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工業類型的劃分方法
一、按生產方法劃分 1、合成型。指將不同的成分(零件)合成或裝配成一種產品,即加工裝配性質的生產,如機械製造廠、紡織廠等; 2、分解型。指原材料經加工處理後分解成多種產品,即化工性質的生產,如煉油廠、焦化廠等; 3、調解型。指通過改變加工對象的形狀或性能而製成產品的生產,如鋼鐵廠、橡膠廠等; 4、提取型。指從地下、海洋中提取產品的生產,如煤礦、油田等。 一個企業的生產過程可能採用多種生產方法,上述幾種生產類型可以同時並存。如機械製造企業屬於和成型,但兼有調解型,如鑄鍛、熱處理、電鍍等等。 二、按生產計劃的來源劃分 1、訂貨生產方式。它是根據用戶提出的具體訂貨要求後,才開始組織生產,進行設計、供應、製造、出廠等工作。生產出來的成品在品種規格、數量、質量和交貨期等方面是各不相同的,並按合同規定按時向用戶交貨,成品庫存甚少。因此,生產管理的重點是抓「交貨期」,按「期」組織生產過程各環節的銜接平衡,保證如期實現; 2、存貨生產方式。它是在對市場需要量進行預測的基礎上,有計劃地進行生產,產品有一定的庫存。為防止庫存積壓和脫銷,生產管理的重點是抓供、產、銷之間的銜接,按「量」組織生產過程各環節之間的平衡,保證全面完成計劃任務。 三、按生產的連續程度劃分 1、連續生產。它是長時間連續不斷地生產一種或很少幾種產品。生產的產品、工藝流程和使用的生產設備都是固定的、標准化的,工序之間沒有在製品儲存。例如,油田的採油作業等; 2、間斷生產。輸入生產過程的各種要素是間斷性地投入。生產設備和運輸裝置必須適合各種產品加工的需要,工序之間要求有一定的在品庫存。例如,機床製造廠、機車製造廠、輕工機械廠等。 四、按產品品種和生產數量劃分 按產品品種數量來劃分又稱為按工作地的專業化程度劃分生產類型。在通常情況下,企業生產的產品產量越大,產品的品種則越少,生產專業化程度也越高,而生產的穩定性和重復性也就越大。反之,企業生產的產品產量越小,產品的品種則越多,生產專業化程度越低,而生產穩定性和重復性亦越小。可見,決定生產類型的產品產量、產品品種和專業化程度有著內在的聯系,並由此而對企業技術、組織和經濟產生不同的影響和要求。 五、按品種生產量角度劃分 按品種生產量角度劃分生產類型,可以分為少品種大量生產、中量(成批)生產和多品種少量生產。而在成批生產中,又可劃分為大批生產、中批生產和小批生產。由於大批和大量生產特點相近,單件和小批生產特點相近,所以在實際工作中,通常分為大量大批生產、成批生產和單件小批生產。在一般情況下,大批大量生產具有生產穩定、效率高、成本低、管理工作簡單等特點。但也存在著投資大(專用夾具和專用機械設備的配備)、適應性差和靈活性差等特點。這樣會給產品更新換代帶來巨大損失。單件小批生產,由於作業現場不斷變換品種,作業准備改變頻繁,造成生產能力利用率低(人和機器設備的閑置等待)所以生產穩定性差、效率低、成本高、管理工作復雜等。因此,必須盡力做好作業准備、作業分配、作業進度計劃和進度調整等工作。中批生產特點介於上述二者之間。
Ⅱ 工業品種類有22個,都有哪些
工業的分類
1按部門分:
將工業劃分為許多工業部門是工業最基本的分類方法,我國一般將工業劃分為12個部門,即:冶金工業、電力工業、煤炭和煉焦工業、石油工業、化學工業、機械工業、建築材料工業、森林工業、食品工業、紡織、縫紉、製革工業及其他工業。
注意:工業部分的劃分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生產發展和科技進步,可能出現新的部門。例如隨著核能的利用出現核工業,隨著空間科學的發展,出現了航天工業。
2按性質分:
按照產品的性質我國一般將工業劃分為輕工業和重工業。
輕工業:主要提供生活消費品和製作手工工具的工業。
按其所使用的原料不同,可分為兩大類:
(1) 以農產品為原料的輕工業,如食品製造、煙草加工、紡織、皮革製作、造紙等工業。
(2) 以非農產品為原料的輕工業,如文教體育用品、手工工具製造、醫療器械製造等工業。
重工業: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物質技術基礎的主要生產資料的工業。
重工業按其生產性質和產品用途,可以分為下列三類:
(1)採掘(伐)工業,是指對自然資源的開采,如:石油開采、煤炭開采、礦產開采和木材採伐等工業。
(2)原材料工業,指向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基本材料、動力和燃料的工業。如金屬冶煉及加工、煉焦及焦炭、化學、化工原料、水泥、人造板以及電力、石油和煤炭加工等工業;
(3)加工工業,是指對工業原材料進行再加工製造的工業。如機械設備製造工業、金屬結構、水泥製品、化肥和農葯等工業。
由於在近代工業的發展中,化學工業居於十分突出的地位,往往把化學工業獨立出來,把重工業和化學工業放在一起,合稱重化工業。
3.按主導因素分
(1)原料導向型工業:原料不便於長距離運輸或運輸原料成本較高,加工後體積與重量大大減少而價格又低廉的工業。例如製糖工業、水產品加工業、水果罐頭加工業等。
(2)市場導向型工業:指產品不便於長距離運輸或運輸產品成本較高,或加工後成品體積增大又不便運輸的工業。例如啤酒、傢具製造業等。
(3)動力導向型工業:工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企業為降低成本,把工廠建在能源供應量大的地方。例如電解鋁工業。
(4)勞動力導向型工業:需要勞動力的數量多,但技術要求不高的工業。例如服裝工業、電子裝配工業。
(5)技術導向型工業:對生產技術要求高,必須經過嚴格訓練,具有一定水平,並適合操作機器的工人才能上崗生產的企業。例如電子製造工業、衛星、飛機、精密儀表等工業。
Ⅲ 39個工業大類行業包括什麼
中國擁有39個工業大類,有: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黑色金屬礦采選業,有色金屬礦采選業,非金屬礦采選業 ,其他采礦業 ,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製造業,飲料製造業,煙草製品業,紡織業,紡織服裝、鞋、帽製造業,皮革、毛皮、羽毛(絨)及其製品業。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製品業,傢具製造業,造紙及紙製品業,印刷業和記錄媒介的復制,文教體育用品製造業,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醫葯製造業,化學纖維製造業,橡膠製品業,塑料製品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
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金屬製品業,通用設備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製造業,工藝品及其他製造業。
廢棄資源和廢舊材料回收加工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燃氣生產和供應業,水的生產和供應業。
(3)工業類型有哪些擴展閱讀:
現代的工業體系中,所有的工業總共可以分為39個工業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完整的工業體系更注重的是大而全,而非高精尖。
按照工業體系完整度來算,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39個工業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而中國擁有聯合提到所有工業門類成,為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舉的全部工業門類都能在中國找到。
如果一家製造業廠商在中國打半小時電話就能完成的配套工作,到其他國家可能要半個月才能完成。
在對外貿易競爭中,更完善的工業體系能夠減少工業配套生產成本,有利於生產質優價廉的產品,加強國內產品在國際貿易中的競爭優勢。由於全球化的影響,很多原材料、半成品、產品等從國外進口比國內生產更有優勢。
所以保持一個完全100%的工業顯的沒有必要,反而會加重產品的成本。這就是除中國外其它國家工業體系並不絕對完整的原因。
Ⅳ 工業的分類
在過去的產業經濟學領域中,往往根據產品單位體積的相對重量將工業劃分為輕重工業。產品單位體積重量重的工業部門就是重工業,重量輕的就屬輕工業。屬於重工業的工業部門有鋼鐵工業、有色冶金工業、金屬材料工業和機械工業等。由於在近代工業的發展中,化學工業居於十分突出的地位,因此,在工業結構的產業分類中,往往把化學工業獨立出來,同輕、重工業並列。這樣,工業結構就由輕工業、重工業和化學工業三大部分構成。常常有人把重工業和化學工業放在一起,合稱重化工業,同輕工業相對。另外一種劃分輕、重工業的標準是把提供生產資料的部門稱為重工業,生產消費資料的部門稱為輕工業。以上這兩種劃分原則是有區別的。
國家統計局對輕重工業的劃分接近於後一種標准,《中國統計年鑒》中對重工業的定義是: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物質技術基礎的主要生產資料的工業。輕工業為:主要提供生活消費品和製作手工工具的工業。在研究中,如上文所述,常將重工業和化學工業合稱為重化工業。
重工業:是指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物質技術基礎的主要生產資料的工業。按其生產性質和產品用途,可以分為下列三類:
(1)採掘(伐)工業,是指對自然資源的開采,包括石油開采、煤炭開采、金屬礦開采、非金屬礦開采和木材採伐等工業;
(2)原材料工業,指向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基本材料、動力和燃料的工業。包括金屬冶煉及加工、煉焦及焦炭、化學、化工原料、水泥、人造板以及電力、石油和煤炭加工等工業;
(3)加工工業,是指對工業原材料進行再加工製造的工業。包括裝備國民經濟各部門的機械設備製造工業、金屬結構、水泥製品等工業,以及為農業提供的生產資料如化肥、農葯等工業。
輕工業:指主要提供生活消費品和製作手工工具的工業。
按其所使用的原料不同,可分為兩大類:
(1)以農產品為原料的輕工業,是指直接或間接以農產品為基本原料的輕工業。主要包括食品製造、飲料製造、煙草加工、紡織、縫紉、皮革和毛皮製作、造紙以及印刷等工業;
(2)以非農產品為原料的輕工業,是指以工業品為原料的輕工業。主要包括文教體育用品、化學葯品製造、合成纖維製造、日用化學製品、日用玻璃製品、日用金屬製品、手工工具製造、醫療器械製造、文化和辦公用機械製造等工業。
修理業已經被歸為第三產業中的服務行業,其特點是產品是一種以非物質類型的虛擬產品,比如:技術服務。
Ⅳ 工業區位類型有哪些
工業區位,鋼鐵工業,主要有煤鐵復合型和臨海型兩種。
影響工業區位的條件主要有:
1自然因素:資源(煤—燃料,鐵礦石—原料)、環境條件、水源、土地。
2社會經濟因素:市場、勞動力、科技、交通、集聚、地價。
隨著時代變化社會生產與科技的進步、勞動力密集型轉向勞動力豐富的地區,資源密集型工業區受資源約束而條件有所減弱,技術密集型工業區更多考慮科技、人才、集聚等區位因素。鋼鐵工業的區位發生明顯改變。
Ⅵ 工業結構、工業類型和工業部門分別是什麼
工業結構指各工業部門組成及其在再生產過程中所形成的技術經濟聯系。常指部門結構、輕重工業結構和採掘—原材料—製造工業結構三種。
工業部門是由社會分工分離出來的、專門生產同類產品的工業體的綜合。
工業類型
概念:工業戰略產業——指在今後一段時間中要求優先發展的產業類型。
Ⅶ 工業布局類型有哪幾種
傳統工業可分為原料指向性、市場指向性、無明顯指向性工業三類,
但工業布局類型為根據臨海型、臨空型、臨江型等地域特徵及原材料、燃料、礦產等資源優勢來劃分的布局類型。
Ⅷ 工業的分類是什麼
我國工業行業分類名稱
1】煤炭開采和洗選業 2】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 3】黑色金屬礦采選業 4】有色金屬礦采選業
5】非金屬礦采選業 6】其他采礦業 7】農副食品加工業 8】食品製造業 9】飲料製造業
10】煙草製品業 11】紡織業 12】紡織服裝、鞋、帽製造業 13】皮革、毛皮、羽毛(絨)及其製品業
14】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製品業 15】傢具製造業 16】造紙及紙製品業
17】印刷業和記錄媒介的復制 18】文教體育用品製造業 19】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
20】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 21】醫葯製造業 22】化學纖維製造業 23】橡膠製品業 24】塑料製品業
25】非金屬礦物製品業 26】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 27】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 28】金屬製品業
29】通用設備製造業 30】專用設備製造業 31】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 32】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
33】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 34】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製造業
35】工藝品及其他製造業 36】廢棄資源和廢舊材料回收加工業 37】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
38】燃氣生產和供應業 39】水的生產和供應業 40】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築業
41】建築安裝業 42】建築裝飾業 43】其他建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