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威尼斯發達的產業有哪些
威尼斯「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興」,享有「水城」「水上都市」「百島城」等美稱。威尼斯(Venice)公元452年興建。八世紀為亞得里亞海貿易中心。十世紀曾經建立城市共和國,中世紀為地中海最繁榮的貿易中心之一。新航路開通後,因歐洲商業中心漸移至大西洋沿岸而衰落。1866年並入義大利王國。工商業發達,有煉鋁、化學、煉焦、化肥、煉油、鋼鐵等工業。以生產珠寶玉石工藝品、玻璃器皿、花皮革製品、花邊、刺綉等著稱。陸上的馬爾蓋拉港是重要油港和客運港。馳名的旅遊中心,年有3百萬遊客。古老的聖馬可廣場是城市活動中心,廣場周圍聳立著大教堂、鍾樓等拜占庭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物。離岸2公里處的線狀沙洲-利多(Lido)是歐洲最著名的海濱浴場。
威尼斯是一座美麗的水上城市,它建築在最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水上,威尼斯的風情總離不開「水」,蜿蜒的水巷,流動的清波,她就好像一個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夢,詩情畫意久久揮之不去。這個城市,有一度曾握有全歐最強大的人力、物力和權勢。威尼斯的歷史相傳開始於公元453年;當時威尼斯地方的農民和漁民為逃避酷嗜刀兵的游牧民族,轉而避往亞德里亞海中的這個小島。威尼斯外形恰似海豚,城市面積不到7.8平方公里,卻由118個小島組成,177條運河蛛網一樣密布其間,這些小島和運河由大約401座各式各樣的橋梁綴接相連。整個城市只靠一條長堤與義大利大陸半島連接。威尼斯還是個繁華的小鎮,那裡的人生活情況很好。
❷ 世界四大名牌汽車,都出自一個小鎮,這里究竟有什麼神奇的
世界上有四座以汽車聞名的城市,分別是美國的底特律、德國的斯圖加特、義大利的都靈和日本的豐田,底特律是全世界最大的汽車城,同時也是人口最多的汽車城,多達442萬人。在底特律,有91%的人以汽車工業為主。
美國三大汽車公司通用、福特和克萊斯勒汽車公司的總部均設在底特律城,底特律產的汽車佔全美的1/4。
德國的斯圖加特是世界上第一輛汽車的誕生地,同時也是賓士和保時捷的總部所在地,斯圖加特是德國第六大城市,全城人口只有60萬不到。豐田市,顧名思義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公司之一豐田汽車的所在地。
豐田市僅有人口28萬,其中豐田汽車公司及其子公司的人員、家屬就佔了62%。豐田公司有10座汽車廠,生產幾十個系列的輕重型汽車此外,它還有1240家協作廠。全公司每個職工平均年產值13萬美元,居世界之首。
(2)國外工業小鎮有哪些擴展閱讀
隨著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中國也出現了不少汽車城,其中長春、上海、廣州、重慶和柳州這五個城市被稱為中國五大汽車城。長春可以說是我國汽車產業的發源地,中國一汽的總部就設在長春,中國的第一輛汽車也誕生在長春。
上海和廣州則分別是上汽和廣汽這兩大汽車集團的所在地,上汽和廣汽如今是國內汽車公司中的佼佼者,他們的自主品牌也發展的相當的順利。
重慶是長安汽車的總部所在地,長安汽車近些年也發展的風生水起,不僅銷量居自主品牌之首,還成為了首個年銷量突破百萬的自主品牌,柳州相對於另外四個車城來說名氣沒那麼大,但它卻是則是著名神車五菱宏光的產地。
❸ 歐洲這4個最知名特色小鎮,「特」在哪裡
你的問題不完整,沒有提到具體哪4個歐洲小鎮,不過眾所周知,歐美發達國家的特色小鎮,大都擁有上百年至上千年的歷史。例如,著名的達沃斯小鎮,坐落在瑞士東南部格里松斯地區,形成於16世紀,人口約1.3萬,到20世紀中葉逐漸成為阿爾卑斯山區最大的療養、旅遊勝地和體育、會議中心,尤其是1971年開始舉辦一年一度的「達沃斯論壇」,即後來的「世界經濟論壇」,使達沃斯小鎮名揚全球。
其它如英國的溫莎小鎮、法國的依雲小鎮、德國的海德堡小鎮、義大利的波托菲諾小鎮等,也都是隨著歐洲文藝復興和工業化進程慢慢興盛起來的,經過歷史滄桑的沉澱。所以具有悠久的歷史也算是這些小鎮的特色所在。特色小鎮咨詢機構中商產業研究院認為,規劃特色小鎮的時候,要從當前出發,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長遠規劃。
❹ 如何玩轉特色小鎮
10條黃金法則,這對特色小鎮至關重要,來自前瞻研究院。
一、自組織
好的特色小鎮是由下而上生成的空間和產業組織,差的特色小鎮往往是人為規劃的,政府指定的,政府花大力氣財政補貼,趕工期建設而成的。
浙江橫店影視小鎮,是一個當地村支部書記,把生產隊並起來,逐步形成這個小鎮。現在我國百分之六十的歷史大片電視劇都在這里產生。每年還吸收幾百萬遊客來參觀,活力非常好,資產已達幾百億之巨。
它就是自組織的,從下而上自組織規劃建設的典範。什麼農民的利益、投資者的利益、影視劇作者的利益等,都通過「自組織」得到協同共贏的結果。
二、共生性
好的小鎮是具有共生性的。它能補主城的缺陷,發揮「三修」的功能。
比如坐落在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鎮,玉皇山處在西湖風景名勝區內,這塊地周邊環境非常漂亮,但不能用於大規模建設,一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二是地下有南宋皇宮的遺存,著名的八卦田就在這附近。
改革開放後,農民在這里蓋了很多房子,形成了一個生活陶瓷品市場,因經營不善逐漸成為城市「臟、亂、差」的地段。後來把市場取締了,基本上就是一塊廢地。
一些有創意的結構,考慮到浙江的民營經濟要進入資本市場,中間的跳板就是基金,引進了500個基金組織成立了基金小鎮,現已有五千億元的規模。
這個新興的「基金小鎮」對城市這個地段「三修」發揮了不可取代的作用。現在的環境比起陶瓷市場好多了,基本沒什麼污染,而且形成優美協調的環境。仿古的建築,低容積率辦公區、錯落有致的園林布局,能夠與周邊山水產生共生共存的作用。這就把城市破爛的邊緣地帶,修復成了一個非常漂亮的高級社區,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
三、多樣化
這指的是小鎮特色的種類要多。如建築本地特色,產業唯一性特色,投資和管理特色等,小鎮特色越多,就越能形成多樣化的空間,多樣化的產業模式,就會產生非常好的生態和經濟效益,因為創業生態鏈形成了。而差的特色小鎮是單一性的,產業模式又與城市趨同的,資源是相互沖突,類同的。
比如成都邊緣的德源鎮,原先是個單純的地產開發區,空置房產很多。當地農民請能人將其轉變為一個雙創孵化器。先把市容進行改造,專門為年輕人建設創業孵化器,房子以低廉租金出租,創客的空間、風投機構、咖啡廳、茶館、醫院、學校等等配套設施都逐步引進。
農民的雙創孵化器比政府做的還要強,農民們不會編制宏大的高大上的人為規劃,只是緊盯創客的實際需要來持續「補短板」,結果「自組織」式形成了創客天堂。
四、強聯接
任何網路的(能量)價值都是由節點質量、數量及其相互間的連接強度成正比。特色小鎮等於是一個好的城鎮或產業網路節點,要和外界強聯接,多種強聯接會使它產生某種「反磁力」。
某個小鎮某一個方面如果有強大的反磁力效應,這種效應是好的特色小鎮吸引外部資源加盟的必要途徑,否則就會因資源流失生存都很困難。
差的特色小鎮,只有「弱磁力效應」,甚至沒有「磁力」,這是因為缺乏與主城的強聯接,或者是很糟糕的單一功能。像北京附近的「睡城」(sleeping
town),雖然當地政府和農民從土地拍賣上賺了不少錢,但在產業方面與主城沒有任何「反磁力」,那就會缺乏可持續發展能力。
比較成功的案例是成都附近的安仁鎮,面積不大,卻聚集著35座博物館和27座老公館,而且把當地的民間的染布、木藝、刺綉、釀酒等各種各樣手工藝生產者聚集在一起,成為四川最大的文創基地。
五、產業集群
即企業相互之間高度細密的分工與合作關系,這種模式造成了集群,它是自組織體系的,集群反過來又會造就小鎮的自組織特性。
江蘇宜興丁蜀鎮,當地不少紫砂壺的工藝大師都在鎮里開工作室,其他初級、中級的工藝師也都聚在鎮里,共有紫砂專業合作社67個、紫砂企業400多家、紫砂家庭作坊12000多家。去年一年,實現產值78億元,帶動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14.5億元,實現旅遊總收入7億多元。而且還成為不斷產生紫砂壺製作大師的基地。
差的小鎮是與別的城市和產業沒有關聯的,小而全、缺乏細密的分工與合作,形不成企業集群,這樣的小鎮產業、人口就會漸漸衰敗。
六、開放性
好的小鎮的產業是高度開放的,能夠主動切入到全球的生產鏈中去,並且不斷地向上游移動。
柳市鎮原是溫州的「邊角料」,是一個政府產業投資等於零的窮鎮,經過三十年的個體私企培養,現已成為低壓電器的超級基地,全國低壓電器的百分之八十產於這個基地,佔全國此類產品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法國、德國的大企業都來這里合作辦廠。
其中知名度最高的兩個企業正泰和德力西,德力西集團10年前和法國全球最大的電器生廠商施耐德合資。正泰一心一意的搞電器,每年產值都達到500億。
他們的生產基地就在柳市鎮,使該鎮成為中國電器之都。全國所有低壓電器企業基本都由柳市企業家掌控了。因為柳市鎮的生產廠家可以融到全球產業鏈去。那麼一個不起眼的小鎮,如果其工業沒有全球的開放性,就不可能在全球產業鏈中找到他的定位。
七、超規模效應
好的小鎮完全超越了城鎮規模效應。一次一群經濟學家在討論什麼是城市人口最佳規模?中國的經濟學家說,100萬人口屬最佳規模,德國的經濟學家認為:德國百分之九十的城市都是20萬人口以下,20萬就是最佳規模。義大利經濟學家則認為:4萬人口的城鎮就很有活力了,合理規模就是5萬。為什麼原因意見如此分歧呢?
如果某個城鎮內的產業與主城是高度互補的,規模小就沒問題;如小鎮空間建築結構是獨一無二的,規模小點也沒關系;如果小鎮的服務功能是為主城市補缺的,規模再小點也有吸引力。
英國有個名叫海伊的小鎮,原來只是一個冷落的舊城堡,後來發現與牛津、劍橋等名校不很遠。將全國舊書商家吸引到此鎮來,全英國的舊書都到這里來買,把倉庫、舊屋都空出來裝上書,就成了舊書小鎮,周邊大學師生和全國遊客都到這兒來買書。
八、微循環
微循環小鎮,不是按照廣州大學城的模式,什麼四聯供、供暖、供冷都要集中式、大規模的大循環。
而是採用微循環的模式,任何「三廢」都就地循環回用,這種節能減排的模式,對水污染的治理、對節能減排有很大的生態和經濟效益。
這種基於特色小鎮的微循環整套技術,本身就是「特色」,會造就此類小鎮的經濟活力。上海楓涇鎮就是這種模式,整個都採用微循環的新模式,因而創建成功了新產業集群。
九、自適應
好的小鎮有投資者、技術、人才等方面的自主性,能獨立面對風險,獨立應對市場變化、獨立解決新技術的顛覆性創新,這種「獨立性」所激發的自適應能力,造就了東莞的北滘鎮。
該鎮已經形成總部經濟區,共有五萬名高端生產人員在這里生活工作,小鎮具有很強大的內聚活力,能將多樣化、有活力的企業匯聚在一起,在這里誕生、壯大。
現在世界上流行新的創新棲息地,工業文明時代企業總部常常匯集在CBD,現在新的一種模式叫「總部公園」(Businis
Park),這個小鎮就是這樣一個新的總部匯集地。差的小鎮就不具備產業發展的自適應性,從而引發資源產業枯竭,如同美國底特律式的衰落。
十、協同
好的小鎮會與周邊其它小鎮協同涌現活力,杭州阿里巴巴總部附近有若干個小鎮都是自己冒出來的,其中一個雲棲小鎮,他是這樣誕生的:阿里巴巴在美國成功上市以後從外面引入的資金高達220億美金,阿里巴巴的團隊有近千人左右成為千萬富翁,其中有700多人要自主創業,自主創業就選擇周邊的小鎮。
這些小鎮將「未來的馬雲」聚在一起,就會產生協同活力,僅雲棲小鎮的軟體產值就迅速的達到了幾百億。這些未來的小鎮之間都是產業功能互補的,又形成了協同創新的小鎮群,這個「群」就是高水平的「協同」效應平台。
這類例子在國外早已存在,如杭州的法國姐妹城市是尼斯,是一個10萬人口不到的旅遊城市,風景非常優美,尼斯與周邊的幾個名鎮形成協同的城市群,如著名娛樂城摩納哥、電影城戛納,鮮花小鎮格拉斯有500年歷史,法國所有的香精就產生在這里,索菲亞高科技園,就是個科技小鎮,離這個尼斯、戛納、摩納哥都都只有半小時的路程。
世界上高科技企業都喜歡座落在幽靜的宜人環境,以便吸引全球人才。這些小鎮之間都是功能互補的,形成了城鎮集群,產生了對高等資源吸引力的協同涌現現象。
❺ 後工業時代,工業旅遊有哪些新玩法
藍裕文化設計推薦以下新模式供參考,希望能有所幫助
卡斯特:早期工業旅遊模式
2002年,張裕將酒庄概念引進國內,創建了國內第一家專業酒庄——煙台張裕卡斯特酒庄,酒庄位於具有悠久釀酒傳統的葡萄酒之鄉——煙台,歐式園林建築風格,聞名中外。
酒庄集葡萄酒釀造、旅遊觀光、休閑娛樂等多功能於一體,酒庄嚴格遵循國際高端酒庄建設的3S原則——大海(SEA)、沙灘(SAND)和陽光(SUN),嚴格遵循法國傳統工藝釀造高端酒庄酒。
張裕卡斯特酒庄的整體設計採用歐式庄園風格,兼納中歐建築的精華,其中廣場及室內裝飾和專業品酒室的設計均出自法國頂級建築設計師、法國建築協會會員馬塞爾·米蘭德(Marcel Mirande)之手。整個酒庄由8300平方米的主體建築、5公頃的廣場及135公頃的釀酒葡萄園組成,佔地總面積達140公頃,氣勢恢宏。
張裕卡斯特酒庄的地下大酒窖總面積2700平方米,深4.5米,總體劃分為三個貯藏區:瓶式發酵起泡酒貯區、葡萄酒(干紅、干白)貯區、特種酒(特級甜葡萄酒、高級冰酒)貯區。酒窖配備從義大利進口的添酒機、洗桶機用於橡木桶的添酒、清洗等精細化管理,設備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酒窖常年溫度為12-16℃,濕度為75-85%,保證了所貯藏的各種酒的充分醞釀和緩慢成熟。
張裕卡斯特酒庄引進先進的葡萄釀酒設備,將傳統葡萄種植技術和釀造工藝,與最現代、最嚴格的葡萄酒釀造方法相結合,使葡萄酒更具貴族氣質。張裕卡斯特酒庄的葡萄酒是完全採用自然環境下栽培的葡萄,經破皮、榨汁等工藝精心釀制而成,不同的氣候、種植土壤、釀造工藝、儲存環境及陳釀時間,使得葡萄酒的風味各具特色。
通過工業旅遊的形式,將各方面的特點展示出來、生產的方方面面都給人一種全新的體驗,滿足遊客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是食品行業和製造業學習的典範,具有很強的借鑒意義。
荷風車小鎮:老工藝的第二春
去年5月,有一部叫《百鳥朝鳳》的電影吸引了許多目光。該片主要講述了德高望重的嗩吶老藝人焦三爺帶領徒弟們用執著的熱情與堅定的信仰追求和傳承嗩吶精神的故事。電影表現出對傳統手工藝逝去的濃濃擔憂,同時也給出了一種保護模式。
無獨有偶,荷蘭正好有個工業旅遊小鎮,講述著類似的故事。傳統的木鞋工藝在這里成為旅遊項目,不斷地重復的木鞋製作過程吸引了許多遊客的注意力,讓遊客充分了解木鞋的製作過程。當然這里也是產業融合的一個旅遊方式,這里還展示了乳酪的現場製作過程。遊客現場購買木鞋、品嘗乳酪。為傳統的手工藝復興製造了新的契機。有WiFi的同學可以通過以下視頻了解一下木鞋的製作過程這個案例可以供許多老字型大小產品企業借鑒——中國有的是百年以上歷史的酒庄酒廠、醋園茶廠、食品生產加工、手工藝品製作企業等。
愛斐堡:新型工業旅遊模式
張裕愛斐堡國際酒庄自2007年6月落成,開創了一個集釀酒、旅遊、休閑以及葡萄酒知識培訓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國際酒庄,酒庄原生態地再現了歐洲葡萄酒文化,讓消費者不出國門便能體驗法國古樸的酒庄式生活,釋放都市生存壓力,提升生活品質。
除了傳統的工業旅遊參觀項目,愛斐堡融入了博物館、休閑度假、影視娛樂、婚紗攝影、專業知識培訓等,為工業旅遊開展的橫向發展提供了新的借鑒,可以借鑒給許多享譽國際的大品牌,例如貴州茅台、承德露露等,完全可以操作類似的活動,將自身的企業和整個區域的旅遊品牌牢牢捆綁、深度融合。
大眾:高科技+品牌模式
工業4.0的風靡,汽車製造業巨頭的光環,使大眾汽車成為開展工業旅遊的標桿。
企業博物館+工廠參觀的模式,無疑是一種新的創新。通常人們對博物館的認識都是國家公益性的,收藏的是有考古價值的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而當時企業建造博物館是比較少見的,最多隻是個展廳。大眾汽車博物館是德國最負盛名的博物館之一,館內展出了大眾汽車的很多經典車型,還陳列了很多汽車界的重要歷史文獻,現在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觀光景點。
大眾汽車投資1.8662億歐元建立了這座佔地總面積為8.3公頃的透明工廠。長140米、高20米的玻璃建築是透明工廠的生產區,外觀光彩奪目、稜角分明,和城市植物園相距僅數百米,與市容和植物園和諧地融為一體。
透明工廠共有地上和地下兩大部分組成,其中地上部分分為三層,裝配的順序從上至下,第三層是對車輛基本配件的安裝,包括線路、車身密封條等;第二層是對車輛的儀表台、動力系統、前後保險杠的裝配;第一層是對車輛內部配件的裝配和最後的檢測;共形成了三大生產循環和一個檢測循環。地下部分為物流及進場預加工的。
大眾是製造業中具有巨大借鑒意義的工業旅遊。
現在中國已經是世界性的製造業強國,許多家電、電腦、手機生產企業的產品行銷各大洲,每一家企業都可以通過開發工業旅遊項目的方式來實現多面創收,同時也能向廣大遊客用更巧妙的方式宣傳自身的企業品牌,何樂而不為?
798廠區的創意模式
鼎鼎有名的798藝術區,堪稱國內工業旅遊發展的一個典範,也是探討國內工業旅遊發展不可能繞過的話題。
798藝術區的前身是「一五」期間建設的北京華北無線電聯合器材廠。2000年12月,該廠區多家分廠整合重組為北京七星華電科技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由於資產重組,大量廠房被閑置。
2002年2月,美國人羅伯特租用了一處120平方米的閑置廠房,並將其改造成為前店後公司的模式。
羅伯特有很多藝術家朋友,他們在參觀羅伯特的公司時紛紛看中這里的寬敞空間和低廉租金,於是陸續有藝術家租下了廠房作為工作室、畫室、展示間、陳列室。
最終這里發展成為北京市地標類文化產業園區,酒吧、餐廳、咖啡店、書店、畫廊等經營場所點綴其中,這種模式也帶動了國內一大批形形色色的「文化創意園區」。
盡管研究工業旅遊「言必談798」,但是我們必須看到其中一些問題——798園區早期完全是自發形成、自主規劃的產物,而後期隨著園區的名聲鵲起,大量資本進入了園區,短時間內就炒起了園區地價,並拉高了園區內的消費。
同時經過多次整改修繕,目前的798廠區一片簇新,反而失去了原有的古樸滄桑氣息和創意感,在本來的主要遊客群體、主要消費者群體——本地附近居民和在京大專院校師生中,798園區的美譽度開始出現下降。
如何在引進資金促進發展的同時,盡量讓創意工業園區保持原有風貌和品牌形象,這需要長期穩定的規劃和引導。
魯爾區:從產業集聚區蛻變至高雅文化
魯爾區曾經是德國的煤礦區,憑借五百萬的居住人口成為了歐洲最大的聚集區之一,如今其文化景觀的分布密度也在整個歐洲大陸中名列前茅。 波鴻 (Bochum)、多特蒙德 (Dortmund)、杜伊斯堡 (Duisburg)、埃森 (Essen)、奧伯豪森 (Oberhausen) 這些大都會以及其他許多城市將魯爾區塑造成為獨一無二的城市圈,充滿了各種各樣的驚喜。
魯爾藝術博物館群 (RuhrKunstMuseen) 構成了全球現代藝術博物館最為密集的景觀帶:20 家博物館分散在 15 個城市,彼此間僅僅相隔幾公里。 即便如此,它們也僅僅只是 200 多家博物館分布網中的冰山一角,其中 1883 年開放的多特蒙德藝術與文化史博物館 (Museum für Kunst und Kulturgeschichte Dortmund) 是城市圈中最為古老的展覽館,而富克旺博物館 (Museum Folkwang) 憑借其每年近 800,000 名的遊客量成為了此間最大的博物館。 這一切都幫助魯爾區成為一個更為重要的嶄新的文化區,同時它豐厚的工業遺產也會被人們永世銘記。 以文化帶動變革,以變革提升文化,工業設施搖身化作令人激動的新舞台,民眾滿懷熱情邁步走向新興發展之路:這就是魯爾區。
高爐、儲氣罐與提升井架這些工業遺產作為那個年代的象徵巍然聳立。 至今,魯爾區的工業元素依然揮之不去,即便這里已經不再運輸煤炭,取而代之的是話劇、音樂、繪畫、舞蹈、表演等的文化活動。 在這條工業文化路線上至今仍保留著工業區昔日的輝煌:這是一條長達 400 公里的環形路線,縱貫魯爾區,從杜伊斯堡延伸至哈姆 (Hamm) 和哈根 (Hagen),沿途分布著 54 處該地區工業歷史和現狀的珍貴見證。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當屬杜伊斯堡的北杜伊斯堡景觀公園 (Landschaftspark Duisburg-Nord),這個地方曾經是工業廢棄地,如今已蛻變為全新的多功能公園,以前的儲氣罐被改造成全歐洲最大的人工潛水中心,其中矗立有攀緣假山和其他一些人們在工業大都會里所意想不到的設施。 同樣,與之毗鄰的奧伯豪森也將舊時的一個象徵物,即位於萊茵赫爾內運河 (Rhein-Herne-Kanal) 和大型購物與體驗中心 CentrO 之間的儲氣罐進行了全新演繹:這個鋼制的龐然大物是 1929 年建造的煉焦儲氣罐,現在大概算得上歐洲最獨特的展覽廳之一。
埃森如今已成為魯爾 2010 文化節中心「城區」,它的礦業同盟 (Zeche Zollverein) 不僅僅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的世界文化遺產,更是整個地區變革的鮮明體現。 位於埃森大教堂珍寶館 (Domschatz) 的金色聖母像 (Goldene Madonna) 堪稱「埃森珍寶」,雖不夠光彩奪目,但仍值得一看。 這尊世界上最早的瑪麗亞全身像 (Vollplastische Marienbild) 是中世紀初期最重要的藝術品,將簡約與絢麗的元素表現得淋漓盡致。 而更世俗化的文化作品收藏於紅點設計博物館 (red dot design museum),這也是全球最大的當代設計展覽。 4,000 多平米的空間里分布著 1,000 個左右的設計作品,它們都榮獲了在全世界享有盛譽的紅點設計大獎 (red dot design award)。
位於不遠處的波鴻,聳立著令人為之驚嘆的魯爾三年展中心劇院,即波鴻世紀禮堂,這是的現代化功能性工程建築最初的範例,也是新魯爾區的標志之一。 德國采礦博物館 (Bergbau-Museum) 是全球同類型中最大的博物館,生動還原了波鴻的過去:煙囪濃煙滾滾,高爐火紅發亮。每年有超過 400,000 名遊客湧入這里,他們先進入地下參觀,然後站在提升井架上,從 63 米高的地方眺望波鴻和「波特」(Pott)。
曾經鼎盛一時的產業集聚地,逐漸衰退,最終成為一片廢墟,如何再現他們昔日的光輝,是這些廠區比較頭疼的問題。融入創意,變廢為寶,對規模較大、名聲較響,坐落於大城市郊區,總體交通條件便利,坐擁龐大的周邊客源等等的工業遺址具有很大的啟迪作用,在國內大有可為。
工業旅遊源自國外,我們應當洋為中用,加以借鑒。同時國內有許多先進的例子也是我們不應忽視的。只有不斷地向成功企業學習,才能取得真經,賺來白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