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運城市國有企業單位有哪些~~快點告訴我。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11
『貳』 山西省運城臨猗高新工業區有哪些工廠
大一點的有永恆機械,青山化工,翔宇化工,兵娟制衣,其他的衛氏魚康,鵬遠彩印,西張蓄電池,正在新建的有富森陶粒砂
『叄』 長治高新區工業園有哪些企業
長治高新區德式工業園是長治市委、市政府為實施"以北威州為重點,以瑪爾市為軸心,實行四門大開對外開放戰略",進一步加強與德國企業界的合作而新建的一座大型特色園區。整個園區規劃佔地面積240000M2(360畝),四周建有30米的綠化帶,於2002年6月1日正式奠基開工建設。園區內規劃建築有:工業園廣場、工業園體育場、工業園小超市、工業園快餐廳、工業園閱覽室、工業園治安室、工業園寫字樓、工業園賓館、工業園公寓樓等20餘項。
長治市德式工業園可接納10餘個企業入駐,現已有山西昌盛-斯波雷堡非晶電器有限公司、山西-納格爾機床與刀具有限公司、山西托寶健身器有限公司、山西貝克電器有限公司、山西蓮花牆體材料有限公司等數個企業相繼入駐生產或開工建設。
未來幾年內,德式工業園必將發展成為長治市高新科技項目聚集區,必將成為促進長治經濟發展的新亮點。
德式工業園熱忱歡迎德國及世界各國的朋友來這里興業、發展。
『肆』 山西運城鹽湖區工業園有哪些公司
如果你在火車站,下車後向東走200米左右,黃河大廈前坐3路車,不太遠的。
如果你在汽車中心站,出站後到大街上,直接找站台坐3路車就可以了!
希望對你有幫助!
『伍』 西安高新區有哪些的大的企業
廣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際投資的焦點
跨國公司雲集的投資熱土
世界排名前500強跨國公司已有74家在這里投資設廠:(部分跨國公司)
■美國寶潔公司
■輝瑞集團
■美標中國衛生潔具有限公司
■卡夫食品有限公司
■艾利(荷蘭)有限公司
■德國IKA公司
■三菱電機株式會社
■施耐德集團
■住友商事株式會社
■BHP公司
■賽沃納如.韋智力集團
■太平加集團有限公司
■安利太平洋有限公司
■LG情報通信株式會社
■愛立信電信有限公司
順應全球高新技術產業潮流,廣州高新區將電子信息、生物醫葯、新材料等產業列為重點發展領域,採取多種措施加強扶持、引進和培育,高科技產業集群優勢不斷增強。
一是電子信息製造業初具規模。全區電子信息製造企業36家,2003年實現工業總產值231.02億元,佔全區總量的55.56%;產品銷售收入226.03億元。目前,已有索尼、南方高科、金鵬電子、台灣光寶等一批大型電子信息製造項目落戶、投產。2003年,信息產業部集成電路測試項目以及廣州市第一個晶元項目——南科電子8英才集成電路製造項目相繼落戶科學城。廣州集成電路設計園也於2003年底正式落戶天河軟體園。隨著大批電子信息研發機構及製造企業的進駐,廣州高新區集研發、設計、製造、檢測等為一體的電子信息製造產業集群規模不斷擴大。
二是軟體和現代信息服務業已形成較強的優勢。廣州軟體國(包括天河軟體園、廣東軟體園、南沙資訊園)成為科技部國家火炬計劃軟體產業基地。園區認定的軟體企業330家,佔全市的六成以上;軟體產品登記1220個,佔全市70.20%;園區軟體產業產值約佔全市的75%以上,園區軟體佔全市出口總額的七成以上;培育了廣州無線電集團技術中心、海格通信、高科通信、新太科技等一批具有強大競爭力的軟體企業。黃花崗信息國信息技術和現代信息服務業企業累計達510多家(其中有軟體企業186家),現代信息服務業的產業優勢進一步增強。廣東軟體園已有國家軟體工程研究中心和7家軟體方面的國家、省級重點實驗室進駐。南沙資訊園的5.6萬平方米孵化場地已投入使用,即將成為國內重要的軟體企業孵化基地之一。在廣州高新區范圍內,廣州科學城的電子信息製造業與天河軟體園的軟體產業、黃花崗信息園現代信息服務業已經形成了互補發展之勢。
三是生物醫葯產業呈現快速發展趨勢。全區現有生物醫葯企業130多家,主要的代表企業有香雪制葯、達安基因公司、億達州公司,廣東天普葯業等。2003年,全區生物醫葯企業實現工業產值超過100億元。一批高科技的成果轉化正在科學城生物醫葯產業基地實施;一批醫葯研發企業正處在產出和快速發展時期,如香雪制葯率先將"指紋圖譜"技術應用到中葯生產中,提升了現代中葯製造水平;天普制葯的"尿激黴素"產品實現批量化生產。2003年,由中科院、廣東省政府和廣州市政府共同投資3億元的生物醫葯與健康研究院落戶廣州科學城,這將極大地促進全區生物醫葯的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
四是民營科技企業生力軍作用日益顯現。廣州高新區現有民營科技企業1850多家,占廣州市民營企業的80%以上,佔全區企業總數的80%以上。一批民營科技企業迅速發展擴大,其中,迪森熱能公司共擁有14項專利產品被列入國家級重點新產品計劃、國家級重點科技成果推廣計劃、國家級火炬計劃及國家級重點環保產品推廣計劃,該公司2003年成功實現了海外上市。民營科技企業逐步成為促進高新區發展的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