料。其特性是能在其它家畜難以生存的高寒環境中正常繁衍生息,對寒冷嚴酷、空氣含氧量少、氣壓低的高原生態環境適應性強,能充分利用其它家畜難以利用的高山草原,生產乳、肉、毛、皮等產品。天祝白氂牛渾身是寶,白氂牛尾可製作古典戲裝的胡須、假發、蠅拂及刀劍纓穗等,絨可加工多種高級毛絨呢料和牛絨衫,粗毛是加工地毯的上乘原料;其肉質細嫩味美,色澤鮮紅,適口性好,具有高蛋白質、低脂肪的顯著特點,是無污染的天然綠色食品。經測定,白氂牛肉蛋白質含量達21.13%,較其它牛肉高1-4個百分點,且球蛋白比例較高;含脂肪1.41%,較其它牛肉低3-8個百分點,每千克脂肪中含胡蘿卜素19.2毫克,是普通牛肉的2.65倍,含鈣、磷等礦物質1.15%,並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微量元素和氨基酸,且比例合適,易於吸收。白氂牛肉熱能值高達2297.43千卡/千克,比其它牛肉高600-1000千卡,對增強人體抗病力、細胞活力和器官功能均有顯著作用。白氂牛骨、骨髓是加工高級滋補品-壯骨沖劑及工藝品的主要原料;血液可提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價值高,用途極廣。同時天祝白氂牛又是高原獨特的景觀牛種,和天祝秀美的自然風景融為一體,深受國內外人士的青睞,成為獨特的旅遊資源。天祝白氂牛在天祝特色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在畜牧業產業化發展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❻ 天祝藏族自治縣海拔
天祝縣海拔在2040-4874米之間,處於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和內蒙古高原的交匯地帶,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東靠景泰縣,南接永登縣,北鄰涼州區、古浪縣,西北與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接壤,西與青海省門源、互助、樂都縣毗鄰。境內蘭新鐵路、312國道縱貫南北。地貌以山地為主,位於縣境中部的烏鞘嶺橫亘東西。
天祝,藏語稱華銳,意為英雄部落。天祝藏族自治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第一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地區,屬甘肅省武威市。建縣55年來,全縣各族人民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在黨的民族政策的光輝照耀下,在歷屆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不屈不撓,團結奮斗,在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各行各業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❼ 甘肅武威天祝縣祁連鄉的海拔多高
甘肅武威天祝縣祁連鄉的海拔高度為2339米。
祁連鄉是天祝藏族自治縣轄鄉。1952年設錄述鄉,1958年改祁連公社,1983年設鄉。位於縣境西北部,距縣城162公里。面積489.8平方公里,人口0.8萬。高(壩)祁(連)公路通鄉境。轄天山、邊溝、馬場灘、石達板、老虎溝、岔山、廟台、祁連8個村委會。鄉鎮企業從事採煤和重晶石加工。農業主產小麥、碗豆、油菜子。
❽ 天祝藏族自治縣海拔在多少
天祝縣處於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和內蒙古高原的交匯地帶,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海拔在2040-4874米之間。地貌以山地為主,位於縣境中部的烏鞘嶺橫亘東西。
❾ 求天祝縣的地理位置 自然資源概況
天祝藏族自治縣地處甘肅省中部,武威市南部;位於河西走廊和祁連山東端,東經102°07′~103°46′,北緯36°31′~37°55′之間。東西寬142.6千米,南北長158.4千米,面積7149平方千米,占甘肅省的1.54%,武威市的21.51%。東有景泰縣,西鄰青海省門源、互助、樂都3縣,南接永登縣,北靠涼州區、古浪縣,西北與肅南縣交界。蘭新鐵路和312國道穿境而過。縣城華藏寺鎮東南距省城蘭州145千米,距中川機場80千米,西北距武威市135千米。縣轄8鎮11鄉、17個居民委員會、172個村民委員會、758個村民小組。2005年末,全縣總人口53871戶、212957人,有藏、漢、土、回、蒙古、滿、東鄉、裕固、維吾爾、苗、壯、保安、撒拉等22個民族, 其中少數民族82702人,佔全縣總人口的38.84%。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30人。
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處於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和內蒙古高原的交匯地帶,屬青藏高原東北邊緣,海拔在2040~4874米之間。地貌以山地為主,山脈縱橫,溝谷交錯,多崇山峻嶺。位於縣境中部的烏鞘嶺橫亘東西,是古絲綢之路的咽喉要道,河西走廊門戶,也是內陸河和外流河的分水嶺。河流廣布,水資源豐富,分為石羊河水系(內陸)和黃河水系(外流)兩大水系。地表水年徑流量10.24億立方米, 地下水補給量4.2億立方米。
以烏鞘嶺為界,嶺南屬大陸性高原季風氣候,嶺北屬溫帶大陸性半乾旱氣候,年均氣溫-8~4℃,氣候帶的垂直分布十分明顯,小區域氣侯復雜多變,常有乾旱、冰雹、洪澇、霜凍、風雪等自然災害發生。
全縣有耕地31.8萬畝,草原587萬畝,天然林地286.9萬畝。主要農作物有小麥、油菜、豌豆、青稞、馬鈴薯、大麥、蔬菜等。主要畜種有白氂牛、岔口驛馬、高山細毛羊、絨山羊、黃牛、犏牛、驢、騾等。主要樹種有雲杉、松、柏、樺、楊等喬木和柳、金露梅、沙棘、杜鵑、小檗、錦雞兒等灌木。珍貴野生動物有雪豹、石羊、雪雞、藍馬雞、馬鹿、麝、猞猁等。野生中葯材主要有鹿茸、麝香、黨參、黃芪、羌活、大黃、秦艽、冬蟲夏草等。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礦石有22種,產礦點134處。有色金屬礦主要有鐵、錳、鎳、銅、鉛、鋅、金、鈦、稀土等;非金屬礦主要有煤炭、石膏、磷、重晶石、石灰石、石英石、白雲石、粘土、高嶺土、油頁岩等。
❿ 天祝縣哪裡海拔最高
你好,天祝縣與永登縣西南交界處的海拔最高,可達3000米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