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日本工業發展有哪些可取之處

日本工業發展有哪些可取之處

發布時間:2023-01-07 18:56:25

❶ 日本發展工業的優勢是

1、長年技術積累建立的技術基礎和產品化能力。
日本企業非常重視技術的長期積累,對很多傳統的日本企業來說,技術積累是比人才更重要的技術創新因素。
2、在日本形成了世界最高水平的材料及零部件集群。
日本是世界上最高水平的電子製造業「高水平材料、零部件產業集群」。無論是產業上游的材料技術、原材料加工水平,中游的精密加工技術、材料、零部件、製造設備,還是下游的最終產品製造技術,日本企業都是世界製造業的最高水平。
3、跟蹤世界發展趨勢,把握時代發展帶來的機遇。
信息技術的下一步發展目前被認為是「無所不在的網路」領域,在這一領域的要素技術中,日本企業也有很強的技術實力。
4、傳統的區位優勢依然發揮作用。
日本區位條件: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口,海上運輸便利,便於向國外進口原料與燃料,也便於向國外出口工業製成品。

❷ 從自然地理因素入手分析日本發展工業的優勢和劣勢

工業

優勢:世界市場影響,日本是一個依賴進口的國家,所以能夠更快的吸收新技術;
本國人口素質較高;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
;國家政策的支持。
劣勢:人口少,國土面積少,資源少,
水稻:
優勢:溫帶季風氣候降水豐富,雨熱同期便於水稻生長;收冬季風影響小,關東平原地勢平坦,國內土壤肥沃,交通便利。
劣勢:人口少
,水稻生產是一個勞動密集型農業.

❸ 日本發展工業的有利條件和無利條件

有利因素:海運便利,利於商品集散,工業基礎雄厚,科技發達,重視教育,不利因素:工業原料和產品大量依賴國際市場,容易受制於人
...

❹ 日本實現工業化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地理位置優越,便於原料進口。
勞動力素質高
生產設備先進
工業發展時間早,基礎好
面對海外市場。

❺ 日本發展現代化工業的優缺點 七年級地理老師出得題 急!

知友,你好,既然是地理問題,那就得說日本(狗日的)的地理位置及其領土資源的優缺勢:
優點:1、日本是一個島國,海岸線狹長,港口眾多,海運及其發達,著名的港口有橫濱,神戶,東京,大阪,名古屋等大型港口為發展現代化工業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服務。
2、日本人口眾多,擁有1.27億人口,科技教育水平高,人才充足,為現代化工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口及其人才資源。
3、日本地處東亞(臨近中國等國),亞洲為其發展現代化工業提供了豐厚的原材料、礦產資源和廉價勞動力。
缺點:1、日本是島國,領土狹窄,自然資源極度匱乏,對其他國家依賴性極強。
2、領土小,人口密度大,不適於建立工業基地。

❻ 日本工業分布特點和經濟發展條件的利弊

特點
1.大力發展海上航運,進口原料,出口工業產品,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從而使本國經濟得到調整發展。日本是世界上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2.日本的主要工業部門有,鋼鐵、汽車、造船、電子、化學和紡織工業。這些工業的產品大量出口,在國際市場上佔有重要地位。日本的最大貿易對象是美國,其次是亞洲和西歐。
日本與中國的貿易,日本從中國輸入的商品有服裝、石油、煤炭、棉花、水產品和蔬菜等。向中國輸出的商品有鋼材、電子產品和其他工業品。
日本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的狹長地帶。東京大阪、名古屋、北九州等大城市及其附近地區是主要的工業區
2.
影響日本工業分布的原因。

以海港為依託,進口原料,出口工業產品,依靠國際市場,是形成日本工業臨海分布的主要原因。

❼ 日本的工業優點和缺點

一、日本經濟發展中的優勢: 在國內經濟增長乏力的情況下,日本有實力的大企業紛紛搭上經濟全球化快車,加大對外並購、建廠等海外投資力度。 二、日本經濟發展中的劣勢: 1、日本勞動力人口下降、消費市場飽和也是制約經濟發展後勁的重要原因。 據日本總務省最近發表的2018年勞動力狀況調查,現有就業人口5596萬人,比2012年增加435萬人。 但新增就業中四分之三屬於派遣工、鍾點工等臨時就業人員,且多為60歲以上的老年人或婦女,勞動力結構中非正規僱用人員佔到37.9%,這些人工資低、無獎金,甚至還要自己承擔上下班交通費。 2、勞動生產率下降,也是阻礙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因。 據統計,2017年日本單位時間的勞動生產率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35個成員中排名第20位,在西方七國中排名最後。 (7)日本工業發展有哪些可取之處擴展閱讀: 2018年的日本經濟狀況: 日本內閣府公布了2018年四季度國內生產總值速報,剔除物價變動因素後,實質經濟增長率環比增長0.3%,摺合年增長率為1.4%。 日本經濟界在慶幸2018年夏天自然災害沖擊個人消費的情況得到緩解、內需回升拉動經濟的同時,也對國際經濟形勢前景表現出較大隱憂。 具體看2018年四季度經濟變化情況,內需拉升GDP總量0.6%,特別是佔GDP近60%的個人消費環比增長0.6%,與上一季度0.2%的負增長形成明顯反差,餐飲、住宿、航空、娛樂等服務業恢復明顯,汽車消費等也有所增加,說明2018年夏天自然災害對個人消費的負面影響已經消除。 住宅投資增加1.1%,實現了連續兩個季度增長,民間設備投資增長2.4%,其中製造業的機械設備投資貢獻較大。

❽ 日本工業發展有何利和不利條件

利:1.技術卓越,研發能力強。
2.歷史性(長期以來日本都是一個擅於吸收他國文化並加以改善的民族)
3.產品質量高
4.品牌效益(日本產)
5.現今匯率有利於做進口(海外生產-國內消費)
6.有團隊精神(教育程度高,容易吸收,工作配合)
弊:1.缺乏原料(對海外依賴性極高)
2.生產成本過高(特別是人件費,所以才有那麼多日企在亞洲開廠)
3.缺乏長期戰略(日企一般目光都很短淺,而且老闆大多數是理科出身,對情報不夠敏感)
4.缺乏研究資金(普遍小企業為了減少開支,開始緊縮政策,導致本來的強項越來越弱)
5.現今匯率不利於出口(日本生產-海外銷售)
6.過分的集體意識(日本人整體缺乏主見,10個人中8個說黑,剩下2人跟著說黑)

等等等

❾ 二戰後日本工業設計的快速發展有哪些我們可以借鑒的

二戰後,日本工業設計領域走的是「仿製」--「精工」--「自主創新」的發展模式。

仿製可以快速拉近與先進水平的差距,彌補技術代差。

隨著基礎工業水平的提升,精工可以提升品牌定位,為企業贏得更多利潤。
而自主創新則使產業由加工製造型轉為科技型產業,掌握更多的核心技術與專利權。

目前中國在工業設計領域發展模式與二戰後日本比較相似,現階段以仿製為主,但隨著工業能力的提升,已經有不少國內企業可以為世界頂級產品做零配件甚至產品的代工,而少數重點企業通過收購及自主創新開始掌握更多核心科技。

但不可否認的一點,中國目前大多數企業的品牌定位仍然比較低端,以廉價仿製品和代工為主,自主品牌也比較欠缺,仍然需要相當長時間的品牌及市場積淀才能夠提升國有品牌的國際地位。

❿ 日本工業化的特點有哪些

日本工業化有自己的特點。第一,日本的工業化是在政府的推動和對外軍事侵略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歐美國家在工業化的過程中,政府也會起到很大作用,但是政府推動工業化在日本表現得更加明顯。日本的工業化從開始到基本完成,起主導作用的都是明治政府。明治政府通過發行「金祿公債」,設立「創業基金」和「勸業基金」,增加財政信貸以及「處理」國營企業等一系列措施,支持、扶植和保護私人資本,尤其是那些與政府關系非常密切的官商,從而形成了日本工業化中的私人資本和國家權力之間的特殊關系。在日本,財閥對政府是有依賴性的。明治政府在工業化中提供了大量的公共產品,興建了有利於軍事工業的社會基礎設施。通過公共產品的提供,進一步確立了政府在工業化中的地位。 第二,因為日本工業化有自己獨特的歷史情勢,所以其工業化道路和歐美國家有很多不同。英法等國家的工業化,一般都是從消費資料生產部門,尤其是紡織業的生產過程的機械化開始,在這些行業的機械化達到一定的水平之後,在擴展到生產資料的生產部門。日本的工業化過程則要相對復雜。消費資料生產部門和生產資料生產部門現代化是相互交錯進行的。對於私人資本而言,工業化是從以紡織業為代表的輕工業開始的,然後擴展到造船、機械機器等重工業部門。對於國家資本來講,因為已有幕藩體制下的軍工企業基礎,所以一開始就從軍事重工業開始著手工業化。 第三,日本的工業化是通過移植西方近代產業和外國的技術裝備實現的。當日本進行工業化的時候,西方的歐美國家工業化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這樣一個情勢,使得日本可以引進當時最先進的技術設備和工業化的經營管理思想、組織形式和各種制度安排。引進大量的技術設備為工業化提供了一個好的平台,但是由於國內的工業基礎比較薄弱,特別是重工業占據主導地位的是軍事工業,所以使得日本的機器製造業較為落後。基礎的薄弱和產業結構的畸形使得日本對外國技術裝備的依賴加深,從而導致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日本都把重工業作為工業化的目標選擇。 第四,日本的工業化是非西方的工業化,其中蘊含了日本的民族精神。著名的經濟史學家戴維路S路蘭德斯認為,文化在經濟發展中所起的作用很大。他說:「任何類型的經濟發展都是復雜的,而且包括種種相互影響的因素。其中還常有機會成分。但在對這些偶然事件,或隨機事件,或由地理引起的問題作一最終分析時,『文化』則被廣泛使用。[1]」 弗朗西斯路福山也認為:「現代制度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卻不足以構成現代繁榮和社會安康的充分條件,它們還必須與某些傳統和道德習俗相結合。[2]」日本將其精神和工業化結合在一起。日本沒有基督教的傳統,「無意對創世作猜測或崇拜一個滋生萬物之神,注重自然現象,甚至敬畏出類拔萃的山川鳥獸。這種種專著於刻下環境之事物,有意受自然力量之感召,不沉湎於抽象觀念的習慣,不可能與日本人經常在技術工作中表現精研獨到的能力及個人行動易於協調沒有關系。[3]」 日本的武士道文化和等級制思想使得日本人有了崇武尚美的獨特性格。這種性格和加上島國的約束使得日本人經常有侵略意識。在日本重工業化的過程中,日本人正是通過戰爭掠奪到工業化所需要的資本。日本人善於學習,而且非常徹底,表現在它的制度變遷上。歷史上,當中國經濟獨步於世界的時候,那麼它學習中國的官僚組織架構。但是由於沒有異族侵略的威脅,所以日本沒有像中國一樣形成中央集權制,日本的戰國時代時間很久。在西方崛起以後,日本人很快便選擇「脫亞入歐」,開始學習西方各國的制度。根據本國的歷史和國情,日本人從英國、法國、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借鑒自己所需要的東西。通過借鑒學習,從而融合到自己的經濟發展大計當中,並且成就了自己的工業化模式。

閱讀全文

與日本工業發展有哪些可取之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汽車出現粘缸還能開多久 瀏覽:975
如何提高工業互聯網能力 瀏覽:793
有哪些特殊的工業區 瀏覽:713
寶媽坐賓士開寶馬指的是什麼車型 瀏覽:799
切割片工業級和專業級哪個好 瀏覽:715
小鵬汽車哪些平台可以成為專車 瀏覽:48
汽車電子包括什麼 瀏覽:310
寶馬和本田哪個耐用 瀏覽:975
寶馬自動啟停功能在哪個位置 瀏覽:95
大眾和賓士哪個厲害 瀏覽:855
汽車是如何清理積碳 瀏覽:183
北京汽車價格為什麼低 瀏覽:901
奧迪s8中網多少錢 瀏覽:500
csgo機械工業值多少 瀏覽:115
新款賓士s350什麼時候上市 瀏覽:634
賓士買哪裡最好 瀏覽:925
吉利帶字母的是什麼汽車 瀏覽:473
管城區近代工業園在哪個路口 瀏覽:472
博士達汽車功放怎麼樣 瀏覽:549
廣州市白雲區哪裡有修汽車尾板的 瀏覽: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