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西安,寶雞 的製造業集中在哪個區
西安高新開發區以及北郊都是大中型公司集中的。
寶雞主要是以周邊縣為公司集中地,有蔡家坡經濟開發區,岐山經濟開發區等。
Ⅱ 西安的13個區縣及10個開發區是哪些區縣和開發區
2001年轄:新城、碑林、蓮湖、灞橋、 未央、雁塔、閻良、臨潼、長安9個區和藍田、戶縣、高陵、周至4個縣;共58個鎮,116個鄉,57個街道辦事處,3163個村民委員會,1033個居民委員會。
【西安市區縣行政區劃】
* 新城區設11個街道辦事處,13 個村民委員會,90個居民委員會;
* 碑林區設10個街道辦事處,15個村民委員會,102個居民委員會;
* 蓮湖區設11個街道辦事處,35個村民委員會,428個居民委員會;
* 灞橋區設3個鎮,3個鄉,5個街道辦事處,229個村民委員會,70個居民委員會;
* 未央區設2個鎮,3個鄉,6個街道辦事處,213個村民委員會,75個居民委員會;
* 雁塔區設2個鄉,6個街道辦事處,120個村民委員會,168個居民委員會;
* 閻良區設3個鎮,3個鄉,2個街道辦事處,80個村民委員會,37個居民委員會;
* 臨潼區設8個鎮,14個鄉,6個街道辦事處,285個村民委員會,7個居民委員會;
* 長安區設14個鎮,30個鄉,672個村民委員會,12個居民委員會;
* 藍田縣設7個鎮,22個鄉,519個村民委員會,6個居民委員會;
* 周至縣設8個鎮,21個鄉,377個村民委員會,8個居民委員會;
* 戶縣設10個鎮,11個鄉,518個村民委員會,29個居民委員會;
* 高陵縣設3個鎮,7個鄉,87個村民委員會,1個居民委員會。
另外有四區兩個基地:
二基地:
1、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
2、西安閻良國家航空基地
四區:
1、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
3、西安曲江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區
4、西安滻灞河生態區
Ⅲ 西安那裡的工廠比較多點
西安的各大工廠主要集中在各個工業園區中,其中包括:
高新技術開發區,西南郊,西二環與南二環交匯處
經濟技術開發區,北郊,未央路過二環以北
滻灞工業園區,東北郊,東三環與北三環交匯處
長安工業園區,南郊,去灃峪口路上
戶縣工業園區,西南郊
富裕工業園區,西三環南段
(3)西安哪個縣工業多擴展閱讀:
2017年,西安地區生產總值(GDP)7469.85億元,比上年增長7.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81.12億元,增長4.6%;第二產業增加值2596.08億元,增長5.5%;第三產業增加值4592.65億元,增長9.2%。三次產業構成為3.8:34.7:61.5。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年人均生產總值78346元,比上年增長6.0%。全年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3962.50億元,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3.0%,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
2017年,西安全部工業增加值1677.48億元,比上年增長5.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361.77億元,增長5.8%。在規模以上工業中,輕工業增加值270.89億元,增長1.1%;重工業增加值1090.88億元,增長7.0%。
參考資料:網路-西安
Ⅳ 西安各個區分布地圖
截至2018年,西安市共分12個市轄區。西安市轄新城區、碑林區、蓮湖區、雁塔區、未央區、灞橋區、閻良區、臨潼區、 長安區、高陵區、鄠邑區11個市轄區及周至、藍田2個縣。
西安市位於渭河流域中部關中盆地,轄境東西長約204公里,南北寬約116公里。截至2016年,西安面積9983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1066平方公里。
(4)西安哪個縣工業多擴展閱讀:
區劃沿革
解放初期,設12個區,其中城區8個,郊區4個,城區未設立街道行政建制,郊區下設有19個鄉。
1954年調整行政區劃,將12個區和部分新劃入的鄉鎮合並調整為9個區,定名為:新城區、碑林區、蓮湖區、長樂區、雁塔區、阿房區、未央區、草灘區、灞橋區。
1957年4月撤銷長樂、未央兩區建制,市轄區減為7個。
1958年11月將長安、藍田、臨潼、鄠縣劃歸西安市。
1960年撤銷蓮湖、碑林、新城區建制。
1961年8月將藍田、臨潼、鄠縣劃出。
1962年恢復新城、碑林、蓮湖區建制。
1965年撤銷灞橋、雁塔、阿房、未央區建制,轄地合並為一個郊區,市轄區減為4個。
1966年6月,將臨潼縣所屬閻良鎮劃歸西安市組建為閻良區,將咸陽市(縣級市)劃歸西安市。
1966年11月,新城、碑林、蓮湖、閻良區更名為東風、向陽、紅衛、東紅區,1972年恢復原名。
1971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又將咸陽市劃出。
1980年3月,撤銷西安市郊區,恢復灞橋、未央、雁塔區建制。
1983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將渭南地區所屬藍田、臨潼縣和咸陽地區所屬戶縣、周至縣(1964年9月將鄠縣改為戶縣,盩厔改為周至)、高陵縣劃歸西安市,西安市共轄新城、碑林、蓮湖、灞橋、未央、雁塔、閻良7區,長安、藍田、臨潼、周至、戶縣、高陵6縣。
1997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臨潼縣,設立臨潼區。2002年6月2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長安縣、設立長安區。
至2012年底,全市轄新城、碑林、蓮湖、雁塔、未央、灞橋、閻良、臨潼、長安9個市轄區及周至、藍田、戶縣、高陵4個縣。共有街道、鄉、鎮176個,其中街道辦事處89個、鎮40個、鄉47個。
2014年1月,國務院批復設立西咸新區。 在西咸新區地域中,西安所佔面積224.84平方公里。
2014年12月,國務院批復同意撤銷高陵縣,設立西安市高陵區。
2016年,國務院批復戶縣撤縣設區,設鄠邑區。
2017年1月,西咸新區由西安市代管。 4月,西咸新區正式託管咸陽市15個鄉鎮街道,總面積644.56平方公里,人口約67萬。
2018年11月,雁塔區、長安區、鄠邑區10個鎮(街)移交西安高新區託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西安
Ⅳ 西安那裡工業分布比較多
西郊土門大慶路那裡比較多,西電 遠東 慶安 法士特 東郊幸福路也比較多,華山,東方,黃河等
Ⅵ 西安工廠哪比較多必贊
絕對是西安高新區,三星電子知道吧,在西安高新區投資了300億建的新工廠,特別大。給好評哦親
Ⅶ 西安工業分布
北郊經濟技術產業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於1993年,是西安市成為內陸地區開放城市後,西安市委、市政府為加快改革、擴大開放而設立的,2000年2月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開發區。2002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在開發區設立了西北首家國家級陝西西安出口加工區。「以外資為主,以工業為主、以出口為主,致力於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是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基本定位。市政府准備搬到那邊南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991年,經國家批准,西安高新區成為全國53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之一。成立之初,省、市成立了有關部門參加的建設領導小組,依照機構、編制、待遇「三自定」原則,設立了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並賦予其市一級的管理許可權,對區內事務實施全面管理。領導小組只是從總體上負責制定園區的發展思路、研究相關政策、把握產業方向,重點放在保障園區管理新體制、新機制的正常運行上。園區外行政管理部門則依照規定提供服務,不直接插手園區內部的具體管理。在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管委會一開始就按照市場化運作方式。在1991年至1995年的起步階段,園區開發面積只有3平方公里,而2003年園區進入第二次創業階段之後,僅基礎設施建設一項就投入了207億元之多。在整個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除了起步時政府注入的10萬元資金,其它都是市場運作的結果。東郊是紡織城從1953年起,一個個大型紡織企業聳立起來,幾乎是一夜之間,西安紡織城以宏偉的氣勢從西安城外拔地而起。物資的緊缺成為紡織企業存在並急速發展的最大理由,包括西安紡織城在內的我國紡織企業在短短數年間,生產出的產品供給了幾億人十幾年的需要,達到了它的興奮點。曾幾何時,紡織城在西安經濟份額中力拔頭籌。上世紀80年代,紡織行業堪稱我省出口創匯第一大行業,生產效益僅次於機械製造,依照當時的規模,相當於托拉斯集團化布局。但是現在不太好了!西郊是電工城以西電集團為主的區域,大部分都是生產變壓器等等這些產品的工廠!另外就是周遍區縣了,如閻良區就是飛機城,楊陵是農業基地,長安縣也有部分航天集團,田王(東郊)有中國兵器工業和航天集團!
Ⅷ 西安的朋友誰知道西安那裡工廠多。。。。。。
北郊鳳城路一帶
工廠集中地
東郊萬壽路
國營工廠集中地
Ⅸ 西安有幾大工業園區名字是什麼在西安哪裡哪個最大
1、高新技術開發區,西南郊,西二環與南二環交匯處
2、經濟技術開發區,北郊,未央路過二環以北
3、滻灞工業園區,東北郊,東三環與北三環交匯處
4、長安工業園區,南郊,去灃峪口路上
5、戶縣工業園區,西南郊
6、富裕工業園區,西三環南段
其中從面積上來講,滻灞工業園區最大,從發展規模上來講,高新技術開發區最早也最強,請增勢來講,經濟技術開發區勢頭最勁......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Ⅹ 西安工業區分布
北郊經濟技術產業開發區
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於1993年,是西安市成為內陸地區開放城市後,西安市委、市政府為加快改革、擴大開放而設立的,2000年2月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開發區。2002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在開發區設立了西北首家國家級陝西西安出口加工區。「以外資為主,以工業為主、以出口為主,致力於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是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基本定位。市政府准備搬到那邊
南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991年,經國家批准,西安高新區成為全國53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之一。成立之初,省、市成立了有關部門參加的建設領導小組,依照機構、編制、待遇「三自定」原則,設立了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並賦予其市一級的管理許可權,對區內事務實施全面管理。領導小組只是從總體上負責制定園區的發展思路、研究相關政策、把握產業方向,重點放在保障園區管理新體制、新機制的正常運行上。園區外行政管理部門則依照規定提供服務,不直接插手園區內部的具體管理。在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管委會一開始就按照市場化運作方式。在1991年至1995年的起步階段,園區開發面積只有3平方公里,而2003年園區進入第二次創業階段之後,僅基礎設施建設一項就投入了207億元之多。在整個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除了起步時政府注入的10萬元資金,其它都是市場運作的結果。
東郊是紡織城
從1953年起,一個個大型紡織企業聳立起來,幾乎是一夜之間,西安紡織城以宏偉的氣勢從西安城外拔地而起。物資的緊缺成為紡織企業存在並急速發展的最大理由,包括西安紡織城在內的我國紡織企業在短短數年間,生產出的產品供給了幾億人十幾年的需要,達到了它的興奮點。曾幾何時,紡織城在西安經濟份額中力拔頭籌。上世紀80年代,紡織行業堪稱我省出口創匯第一大行業,生產效益僅次於機械製造,依照當時的規模,相當於托拉斯集團化布局。但是現在不太好了!
西郊是電工城
以西電集團為主的區域,大部分都是生產變壓器等等這些產品的工廠!
另外就是周遍區縣了,如閻良區就是飛機城,楊陵是農業基地,長安縣也有部分航天集團,田王(東郊)有中國兵器工業和航天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