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哪些影響

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哪些影響

發布時間:2022-08-03 12:38:34

A. 第四次工業革命將怎樣改變世界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17日發表中國北京交通大學教授王元豐撰寫題為《第四次工業革命將怎樣改變世界?》的文章。文章說,機器人智能的提高一方面能夠更好地為人類服務,另一方面也給人類社會帶來深深的隱憂。世界經濟論壇表示,人工智慧、機器人技術和其他技術變革的發展,到2020年將造成全球逾500萬人失業。
隨著今年舉行的第46屆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將會議的主題定為「掌控第四次工業革命」,對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關注成為社會和媒體的熱點。
第四次工業革命是在物聯網技術、大數據與雲計算以及人工智慧、3D列印技術推動下,開始的生產與服務智能化、生活信息化及智能化的全新革命,不過很多人仍然還很困惑,仍然不太了解第四次工業革命能帶來怎樣的變化。
勞斯萊斯公司為什麼給發動機安裝感測器和定位系統?不裝這些發動機就是普通的發動機,但是安裝以後的發動機就是智能發動機,這台發動機在運行過程中,會不斷的把數據傳回給工廠,不斷產生信息,這樣的發動機就是把機械、電子和信息結合在一起的新虛擬物理系統,有了這樣的新虛擬物理系統,勞斯萊斯公司就能時時掌握發動機的運行軌跡和運行狀況,並能夠及時判斷什麼時候發動機需要檢修、甚至是哪裡需要維修。
這樣勞斯萊斯公司就不僅僅是發動機製造商,而轉身為信息製造商和基於信息的高級服務商,如果把這樣的發動機裝配在汽車上,汽車不但能夠知道自身的工作狀態,而且配以其他技術還會不斷地採集周邊的數據,像谷歌自動駕駛汽車那樣就可以決定自己的行駛路線,這些就將為交通和運輸帶來革命性的影響。
第四次工業革命有另一個新的特點:我們能夠不斷地生產新的信息,並在對信息的挖掘中產生新的知識,一輛汽車的信息不斷被採集,人們就能夠對車輛運行狀況有了解,而且通過對長時間信息的分析,可以對車輛的組成部件:機械的、電子的,在不同環境、不同工作狀況下的工作性能有更深的認識,人們機械的、電子的知識就會增加。而如果對汽車每日行駛的軌跡進行記錄,這樣長期的數據信息分析,我們就會知道駕駛員的生活規律,他(她)工作的地點、去采購的超市、吃飯的飯店以及相應的時間特點。如果把汽車改為手機,那麼使用者上網搜索瀏覽記錄,用微信點贊和拉黑以及網購的歷史,就會被記錄,如果加以分析就會得到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識(當然也對人的隱私構成威脅)。
人類由此進入了數據時代,人類生產這些信息的種類仍在不斷壯大,這種基於大數據的信息和知識挖掘技術,使人們可以從一個新的維度認識其周邊的事物。運用這樣的技術,再通過人工智慧技術,人們可以讓機器掌握這種技能。那麼機器通過不斷分析數據、積累知識,智能化水平就會越來越高。
以前人們看到IBM公司研發的深藍電腦能夠在國際象棋比賽中,打敗國際象棋冠軍,雖然覺得很神奇,但認為那隻是個別機器才能夠達到的水平。這幾天,谷歌機器人阿爾法圍棋對戰世界頂尖圍棋手韓國李世石九段的比賽,引起了世界的關注。阿爾法以4:1比分的絕對優勢戰勝了人類,這讓人看到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真是到了讓人震撼的程度。
今年中國中央電視台的春節晚會廣州分會場上,一個Alpha 1S小機器人向全國觀眾問好,甚至還客串起主持人。隨後540個Alpha 1S機器人集體為歌手孫楠當起了伴舞,舞姿整齊劃一,場面相當有沖擊力,讓人看到機器人走入人們的生活已經為時不遠了。WEF調查顯示,到2025年美國將出現第一個機器人葯劑師。
新的時代,機器通過不斷地吃進數據和提高智能,能夠取代很多人腦做的有智能的工作。機器人智能的提高一方面能夠更好地為人類服務,另一方面也給人類社會帶來深深的隱憂。WEF表示,人工智慧、機器人技術和其他技術變革的發展,到2020年將造成全球逾500萬人失業。
第四次工業革命有第三個新特點:人類在分工生產體繫上的更好合作,工業革命向來不僅僅是技術的巨大進步以及所帶來的生產力的提高,它也由此改變生產方式和生產關系。請注意,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標志除了電力,還有生產線,生產線是通過勞動分工,使工人通過專業化工作的方式提高生產效率的生產組織形式。
那麼,第四次工業革命由於生產各個環節信息溝通更加充分,就可以使生產的各個工序和環節相互了解相關的工作安排,從而壓縮庫存,提高生產效率、節能減排,也使製造業成為信息產業的一部分。同時,還可以使生產柔性化,實現滿足客戶多方需求的大規模定製生產,也就是一條生產線上能夠生產不同的產品,比如汽車可能是不同顏色、不同的內飾等。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另一個特點是其衍生新的經濟形態,共享經濟。一個非常典型的共享經濟案例就是網路約車,比如通過美國優步公司和中國的滴滴打車公司的互聯網平台,客戶可以得到那些擁有私家車人提供像計程車一樣的服務。網路約車這樣的共享經濟的新形態具有顛覆性,不僅僅對傳統的出租汽車行業產生影響,甚至可能引發計程車行業,乃至交通行業革命性的改變。
這里請注意,這種共享經濟的影響,不僅僅限於計程車行業,看看網路購物對傳統實體店的沖擊,想想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業的影響,就可以看出,新工業革命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涉及方方面面,而且這種影響是革命性的。
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在全面、深刻地改變世界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我們必須積極地行動予以應對。

B. 第四次工業革命對未來的生活與工作會帶來什麼改變相關的文章

第四次「工業革命」將是什麼「革命」?
廣義的說
「綠色工業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狹義的說就是是新能源、新材料、新環境、新生物科技革命.我們姑且將新能源為首的綠色產業從現階段開始到未來的崛起,定性為「第四次工業革命」.前兩次工業革命中國均沒有趕上,第三次IT革命盡管趕上了,但目前仍處於追趕狀態,而這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中國第一次和發達國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甚至有可能成為領導者、創新者的重大機遇.」
在社會生產力以跳躍的方式呈積數增長的同時,「生態環境的惡化、自然資源和能源的過度消耗以及核災難的威脅,這些問題難以控制的惡性發展,使人類的處境受到越來越嚴重的困擾,成為舉世關注的全球問題」
實質上,從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到現在,人類所消耗的地球資源,已經是遠遠超過了在此之前的上下五千年人類所消耗的地球資源的總和.未來的日子裡,人類必然要不由自主地面對由資源的生成大於人類的消耗到資源的生成遠遠不能滿足人類的需求這一客觀現實.兩百年來的人類文明動力大都基於碳燃燒,因為兩個限制這種方式現在已經走到了盡頭,一是碳基能源資源的有限性,二是碳基能源燃燒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從根本上改變了地球的大氣結構.現在二氧化碳的濃度是400-450PPM,過了臨界值,惡劣氣候將會頻繁發生,整個人類文明的基礎將被動搖.在這樣一個關乎人類存亡的、重要的歷史轉折點,新能源產業、環保產業,將要義不容辭地肩負起改變歷史、拯救人類的重任.目前,各主要經濟體大力實施的綠色『新政',是以新能源技術革命為核心的新一輪工業革命,一方面力圖藉此擺脫目前的經濟衰退,另一方面是謀求確立一種長期穩定增長與資源消耗、環境保護』綠色『關系的新經濟發展模式.」
當前,以綠色經濟為核心的「經濟革命」正席捲全球,歐、美、日等主要發達國家紛紛制定和推進綠色發展規劃,不少發展中國家也雄心勃勃,尤其美國,奧巴馬上台以來,在能源政策方面發生了極為重大的轉折.2010年美國財政預算規模是3.6萬億美元,赤字高達1.75萬億美元,但奧巴馬政府宣布到2013年把赤字縮減到5330億美元,四年將赤字縮減12170億美元,還頒布能源新政奧巴馬能源新政的第三個措施,是美國政府計劃在未來五年准備投入1500億,用於能源新技術方面的大規模投資建設.目前包括超導電網、智能電網、太陽能、光伏電池等在內的一系列能源新技術儲備已經充足,這是繼IT革命之後,美國技術儲備的又一個主要方向,實際就是新能源、新技術的籌備.
另外一個重要措施是刺激混合動力汽車的大規模使用.奧巴馬政府擬用減稅的辦法,為美國人購買混合動力汽車每台補貼7000美元的刺激政策,期望到2015年美國市場上能夠有100萬台美國本土生產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C. 第四次工業革命會如何影響孩子的教育

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人工智慧、機器人、物聯網等技術推動所引發的。在教育領域,正是這些相關的通訊、信息及數據管理和分析等教育信息化技術,讓學生可以在全球的任何地方,都聽得到世界名校老師的授課;他們的作業和考試試卷,能夠超越時空,由MOOC平台的軟體和老師處理。
教育技術不只是對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帶來改變,對整個教育都有影響。現在父母與孩子一起用手機和iPad玩游戲、進行學前教育,已越來越普遍。

D. 工業革命的利弊

1、利:

(1)、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鞏固了資本主義各國的統治基礎。

(2)、客觀上傳播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方式,猛烈沖擊著殖民地的舊制度、舊思想。

(3)、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改變了世界的面貌,確立了資產階級對世界的統治。

(4)、促進近代城市的興起,城市進程加快,人口迅速增長,人們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發生改變。

2、弊:

(1)、工業化和城市化產生了新的社會問題,比如:貧富分化等。物質的大量富餘和人民的相對貧困,使社會矛盾加劇。

(2)、工業發展使二氧化碳,氟利昂,一氧化碳排放量急劇增加。增加生產用地,使大量動物瀕臨或已經滅絕,生物鏈遭到破壞,惡性循環。

(3)、西方殖民掠奪加強,殖民地人民更加貧困,艱難,使東方從屬於西方。如中英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4)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哪些影響擴展閱讀

第四次工業革命將要到來:

18世紀中葉以來,人類歷史上先後發生了三次工業革命,發源於西方國家及衍生國家,並由他們所創新所主導。

第一次工業革命所開創的「蒸汽時代」(1760-1840年),標志著農耕文明向工業文明的過渡,是人類發展史上的一個偉大奇跡。

第二次工業革命進入了「電氣時代」(1840-1950年),使得電力、鋼鐵、鐵路、化工、汽車等重工業興起,石油成為新能源,並促使交通的迅速發展,世界各國的交流更為頻繁,並逐漸形成一個全球化的國際政治、經濟體系。

兩次世界大戰之後開始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更是開創了「信息時代」,全球信息和資源交流變得更為迅速,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都被捲入到全球化進程之中,世界政治經濟格局進一步確立,人類文明的發達程度也達到空前的高度。第三次信息革命方興未艾,還在全球擴散和傳播。

前三次工業革命使得人類發展進入了空前繁榮的時代,與此同時,也造成了巨大的能源、資源消耗,付出了巨大的環境代價、生態成本,急劇地擴大了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

進入21世紀,人類面臨空前的全球能源與資源危機、全球生態與環境危機、全球氣候變化危機的多重挑戰,由此引發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綠色工業革命」,一系列生產函數發生從自然要素投入為特徵,到以綠色要素投入為特徵的躍遷,並普及至整個社會。

E.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歷史機遇對我們個人將有著怎樣的影響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近代人類的生產力是工業能力,而工業能力的進步主要通過工業革命,所以工業革命是理解近代人類進步最重要的一個視角。迄今為止,人類社會已經經歷了三次工業革命,即蒸汽時代、電氣時代、信息時代。18世紀60年代末,英國人詹姆斯·瓦特製造出人類第一台有實用價值的蒸汽機,從此人類的生產力真正得到了解放,從農業時代進入到了工業時代,西方真正地確立了對非西方的優勢。
在蒸汽機出現以前,人類打仗或者生產都是靠人力,可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在蒸汽機出現以後,人類可以通過蒸汽機把地下的化石能源如煤炭燃燒之後變成蒸汽動力,這個效率是人力比不了的。由此,西方國家可以造出大機器,從而獲得了超越非西方的力量。
西方崛起的真正關鍵就是工業革命。在蒸汽機之後,19世紀60年代,美國又實現了電力的廣泛使用,並且開始使用第二種化石能源——石油,這就進一步拉大了與非西方的差距。1946年,美國生產出人類第一台二進制計算機,自此人類進入計算機革命時代。
顯然,這三次工業革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全部都是西方搞出來的,其結果就是讓西方一直保持生產力的領先。反觀中國,人類社會的三次工業革命一次都沒有完整地抓住,所以生產力落後,結果,中國經過多年努力仍然是發展中國家。當然,說中國完全沒有抓住三次工業革命也不完全准確,其實我們抓住了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尾巴,即計算機革命的「網路化」階段,這是今天中國崛起的技術基礎。
如今,中國現代化初步成功。可以說,中國工業化的成功對人類工業化進程的貢獻要大於歐美。因為在中國工業化成功以前,世界上只有10億多一點的人口成功掌握了工業化,不到世界人口總數的1/7。然而,中國的人口有13億多,也就是說中國工業化的成功意味著世界1/5的人口實現了工業化。而且,中國取得工業化的成功僅僅用了70年時間,較西方國家的幾百年少得多,並且沒有對外侵略和殖民。從這些角度來說,中國工業化的成功對人類工業化進程所作的貢獻要大於歐美。
現代製造業是立國之本,中國崛起是因為掌握了現代製造業
500年前的地理大發現,使得人類開始從農業時代向工業時代邁進,工業文明開始取代農業文明。今天,我們處在工業文明時代,決定國家命運的是工業化水平,其核心是製造業水平。歐洲因為率先掌握了現代製造業,所以在經濟效率、軍事效率上碾壓其他地區。日本崛起,也是因為掌握了現代製造業。今天,中國崛起也是因為掌握了現代製造業。現代製造業是現代國家的立國之本,誰有現代製造業,誰就能屹立於現代民族之林。
人類現代製造業90%集中在北溫帶的三個地區——東亞、西歐、北美,這裡麵包括不到20個國家,是全人類200個左右國家和地區的1/10。這說明,不是每個國家、每個民族、每個文明都能進行工業化的。值得慶幸的是,中國是1/10國家當中之一,而且是塊頭最大的一個。英國工業化僅1000萬人,美國工業化1億人,中國的工業化卻有14億人。所以,當今世界最偉大、最重要的事實就是中國工業化。
如今,中國的工業化達到了中後階段。2019年,中國有三個工業指標在世界上沒有爭議了:第一,中國的工業規模特別大,製造業總產值2010年超過美國,2016年超過美國和日本之和,2018年超過美國、日本、德國三國之和。2018年,中國製造業增速是6.1%,是15年以來最慢的增速。但是,美國、日本、德國的平均增速是0.4%。按照現在這個速度,到了2030年,中國製造業佔全世界的比例一定會超過50%。所以,2030年之後,從製造業角度講,這個世界上只能有兩個國家,一個叫中國,一個叫外國。第二,中國的工業體系特別完整。第三,學習能力超強。
第四次工業革命對中國來說是最大的歷史機遇
第四次工業革命對中國來說是最大的歷史機遇,從邏輯上講,第四次工業革命如果中國抓住了機遇,就意味著此後人類最好的技術、最好的產業就會在中國。所以,我們一定要抓住這個機遇。
經濟方面,從2014年開始,中國經濟增速連續五年下滑,原因非常復雜。但是,現在中國的經濟開始趨穩。據推算,到2019年底,經濟增速下滑會停住,之後會有20年左右的中高速增長。我們國家不可能回到以前每年兩位數的增長,也不至於跌到如美國、歐洲、日本每年1%至2%的增長,原因如下:
第一,未來20年,中國還可以從發達國家吸收很多先進經驗,這叫後發優勢;第二,雖然我國人口開始老齡化,但現在的人口年齡中位數還比較低,所以人口紅利還有一個十年;第三,我們以前不太注意工程師紅利,但未來它的價值會顯現出來。自1999年我國高校擴招以來,2018年我國在校大學生總數已經接近3000萬人,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高等教育,是美國的兩倍多,這是很偉大的。我們的高校學生中有一半是學理工醫農科的,這是中國未來的一大利好。
後發優勢、人口紅利、工程師紅利三者結合,結論就是——未來20年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是沒問題的。另外,經過70年的發展,中國在科技和軍事方面也達到了比較高的水平,未來10年,無論是科技還是軍事,中國都會進入黃金發展時期。所以,基於政治穩定的前提,經濟基礎、科技、軍事等因素,未來中國在不確定的世界當中是確定的,而且處於上升態勢。
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中國跟美國至少可以同步,甚至可能會比美國先進入第四次工業革命。美國的優勢是其創新能力無與倫比,其缺點是產業空心化,很多高科技無法進入市場。而從市場的角度看,無論你的技術多麼好,如果不能變成市場接受的產品,那就是一張廢紙。中國的優勢是將技術變成市場接受的產品方面,其能力在世界上獨樹一幟,而且隨著投入的增加,教育和科研的進步,中國的創新能力正在迅速提高。
這樣的態勢意味著第四次工業革命之後,人類的生產力布局將完全不同於過去幾百年。過去幾百年工業革命都在西方,因此,西方的生產力絕對領先,甚至有些時候一騎絕塵。第四次工業革命之後,東方的生產力有可能會領先於西方,至少會達到東西方平衡,這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最重要變化

F. 中國在百年大變局中抓住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歷史機遇對我們個人有著怎樣的影響

第四次科技革命,是繼蒸汽技術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電力技術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計算機及信息技術革命(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又一次科技革命。

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以石墨烯,基因,虛擬現實,量子信息技術,可控核聚變、清潔能源以及生物技術為技術突破口的工業革命。

第四次工業革命基於網路物理系統的出現。網路物理系統將通信的數字技術與軟體、感測器和納米技術相結合。與此同時,生物、物理和數字技術的融合將改變我們今天所知的世界。

G. 第四次工業革命內容是什麼 它的意義和影響分別是什麼 對中國有什麼幫助

第四次指21世紀外太空探索的重大突破?
或許指現在正在進行中的科技革命,時間及標志是70年代以來以微電子技術及通信技術為核心的新興技術群引起的當代技術領域的巨大變革?

第四次工業革命已經到來,其序幕是1995年-2005年互聯網信息革命的初期,2006年-2012年正式進入第四次工業革命,也就是互聯網信息革命,2030年左右結束,2050年前會進入第五次工業革命時期,也就是能源革命時期,拭目以待!

閱讀全文

與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哪些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綿陽哪裡有鋁型材工業平台 瀏覽:528
汽車減配在哪裡看 瀏覽:974
賓士的esq在哪裡 瀏覽:773
工業園區准入節能規劃公司有哪些 瀏覽:514
煙台昌隆汽車配件有限公司在哪裡 瀏覽:128
奧迪q5後面怎麼吹暖風 瀏覽:773
工業互聯網跨界農業怎麼樣 瀏覽:798
奧迪哪個系列有天窗 瀏覽:41
寶馬車從沈陽運蘇州要多久 瀏覽:707
汽車噴漆砂眼是什麼原因 瀏覽:623
汽車加氣站歸什麼部門監督 瀏覽:197
成熟工業園如何實現工業40 瀏覽:93
寶馬車門裡面拉手怎麼蓋上 瀏覽:767
如何製作簡易汽車限速器 瀏覽:804
汽車空調泵管道如何清洗 瀏覽:742
汽車大燈黑膜哪裡有賣的 瀏覽:568
12年福建賓士製冷劑加多少 瀏覽:570
奧迪a5首付30萬月供需要多少 瀏覽:634
電動汽車如何擴裝續航鋰電池 瀏覽:743
奧迪s4怎麼刷馬力機 瀏覽:66