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6�1 湖南株洲有哪些旅遊景點
神農公園、文化園、石峰公園、炎帝廣場(傍晚最好玩) 石峰公園,神龍公園。株洲縣有大京水庫 其餘有炎帝陵(炎陵縣)還有溫泉,15元一次很便宜 攸縣有個旅遊區,叫白龍洞,比較有名。 還有酒埠江也好玩。 炎陵還有個桃源洞國家森林公園,避暑的最佳選擇!那而空氣特清新!樹木鬱郁蔥蔥,感覺好爽!還有很多瀑布!最大的那個珠簾瀑布,含有很多對人體有益的氧離子 七一路那邊有很多KTV,晚上很好玩,不過要注意安全。 酒埠江位於攸縣東部的湘贛交界地帶,總面積232平方公里,公園內以岩溶洞穴地質遺跡景觀為主體,融峰、洞、橋、泉、峽、瀑於一身,構成了天然的岩溶地貌博物館,其洞天奇觀和岩溶世界十分罕見,具有全國乃至國際對比意義
❷ 長沙名勝古跡與當時歷史背景的詳細介紹
長沙名勝古跡 �
馬王堆漢墓
【馬王堆漢墓】長沙市雨花區文物保護單位。馬王堆位於長沙市東郊瀏陽河的西南岸、長瀏公路北側。距市中心約4公里,屬長沙市芙蓉區東屯渡鄉。原為河灣平地中隆起的一個大土堆,為五代時期楚王馬殷及其家族的墓地,故名馬王堆。堆上有東西兩冢,形似馬鞍,又稱馬鞍堆。堆上分布西漢墓3座,一號墓位於東冢稍偏北,墓主為二號墓墓主之妻辛追;二號墓位於西冢,墓主為西漢長沙王丞相、?侯利蒼,死於呂後二年(前186);三號墓位於東冢一號墓的南端,墓主為?侯之子。一號墓於1972年1月16日至4月28日由湖南省博物館配合馬王堆療養院的基建工程發掘。1973年11月至1974年對二、三號墓進行了發掘。三墓均為長方形土坑豎穴,由封土、墓道、墓坑和墓室組成,方向正北。封墓填坑情況基本相同,棺槨四周及頂部填塞30~50厘米厚的木炭,底部及木炭層外均以白膏泥封固,最後填五花土夯實。三墓均為棺槨數重。二號墓因被盜,屍骨腐爛無存,三號墓僅存骨架。一號墓屍體保存完整,皮膚淺褐黃色,潤澤有彈性,五官清楚,黃黑色頭發,口內尚存牙齒16顆,經鑒定為女性,年齡50歲左右,身高1.54米,體重34.3公斤。經解剖,死者生前患嚴重冠心病和多發性膽結石等多種疾病,其腸胃內有甜瓜子138粒。出土時,棺內有20厘米深的無色透明液體。三座墓葬中,一、三號墓隨葬器物保存完好,兩墓各出土器物2000多件,可分為帛書和帛畫、簡牘、漆器、樂器、兵器、陶器、木俑、絲織品、竹笥及其他等10大類。帛畫5幅,兩幅為引魂升天圖,兩幅為出行儀仗圖,一幅為氣功強身圖,色彩鮮艷,技法精妙。帛書20餘件,內容有《易經》、《老子》(甲本和乙本)、《戰國策》,以及天文、歷法、五行、雜占等術數方面的書籍,總字數10萬字以上。另外還有兩幅地圖,為西漢長沙國地形圖和南部駐軍圖。這些珍貴文物,有的是從未見過的新資料,有的與傳世文獻有不同程度的出入。簡牘共922支,其中醫書竹簡190支、木牘10支,內容有"八益""七孫(損)",涉及黃帝、彭祖等人,很可能與已佚的《黃帝內經》有關。漆器共500件,大多數為木胎,上有花紋和文字。器形有鼎、盒、壺、鈁、盤、盂、耳杯、耳杯盒、奩、案、幾、卮、勺、匕及屏風等10餘種。樂器共8件,其中瑟、竽各2件,七弦琴1件,簫2件,竽律1套,竽律管一套共12支。其中琴、簫、竽及竽律都是首次發現的西漢樂器及樂律。兵器38件,有戈、矛、劍、弓、弩、矢及矢服、兵器架等。陶器共51件。木俑共266件。絲織品有兩大類,一類衣物成品,一類是未經使用的成幅織品,如紗、絹、綺、錦等,共61卷。絲織品共有20餘種顏色。竹笥共98個,裡面盛放的隨葬品有衣物和絲織品、食物、中草葯和其他植物、模型明器等。此外,墓中還出土博具1套,銅鏡、角質梳篦等梳妝用具2套,"辛追"印章1枚,及竹木雜器。二號墓被盜掘後殘存的器物中,最重要的是三方印章:一為玉質私印,陰刻篆文"利蒼",另二方為銅質明器官印,陰刻篆文"?侯之印"和"長沙丞相"。�
西漢長沙王室墓
【西漢長沙王室墓】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位於長沙市望城坡古墳垸。佔地面積1萬多平方米,由主墓和三座呈品字形環拱主墓的陪葬坑組成。墓主為西漢早期長沙國某代王後。1993年2~7月,長沙市文物保護管理委員會辦公室、長沙市文物工作隊配合湖南省財經專科學校基建工程對該墓進行了發掘。主墓為一帶斜坡式墓道的岩坑豎穴木槨墓,全長37米,寬近16米,深約10米。分內外二層槨室,外槨四周用400餘根粗短木材層層環繞疊壘,規模巨大,結構嚴謹,氣勢恢宏,宛如一座漢代"地下宮殿"。該墓由"梓宮"(棺柩)、"便房"(棺房)、"黃腸題湊"(短木枋)、"外藏槨"(迴廊)等部分組成。這一整套埋葬制度正是《史記》、《漢書》中提到的"天子之制"。其墓主的地位、葬制均在馬王堆漢墓之上。該墓雖曾多次被盜,仍出土了金、玉、漆、陶等類文物2000餘件。其中大批漆器對深入研究西漢早期器物有重大價值,特別是出土了3件五弦漆築,為全國首次發現的先秦兩漢時期相和樂器的實物,對於中國古音樂史的研究有重大意義。該墓出土的另一件文房用品--漆盒硯長台,亦稱稀世珍品。漆硯盒寬約20厘米、高12厘米,硯石圓形,嵌於漆盒中,旁側還配置墨塊,裝飾精美,構思奇巧,十分罕見,可稱之為漢硯中的佼佼者。� � �
麓山寺
【麓山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長沙嶽麓山腰。為湖南最古老的寺院之一。始建於西晉泰始四年(268),初名慧光寺,唐初易名麓山寺。明神宗萬曆年間賜名萬壽禪林,清時改稱萬壽宮。民國初年復麓山寺名。古寺幾經修葺,至民國初年,殿宇尚完整,保持原有格局。1944年,日機轟炸,寺大部被毀,僅存觀音閣,今寺均為重建,基本上恢復了舊貌。坐西朝東,中軸線上依次為山門、彌勒殿、大雄寶殿、觀音閣。南北兩側輔以禪堂、齋舍。其中以大殿為全寺核心建築,面闊7間,重檐歇山頂,副階周匝,外形及柱網均仿唐建築風格。殿內重塑釋迦牟尼佛、葯師、琉璃光佛、阿彌陀佛。寺自西晉至今,歷時1700餘年,既是宗教活動場所,又為歷代文人騷客遊憩題詠之處,唐杜甫曾有"寺門高開洞庭野,殿腳插入赤沙湖"之句。唐開元十八年(730),李邕撰《麓山寺碑》,至今尚存。觀音閣有"萬億香海水,千百日月光"門聯,傳為麓山寺創始人法崇禪師所題。1983年,國務院公布麓山寺為重點開放的寺院之一。現寺內設宗教專門管理機構,接待中外遊客及宗教界人士。�
橘洲
【橘洲】長沙市文物保護單位。又稱橘子洲。位於長沙市區湘江中。為長沙市重點名勝之一。全洲南北縱長3公里,最窄處僅40米,面積51公頃。相傳西晉惠帝永興二年(305)始成此洲,以產佳橘而得名。元代洲上建有水陸寺,因而又稱水陸洲,寺廟久已無存。唐宋以來,以風景秀麗著稱,"江天暮雪"為瀟湘八景之一。1904年後,長沙辟為對外開放的商埠,洲上曾建有英領事館和長沙新關。1962年,橘子洲頭辟為水陸洲公園,1967年更名為橘洲公園。公園佔地14.15公頃,遍植美橘,成為橘園,有37個品種、2359株橘樹。金秋季節,紅橘綴滿枝頭,觀賞遊人如織。四周碧竹環擁,兩岸亭廊相對,綠草如茵,藤架如傘。臨江最南端古洞庭宮舊址上建有望江亭,憑欄俯瞰,江水滔滔,如在巨輪上。亭旁建有詩詞碑,高4.8米,北面鐫刻毛澤東手書"橘子洲頭"四字,南面鐫刻毛澤東手書《沁園春·長沙》詞一首� �
嶽麓書院
【嶽麓書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長沙市嶽麓山東麓青楓峽口。北宋開寶九年(976)由潭州(今長沙)太守朱洞創建,咸平二年(999)經州守李允擴建,形成講學、藏書、供祀三位一體的基本規制。大中祥符八年(1015),宋真宗召見山長周式,並頒賜"嶽麓書院"匾額,於是名聞天下。南宋乾道元年(1165),湖南安撫使劉珙復建,並延請張�NC12B�主教事,使書院出現鼎盛局面。張�NC12B�反對科舉利祿之學,以培養傳道濟民的人才為辦學指導思想,其"循序漸進"、"博約相須"、"學思並進"、"知行互發"、"慎思審擇"等教學方法,至今仍有借鑒之處。乾道三年,朱熹自閩來訪,交流學術,一時成為盛事。紹熙五年(1194),朱熹任湖南安撫使再至潭州,擴建書院,延請大儒,頒《白鹿洞書院教條》於嶽麓書院,使規制一新,道傳三湘。嶽麓書院被比作先秦時的"洙泗"、"鄒魯",與嵩陽書院(河南)、白鹿洞書院(廬山)、應天書院(河南)一起,並稱為宋代四大書院。張、朱主講時期,培養了大批人才,如吳獵、趙方、彭龜年、游久言、游九功、陳琦等,被稱為"嶽麓巨子"。宋末元兵南下,書院諸生抗元守城,"荷戈登陴,死者什九"。元代以後,學院屢毀屢建,時廢時興,歷經滄桑,不輟優良學風,培養出大批棟梁之材,真可謂"惟楚有材,於斯為盛"。陶澍、魏源、左宗棠、曾國藩、郭嵩燾、李元度、唐才常、沈藎等,概出於此。光緒二十九年(1903),巡撫趙爾巽奏廢書院,改為湖南高等學堂,後又改為高等師范。1918年湖南高等工業專門學校遷此,1926年成立湖南大學。1953~1959年,湖南師范學院、中南土建學院相繼使用書院房屋,1960~1961年,移交湖南大學使用。現存建築為清代所建。1980年,湖南人民政府決定撥款修復嶽麓書院,1986年10月5日正式對外開放。修復後的書院,佔地2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7030平方米。主軸線上依次為前門、赫曦台、大門、二門、講堂、御書樓及主體建築文廟、百泉軒,大門兩側為齋舍。另有崇道祠、四箴亭、濂溪祠、船山祠,分別祀張朱、二程、周敦頤和王船山。
❸ 常德有哪些寺廟
南禪寺
位於五台縣城西南22公里處的陽白鄉李家莊附近的陽白溝小銀河的北岸,距東冶鎮35公里。
南禪寺是一處唐代寺廟,是我國現存寺廟中歷史最久的一處唐代原建建築物。寺院重建十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
澧州文廟又名科學宮。位於城關鎮文化街49號。創建於北宋乾德三年(965),明洪武元年(1368),遷今址。整個建築中軸線上自南往北有頭門、半月池(上架狀元橋)、欞星門、大成門、大成殿、崇聖祠6進。
夾山寺
詳細地址:常德石門縣
葯山寺 位於新洲以南的棠華鄉葯山,原名慈雲寺
太陽山樑王廟
詳細地址:常德城西北30里
洛浦寺 在縣城東北11公里豬娘背山麓。
廟山寺院 座落在臨澧縣縣城南側,東依廟山,北臨同歡水庫,西接太浮山,南望常德城,緊鄰207國道
古大同寺 位於津市窯坡鄉境內大同山上,始建於860年
屈原廟
詳細地址:市城東日鐵街閘口
❹ 線路景點推薦,長沙自駕游去哪好玩
長沙周末去哪玩 長沙周邊登山推薦
嶽麓山交通:嶽麓山景區位於長沙嶽麓區,想要登山的網友乘坐公交車十分方便。景區東大門與湖南大學東方紅廣場大門(即南大門)為大多數人登山的主要入口。902、913、152路車可抵達嶽麓山東大門。旅遊1線、立珊專線、202、132路可抵達嶽麓山南大門。
黑糜峰 交通:黑糜峰位於望城境內,北距長沙市約30公里。很多人以為黑糜峰位於望城,應該在河西,其實不然。如果你從長沙市區去黑糜峰,走芙蓉路一直往北,經過丁字鎮以後不是很久,你就能看到路邊有「黑糜峰國家森林公園」的指引牌,跟著指引牌一直走,你就會來到公園入口。長沙市區沒有公交線路可以到達黑糜峰,只有芙蓉北路的長沙汽車北站有直達黑糜峰森林公園的中巴,所以自駕是你最好的選擇。
書堂山,在湖南長沙市北五十里,今望城區書堂山街道書堂山村,山上建有書堂寺。唐代大書法家歐陽詢及其子歐陽通曾在此山讀書,書堂寺即歐陽家族之書堂故址。書堂山景色綺麗,今存洗筆泉等遺跡,以「書堂八景」為代表特徵。書堂「八景」分別是:讀書台址、玉案攤書、洗筆泉池、太子圍圩、雙楓夾道、檜柏連珠、稻香泉涌、歐陽閣峙。清嘉慶《統一志》載:「書堂志,在長沙縣北五十里書堂山,唐歐陽詢及子通讀書此山,讀書台即其書堂故址。」書堂山主峰海拔196.2m,山形酷似筆架,故又稱筆架山。
烏山位於望城烏山鎮,烏山鎮在湘江以西,望城區中部,東接高塘嶺鎮,西抵寧鄉縣,距長沙市區19公里,有溈水、八曲河流經境內匯入湘江。烏山高峰聳立鎮南,山勢巍峨,峰巒競秀,有「洞庭南岸第一山」的美譽。清代詩人王文清登曾有詩:「渴呼峰頂寒泉出,俯拾平原沃壤多。極目長沙秋色遠,祝融吹葉下湘波。」烏山以竹海聞名,延綿成片,高低起伏。
影珠山 交通:影珠山位於長沙縣東北部,分東、西影珠兩山,有大小峰巒70餘座,是長沙與汨羅的界山。從星沙上京港澳高速公路一路驅車向北,穿福臨鎮,由廣福出口下高速,到影珠山不過1小時而已。如果從長沙縣城(星沙)走107國道,經過安沙鎮、青山鋪,在青山鋪鎮的「三角坪」處往右(107直走往岳陽),約15分鍾就到影珠山腳。
道吾山 交通:道吾山座落在瀏陽市城北6.5公里處,山下是「319」高等級國道和「106」國道的交匯點,距省城長沙65公里,距黃花機場40公里。出長沙星沙收費站,上長永高速到永安收費站,直走上瀏永高等級公路(319國道江西方向),過蕉溪嶺隧道直走至轉盤處(瀏陽工業品市場),左轉上環線到第一個紅綠燈左轉走瀏陽防疫站門口,再走就是道吾山了。
大圍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瀏陽市東北部,距長沙148公里。它以森林茂盛,資源豐富,風景秀麗,氣候宜人,被稱為「湘東綠色明珠」。大圍山國家森林公園面7萬余畝,境內群山環抱,立峻挺拔,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植被豐富,種類繁多。原始次生林和人工林渾然一體,形成一片綠色的海洋。大圍山曾經是湘東最大的佛教勝地,有玉泉寺、陳真人廟、七星廟、白面將軍廟、紅蓮寺等大型寺廟遺址。
❺ 湘陰那個地方最好玩
長沙火車附近交通便利 比較可以的酒店有 萬怡商務酒店 就在火車站出站口旁邊 對面有999三九楚雲大酒店 QQ電腦城上面有一個凱旋國際酒店 這幾個是明碼標價的正規酒店。其他的最好不要去 特別是火車站拉客住宿的人 基本上都是情色詐騙。 去長沙學院(也就是長沙大學)火車站坐136路 不堵車的話 50分鍾
去中南林業科技大學(也就是林科大)7路長沙火車站開往汽車南站的 以上票價都是2塊請自備零錢 無人售票 。 長沙的士起步6塊2公里 打表計費 比較正規一般不存在亂收費情況。 為了了保險你下車一定要索取發票,不給發票的安規定可以不給的士費。需要提醒你的是發票是你發生糾紛的唯一憑證,有了它你就什麼都不要怕直接打上面的投訴電話。情況屬實你除了可以獲得兩倍的車費賠償外,還可以得到長沙市公共事業管理處對的士司機的500塊以上的罰款。
下面是長沙的介紹有些長 但是實在慢慢看
長沙簡介:
中國湖南省省會,美稱「星城」,城市面積556.33平方公里,人口647.6萬人(2007),其中主城區人口280餘萬,位於湖南省中部,湘江下游,京廣鐵路線上,是一座具有3000年歷史的「楚漢名城」,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和首批對外開放的旅遊城市之一。
市人民政府駐嶽麓區嶽麓大道,郵編:410005。代碼:430100。區號:0731。拼音:Changsha Shi。
長沙是湖南省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交通、通信、金融中心,是一座以機械、紡織、商貿和食品加工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工商業城市,亦是中西部地區主要的區域性中心城市之一。
長沙市總面積為1.18萬平方公里,其中主城區面積598平方公里,1個縣級市為面積5007平方公里,3個縣的面積為6264平方公里。
區
嶽麓區。面積139平方千米。人口68萬。郵政編碼410006。區人民政府駐金星北路一段517號。
芙蓉區。面積42平方千米。人口67萬。郵政編碼410011。區人民政府駐人民東路62號。
天心區。面積74平方千米。人口52萬。郵政編碼410002。區人民政府駐湘府路9號。
開福區。面積187平方千米。人口53萬。郵政編碼410005。區人民政府駐蔡鍔北路393號。
雨花區。面積114平方千米。人口56萬。郵政編碼410007。區人民政府駐香樟東路4號。
縣級市
瀏陽市。面積5007平方千米,人口132萬。郵政編碼410300。市人民政府駐淮川街道。
縣
長沙縣。面積1997平方千米。人口 73萬。郵政編碼410100。縣人民政府駐星沙鎮。
望城縣。面積1361平方千米。人口 70萬。郵政編碼00。縣人民政府駐高塘嶺鎮。
寧鄉縣。面積2906平方千米。人口121萬。郵政編碼410600。縣人民政府駐玉潭鎮。
[ 長沙人以信仰佛教為主,少數信仰道教。城內最大的寺廟是古開福寺,每年香火十分旺盛。另外嶽麓山上有古麓山寺;洪山廟地區有洪山寺;寧鄉有密印寺等,望城有新建的洗心禪寺(湖南之最); 都是長沙地區重要的廟宇。長沙人也愛去衡山的南嶽大廟燒香拜佛,多以祈福為目的。在長沙的維吾爾族和回族等少數民族信仰伊斯蘭教,現在也有不少年輕人信仰基督教。
[編輯本段]交通
長沙湘江三橋橋頭長沙是中國中部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陸、水、空交通皆較發達、便利。
鐵路交通
長沙與株洲形成共同鐵路樞紐。總投資986億元的武廣客運專線(武漢——長沙——廣州)已於2005年在長沙首先動工。杭長客運專線(杭州——南昌——長沙)也於同年批復。長沙目前有一個客運站,並正在長沙雨花區黎托鄉建設新長沙站。貨運站有一等貨運站長沙北站,二等貨運站樹木嶺站,三等貨運站長沙南站。
連接的鐵路網線有京廣鐵路、湘黔鐵路(株洲)、浙贛鐵路(株洲)、石長鐵路、洛湛鐵路(長沙寧鄉)
公路交通
城區主幹道有五一大道、芙蓉路、韶山路、中山路、黃興路、湘江路、瀟湘大道、人民路和「六橋三環」。
六橋三環:橘子洲大橋(一橋)、銀盆嶺大橋(二橋)、猴子石大橋(三橋)、三汊磯大橋(四橋)、黑石鋪大橋(五橋)、月亮島大橋(六橋)、長沙一環線、長沙二環線、長沙三環線。
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