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簡述奧利發明的四沖程內燃機對汽車發明有什麼影響
你好親!晚上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簡述奧利發明的四沖程內燃機使人類的許多夢想得以實現:飛機、汽車、農用拖拉機、潛艇、坦克等等,都是在內燃機發明之後才研製成功的。解決了交通工具的發動機問題,引起了交通運輸領域的革命性變革。 另一方面,內燃機的發明推動了石油開采業的發展和石油化學工業的產生。
內燃機也使石油成為新興燃料。內燃機在政治上和經濟上的影響無與倫比。就世界政治而言,產油國家的勢力空前強大。
能量轉化原理
內燃機通過進氣獲得了燃料,燃燒後,通過做功行程 轉化為機械能,之後廢氣被排出,並獲得新的燃料,開始下一次循環過程。
作為熱機的一種,內燃機的能量來源是燃料燃燒產生的熱,即物質蘊含的化學能先要轉化為熱能,再成為機械能。
希望我的解答可以幫助到您 謝謝親
❷ 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內燃機的發明有哪些作用
內燃機的發明是第二次工業革命中應用技術的又一項重大成果。1876年,德國人奧托製造出第一台以煤氣為燃料的四沖程內燃機,成為頗受歡迎的小型動力機。1883年,德國工程師戴姆勒又製成以汽油為燃料的內燃機,具有馬力大、重量輕、體積小、效率高等特點,可作為交通工具的發動機。1885年,德國機械工程師卡爾·本茨製成第一輛汽車,本茨因此被稱為「汽車之父」。這種起動方便的汽車有三個輪子,每分鍾的轉速約二百五十次,時速約十五千米,帶有一個用水冷卻的單缸發動機,功率為3/4馬力,用電點燃。這部汽車使本茨第一個獲得汽車專利。接著,德國工程師狄塞爾又於1897年發明了一種結構更加簡單,燃料更加便宜的內燃機──柴油機,這種柴油機雖比使用汽油的內燃機笨重,但卻非常適用於重型運輸工具。它不僅用於船舶發動機,而且用於火車機車和載重汽車。以內燃機為動力的汽車作為一種新的運輸工具,發展也很迅速。19世紀90年代,世界各國生產的汽車每年只有幾千輛,但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世界的汽車年產量已猛增到50萬輛以上。內燃機的發明和使用還推動了石油開采業的發展,加速了石油化工工業的產生。美國在內戰前夕的1859年,已在賓夕法尼亞州發現石油,鑽出第一口油井,但石油最初只用於照明。隨著內燃機的廣泛應用,對燃料油的需求猛增,人們開始大量地開采和提煉石油,石油的產量迅速增長。
❸ 簡述奧利發明的四沖程內燃機對汽車發明有什麼影響
簡述奧利發明的四沖程內燃機使人類的許多夢想得以實現:飛機、汽車、農用拖拉機、潛艇、坦克等等,都是在內燃機發明之後才研製成功的。解決了交通工具的發動機問題,引起了交通運輸領域的革命性變革。 另一方面,內燃機的發明推動了石油開采業的發展和石油化學工業的產生。
內燃機也使石油成為新興燃料。內燃機在政治上和經濟上的影響無與倫比。就世界政治而言,產油國家的勢力空前強大。
能量轉化原理
內燃機通過進氣獲得了燃料,燃燒後,通過做功行程(依靠工作介質的膨脹,推動活塞)轉化為機械能,之後廢氣被排出,並獲得新的燃料,開始下一次循環過程。
作為熱機的一種,內燃機的能量來源是燃料燃燒產生的熱,即物質蘊含的化學能先要轉化為熱能,再成為機械能。
❹ 內燃機的發明推動了什麼
1860年,法國的勒努瓦模仿蒸汽機的結構,設計製造出第一台實用的煤氣機。這是一種無壓縮、電點火、使用照明煤氣的內燃機。勒努瓦首先在內燃機中採用了彈力活塞環。這台煤氣機的熱效率為4%左右。 英國的巴尼特曾提倡將可燃混合氣在點火之前進行壓縮,隨後又有人著文論述對可燃混合氣進行壓縮的重要作用,並且指出壓縮可以大大提高勒努瓦內燃機的效率。1862年,法國科學家羅沙對內燃機熱力過程進行理論分析之後,提出提高內燃機效率的要求,這就是最早的四沖程工作循環。 1876年,德國發明家奧托運用羅沙的原理,創製成功第一台往復活塞式、單缸、卧式、3.2千瓦(4.4馬力)的四沖程內燃機,仍以煤氣為燃料,採用火焰點火,轉速為156.7轉/分,壓縮比為2.66,熱效率達到14%,運轉平穩。在當時,無論是功率還是熱效率,它都是最高的。 奧托內燃機獲得推廣,性能也在提高。1880年單機功率達到11~15千瓦(15~20馬力),到1893年又提高到150千瓦。由於壓縮比的提高,熱效率也隨之增高,1886年熱效率為15.5%,1897年已高達20~26%。1881年,英國工程師克拉克研製成功第一台二沖程的煤氣機,並在巴黎博覽會上展出。 隨著石油的開發,比煤氣易於運輸攜帶的汽油和柴油引起了人們的注意,首先獲得試用的是易於揮發的汽油。1883年,德國的戴姆勒創製成功第一台立式汽油機,它的特點是輕型和高速。當時其他內燃機的轉速不超過200轉/分,它卻一躍而達到800轉/分,特別適應交通動輸機械的要求。1885~1886年,汽油機作為汽車動力運行成功,大大推動了汽車的發展。同時,汽車的發展又促進了汽油機的改進和提高。不久汽油機又用作了小船的動力。 1892年,德國工程師狄塞爾受麵粉廠粉塵爆炸的啟發,設想將吸入氣缸的空氣高度壓縮,使其溫度超過燃料的自燃溫度,再用高壓空氣將燃料吹入氣缸,使之著火燃燒。他首創的壓縮點火式內燃機(柴油機)於1897年研製成功,為內燃機的發展開拓了新途徑。 狄塞爾開始力圖使內燃機實現卡諾循環,以求獲得最高的熱效率,但實際上做到的是近似的等壓燃燒,其熱效率達26%。壓縮點火式內燃機的問世,引起了世界機械業的極大興趣,壓縮點火式內燃機也以發明者而命名為狄塞爾引擎。 這種內燃機以後大多用柴油為燃料,故又稱為柴油機。1898年,柴油機首先用於固定式發電機組,1903年用作商船動力,1904年裝於艦艇,1913年第一台以柴油機為動力的內燃機車製成,1920年左右開始用於汽車和農業機械。 早在往復活塞式內燃機誕生以前,人們就曾致力於創造旋轉活塞式的內燃機,但均未獲成功。直到1954年,聯邦德國工程師汪克爾解決了密封問題後,才於1957年研製出旋轉活塞式發動機,被稱為汪克爾發動機。它具有近似三角形的旋轉活塞,在特定型面的氣缸內作旋轉運動,按奧托循環工作。這種發動機功率高、體積小、振動小、運轉平穩、結構簡單、維修方便,但由於它燃料經濟性較差、低速扭矩低、排氣性能不理想,所以還只是在個別型號的轎車上得到採用。
❺ 第二次工業革命出現了哪些新興工業部門
石油化工,汽車製造,電力工業
❻ 第二次工業革命產生的新興工業
一、工業革命中的新興工業部門
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出現的新興行業:電力工業(發電機、電燈、電車、電影放映機)、電訊工業(通訊:電話、無線電報)、石油工業(石油開采和石油化工)、化學工業(火葯、塑料、人造纖維)、交通運輸業(汽車、內燃機車、遠洋輪船、飛機)、動力(電動機、內燃機)等。
二、新興工業部門產生的原因
1、政治前提: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資產階級代議制度在歐美等主要國家確立,出現相對穩定的政治局面,為新興工業部門的產生提供政治前提。
2、物質基礎:第一次工業革命後,歐美國家出現了初步的工業化,促進了世界市場的基本形成和國際貨幣的 出現,大量的資本為新興工業部門的的創建和崛起提供了充足的資金。
3、市場的需求:18世紀中期,英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國,市場急劇擴大,而手工工廠的生產能力無法媽祖日益擴大的國內外市場的需求,機器的發明首先出現在棉紡織業。
❼ 兩次工業革命各產生了哪些新興的工業部門
第一次工業革命是蒸汽機的崛起,瓦特發明了有用的蒸汽機把人類帶入了蒸汽的時代,第一次工業革命使當時的大英帝國成為世界第一工業強國
第二次工業革命是電氣時代的到來,第二次工業革命發明了許多有用的東西,比如電燈,汽車,飛機,電話,放映機,磁懸浮列車就是在二次革命中誕生的,第二次工業革命把人來帶入了電氣時代,同時,二次工業革命還行成了一個組織,那就是工廠的形成,第二次工業革命美國和德國後居而上都成為世界強國,世界格局發生了很重大的變化,第二次工業革命和科技的不斷發展,奠定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❽ 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的新發明、發明者及應用
)電的廣泛使用。從19 世紀六七十年代起,出現了一系列電氣發明。電力作為一種新能源的廣泛應用,不僅為工業提供了方便而價廉的新動力,而且有力地推動了一系列新興工業的誕生。電力工業和電器製造業迅速發展起來,人類跨入了電氣時代。(2)內燃機的創制和使用。19世紀七八十年代,以煤氣和汽油為燃料的內燃機相繼誕生, 90年代柴油機創製成功。內燃機的發明解決了交通工具的發動機問題。19 世紀 80 年代,一種新型的交通工具——汽車誕生了。從 90 年代起,許多國家都建立起汽車工業。內燃機車、遠洋輪船、飛機等也得到迅速發展。內燃機的發明,還推動了石油開采業的發展和石油化工工業的產生。
❾ 第二次工業革命出現的新興工業部門是什麼
第二次工業革命出現的新興工業部門是電力工業、石油工業、化學工業、汽車製造業、飛機製造業。
1879年美國天才「發明大王」愛迪生發明耐用電燈泡,以及發電機和電動機的廣泛使用,人們開始進入電氣時代。在電能的應用方面,美國和德國處於領先地位。
19世紀80年代,德國人卡爾本茨設計出內燃機,以後被廣泛應用於交通領域,在此基礎上,1885年本茨製成了汽車,因此被譽為汽車之父。1913年美國人萊特兄弟製成了飛機。
革命影響
19世紀70年代以後,第二次工業革命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對人類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科技、和生產力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生產力飛躍發展,使社會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形成西方先進、東方落後的局面,資本主義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