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山東膠州經濟以什麼為主
膠州市工業基礎雄厚,全市擁有納稅企業7000多家,其中外資企業1100多家,規模以上企業910家,銷售收入過億元企業337家,工業總產值過千億,發展形成了機械裝備、食品加工、服裝鞋帽、木器傢具四大製造業集群,主營業務收入佔全市規模以上企業的70%以上。今年以來,四大製造業集群逆勢而上,骨幹企業擴大生產,主營業務收入分別增長22%、21%、57%和59%。企業技術創新與品牌創建力度不斷加大,全市有300多家企業建立技術或研發中心,新申請專利480件,增長53.8%,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35.8%,新增省級以上名牌產品6個,著名商標4個,實現了中國名牌產品零的突破。
㈡ 膠州工業園有哪些工廠
青島海能電力設備有限公司、青島旭吉盛工貿有限公司。根據查詢網路地圖得知,膠州工業園內,有青島海能電力設備有限公司、青島旭吉盛工貿有限公司等公司,膠州工業園位於山東省青島市膠州市雲溪路和太湖路之間。
㈢ 超級緊急速跪求答案青島所有的工業園
你寫的不是很清楚啊 你 看看 下面是 青島所有的 你看看有沒有 你要找的 希望你能 用的上
青島環海經濟技術開發區
位於城陽市內,總規劃面積6.69平方公里。市政府已將其列入環膠州灣經濟聚集帶的啟動區域。累計已落戶外 商投資企業63家,其中世界500強企業3家。已形成了以電子、機械、食品、制葯為主體的產業體系。累計合同利 用外資1.5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億美元。2000年,引進項目12個,實際利用外資1816萬美元。
電 話:86-532-4825319
傳 真:86-532-4825300
網 址:http://www.hhkfq.com
E-mail:[email protected]
山東省即墨經濟開發區
轄區面積27.2平方公里。2000年,全面實施了「四園兩區兩街」的整體開發戰略,形成了「區中區」、「區 中園」、「區外園」的全面開發模式,成為帶動全市對外開放快速發展的新「龍頭」。全年新增固定資產2.48億 元,基礎設施投入7000萬元,區內「七通一平」拓展到5.8平方公里。全年引進內外資項目64個,投資額14.2億元, 實際到位資金2.7億元。實現財政收入1010萬元。在全省48個國家級、省級開發區主要經濟排行榜上,由1998年的 第24名躋身前4名。
電 話:7552900
傳 真:7552841
網 址:http://www.jmdvlp.com
E-mail:[email protected]
膠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
與膠州市雲溪街道辦事處合署辦公。規劃面積9.7平方公里。已有5平方公里區域實現「五通一平」。截止 2000年年底,共批准進區項目130個,合同利用外資2.50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69億美元,累計出口創匯7.56億 美元。2000年,批准外資項目14個,合同利用外資4491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595萬美元,完成出口創匯1.75億 美元。2000年,海爾集團在該區征地53.33公頃,投資10億元,開始動工興建海爾配件基地。
膠南市經濟技術開發區
全區面積40平方公里。2000年,引進外資項目10個,實際利用外資2100萬美元;引進內資項目32個,實際到位 內資8000萬元;全區累計已有內資項目120個,外資項目64個,項目總投資3.8億美元。外資企業工業總值15億元, 出口創匯8000萬美元,安排勞動就業6000人,其中瀘河集團膠南分公司年銷售收入1.5億元,利潤1000萬元。
平度經濟開發區
總體規劃面積10.18平方公里。已開發起步區3.8平方公里。累計批准進區項目126個,合同投資額23.4億元, 其中利用外資項目60個、合同利用外資1.98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05億美元。2000年,實現工業增加值3.096億 元,實現各項稅收4043萬元,財政收入2064萬元,出口創匯10419萬美元。計劃到2005年全面完成10.18平方公里的 開發建設,投產項目達到200個,項目總投資完成40億元,年實現工業產值40億元,利稅2.5億元,出口創匯2億美 元,區財政收入1億元。
萊西市經濟技術開發區
總面積10.28平方公里。截止2000年年底,修築硬化道路56條,總長度3.6萬米;建有保稅倉庫、批發市場等; 已興辦外資企業56家,合同利用外資8100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6500萬美元。
嶗山
國家級對外開放先導區
青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000年,青島海洋生物產業園、高新技術出口基地已正式掛牌啟動;成立了青島生命科學院,首期引進8個 生物科學項目;青島軟體園二期、青島海洋大學科技園、浪潮軟體產業基地、鎂合金研發基地等項目已初步達成 建設協議,部分項目已完成開工建設准備。引進天力克生物技術研究所等研發機構12家,累計達到38家。投資 3000多萬元的北京大學學術中心建設順利實施,青島軟體園二期工程吸引了中創軟體、東大阿爾派、浪潮軟體等 軟體企業入園發展。青島科技大學、國際電子商務大學等大專院校落戶園區。高新技術產業規模進一步壯大。新 引進外資高科技項目40個,創業中心新入住創業企業32家。為完善科技「孵化」器網路,出台了《青島高科園科 技創業中心孵化企業管理辦法》,引進「孵化」企業32家;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8家,其總數達到100家。園內高 新技術企業銷售輸入完成175億元。
全年批准外資項目70個,合同利用外資3.7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5億美元。項目引進呈現出投資規模大、 科技含量高的特點,引進了海爾CCT(青島)通訊有限公司、朗訊手機基站、浪潮青島軟體研發基地、永寶鐳射有 限公司等項目。加大第三產業和基礎設施項目招商工作力度,引進了普爾斯馬特超市、海景大酒店、高爾夫遊艇 俱樂部、赤島開發、國家遠洋考察基地和沙子口水產批發市場等項目。出口創匯完成4.5億元。經國家科技部和外 經貿部批准,設立了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基地,並完成發展規劃。
城陽
青島市北膠州灣新產業基地簡介
青島位於太平洋西岸的黃海之濱,環抱著風光秀麗的膠州灣,是中國東部沿海重要的經濟中心城市和沿海開放城市,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聞名中外的風景旅遊勝地。
青島市北膠州灣產業基地坐落在膠州灣畔,是青島市重點規劃建設的國際化、現代化的高新技術加工基地。該基地佔地面積1200餘公頃,是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集產業孵化、出口加工、現代物流、行政管理、商務辦公、金融貿易、文化娛樂、商業居住為一體的現代化新產業基地,基地到機場、港口和青島市區交通十分便利,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青島市北膠州灣產業基地已被全國電子信息系統推廣辦公室和國家建設部列為全國首家數字化園區建設試點單位。數字化園區的建設,是在加工基地基礎配套設施, 達到「八通一平」的基礎上,重點建設和實現基地信息數字化和基地管理智能化兩大系統。加工基地根據「數字化工業園區」建設標准要求,規劃建成四個數字化平台:一是基地數字化網路系統綜合平台;二是基地高科技孵化器數碼大廈智能化平台;三是基地基礎設施及管網數字化平台;四是基地生活小區智能化平台。建成後的基地將為所有入駐企業提供國內領先的一流投資環境,成為加工基地的典範。
主導產業
汽車、船舶及零部件產業
青島紡織工業園
青島紡織工業園位於城陽青大工業園內,規劃佔地900畝,其中包括自用地505畝和招商用地395畝。目前,首批入園企業華金集團與青紡聯集團投資項目進展較快。其中,華金的項目為在園內建立具亞洲先進水平的染紗及針織與梭織織物染整加工中心,項目為國家重點立項支持的國債項目。該項目已於去年10月投產。另外,紡聯集團的寢裝項目也將在今年8月竣工試生產。
新型建材工業園
青島新型建材工業園,一期工程佔地1.4平方公里,自該工業園1999年8月建立以來,截至目前共引進新型建材等項目31個,其中內資項目25個,外資項目6個。合同利用內資3.3億元,合同利用外資1870萬美元。作為新型建材工業園,目前入園的企業擁有的新型專利產品項目多達二十餘個。在一期建材工業園項目佔地基本飽和的情況下,該工業園又一鼓作氣,開辟了規模更宏大的工業園二期工程。二期工程開發總面積7.2平方公里,預計到2005年完成。
地址:流亭趙紅路
青島橡膠工業園
青島橡膠工業園位於城陽區棘洪灘鎮金嶺工業園內,總規劃佔地面積約2000畝。一期項目除建設現代化子午胎生產線外,還有高附加值橡膠製品、乳膠製品、橡膠機械和模具等十幾個項目,估計總投資37.5億元,建成後可實現銷售收入86.2億元,利稅21.8億元,利潤13.4億元,出口創匯1.767億美元。
該園重點建設項目之一--青島黃海橡膠集團公司煉膠中心建成後,將成為亞洲地區最大、最先進的混煉膠生產基地。
青島啤酒工業園
12月31日,伴隨著喜慶的鑼鼓和鞭炮聲,青島啤酒工業園在秀麗的嶗山腳下正式開工建設。這是青島啤酒集團向著"建設國際化大公司"戰略目標邁出的又一個堅實步伐,也是青島啤酒推進產業化升級,實現主品牌發展壯大的有效切入點。
青啤青島啤酒工業園坐落在城陽區夏庄鎮,緊鄰國家級優質水體--嶗山水庫,佔地面積約500畝,一期工程總投資4.1億元人民幣,規劃設計能力為40萬噸。根據規劃設計方案,青島啤酒工業園將引進和採用國際領先水平的生產設備和工藝技術,建成一個集管理科學、綜合效益高、產品科技含量高為一體的,且能代表"百年青啤"形象的中國啤酒業樣板工業園。
黃島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
「九五」期間,累計合同利用外資15.5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1億美元,分別是「八五」的1.6倍、3倍;引 進1000萬美元以上的外資大項目58個,其中過億美元的大項目3個、世界500強企業15家。2000年,出口外匯6.45億美元,是1995年的1.7倍。對外勞務輸出發展迅速,企業境外投資實現突破。對外招商引資的步伐加快。海爾、 海信、頤中、國風、北海船廠等企業相繼入區設立工業園;寶鋼、中儲股份等國內大企業也相繼入駐;澳柯瑪、輕騎、雙星等駐區企業的規模迅速擴大,成為對外進行經濟技術合作的重要載體。
「九五」期間,全區企業技術創新項目累計列入市級以上科技計劃137項、國家級科技計劃26項,取得市級以 上科技成果26項。新發展高新技術企業41家,累計達到48家。高新技術產品產值佔全區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39.3%。
「十五」期間,隨著青島市經濟中心的西移,全區將積極實施經濟國際化、大項目、高科技、城市化、港區 聯動「五大發展戰略」,為2010年基本建成以現代港口、先進工業、國際貿易、旅遊度假為主要特色的功能完善、文明法制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新城區奠定堅實基礎。全區主要經濟指標:國內生產總值、地方財政收入、外貿出口總額年均分別增長28%、15%、18%,到2005年分別達到300億元、12億元、15億美元;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 率達到50%左右;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比例達到50%以上;個體私營經濟實現的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25~30%;稅收佔全區地方財政收入的比例達到15%左右;城市人口達到19.5萬人,占總人口的比例 達到65%,建成區面積擴大到54平方公里。實際利用外資累計達到15億美元。
青島經濟開發區汽車產業園
一、青島經濟開發區概況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是1984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首批全國14個沿海經濟技術開發區之一,是青島市的重要組成部分,總面積274.1平方公里,總人口40萬。
建區以來,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從改善投資環境入手,遵循國際慣例,高效的保障、優質的服務吸引了世界上5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國內20多個省區的投資者前來投資。如今的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集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保稅區、高新技術產業實驗區和旅遊度假區為一體,金融商貿第三產業相協調、功能齊全的現代化綜合性經濟新區,已經建設成為世人注目的青島改革和對外開放的窗口。
21世紀,青島市政府實施了「挺進西海岸」戰略,以「大港口、大工業、大旅遊」為特色,在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構建新的經濟發展重心。2003年青島港貨物吞吐量達1.4億噸,國際集裝箱集裝箱吐量完成424萬TEU,居中國沿海港口第三位。到2004年,將達到年吞吐量1.6億噸、集裝箱500萬TEU,到2010年,將達到年吞吐量2億噸、集裝箱1000萬TEU。自2003年起,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著力構築「四大基地」(家電電子、石化、汽車集裝箱造船、鋼鐵),建設「六大項目」(大煉油、汽車、造船、鋼鐵、港口、集裝箱),並實施基礎設施建設「十大工程」,使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城區功能更加完善。開發區南臨黃海,西依小珠山,自然旅遊資源豐富,擁有國際旅遊業最推崇的三「S」資源:大海、陽光、沙灘,同時還擁有國家森林公園。
二、開發區產業發展概況及園區建設
1. 開發區汽車工業發展概況
到2003年底,青島開發區從事汽車生產行業的企業有4家,其中微型汽車生產企業1家,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3家,擁有資產總額6.49億元,其中固定資產3.94億元,擁有職工485人,2003年完成工業總產值7939萬元,實現產品銷售收入6456萬元,工業增加值2342萬元,利潤總額為2831萬元。
隨著近幾年的發展,青島開發區汽車行業已經具有一定的生產規模,主要產品包括:頤中汽車公司的年產10萬輛,科瑞特汽配的150萬套剎車片,輝門活塞公司的高檔活塞200萬套,新意達汽配公司的離合器片350噸。其中,科瑞特汽配公司已經與有關汽車生產廠家建立了供貨關系。新意達汽配公司也是高新技術企業,其產品除滿足當地市場需求外,還出口其他國家和地區。輝門活塞公司擁有先進的生產技術、設備和管理經驗,產品檔次相對較高,產品有相當的競爭實力。
2.青島開發區頤中汽車工業園
頤中汽車工業園位於青島開發區、規劃佔地650畝(約43萬平方米),該工業園位於黃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太行山路,靠近前灣港,瀕臨青黃高速公路、同三高速公路和膠黃鐵路,公路、鐵路、海運交通非常發達,地理位置優越。一期建設由頤中集團投資近5億元,已建成8萬平方米的廠房和公用配套設施,設備調試、安裝已完成。二期規劃佔地面積1600畝。頤中汽車工業園規劃總投資8億元人民幣(約1億美元),並與中國一汽集團合作生產。
三、汽車工業重點發展的領域
1.加快發展乘用車行業。目前青島轎車業的發展仍比較滯後,雖然頤中汽車開創了青島乘用車業發展的先河,然而到目前為止,由於管理及經驗等多方面原因,企業正在重組。青島轎車業的匱乏,亟待國際發達生產企業的加入,以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管理經驗、優秀的專業人才、一流的生產設備。青島市政府對發展轎車的定位是高起步,高水平、大規模。不久的將來,青島的轎車會以全新的形象展示於世界面前。
2.發展專用汽車和工程機械。青島市大、重型工業用車及專業用車的生產及研發優勢明顯,並在國內已處於領先地位,其中尤其以掛車、半掛車的生產處於前列。目前以青島特汽集團生產的系列專用半掛車為主,如消防車半掛車,集箱運輸半掛車、自卸半掛車、廂式運輸車、車輛運輸車、保溫車、冷藏車半掛車等。
3. 鼓勵發展汽車車橋、汽車電子設備等科技含量較高的配件生產業,進一步提升青島汽車配件業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圍繞整車項目的發展,對發動機、變速箱、後視探測儀、空調、車載電話及數字化儀錶板等關鍵零部件產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形成規模效應突出的產業群。做大做強青島開發區現有的剎車片、制動器、離合器摩擦片、線束等汽車零部件產品。
頤中汽車工業園
頤中汽車公司是由頤中(青島)汽車沖件有限公司和頤中(青島)運輸車輛有限公司組成。整個汽車工業園佔地640畝,一期建設由頤中集團投資近5億元,已建成8萬平方米的廠房和公用配套設施,設備調試、安裝已全面展開。公司自1998年3月開工建設,至今年已走過四個年頭。經過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第一輛頤中汽車於2000年12月15日整車下線。從公司的長遠發展考慮,汽車籌建辦正在與國外大公司洽談合作意向。
地址:開發區太行山路587號
澳柯瑪工業園
澳柯瑪工業園是我國重要的家電生產基地,位於經濟技術開發區,佔地1000畝,擁有國家級技術開發中心,具備年產150萬台冰櫃、50萬台冰箱和展示櫃、150萬台空調器、2000萬只鋰離子電池生產能力。
海西灣船舶工業園
船舶工業園所在的海西灣位於膠州灣口南側,地理條件得天獨厚。工業園總體規劃佔地面積近4平方公里,設有大型船塢4座、深水碼頭4890米及其全部配套工程,年造船能力180萬噸,年修船能力201艘,預計近期總投資42億元。工程完工後,海西灣將成為具有修船、造船、建造海洋平台和製造大型鋼結構等綜合能力的國內一流、世界先進的大型船舶工業基地之一。申奧成功以來,青島北海船廠加快了老廠搬遷、新廠建設步伐。目前,進入基地的30米寬主幹路已打通,西區800米長的子堰也近完工。
地址:開發區薛家島倒觀山
海信信息產業園
海信青島信息產業園坐落於國家級的青島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總佔地面積1200畝、總投資20億元。是海信集團面向21世紀建設的技術先進的現代化電子、通訊、信息3C產業園區。項目主要有多媒體電視、背投影電視、CDMA手機及基站、計算機以及模具、注塑噴塗等。產業園主要項目投產後可形成年產電子產品300萬台;計算機100萬台;手機(基站)250萬部的生產能力。全面投產後的信息產業園在規模、技術和設備水平上都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海信信息產業園的建成標志著海信3C產業結構的圓滿凸現,標志著海信產業結構正從鞏固製造業的同時向增值服務業過渡,標志著海信正向一個技術密集型的現代化大而強的企業集團邁進,也標志著海信又一次創業的開始。
地址:開發區團結路18號
國風生物海洋葯物工業園
國風生物海洋葯物工業園位於開發區內,總投資7億元,它以青島國風葯業股份有限公司為主體,是一座集海洋葯物、生物工程、現代中成葯的研發和生產於一體的新型現代化醫葯工業園區。園區共佔地1000餘畝,分三期建成。一期投入為3億元,2000年9月下旬開工,2001年2月正式啟動,2002年上半年完成試生產。達產後可形成年產30億片劑、2億膠囊劑、500噸顆粒、5億瓶口服液的生產規模,預計可實現年銷售收入13億元、利稅2億元。
地址:松花江路88號
平度
海信家電工業園
投資近5億元人民幣,引進當代國際領先變頻空調生產技術的平度白色家電產業園--海信家電工業園於1997年4月建成投產。目前,一期工程佔地305畝,單體廠房5萬平方米,擁有國際領先的變頻空調生產技術與設備。同時,引進了目前世界上先進的全自動氦檢漏裝置、熱量計量室、配套國內先進的整機成套檢測線,輔之以按國際質量認證體系標准建立的質量保證體系,年產空調百萬套。2001年8月,二期擴建工程動工,二期工程建築面積達6萬平米,用於生產商用一拖多空調、高能效比變頻空調,生產能力達250萬套。總面積已達700畝的青島海信家電工業園,成為目前中國研發實力雄厚、質保體系完善、規模強大的變頻空調生產基地。
地址:平度南村鎮海信家電工業園
青島(同和)汽車零部件產業區
青島(同和)汽車零部件產業區位於平度市南郊,是外向型工業加工區,總體規劃面積8.8平方公里,啟動區面積3平方公里。園區所在的同和鎮被建設部命名為全國17個小城鎮建設示範鎮之一,是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全國青年文明社區,連續多年獲山東省社會治安先進單位稱號。現已有包括世界500強LG,以及TDK、TOKO在內的80多家外資企業,100餘家內資企業入駐,並形成了汽車配件、電子、暖通設備、傢具出口四大產業,成為中外企業投資的一方熱土。
即墨
青島服裝工業園
青島服裝工業園於2000年年初動工,園區坐落於即墨市區西北部,總開發面積達7.7平方公里,目標是建成以紡織、電子等高新產業為主體,融生產、加工、科技、信息、商貿於一體的新型工業園。這也是山東省目前規劃面積最大的紡織服裝工業園區。2001年,工業園招商引資取得突破性進展。全年引進外資項目10個,合同利用外資12275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706萬美元,引進內資項目9個,合同利用外資17240萬元,實際利用內資1.3億元。
地址:即墨市西北關村委
即發服裝工業園
即發集團的針織大工業拉動了自身國際貿易的規模化發展。"即發工業園"建設,就是即發集團適應這一發展要求的戰略性決策。從1999年開始規劃設計,2000年2月20日正式動工興建。整個園區佔地面積1000餘畝,計劃投資10億元,到「十五」末全部建成,形成30億元的出口生產能力。一期工程僅用了7個月的時間,一個外衣製造廠、一個內衣廠和一個染色後整理廠,已於2000年10月19日竣工投產,引進國際針織行業最先進的生產設備1100多台套,實現了當年規劃、當年建成、當年投產、當年見效的項目投資建設新記錄,同時完成了園區「七通一平」基礎建設。2000年9月份開工建設、2001年7月26日竣工投產的二期工程,包括與日本國等國內外著名跨國公司合資組建的「青島華日彩印有限公司」、「青島華信印花有限公司」和「青島頤和針織有限公司」,使企業達到了集約化管理的要求。
區位優勢:「即發工業園」位於國家生態自然保護區和青島市旅遊勝地馬山東側,南偎青島港和流亭國際機場,西鄰濟(濟南)青(青島)、青(青島)銀(銀川)高速公路,近靠青(青島)威(威海)、青(青島)煙(煙台)一及公路,環境幽雅、交通便利,是企業生產經營的黃金寶地。
政策優勢:「即發工業園」是青島市「十大」工業園區「服裝工業園」的「園中園」,享受青島市級工業園區的優惠政策。
膠州
海爾(膠州)國際工業園
海爾(膠州)國際工業園佔地800畝,是海爾集團為實施國際化戰略,優化零部件采購、分供而實施的一項重要工程。該園於2000年下半年開始建設,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已初具規模,先後有海潤電子、海爾世紀精密注塑、海爾金華塑膠、海毅塑膠、海爾新材料研發中心、海永利電腦板等外國獨資或中外合資企業建成投產,世界500強企業之一--愛默生公司也積極加入進去,其電機生產公司廠房建設已完工,即將投產。
地址:膠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海爾國際工業園
膠南市
雙星輪胎工業園
地址:膠南開發區青島路95號
參考資料:http://www.cnqd.net/kfrt/tzyq/gy.htm
㈣ 膠州都有哪些區
膠州市是山東省的一個縣級市,由於是縣級市,不包含區。
膠州全市轄鎮12個,其中有阜安、中雲、膠北、三里河、膠東、九龍6個街道,李哥庄、膠萊、膠西、里岔、鋪集、洋河6個鎮。其中九龍街道辦事處、膠東街道辦事處、三里河街道辦事處、膠北街道辦事處、李哥庄鎮、膠萊鎮6個街道為國家級膠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行政區域。
㈤ 青島膠州有哪些工業園,分別有哪些企業
膠州灣工業園是最大的,企業也是最多的
,
在就有南關工業園,北關工業園,阜安工業園,營海工業園等,還有鄉鎮的工業園太多了
㈥ 膠州有哪些鎮
截止2019年,膠州有4個鎮,8個街道,另設有1個開發區、1個旅遊區:阜安街道、中雲街道、三里河街道、九龍街道、膠東街道、膠北街道、膠萊街道、李哥庄鎮、鋪集鎮、里岔鎮、膠西街道、洋河鎮、膠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大沽河省級生態旅遊度假區。
膠州市,地處山東半島西南部,膠州灣西北岸,東鄰青島市城陽區、即墨區,西靠高密市、諸城市,南接西海岸新區,北連平度市。介於北緯36°00′—36°30′,東經119°37′—120°12′之間,總面積1324平方千米。
(6)膠州市一共有多少工業區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1949年,膠縣劃為15個區。
1953年撤膠河縣,劃入膠縣3個區,全縣共為18個區。
1955年,全縣將18個區劃為12個區。
1958年,全縣12個區改置為26個鄉。
1958年,全縣劃為15個人民公社,後析置為19個。
2012年7月,撤銷馬店鎮、膠萊鎮,設立新的膠萊鎮。
2019年8月,膠萊鎮、膠西鎮撤鎮設街道辦事處。
㈦ 大家怎樣看待青島市膠州現在及未來的發展
青島膠州現在正在快速發展,青島未來將融入青島,發展前景廣闊。
膠州現在正快速發展。膠東國際機場在加快建設,將在2019年完工交付啟用。膠東國際機場規格標准很高,堪比首都國際機場,啟用用將會大大帶動膠州甚至青島的航空相關產業的發展。
地鐵8號線也在加快建設,膠州還有其他規劃的地鐵線路,將把膠州和青島市區連接起來,進一步提升膠州的交通便利性。
青島大學已經在膠州經濟開發區規劃了新校區,青島大學的到來,將會進一步帶動膠州教育房產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即墨已經劃區,而膠州作為膠州灣的一部分,膠州如果劃區,青島的市區將會連成一片,更好的偕同發展,膠州劃區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
根據青島三灣三城的發展規劃,青島將重點發展膠州灣,靈山灣,鰲山灣三個重點城市區域中心。膠州屬於膠州灣城市區域發展的一部分,也是膠州灣發展的一個閉環,膠州的未來發展將和膠州灣發展一起,前景廣闊。
現在膠州房價均價在9000多到10000多,相比2017年之前房價已經漲了一倍多,房價已經很高。
膠州現在少海,空港,經濟開發區板塊,房多人少配套相對不足,但是房價很高。膠州新房賣得很多,但是膠州的二手房成交量很低,二手房很不好賣。所以膠州投資買房時間成本很高,投資買房風險也很大。
膠州現在因為沒限購,膠州來自外地的投資買房需求很多,房價還有上漲的可能。不過投資買房需求在抬升了膠州房價的同時,也提升了膠州買房的風險。如果膠州限購,房價降的可能性很大。
所以,膠州現在正在快速發展,未來發展前景也非常廣闊。膠州現在和未來都有發展,但目前膠州買房投資風險很大,買房投資請謹慎。
如果有其他關於房子的問題,歡迎評論交流,關注私信,謝謝。
青島膠州已經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在這快車道上車能跑多快還要看當地政府部門有沒有改革,創業的勇氣和擔當!從粵港澳大灣區,鄭州東區,上海臨港這些跑在經濟改革發展前列的排頭兵,我們可以看出,大發展需要大政策支持,也需要一片廣闊的土地來承載。上合組織合作示範區,青島向杭州,南京,成都等新一線城市的追趕,無疑是 歷史 發展機遇。山東的焦慮緊迫感,今日青島轉型的陣痛,是壓力也是動力。機遇有了,動力也有,新興產業要落地,人才要引進,這些需要大格局,高眼光,好規劃,需要一片沃土,需要好的政策,需要好的服務,需要去掉種種限制。往北進,大規劃,大格局,強輻射力,形成圈,培養帶動周邊城市發展,根深才能枝繁葉茂,青島任重而道遠,膠州應在新的 歷史 機遇下當仁不讓,勇立潮頭,發展!發展!發展!發展才是硬道理。未來不是靠等的,也不是原本有的,更不要抱著天上掉餡餅的心態等著給,要奮斗,要擼起袖子干起來,跑起來,彎下腰,膠州的未來才可期,否則只是雲雲爾。
青島重心北移、城區北擴的大手筆規劃,是膠州現在和未來最大的發展優勢。青島南部的發展空間已進入極限,向北擴充是空間所迫、成本倒逼、發展需要、官民共識,因此青島出台了大灣區城市、「三灣三城」規劃藍圖,並且已經在基礎設施、綜合交通、產業結構、公共服務資源等多個方面,開始布局灣底區域。膠州是必不可缺的一極,其優勢也是顯而易見的,未來發展不可限量。
第一,受益於大灣區城市規劃。 近年來青島規劃了大灣區城市建設和「三灣三城」規劃,重心北移已成為既定事實,紅島區域早晚會成為青島大灣區城市的中心,膠州將成為連接西海岸與城陽、即墨的必經之地,更與即墨成為北岸城區發展的「左膀右臂」,是發展大灣區城市必不可少的重要一極,潛力確實巨大。
第二,受益於自身的多重利好。 近年來,膠州依託優越的區位優勢和自身的不懈努力,迎來了一大批看得見、摸得著、叫得響的發展利好,如:4F級機場、8號地鐵線、高鐵、跨海連接大橋、四大國字型大小平台、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撤市設區預期等等,使膠州真正融入了青島都市圈,為其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第三, 受益於廣闊的腹地優勢。 青島未來的發展布局基本是,紅島以南以 旅遊 業、金融業、高端服務業、商業、餐飲業等為主,以北則以環保型工業、製造業、加工業、物流業、鄉村 旅遊 業等為主。膠州空間廣闊,又擁有機場便利,有優勢承接原青島市區的產業轉移,可與南部各區實行補位發展,既為大青島解決了發展空間問題,又為自身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第四,受益於獨特的門戶優勢。 膠州歷來就是青島連接省城、出入膠東半島、聯系西部內地的必經之地;同時,膠州是膠州灣的一部分,缺少膠州的話,大灣區城市規劃、「三灣三城」、三城聯動等規劃,統統難以圓滿;另外,它還是西海岸新區與北部城區、董家口港口與膠東機場連接的大通道。也因此,膠州劃區已為期不遠,必將為其未來崛起插上騰飛的翅膀。
近年來,膠州市經濟 社會 發展較快,綜合實力不斷增強。膠州市經濟總量突破千億,目前又有膠東國際機場的建設契機,發展勢頭強勁。
對於膠州未來的發展方向,在《青島市國民經濟和 社會 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2016-2020)中,青島市對膠州的定位是「門戶膠州」。
官方表述如下:「發揮半島綜合交通樞紐優勢,依託膠州城區、少海片區、國家級開發區推進產城融合發展,依託多式聯運中心提升物流集散服務功能,依託新機場有序開發建設臨空經濟區,建設門戶樞紐型現代化中等城市」。
2017年底,膠州市政府發布《膠東臨空經濟示範區產業規劃》,內容針對新機場未來能帶來的巨大經濟效益,制定了規劃。青島作為全國僅有的10個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之一,是最早獲批的示範區,除了青島,還有鄭州、重慶、北京、上海、廣州、成都、長沙、貴陽、杭州。
可見,空港對於青島的重要性以及對於膠州下一步發展的重要性。
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具體有什麼好處?最直觀的變化就是航空產業布局和臨空產業相關的重大項目落地,在履行國家戰略的同時,區域經濟、城市建設層級都會有極大提升。反映到民生領域,則是能帶動城市基建完善,讓城市更宜居,並催生出大量的就業機會。
根據規劃,膠東臨空經濟示範區將圍繞航空製造、研發、科創、物流、會展商務領域展開建設。膠州作為青島市老牌的工業區市,藉此機會正好可以優化完善商業、 科技 、文化、 旅遊 等城區功能,成為青島市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力量。
不敢妄斷,隨口而言,不喜勿噴!
對於膠州,我有以下幾點看法,
1,山東力推青島為國家中心城市,在不遠將來,如果要做到青濰城市圈,或者青島有更大圖謀,市政府必須西遷,按照目前布局來看,機場為紅島配套,高鐵基本都經過紅島中轉!地鐵紅島四通八達!目的以及意義非常明顯!紅島興則膠州貴!
2,膠東機場作為面向東北亞地區最大機場,年客流量據說3000萬以上,會為膠州帶來多少經濟增長不好說,高鐵,地鐵,機場,三層聯動,也是便利通達!帶來經濟體量也是龐大!
3,青島大學膠州校區佔地3000餘畝,位於膠州市國家級產業新區,西安交大早已布局在此,青島幼兒師范也已經選址建校!據說當時不想給青大這么多地,因為地實在太貴,大約每畝600萬以上,附加條件就是青島大學附屬醫學院在膠州建院,應該也已經動工!膠州還沒有3甲醫院,如果少海板塊在建的上海東方醫院順利投產,加青醫就會有兩家3甲醫院!說實話,只青島大學,帶來的影響就不是一般的大!
4,膠州灣跨海大橋膠州支線,應該很快就會建好通車,膠州國家級產業開發區到達青島海爾路應該也就是30分鍾左右!這是質的飛躍,半小時生活圈!
5,說點暫時看不見的,地鐵支線據說有兩條,三條,也是比較好的利好!
6,膠州劃區,其實已經不是事了,很快!當然,膠州西部發展確實很差,我覺得大概5年以後,也就可以開始大力折騰了,政府現在有錢,地太貴了!銀盛泰在膠州拿地成本樓面價大概都6000多7000左右了!
7,現在均價10000左右,進步空間我覺得還是有很大,多少年以後即便跌,我估計也不會跌倒這個價!
沒去過膠州。但是我知道膠州的位置,也知道現在海爾集團遷到膠州市了,如果海爾集團遷到膠州了,那它可以前景光明。
你好,作為在膠州生活四年,青島生活了十一點的人民群眾,我想說說自己的看法。
膠州的交通作為膠州人,最自傲的應該是膠東膠東新機場的修建吧。機場開放、隨之開放的還有縱貫膠州至青島的地鐵8號線,隨著這兩個龐然大物的修建成功,膠州市的出行乃至進市區都會極大的方便。在某一個層面上來說,會促進經濟的發展,但這些並不足以讓膠州有一個質的飛躍。
膠州的無奈膠州作為縣級市,擁有者獨立管轄的能力,所以在青島市從二線城市進入到現在准一線城市的行列中時,膠州的進步並不矚目。在青島將即墨劃區、分出高新區之後,城陽成為了青島接下來十年的重中之重,即墨在青島市的規劃下一片大好形勢,城陽的未來之城讓很多青島人翹首以盼,可膠州依然是那個膠州,機場地鐵的開通帶動了房價,帶不動的是人們的生活水平。
膠州的未來僅僅機場和8號線帶來的人口流動效應自然是對膠州的經濟刺激不大,但是膠州確正在修建兩所大學和一座醫院。僅僅大學帶來的經濟效益就可以讓膠州迅速發展,更何況除此之外還有五條軌道,高鐵站以及上面提到的新機場。我相信膠州未來的形勢是好的,但是這個周期要等的時間比較長可能是五年,也有可能是十年,可即便最終,恐怕也很難和城陽、即墨之類媲美。但就現在來說,什麼都沒有建成的情況下房價的飛漲讓很多人十分難受。
近幾年,在青島三灣三城大規劃加持下,各種利好也惠及膠州,使得膠州步入發展的快車道!
隨著膠東國際機場的到來,青島地鐵8號線的開通,膠州灣跨海大橋膠州連接線的開通,上合示範區的設立,青島大學膠州校區的引進等、一波利好逐漸在膠州的落地,再加上膠州即將撤市劃區的規劃,使得膠州逐漸融入大青島都市圈!
目前膠州可分為五個片區:老城區、新城區、產業新區、少海片區、空港經濟區!
膠州上一個十年!
膠州上一個十年,實現了老城區銜接新城區建設的方向,設立了新城區的發展的定位!實現了少海片區和產業新區由無到有,由荒地、淤泥灘,到高樓林立,產業聚集的巨變!膠東機場的落地,空港經濟區的從無到有,再到膠東鎮農村城鎮化的加速轉變!這些都在表明膠州正在高速發展!
(當然了有人可能會說少海,或者產業新區那邊不見個人影,竟是房子,房子比人都多!我想說的是,任何一個城市的擴張發展,都是地產先行,沒有房地產,估計現在少海及產業新區還是一片灘塗!所以只有房子建立起來,隨著配套的逐漸成熟,人流量才能慢慢上來,由荒無人煙到繁花似錦,必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膠州下一個十年會怎麼樣,城市如何發展定位?產業如何布局?
首先我們先從膠州的地理位置說起!
膠州市處在膠州灣底部,是青島發展三灣三城不可缺少的一環。缺少了膠州,青島無法形成青島經濟圈的整體閉環布局。
其次從位置上看!
膠州屬於青島的窗口,青島前往內地的主要交通運輸道路,一多部分都經過膠州,再加上流亭機場的遷來和自有的港口碼頭,實現了海陸空三維一體的交通格局,那麼膠州的地理位置就不言而喻了!
由於膠州的地理位置的突出優勢,膠州未來的產業發展,物流運輸業會占據膠州的半壁江山。
再者由於青島市內幾區,未來會實現產業升級,生產製造業會逐步遷移邊緣化,那麼膠州擁有大面積的土地和三維的交通網路,之前不適合在青島核心區的生產製造企業將會擇址膠州,同時也會引來大量生產製造勞動型產業!所以未來十年膠州的生產製造業在膠州整個產業布局中會佔有相當一部分權重!
總之:我認為膠州在未來的產業發展中,物流運輸與生產製造業將會占據膠州產業大部分權重!
總結 :現在膠州正在處在發展的快車道,待劃區之後,將會在大青島的整體布局下發展的更具有條理,更佳完善!
膠州市的發展,其實更依賴於青島市整個的整體的提高而帶來的輻射效果。對於膠東的新機場。其實大家也不要太過於迷信。(這有點像股票上市前的炒作。實體價值,對於直接投資者被誇大了一些。)即使是全世界最繁忙的日本東京機場。機場的附近也根本就不繁華。因為高空管制,以及噪音。在機場附近並不適合什麼商圈。(如果是在周圍有更好選擇的情況下。)機場的建立,其實在流亭機場的時候,已經給了很好的指標作用。流亭機場附近無論是房價,周邊環境。商業的熱鬧的程度,青島本地人都有目共睹。基本上和15年前年前沒有什麼差別。隨著地鐵帶來的整個城市的交通便捷,膠州市肯定也會相對的,比現在繁榮度百分之二十三十。其實這已經很了不起了。
膠州未來的發展潛力還是非常大的。
雖然近兩年膠州房價炒的過高,樓市過熱,存在虛高的嫌疑,但不得不說膠州還是有許多非常利好的消息,未來的發展甚至可能超過城陽,即墨區。
青島國際新機場阻礙膠州發展?
青島新機場落在了膠州,很多人認為新機場不會給膠州帶來什麼好處,反而還會成為膠州未來發展的阻礙,城陽的流亭機場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其實筆者以為不然。膠東國際機場等級是4F級,流亭機場是4E級,在等級上首先就沒有可比性。其次臨空經濟示範區是國家級戰略,必將帶來更多優惠的政策和相應的管理措施,是目前流亭機場所不具備的。從目前規劃來看,青島新機場將肩負著打造東北亞航空樞紐的重任,建成後將不僅僅面向的是青島地區,而是整個東北亞,格局之大也是流亭機場無法達到的。最後,新機場遠離膠州市中心,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機場對膠州市中心的干擾。
而新機場將會給膠州帶來更多的高端產業,服務業,以及大量的人口和就業,成為青島對外開放的樞紐和窗口。
膠州劃區只是時間問題
膠州劃區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但毋庸置疑的是,膠州劃區是必然,而至於何時劃區真的只是時間問題。
環膠州灣是青島市打造的中心灣區,三灣三城的構想雖然很宏大,但依照現在青島市的實力很難來拉大這個框架。所以現在青島市政府的主要任務在全力打造中心灣區,可以說這是青島的門面。而環膠州灣中膠州卻是重要的一環,沒有膠州,青島城區將無法連成一片,三城聯動那也無從談起。
上合示範區核心區落戶膠州
上合示範區是中央提出來的,給予了更高的定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合示範區是全國唯一,其含金量要比自貿區高的多,如果能夠抓住此次機遇,那麼必將為膠州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膠州坐擁海陸空港聯運樞紐,有多個國家級平台,臨空經濟示範區,經濟技術開發區,上合示範區,膠州灣國際物流園。膠州在建2所三甲醫院,青島大學膠州校區落地,膠州地鐵開通等等,無一不預示著膠州未來發展的前景十分廣闊。
㈧ 膠州每個區域的劃分
截至2019年,轄6個鎮、6個街道辦事處、811個行政村、65個社區(居委會),戶籍人口82.8萬人,膠州市人民政府駐三里河街道。
1、街道
阜安街道辦事處、中雲街道辦事處、三里河街道辦事處、九龍街道辦事處、膠東街道辦事處、膠北街道辦事處。
2、鎮
膠萊鎮、李哥庄鎮、鋪集鎮、里岔鎮、膠西鎮、洋河鎮。
3、開發區:
膠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始建於1992年4月,同年12月被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開發區
3、旅遊區:
大沽河省級生態旅遊度假區。2016年1月,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復少海國際省級旅遊度假區更名為大沽河省級生態旅遊度假區。同年6月,經青島市編委批准,青島大沽河省級生態旅遊度假區正式成立。
(8)膠州市一共有多少工業區擴展閱讀:
2017年11月14日上午,中央文明辦發布了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和復查確認繼續保留榮譽稱號的往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膠州市在全國50個(縣)縣級市中位列第一,成為青島市唯一入選的區市。
此外,先後獲評全國法治創建先進市、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全國首批小微企業信用體系建設試驗區等稱號。
在全省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測評中榮獲青島市第一、全省第三,在青島市科學發展電話民意測評中連續三年獲評第一,群眾對幹部作風滿意度評價連續三年位居青島十區市首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膠州市
㈨ 青島有多少海爾工業園
一看就知道以上的幾位不是海爾集團的員工,連青島幾個海爾工業園都不知道。
我雖然不是海爾員工的,但好歹曾經在海爾工作過十年,我來回答你吧:
海爾在青島有六個工業園,分別是:
1海爾工業園,位於青島市高科園海爾路1號,是海爾集團的總部,也是海爾在全國的第一個工業園,裡面有空調、洗衣機、模具等事業部。
2海爾信息產業園,就在海爾工業園的南邊,兩個工業園緊挨著,但是兩個工業園,中間隔一條河,有一個所謂的海爾橋相連接,信息產業園嘛,主要是信息產品如電視、手機為主,當然海爾大學也座落在信息園。
3海爾開發區工業園,位於黃島,海爾集團帶「特」字的事業部都在黃島,如特冰,特鋼等,另外小家電類和熱水器類也全在開發區工業園。
4海爾膠州工業園,也叫海爾國際工業園,位於膠州市,不過這個工業園裡面大部分企業並不直屬海爾集團,很多是海爾的合作供貨商在裡面。
5海爾平度工業園,這個工業園和海信工業園緊挨在一起,海爾集團副總裁柴永森是平度人,這個項目也算是他為家鄉爭取的吧。
6海爾膠南工業園,這個工業園是海爾在全國的第十三個工業園,主要以洗衣機、微波爐、電視機和空調等為主。
另外除了以上工業園外,在萊西還有一個號稱是海爾國際冰箱工業園的,不過那個工業園是掛羊頭賣狗肉而已,不要相信,其實海爾在那邊並沒有什麼投資。
青島下屬的五個縣級市唯有即墨和海爾一點瓜葛沒有,很久以前倒曾經有個青島岳豐海爾電業有限公司和海爾有聯系,後來不知道怎麼就不存在了。據說即墨有個企業家看不起海爾,從而導致張瑞敏很不喜歡即墨,所以在即墨沒有一分錢的投資。不過這都是傳說,真正是什麼原因不明,咱們也就是聽著一樂罷了。
不知道以上信息是否對你有幫助,我雖然不在海爾了,但對海爾還是有感情的。
㈩ 膠州在哪
膠州市地處黃海之濱、膠州灣畔,是山東半島連結內陸各省市及進出青島、煙台、威海和通往青島港、黃島前灣港的重要交通樞紐。1987年2 月經國務院批准,在青島地區第一個撤縣設市,成為山東省第一批15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連續三屆跨入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行列,山東省首批小康縣市,並被命名為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全市現轄13處鄉鎮5個街道辦事處,78萬人,總面積1210平方公里,其中市建成區面積26平方公里,常駐人口28萬人。
膠州是華夏文明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 文化燦爛。4000年前,即有先民在這里刀耕漁獵、繁衍生息。商業貿易相當發達,唐宋時期曾是全國五大商埠之一、長江以北唯一的通商口岸,素有「金膠州」之美稱。膠州人傑地靈,創造了世界聞名的新石器時代原始氏族社會的三里河文化,有西漢祓國舊址,明代養馬城「牧馬城」遺址,清代著名書畫篆刻藝術家、被列為「揚州八怪」之一的左筆高手高鳳翰故居舊址,以及大量的古葬墓、古廟宇和金石碑刻、書畫詩文。勤勞智慧的膠州人民孕育了豐富多採的民間文藝,具有300 多年歷史的「膠州大秧歌」馳名中外,全國保留劇種膠州茂腔及民間戲曲、剪紙繪畫等也都在國內外有一定的藝術影響力。
一、歷史文化
膠州是華夏文明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 文化燦爛。4000年前,即有先民在這里刀耕漁獵、繁衍生息。商業貿易相當發達,唐宋時期曾是全國五大商埠之一、長江以北唯一的通商口岸,素有「金膠州」之美稱。膠州人傑地靈,創造了世界聞名的新石器時代原始氏族社會的三里河文化,有西漢祓國舊址,明代養馬城「牧馬城」遺址,清代著名書畫篆刻藝術家、被列為「揚州八怪」之一的左筆高手高鳳翰故居舊址,以及大量的古葬墓、古廟宇和金石碑刻、書畫詩文。勤勞智慧的膠州人民孕育了豐富多採的民間文藝,具有300 多年歷史的「膠州大秧歌」馳名中外,全國保留劇種膠州茂腔及民間戲曲、剪紙繪畫等也都在國內外有一定的藝術影響力。
二、自然條件
膠州自然條件優越。氣候溫和,四季分明,物產豐富。 現已探明或開採的礦產有重晶石、螢石、石墨、陶土、膨潤土、珍珠岩、石英砂等。東南隅有25公裏海岸線,沿海灘塗5.6萬畝, 另有淡養水面3.8萬畝、海養水面4萬畝、蝦池2 萬畝。水產品有對蝦、鯧魚、黃姑魚、帶魚、鯉魚、羅菲魚、光魚、河蟹、雜色蛤等200餘種。境內有大沽河、 膠萊河、膠河、墨水河、洋河等5條主要河流, 山洲水庫、青年水庫等56座水庫,1.5 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境內盛產小麥、玉米、花生、大椒、果品、蔬菜等,膠州大白菜、膠州大椒干、「里岔黑」瘦肉型豬馳名中外。
三、交通通訊
膠州交通通訊發達,基礎設施完善。全市已構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膠濟、膠黃、膠新鐵路橫貫境內,環膠州灣高速公路、濟(南)青(島)、同(江)三(亞)高速公路及204 國道等高等級公路縱橫交錯,境內有機場、漁港碼頭各1處, 市區距青島港、黃島前灣港分別為40公里和35公里,距青島流亭國際機場40公里。現代化綜合電信網路已經形成,開通程式控制電話19.8萬門,電話每百戶擁有率達86%。城市日供電能力達到576萬KWH,日供水能力達到6萬立方米。擁有山東省最大的污水處理廠——氧化塘,日處理污水3萬噸.
四、經濟戰略
近幾年來,膠州立足實際,放大區位優勢,把對外開放作為強市之路,借外力激活力。2000年初提出了「苦幹三年經濟綜合實力進入全省先進縣市行列」的奮斗目標,圍繞這一目標,全市上下牢固樹立「工業立市、商貿活市、科技興市、品牌強市」四種意識,大力實施「對外開放、民營經濟、經營城市」三大帶動戰略,加快培育開放型、民營型、園區型、臨港型、農副產品加工型五大特色經濟。2000、2001、2002連續三年經濟綜合考核居青島五市首位。2000年列全省最具發展活力縣(市)第2位。2005年綜合經濟實力列全國百強縣(市)第33位,基本競爭力列第31位。
五、現代工業
膠州市堅持「工業立市」方針,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快。近年來,膠州市以工業園區為載體,以重點項目為抓手,按照改造傳統產業、培植壯大支柱產業、加快發展新興產業的思路,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先後建起了皮革城、電子工業園、農副產品加工區、紡織染整工業園等一批專業特色園,促進了產業項目的集聚發展,培育形成了四大主導產業,即以中集集裝箱、歐堡鍋爐為龍頭的金屬結構業;以大明、世原為龍頭的皮革製鞋業;以海爾、澳柯瑪為龍頭的電子製造業;以福生、大洋等為龍頭的農副產品加工業四大支柱產業。培育形成了十大重點產品,即汽車配件、皮革服裝、新型建材、綠色食品、大口徑直縫焊管、復合不銹鋼、染料中間體、醫葯中間體、耐克運動鞋、各類鐵塔等。
六、園區建設
膠州市積極實施園區帶動戰略,經濟國際化進程不斷加快。近幾年,膠州市堅持園區布局團地化、園區投入多元化、園區發展責任化,不斷創新辦園方式,大力推行政府辦園、企業辦園、外商辦園等多種模式,多元化投入,市場化運作,著力提升園區建設檔次,全力構築招商引資新高地。目前全市工業園已發展到25個,形成了東部工業區、市辦工業園、鎮村工業園聯動發展,韓國、日本、台灣工業園特色集聚,海爾、澳柯瑪等產業園包片開發的園區經濟發展格局。目前,園區開發建成69平方公里,基礎設施投入18億元,廠房建築面積580多萬平方米,全市80%以上的項目落戶園區,安置勞動力就業18萬人,年增加職工收入近11億元。園區經濟成為膠州發展的品牌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