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實現工業化的特點
1.【英國】英國是世界上較早進入資本主義時代的國家,它最初是由原始積累向輕工業化過渡,再實現重工業化的。最初英國通過海上劫掠、開辟殖民地等方式,促進了本國資本的積累,為輕工業的發展奠定物質基礎。在第一次工業革命後,英國通過原先積累的金銀、海外原料及殖民勞動力,迅速轉化為工業革命後的財富。而這些財富又繼續促進了英國海外殖民擴張的開展,17--18世紀,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攫取了世界霸權。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後,隨著英國國內對資本和商品市場的嚴重依賴,阻礙了其技術革新,英國重工業化基本上是在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原有基礎上開展的,一直到二戰結束前,發展較緩慢。
2.【法國】法國在大革命之後也進入了資本主義時代,受先代重商主義的影響,法國在效仿英國進行原始資本積累的過程中,不僅發展輕工業,還大量投放外債,通過賺取債務差額來為本國工業化提供資本,同時受國內封建勢力與國外敵對武裝的破壞,法國資本主義一直未能獨立發展,資本投放於工業技術更新中的比例較小。這些都造成法國資本主義工業的滯緩。直到二戰結束,英法都受到戰爭破壞而使工業長期服務於軍事,造成了工業結構的不合理,阻礙了工業的長足發展。
3.【美國】美國相比前兩國,不僅擁有安定的政治環境和豐富的天然資源,還在最初的百年發展中吸收大量的勞動力和技術人才,在開發這片新大陸的過程中,輕重工業的發展結構相對較好,雖然在一戰之前美國已基本實現經濟全球第一的目標,但真正攫取世界經濟霸權則是在一戰後,直至二戰結束,美國的霸主勢力。充分反映它在工業上的雄厚實力。
② 世界各大洲的工業特點
亞洲:
亞洲人民就創造了燦爛的文化。有素稱發達的農業和手工業,有許多科學發明創造,是造紙術、火葯、指南針、印刷術的發源地,對世界經濟的發展作出了偉大的貢獻。16世紀以後,西方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相繼侵入,許多國家和地區先後淪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經濟遭到了嚴重摧殘,民族經濟發展緩慢。致使許多國家和地區長期處於貧困落後的狀態。目前,亞洲除日本外,大多數國家為發展中國家。農業在亞洲各國中占重要地位。稻穀、天然橡膠、金雞納霜、馬尼拉麻、柚木、胡椒、黃麻、椰干、茶葉等的產量分別佔世界總產量80%--90%以上,原油、魚、大豆 、棉花產量均佔世界總產量30%--40%,錫精礦產量約佔世界總產量60%左右,鎢精礦、花生、芝麻 、煙草、油菜籽的產量均佔世界總產量的45%,木棉 、蠶絲、椰棗等的產量和牲畜總頭數也居世界前列。絕大多數國家工業基礎薄弱,采礦業和農產品加工業較先進,手工業正在發展。中國東半部、日本、韓國、爪哇島、斯里蘭卡西部、印度中部、土耳其西部交通發達。 東南沿海海上運輸發達。廣大內陸地區和沙漠地區以畜力為主。
歐洲:
歐洲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最早的一洲,工業生產水平和農業機械化程度均較高。生產總值在世界各洲中居首位,其中工業生產總值占的比重很大。大多數國家糧食自給不足。西歐工業發展程度較高的國家主要為德國、法國、英國,其次為比利時、荷蘭和瑞士等。德國、法國和英國的工業生產在世界工業生產中均居前列。
大洋洲:
大洋洲的工業,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亞,其次是紐西蘭。主要有采礦、鋼鐵、有色金屬冶煉、機械製造、化學、建築材料、紡織等部門。大洋洲島國工業多分布在各自的首都或首府,一般比較落後,僅以采礦及農、林、畜產品加工為主,多為外資控制,產品多供出口。
非洲:
非洲經濟是由在非洲的貿易、工業和人力資源組成的。非洲的人口約有十億,約佔全球總人口的15%(2009年資料)。非洲是全球最貧窮的大洲,全非洲一年的貿易總額只佔全世界百分之一。根據聯合國在2009年發表的人類發展報告,人類發展指數排名最低的24個國家中,其中有22個都是非洲國家(第159位至第182位)。非洲貧窮的原因有部分是因為其動盪的歷史有關。非洲非殖民化的不穩定加劇了冷戰沖突。自20世紀中期,冷戰、貪污和專制統治也令非洲的經濟更加不景氣。
北美洲:
美國和加拿大是經濟發達的國家,工業基礎雄厚、生產能力巨大、科學技術先進。農、林、牧、漁業也極為發達。北美洲其他國家除墨西哥有一些工業基礎外,多為單一經濟國家。北美洲采礦業規模較大,主要開採煤、原油、天然氣、鐵、銅、鉛、鋅、鎳、硫磺等,而錫、錳、鉻、鈷、鋁土礦、金剛石、硝石、銻、鉭、鈮以及天然橡膠等重要的戰略原料幾乎全部或大部靠進口。主要工業品產量在世界總產量中的比重為:生鐵、鋼、銅、鋅等均佔20%左右,鋁佔40%以上,汽車約佔37%。
南美洲:
工業以采礦業和製造業最為重要。采礦業是南美各國的基礎部門,大部分礦產供出口,委內瑞拉、阿根廷、厄瓜多、秘魯等國的石油;巴西、委內瑞拉、智利的鐵;玻利維亞的錫、銻;智利、秘魯的銅;蓋亞那、蘇利南的鋁土;秘魯的鉛、鋅、銀、鉍;智利的硝石、鉬;巴西的鈮的產量或出口量在世界占據重要地位。輕工業為南美多數國家製造業的主體,肉類加工、製糖、飲料、皮革、紡織、服裝等部門較發達。鋼鐵、汽車、化工、橡膠、電器、機械等重工業集中在巴西、阿根廷、委內瑞拉、智利、秘魯、哥倫比亞等國家。
③ 各國工業的特點是什麼
美國和加拿大是經濟發達的國家,工業基礎雄厚、生產能力巨大、科學技術先進。農、林、牧、漁業也極為發達。北美洲其他國家除墨西哥有一些工業基礎外,多為單一經濟國家。北美洲采礦業規模較大,主要開採煤、原油、天然氣、鐵、銅、鉛、鋅、鎳、硫磺等,而錫、錳、鉻、鈷、鋁土礦、金剛石、硝石、銻、鉭、鈮以及天然橡膠等重要的戰略原料幾乎全部或大部靠進口。主要工業品產量在世界總產量中的比重為:生鐵、鋼、銅、鋅等均佔20%左右,鋁佔40%以上,汽車約佔37%。
④ 全世界八大工業國有哪些國家
八大工業國指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義大利、加拿大及俄羅斯,簡稱八國集團。
八國集團始創於1975年的六國集團(簡稱「G6」),始創國有6個,包括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義大利。其後,加拿大於1976年加入,成為七國集團(簡稱「G7」)。俄羅斯於1997年,被接納成為成員國,G7正式成為G8。成員國:
1、美國,美國工業高度發達,生產規模巨大,部門結構完整,生產技術先進。
2、英國,英國的工業在世界上高度發達,是歐洲最大的軍火、石油產品、電腦、電視和手機製造國。
3、德國,工業產品以做工精細而享譽世界,但成本較高。德國是世界第四大汽車生產國,是不少著名汽車製造商總部所在地,同時也是世界第二大工業製成品出口國和第三大進口國。
4、法國,法國是世界上工業發達的國家之一。電設備能力和石油工業技術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
5、日本,日本為亞洲著名的工業大國,汽車產量高,工業高度發達。日本的汽車、鋼鐵、機械、電器產量非常大,且享譽世界。日本還是高速鐵路技術較為成熟的少數國家之一。
6、義大利,義大利工業較為發達,生產技術較為先進,且規模龐大,為西方七大工業國之一。享有「中小企業王國」的美譽。義大利的年原油加工能力達1億噸,有「歐洲煉油廠」之稱。鋼鐵產量居歐洲第二位。
7、加拿大,加拿大為西方七大工業國之一,工業十分發達。加拿大是礦產、紙張、木材最主要的生產國之一。其傢具、尖端葯物、軍火更是享譽世界。
8、俄羅斯,俄羅斯的核工業和航空航天業佔世界領先地位。
⑤ 各國工業的特點是什麼
俄羅斯:工業以重工業為主,主要分布在俄領土的歐洲部份。 加拿大:工業發達,以輕工業為主,主要分布在東南方的五大淡水湖地區。
⑥ 澳大利亞工業特點是什麼
澳大利亞工業特點是:
1、澳大利亞的工業主要集中在人口稠密的東南沿海地區,悉尼是全國最大的工業城市。澳大利亞領土面積7,686,850萬平方公里,四面環海,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國土覆蓋整個大陸的國家。擁有很多獨特的動植物和自然景觀的澳大利亞,是一個奉行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
2、澳大利亞的工業以製造業、建築業和礦業為主。2016/2017財年,澳礦業產值為2149.84億澳元,同比增長13.4%;建築業產值為3783.06億澳元,同比增長0.9%;製造業產值為3639.69億澳元,同比下降2.3%。悉尼是其工業中心。
3、澳大利亞的工業部門長期以輕工業為主,大多數部門都是在羊身上做文章,例如羊毛洗滌業、制靴鞋業、肉類以及服裝業等。並且這些工業設備和技術十分落後,工廠規模也小,並主要集中在悉尼、墨爾本等沿海大城市。
4、澳大利亞工業化最大的特點就是培育一眾中小型科技和製造企業。相比於二戰後依靠財閥而崛起的國家不同,澳大利亞工業化的主要支柱是眾多的規模不到100人的小企業。80年代以來,澳大利亞政府開始扶持製造業小企業,小企業數目呈增長趨勢。
5、全澳大利亞幾乎沒有機器製造業,尤其沒有精密機器製造業。畢竟,依靠著一枝獨秀的畜牧業,澳洲人過著賣賣羊毛種種田的田園牧歌悠閑生活就能賺大錢,誰還有空絞盡腦汁去搞工業。但是無論如何,依靠倒賣初級產品發財這條套路可以在工業時代早期行得通,到了二戰後這條套路越來越不靈了。
⑦ 歐洲西部的工業大國是哪些它們的特點是什麼
法國(巴黎盆地工業區);德國(魯爾工業區);英國(英格蘭中部工業區,倫敦地區工業區)工業:以製造業為主
工業地位:歐洲西部是工業革命的發源地,目前也是世界上工業發達的地區之一。這里升差的產品出口到世界各地。
工業特點:歐洲西部的工業以製造業為主。(製造業是指把原料進行加工,製成各種各樣產品的部門)
工業分布特點:本區工業中心多,分布密集。自英國到波蘭境內,自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南部到義大利,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字形工業密集地帶。
歐洲西部各國工業部門齊全,工業中心多;農業不佔重要地位,但生產水平高,種植業和畜牧業結合較好。呵呵~願對你有用!
⑧ 1.美國工業特點 2.美國發展工業的優勢
美國工業以技術先進、門類齊全、資源豐富、生產實力雄厚、勞動生產率高而著稱於世;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工業生長取得巨大進展,工業設備能力與生產規模都大大超過世界其它國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國家;目前,美國的主要工業產品,如石油、天然氣、電力、銅、鋁、硫酸、乙烯、汽車、飛機等的產量,以及微電子工業、計算機技術、激光技術、宇航技術、生物工程技術、核能利用和新材料的研製與開發等方面,在世界上均居領先地位;然而,在小型轎車、家用電器、通訊及辦公自動化設備、電子計算機晶元等技術密集型產品方面,則在近年內落到了日本、德國等國後面。
美國工業在地區分布上很不平衡,主要集中在西起密西西比河,東至大西洋沿岸,南起俄亥俄河和波托馬克河,北至密執安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岸以南,以及新英格蘭的南部。這一工業密集的東西狹長地帶,被稱為美國的「製造業帶」。其面積只約佔全國的8%,但卻集中了美國1/2以上的製造業,成為全國工業最集中的地區。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及戰後,在西部太平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亞等州,一些與軍事有關的新興的工業部門,如造船、飛機、導彈、電子、汽車裝配等得到巨大發展。南部得克薩斯等州的產油區,已逐步發展成為重要的石油化工中心。70年代以來,經濟和人口出現南移現象。被稱為「陽光地帶」的南部和西部工業發展較快,其速度大大超過東北部地區。
美國工業生產的特點:
第一,工業生產規模大。
第二,部門齊全,體系完整。
第三,新興部門和尖端技術發達。
第四,工業生產分布不平衡。在東北部,所屬十四個州的面積僅占國土面積的8%,卻集中了50%製造業,80%的剛產量和90%的汽車產量。在西部工業帶,航空、造船、電子和導彈等工業部門工業產值佔全國工業產值的10%。在南部工業帶,石油、化工、造船和軍工等工業部門工業產值佔全國工業產值的20%。
優勢
1、美國有高端的科技力量,經濟基礎和工業基礎好;
2、有豐富的自然資源 ,發達的農業作支撐;
3、平原廣闊,交通發達;
4、較高的人口素質,科技型人才多;
5、對外貿易相當發達。
⑨ 埃及,法國的工業特點
法國有三大工業區
1東北部以洛林區為主,是傳統的鋼鐵工業區。
2東南部以地中海沿岸為主,煉鋁業,鋼鐵工業和機械工業。
3巴黎盆地是最重要的工業區;飛機,汽車,電子,化學,紡織工業發達。
4法國是世界上航天工業,軍火工業,核工業發達的國家。
埃及主要工業是石油工業,長絨棉是主要的出口商品
⑩ 俄羅斯國家的工業特點是怎樣的
俄羅斯工業主要是大型重工業、林業、軍工和油氣開發,分布在東歐平原、烏拉爾山脈以西和遠東地區。俄羅斯工業以豐富的礦產資源為基礎。因此,該行業主要分布在內陸礦產產區。優先發展重工業,可以為社會主義蘇聯創造獨立的國民經濟體系,為工農業綜合技術改造提供必要的物質技術基礎,迅速發展國防工業和增強國防實力,建設國民經濟。
可以說,日本的產業分布是“靠海為生”。政府和外國資本在俄羅斯工業革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原因是在俄羅斯工業革命之前,沒有企業家階層。農奴制改革後,資產階級迅速由富農、購買者、作坊主、土地投機者和農村高利貸者組成,但他們很少成為具有企業家精神的企業家。同時,俄羅斯走上資本主義道路較晚,技術落後,經濟實力薄弱。它不僅不能在世界市場上與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競爭,反而成了它們爭奪市場份額的對象。而且俄羅斯是一個專制國家,有干預經濟的傳統,國有經濟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