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四大工業基地所在地區
滬寧杭工業基地:全國最強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京津唐工業基地:中國北方綜合性工業基地
遼中南重工業基地:全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
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以輕工業為主的加工基地
珠江三角洲由於改革開放初期的優厚政策,大量電子電器加工組裝企業發展起來,由於交通上的便利,特別是據港澳台較近,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企業發展特別迅速,但是該地區的工業綜合實力不是很強。
滬寧杭即是長江三角洲地區,該地歷史上就是人口稠密,生產生活高度發展的地區,蘇南與浙北依託上海,這個中國的經濟首都,有著廣闊的市場與經濟腹地,交通也十分便利,較珠三角更接近北方地區,市場潛力很大。由於綜合實力較強,該地區的發展將使四地區中最快的。
京津唐工業基地在很大程度上依託的是北京的眾多高校,這是在技術上的獨特優勢,而且礦產豐富,有利於經濟發展。但是環境問題,特別是沙塵暴和缺水問題一直制約著發展。而人民收入普遍較低,則更是大的阻礙。
遼中南重工業基地,重工業較全面,但結構老化,管理落後,大企業一般歷史長,負擔重,不適合市場經濟的發展。該地區資源豐富,但天氣因素是巨大的制約因素。
所謂重工業就是生產生產資料的的工業,輕工業就是生產生活資料的工業,綜合型工業就是兩者協調發展。輕工業相對重工業更加與人民的生活密切相關
Ⅱ 中國有哪幾個工業區
中國有六大工業區:
1.東北區:
東北區是中國強大的工業基地,已形成以鋼鐵、機械、石油、化工等為核心的完整工業體系。工業區由南向北逐步推進,除原有的沈陽—撫順—鞍山—本溪重工業區外,還出現了以機械、化工為主的旅大工業區,以煤炭、化工等為主的遼西走廊工業區,以機械、化工、造紙等為主的長春—吉林中部工業區,以電機、石油、機械工業等為主的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工業區,以煤炭—森林工業為主的黑龍江西部工業區等。
2.華北區:
華北區以燃料動力、鋼鐵為主體的工業體系。原有的沿海津、京、唐工業區得到了加強和合理發展,成為綜合性工業區。在豐富的原料產區和內地建立了一系列新的工業區和工業中心,主要有太行山麓以石家莊、邯鄲為中心的輕紡、燃料動力工業區,以太原、榆次為中心的晉中重工業區,以包頭、呼和浩特為中心的鋼鐵、畜產品加工工業區等等,從而使整個工業區由沿海向內地擴展。
3.華東區:
是中國基礎雄厚的重要工業基地之一,機電、輕紡、化工在全國更有重要地位。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工業區,是中國原有基礎最好、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加工工業區,機械、化工、輕紡工業居全國之冠。解放後,加強和建設了以淮南、合肥、馬鞍山為中心的燃料動力、鋼鐵、機械工業區,以青島為中心的輕紡、機械工業區,以濟南、淄博為中心的冶金、石油、化工、輕紡、機械工業區,以徐州、淮北、棗庄為中心的燃料動力工業區。工業區位同樣由沿海向內地不斷擴展。贛、閩、浙三省工業生產也有了很大發展。
4.中南區:
中南區以京廣鐵路線為主幹。是解放後重點建設的地區之一。鋼鐵、有色金屬、電力、紡織、製糖工業在全國具有重要的地位。在中部和北部,工業區以武大(武漢—大冶鋼鐵、機械工業區)為基點,沿京廣線向南、北和西部推進。南部以長沙、株洲、湘潭為中心的湘中冶金、機械、化工工業區,北部以鄭州、洛陽、三門峽、平頂山、焦作、安陽、開封等為中心的綜合性工業區,西部以水電、汽車、有色冶金為主的鄂西、湘西工業區。在南部,以廣州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綜合性工業區為基地,向粵北(韶關為中心)、向桂中(柳州、南寧為中心)不斷發展。
5.西南區:
西南區是中國新興工業區之一,戰略後方的重要工業基地,冶金、機械、化工、燃料動力已具相當規模。本區工業在全國支持下,以重慶工業區為基點,逐步向西部和南部發展,建立了以成都為中心的機械工業為主、輕重工業結合的工業區,以自貢、內江、瀘州等為中心的川中天然氣化工、鹽業化工、製糖工業區,以渡口為中心的鋼鐵工業區,以貴陽為中心的機械、化工、有色金屬工業區,以及其它許多新的工業城市。
6.西北區:
以蘭州、西安為基點,重點發展了石油化工、機械製造、棉毛紡織等部門,兩地成為西北最大的兩個工業區。在作為省(區)中心的烏魯木齊、西寧、銀川等地,工業也有了很大發展,在石油、煤炭資源豐富的地區,發展了工礦業生產,形成了許多工業中心。在黃河流域的劉家峽、青鋼峽、鹽鍋峽、八盤峽等修建了水電站,為本區工業發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Ⅲ 中國最大工業區在哪裡
全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遼中南重工業基地
工業中心:沈陽和大連為中心,包括鞍山、本溪、撫順、遼陽等工業城市。
Ⅳ 中國四大工業區的地理分布位置,工業中心,工業結構特點,優越的區位條件
我國主要的工業基地
滬寧杭工業基地:工業中心有上海、南京、杭州、蘇州、無錫、常州,是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主要優勢在於地理位置優越、科技力量強,不利因素在於礦產和能源不足,為此建設了秦山核電站.2003年7月三峽開始向本區供電。
京津唐工業基地:關於中心有北京、夭津、唐山,是我國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主要優勢在於資源豐富,有煤、鐵、石油、海鹽等,不利之處在於水資源緊缺,南水北調工程目前正在實施。
遼中南工業基地:工業中心有沈陽、大連、鞍山,是我國重要的重工業基地,煤鐵石油資源豐富,但能源和水源不足,國家正在組織力量振興老東北工業區。
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工業中心有廣州、深圳、珠海,是以輕工業為主的「出口加工型」工業基地,主要優勢在於鄰近港澳地區和東南亞、多「僑鄉」,便於引進外資、技術和設備。
望採納
謝謝
Ⅳ 中國有哪幾個工業區
有六個工業區,有四大沿海工業基地,兩大內陸工業基地。
一、遼中南工業基地
地點:遼寧省
區域:東北沿海片區
重點城市:沈陽、鞍山、大連
海岸港口中心城市:大連
工業種類:重工業
二、京津唐工業基地
地點: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
區域:華北沿海片區
重點城市:北京、天津、唐山
海岸港口中心城市:天津
工業種類:重工業輕工業兼備
三、滬寧杭工業基地
地點: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
區域:華東沿海片區
重點城市:上海、南京、杭州
海岸港口中心城市:上海
長江沿岸港口城市:南京、鎮江、南通、上海
工業種類:重工業
四、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
地點:廣東省(含港澳)
區域:華南沿海片區
重點城市:香港、廣州、澳門
海岸港口中心城市:香港
工業種類:輕工業
五、川黔工業基地
地點:四川省(含川東重慶)、貴州省
區域:西南內陸地區
重點城市:成都、重慶、綿陽、德陽、自貢、內江、瀘州、宜賓、攀枝花
長江沿岸港口中心城市:重慶
長江沿岸港口城市:宜賓、瀘州、重慶
工業種類:重工業輕工業兼備
六、陝隴夏疆工業基地
地點:陝西省、甘肅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區域:中部、北部、西北地區
重點城市:西安、蘭州、銀川、烏魯木齊
黃河沿岸城市:蘭州、銀川
工業種類:重工業輕工業兼備
Ⅵ 中國最大的重工業區在哪個城市。
全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遼中南重工業基地
1、工業中心:沈陽和大連為中心,包括鞍山、本溪、撫順、遼陽等工業城市。
2、地位:是我國重要的老工業基地,全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
3、發展方向:今後仍應發揮其作為重工業基地的優勢,要更新設備,提高先進裝備製造業產品質量,升級產業結構,適當限制某些耗能大,當地又缺乏原料資源工業的發展。
(6)中國哪個城市有工業園擴展閱讀:
四大工業基地
一、遼中南工業基地(含沈陽、撫順、鞍山、本溪、大連、遼陽、營口等一系列工業城市),該地以鋼鐵、機械、石油化工等重工業為主。
二、京津唐工業基地(以北京、天津、唐山為頂點的三角地帶),有鋼鐵、機械、化工、電子、紡織等工業,它是我國第二大綜合性工業基地;也是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三、滬寧杭工業基地又叫長江三角洲(以上海、南京、杭州為頂點的三角地帶,也稱長江三角洲),它是我國第一大綜合性工業基地,輕重工業都很發達;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結構最完整、技術水平和經濟效益最高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四、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含廣州、深圳、珠海、惠州、東莞、佛山、中山、江門等一系列工業城市),該地以服裝、電子、玩具、食品等輕工業為主。
Ⅶ 中國的工業基地主要分布在哪
遼中南重工業基地.
全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
京津唐工業基地.
中國北方綜合性工業基地
滬寧杭工業基地.全國最強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以輕工業為主的加工基地
Ⅷ 我國的四大工業區是什麼
中國的四大工業區分別是遼中南工業基地、京津唐工業基地、滬寧杭工業基地(長江三角洲工業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
一、遼中南工業基地(含沈陽、撫順、鞍山、本溪、大連、遼陽、營口等一系列工業城市),是我國重要的重工業基地,也是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該地以鋼鐵、機械、石油化工等重工業為主。
二、京津唐工業基地(以北京、天津、唐山為頂點的三角地帶),有鋼鐵、機械、化工、電子、紡織等工業,它是我國第二大綜合性工業基地;也是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三、滬寧杭工業基地又叫長江三角洲(以上海、南京、杭州為頂點的三角地帶,也稱長江三角洲),它是我國第一大綜合性工業基地,輕重工業都很發達;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結構最完整、技術水平和經濟效益最高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四、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含廣州、深圳、珠海、惠州、東莞、佛山、中山、江門等一系列工業城市),位於我國東南沿海,同香港、澳門毗鄰,靠近東南亞,同時是著名的僑鄉有利於吸引海外華人投資。該地以服裝、電子、玩具、食品等輕工業為主。
(8)中國哪個城市有工業園擴展閱讀:
除四大傳統工業基地外,中國還有京津石、滬寧杭、珠三角三大高新技術產業帶。
沿海地區的主要城市一般經濟都比較發達,教育、科技人才集中,經過20年的發展,經濟上具有了相當的實力,傳統結構正面臨著根本性的轉變。這類地區選擇高新技術產業,是其結構轉變、增強效益的客觀需求。
我國目前有52個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分布於全國大部分省市自治區。高新技術開發區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加速高新技術成果的產業化進程,形成一定的高新技術產品的生產基地。
Ⅸ 成都市35個工業園區有哪些
1、成都青羊工業總部基地
2、錦江區工業園
3、金牛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4、成華區工業園
5、成都武侯工業園
6、成都溫江海峽兩岸科技園
7、新都工業園區
8、成都傢具產業園區
9、新都物流產業園區
10、新都泡菜食品產業園區
11、四川現代農機產業園區
12、龍泉驛經濟技術開發區
13、高新區工業產業
14、西南航空港經濟開發區
15、成都航空物流園區
16、雙流現代商貿集中發展區
17、新津縣工業園
18、四川金堂工業園區
19、中國女鞋之都金堂製鞋工業園
20、蒲江壽安工業園區
21、成都市青白江區工業區
22、四川省邛崍市羊安工業園區
23、都江堰工業園
24、彭州工業開發區
25、龍潭都市工業集中發展區
26、石羊工業園
27、郫縣現代工業港
28、蛟龍工業港
29、成都浩旺產業園
30、成都華銀工業港區
31、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龍騰工業城)
32、崇州市工業集中發展區成都大洋創新製鞋產業孵化園
33、大邑工業集中發展區
34、大成工業園
35、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