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誰知道揚中的工業主要分布在那幾個區域呀
揚中沒有專門的工業園區,只是每個鎮區都分布了相當多的私營企業,揚中的大企業都分布在揚中大道和大橋路(宜禾路),一般都在省道那裡。私營分布集中的區域都在每個城鎮的周圍,其實,揚中市的新壩鎮,油坊鎮,興隆港區,豐裕私營區域,八橋鎮,以及西來橋的中石油等大型造船廠。
② 鎮江有什麼大型企業!急求!
1、江蘇沃得機電集團有限公司排228位。
江蘇沃得集團現擁有資產總額50億元,佔地面積240萬平方米,員工超萬人。是擁有八個子公司,一個上市公司的企業集團。,現已在國內同行業具有較大影響,並占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產品類型涉及工程機械、鈑料加工機械、汽車零部件、農業機械、造紙環保機械、園林機械、房地產等,並在行業內都處於領先地位。2007年並購常松集團汽車零部件與裝載機業務單元,重組宜工集團,高起點高投入進軍工程機械領域。沃得精機(中國)有限公司於2006年4月在新加坡成功上市,成為鎮江首家境外上市企業。沃得集團為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之一,榮獲「資信等級AAA級」,「鎮江市規模最大的民營企業」,「江蘇省民營企業納稅大戶」等稱號。
2、江蘇天工集團有限公司排277位。
天工國際有限公司始建於1981年,佔地面積130萬平方米,員工3200人,是中國特種工具鋼、模具鋼、鈦材料及切削工具生產製造商,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天工是中國民營企業、中國民營企業製造業500強,2016年位列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234位,位列中國民營企業製造業145位,在中國國內特殊鋼重點生產企業中,天工名列民企榜首,並且已連續五年位列世界模具鋼強企前三強,中國第一位。天工已在世界高速工具鋼、模具鋼、切削工具等製造領域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經過三十五年的發展,天工已從礦業、特鋼生產到工具製造一體化的科研、生產、銷售體系,擁有世界領先的生產裝備和工藝技術,行業優勢明顯。目前天工的高速鋼、模具鋼、切削工具、鈦合金四大主產品被廣泛應用於航空、汽車、高速列車及石油化工等行業和機械加工等不同領域,暢銷歐美等世界近百個國家以及香港、台灣地區。公司在美國、印度、韓國、捷克、義大利、俄羅斯、土耳其、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設有國際銷售分公司,目前已設立國際銷售分公司11家,並將在墨西哥、泰國設立銷售分公司,未來二年內,國際銷售分公司將至少達20家。
3、大全集團有限公司排335位。
大全集團是電氣、新能源、軌道交通領域的領先製造商,主要研發生產高低壓成套電器設備、智能元器件、軌道交通設備、多晶硅、太陽能電池、組件及上網接入系統等。
大全集團在江蘇揚中、南京、重慶萬州、新疆石河子、湖北武漢擁有四個生產基地、三個研究院、32家製造企業,與德國西門子、美國伊頓、瑞士賽雪龍等國際公司設有多家合資企業,在美洲、歐洲、東南亞、中東、非洲建立二十多家分支機構。集團擁有近1萬名員工。
4、大亞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排366位。
創立於1978年的大亞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之一、中國民營企業製造業500強之一、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國家知識產權示範企業;
大亞集團及其下屬子公司擁有一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三家省級技術中心和兩家博士後工作站。
③ 揚中市怎麼樣,揚中人幫忙介紹一下,經濟產業哪些,謝謝!
揚中是首批國家級生態示範區,江蘇省綜合環境質量最好的地區之一,全市綠化覆蓋率達36%,大氣環境質量達國家I級標准,宜於人居,也宜於創業。
揚中位於素有黃金水道之稱的長江中下游,東北與泰州、揚州隔江相望,西南與鎮江、常州一衣帶水,南橋相接滬寧高速公路和京滬鐵路,北渡可聯京滬高速公路。距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只有2.5小時的公路車程,到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只需1.5小時,距國際貨運港口鎮江港、泰州港分別為6公里和2公里,可與40多個國家 136個港口通航,具有便捷的鐵路、公路、水路運輸條件,在人才、資金、技術、信息等方面可充分接受上海、南京及蘇州等大中城市的直接輻射。揚中在水運、空運方面均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是物流中轉經營的理想場所。目前已有兩座跨江大橋分別與上海、南京方向相通,連接泰州、揚中和常州的泰州長江公路大橋正在積極建設之中,該大橋建成後,揚中將真正成為連接蘇南蘇北的交通樞紐。根據中長期規劃,揚中將形成「一島五橋」的格局,真正成為連接大江南北的「中心鏈核 」。市內道路四通八達,整個島城已經建成了「半小時經濟圈」。清麗現代的長江島城揚中,水田肥沃,物豐富庶,人傑地靈,素有「長江小威尼斯」之譽。2010年,揚中在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評比中位列29位,中國十佳「兩型」中小城市第2位,中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縣市第38位。
河豚——「春洲生荻芽,春岸飛揚花。河豚當是時,貴不數魚蝦。」
據初步核算,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72.8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 13.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33億元,增長7.2%;第二產業增加值103.48億元,增長13.8%;第三產業增加值63.99億元,增長 13.4%。實現人均地區生產總值53610元(按常住人口計算),比上年增長13.5%,按現行匯率折算為7849美元。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經濟運行 質量繼續提高。三次產業構成由2007年的2.95:60.55:36.50調整為2008年的3.1:59.9:37.0。地方一般預算收入佔GDP比 重為5.5%。2008年名列「全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第33位。
目前造船業在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