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工業毒物分為哪幾類
工業毒物可按多種方法予以分類:
1、按化學結構分類,如金屬、醇、酮等;
2、按用途分類,如農葯、有機溶劑等;
3、按毒害作用分類。又可按其作用的性質和損害的器官或系統加以區分。作用的性質可分為:①刺激性,②窒息性,③麻醉性,④溶血性,⑤腐蝕性,⑥致敏性,⑦致癌性,⑧致畸胎性等。按損害的器官或系統則可分為:①神經毒性,②肝臟毒性,③血液毒性,④腎臟毒性,⑤全身毒性等毒物。有的工業毒物主要有一種作用;有的具有多種作用。
採用常用的毒物分類方法,即主要按毒害作用的性質和化學結構的方法分為:
1、刺激性氣體;
2、窒息性氣體;
3、金屬、類金屬及其化合物
4、有機化合物,
5、高分子化合物生產中的毒物。
⑵ 生產性有害因素及生產性毒物的類型有哪些
生產性有害因素的性質和類型
勞動條件包括生產過程、勞動過程和生產環境三個方面,每個方面都是由許多因素所組成,我們把這些與生產有關的因素稱為生產性因素(或職業性因素)。生產性因素對於勞動者的健康來說,有的起著有利的作用,有的起著有害的作用,這些作用主要取決於生產性因素的性質和數量(強度)。對勞動者的健康和勞動能力產生有害作用的,稱為生產性有害因素(或稱職業性有害因素)。
生產性有害因素按其來源和性質,可以分為三類:一是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有害因素;二是勞動過程中的有害因素;三是與一般衛生條件和衛生技術設施不良有關的有害因素。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有害因素有哪些呢?它包括化學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化學因素是目前引起職業病最為多見的生產性有害因素,它包括生產性有毒物質(如鉛、汞、苯、氯、一氧化碳、有機磷農葯等)和生產性粉塵(如矽塵。石棉塵、煤塵、水泥塵、金屬粉塵、有機粉塵等)。物理因素包括異常的氣象條件(如高溫、低溫、輻射熱等)、異常氣壓(如高氣壓、低氣壓等)、雜訊、振動、超聲波、次聲、電離輻射(如α射線、β射線、γ射線、χ射線等)、非電離輻射(如可見強光、紫外線、紅外線、射頻、微波、激光等)。生物因素主要是某些微生物或寄生蟲,如炭疽桿菌、布氏桿菌、森林腦炎病毒及蔗渣上的黴菌等。
勞動過程中的有害因素包括哪些呢?它包括勞動組織和制度不合理,如勞動時間過長、勞動休息制度不健全或不合理等;勞動中精神過度緊張;勞動強度過大或勞動安排不當,如安排的工作與勞動者的生理狀況不相適應,或生產定額過高,或超負荷的加班加點等;個別器官或系統處於過度緊張狀態,如由於光線不足而使視力緊張等;長時間處於某種不良的體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設備等。
與一般衛生條件和衛生技術設施不良有關的有害因素又有哪些呢?它有以下幾種情況:生產場所設計不符合衛生要求和衛生標准,如廠房又矮又小又狹窄,車間布置時不管崗位(或工段)有毒、無毒都安排在一個車間內等;缺乏必要的衛生工程技術設施,如沒有通風換氣或照明設備,或未加凈化就把污水排放出去;缺乏防塵、防毒、防暑降溫、防雜訊等措施、設備;安全防護設備和個人防護用品方面存在不足或有缺陷。
實際上,在生產現場中生產性有害因素往往不是單一存在的,它同時會存在多種有害因素,這對勞動者的健康危害更大。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生產工藝的改革以及防護措施的不斷完善,可以減少或消除生產過程中的有害因素,減輕或避免生產性有害因素對勞動者健康的危害。
生產性毒物的來源有類型
凡少量化學物質進入人體後與人體組織發生化學或物理化學作用,並在一定條件下破壞正常生理機能,引起某些暫時性或永久性的病變,我們把這種病變稱為中毒,引起中毒的化學物質稱為毒物。
在生產過程中產生或使用的各種有毒物質,通稱為生產性毒物或工業毒物,生產性毒物在生產過程中可能是原料、輔助材料、半成品、成品,也可能是副產品或廢棄物、夾雜物,或其中含的有毒成分。生產性毒物可能是氣體、液體或固體,通常以氣體、蒸氣、煙、霧、粉塵等形式存在於生產環境中,污染空氣,對人體產生危害。
(1)氣體。指常溫、常壓下呈氣態的物質。如氯、硫化氫、二氧化硫等。
(2)蒸氣。是由固體升華或液體蒸發而成,前者如碘、硫等,後者如苯、汽油等。凡是沸點低、蒸氣壓大的液體都容易產生蒸氣。
(3)霧。是指懸浮在空氣中的液體微滴,大多是因為蒸氣冷凝或液體噴灑而成,如硫酸霧、噴漆作業時產生的漆霧等。
(4)煙。又稱煙霧或煙氣。是指懸浮在空氣中直徑小於0.1微米的煙狀固體微粒。它可由金屬熔融時所產生的蒸氣在空氣中迅速冷凝及氧化而成,如熔煉鉛產生的鉛煙。它也可由有機物質加熱或燃燒而成,如塑料熱壓和農葯熏蒸劑燃燒時產生的煙。
(5)粉塵。是指懸浮在空氣中的固體微粒,直徑大小多在0.1~10微米范圍。固體物質經機械粉碎、碾磨、攪拌、過篩或運輸時均可產生粉塵。
另外,我們把飄浮在空氣中的粉塵、煙和霧,統稱為氣溶膠。
⑶ 什麼是工業毒物
工業性毒物 指在工業生產中所使用或產生的有毒化學物。有的是原料或輔助材料,有的是中間體或單體,有的是成品,有的是廢棄物。
⑷ 工業上常見的有毒氣體有哪些
目前世界上大約有800萬種化學物質,其中常用的化學品就有7萬多種,每年還有上千種新的化學品問世。在品種繁多的化學品中,有許多系有毒化學物質,在生產、使用、貯存和運輸過程中有可能對人體產生危害,甚至危及人的生命,造成巨大災難性事故。因此,了解和掌握有毒化學物質對人體危害的基本知識,對於加強有毒化學物質的管理,防止其對人體的危害和中毒事故的發生,無論對管理人員還是工人,都是十分必要的。一、毒物的分類1.金屬為類金屬常見的金屬和類金屬毒物有鉛、汞、錳、鎳、鈹、砷、磷及其化合物等。2.刺激性氣體--是指對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的氣體它是化學工業常遇到的有毒氣體。刺激性氣體的種類甚多,最常見的有氯、氨、氮氧化物、光氣、氟化氫、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硫酸二甲酯等。3.窒息性氣體--是指能造成機體缺氧的有毒氣體窒息性氣體可分為單純窒息性氣體、血液窒息性氣體和細胞窒息性氣體。如氮氣、甲烷、乙烷、乙烯、一氧化碳、硝基苯的蒸氣、氰化氫、硫化氫等。4.農葯--包括殺蟲劑、殺菌劑、殺蟎劑、除草劑等農葯的使用對保證農作物的增產起著重要作用,但如生產、運輸、使用和貯存過程中未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可引起中毒。
⑸ 什麼是工業毒物
工業毒物系指工業生產中的有毒化學物質。廣義上,除對機體的毒害作用,還應考慮其他有害作用。以氣體、蒸汽、霧、煙塵、粉塵狀態存在。工業毒物對人體的作用可分為局部作用和全身作用。當皮膚受污染時,首先引起局部刺激作用或過敏反應。如有經皮膚吸收或吸入毒物時便可引起全身性中毒,可損害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血液系統、泌尿系統、心血管系統、生殖系統以及內分泌系統等器官。某些毒物對人體產生遠期影響,具有致突變作用、致畸作用和致癌作用。當婦女在孕期接觸某些化學毒物時,毒物可以通過胎盤影響胎兒的發育,引起胎兒畸形、智力發育不良、流產或死胎等。現已證實導致人體致畸物有十多種,如二硫化碳、乙醇、汞和多溴聯苯等。現在已報道的對動物致畸的500多種化學毒物,對女工也存在著潛在的危害。
工人在接觸某些化學毒物時,可使人群中癌瘤的發病率增高,這種化學物質被稱為化學致癌物。國際上現已查明的化學致癌物,大致可分為三類:一類是人體致癌物,有充分的流行病學證據和可靠的動物實驗資料,如砷、苯、氯乙烯、聯苯胺、鉻酸鹽和重鉻酸鹽等三十餘種;第二類是可疑人體致癌物,有個別人體致癌的病例而未經流行病學肯定,但動物資料證實致癌,如環磷酸胺、丙烯脂等;第三類是動物致癌物,僅在實驗動物中獲得陽性而缺乏人群致癌資料。某些化學物質還具有促進腫瘤生長的能力,稱為促癌物。
根據工業毒物的作用特點,可分為神經毒物、肝臟毒物。遺傳毒物、刺激毒物及窒息毒物等。這些毒物可選擇性地損害某個器官或引起某一毒性反應。例如,神經毒物中毒時,首先引起神經系統的中毒症狀。由於毒物作用的方式不同,對人體所致損害也有所不同。例如,過量接觸苯蒸氣,急性中毒時可引起中樞神經損害,出現麻醉、昏迷、呼吸抑制而死亡;慢性中毒時主要損害血液系統,可引起白細胞、血小板減少、貧血,嚴重時發現再生障礙性貧血;鉛可以引起多個系統和器官的損害,首先影響造血系統,然後引起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的損害,嚴重時出現中毒性腦病;汞、錳可引起嚴重的中樞神經損害;氯乙烯可使肝脾腫大出現肝血管瘤;二硫化碳會損害生殖系統等。
當缺乏行之有效的預防措施的情況下,工業毒物可以引起各種各樣的損害,不僅損害工人自己,還可影響下一代,輕者引起功能性障礙,重者可造成病殘,甚至影響壽命,導致死亡。毒物的危害是眾所周知的,關鍵在於必須認識其危害並採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減少或消除這些危害。
⑹ 工業性毒物中毒包括哪些中毒
氯乙酸; Chloroacetic acid; Chloroethanoic acid; Monochloroaceti
氫氟酸; Hydrofluoric Acid
氫氰酸 ; Hydrocyanic acid;
硫酸二甲酯; Dimethyl Sulfate
三氯氧磷; 磷醯氯; 磷醯三氯
氮的氧化物主要有: 一氧化二氮(又稱:氧化亞氮,笑氣,連二次硝酸酐); Nitro
砷化氫; 砷化三氫; 胂; Arsine; Aresenic hydride; Hydrogen arsenide;Ar
酚; 苯酚; 石炭酸; 羥基苯;
http://www.fx120.net/disease0/zhydwzhd/jbchsh/List_2.html
⑺ 什麼是工業性毒物
就是在工業生產中使用或產生的有毒物質,就稱工業性毒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