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崑山gdp2021多少億
2021年,崑山全年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700億元,同比增長7%,與2020年同比增長5%相比,逆勢高出2個百分點。
2021年,崑山規上工業產值邁上1萬億元新台階,同比增長12%;進出口總額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同比增長21%,創歷史新高;新增實際使用外資12.2億美元,同比增長16.9%。
簡介。
去年11月,崑山啟動實施新興產業生態聯盟計劃,推出總規模100億元的產業發展投資母基金,發布新顯示、新智造、新醫療、新能源、新材料、新數字「六新」產業「鏈長制」,全力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優勢的新興產業「高地」。
崑山主動對標世行最高標准,連續3年發布營商環境政策,先後推出營商環境白皮書、28條、16條營商環境新政,創新推出「昆如意」營商服務品牌,用足產業發展的「一流區位」、構建轉型升級的「一流生態」、厚植企業服務的「一流環境」。前不久,在2021第十六屆中國全面小康論壇暨首屆中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論壇上,崑山入選「2021年度中國營商環境百佳示範縣市」。
❷ 蘇州如果沒了崑山,常熟,太倉這些縣,GDP還會那麼高嗎
2017年蘇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320億元,排名江蘇省城市第一。在全國300多個城市中(地級市以上),蘇州經濟總量排名全國第七位,僅次於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重慶、天津等6個城市,名列全國294個地級市之首。
(太倉市)
以上四個蘇州代管的縣級市2017年的GDP合計9610億元,占蘇州GDP的比重達到55.5%。沒有這四個縣級市,蘇州的經濟總量將降至萬億元之下。
❸ 最強縣級市工業總產值破萬億,蘇州是如何達到這一成就的
這個縣級市是崑山,由於其靠近上海,受到上海產業轉移的影響,其經濟迅速發展,獲得比較快的增長。作為一個地級市,能夠進入萬億俱樂部,這是讓不少其他省會城市都望塵莫及的。其實崑山能夠長期位列全國百強縣榜首位置,預期地理位置是分不開的,崑山作為蘇州的縣級市,非常靠近上海,早期也是依託上海的影響力,不斷吸引外資,很多東南亞地區的外商成為崑山主流的投資群體,正式有了如此龐大的投資規模,才讓崑山市保持其經濟增長持續領先。
通過對上海人才的引進和吸納,不斷壯大自身的科研實力,為地方的產業轉型提供助力,尤其在高新技術領域,利用靠近上海的優勢,壯大自身的實力。
❹ 崑山屬於幾線城市
崑山屬於三線城市。
崑山,江蘇省轄縣級市,由蘇州市代管,自秦代置縣以來已有2200多年。崑山是「百戲之祖」崑曲的發源地。2010年9月,崑山與維也納、新加坡等五城市獲該年度聯合國人居獎。2016年1月,崑山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評為首批「國家生態園林城市」。
崑山處於長江三角洲太湖平原,境內河網密布,地勢平坦,自西南向東北略呈傾斜,自然坡度較小。地面高程多在2.8~3.7米之間(基準面:吳淞零點),部分高地達5~6米,平均為3.4米。北部為低窪圩區,中部為半高田地區,南部為瀕湖高田地區。
第二產業
2020年,崑山市工業總產值首次突破萬億元,其中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9000億大關,達9000.84億元,比上年增長7.0%。形成1個千億級IT(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產業集群和12個百億級產業集群。
擁有大型工業企業101家,中型工業企業327家。產值超億元企業934家,其中十億元以上企業109家,百億元以上12家。
❺ 崑山市花橋鎮多少人口
崑山市花橋鎮
2014年戶籍人口36457人,外來暫住人口100716人,轄12個社區、3個行政村。
花橋鎮
(江蘇省崑山市花橋鎮)
花橋鎮是江蘇省崑山市轄鎮,與花橋經濟開發區實行「區鎮合一」體制。[1] 鎮域面積50.09平方公里,2014年戶籍人口36457人,外來暫住人口100716人,轄12個社區、3個行政村。[2]
花橋鎮是典型的江南水鄉,經濟結構長期以農業為主,主產水稻、三麥和油菜。改革開放後,第二產業崛起。2006年設立花橋經濟開發區和花橋國際商務城後,服務業成為主導產業。[3] 2014年,花橋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2.5738億元,三次產業比重為0.29:20.54:79.17,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8.2783億元,人均可支配收入32476元,[4] 在全國百強鎮中排名第19位。[5]
花橋鎮地處蘇滬交界處,緊靠上海,有「江蘇東大門,蘇滬大陸橋」之稱,[6] 交通發達便捷,312國道、滬寧高速公路、同三高速公路、京滬鐵路、滬寧城際鐵路、京滬高速鐵路、上海軌道交通11號線穿境而過。花橋鎮先後獲得全國環境優美鎮[7] 、國家衛生鎮[8] 等榮譽稱號,花橋國際商務城先後獲得「中國10大最佳服務外包園區」[9] 、「服務外包認證國家示範區」[10] 等榮譽稱號。
❻ 崑山哪些鎮比較發達
崑山整體都不錯,為您列舉下面兩個比較發達人口比較多的鎮:
1、玉山鎮,為江蘇省蘇州市崑山市下轄鎮,位於崑山市境中部。
2019年,玉山鎮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820億元,增長7.6%;工業總產值1360億元,增長6.2%。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5.08億元,增長5.54%,稅收佔比91.25%。玉山鎮蟬聯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第一。
最新統計人口信息是2017年:鎮人口471275人。
崑山經濟和人口:
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07.31億元,比上年增長5%。其中,稅收收入369.01億元,增長3.7%,稅收收入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90.6%。
2019年末全市擁有市場主體516688戶,成為全省首個市場主體突破50萬戶的縣級市。其中,內資企業(含私營企業)136908戶,外商投資企業5835戶,農民專業合作社487戶,個體工商戶373458戶。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截至2020年11月,崑山市常住人口2092496人。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玉山鎮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花橋鎮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崑山
❼ 小崑山鎮的經濟發展
2008年,小崑山鎮工農業總產值351547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338530萬元,農業總產值13017萬元;社會消費品零售額88363萬元。實現增加值194570萬元,比上一年增加19.1%;財政收入14482.25萬元,比上一年增長9.4%。
2012年,小崑山鎮工農業總產值577036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559646萬元,農業總產值17390萬元;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23521萬元。實現增加值293304萬元,比上年增加11%;財政收入19037.08萬元,比上年減少2.7%。 小崑山地區歷史上以農業為主。2007年農用田面積19367畝,耕田面積16334畝。其中,種植水稻面積12770.71畝,固定性經濟作物5330畝,季節性經濟作物5400畝(熟次),稻田養殖1890畝,精養魚塘2300畝,生態林615畝。2007年全鎮實現農業產值1.2億元,年耕地面積(種植業、林業、畜牧、水產)7346元,種植業畝產值5354元。 2008年,全鎮實現農業總產值1.3億元,比上一年增長4.2%,其中種植業7974萬元,畜牧業2700萬元,漁業2343萬元。
2012年,小崑山鎮完成農業總產值17390萬元,比上一年增長5.2%,其中種植業10279萬元,林業38萬元,畜牧業4079萬元,漁業503萬元,農林牧漁服務業2491萬元。2012年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6202萬元。 2008年,小崑山鎮全鎮共有實體型企業452家;有機械、五金、汽車配件、鍾表電子、電纜電線、光塑機器、針織服裝、塑料、文具等工業種類,工業總產值33.8億元,工業銷售收入34億元,工業利潤1.32億元。
2012年,完成工業總產值億元;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1.7320萬元,其中工業11.3443億元,建築業3.877億元;規模工業總產值46.3597億元,工業銷售產值46.3059億元,其中出口交貨值11.4455億元。 20世紀後期起,個體門店、大小超市應市而開,市場呈現門店多、貨源廣、品種新、價格活、競爭強的態勢,鎮上原有的縣(區)級供銷、糧油等經營也由盛轉衰。2006年12月底,小崑山鎮注冊登記的工商經營戶為2293戶,其巾集體企業256廣,民營企業1789戶,個體工商經營戶248戶。 2008年,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119983萬元,社會消費品零售額88363萬元。
2012年,小崑山鎮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16.9782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為123521億元。商品銷售額142163億元。
❽ 崑山具體有哪幾個區和鄉鎮
崑山市下轄10個鎮、3個國家級園區 。
區:崑山開發區、高新區、綜合保稅區。
鎮:玉山鎮、巴城鎮、花橋鎮、周市鎮、千燈鎮、陸家鎮、張浦鎮、周庄鎮、錦溪鎮、澱山湖鎮。
崑山地理坐標介於東經120°48′21″~121°09′04″、北緯31°06′ 34″~31°32′36″之間,處江蘇省東南部、上海與蘇州之間。
北至東北與常熟、太倉兩市相連,南至東南與上海市嘉定、青浦兩區接壤,西與吳江區、蘇州市區交界。東西最大直線距離33千米,南北48千米,總面積927.7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積佔23.1%。
崑山處於長江三角洲太湖平原,境內河網密布,地勢平坦,自西南向東北略呈傾斜,自然坡度較小。地面高程多在2.8~3.7米之間(基準面:吳淞零點),部分高地達5~6米,平均為3.4米。北部為低窪圩區,中部為半高田地區,南部為瀕湖高田地區。
(8)崑山2017工業總產值多少擴展閱讀:
陸楊鎮的由來
相傳清朝時,有一陸姓大戶居住在此,後來漸漸住戶麇集,此地便稱陸家橋。抗戰勝利後,一度叫作「三塘鄉」,人民公社化運動時期更名為「陸橋公社」,直到1981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陸楊」的稱呼才開始叫起來。
蓬朗鎮的由來
明朝洪武年間,相傳有一塊土神牌隨潮水漂流至此,因此曾被叫做「牌落」。到了弘治年間,崑山有個知縣,叫做楊子器的,嫌「牌落」這個名字叫起來和方言里的「敗落」有點相像,覺得挺不吉利,於是改名為「蓬閬」。1996年,江蘇省人民委員會才將鎮名改稱為現在的「蓬朗」。
❾ 經濟強省江蘇到底強在哪裡
這幾十年的時間中,我國經濟一直在快速的發展著。中國經濟所創造出來的「奇跡」,也讓全球驚嘆。我國用了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就成為了享譽全球的「經濟體」。
如今我國的經濟強到什麼地步呢?我國一些省份乃至地區的GDP總量,已經超過了全球一些「知名國家」。就好比我國的廣東省和江蘇省,兩個地區的GDP總量,都在10萬億左右(約為1.52萬億美元)。
我國的江蘇省和廣東省一直在「你追我趕」,江蘇一直想要超越廣東,但奈何廣東一直不給機會,但兩家的GDP總量一直都非常接近。
這份榜單一經公布就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畢竟相互比較、競爭,成為了很多地區的「家常便飯」。從對比中,也能發現自身的發展狀況。
榜單中的第一名,依舊是我們熟知的崑山。在2018年時,縣級崑山的生產總值已經超過了3800億,2019年時超過了4000億。崑山已經連續十多年位居我國百強縣之首,榜單中的前三名都被江蘇包攬了。
從多項數據中,我們都能看出江蘇的經濟「強勢」,江蘇的很多數據都位居全國前列。
很多人都會說江蘇南北發展「不均衡」,事實上蘇南和蘇北存在著一些差距。但和全國各個省份相比起來,江蘇各地區的發展狀況,還是比較均衡的,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誇張。
❿ 「縣級市」和「區級市」的區別是什麼
1.劃分標准不同:縣級市是城市型區劃,是以城市為核心而設立的;
區級市是為了有效管理城市而將城市型劃分為若幹部分而設立的。
2.規模不同:當一個縣內的某一個鎮發展到一定規模,建成區面積和人口已經符合一個城市的標准時,就會從縣內切割出來設立縣級市,或者將整個縣改為縣級市。
當一個縣級市繼續發展,人口已經達到幾個縣的規模,建成區面積也相當於若干縣城時,就會考慮將城區或整個市域劃分為若干市轄區進行管理。
3.級別不同:縣級市以及大部分的市轄區都是縣級行政單位;
但有的市轄區因為所在城市級別較高,所以級別也會不同。
4.工作重心不同:市以城市工作為重點,兼顧農村;縣以農村為重點,兼顧城市。
5.政府扶持方向不同:各級政府對市城建的方面支持多,對縣的農業,扶貧較多。
縣、市、市轄區的部分行政區域界線的變更,國務院授權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審批;批准變更時,同時報送民政部備案。
鄉、民族鄉、鎮的設立、撤銷、更名和行政區域界線的變更,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駐地的遷移,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審批。
行政公署、區公所、街道辦事處的撤銷、更名、駐地遷移,由依法批准設立各該派出機關的人民政府審批。
各級民政部門分級負責行政區劃的管理工作。各級民政部門在承辦行政區劃變更的工作時,應根據情況分別同民族、人事、財政、外事、城鄉建設、地名等有關部門聯系洽商,
在承辦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區劃變更的工作時,應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和有關民族的代表充分協商擬定。各級民政部門,應建立完整的行政區劃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