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全國 25 個沿海主要港口 是哪些
全國主要港口(25個):大連港、營口港、秦皇島港、天津港、煙台港、青島港、日照港、連雲港港、上海港、南通港、蘇州港、鎮江港、南京港、寧波港、舟山港、溫州港、福州港、廈門港、汕頭港、深圳港、廣州港、珠海港、湛江港、防城港港、海口港。
(1)福州工業遺產有哪些擴展閱讀:
歷史
最原始的港口是天然港口,有天然掩護的海灣、水灣、河口等場所供船舶停泊,在西方,地中海沿岸有許多古代重要港口,今希臘克里特島南岸就有文化時期梅薩拉港的遺址,腓尼基人約於公元前2700年在地中海東岸興建了西頓港和提爾港(在今黎巴嫩),此後,在非洲北岸建了著名的迦太基港(在今突尼西亞)。
古希臘時代在摩尼契亞半島西側興建了比雷克斯港,馬其頓王亞歷山大於公元前332年在埃及北岸興建了亞歷山大港,羅馬時代在台伯河口興建了奧斯蒂亞港(在今義大利)。
隨著商業和航運業的發展,天然港口已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須興建具有碼頭、防波堤和裝卸機具設備的人工港口,這是港口工程建設的開端,產業革命後,開始了大規模的港口建設。
19世紀初出現了以蒸汽機為動力的船舶,於是船舶的噸位、尺度和吃水日益增大,為建造人工深水港池和進港航道需要採用挖泥機具以後,現代港口工程建設才發展起來。
『貳』 江南制製造局前身是幾幾年建在福州馬尾的
摘要 江南機器製造總局簡稱江南製造局或江南製造總局,又稱作上海機器局,是清朝洋務運動中成立的近代軍事工業生產機構,為晚清中國最重要的軍工廠,是清政府洋務派開設的規模最大的近代軍事企業。江南機器製造總局早期廠房也是近代最早的新式工廠之一。為江南造船廠的前身,同時也是近代中國最大的軍火工廠。
『叄』 工業遺產包括哪些
工業遺產是指:「凡為工業活動所造建築與結構、此類建築與結構中所含工藝和工具以及這類建築與結構所處城鎮與景觀、以及其所有其他物質和非物質表現,均具備至關重要的意義……工業遺產包括具有歷史、技術、社會、建築或科學價值的工業文化遺跡,包括建築和機械,廠房,生產作坊和工廠礦場以及加工提煉遺址,倉庫貨棧,生產、轉換和使用的場所,交通運輸及其基礎設施以及用於住所、宗教崇拜或教育等和工業相關的社會活動場所。」
在內容方面,狹義的工業遺產主要包括作坊、車間、倉庫、碼頭、管理辦公用房以及界石等不可移動文物;工具、器具、機械、設備、辦公用具、生活用品等可移動文物;契約合同、商號商標、產品樣品、手稿手札、招牌字型大小、票證簿冊、照片拓片、圖書資料、音像製品等涉及企業歷史的記錄檔案。廣義的工業遺產還包括工藝流程、生產技能和與其相關的文化表現形式,以及存在於人們記憶、口傳和習慣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因此,工業遺產是在工業化的發展過程中留存的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總和。
近年來,工業遺產的概念在繼續擴大,其中「工業景觀」的提出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一些國家已經開始實施廣泛的工業景觀調查和保護計劃。國際工業遺產保護委員會主席伯格倫(L.Bergeron)教授指出:工業遺產不僅由生產場所構成,而且包括工人的住宅、使用的交通系統及其社會生活遺址等等。但即便各個因素都具有價值,它們的真正價值也只能凸顯於它們被置於一個整體景觀的框架中;同時在此基礎上,我們能夠研究其中各因素之間的聯系。整體景觀的概念對於理解工業遺產至關重要。」
『肆』 輪船招商局反映了變革哪一方面內容
摘要 輪船招商局是在洋務運動中誕生的第一個官督商辦企業,其發展反映了近代中國經濟及思想領域的變化,濃縮了洋務企業的基本特點。
『伍』 《世界遺產名錄》我國的
中國世界遺產名錄
概述
截至2012年7月1日,中國已有43處世界遺產。其中世界文化遺產27處,世界自然遺產9處,文化和自然混合遺產4處,文化景觀3處[2]。
文化遺產(27處)
1.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北京,1987.12)
2.長城(甘肅、青海、寧夏、陝西、內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遼寧,1987.12)
3.敦煌莫高窟(甘肅酒泉,1987.12)
4.明清皇宮(北京故宮(北京),1987.12 ;沈陽故宮(遼寧沈陽),2004.7)
5.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陝西西安,1987.12)
6.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河北承德,1994.12)
7.曲阜孔府、孔廟、孔林(山東濟寧,1994.12)
8.武當山古建築群(湖北十堰,1994.12)
9.布達拉宮、大昭寺與羅布林卡(西藏拉薩,1994.12)
10.麗江古城(雲南麗江,1997.12)
11.平遙古城(山西晉中,1997.12)
12.蘇州古典園林(拙政園、網師園、留園、環秀山莊(江蘇蘇州)1997.12(獅子林、滄浪亭、退思園、耦園、藝圃(江蘇蘇州)2000.12)
13.頤和園(北京,1998.11)
14.天壇(北京,1998.11)
15.大足石刻(重慶,1999.12)
16.明清皇家陵寢(明顯陵(湖北荊門)、清東陵(河北唐山)、清西陵(河北保定),2000.11 ;明孝陵(江蘇南京)、十三陵(北京),2003.7 ;盛京三陵(遼寧沈陽、撫順),2004.7)
17.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安徽黃山,2000.11)
18.龍門石窟(河南洛陽,2000.11)
19.都江堰及青城山(四川成都,2000.11)
20.雲岡石窟(山西大同,2001.12)
21.中國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吉林通化,遼寧本溪)
22.澳門歷史城區(澳門,2005)
23.安陽殷墟(河南安陽,2006.7.13)
24.開平碉樓與古村落(廣東江門,2007.6.28)
25.福建土樓(福建漳州、龍岩,2008.7.7)
26.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河南鄭州,2010.8.1)
27.元上都遺址(內蒙古錫林郭勒,2012.6.29)
自然遺產(9處)
1.九寨溝(四川阿壩,1992.12)
2.黃龍(四川阿壩,1992.12)
3.武陵源(湖南張家界,1992.12)
4.三江並流(雲南迪慶、怒江、麗江,2003.7)
5.四川大熊貓棲息地(四川雅安、成都、甘孜、阿壩,2006.7)
6.中國南方喀斯特(雲南石林、貴州荔波、重慶武隆,2007.6.27)
7.三清山(江西上饒,2008.7.8)
8.中國丹霞(貴州赤水、福建泰寧、湖南崀山、廣東丹霞山、江西龍虎山(含龜峰)、浙江江郎山,2010.8.2)
9.澄江帽天山化石地(雲南玉溪,2012.7.1)
雙重遺產(4處)
1.泰山(泰山(山東泰安)、岱廟(山東泰安)、靈岩寺(山東濟南),1987.12)
2.黃山(安徽黃山,1990.12)
3.峨眉山及樂山大佛(四川樂山,1996.12)
4.武夷山(福建南平,1999.12)
文化景觀(3處)
1.廬山(江西九江,1996.12)
2.五台山(山西忻州,2009.6.26)
3.杭州西湖(浙江杭州,2011.6.25)
自然景觀(1處)
1.三江並流(雲南迪慶、怒江、麗江,2003.7) [3]
其他形式世界遺產
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無形遺產(34項)
崑曲
中國古琴藝術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
蒙古族長調民歌
中國蠶桑絲織技藝
福建南音
南京雲錦
安徽宣紙
貴州侗族大歌
廣東粵劇
《格薩爾》史詩
浙江龍泉青瓷
青海熱貢藝術
藏戲
新疆《瑪納斯》
蒙古族呼麥
甘肅花兒
西安鼓樂
朝鮮族農樂舞
中國書法
中國篆刻
中國剪紙
中國雕版印刷
中國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
中國端午節
媽祖信俗
京劇
中醫針灸
羌年(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黎族傳統紡染織綉技藝(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國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麥西熱甫(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國活字印刷術(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國水密隔艙福船製造技藝(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福建木偶戲後繼人才培養計劃(優秀實踐名冊)[4]
記憶遺產(7項)
傳統音樂錄音檔案(1997,中國藝術研究院圖書館)
清朝內閣秘本檔(1999,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清代大金榜(2003,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納西東巴古籍文獻(2005,雲南省社會科學院東巴文化研究所)
中國清代樣式雷建築圖檔案(2007,中國國家圖書館等)。
《本草綱目》
《黃帝內經》
預備名單
一、首批自然遺產預備名錄名單(17處)
1、黑龍江省五大連池風景名勝區
2、吉林省長白山植被垂直景觀及火山地貌景觀
3、福建省海壇風景名勝區
4、江西省三清山風景名勝區 註:已成功入選
5、江西省武功山風景名勝區
6、河南省雲台山風景名勝區
7、湖南省崀山風景名勝區 註:已成功入選
8、重慶市天坑地縫風景名勝區
9、重慶市金佛山風景名勝區
10、四川省貢嘎山風景名勝區
11、四川省若爾蓋濕地
12、貴州省織金洞風景名勝區
13、貴州省馬嶺河峽谷風景名勝區
14、貴州平塘省級風景名勝區
15、雲南省澄江動物化石群保護地
16、青海省青海湖風景名勝區
17、新疆喀納斯自治區級風景名勝區
二、第二批自然遺產預備名錄名單(18處)
1、北京市房山岩溶洞穴及峰叢地貌
2、河北省承德丹霞地貌
3、山西省壺口風景名勝區
4 、黑龍江省扎龍自然保護區
5、遼寧省本溪水洞風景名勝區
6、浙江省方岩風景名勝區
7、福建省冠豸山風景名勝區、太姥山風景名勝區
8、江西省鄱陽湖濕地
9、湖南省萬佛山-侗寨省級風景名勝區
10、四川省佛寶-蜀南竹海風景名勝區、光霧山-諾水河風景名勝區
11、貴州省興義錐狀喀斯特
12、西藏自治區 納木錯、格拉丹東-長江源、土林-古格
13、新疆天山天池風景名勝區、賽里木湖風景名勝區
三、首批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預備名錄名單(13處)
1、山西省五台山風景名勝區 註:已成功入選
2、安徽省九華山風景名勝區
3、福建省清源山風景名勝區
4、江西省龍虎山風景名勝區 註:已成功入選
5、江西省高嶺-瑤里風景名勝區
6、河南省嵩山風景名勝區 註:已成功入選
7、湖南省南嶽衡山風景名勝區
8、湖南省紫鵲界-梅山龍宮風景名勝區
9、貴州省黃果樹風景名勝區及屯堡文化
10、雲南省大理蒼山與南詔歷史文化遺存
11、陝西省華山風景名勝區
12、甘肅省麥積山風景名勝區
13、寧夏賀蘭山-西夏王陵風景名勝區
四、第二批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預備名錄(8處):
1、山西省恆山風景名勝區、蘆芽山省級風景名勝區
2、黑龍江省興凱湖省級風景名勝區
3、江蘇省南京中山陵
4、安徽省天柱山風景名勝區
5、江西省井岡山風景名勝區
6、山東省濟南名泉
7、四川省劍門蜀道風景名勝區
五、《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重設目錄(35項)
1.北京中軸線(含北海)(北京市)
2.大運河(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山東省、河南省)
3.中國白酒老作坊:杏花村汾酒老作坊(山西省汾陽市)、成都水井街酒坊(四川省成都市)、瀘州老窖作坊群(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郎酒老作坊(四川省瀘州市)、劍南春酒坊及遺址(四川省綿竹市)、宜賓五糧液老作坊(四川省宜賓市)、紅樓夢糟房頭老作坊(四川省宜賓市)、射洪縣泰安作坊(四川省射洪縣)
4.遼代木構建築:應縣木塔(山西應縣)、義縣奉國寺大雄殿(遼寧義縣)
5.關聖文化建築群(山西省運城市)
6.山陝古民居:丁村古建築群(山西省襄汾縣)、黨家村古建築群(陝西省韓城市)
7.陰山岩刻(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
8.遼代上京城和祖陵遺址(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
9.紅山文化遺址:牛河梁遺址(遼寧省朝陽市);紅山後遺址、魏家窩鋪遺址(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
10.中國明清城牆:興城城牆(遼寧省興城市)、南京城牆(江蘇省南京市)、臨海台州府城牆(浙江省臨海市)、壽縣城牆(安徽省壽縣)、鳳陽明中都皇城城牆(安徽省鳳陽縣)、荊州城牆(湖北省荊州市)、襄陽城牆(湖北省襄陽市)、西安城牆(陝西省西安市)
11.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舊址(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12.金上京遺址(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13.揚州瘦西湖及鹽商園林文化景觀(江蘇省揚州市)
14.無錫惠山祠堂群(江蘇省無錫市)
15.江南水鄉古鎮:甪直(江蘇省蘇州市)、周庄(江蘇省崑山市)、千燈(江蘇省崑山市)、錦溪(江蘇省崑山市)、沙溪(江蘇省太倉市)、同里(江蘇省吳江市)、烏鎮(浙江省桐鄉市)、西塘(浙江省嘉善縣)、南潯(浙江省湖州市)、新市(浙江省德清縣)
16.絲綢之路(河南省、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海上絲綢之路(江蘇省南京市、揚州市,浙江省寧波市,福建省泉州市、福州市、漳州市,山東省蓬萊市,廣東省廣州市,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
17.良渚遺址(浙江省杭州市)
18.青瓷窯遺址(浙江省慈溪市、龍泉市)
19.閩浙木拱廊橋(浙江省泰順縣、景寧縣、慶元縣;福建省壽寧縣、周寧縣、屏南縣、政和縣)
20.鼓浪嶼(福建省廈門市)
21.三坊七巷(福建省福州市)
22.閩南紅磚建築(福建省廈門市、南安市)
23.贛南圍屋(江西省贛州市)
24.「明清皇家陵寢」擴展項目:潞簡王墓(河南省新鄉市)
25.黃石礦冶工業遺產(湖北省黃石市)
26.土司遺址:唐崖土司遺址(湖北省咸豐縣)、容美土司遺址(湖北省鶴峰縣);老司城遺址(湖南省永順縣);海龍屯遺址(貴州省遵義市)
27.鳳凰區域性防禦體系(湖南省鳳凰縣)
28.侗族村寨(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縣、綏寧縣;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縣;貴州省黎平縣、榕江縣、從江縣)
29.南越國遺跡(廣東省廣州市)
30.靈渠(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
31.花山岩畫文化景觀(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
32.白鶴梁題刻(重慶市涪陵區)
33.釣魚城遺址(重慶市合川區)
34、蜀道:金牛道廣元段(四川省廣元市)
35.古蜀文明遺址:金沙遺址、古蜀船棺合葬墓(四川省成都市),三星堆遺址(四川省廣漢市)
36.藏羌碉樓與村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
37.苗族村寨(貴州省台江縣、劍河縣、榕江縣、叢江縣、雷山縣、錦屏縣)
38.萬山汞礦遺址(貴州省銅仁市)
39.哈尼梯田(雲南省元陽縣)
40.普洱景邁山古茶園(雲南省瀾滄拉祜族自治縣)
41.芒康鹽井古鹽田(西藏自治區芒康縣)
42.統萬城(陝西省靖邊縣)
43.西夏陵(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
44.坎兒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地區)
45.志蓮凈苑與南蓮園池(香港特別行政區)[5]
【中國世界遺產預備名單(部分)】
雲居寺塔及石經(北京房山)
江西黃崗山
北京古觀象台(北京建國門)
北海公園(北京西城區)
安濟橋(河北趙縣)
獨樂寺(天津薊縣) .
婺源理坑、汪口古村落(江西婺源縣)
丁村民宅(山西襄汾縣)
永樂宮(山西芮城縣)
牛河梁遺址(遼寧朝陽市)
元上都遺址(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閃電河) 註:已成功入選
西安碑林西安古城牆、漢長安古城遺址(西安)
杭州西湖良渚遺址(浙江餘杭)
銅錄山古銅礦遺址(湖北省黃石市大冶縣)
江南水鄉城鎮(蘇州周庄、同里)
神農架自然保護區,絲綢之路(中國)
程陽永濟橋(廣西三江,即風雨橋)
佛宮寺釋迦塔(山西應縣,即「木塔」)
盧溝橋(北京豐台)
開元寺塔(河北定州)
五糧液明代古窖池群、傳統釀酒技藝(四川宜賓)
佛光寺(山西五台縣)
唐大明宮遺址(西安)
桂林灕江(廣西)
福建廈門鼓浪嶼
五嶽組合(湖南、陝西、河南、山西、山東)萬年農業文化(江西萬年縣)
文房四寶、傳統醫葯、藏醫葯、江西贛劇(即弋陽腔)等(擬申報)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009.6數據)】
1. 大運河(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東省、江蘇省、安徽省、浙江省、河南省)
2.北京雲居寺塔、藏經洞及石經 (北京市房山區)
3.中國白酒釀造古遺址:劉伶醉燒鍋遺址(河北省徐水縣)、李渡燒酒作坊遺址(江西省進賢縣)、水井街酒坊遺址(四川省成都市)、瀘州大麴老窖池群(四川省瀘州市)、劍南春天益老號酒坊遺址(四川省綿竹市)
4. 晉商大院:喬家大院、渠家大院(山西省祁縣),王家大院(山西省靈石縣),曹家大院(山西省太谷縣)
5. 山陝古民居:丁村古建築群(山西省襄汾縣)、黨家村古建築群(陝西省韓城市)
6. 坎兒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
7. 明清城牆:興城城牆(遼寧省興城市)、南京城牆(江蘇省南京市)、荊州城牆(湖北省荊州市)、西安城牆(陝西省西安市)
8. 牛河梁遺址(遼寧省凌源市、建平縣)
9. 元上都、中都遺址 (內蒙古自治區正藍旗、河北省張北縣)註:已成功入選
10. 瘦西湖及揚州歷史城區(江蘇省揚州市)
11. 江南水鄉古鎮 :周庄(江蘇省崑山市)、甪直(江蘇省吳縣)、 烏鎮(浙江省桐鄉市)、西塘(浙江省嘉善縣)
12. 杭州西湖·龍井茶園(浙江省杭州市)註:已成功入選
13. 良渚遺址(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德清縣)
14. 中國古瓷窯址:上林湖越窯遺址(浙江省慈溪市)
15. 哈尼梯田(雲南省元陽縣)
16. 古銅礦遺址: 銅嶺銅礦遺址(江西省瑞昌市)
17. 臨淄齊國故都與齊王陵 (山東省淄博市)
18. 絲綢之路中國段(陸路部分:河南省、陝西省、甘肅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海路部分:浙江省寧波市、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廣東省廣州市、山東省蓬萊市、江蘇省揚州市、福建省泉州市)
19. 嵩山古建築群(河南省登封市)註:已成功入選
20. 鳳凰古城(湖南省鳳凰縣)
21. 南越國遺跡(廣東省廣州市)
22. 靈渠(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
23. 花山岩畫(廣西壯族自治區寧明縣)
24. 白鶴梁古水文題刻(重慶市涪陵區)
25. 古蜀文化遺址:金沙遺址、古蜀船棺合葬墓(四川省成都市),三星堆遺址(四川省廣漢市)
26. 藏、羌碉樓與村寨 (四川省丹巴縣、理縣、茂縣)
27. 黔東南苗族村寨:苗嶺山區雷公山麓苗族村寨(貴州省雷山縣、台江縣、劍河縣、從江縣)
28. 黔東南侗族村寨:六洞、九洞侗族村寨(貴州省黎平縣、從 江縣、榕江縣)
29. 「蘇州古典園林」擴展項目:蘇州古典園林及歷史街區(江蘇省蘇州市)
30. 「皖南古村落」擴展項目:棠樾(安徽省歙縣),李坑、汪口(江西省婺源縣)
31. 「曲阜孔廟、孔府、孔林」擴展項目:尼山孔廟(山東省曲阜市),孟廟、孟府、孟林(山東省鄒城市),顏廟(山東省曲阜市),曾廟(山東省嘉祥縣)
32. 「明清皇家陵寢」擴展項目:潞簡王墓(河南省新鄉市)
『陸』 福州馬尾船政文化遺址群的船政文化
蒼蒼鼓山,泱泱閩水。依山傍水的福州馬尾是中國船政文化的發祥地和近代海軍的搖籃。
1842年,西方列強炮火轟開了福州大門。一個多世紀以來,面對血與火的洗煉,福州人沉思、探索、追求、吶喊、拼搏。
1866年(清同治五年),閩浙總督左宗棠在福州馬尾創辦了福建船政,轟轟烈烈地開展了建船廠、造兵艦、制飛機、辦學堂、引人才、派學童出洋留學等一系列「富國強兵」活動,培養和造就了一批優秀的中國近代工業技術人才和傑出的海軍將士。他們曾先後活躍在近代中國的軍事、文化、科技、外交、經濟等各個領域,緊跟當時世界先進國家的步伐,推動了中國造船、電燈、電信、鐵路交通、飛機製造等近代工業的誕生與發展。他們引進西方先進科技,傳播中西文化,促進了中國近代化進程。他們直面強敵,談判桌上據理力爭,疆場上浴血奮戰,慷慨捐軀。林則徐、嚴復、詹天佑、鄧世昌等一代民族精英和愛國志士第一次讓世界了解了福州人的骨氣、智慧和力量。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雖因時代局限,福州馬尾福建船政的輝煌只延續了40多年。但在歷史的彈指揮間,卻展現了近代中國先進科技、高等教育、工業製造、西方經典文化翻譯傳播等豐碩成果,孕育了諸多仁人志士及其先進思想,折射出中華民族特有的礪志進取、虛心好學、博採眾長、勇於創新、忠心報國的傳統文化神韻,為此,我們將之稱為「船政文化」。它是福州人民涵泳百年不懈的歷史驕傲,是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精神瑰寶。今天挖掘、整理、研究船政文化,發揚光大船政文化精華,營造再掀閩江開放潮、推動福州大發展的良好文化氛圍,有著深遠的意義。 文化通常指人民群眾在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包括社會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福建船政事業歷時近百年,成效卓著、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福建船政文化既是特定的社會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同時又給予巨大影響和作用於一定的社會政治和經濟,並隨著物質生產的發展而發展,有其豐富的內涵和鮮明的個性。
1、中國近代史上洋務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福建船政是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以富國強兵為目的,第一次引進西方科學技術的嘗試,也是中國學校以西方現代科學知識教育學生的開始。堪稱中國近代歷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2、中國官僚機構與近代工業企業、科技文化教育相結合的有機體。是中國最早最大的官辦船廠和船政學堂。
3、中國近代造船工業的先驅。福建船政是當時遠東規模最大、影響最深、設備最完整的造船基地。
4、近代中國培養科技隊伍的基地。船政學堂是中國人自己辦的第一所近代性質的高等學校,也是中國第一所科技海軍學校,培養了大批造船和航海以及其它相關人才。船政局產生了中國早期無產階級和一批熟練的技術工人。
5、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福建船政局製造出一艘艘兵商輪船,組建起中國近代第一支艦隊;船政學堂培養了許許多多海軍人才,成為北洋、南洋、福建、廣東水師各級將領的供應基地,直接推動了中國近代海軍的創建與發展。
6、中國航空業的搖籃。福建船政創建了中國第一家正規的飛機製造廠,自行設計製造出中國首批達到當時國際水平的飛機;創辦了中國第一所飛潛學校,培養了第一批航空工程人才。
7、中國先進文化的組成部分。船政文化所體現的自立自強、開放革新、學習進取等等精神,世代傳承,永放光芒。
以上僅是船政文化豐富內涵的主要體現。至於船政文化外延,更是涵蓋社會政治經濟方方面面,聯系廣泛。此次船政文化研討會已徵集海內外專家學者不少論文。還有許多問題需要不斷研究、深入探討,傳承創新,更好為現實發展服務。船政文化名稱,可根據不同場合和需要,冠以馬尾、福州、福建或中國馬尾,以區別於滬、津。
『柒』 全球新增的34處世界遺產地都有哪些你知道嗎
在福州舉行的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已經落下帷幕,在這次大會上,泉州的「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項目,作為我國唯一的省報項目,已被成功地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使我國的世界遺產數量達到了56項。
世界遺產是全人類公認的文物古跡和自然景觀,在這次大會上,除了前面提到的我國泉州項目外,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33個項目通過了大會組委會的審議,也被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將是未來世界熱門的 旅遊 目的地,這些世界遺產地都有哪些,究竟是個什麼樣子,就讓我們一睹為快。
一、沙烏地阿拉伯希馬文化區
該遺產位於沙烏地阿拉伯,包括大量描寫當地狩獵、居住、舞蹈等生活場面的岩畫和雕刻,從史前一直延續到當代,時間跨度長達7000年。
二、法國科爾杜昂燈塔
在法國大西洋吉倫特河口的一塊礁石平台上,矗立著一座潔白的燈塔。
自16世紀以來,該燈塔始終為往來於波爾多和世界各地的商船進行導航,這是法國最後一座有人居住的燈塔,被譽為「燈塔之王」。
三、德國達姆施塔特的瑪蒂爾德高地
該遺產地創建於1897年,是當時建築、藝術和手工藝領域新興改革運動的中心。該遺產地包含婚禮塔、展覽廳、梧桐林、教堂等23處遺產點。
四、歐洲溫泉療養城鎮
這次大會上有7個歐洲國家,11個溫泉小鎮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些溫泉小鎮也是世界著名的 旅遊 目的地。
1、巴登貝維恩(奧地利)
2、斯帕(比利時)
3、弗朗齊歇克溫泉(捷克)
4、卡羅維發利(捷克)
5、瑪麗安斯凱(捷克)
6、維希(法國)
7、巴特埃姆斯(德國)
8、巴登-巴登(德國)
9、巴特基辛根(德國)
10、蒙特卡蒂尼泰爾梅(義大利)
11、巴斯(英國)
五、義大利帕多瓦14世紀壁畫群
遺產點在義大利的繪畫之都帕多瓦,8個建築群里有大量創作於1302-1397年之間的壁畫,如今是義大利著名的旅行地,旅行者可以進入這些建築,近距離地欣賞這些美妙絕倫的壁畫。
六、西班牙普拉多大道和麗池公園
位於馬德里市中心,佔地120公頃,建於17世紀,前身是布恩·麗池宮遺址,公園內展示了19世紀至今的多種園林風格,以及19-20世紀豐富多樣的建築。
七、加彭伊溫多國家公園
位於赤道地區的一個近30萬公頃的原始公園,這里河網密布,雨林蔥郁,這里有極度瀕危的非洲狹吻鱷、非洲森林象、黑猩猩,大量罕見的動植物構成了一幅奇趣的美麗世界。
八、約旦阿薩爾特城
阿薩爾特城建於約旦巴爾卡高地的3座山丘之上,在奧斯曼帝國統治時期, 大量敘利亞和黎巴嫩的商人來到這里定居,遺產地的核心部分包括650座重要 歷史 建築,展現了歐洲新藝術運動和新殖民主義風格與本土傳統的融合。
九、烏拉圭阿特蘭蒂達教堂
教堂建築群於1960年落成,雖然 歷史 很短,但受義大利早期基督教和中世紀宗教建築的啟發,通過對裸露、強化磚塊的新穎利用,在今天看來依舊夢幻而優美。
十、印度卡卡提亞王朝盧德什瓦拉(拉瑪帕)神廟
建於公元1123-1323年年間,持續了40年才完工,該神廟由花崗岩和大理岩雕刻而成的樑柱金字塔形狀的屋頂塔構成,上面雕刻著栩栩如生的雕塑,設計獨特,做工精良,具有很高的藝術水準。
十一、土耳其阿斯蘭特佩土丘
遺產點位於幼發拉底河西南的馬拉蒂亞平原,考古表明,這里至少在公元前6千年就已成為人類定居點,在這個遺址還出土了非同尋常的金屬物件和武器,其中包括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劍。
十二、秘魯長基羅天文古建遺址群
遺址位於秘魯中北部海岸的卡斯馬山谷,建於公元前250-200年,由沙漠中的一系列建築共同組成一套歷法儀器,利用太陽來界定全年的日期。
十三、比利時與荷蘭的慈善定居點
這個屬於跨境遺產地,其中1個位於比利時,3個在荷蘭,共同見證了19世紀通過在偏遠地區建立農業定居點來緩解城市貧困問題的一場 社會 改革實驗。
十四、奧地利、德國與斯洛伐克的羅馬帝國邊境——多瑙河青檸
該遺產地分布在奧地利、德國和斯洛伐克境內,覆蓋近600公里,呈現了昔日羅馬帝不可一世的輝煌。
十五、羅馬尼亞羅西亞蒙大拿礦景
這是目前已知羅馬帝國 歷史 上最重要、最大,也是術上最多樣化的地下金礦開采遺址,從公元106年開始的166年裡,羅馬人從該地開采了約500噸的黃金。
十六、巴西羅伯托·布雷·馬克思庄園
庄園位於里約熱內盧以西,是巴西景觀設計大師羅伯托·布雷·馬克思歷時40多年開發的一個項目,展示了形式即過程的生態概念,它是第一個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現代熱帶園林。
十七、伊朗縱貫鐵路
伊朗縱貫鐵路始建於1927年,全長1394公里,於1938年竣工,全程有174座大型橋梁、186座小型橋梁和224條隧道,其中包括11條螺旋隧道。這條鐵路以其規模大、地質構造復雜和施工難度大而聞名於世。
十八、日本奄美大島、德之島、沖繩島北部及西表島
遺產地面積4.3萬公頃,是由幾個島嶼組成,以森林為主,亞熱帶森林中棲息著琉球兔及沖繩秧雞等珍貴特有物種,該項目2017年曾申報但未獲成功。
十九、喬治亞科爾基斯雨林及濕地
該遺產地位於黑海東海岸,由7個部分組成,縱向長度約80公里。有古老的落葉雨林及濕地、滲透沼澤等獨有的泥沼類型,該地區還棲息著19種瀕危動物,包括鱘魚,極度瀕危的科爾基斯鱘,此處還是許多通過巴統廊道遷徙的全球瀕危鳥類的關鍵中繼站。
二十、泰國崗卡章森林保護區
該遺產地位於喜馬拉雅山、印度支那和蘇門答臘動植物群區的交匯處,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是極度瀕危的暹羅鱷、瀕危的亞洲野犬、孟加拉虎、爪哇牛、亞洲金貓、亞洲象、緬甸陸龜和靴腳陸龜的家園。
二十一、韓國灘塗
該遺產地位於黃海東部的韓國海岸,這里是黃海生態區,每年有5000萬只候鳥從西伯利亞、阿拉斯加向南遷徙過程中,到位於中朝韓三國的黃海生態區進行停歇、覓食。早在2019年7月,我國的黃(渤)海候鳥棲息地就已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二十二、伊朗豪拉曼/烏拉瑪納特文化景觀
豪拉曼人是一個庫爾德農牧部落,三千年以來他們一直生活在這里,梯級陡坡上的房屋, 干石梯田上的種植, 墓地、古道、村莊、堡壘等都展現了幾千年來豪拉曼人的傳統文化。
二十三、印度多拉維拉:哈拉帕文明古城
該考古遺址在大約公元前3000-1500年間為人類定居點,由一座設防的城市和一片墓地組成,是這一時期保存最完好的東南亞城鎮定居點之一。
二十四、德國與荷蘭的羅馬帝國邊境——下日耳曼界牆
公元2世紀,羅馬帝國橫跨歐洲、近東和北非,跨度超過7500公里,下日耳曼界牆是羅馬帝國邊境的一部分,這些遺產點包括堡壘、塔樓、港口、艦隊基地、城鎮、墓地、圓形劇場和宮殿組成,而且幾乎所有這些考古遺跡都埋在地下。
二十五、日本北部繩紋史前遺址群
遺址群由北海道南部和東北地方北部的17個考古遺址組成,它們見證了進入農耕 社會 之前就已定居下來的繩紋文化。
二十六、法國里維埃拉 旅遊 之都尼斯
尼斯臨近義大利邊境,由於地處阿爾卑斯山腳下的溫和氣候和濱海地理位置,從18世紀中葉開始,這座城市就成為世界著名的國際性冬季度假勝地。
二十七、俄羅斯奧涅加湖和白海的岩刻
奧涅加湖和白海的岩刻位於俄羅斯卡累利阿共和國境內,有距今約6000-7000年的4500幅新石器時代的岩刻組成,是歐洲最大的岩刻遺址之一。
二十八、智利新克羅文化聚落及木乃伊製作
新克羅人早在距今七千年前就開始木乃伊的製作,時間比埃及木乃伊的製作還早了近兩千年,延續了四千年之久,直到距今三千年前,才逐漸消失在世人的眼光中。
二十九、德國施派爾、沃爾姆斯和美因茨的猶太社區遺址
該遺產地位於德國萊茵河谷上游的施派爾、沃爾姆斯和美因茨等前帝國座堂城市,包括了 12世紀至13世紀時期的婦女會堂、 老猶太社區、公墓、宗教建築等。
三十、象牙海岸北部的蘇丹式清真寺
遺產地由建於16世紀以來的8座清真寺組成,體現了伊斯蘭建築和當地建築形式的融合,其風格極為獨特,是這屆世界遺產大會上首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非洲項目。
三十一、義大利博洛尼亞的拱廊
該遺產地由博洛尼亞市的12處拱廊及其周圍建築組成,這些拱廊落成時間為12世紀至今,是該城62公里拱廊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已成為博洛尼亞城市的地標和 旅遊 名片。
三十二、荷蘭水防線
荷蘭水防線代表了沿荷蘭政治、經濟中心區域延伸200公里的防禦系統。該系統建於1815年至1940年,由96個堡壘、堤壩、水閘、泵站、運河和防洪堤組成,
三十三、英國威爾士西北部的板岩景觀
該遺產展示了英國從18世紀80年代到20世紀初,包括採石場和礦山遺跡、與板岩工業加工有關的考古遺址。
歡迎關注慕士塔格的季風,讓我們一起去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