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欽州最差工業是哪個

欽州最差工業是哪個

發布時間:2023-01-12 18:07:54

❶ 廣西欽州港經濟開發區的欽州工業

1、概況 欽州港後方陸域開闊,未開發的土地多、環境容量大、深水岸線長,在廣西南北欽防沿海經濟區發展規劃中被定位為臨海工業港,發展現代臨海工業有其得天獨厚的條件。隨著廣西開放型經濟發展和區域發展重點向沿海地區轉移,欽州港憑借其獨特的資源、區位優勢,將逐漸成為廣西最重要的臨海大型工業區,並為對外建立粵、港、澳、瓊地區的東南亞地區的密切聯系,對內依託廣西及中西部的廣闊腹地,形成面向國內國際兩個市場,以高新技術和海洋經濟為龍頭的現代產業體系,促進其工業化進程提供良好的發展空間。
欽州港在廣西沿海區域經濟規劃中於重要突出的地位,作為臨海工業港和廣西未來重要工業基地來規劃建設,開發區目前規劃有大欖坪重工業區、金鼓江工業區和果子山工業區。首期規劃的加工工業區已起步建設,制葯、建材、磷酸工業、電子廠、食品廠、酒精廠、鐵合金廠、潤滑油加工廠等工業項目紛紛進園落戶,240萬千瓦火力發電廠、瀝青廠、電解鋅廠、糧油加工廠等招商引資和廣西區布局的臨海工業項目進展順利。2001年,工業產值實現同比增長201.72%。欽州港臨海工業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2、工業發展規劃
充分利用本地、周邊和腹地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食品、鋁材加工、建材、制葯、化工等為主的資源型工業。
充分利用良好的港口優勢,大力發展石化、修造船、冶金、化工為主的大型臨海工業。
充分利用沿海的區位優勢,大力發展以電子信息技術、生物工程等為主的知識密集型和智力密集型高新技術產業。
充分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和市場,大力發展兩頭在外的出口加工工業。
總之,要形成食品加工、鋁材加工、精細化工、中成葯、有色金屬深加工、新型建材和原油加工八大工業基地。
今後五年,要初步建成2—3個大型骨幹工業項目和一批中小型工業企業,按照「一區多園」的發展戰略,要爭取建設大型臨海工業園區、石化工業園、葯業工業園、出口加工工業園、有色金屬工業園、能源工業園等,建成廣西沿海新興的工業園,形成欽州市新的經濟增長點。
3.工業項目 1.中石油1000萬噸級煉油項目。中石油集團公司在欽州注冊成立了中石油廣西石化分公司,負責該項目建設。項目總投資128億元,計劃2008年建成投產。預計年銷售收入288億元,年利稅47億元。項目可研報告已完成,並已通過了環評,廠區三通一平已完成,配套工程10萬噸級油碼頭即將開工。30萬噸級油碼頭及航道工程已開展前期工作,罐區、常減壓工程的初設工作已全面開展。
2.欽州燃煤電廠工程。項目規劃總裝機容量240萬千瓦,分兩期建設。一期工程2×60萬千瓦,項目投資52億元。該項目於2005年3月10日獲國家發改委核准,2005年5月23日正式開工建設,計劃於2007年年底前建成發電。
3.金桂林漿紙一體化工程。項目總投資418.8億元,年產漿180萬噸、紙310萬噸。項目一期投資81.79億元,年產漿30萬噸、高檔紙60萬噸。項目一期於2005年11月7日獲國家發改委核准。項目已於2006年10月17日正式開工。
4.廣西東油瀝青項目。該項目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控股。一期工程總投資3億元,於2002年7月動工建設,2003年10月投產,2005年6月完成改擴建,形成年加工原油100萬噸的規模。主要產品有汽油、柴油、石腦油、潤滑油等系列產品,年可創工業產值約30億元。
5.廣西木薯綜合開發產業示範工程。該項目由廣西天昌投資公司投資興建,總投資23億元,年產50萬噸無水酒精、17萬噸變性澱粉及50萬噸蛋白飼料、乙醛、木薯專用肥等。一期工程年產10萬噸木薯酒精項目。於2002年12月動工建設,2005年1月15日開車試產,3月7日正式投產運營,當年完成產值1.4億元。
6.欽州大洋糧油有限公司80萬噸大豆綜合加工項目。項目總投資3億元,年產油脂14萬噸,豆粕66萬噸,實現工業產值25億元。項目利用欽州港二期工程5萬噸級碼頭進行裝卸原料及輸出成品,屬於典型的前港後廠、大進大出的港口工業項目。項目於2004年2月12日動工建設,2005年5月29日進行試產,當年實現工業產值7.75億元。
7.廣西欽州華港製油有限責任公司70萬噸大豆加工項目。項目總投資3億元,年加工大豆70萬噸。
欽州港經濟開發區 - 基礎設施
1、公路、鐵路方面:建成進港一級公路、進港鐵路、廣西濱海公路欽州港段、果鷹大道、勒溝鐵路支線、鷹嶺鐵路支線及工業園陝西路、內蒙路、北京路、2#路、3#路等,列入自治區沿海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的四路一網項目進展順利。
2、供水、供電方面:已建成5萬噸水廠和5千噸水廠各一座,日供水能力達5.5萬噸,十一五期間通過鬱江調水擴容至日供水量達120萬立方米以上。開發區現有220KV、110KV變電站各一座。
3、港口建設方面:現已建成投產的件雜貨、散貨、油氣、滾裝、集裝箱功能等泊位共21個,其中1萬噸級3個,3萬噸級1個,5萬噸級5個,1000-5000噸級12個,2005年底港口年設計吞吐能力1026萬噸。
在建的有7萬噸級2個,10萬噸級2個,1000-5000噸級3個。
近期籌建的泊位5個,其中5萬噸級泊位2個、10萬噸3個,設計年吞吐能力2654萬噸。
4、航道方面:目前船舶進出欽州港主要利用欽州港3萬噸級東航道和1萬噸級西航道兩水道。10萬噸級航道於2004年2月開工建設。正在開展前期工作的航道項目有1-5萬噸級金鼓江航道,外海至三墩15-20萬噸級航道,外海至三墩深水港區30萬噸級航道。
5、倉儲方面:已建成投入使用倉庫21.3萬平方米,形成了近20萬m2堆場,15.8萬m2倉庫,8萬立方米的瀝青、植物油儲罐和近60萬立方的成品油、原油、液化氣等化工庫區。港口倉儲業經營范圍涉及糧食加工配送、瀝青加工配送、油氣配送運輸、食品油配送、食糖儲備配送等。

❷ 廣西欽州有哪些工業園

河東工業園、金光工業園、欽南區大田工業園、欽北區大寺工業園、馬皇工業園、欽州保稅港工業開發區、欽州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等。靈山十里工業園、陸屋工業園、武利工業園。

❸ 北海與欽州經濟相比,誰更勝一籌

當然是欽州,北海自建市至如今,GDP和財政收入,教育,醫療,市區人口稠密,商業品牌,商鋪租金等,從沒超過欽州。其他的行政地位和欽州比北海更是差了一大截,因為欽州有國家一類開放口岸,保稅港,中馬國際工業園,集裝箱碼頭北海是欽州的供養港,自貿區將落戶的也是欽州。

❹ 欽州未來發展如何

欽州未來可期。

大概廣西最好的港口就是欽州港了。欽州位於北部灣的居中位置。北部灣的海況條件良好,大風大浪以及台風光顧的概率比較低。這對港口的運行是有利的。

整個中國西南的出海口基本上就是北部灣了。比如雲南、貴州等內陸的西南省份,如果想在一帶一路、海上絲綢之路戰略上能有所斬獲,那麼就必須利用好北部灣以及欽州港。

國家也把欽州做為規劃的重點。中國和馬來西亞之間最大的產業合作群就是被布局在欽州的中馬產業園。中馬產業園就像一粒種子,等到開花結果的時候,大概應該能快速帶動欽州的經濟發展。而且中馬產業園走上正軌之後,也許會帶動其他的東南亞國家在欽州布局產業園。

欽州港設了保稅區,可以承接來料加工以及東南亞的一些產業,也可以對接部分珠三角的產業轉移。目前南寧有很多大型商貿中心都設有欽州保稅區商品專區。欽州的物流業發展無疑現在上了一個快車道。

現在欽州被布局為全國重要的石化區,感覺應該和惠州的石化區等級應該是一樣的。如此一來,欽州又是我國石油化工行業的重要陣地。

另外,中國從澳大利亞進口的天然氣以及從越南進口的煤炭等等,也都是從欽州登陸的。所以,欽州也可算作是舉足輕重的能源基地。

所以說,從目前的發展來看,欽州在重工業以及物流方面有優勢也有潛力,如果能夠搭上國家戰略的快車,未來是可以大展拳腳的。

然而,不足之處是欽州的人力資源比較匱乏,也存在結構性的矛盾。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這又何嘗不是優秀人才的一個機會呢?

反正我對欽州的發展是持樂觀態度的。

未來的發展什麼也沒有,只有外地人來欽州有高收入,自然有發展的,沒有高收入和外地人,就幾個摩托車老,三馬仔車老能個屁展,街上商業冷靜,人少,不過有一條發展快,抓車,查車快,外地車新第一次進來城市一般都會被.罰的,所以外地車還是不要開進來的好

一個地方的發展是由很多因素決定的,如果要從天時地利人和去論的話,可以說除了天時,其他兩項欽州是還沒准備好的,天時倒是和別處相差不大,因為全國都是在大力發展經濟的。但 地理和人和的決定權在自己手上,這兩項跟不上,是欽州發展滯後的最大原因。

欽州地理位置特殊,與南寧北海防城港成「Y」型,欽州正好在中間,這可惹不少城市眼熱,然而尷尬的正好在這個點上。如果 欽州足夠強大,占據這個「Y」點可謂是坐擁北部灣,形成一個中間開花、輻射周邊的態勢,但不幸的是,北海防城港搶跑在前,省府實力在後,欽州跌入一個兩邊不到岸、兩頭不落好的尷尬境地。 動車是北海捎帶著建起來的,房地產是省城在撐著,碼頭在防城港後面撿漏, 旅遊 、工業、航運、貿易等等幾乎全線失收。

一步遲,步步遲。一系列的不良反應,其結果是導致人才缺失,形成了惡性循環的發展怪圈。久旱的欽州,看似只能坐等老天下一場強暴雨,或中央下重手,資金和政策齊下,或一兩個能承起整座城市的項目,帶著人才來開荒,總之 要在起點上做文章,門坎要高,添油一樣的小打小鬧永遠實現不了彎道超車。

作為一個離不開家鄉的欽州人,我相信有這一天,祖國強盛之下,定無貧弱之地!

謝謝閱讀!

欽州位於西南大出口處,地處嶺南之最,有著天然的深水港位,還有中華白每豚,欽州未來發展將在環保, 旅遊 ,工業,港口為主要依託,打造成中國港口為主, 旅遊 為輔的生態城市,所以欽州未來發展是有可塑性的,沒有欽州,沒有港口,沒有白海豚,欽州還是永遠的欽州。

欽州的港口是孫中山筆下的深水良港,我覺得港口的發展潛力很大。

欽州雖然一直處在三十年的落後呆滯發展期,近十年來才看著發展起來,特別是港口物流的重視,珠三角向西南工業化的轉型,這一塊沉睡幾十年的港口之城才被喚醒,開始了它的蛻變。不用和那裡比,擁有自己的特色發展,是最好的 歷史 證明,如果再攀比中求發展,後來也只能是其他城市的復製品。所以,從欽州市十三五規劃中來看,欽州找准了自己的定位,找准了特色發展的方向,相信未來會更好。

值得一提的是,欽州市位於南華准地台的南端,地質構造復雜,地層發育較全 。有4A級景區多處。是中國大蚝之鄉、中國香蕉之鄉、中國荔枝之鄉和中國奶水牛之鄉,中國紅椎菌之鄉,中華蜜蜂之鄉。還有2017年,該市的浦北縣又榮獲國家園林縣城,世界長壽之鄉。目前浦北正全力擦亮這一張名片,積極打造北部灣經濟區的「後花園」和國際康養勝地。欽州前途無量。!





一、保稅港區,全國僅有6個

二、整車進口口岸,全國僅有5個

三、既有保稅港區又有整車進口口岸,全國只有欽州1個

四、中石油2000萬噸投產後,全國2000萬噸級煉油基地不超過5個

五、金桂、翔盛全部投產後,欽州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林漿一體化生產基地

六、三五年後,欽州港吞吐量將超過1億噸,屆時全國吞吐量超過1億噸的港口不超過20個

七、中馬產業園,國與國之間合作示範園,全國僅有3個

欽州就像一輛開足馬力的跑車,中央已經給你配了賓士級的馬達,能跑多遠,能跑多快,就看你這司機駕駛水平及各個零部件之間的契合程度了。

作為一名欽州人,我當然希望他越來越好。少折騰,多做事,不辜負中央的政策。

欽州,有著千年 歷史 的嶺南古城。地處於華南經濟圈,西南經濟圈,東盟經濟圈的結合處。同時也是中國古代的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之一,屬於北部灣經濟圈

北部灣經濟圈是由南寧,北海,防城,欽州,崇左,玉林六個城市組成。而欽州位於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中心地帶,東臨北海,西連防城港,北上南寧,與周邊城市距離均屬於北部灣一小時經濟圈,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巨大的發展機遇,欽州是由兩縣兩區一港口組成的,兩縣是浦北縣和靈山縣,浦北縣是全國第二大長壽之鄉,老人平均年齡在105歲左右,而第一大長壽之鄉是在河池巴馬,所以這里是非常適合 養生 和居住的地方。靈山縣被稱為水果之鄉,中國80%的水果都是從我們靈山縣出口的。

欽州市區又分為欽南區,欽北區。以欽江為界限,又分為河西老城區和河東新城區,河西老城區的居住條件和環境基本飽和了,現在政府重點打造河東新城區,河東新城區又分為三個片區,高新技術開發區,白石湖商務中心,濱海新城。高新區是2012年11月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級高新區,我們市政府也在高新區這邊,園區總體規劃面積為42.2平方公里。主要以輕工業,先進製造業等,解決了很多欽州人的就業問題,是欽州未來發展的重要區域,而白石湖片區是商業商務,居住, 娛樂 休閑等功能的中央活動區和北部灣產業服務中心,重點發展休閑服務業,商貿,創意和企業總部等產業,近年來,白石湖片區已建成華為數字小鎮,北部灣國際酒店,吾悅廣場等商業項目,基本形成了涵蓋政務服務,休閑餐飲,雲計算和互聯網+等現代服務產業,最後是我們濱海新城了,欽州濱海新城啟動於2010年5月6日,它位於欽州的南端,北接主城區,南應欽州港,東臨揚帆大道南延長線和進港路,西環茅尾海,處於中國-東盟的濱海門戶,是距離首府南寧最近的濱海地區。而其中茅尾海也被譽為大耗之鄉,全國80%的大耗都是在茅尾海出去的,同時與青蟹,對蝦,石斑魚,被稱為欽州四大海產品。

與濱海新城相鄰的就是我們的欽州港了,欽州港自1992年建港,1996年6月設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2010年11月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孫中山先生90多年前在《建國方略》中把欽州港規劃為「南方第二大港」。是21世紀的海上絲綢之路,也是一帶一路的始發港之一,轄區面積約667平方公里,轄區內還設有欽州港保稅港區,自由貿易區,中馬欽州產業園區等國家級園區。

欽州港保稅區,2008年5月29日,國務院正式批准設立欽州保稅港區,這是全國第六個保稅港區,也是我國中西部地區唯一的保稅港區,擁有240多公里長的碼頭岸線,其中深水岸線54公里,現已建成30萬噸級碼頭及航道、8個10萬噸級集裝箱碼頭、30多個萬噸級以上泊位,港口吞吐能力達到1.2億噸。被國家列為我國重要的保稅港區,擁有報稅,退稅,減稅,免稅等優惠政策,同時也是全國唯一一個可以整車進口口岸,是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的核心平台,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橋頭堡,是面向國際開放國際運航中心,物流中心和加工基地。

2019年8月26號成立自由貿易區欽州港片區,欽州港片區實施總面積58.19平方公里,主要產業為港航物流,國際貿易,綠色化工,新能源 汽車 ,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葯等,加快建設國際陸海新通道,打造一帶一路有機銜接門戶港,加快促進貿易自由化,打造國際貿易產業集聚區,加快 探索 兩國雙園跨境合作機制,打造中國—東盟合作先行先試示範區。力爭建成貿易自由,產業聚集,金融開放等帶動作用突出的自由貿易園區。

2012年3月26號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中國—馬來西亞欽州產業園區。中馬產業園區是中外政府合作工建的第三個國際園區,(第一個是蘇州園區,第二個是天津生態城,都是中新兩國合作的重要項目,兩國共同開辟兩國雙園國際合作新模式,成為服務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標志性工程,並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重要節點,努力打造為中國—東盟合作示範區。中馬欽州產業園區整體規劃面積為55平方公里,相當於一個半澳門,園區規劃人口為50萬人,首期開發建設15平方公里,其中啟動區為7.87平方公里。園區發展策略為:「產業與新城融合發展,產業鏈與服務鏈共同打造, 科技 興園,綠色發展,園區劃分為產業區, 科技 研發區,配套服務區,生活居住區四大功能板塊,以及7大主題片區,包括中央商務CBD,康養城,文化影視基地,海峽兩岸合作區,馬來西亞創新城等,嚴格遵循了中馬園區建設的功能定位。現在園區基礎設施框架已經形成,啟動區的發展目標經過三年打基礎到五年見成效階段,目前進駐產業已經超過320家,主要以高 科技 ,輕資產和現代服務業為園區經濟主攻方向,積極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園區布局,園區的經濟發展動力越來越強,不斷有新的產業項目加速進駐,園區的整體配套也在加速不斷更加完善。這里既是一帶一路上的關鍵節點,也是中國與東盟合作的重要橋梁,是廣西沿海的交通樞紐,是四大經濟圈的幾何中心,是北部灣城市群的中心位置,更是兩國政府合作的兩國雙園項目,一系列的戰略發展大引擎正在加速這個新城的騰飛,更是機不可失的投資窪地。

最後說一下我們欽州的風景區,欽州八寨溝是國家4A級景區,距離欽州市區40多公里,交通也十分的便利,而茅尾海的七十二徑有著4千多畝的紅樹林,可以凈化空氣,釋放出對人體有益的負氧離子,空氣高質量和負氧離子高含量可預防呼吸道疾病,一些常見病等,三娘灣被稱為中華白海豚之鄉,全球有兩處地方可以看到白海豚,一個是澳大利亞,再有一個是我們廣西欽州,中華白海豚他對水質環境要求很高,這也說明我們欽州這邊的環境,空氣質量都是非常合適居住的。

❺ 廣西欽州的經濟怎麼樣

廣西欽州的經濟從總體來看:總體經濟穩中向好,縣域經濟貢獻突出。
2014年,全市GDP總量854.96億元,同比增長9.8%,增速全區排名第3位,增幅分別高於全區、全國1.3、2.4個百分點,比2013年提高1.9個百分點。第一產業增加值193.91億元,增長4%;第二產業增加值338.94億元,增長13.9%,其中工業增加值250.57億元,增長11.2%。建築業增加值88.37億元,增長27.3%;第三產業增加值332.12億元,增長7%。
從三次產業貢獻率看,工業仍然是主動力。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8.2%、70.4%和21.4%,其中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7%,建築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2.9%。與上年相比,第一產業貢獻率下降4.1個百分點。第二產業貢獻率提高6.8個百分點,其中,工業貢獻率提高8.5個百分點,建築業貢獻率下降1.7個百分點。第三產貢獻率下降2.7個百分點。
從三次產業的構成看,經濟結構不斷優化。三次產業增加值的結構由2013年23.8:37.2:39調整為2014年的22.7:39.6:37.7,第一產業比重下降1.1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提高2.4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下降1.3個百分點。
從縣域經濟看,縣域經濟貢獻突出。2014年縣域經濟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55.58億元,增長12.1%,增幅高於全市平均增速2.3個百分點,縣域經濟佔全市比重為76.7%,對全市經濟增長貢獻達到90.5%,拉動經濟增長8.9個百分點。
(二)從生產運行分析看:農業雖受兩次台風影響,但生產穩定;工業經濟形勢總體向好,縣域工業持續實現較快增長;交通物流加快發展
1、農業生產總體穩定。2014年7月份和9月份,全市遭受兩次台風的襲擊,一些農作物、林業、水產品養殖等不同程度受損,特別是沿海水產品養殖受損嚴重。由於早稻生產進度整體提前,有效避過台風影響,特色農業發展較快,家禽養殖市場回暖,荔枝、龍眼、芒果等大棕水果產量實現豐收,木材砍伐量穩定增長等利好因素拉動,農業生產總體保持平穩增長。2014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14.19億元,同比增長4.1%。其中農業產值145.16億元,增長6.1%;林業產值22.37億元,增長1.5%;牧業產值79.1億元,增長0.9%;漁業產值61.87億元,增長4%。
種植業:糧食總產量114.07萬噸,增長1.14%。其中,水稻產量95.89萬噸,增長1.84%;水果產量166.8萬噸,增長7.65%。其中,荔枝產量29.17萬噸,增長15.4%。蕉類產量78.12萬噸,增長3.79%。蔬菜種植面積6萬公頃,增長6.2%。甘蔗種植面積5.69 萬公頃,產量391.47萬噸,增長4.3%。
畜牧業:肉類總產量30.34萬噸,下降1.6%。其中,豬肉產量12.32萬噸,增長2%。禽肉產量16.63萬噸,下降5%。生豬出欄162.95萬頭,增長1.9%;家禽出欄 9872.56萬只,下降5.1%。
水產業:全市水產品產量51.91萬噸,同比增長2.53%。其中海水養殖產品27.42萬噸,下降1.11%;淡水養殖產品13.21萬噸,增長9.14%,其中龜、鱉養殖增長6.7%。
2、全市工業經濟形勢總體向好,縣域工業經濟、非公經濟持續實現較快增長。2014年,全市深入開展「企業服務年」活動,積極幫企業解決生產經營和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困難,促進項目早開工、早建設、早投產,一些重點企業如中石油、金桂紙機、天恆石化等企業順產達產,全市大部分企業生產正常平穩。2014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產值1291.44億元,增長13.9%。實現增加值222.03億元,增長12.5%。產值和增加值增速全區均排第4位。
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保持較快增長,重工業增長趨緩。輕工業實現增加值74.76億元,增長20.8%,重工業實現增加值147.28億元,增長9%。
從經濟類型看,各經濟類型企業基本均實現增長,非公經濟發展較好。國有企業增加值4.06億元,下降0.1%;集體企業增加值11.25億元,增長16.8%;股份制企業增加值184.52億元,增長13.4%;外商及港澳台商企業增加值18.73億元,增長3.8%。其他經濟類型企業增加值2.59億元,增長9%。非公經濟發展較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非公企業實現增加值136.23億元,同比增長20.8%,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61.4%。
從主要產業看,除電力產業外,其他產業保持較快增長。石化產業增加值32.64億元,增長16.3%;食品產業增加值18.23億元,增長9.4%;造紙與木材加工行業增加值25.94億元,增長37.1%;建材產業增加值10.75億元,增長18.6%;機械產業增加值5.8億元,增長94.6%;醫葯產業增加值11.34億元,增長19%;冶金產業增加值18.8億元,增長13.6%;紡織服裝與皮革產業增加值8.58億元,增長11.7%;電力產業增加值16.02億元,下降2.8%。
從縣域看,縣域工業持續實現較快增長。2014年,我市繼續積極實施「縣域工業突破工程」和「抓大壯小扶微」工程,加大對中小企業扶持力度,縣域工業經濟持續保持較快增長。全市縣域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產值657.85億元,增長33.4%,總量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比重為50.9%,增速高於全市平均水平19.5個百分點,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增長的貢獻率達到104.7%,拉動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增長14.5個百分點,繼續保持支撐拉動作用。
3、交通運輸、港口物流產業穩步發展。2014年全市交通運輸倉儲和郵電業實現增加值57.14億元,增長4.8%,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6%。
交通運輸方面:2014年公路貨運量10956萬噸,增長7.8%。受高鐵動車的影響,公路客運量1864萬人,下降3.2%。公路客貨運周轉量169.2億噸公里,增長11.3%;水路貨運量2208萬噸,增長2.6%。水路客運量6.7萬人,下降64%。水路客貨運周轉量289.57億噸公里,增長1%。
港口方面:重點港口工程加快推進,建設國投煤炭碼頭基本完成主體工程,30萬噸級支航道、金鼓江航道、金鼓江12-13#泊位開工建設。建成大欖坪北作業區1-3#泊位、永鑫10萬噸級散雜貨碼頭等項目,新增港口吞吐能力1469萬噸。2014年港口貨物吞吐量6413 萬噸,增長6.2%。集裝箱70.2萬標准箱,增長16.8%。
(三)從三大需求看:固定資產投資持續增強,消費需求穩定,對外經濟增長強勁
1、固定資產投資持續增強。2014年,採取強有力措施推進「項目推進和招商引資攻堅年」活動,成功爭取到中石油200萬噸芳烴列入全國石化規劃布局方案,國投燃煤電廠二期獲得國家發改委核准,中船修造船一期正式開工建設,華誼煤基多聯產等重大項目前期工作獲得自治區支持。2014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58.97億元,增長17.9%,增幅全區排第4位。其中基本建設投資271.21億元,增長29.7%。民間投資392.08億元,增長26.1%,佔全市投資比重59.5%。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76.18億元,增長4.5%。施工項目2222個,增長17.6%。從三次產業看,第一、三產業投資保持較快增長,第二產業投資增速回落。2014年,全市第一、二和三產業分別完成投資31.6億元、279.8億元和347.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6.1%、9.5%和22.2%。
2、消費市場穩定。2014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303.25億元,增長12.8%,增幅全區排第4位。其中,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實現51.24億元,增長12.9%;限額以下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實現252.01億元,增長12.8%。一是按經營區域分,鄉村與城鎮同步增長。城鎮實現零售額265.14億元,增長12.7%,城鎮零售額佔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87.4%,其中,城區實現零售額94.03億元,增長12.8%;鄉村實現零售額38.11億元,增長13.2%。二是分行業看,批發、住宿增長低迷,零售、餐飲增長平穩。2014年,批發業零售額32.45億元,增長1.6%;零售業零售額25.32億元,增長10%;住宿業零售額0.92億元,下降10.2%;餐飲業零售額16.51億元,增長9%。三是汽車類銷售旺盛,傳統類商品增長的勢頭有所放緩。石油及製品類增長9.6%,糧油食品類增長19.5%,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1.7%,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下降13.8%,汽車增長47.9%。
3、對外貿易增長強勁。2014年,外貿進出口總額完成53.34億美元,增長51.1%,其中,出口12.01億美元,增長91.1%;進口33.23億美元,增長34.2%。分貿易方式看,一般貿易進出口額12.42億美元,下降9.1%;加工貿易額30億美元,增長188.7%。分貿易夥伴看,對東盟組織進出口額17.25億美元,增長56.6%。對非洲出口額12.53億美元,增長191.2%。對北美洲出口額3.12億美元,下降4.7%。2014年實際利用外資1.64億美元(商務口徑),增長2%
(四)從質量效益看: 財政收入平穩,居民收入持續增加,企業效益有待提高,能耗水平下降
1、財政收支平穩增長。全年全市財政收入138.31億元,比上年增長1.6%,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47.64億元,增長6%。稅收收入118.5億元,增長1.5%;非稅收入18.14億元,增長1.8%。一般預算支出141.27億元,增長5.8%。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2.29億元,下降7.3%;教育支出34.44億元,增長6.6%;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7.04億元,增長13.4%。醫療衛生支出19.55億元,增長1.9%;農林水事務支出14.65億元,下降5.9%;住房保障支出5.17億元,增長16.9%。
2、居民收入穩定增加。2014年,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25元,同比增長7.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7%。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8892元,同比增長10.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7%。農村居民收入增幅高於城鎮居民3.1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收入比從2013年的2.94:1 縮小到2.86:1。
3、企業經濟效益有待提高。2014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年主營業務收入1223.95億元,同比增長12.4%;實現利潤總額負10.56億元,實現稅金總額93.22億元,增長0.4%;企業虧損總額43.33億元,比上年增長97.9%,虧損企業虧損面為15.9%。
4、能耗單耗水平繼續降低。全市萬元GDP能耗初步核算下降1%,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3.9%。全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458.05萬噸標准煤,增長8.1%。分行業看,石油加工行業綜合能源消費量201.59萬噸標准煤,增長37.5%;電力行業綜合能源消費量91.05萬噸標准煤,下降20%;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48.51萬噸標准煤,下降19.7%;造紙和紙製品業綜合能源消費量62.99萬噸標准煤,增長24.1%。
(五)從運行環境來看:金融市場運行穩健,物價水平保持平穩
1、金融增長穩健。2014年,全市金融機構各項本外幣存款余額773.86億元,比年初增長9%。其中個人存款486.94億元,比年初增長13%;各項貸款余額532.51億元,比年初增長3%。其中,中長期貸款余額348.57億元,比年初增長5.5%。
2、物價穩定。2014年,全市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5%。其中,食品增長4.2%;煙酒及用品下降1.4%;衣著類增長1.8%;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類下降0.2%;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下降0.1%;交通和通信下降0.7%;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增長3.5%;居住增長3%。
二、全市經濟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工業生產明顯放緩。主要表現:一是工業增長逐月回落。全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增長13.9%,增幅分別比11月、10月、9月、8月回落2.3、2.7、3.1、6.9個百分點。二是工業增長後勁不足。全年新投產的工業企業少、規模小,對全市工業增長貢獻力有限。2014年全年新投產企業僅有12家,實現工業產值18.1億元(其中產值超億元企業僅2家),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增長的貢獻率為11.5%。三是中石油公司原油代加工量增加影響較大。四是一些重點企業生產減緩。東油瀝青有限公司因不能加工生產國4標准以上汽油及市場因素的影響,從去年4月1號開始到目前為止仍然停產。火力發電、鐵合金、建材等行業的企業生產下滑。玉柴由於原材料缺乏緣故,生產能力利用率僅達到40%。金桂林漿紙、國投電廠、中糧、大洋等骨幹企業,由於產品市場低迷緣故,生產下滑。五是企業經濟效益下滑。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個數262家,其中虧損企業44 家,虧損面達到16.3 %。盈虧相抵後虧損10.56億元,同比增加虧損13.21億元,其中石油加工行業虧損30.89億元,同比增加虧損16.96億元。此外,造紙行業、鐵合金冶煉行業、製糖業等支柱行業的虧損面或虧損額也依然較大。
(二)服務業發展仍然滯後。第三產業內部層次不高,商業、餐飲業、交通運輸業等傳統服務業所佔比重較大,信息、科研開發、金融、物流等現代服務業發展不足。2014年全市第三產業增長7%,均低於全國、全區 1.1個百分點,增速在全區排第8位。其中,部分三產行業增長持續乏力,房地產、交通運輸、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等占我市第三產業比重較大的行業增長較慢。公路客貨運周轉量增長10.9%,比去年同期低3.8個百分點;水路客貨運周轉量增長僅0.3%;批發業商品銷售額增長4.9%;住宿業營業額增長2.7%;餐飲業營業額增長10.2%;房地產銷售面積下降4.1%。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和貸款余額分別增長10.8%、6.3%。
(三)投資保持較快增長的壓力加大。一是新開工項目不足,重大項目推進較慢。2014年,全市新開工項目1566個,增長5.5%,增幅比上年下降了80.2個百分點。全市新核准億元以上投資項目84個,但僅57個正式開工建設, 27個仍處於籌建階段,開工率偏低。億元以上項目建設進度較慢,275個億元以上投資項目完成投資214.9億元,同比下降2.3%。二是固定資產投資連續多年高速增長,基數越來越大,高增速難以維持。2007-2013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年平均增速達25%以上,全市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超2000億元,2013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5%,增速排全區第一位,比全區增速高13.2個百分點,拉大了基數,保持高速增長壓力加大;三是工業投資增長大幅回落。2014年,工業投資完成279.3億元,同比增長9.8%,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1.3個百分點,佔全市投資比重的42.4%;四是商品房銷售持續下滑, 房地產開發企業和項目減少。2014年,全市入庫統計房地產企業146家,比去年同期減少10家。房地產投資開發樓盤160個,比去年同期減少17個。在160個樓盤中,有60個樓盤完工或到收尾階段,佔全部樓盤的37.5%。其中,有40個樓盤沒有投資額,佔了25%。2014年,全市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76.2億元,同比增長4.5%,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分別下降4.1%、7.8%。
三、幾點建議
2015年是「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我市的經濟環境依然比較復雜嚴峻。在新常態下,要確保我市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確保全年目標順利完成。全市上下要切實抓好中央60條、自治區38條等各項穩增長政策措施的進一步落實,要穩定和提升工業、農業增長,加快發展服務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全力推進項目建設和落實,確保經濟增長後勁。
(一)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增加居民收入。加強農村基礎設施投入和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農業預警和抗洪、澇、旱災能力。繼續實施「特色農業提升工程」,落實好各項惠農政策,加大技術、資金、項目等要素的投入力度,加大農產品產銷市場信息服務力度,確保農業豐產農民增收。鼓勵保險企業開展農保業務,穩定和增強農民發展農業生產的信心。
(二)穩定工業,確保經濟持續增長。一是全力做好服務企業工作。要密切跟蹤,新投產的項目確保達產,尤其是要確保去年新投產的一批重點工業項目完全釋放產能;計劃竣工的項目確保按時竣工投產、盡早達產,擴大工業經濟總量。針對目前企業在資金、用工、國內外市場開拓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制定更具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措施,加大落實力度,進一步加強要素資源保障,並規范和減少涉企收費,減輕企業負擔,幫助企業改善經營狀況。二是加強企業龍頭帶動作用。大力實施龍頭企業培育計劃,繼續做大以欽州市中石油項目為龍頭帶動產業鏈延伸發展,加快石化產業的輻射和帶動。改造傳統產業,調整產業結構,拉長產業鏈條,積極扶植新興產業和創新型企業發展。三是加快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相關配套設施,盡早讓更多企業入園生產,加快推產業集聚發展。四是認真抓好工業企業「進規」工作。指導企業,嚴格按企業入庫相關要求,做好企業進入統計名錄庫。
(三)加快發展服務業,開拓經濟增長新亮點。第三產業發展水平是衡量現代經濟社會發達程度的重要標志,加快發展第三產業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是欽州、廣西與全國同步建成小康社會的客觀要求,是調整優化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擴大就業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舉措。在新常態下,第三產業的增速也將直接影響經濟增速預期目標的實現。因此,要加大對第三產業投入力度,制定和完善各項措施,層層落實責任,強化行業主管部門責任,把發展服務業的視同發展工業經濟一樣,對傳統服務如交通運輸服務業、商貿餐飲服務業要抓特色,對現代服務業如現代物流業、現代金融業、電子商務、文化旅遊產業要抓突破。同時,要加強第三產業統計工作,特別是部門統計工作。服務業70%的核算資料取自各部門,部門數據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事關服務業統計的結果,因此,完善部門統計制度,加強行業統計,全面反映行業發展情況,夯實GDP核算基礎,以客觀、准確反映我市經濟走勢。
(四)加大投資力度,增強經濟發展動力。一是加快投資增長。健全項目推進機制,破解招工、征地、拆遷等瓶頸,加快前期工作,簡化審批手續,強化督促考核,確保項目按進度推進。要繼續加快推進在建項目、續建項目的進度,狠抓保障、狠抓進度、狠抓管理,針對一些重大項目的工程進度緩慢,加強對重大項目建設進度的排查,落實措施和責任,進一步推進項目建設,加快新投資項目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支撐當前增長,增強發展後勁。二是繼續加大項目儲備。加強三維招商工作,要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和發展戰略取向,圍繞石化、裝備製造、高新產業等產業鏈,積極招商引資,多渠道、深層次、大范圍孵化和引進項目,形成較強的後續項目儲備。三是推進投資主體多元化。進一步挖掘民間投資潛力,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鼓勵社會資本參與非競爭領域投資。探索民間資本參與重大項目的有效途徑,推動民間資本參與特許經營交通、能源、水利、市政、重大社會事業等項目建設、運營、管理取得新突破。

❻ 廣西欽州這個地方怎麼樣

說說實話
接地氣點的說
和北方比,空氣好,水好
遇到回南天會比較潮濕,廚房牆壁有水珠,案板發霉
交通的話,欽州和西安差不多大,但是人口只有西安的三分之一,城市面積很小,騎個電動車就轉完了。公交車很少,交通不太方便,出行基本打車。
工業更少,除了房地產,旅遊,港口,基本外地人都是游手好閑做1040工程,等著天上掉餡餅。
外地人來了帶動起了經濟,欽州一個五線城市房價五六千。南寧二線城市一萬多。
總體來說北部灣,南寧,北海,欽州,防城港,環境好,人少,經濟落後。不務正業的多了,比如說1040工程,做到最後拉不人,搞不到錢,最終就會出現暴力事件,吸毒,打架斗毆,強奸,報復都持續在有。政府是不死人都是民不告,官不究這種態度。
這是本人親眼看到的事實。

閱讀全文

與欽州最差工業是哪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汽車漏電維修多少錢 瀏覽:398
寶馬320頓挫感太強怎麼處理 瀏覽:555
二萬多的寶馬怎麼選 瀏覽:331
凱翼汽車鑰匙怎麼拆 瀏覽:67
華北汽車銷售中心在哪裡 瀏覽:62
名爵汽車安全性怎麼樣 瀏覽:3
汽車進烤漆房多久能出來 瀏覽:10
汽車hvac回風口在哪裡 瀏覽:842
什麼汽車游戲最好玩 瀏覽:822
嘉興工業齒輪減速機多少錢一台 瀏覽:33
賓士a200車頭怎麼變大 瀏覽:535
汽車電瓶電量過低出現哪些故障 瀏覽:359
順義賓士c級排氣哪裡好 瀏覽:537
07年寶馬760加多少氟利昂 瀏覽:695
紡織工業大學與哈工大哪個好 瀏覽:662
寶馬x3後備箱遮物簾怎麼取 瀏覽:745
汽車喇叭是怎麼控制的 瀏覽:933
汽車iec常電是什麼功能 瀏覽:201
寶馬x2前除霧按鈕在哪裡 瀏覽:901
干汽車鈑金怎麼 瀏覽: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