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寶應縣有幾個工業鎮
截止到2019年6月1日,寶應縣有14個鎮,具體名稱如下:安宜鎮、氾水鎮、涇河鎮、黃塍鎮、望直港鎮、小官莊鎮、夏集鎮、柳堡鎮、魯垛鎮、廣洋湖鎮、射陽湖鎮、曹甸鎮、西安豐鎮、山陽鎮。
② 安宜鎮天澤什麼
安宜鎮
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轄鎮
安宜鎮,隸屬於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屬於蘇中地區,地處江蘇中部地段。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空氣清新,日照充足,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是揚州市寶應縣政治、經濟、文化、商業中心,鎮域總面積141.35平方千米(2017年),轄20個社區居委會、13個村(場)。安宜鎮地處江蘇省中部,隸屬於揚州市,是寶應縣城關鎮,總人口30萬人、總面積160平方公里。安宜交通便利。境內形成了以京滬高速為主幹,G233國道、S311省道為骨架的公路網路。周圍有揚泰、淮安、鹽城等機場,京杭大運河為二級河道,可通航2000噸級頂推駁船。2019年,連淮揚鎮高鐵已通車,安宜納入上海大都市圈。[1]
2019年10月,安宜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③ 安宜鎮的介紹
安宜鎮隸屬揚州市,地處江蘇中部,鎮域總面積102平方公里。 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日照充足,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是寶應縣政治、經濟、文化、商業中心,鎮域總面積102平方公里,轄20個社區居委會、13個村(場),近21萬人。
④ 安宜鎮的經濟發展
2013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61億元,增長12%;開票銷售80.2億元,增長12.7%;財政總收入5.77億元,增長16%;農民人均純收入16387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21600元,分別增長12.4%、13.8%。各項社會事業持續進步。較好地完成了鎮四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主要工作和成效是:項目建設推進有力。通過強力組織推進,採取有效措施,項目呈現出個數多、種類全、質態優的良好態勢。新實施各類大中小項目、招商招租項目、傳統新興產業項目37個,其中億元項目6個、新征地項目17個。預計新開工認定10億元項目1個,億元項目3個,5000萬元項目8個;新竣工億元、5000萬元項目各3個。完成服務業億元項目3個,1000萬元項目3個。高效農業項目基本完成全年任務。企業培育成績突出。大力實施「雙20工程」,強化幫辦服務,及時督查提醒,推動合資合作,激勵做大做強,億元企業新增7家、凈增4家(佔全縣40%)、總數達15家,規模企業新增13家、凈增6家、總數達70家,全面完成縣下達的企業培育任務。跨年度建成2萬平方米森薩塔配套園,並基本完成招租。推動蘇美達車輪股權調整為獨資。要素制約有效化解。成功獲批點供項目1個,爭取用地指標350畝,盤活存量土地170畝。組織召開銀企對接會,全縣首家科技小貸公司即將獲批,幫助企業落實貸款近3.5億元,向上爭取資金1000多萬元,獲批國家關停五小企業支持資金110萬元。為多家企業招聘員工1800多人。幫助重點企業做好夏季高峰用電工作。廣泛推行清潔生產,完成節能減排任務。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建成軟體信息大廈和產業樓,南京維格娜絲總部經濟等新興產業項目落戶。獲批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家,省市技術中心5家,省高新技術產品13個,省民營科技企業8家,省市著名知名商標4件,省市名牌產品12個,專利370件,省級「兩化融合」試點企業4家;全縣唯一入選省創新型試點鄉鎮;國家標委會工作組申報工作正在有序推進;獲批省「創業創新」人才1人、「博士集聚」人才2人,市「綠揚金鳳」人才1人。農業經濟穩步發展。糧食生產實現十年增。實施土地增減掛鉤48畝、土地復墾735畝 ,農業生產綜合效益不斷提高;完成小興灘截滲牆防洪保安工程,積極推進億斤糧項目,爭取項目資金1000多萬元。新創市級以上「五好」示範社2個,率先在全縣完成經濟合作社組建工作。首次通過村級財務收支計劃,村級財務管理進一步規范。農村規費上繳一次性完成任務。化解村級債務500多萬元。有望通過市「四有一責」達標鎮驗收。農民增收渠道變寬。新增高效農業面積8000多畝,畝均效益5000元以上,吸納1萬多名本土勞動力就業致富。圍繞用活農村土地承包政策,提高農民合法權益,推動土地流轉2720畝,600多戶農戶直接受益。全年農村勞動力培訓800人次。農民人均純收入16387元,增長12.4%。四、抓稅源、拓市場,綜合效益不斷提高2013服務業發展提速。完成增加值24.6億元,增長17.1%,佔GDP比重43.7%,較去年上升2個百分點;稅收2.2億元,較去年增加0.72億元,增長47.8%;固定資產投資17.2億元,增長25%;各類市場成交額30億元,增長20%;新增民資注冊資本金5億元,外資注冊到賬1000萬美元。建築業高開高走。完成施工產值65億元、增加值16億元、縣外「雙包」300萬平方米,分別占縣下達指標 108%、114%、150%,完成縣外稅收500多萬元,創成省市文明工地9個、市優工程6個,主要考核指標均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銀河建安公司成功晉級為總承包一級資質企業。2013財稅運行質態好。堅持加快產業發展抓稅源,大力組織預算外收入,不斷提高財政綜合實力。徵收個體工商戶和企業房產土地稅3500萬元。向上爭取各類項目資金2600萬元。化解鎮村債務6000萬元。多頭多路組織資金,實現財政總收入5.77億元,其中國稅2.1億元、地稅2.16億元,分別增長16%、16.5%、22%;有效實現了保吃飯、保運轉、保民生、保建設的基本保障和剛性需求。
⑤ 寶應縣最富的幾個鎮
您好,是安宜鎮。鎮域總面積102平方公里。安宜鎮位於江蘇省寶應縣西北部,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商業中心。近年來,該鎮始終突出工業強鎮戰略,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和園區開發成績喜人。現有安宜和城南工業園兩個工業園區,其中多個產品被評為部省市優質產品。
⑥ 安宜鎮的概況
安宜鎮位於江蘇省寶應縣西北部,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商業中心。面積141.35平方千米,人口126000人(2009年)。轄23個社區、18個行政村。淮江公路與金鹽公路在境內交會,京杭大運河通航。名勝古跡有縱棹園、八寶亭、翦沐公閣、大成殿、泰山殿、寧國寺、一宿庵、明朝縣治白國鋪,明初巡檢司所在地槐樓閣,清康熙四十二年狀元王式丹墓等。
⑦ 寶應在江蘇排名
寶應只是縣級市,隸屬於揚州,在整個江蘇揚州也只能算得上是中等水平,寶應在整個江蘇的排名應該是中等偏下的,下面是一些詳細信息:
寶應
寶應始建於秦,古稱安宜,隸屬名揚海內外的揚州市,與周恩來故鄉淮安毗鄰,京杭運河穿邑而過,風光宜人,設施配套,悠久歷史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寶應土地肥沃,湖盪密布,農業資源豐富,是國家首批生態示範縣、有機食品基地示範縣、平原綠化先進縣,特別是荷藕種植面積、產量、品質、出口量均為全國之冠,被國家授予「中國荷藕之鄉」稱號。
中文名稱: 寶應
別名: 安宜
行政區類別: 縣
所屬地區: 中國華東
下轄地區: 安宜鎮等14個鄉鎮
政府駐地: 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葉挺路73號
電話區號: 0514
郵政區碼: 225800
地理位置: 江蘇省中部
面積: 1486.23平方公里
人口: 91.86萬人(2007年)
方言: 江淮官話洪巢片揚州小片
氣候條件: 北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著名景點: 八寶亭 縱棹園 荷園等
車牌代碼: 蘇K
綜合實力
寶應正加快由傳統農業大縣向經濟強縣轉變,特別是近幾年,突出工業主導地位,大力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培育發展了一批優勢行業、規模企業和形象產品,形成了「一電兩品」(電工電器、食品葯品)主導產業和玻璃工藝、石化管件、壓力容器、紡織服裝、電子陶瓷、車輛配件等六個特色行業。全縣擁有省級企業集團14家。寶勝集團是中國製造業500強、江蘇省16個重點企業集團之一,躋身於國家大型企業行列。電工電器行業以寶勝集團公司為龍頭,以菲達寶開集團、科龍直流電機公司、仁恆實業公司、電器廠、亞寶絕緣公司等骨幹企業為主體,產品質量、銷售在全國同行業中均有較高的知名度。燃氣具行業以鋼瓶為主體,廚具等產品與之配套,全行業年產鋼瓶能力達500萬只,成為全國最大的鋼瓶生產基地。食品行業以五瓊漿系列白酒、荷藕製品、麥芽為主體。永順泰麥芽年產銷4.5萬噸,企業綜合效益在全國同行業中名列前茅。紡織行業以江蘇銀寶集團、金夏集團等重點企業為主體,逐步形成了花、紗、布一條龍生產。玻璃及工藝品行業是寶應工業經濟發展的一支新生力量,行業規模不斷擴大,產銷以年40%以上的速度遞增。 寶應把外向型經濟作為工業發展的助推器,目前全縣有外商投資企業56家,世界500強企業中的美國德州儀器有限公司、義大利比瑞利公司等5家企業已落戶寶應,並取得了驕人的經營業績。此外,揚州美瑞華公司、藍寶石公司等一批獨資合資企業也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 寶應建築業和第三產業發展迅猛。全縣常年有2.5萬人的建築隊伍征戰在祖國的大江南北,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承建的一批高層建築,先後獲得了魯班獎、白玉蘭獎,成為寶應建築業的形象工程。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城市功能日趨完善,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影響力也大大增強。 寶應文化積淀深厚,人文氛圍濃郁。在誕生"建安七子"之一陳琳、明代大畫家陶成、經學大師劉寶楠、京劇鼻祖高朗亭的寶應大地上,古代文化的遺存和現代文明的風采交相輝映、相得益彰。京滬高速公路的開通,縮短了寶應與北京、上海等國際大都市的時空距離。 寶應是個好地方,寶應更是一塊理想的投資熱土。今年寶應在稅收、土地使用、水電等方面進一步降低門檻,制定了諸多優惠政策,發展環境不斷優化。熱情好客的寶應人將進一步凸顯資源優勢、勞動力優勢、生態優勢、產業特色優勢,迎來更多的海內外賓朋投資興業,共創美好未來
工業經濟
改革開放以來,寶應工業經濟取得了較快發展,形成了「一電兩品」(電工電器、食品葯品)兩大主導產業和玻璃工藝、石化管件、壓力容器、紡織服裝、電子陶瓷、車輛配件等六個特色行業,現有工業企業一千多家。寶應「一電兩品」(電工電器、食品葯品)兩大主導產業產銷規模已經占據全縣工業經濟的半壁江山,在全國和全省有一定規模和影響。一批具有先進生產技術和相當實力的重點骨幹企業在競爭中迅速崛起。江蘇寶勝集團跨入全國製造業500強和省十大重點企業集團行列,成為全國電纜行業的「排頭兵」。 2006年,全縣緊緊圍繞「工業經濟突破年」,大力實施工業強縣戰略,通過項目拉動、重點企業帶動,加快工業機制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快。全縣全部工業產值突破253億元,開票銷售140億元,招商引資45億元,合同利用外資1億美元,實際到帳外資4200萬美元,目前在建千萬元以上項目163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0個。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3家、省高新技術企業3家、產品22個,省、市名牌產品18個,著名、知名商標12個。寶勝集團先後獲得國家免檢產品、中國馳名商標和中國名牌產品稱號,寶勝科創公司順利通過股權分置改革,寶勝電氣加快上市步伐。德儀公司利稅額在全市外資企業中名列前茅。
農業經濟
寶應「金湖銀盪」得天獨厚,特色農業享有盛名。境內擁有耕地 90萬畝,湖盪水面70多萬畝,既是全國優質糧棉基地縣、平原綠化先進縣和有機食品基地示範縣,又是省內乃至全國頗負盛名的「荷藕之鄉」、「水產之鄉」。全縣常年種植荷藕12萬畝以上,年產量10多萬噸,有加工出口企業17家,荷藕的產量、品質、出口量均居全國之冠,經中央政策研究室、國務院農村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農業部、林業部等部門聯合評定,該縣被命名為全國唯一的「中國荷藕之鄉」。全縣三禽(雞、鴨、鵝)飼養量2500萬只,生豬出欄25萬頭,山羊飼養量20萬只。特別是水產養殖業初具規模,已形成池塘養殖、網箱養殖、稻田養殖、溫室養殖等多種養殖模式,年水產總量9.1萬噸,其中龜、鱉、蟹等特種水產品年產2.5萬噸以上,位居全省前列。全縣林業面積21萬畝,林木蓄積量70萬立方米,蠶繭產量2500噸。豐富的農副產品資源,為進一步加工增值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目前,全縣已初步形成荷藕、棉花、水產、畜禽、林木等5大系列的產業化工程,形成了一批貿工農一體化經營的「龍頭」企業,其中1家企業列入省100強,15家列入市60強,產業化工程年產值達30億元,出口創匯2000多萬美元。 2006年,圍繞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大力發展有機、高效農業,種植業良種覆蓋率95%,水產混套養殖比例90%,農業機械化綜合作業水平達81%。優質水稻、水產、水禽、水生植物等「四水」產業特色更加顯現,高效農業發展到20萬畝,寶應湖有機農業開發區成為海峽兩岸(揚州)農業合作試驗區核心區。農村勞動力轉移輸出新增3萬人。農民收入穩步提高,農民人均純收入5400元。
第三產業
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億元,增長16.8%。新建和改造了一批商貿網點,縱棹園、亞細亞廣場及其周邊區域現代商業圈初具規模,白田路商圈加快建設,人居、文化、購物環境得到提升,現代專業市場、電子信息、社會服務等新興服務業加快發展,荷園、地熱開發、正潤生態園、萬畝森林公園建設加快推進。
民營經濟
寶應把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擺上了重要位置,採取切實有效措施,積極扶持民營經濟加快發展。縣委、縣政府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意見》,各個服務部門也相應制訂了扶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實施細則,進一步降低門檻,放寬政策,激勵創業者,發展有產者,促進了民營經濟總量、質態的同步提高。 2006年,全縣新增私營企業1200多家、個體工商戶4850戶,新增民營投入72億元。玻璃工藝品、藕製品、教玩具等民營特色行業進一步發展壯大。
⑧ 安宜的意思
安宜的意思:穩重。
安,本義是平靜,即《說文解字》所謂的「靜也」,由此引申出靜止、舒適、穩妥、沒有危險等意思。用在取名中有闔家歡樂、健康平安、文靜、吉祥、幸福安逸的寓意。
宜:適當、合適、應該、應當、宜人、適宜。用作人名意指溫和、溫暖、溫柔。
《再生緣》第十六回:「休局促,要安宜,作事務當謹機密。」
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下轄鎮也有一個安宜鎮,地處寶應縣中部偏西,東與縣開發區相接,南與范水鎮為鄰,西與山陽鎮接壤,北與涇河鎮毗連。行政區域面積141.35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安宜鎮戶籍人口119583人。
南宋嘉定年間(1208—1224年),始建城。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重建。1998年,城鎮、城郊鄉合並建安宜鎮。 截至2020年6月 ,安宜鎮下轄24個社區和18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安宜東路6號。
2011年,安宜鎮財政總收入12.7億元,農民年人均純收入12313元。2019年末,安宜鎮有工業企業2059個,其中規模以上87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75個。
⑨ 安宜鎮的鎮情概況
安宜鎮地處江蘇中部,隸屬揚州市,是寶應縣政治、經濟、文化、商業中心,轄23個社區居委會,24個行政村(場)(其中,村居合一的有4個),全鎮總人口26萬,總面積15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5萬畝、水產養殖面積3.2萬畝。2008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2億元,財政總收入 2.8億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13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230元。先後榮獲江蘇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鄉鎮、江蘇省文明鄉鎮、全國千強鎮、中國經濟名鎮等稱號。 寶應是蘇中地區物資轉運要邑,水陸交通十分便利。境內形成了以京滬(北京——上海)高速公路為主幹,蘇216省道,鹽金國防公路為骨架的「二縱一橫」公路網路。周圍有上海、南京、常州、鹽城、徐州、連雲港機場,京杭大運河為二級河道,可通航2000噸級頂推駁船。以寶應為中心,3小時車程內,有大中城市15座,人口八千萬,市場容量巨大。
⑩ 揚州寶應安宜鎮2022年有高庄拆遷嗎
沒有。根據查詢揚州寶應安宜鎮的土地規劃公告顯示,揚州寶應安宜鎮2022年的拆遷規劃中,高庄只是當地土地規劃中的整改區域,不需要對高庄地區進行拆遷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